她要在都邑弄个学室的事,本来就是郭凡怂恿的,只是郭凡没想到,姜蓁居然这么重视,还新编了基本教材。
哪怕他忙得脚不沾地,也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跟着一起看了。
所以等到姜蓁解惑的时候,她的桌子面前,坐了好几个人,郭凡、秋月、卫蝉、陈冬、医丑……
桌椅板凳这东西,在纸笔面世的时候,就被姜蓁拿了出来,大家都适应良好,不单公主府在用,连姜王都用上了。
上行下效,不用姜蓁特意去宣传,都邑的贵族家里都配备上了椅子,顺带着让大家习惯了胡服,行动更加方便。
“咳~来吧,问吧,我慢慢给你们解释。”
郭凡率先举起右手,“我先问。伤口上的细小虫子,你都说了肉眼看不见,那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给你看个东西。”姜蓁转身回自己的案桌上,拿出一个放大镜,“此物名为放大镜,你可以拿去试试看。”
“哎~真的能放大哎,公主的头变好大!”郭凡拿着望远镜,左看又看,玩得不亦乐乎。
陈冬直接伸手去抢,“给我看看,给我看看。”
等面前的几位小学生各自都拿着放大镜玩了一遍,姜蓁才继续补充道:“这个放大镜只能放大几倍。还有更厉害的,能够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的镜子,在放大百倍的情况下,有人看到了伤口上的小虫,我们师门的人,把它叫做细菌。”
“原来如此。”一群人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样。
郭凡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看,向姜蓁确认道:“这是用无色琉璃做出来的?和镜子一样的材质。”
“不错,是用透明玻璃做出来的。”姜蓁回道。
秋月摸了摸放大镜的中心和边缘,问道:“我看过透明玻璃,没什么好奇怪的。但这放大镜,唯一不同的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难道这就是它能放大的原因?”
“自然。”姜蓁解释道:“前几天我送镜子给你们的时候,我和你们解释过光线,这个放大镜有异曲同工之理。”
姜蓁从蓝河县带回来的镜子,都只有巴掌大,姜王、王后、羽、郭凡……她看中的自己人,都送了。
镜子虽然比青瓷更实用,但也只能被归属为奢侈品,蓝河县的作坊能批量产,郭凡虽然每天揣个镜子照来照去,但也不是特别重视这东西,毕竟没了水银镜,他还有铜镜和水盆能用。
可面对放大镜,郭凡就不由自主的重视了起来,问道:“公主说的放大百倍,可否能用于远处。就比如我在公主府,能不能借用放大镜,看清楚王宫。”
【郭凡的脑袋还真机灵,一点就透,搞科研的好苗子啊,可惜玩政治去了。】
【秋月也不差的,放大镜一到手,就大致猜到了放大镜的运作原理。】
【哪个时代的天才,都不应该被低估。他们要是生在了我们这个时空,好歹也能混个教授当当。】
面对郭凡的问题,姜蓁笑了,说道:“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名字叫望远镜。比起放大镜,制作更加复杂,我正在制作,做出来了,可以拿给你玩一玩。”
“嘶~我就瞎猜的,还真有啊。”郭凡表情古怪,忍不住又疑神疑鬼的往姜蓁身后瞧了瞧,总怀疑她身后有鬼。
医丑最想问的问题,被郭凡给抢先,看大家被望远镜转移了注意力,他赶紧继续追问:“公主制作的青霉药,是否能杀死细菌,让患者退热,还有酒精。”
“是。”对医丑这个专业人士,姜蓁解释得更加仔细一点,“细菌无处不在,越脏的地方,细菌越多。所以伤兵营里,必须保持干净的环境,要用石灰粉杀菌,伤口不能沾染脏污,孕妇生产,也是同样的道理……”
医丑一边听姜蓁说,一边疯狂的做着笔记。
【好好说,说仔细点,这时代科技的发展就靠你了阿蓁。】
【可以按照我说的补充一下:如果发现病灶在腹内的话,可以利用麻醉药品进行剖腹手术,在青霉素给力的情况下,手术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
