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七零之妹妹是个大美人 月半蔷薇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大佬妈咪她每天只想当咸鱼免费阅读
后面她就没那么多时间了,训练的事,只能由周胖主导,她派护卫来监督记录。一个月后,至少要淘汰五十人。
姜国的大臣是没有假期的,每天都得上朝,有事提前请假。
姜蓁不是正经臣子,倒是可以随意一点,可她现在要帮姜王处理杂事,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态度不端正。
明天她就该回宫,继续跟在姜王身后,围观那群大臣们议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二天议事的时候姜蓁在,所以没有一个御史敢当面针对她。
甚至官员还站在了姜蓁这一边,把矛头对准了公孙韬,主动揭发:“有人看到公孙韬的门客,和公主老家的人偷偷接触,给了他一大笔钱,王上,公孙韬居心叵测,不能让他久居都邑……”
“你可有证据?没有就是在凭空臆测。”另外一位官员站出来反驳。
“自然有人证。若是不信,可以把公孙韬府上的门客带来对峙。”这位官员说完,还向姜蓁友好的笑了笑。
第38章 打起来
别人对她笑,姜蓁也跟着笑,笑完她就板着脸气愤的说道:“没想到公孙韬居然是这样的人?亏我还那么信任他。”
右相咳了一声,提醒道:“公主,此事还没有定论,老臣相信公孙韬不是那样的人。”
“右相大人念着公孙韬当初替你寻药的情分,但也不能是非不分。人证都还在呢?”
姜王打量了一眼众臣的表情,淡定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姜韬和他的门客来当场对峙吧。”
姜蓁举双手双脚赞成,立刻附和道:“这事必须说清楚,到底是谁这么污蔑我。我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看到老人摔倒,我都会去把人扶起来,他们这么说我,真的是太伤我心了,连我母亲都气病了……”
听到姜蓁这话,右相不客气呵呵一声,表示不信。
可姜蓁这话说得一点不心虚,右相就是长得着急,看着沧桑,实际年龄才五十多岁,五十多岁在姜蓁眼里不算老人。
告发公孙韬的那位官员,早有准备,人证来得最快,公孙韬稍慢,一来就被讥讽上了。
“公孙的架子就是大,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一个。”
公孙韬赶紧替自己解释:“我与友人在城外赏景,没能及时得到消息……”
“赏景?难道不是商量对策?”
“刘侍者怎么能这么说,我问心无愧,何须商量什么对策。”公孙韬一脸淡定,说道:“你们点名要的那位门客,我带来了,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
那位门客站在公孙韬身后,态度谦卑,一丝惶恐的感觉都没有,尤其是他还长着一张国字脸,看起来满脸正气。
门客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散养的和真心认主的,全然不同,这位明显就是公孙韬的自己人了。
刘侍者敢发难,是因为他准备充分,立刻就把那位人证推了出来。
“我是外地来都邑找亲人的,这段时间一直住在租的小院里,住我隔壁的,就是那位污蔑蓝河公主的人。五日前,这位方脸男子和那奸人密谋……原本我是没当回事的,可隐约间,好像听到了蓝河公主的名号……我因为用过石磨,吃过馒头,对蓝河公主甚是敬佩,就趴在墙角想听仔细点……”
“谁知道,我居然听到他们密谋坏事,试图污蔑公主的名声,当时我心里就气得不行!但又怕惹事,就没敢声张。不过前两天有人诋毁公主的时候,我也在帮公主说话。”
