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全世界的动物都爱我[直播]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瞒着首辅生了崽
还有分体式的雨衣雨裤,江暮云也买了五十套。
末世后的雨只有两种,一种是腐蚀性极强的酸雨,一种是连下几个月不停的暴雨。
两种雨大部分时候都是先后出现,无缝衔接。
所以虽然江暮云已经有了三防冲锋衣,但是雨衣雨裤也是不能少的。
劳保厂不同于别的厂家,东西都是制式的。
这家劳保厂的规模大、库存量多,江暮云要的东西当天就可以出货。
江暮云想了想,没有图方便让劳保厂和袜厂一样明天送货,而是和厂家把送货时间约在了今天下午。
她在南市租的这家小仓库和西市不同。
西市那里周边都是小仓库,来来往往全是车,东西运进运出谁也分不清谁。
但是南市周边建了不少工业园区,对外出租的小仓库不多,多是工厂用的大仓库。
江暮云找的这家,算是短租仓库里最不起眼的了。就算这样,仓库不远处也还是有居民区存在。
她买在南市买的东西多且杂,仓库不可能一直只进不出。
江暮云不想冒任何一丝丝风险。
所以她选择没事就多跑几趟小仓库,开着她的面包车,制造一种来回运货的假象。
接下来的囤货大头,就是家化厂了。
南市这一整个轻工业园区只有这一家家化厂,几乎承包了整个南市的家化用品生产,这家工厂的规模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超大规模的工厂而言,江暮云所需要的货物数量就过于不起眼了一些。所以她该排队等出货还是得排队。
毕竟是家化用品,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江暮云还是想用正规大厂生产的。
不过好处就是这家工厂的规模够大,库存充足,出货量稳定,很少有加急大单。
所以对于江暮云这样的新顾客而言,工厂出货速度只和装货速度有关,等也等不了多久。
江暮云先下单了五万条一次性内裤。
前世没那个条件,江暮云从生理期喝冰水跑步,到每月都痛得恨不能一头撞死,只用了两年时间。
这辈子在生理卫生上必须注意!
然后就是按箱计算的、各个尺寸的卫生棉条和卫生巾。
江暮云秉持着买多不买少的原则,卡着预算上限报数。
就算她三辈子都用不完,后期也能拿出来和人做交换。
像卫生棉这样的产物,在末世里已经成了稀有奢侈品。
哪怕是最穷奢极欲的资本家,也不会把有限的资源放到生产卫生棉上。
哪个基地能产出足够的卫生纸用就不错了。
还有就是凡士林和宝宝霜。
宝宝霜是江暮云从小用到大的品牌,便宜好用还香香。
100ml一瓶的规格,一箱二十四瓶,江暮云一次买了五十箱。
末世那种一旱旱几年的情况下,就算江暮云能存到足够的饮用水,身上的皮肤也会因为干燥的空气而开裂,这是喝再多水都无法避免的。
当然了,冻疮膏也得备上。
还有牙膏牙刷、香皂肥皂、洗发膏沐浴露、洗衣粉消毒液这类清洁用品,江暮云都逮着最大包装买,全部都以足够她用三辈子为标准。
毕竟比起加上了品牌包装之后的价格,工厂的报价简直便宜到不可思议。
再然后就是纸巾了。
这种廉价又不起眼的生活必需品。
平时不觉得有什么,但当你失去纸巾一整天之后,你就会知道它的重要性。
买!按捆买!
江暮云再也不想体会那种难以启齿又不可言说的痛了!