面对郭凡和医丑他们提供的问题,姜蓁甚至都不需要思索,只要跟着弹幕走,就能把郭凡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浑天说最有力的论证就是当你站在海边,看远处来的帆船……】
【物种是一代代进化的,粮种也是,只要每一代择优培育,总会得到更好的种子……】
郭凡、秋月、陈冬等人,也算得上是学富五车,但最后都被姜蓁辩得哑口无言,看姜蓁的眼神,充满了莫名的敬佩。
到后面,他们都没有什么辩论的心思了,只是单纯的求知,姜蓁说什么,他们听什么。
“我已经跟你们说了半个时辰,明日这个点再继续吧,你们今日回去再消化消化,想想明日有什么想问的。”
姜蓁喝了口水润润嗓子,说道:“你们忙你们的去吧,我也要忙我自己的事情了。”
这个暂时的小学堂里,其他人都会离开,但只有秋月是特殊的。
她是姜蓁定下的未来大学老师,以后需要和外地来的各个流派的文士辩论,基础不扎实可不行,所以她能一直待在姜蓁身边。
只要姜蓁空闲,她就能向姜蓁求教,给她开小灶。
刻雕版的木匠,是姜蓁早早就培养起来的,姜蓁的教材一编好,很快就被批量的生产了出来。
满足了公主府和王宫的需要后,那几版新的教材,很快就流通到了外面,要不是竹纸供应紧张,姜蓁能把这个几版教材弄得满大街都是。
姜蓁有传播新思想的意思,但她最照顾的,还是自己人。
将作少府刚把大学建好,姜蓁立马就把蓝河县战死将士的遗孤安排了进去。
从修建大坝开始,姜蓁就已经已经在收养孤儿,战死将士的遗孤,姜蓁更不会抛弃。正是因为她会养残疾的兵卒,愿意养他们的遗孤,让蓝河县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敢为姜蓁死战。
【失策了,怪我们太狂妄,叫什么大学啊,该叫小学的。】
【哎,上学的全是小豆丁,有图书馆他们也用不上。】
【不要急,一大波壮士正在赶来的路上。阿蓁在都邑大兴土木,搞大学和免费开放图书馆的事,现在应该传得各国都知道了吧。】
【额……可是图书馆现在还是空的哎,只有两个房间的竹简,感觉特别小家子气。就算把那两个房间的竹简都读完,称自己为文化人也很勉强。】
姜蓁:“两个房间的竹简已经很多了!公主府的全部珍藏。”
【没内涵你的意思,我们是无差别的内涵所有人没文化。】
【都邑的文士都太老实了,也不吵架,都没乐子看。】
怕影响到学堂里认字的小孩,姜蓁把教简化字的大教室,和提供大家讨论的讨论区,安置在了另一侧。
只是人头税增加后,许多门客没了饭碗,都离开了都邑,剩下的也见识过姜蓁的厉害,哪怕心里不服,也只敢暗地里讨论,没有公开反驳。
可外地来的大佬就不一样了,对于自己反对的学说,那是大力抨击。
尤其是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凑到一起之后,那就不单单是吵架了,能直接发展到打群架。
知道图书馆那边有热闹可看,郭凡跑得比谁都快,还会贴心的喊上姜蓁,“快去看啊,真打起来了。”
“你昨天还说你快要忙死了,让我帮忙的!怎么现在就有空了?”
“你做事多快啊,看一眼就能处理好,这些东西当然要交给你了,能者多劳嘛。”郭凡说得理直气壮。
姜蓁背后有那么多人,有超级计算机和庞大的资料库帮忙,速度当然快了。
郭凡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做错,反而还贴心的说道:“你不知道,打架的那个范学,以前也是浑天说的坚持者,在郑国的时候,天天被人挤兑,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居然暴起打人,我当然要去看这个稀奇了。”
“这些人你都认识?”姜蓁好奇的问道。
“当然,若不是熟人,这热闹看着有什么意思。”郭凡磨了磨牙,恨恨的说道:“我当初原本是准备在郑国扬名的,差点被人从论台上打了下来。说不赢我,就动手,一点君子风度都没有……”
狠茬子都凑一堆了,能不出事吗,只要没出人命,那都是小事。
姜蓁问道:“对方先动的手?”