“幸好,刘大人也相信公主,主动找到了我,让我能来替公主证明清白。”
刘侍者自信的看向公孙韬,问道:“公孙有什么要解释的?五日前,时间不算长,那奸人的住处周围应该还有见过你这位门客的人。”
姜蓁情绪饱满的补刀,痛惜道:“原来是你。居然是你!你是不是还记着宋国的那点小矛盾。”
公孙韬皱着眉头,想说点什么,他的门客就直接站了出来,“我家公孙视蓝河公主为亲妹妹。我与那奸人见面,并不是密谋坏事,只是想打听一下了公主少时的情况,免得公孙想关心妹妹,却无从下手。我当时也不知道,他居然对蓝河公主心存歹意。”
“阿蓁妹妹,你一定要相信我。”公孙韬着急的看向姜蓁。
“这?”姜蓁看向刘侍者。
刘侍者双手叉腰,“哼,我就知道你们会狡辩。”
“羽女使当街打人的时候,那奸人可是带了好几个护卫的,虽说被当街打死了几个,但还是有两个人逃了,躲在乡下养伤。人嘛,我也带来了……”
姜蓁老家的亲戚,不是傻子,虽然大着胆子污蔑姜蓁,但他也怕姜蓁派人暗杀,死皮赖脸的求了几个护卫,并且准备姜蓁一回都邑,他就离开。
谁知道羽的速度那么快。
被抓到了关键的马脚,公孙韬的自信也维持不住了,倒是他的那位门客依旧淡定。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我要先和我家公孙说一声对不起,我向他隐瞒了我和蓝河公主的恩怨。”
此话一出,众人的表情各异。
姜蓁好奇提问:“你和我有什么恩怨?我来都邑,不到一年。”
【这出大戏,看得我瓜子都磕了一把了,真刺激。】
【不愧是在都邑经营十几年的候选人,人才储备很丰厚嘛。】
【还得是公子,公孙的水平差了点,公孙韬现在落入了下风。】
【小板凳备好了,我要听听这兄弟怎么编。】
“公主可能不记得,前两年的时候,我见过你。”
姜蓁瞪大眼睛:“啊?”
【我手里的瓜子掉了。】
【喝口饮料,继续听他吹。】
“那时候我的至交好友病重,命在旦夕,我在医者那里买了一碗价值十金的药,却被你和几个孩童嬉闹中无意打翻。打翻之后,你们还无知无觉,打闹着跑远了,可怜我那好友,就这么无辜病死。”
姜蓁磨牙:“我怎么不记得这事。”
“公主自然不记得。这件事在公主眼里不值一提,您怎么会记得呢。”
姜蓁呵呵一声,没有反驳。
对方这是逮着她失忆的人设薅羊毛呢,但这也在她身份的真实性上,又加了一个砝码,童年的爱恨情仇都给补齐了。
殿内有大半的人,都不信这个鬼话,却不得不看着这位门客演。
演完,他就自杀谢罪,把这事给顶下来了。
不过门客顶罪也没用,姜蓁和出手的公子昂两人,会主动帮公孙韬宣扬此事,一起落井下石的。
好戏散场之后,姜王有些好笑的瞟了姜蓁一眼,说道:“我以前倒是没发现,刘侍者居然这么喜欢你,看不得你受一点冤屈。做起事来,比我这个当父亲的还积极。”
姜蓁:“刘侍者确实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回头我就给去给他送大礼。”
她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和公子昂私下的承诺不算,刘侍者明面上帮了她,当天下午,姜蓁就给人送了一大盒金子过去。
刘侍者被姜蓁的大手笔给震住,沉默了两秒,忍不住唾弃道:“不愧是巨富的白盐公主,真有钱。”
加上公子昂私下给他的好处,这一波,他真的是赚大了。
不知道姜蓁的野心,公子昂非常开心的跟姜蓁合作,把公孙韬的名声按在地上一顿摩擦。
心怀叵测和识人不明,这两个标签,被死死的摁在了公孙韬头上。
姜蓁可以不在乎名声,那是因为她有钱,有高科技,她拳头硬,她觉得自己可以不靠名声就掌权,而且她掌权以后肯定会使劲捶某些贵族,风评早晚会完蛋。
可都邑的公子公孙们,没有姜蓁的底气,他们的资金支持,人员支持,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声望。
名声变差的公孙韬,这段日子很不好过。门客都跑了不少。