纸巾买了,湿巾也必不可少。
在干旱缺水的环境里,洗手这个词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偏偏在末世里各类疫病频发,更需要人们保持干净卫生。
以江暮云对自己的了解,就算能把一水库的水都搬进空间里,她也舍不得像末世前一样用水,更不可能在人前用水洗漱。所以除了一次性手套之外,湿巾也得备上。
就买最廉价的,成分越简单越好。
还有风油精和花露水。
它们在末世初期,蚊虫还没有变异的时候,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至于驱虫效果更强力的雄黄之类的,就要等江暮云采购药品时一起购买了。
江暮云还买了几箱夏日神器痱子粉。
以江暮云的年纪,她记事的时候,空调已经在国内普及开了,所以痱子粉这东西,只能算是她模糊的童年回忆。
当空调失去作用时,人们在酷暑中长出了成片成片的痱子,再想在家中翻出这种神器,就只能看运气了。
出家化厂的时候,刚好有一群西装革履的人正往这边走,瞧着像是笔大生意。
江暮云在心里吹了声流氓哨,幸亏她来得早,不然等这笔生意谈成了,她的货说不定要多等好几天。
等人走近了,江暮云在不经意间与其中的领头人对上了视线。
对方像是有些怔愣,复又对着江暮云微微一笑。
江暮云脚步不停,轻轻一颔首,算是回礼。
江暮云总觉得那人有点眼熟,却又记不清在哪儿见过。
她努力了一会儿没想起来,干脆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反正她戴着口罩呢,打扮得也是丢进人堆里就找不着,她认不认识对方不要紧,对方认不出她就够了。
江暮云把车里的纺织品收了一部分进空间,又去帽厂取了她的两百顶遮阳帽,然后才开着车往她的小仓库去,路上再把帽子和剩下的纺织品也塞进空间里。
到了地方,江暮云也没急着下车。她坐在车里吹着空调,边逛购物软件边等劳保厂的电话。
她要买的家电不多,南市这边的家电厂又普遍规模较大,所以江暮云出了家化厂之后,并没有直接往家电厂家跑,而是先拨通电话问了一下。
在对方明确表示不接小单之后,她只好在网上下单购买。
她先买了五台空调,外加五十个小型加湿器。
空调是冬夏都能用的,只是在天气变得极端之后,空调的折损率也变得奇高。
她家现在有的三台空调,书房一台,她和老爷子的卧室各一台。都是刚买没几年的。
在南市经受过四十度高温连开两个月不停,以及零下七度充当电力供暖器的考验,还算耐造。
江暮云有空间在,收放家具都很方便,随时可以换房间。
到时候三台空调轮流受折磨,熬过末世第一年应该不是问题。
而这五台空调,是江暮云为自己以后准备的。
梦想还是要有的嘛,万一她就找到一片足够结实的山坳坳,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呢。
冬季到来时用得上的电热毯和电暖气各十台,雨季救命神器烘干机和除湿机也备了五台。
不是为了烘衣服这么奢侈,是为了烘自己。
末世里的雨季,简直是梅雨季叠加回南天,往复循环几个月,潮得让人喘不上气。
在每天都是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这些东西在末世之后依然是奢侈品,而且是权贵特供奢侈品。
虽然末世后普通人用不起电,但总有能用得起的人。
而这些只有末世前能够生产、后期也没有毁在连翻的灾难里的电器,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高压电饭煲她也买了十个。
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她在居家的时候批量做饭的。
比起普通电饭煲,高压电饭煲还能炖点菜,速度也更快。
至于其他零碎电器可以先不急,家里现有的暂时足够她用了。想要买更多的放着备用的话,等到彻底断电之后,还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
下完单之后,江暮云掐指一算,按照购买路径来看的话,她主要还剩两大部分需要准备,跑完这两趟,她的前期囤货工作,就算是完成大半了。
第10章
◎开心的第十天:冷冻食品◎
江暮云刚按完付款密码,劳保厂的电话就打来了。
她把车停好,点完货物之后,又把小面包车开进了仓库里。
这个仓库外围虽然人多眼杂,但好在仓库没窗户,大门一关就是黑黢黢一片啥也看不见。
江暮云把劳保用品挨个收进空间码放好,又特意在里面多等了一会儿,这才开车离开。
想想自己未来几天的行程,江暮云在回家的路上又买了几罐汽车自喷漆。
给车加满油,江暮云找了个没人的桥洞,利用空间收了点河水,把车清洗了一遍。
一小时后,战损版小破车变成了银白色,和它原本的颜色还挺像。
明天,江暮云还要批量购买一批饮用水、食品和外用药。
这会是江暮云的最后一次去工厂采购。
等到这批货物到货之后,江暮云还会再改一次车身颜色,从南市一路向东,开到最近的港口城市东市,搞一点不能见人的活动。
要不是怕提前吃上公家饭,江暮云甚至想弄几个□□回来。
江暮云改完车身颜色,没把这辆小破车开到小区里,而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直接把车收进了空间里,然后再摘下口罩和眼镜步行回家。
她这车在街边随处可见,但住宅区却很少出现,江暮云要尽量减少暴露的可能性。
江暮云在这方面非常谨慎,有时候市区人多眼杂,实在不好找收车的地方,她就随便找个免费停车场,甚至直接在郊区就把车收了坐地铁回家。
总之这辆来回运货的面包车,一定要离自家小区远一点!
一路走回家,江暮云看见小区门口的药房正在促销。
她进去逛了一圈,买了一个配好药品的家用医疗箱,还有几瓶风油精。
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告诉江暮云,她的会员卡上还有不少积分,过几天就过期了,问她要不要换点东西。
江暮云想了想,全换了多维生素片。
她原本想换藿香正气水来着,因为这东西味道太冲,她后面如果拿出来喝,根本瞒不住人。
但一来末世是从极寒开始的,二来她看了一下,这玩意在她买的医疗箱里有配,算是过了明路,不用额外再买。
买几瓶多维生素片,在之后缺少蔬菜水果的时候,就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给秦时文他们了。
江暮云拎着东西进电梯的时候,刚好赵家昊和李安轩也回来了。
赵家昊一看电梯要关了,一个急速冲刺按下电梯按钮,差点把自己拍墙上,速度快到江暮云都没来得及按开门键。
“谢谢谢谢啊!快快快!”