“不知道,忘了。”郭凡一脸淡定。
【好的,破案了,是郭凡先动的手。】
【一看郭凡这小子就不是个老实人,有仇应该当场就报了。】


第56章 悬赏一千金
郭凡厚着脸皮蹭坐姜蓁的马车,赶到学院门口,他就从怀里掏出一个镜子,还有一个小梳子,开始梳理自己的鬓发和胡须。
【哟~真帅呢~~】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哈哈哈。】
【还是权势养美人,瞧瞧郭凡现在这样子,比以前娇嫩多了。】
【一个大男人,不止蹭阿蓁的香皂,还蹭阿蓁的面脂,你说他能不娇嫩吗?】
在姜蓁无语的目光中,郭凡细细的整理自己的仪容。把自己收拾完了,郭凡还提醒道:“公主,你左边的头发不太顺溜,要不我把梳子借给你梳梳?”
姜蓁婉拒:“不用了,待会儿下去走两步,风一吹就乱了。”
【梳啊,怎么不梳呢,精致一点嘛。】
【你现在不穿华丽的长袍,天天穿胡服,已经够糙的了,怎么连发型都不打理了,学学郭凡呀。】
姜蓁的梳妆台上,珠玉钗环一堆,也有专门的女仆替她梳头发,只是姜蓁觉得这样累赘,平日里都是把头发束在脑后。
面对直播间说自己过得不精致的言论,姜蓁默默的把发带拉到了胸前,无声的说道:看到了嘛,红色的发带,上面的图案还是用金线绣的!不比郭凡的发冠精致?
毕竟见的是故人,郭凡的偶像包袱还有点重,下马车的时候,脸就已经板上了,然后弯腰伸手,高贵冷艳的说道:“太女,下车吧。”
姜蓁搭着郭凡的手臂下车之后,对门外候着的护卫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就让他们打起来了?不是事先给他们说过规矩吗?”
“他们刚动手,我们就前去制止了,所有动手的人员,现在都被罚抄书。损害了图书馆的花草,不抄够一本书,我们不会放他们离开的。”牧躬身向姜蓁解释。
听到这个惩罚,姜蓁忍不住夸道:“抄书这个惩罚不错。”
不可能所有的书籍都用雕版印刷,那会把府里的工匠累死,需求量不大的书籍,姜蓁原本就打算请人来抄录。
罚这些读书人抄书,既体面,又能切实的帮到图书馆。
“图书馆和论台这边的情况,没影响到教室里上学的小孩们吧。”姜蓁问道。
“有人特地去看了教室教的是什么,发现大家用的课本一样,就没再往那边凑了。”牧说道:“但论台这边,很多文士说公主误人子弟,不过其他文士也会帮太女辩驳回去。”
“不管这些老者怎么说,你们都要好好听着,可能他的结果是错误的,但有些想法也值得学习。我把你们这群二十岁以下的蓝河卫放在这里,不单单是想让大家知道我对大学的重视,也是想让你们在这里多学一点东西。”
牧赶紧应承道:“末将明白,末将也会督促其他人好好听,好好学。”
姜蓁对他们的栽培是不遗余力的,蓝河卫的人都能感受到姜蓁的用心。牧当初不是姜蓁买来的小奴隶,现在能成为一个百将,如果不是姜蓁给了机会,他再聪明再努力,也爬不上来。
有蓝河卫在前面开路,姜蓁和郭凡出场的时候,那震慑的效果,不言而喻。
看到姜蓁出场,一众文士全都起身,非常恭敬的行礼,齐声道:“见过太女。”
“诸位老先生不用客气,都坐下吧,我听闻今日有人在此论道,你们可以畅所欲言,不用管我。”姜蓁的话说完,就有人给她搬椅子去了。
【哇哦~~好多老头,真热闹。】
【这些老头也太会享受了,居然还带这么多弟子服侍,真舒坦。】
姜国虽然不像卫国是个文化沙漠,但也不逞多让,高端的人才极其少见,不像郑国,私学林立,许多大佬都在那里著书立说收弟子。
郭凡就是从郑国出来的,对郑国那些有名的学派,都非常了解,坐在姜蓁旁边之后,小声的解说道:“这两个老先生,是郑国博士,儒家的领头人之一,各自都有几百名弟子为他们声张,这次来,估计是觉得你的想法和他们相和,来投奔你来了。”