不过姜蓁使坏都是暗中来的,明面上,姜蓁勉强相信了方脸门客的解释。府里那位口才好的说客刘丁,还去公孙韬府上表达了一番友好的慰问。
姜蓁以前能用的人少,做事直接,右相骂她,她能提剑就砍,巡水道的时候遇上贪官,就把人脑袋砍了,一副完全不怕结仇的样子。
公孙韬也被姜蓁的直言直语怼过,觉得姜蓁不是玩阴谋诡计的人,所以自知夺位无望,准备报复的时候,矛头就对准了了公子昂。
他那是不知道,借刀杀人和隔岸观火都是郭凡的拿手好戏。
公孙韬最敬重的方脸门客为他而死,所以他做事也没了顾忌,把深得公子昂看着的某位门客,小时候偷鸡的事情翻了出来,传扬出去之后,惹得那位门客羞愧自刎。
这两人斗成这样,看得郭凡直摇头,对姜蓁说道:“这两人没什么看头了。过段时间,该把刘丁派去公子方和公子康那儿去做说客了。”
招数不怕老,好用就行。
姜蓁和郭凡两个正憋着坏呢,姜王就转移了姜蓁的注意力。
“宋国和卫国的谍者,都传来了消息,这两国的军队有异动。”姜王的表情有些凝重。
“宋国不是还在因为王位内斗吗?怎么就要动兵了?”姜蓁有些奇怪,问道:“虽然宋溪是借卫国才登上王位的,但宋国内部的声音都还没有统一,应该不会和卫国合伙去打别人吧?”
反正姜国最近挺太平的,啥大事都没有,姜蓁自觉这场战事和姜国无关。但这个时代的战争说不准,人家可能不需要理由,只是想扩大一下疆土,就能打上门来。
但不论宋国和谁打,姜蓁暂时都不想看到,她的商队去宋国买粮食还没回来呢。
姜王这里的情报最广,猜测道:“应该是卫国想要攻打宋国。宋溪承诺的五座城,一直没有送出去,卫王自己来拿了。”
每次看到宋国的那摊子事,姜王就忍不住要叹一句:“上任宋王死得真不是时候,可惜了宋太后。”
第39章 蓝河卫
姜王的情报很准确,几日过后,宋国和卫国就在边境对峙了起来。
邻居干仗,姜国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在下面百姓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都邑和边境的防守就默默的就收紧了起来。
兵卒的训练,仓库里武器的检查,都被姜王重点关注着。
姜蓁也放了更多心思在亲卫的训练上,上午在宫里帮姜王处理政务,下午就去亲自盯着亲卫训练,偶尔还把人带去野外拉练。
各国的高层,都默默的提高了警惕,底下的消息却传得很慢,宋卫两国都对峙十来天了,都邑的百姓才大肆讨论开来。
不过老百姓们讨论的态度就是看热闹吃瓜,这段时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过年大祭。
“闹完这一通,倒是没多少人上奏章,说你不配参加大祭了。”姜王的语气怪怪的。
他心里既有骄傲的感觉,又对公孙韬几人怒其不争,让他们对付姜蓁,结果几人居然内讧了起来,那公孙韬和公子昂,刚开始明明很有默契的,一致给姜蓁泼脏水来着,谁知道他们那么容易就被姜蓁给哄了。
“我参加大祭不是应该的吗?”姜蓁一脸理所当然,“都把精盐祭祀给祖先和神灵了,我为什么不能参加,精盐可是我弄出来的。”
“哼~就这点小功绩。”姜王企图打击一下姜蓁的自信。
大祭除了供奉牲畜,还要献上今年新产出粮食和酒肉,让祖先和神灵品尝,盐也是祭品之一。
祭祀祖先和神灵这样重要的日子,连大巫都要靠边站,需要国君亲自主持。
大祭当天,姜王身穿白衣素服,腰间系着葛带,手持木杖,走在最前方,姜蓁站在他身后,一起带着群臣走向祭坛,祷告、献牲、宰牲……
乐府奏乐之后,所有人还一起跟着姜王吟唱:“土返其宅~水归其壑……”
【还别说,小阿蓁唱这歌还挺有范。】
【唱得好不好听不重要,这出场的政治意义很重要。】
【以后谁都知道,蓝河公主不一样,她是特殊的。】
【除了姜王累点,其他人也太轻松了,就唱几句,然后跟着吃肉喝酒就完了。】
【大祭是开心日子,折腾自己干什么。】
【晚上还有傩戏,阿蓁别住宫里,带我们去街上看热闹吧。】
【我同意,晚上去看戏。】