儒家文化在华国流行了两千多年,到了现代,许多落后的想法都已经被摈弃,可某些东西,还是浸润到了大家的骨子里,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
说起这个,郭凡就有些愤愤不平,说道:“郑王极其欣赏儒家的治国之法,别家学派在郑国虽然也能生存,但全都被儒家的人压着打。”
“他们能得郑王的青眼,自然有那个本事嚣张。”不过姜蓁还是好奇的问道:“你们师门都郑国也被压着打。”
“我们师门人少,就我老师和师兄,一共才三个,怎么跟人家斗。不过我法家的人也不弱,只是没有扎根在郑国。”郭凡解释道。
郑王已经被儒家的人俘获了,在郑国被大力推广,其他学派里有野心的人,自然要去别国寻找出路。
就如郭凡的师兄去了卫国,郭凡找到了宋太后和姜蓁。
“郑国重用儒家的治国方针,然而郑国却越来越弱,城池数量也在减少,是远远不及我法家的。”郭凡有些自得的说道:“不管卫国还是姜国,完成变法,就能把郑国打着玩。”
“在有外敌的情况下,严苛的刑法有助于抵御外敌。但等天下一统,外部没有太大威胁的时候,过于严苛的规矩,只会逼得百姓反抗。郑国用儒家没有用错,只是用的时间太早了。若想要长治久安,需得外儒内法才行。”
【这种儒法结合的统治术,可是高端战术,一般人咱们可不教。】
【还有要一招共产主义的屠龙术,也是制胜法宝,但你现在用不上。你要是开局只有一个要饭的破碗,这屠龙术可以被咱们玩出花儿来。】
各国君王并没有单独采用一种学说,哪怕郑王重用儒家,但墨家、阴阳家……他也在用。
姜国也是一样,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朝中的臣子,身上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标签。
姜蓁今日能重要郭凡,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完之后,又采用其他学派的理论,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郭凡坚信,只要他做出了功绩,其他人知道他的厉害,哪怕他死了,也会继续采用他的政治理念。
但被姜蓁用‘外儒内法’点拨了一下,郭凡瞬间就陷入了沉思。
沉思了几秒,郭凡脸上的骄傲消失不见,正经的说道:“是我狭隘了,取长补短,我们也该好好学学别人的优点。”
没有了炫耀和看热闹的心思,郭凡开始认真听起了论台上众人的辩论。
【郭凡听话的样子,好乖巧啊。】
【郭凡好好学,赶上阿蓁的步伐,争取别被咱们用过就扔。】
【嘿嘿嘿,姜国来了这么多人,短时间内应该不缺人用了。】
姜蓁来的时候,非常客气的说让大家别在意她,可这个论台,还是因为她的到来,火药味变得更浓。
学得文武艺,卖入帝王家,姜蓁这个太女坐在这儿,对众人来说,就是一个香甜的饵料。
今日他们能在姜蓁面前,妙语连珠的把对手驳倒,说不定明日,姜蓁就会亲自登门,请他们在姜国为官。
姜蓁亲自提拔的官员里,有郭凡、陈冬、姚春……这群人虽然有才能,但并没有什么背景,足以见得,姜蓁是个唯才是举的人。
直播间的群众,认真的帮姜蓁挑着人才。
【这个叫孙如说得不错,把名字记下来,给他一个博士好了。他在史书上留了那么两句话,应该是个人才。】
【之前打架的那个范学也不错,也给一个博士好了。】
博士是给博学之人的虚职,有俸禄,但没有实权,这种职位可以批发着给,郑国就有上百名博士。
提起范学,姜蓁对身旁的牧问道:“他们抄书在哪儿抄的?”
“图书馆内。我看他们心中的怨愤都还没消,把打架的两拨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抄书。”牧说道:“这群文士还想跟公主买纸,但被我按照公主之前的吩咐,把他们都拒了。不过范学想求见公主,和公主请教天地阴阳的问题。”
“我此时正好有空,你去把他请来吧。”姜蓁说道。
【这也是个人才。再怎么也比宫里的太史靠谱,让他观察星象,他天天借着星象传播谣言。】
【虽然他看星星不行,但他会编啊。阿蓁当太女前,他说今年大河要有洪水,不宜兴起战事,怂恿阿蓁去卫国为质。阿蓁成为太女后,他说阿蓁气运深厚,有祖宗庇佑,让姜国避开了这一难……这太史就是古代版说书人,普通人哪有他那么会编。】
【但范学应该也不老实。根据郭凡提供的情报来看,没靠山的时候他猥琐发育,一旦有靠山了,立马暴起揍人,也很会见机行事嘛。】
【这本就是个大争之世,傻白甜活不下去的。连陈冬那么实在的一个理工直男,见着阿蓁都会瞎忽悠,推销自己,更别说其他人了。】
【不会说话做事,还想让人家发现你的内在美,那难度太高了。】
直播间的人闲唠嗑,牧很快就把人给带过来了,但他不单带了范闲来,还把卫阳带来了。
两人齐齐的向姜蓁躬身行礼。
“太女,在下范学,郑国人士。”范学行礼的时候,大袖悠然飘扬,仪态庄重,俨然是个正经人。
“你就是范学?第一个在我大学论台动手的人,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也不算动手,人多了,说话急了,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范学非常淡定的解释道。
姜蓁瞄了一眼他腰间的佩剑,忍不住笑,然后关心的问道:“你这边人少,没受欺负吧。”
“范先生挺厉害的,一个能打好几个。”一直被忽视的卫阳突然出声,替范学说话。
姜蓁把目光移向卫阳,淡淡的说道:“刚刚忘记问了,公子怎么在这儿?”
“我不想过来的,你家亲卫非要请我过来。”卫阳瞪了牧一眼,说道:“我就是来向各位先生学习的,又不是来捣乱的,你家蓝河卫至于这么防我吗?”
上次收拾卫阳的护卫,也是牧动的手,牧记得卫阳的脸,在论台周围遇上他之后,怕他使坏,就半逼着把人领到了姜蓁面前。
姜蓁加重语气,再次问道:“公子,我问的是你怎么会到大学里来。”
“太女,你修建这所图书馆的时候,说的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看书,包括奴隶。我来这里不稀奇吧。”卫阳一脸理直气壮。
牧在一旁提醒,“我刚刚看到公子阳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老先生交谈,邀请人去卫国。”
“???挖墙脚挖到我这儿来了?”姜蓁都给气笑了,提醒道:“卫阳,你在别国为质,应该知道谨言慎行的道理。我修建大学和图书馆,是替我姜国招揽人才的,不是来给你做嫁衣裳的!”