姜国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卫国和宋国却打得火热朝天。
倒也不是他们不过年,而是各国的历法有些许的差异,大祭的时间不一样。
大祭一完,等姜国人的那股乐呵劲头过去了,姜蓁就开始对自家的亲卫下手了。
她当初说淘汰,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块黑板上,记录了你们这一段时间的各项成绩评分,谁会被淘汰,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姜蓁一脸冷酷的对着一众亲卫说道。
底下的人全都安静如鸡,不敢说话。
这段时间他们都过得太艰难了。都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努力去完成姜蓁提出的要求。
现在的他们,和以前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出去之后就算对外吹一句文武双全了,也是可以的。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人不合格。
一起训练的有四百多人,可这段时间训练之后,成绩在合格线上的只有三百五十人,要淘汰大概一百人左右。
这个数字在姜蓁眼里有些高了。可她并不打算放低要求。
“接下来,我念到名字的,出列。”
姜蓁这段时间对这群亲卫们并不温柔,可以说得上是铁血无情,恩威并施。
被念到名字的人,没有谁敢多说什么,全都蔫头耷脑的站了出来。
离开老家的时候很骄傲,回去的时候那可就丢脸了。
没办法,公主府不留他们,他们只能咬咬牙,回去之后加强平日的锻炼,争取明年再入选姜蓁的亲卫。
反正该练什么项目他们自己也知道,回去自己练就是了。
就是公主府的伙食,实在是太好了,别说家里了,就连县衙里也吃不了这么好。
还有家里那免税的资格,和五十亩田。
这田是他们来了都邑之后,县令才分下去的,他们都还没有看过,但蓝河县有佣耕帮忙种地,他们只需要等产出就行。不用交税的话,五十亩地能让一家人过上滋润日子了。
他们来了都邑,进了公主府,虽然被淘汰了,但他们家里今年依然可以免税。那五十亩田,他家里可以种一年,明年就得交回官府。
不像留下的这群人,只要还是姜蓁的亲卫,那田就一直会是他们的。
不能想了,越想越心痛,一个个的怨念都快溢出来了,格外期待姜蓁善心大发,破例留人。
可念完名字之后,姜蓁就非常无情的通知大家:“你们被淘汰了,收拾好东西,明日就回蓝河县。新的职位调整,我已经告诉县尉了,你们只需要去大营报道就行。明白了吗?”
“明白。”这群人回答得声音里,充满了不甘。
安排好该离开的人,姜蓁就对剩下的人说道:“留下的人,恭喜你们,你们正式的成为了公主府的亲卫。但你们也不能放松。”
底下的人默然,他们哪敢放松呀,看到这么多人被淘汰,他们的头皮都紧了。
眼神冷冷的巡视一圈之后,姜蓁的表情又慢慢的放松了下来,语气放软的说道:“你们这段时间,既然努力的达成了我的要求,我也不会吝啬。”
姜蓁拍了拍手,就有仆从抬了几箱铠甲上来。
“这铁甲是作坊的铁匠,千锤百炼做出来的,和市面上一般的铠甲相比,这铁甲的防御力翻了一倍。现在这铁甲是你们的了。”
在军队服役时,士兵自带武器、铠甲,这就导致大家的铠甲颜色、款式各有不同。
在场的亲卫里,有人的铠甲甚至是祖上传下来的,已经很旧了。奴隶兵穿的更是县衙里库存的破损的甲衣。
大家看着姜蓁拿出来的锃亮的新铁甲,一个个眼神放光。
“拿去换上吧。铠甲的材质都是一样的,但是肩上有不同的蓝纹,用以区分百将,屯长……”姜蓁一边说话,一边挥手,让奴仆把几箱衣服分下去
亲卫们手脚很快,立刻就把铁甲给换上。
加上铁甲里面统一的训练服,这群人看起来就特别的顺眼。
姜蓁点了点头,赞赏的说道:“很好,这衣服很适合你们。”
亲卫们既欢喜又激动,立刻高声回道:“谢公主赐甲!吾等誓死保卫公主!”