听到卫阳想挖墙脚,连郭凡都支棱了起来,把目光放在了卫阳身上,然后开启了嘲讽,“公主多虑了,卫国求贤若渴,一直都在招揽人才,甚至连郑国那边,都安排了不少说客。但大多有识之士都不愿意去卫国。”
卫国是五大强国的战力天花板,但确是最穷的那个,每年冬天都要冻死不少人,偶尔还要面对胡人的骚扰,光是生活环境就劝退了大半的有志之士。
“右相言重了,你师兄还在卫国呢。”卫阳对姜蓁解释道:“太女放心,你有纸和图书馆,这些文士都不会跑的,我就是随口一问。好歹我也是卫国公子,看到了不问一问,心里过不去。”
“公子不在客馆内待着,就带着这么几个护卫在都邑乱跑,也不怕出意外吗?”姜蓁委婉提醒:“你现在可干系到两国和平,该珍重自身才是。”
【潜台词:没事就老实在你窝里待着,出来瞎跑个什么劲,看着就心烦。】
【敢挖咱们的墙角,确实活得不耐烦了。】
“太女放心,你我两国此时都没有开战的意思,我安全得很。不在姜国多走走,多看看,向太女多学一点本事,以后回国,我怎么辅佐我兄长呢。”卫阳大大咧咧的说道:“我来姜国之时,我父王就跟我说,太女是个有大才的人,让我多跟你学习。”
【敲!我说呢,怪不得卫王送儿子来的时候,答应得那么轻松,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算了,正大光明的偷师,总比暗戳戳的学好。好歹人家说出来了。好东西只要被人看见,本来就藏不住的。】
【虽然是这个道理,但还是想把卫阳关小黑屋,就让他这么偷师,也太不划算了。】
都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卫阳态度也很坦然,问道:“太女,蓝河县商贾如云,太女也大力支持各国商队,为何蓝河县的百姓没有去逐利,反而粮食产量还大大增加了。”
【按照蓝河县的大数据,经商的人其实增多了,但那又怎样呢。】
【这话一问出来就露怯了,钱要流通起来,才能带动经济。】
【心疼他不懂科学,要知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有改良过的农具,有牲畜,有水磨……这些东西可以解放人的双手,哪怕种地的人少,产量也够多。】
【不止,今年蓝河县还开了许多荒地出来,明年的产量还会增加。】
看着卫阳那双充满了求知欲的的眼神,姜蓁恶劣的笑了笑,“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事实就摆在那里,看不懂,是你的慧根不够,与我何干。”
“唔,我知道了,我慢慢看,总会看懂的,反正我还要在姜国待好几年呢。”卫阳的神色郑重。
郭凡在一旁说风凉话,“你看懂了也没用。你学不了,卫国的商人,活得有多战战兢兢,你应该是知道的。”
他师兄可不待见商人,觉得商人是乱国之源,庶民就该老老实实的种田织布,而不是到处乱跑。
商人既没有耕种,也没有缫丝,却能赚得巨额的家产,那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呢?那肯定是从百姓身上偷的。从百姓身上偷钱粮,那就是从国家身上偷钱粮,所以商人一直不受人待见。
至于商人们在路上承担的风险,在许多大人物眼里看来,这不算成本。
再加上商人各国乱窜,传播消息流言,间谍也多是混在商队里行事……每次打仗的时候,商人就会被针对,若是不花钱打点好关系,战时征兵,征粮草,第一个被薅羊毛的就是豪商。
姜国还好,几年打一回,卫国每隔一两年就要个胡人干一场,一年打两场也是有可能的。卫国的小商人还没攒够钱呢,就被上头的人征走了,基本没有什么生存空间。
卫国的地理条件本来就差,还没有大量的商人涌入,改善大家的生活,卫国的贵族就算再奢侈也奢侈不到哪里去。
相较来说,姜国就要好得多了,需要把盐铁卖出去,许多贵族手底下也扶持有商人,经济更发达。
卫阳就算想跟着姜蓁照猫画虎,他也画不出精髓,两国情况不一样,他抄过去也没用。
想到这个,姜蓁就坦然了,不再管卫阳,随他折腾。
姜蓁和郭凡来这大学一趟,姜国就多了五六个博士,这些博士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得自己找机会。
姜王住在宫里,得到的消息比姜蓁更晚一点,姜蓁进宫的时候,他还问道:“听说你的那个大学,昨天有人打起来了?”
“闹得不算厉害,被蓝河卫给制止了。”姜蓁好笑的回道。
“就你弄出来的那些东西,未来几个月,咱们姜国都邑都不会消停。”姜王的语气埋怨,但脸上却是带着笑容的,“明日我也要去你那个图书馆看看,上次去就是一个空院子,一个人都没有,这次倒是可以好好的看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