【有感觉了,有感觉了,真帅气,我喜欢。】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军队呀,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造型,统一的喊着口号。】
【希望炼铁作坊给力一点,到时候全军穿上新铁甲,更帅!】
【被淘汰的那群兄弟,酸气都快突破天际了。】
【这段时间他们也很努力,一个主动退出的都没有,太可惜了。】
直播间的人,和姜蓁一起盯着大家训练,所有人的表现,他们都看在眼里。
这四百多人,没有一个偷懒的。
可努力归努力,基础素质太低,短时间内弥补不起来,尤其是识字这方面,拖了很多人的后腿。
【该说不说,简体字真的方便初学者认字。】
【阿蓁可以把简体字弄出来。再加上阿拉伯数字。这样大家都轻松。】
【可以把简体字作为亲卫特殊的暗号。】
姜蓁挑了挑眉,好像也不是不行,但这事别人就无法代劳了,只能她亲自教才行。
教之前,她还需要假装在直播间‘进修’一番。
亲卫的训练初见成效,姜蓁自然要把他们用起来,给大家安排了任务。
去宋国买粮食的商队还没回来,姜蓁有些担心,安排了一队人前去接应。
剩下的,就要担起她亲卫的职责,按照排班顺序,在她出行的时候,保护她的安全。
原本姜蓁出行的时候,阵仗就不小,用亲卫换下原来的护卫之后,就更加吸引人的眼球了。
这群亲卫看起来,真的很猛。
尤其是姜蓁的贴身女护卫黑壮,长得两米多高就不说了,用的武器还是两个头那么大的锤子,搞得姜蓁身边自带隔离圈,生人不敢靠近。
被姜蓁用钱砸过的刘侍者,在公子昂倒下之后,就果断的投入了姜蓁的阵营。
上朝的时候,看到姜蓁的新护卫,立马凑过来,好奇的打听道:“这就是公主精心训练的蓝河卫?看起来果然不一般,对得起公主花的那么多钱。”
“蓝河卫?这名字不错,谁取的?”
“蓝河县出来的人,又是你蓝河公主的护卫。大家随口就这么叫了。”刘侍者回道。
当初姜蓁给作坊里的奴隶吃鸡蛋,都能被御史丞骂,她斥巨资养兵,不可能没人弹劾。
而且为了维持这么多人每顿都能吃肉,都邑郊外的猎户们,打到猎物,就直接跑公主府来问,十次有八次,公主府都会收。
都邑的部分贵族,生活水平间接受到影响,基本都知道了这群亲卫的存在,以至于他们还没出山,名声就已经很响了。
但不是什么好名声。
姜王看到她这群新护卫,立马就问道:“这就是你养的那群富贵兵?”
“富贵兵不好听。他们叫蓝河卫。”姜蓁立刻反驳。
姜王轻笑一声,“行,蓝河卫。身上的铁甲不错,实力如何就不知道了。”
被看轻了,这姜蓁哪能忍,她的亲卫可不是面子货,“父王要不找人试试?”
姜王也没客气,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一名护卫,说道:“你去掂量掂量他们的水平。”
“让我的女护卫出马,有点欺负人。”哪怕没有武器,黑壮也能一拳一个。
姜蓁的眼神巡视一圈,看到自家护卫眼里都充满了战意。
他们是从几千人里面挑出来的精英,是经历过魔鬼训练还坚持了下来的人,自觉不比姜王的护卫差,所以他们全都骄傲的看向姜蓁,希望姜蓁能挑中自己。
“周胖,你上,可别给我丢人。”周胖是宫里出来的,他的实力变化,姜王肯定能看在眼里
训练一个多月,周胖瘦了一圈,整个人都精干了不少,面对自己的前上司,战意熊熊,毫不顾忌的出拳。
进大殿之前,他们就把身上的武器卸下,现在只能靠纯纯的肉搏。
双方打起来之后,周胖是越打越畅快,他的前上司却越来越怀疑人生,局势很快就明朗起来。
早朝还没有正式开始,一群官员站在一旁看热闹。
很快就有识货的官员,把目光定格在了蓝河卫的铁甲上,怀疑的向姜蓁问道:“公主府上这铁甲,有些不对吧。”
“有什么不对,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顶级货。”姜蓁回答得理直气壮。她家作坊里的工艺虽然简单,但外面的作坊做出这样的铁甲,就是需要千锤百炼,她又没有说错。
问话的官员哑口无言,只能说道:“公主养的果然是富贵兵。”
姜蓁再次强烈重申:“富贵兵不好听,他们叫蓝河卫。”
第40章 缉拿盗匪
蓝河卫们就只有轮值的时候轻松一点,在府里的话,日常训练一样不少。
他们陪姜蓁出门的第一天,就靠自己的实力,打响了名气。
不仅如此,他们的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好,把买粮的商队好好的接了回来,但他们回来的时候,各个身上都带了伤。
碰上这样的事情,不止姜蓁紧张,郭凡也紧张。
“怎么回事?去宋国买粮的路线,我是好好计划过的,到底遇上了什么麻烦。难道是宋国的战场,波及到了北丘君那里?”
商队领队气愤的回道:“我们在宋国没遇上麻烦。只是在姜国境内遇上了拦路打劫的盗匪。幸好有后面来的诸位兄弟帮忙,否则我们不知道要折损多少人。”
本国的人找麻烦,这就很尴尬了,姜蓁赶紧问道:“你没报我的名号吗?”
“报了。所以我们交钱,对方就放我们过了那个山坳。可到了晚上,他们却暗中偷袭。幸好我们留了值夜的人,否则就着了他们的道。”
他们从宋国买回来的粮食,完好无损,商队的人却没了好几个。
这些人都是姜蓁亲自挑出来的,听到这个噩耗,心里气得不行,说道:“等着,这仇我一定帮你们报。”
姜蓁安排医者给大家看伤,然后就一刻不停歇的去王宫,找姜王告状。
“父王,我家的商队在远山县被人给劫了!”
“那是你姜安叔叔的封地。”姜王说道:“你可以弹劾他。我可以斥责他。但他封地的事务,我插不了手。”
就像蓝河县一样,当姜蓁在蓝河县获得了民心的时候,蓝河县的所有事,都归姜蓁管辖,别人管不了。
现在姜安犯了错,姜王只能在心里记仇,然后慢慢找机会收回他的封地,短时间内,确实拿他没办法。
姜蓁非常了解的说道:“父王可以先让姜安处理此事,若是结果不理想,我再亲自动手。我家商队以后还要从那儿过呢,不把这个隐患解决,我不安心。”
“宋卫两国打仗,我们需要防备,再过几天,我会下令,减少卖给宋卫两国的盐的数量。你是公主,需要以身作则。”姜王提醒道。
“我知道了,下次不让商队卖盐就是了。我可以用其他东西换粮。”姜蓁委屈巴巴的说道:“我养的人都太能吃了,不买粮不行的。”
姜蓁从宋国买粮食,姜王是支持的,但还是忍不住吐槽:“照你那个养法。山都得被你吃空。”
“也没白养,都在替我干活呢。”
姜蓁现在确实有钱,养的人也不多,所以姜王也没继续唠叨,只说道:“姜安那边,我会下令斥责,过几天他定然会上奏章说明情况,到时候再看吧。”
听到姜王的话,姜蓁放心了许多,但她还是跟姜王请了几天假,回蓝河县一趟。
商队里有人死了,是为她办事而亡的,她有义务处理好死者的后事。她现在的地盘就蓝河县,还没到忙不过来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她想亲自处理。
和盗匪交战,伤残的有十三个人,没法干活的,公主府直接养着他们,还能干活的,征询他们的意见后,姜蓁安排他们做了县内的基层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