赵家昊及时打断了电梯关门的进程,进电梯后一边跟江暮云道谢,一边催李安轩。
江暮云收回悬在开门键前面的手,给赵家昊点了个赞:“好身手啊少侠。”
赵家昊成功赶上电梯成就感爆棚:“那是,我专业开电梯门!”
“确实,论开电梯门这块,应该没人比你们专业了。”秦时武也笑着走进电梯。
江暮云看到来人是秦时武,震惊之下脱口而出就是一句:“你居然这个点就回来了!”。
秦时武哽了半天,才勉强憋出一句反驳的话:“我是在医院参加规培,又不是地主家打黑工的,早点下班怎么了?”
赵家昊和江暮云的笑声大到秦时武觉得电梯都在抖。
就连一贯看着沉稳的李安轩也忍不住低下了头。
秦时武觉得更受伤了。
你还不如直接抬头笑呢。
秦时武:“别笑了,一会儿把电梯震停了,我还得打119。到时候你俩是算旷工还是算私自接警呢。”
莫名被波及的李安轩:?
李安轩无辜道:“我俩也不是打黑工啊,我俩现在可是按点下班的普通市民。”
江暮云即兴锐评秦时武:“人成灰了嘴还在。”
秦时武抬手就要敲她。
江暮云能在末世活十年,那危机意识可不是盖的。她掐准了时间才开口,这会电梯刚好到了,她像条鱼似的就溜了出去,掏钥匙开门一气呵成,速度半点不比赵家昊开电梯门慢。
“明儿见啊哥!明儿我也这个点回来!”江暮云站在大铁门后头,底气十足地撩了句闲。
秦时武一个“滚”字震天响。
江暮云说她明天还能这个点回来,这话可没瞎扯。
她明天只有四个行程,按江暮云的规划,上午一半下午一半刚刚好。
一是去冷冻食品加工厂,储存足够的肉类和半成品,二是去药厂,批量购买常用非处方药和外用伤药、消毒用品,然后去水站订购饮用水,最后再去仓库收一下快递。
明天这批快递收完之后,其他货物基本都在三四天后才能到。
这三四天的空闲时间,刚好够江暮云跑一趟东市,沿路再收点农副产品、瓜果蔬菜之类的。
晚上,江暮云检查了一下各类影视作品的下载进度,又不死心地在各大小说软件搜了一遍《一百零八宝》的主角名,实在没找着她看的那本,最后才抱着遗憾入睡。
早上起来后,江暮云特意翻出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化妆品,精心描画了半小时。
在她的正常发挥下,成功把自己画老了十岁不止。
她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难过。
江暮云撑着伞到了地下车库,在车上穿上了全套防晒装备,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后开车出发。
夏天也有夏天的好,就像她戴的这个从下眼睑包到脖子的诡异口罩,就是某宝月销量过十万的热销品。
路上看见骑车的、开车的、各种原因不方便撑伞的,基本都是这身打扮。
江暮云带着这身捂得妈都不认识的装扮,在食品厂仔细看过冻肉质量后,订了一千斤冻牛肉,两吨冻猪肉。
市场上零售的冻牛肉,价格只有新鲜牛肉一半不到。冷冻食品厂这里的价格更低,约莫只有新鲜牛肉的三分之一,江暮云干脆就多买了点,回去自制卤牛肉和肥牛卷。
她是个纯纯的华国胃,对牛排兴趣不大。吃牛肉基本只有涮肥牛片、红焖或卤牛肉、牛肉串这几种吃法,最多偶尔炒个牛肉片。
同样的,羊肉也多是在火锅烧烤的时候才会吃。
所以她对牛羊肉的需求,是以冻肉和半成品为主的。
江暮云还买了五十箱鸡翅中。
原本她准备搬个一百箱的,后来看到了隔壁鸡翅根的价格,就果断匀了五十箱给鸡翅根。
食品厂还有米兰虾饼、香芋地瓜丸、鳕鱼排这类的油炸半成品,江暮云也都各订了五十箱。
这些东西除了江暮云自己吃之外,同样也有作为奢侈品储备的意思在。
江暮云前世曾听说过,有一位天选之子在觅食途中,意外发现一个还没完全解冻的冷冻库,不仅得了几台发电装备,还挖出了不少速冻食品。
他也是命好得没边儿了,附近刚好有官方组织在。
他把冷冻库地址火速上报官方,连那几台发电机也一点儿没留恋地全交代了。
之后在官方的保护下,对方将冷库里的食品全部拍卖,拍卖所得和官方五五分账,从赤贫阶级一跃成为中产阶级。
后面幸存者们都养成了去哪儿都要挖一挖的习惯,挖塌了不少废墟也死了不少人。
冻肉的价格便宜得出乎意料,江暮云就把省下的那部分用来买这些“垃圾食品”了。
烤串半成品中,除了各类豆制品外,肉类的烤串江暮云只买了腌制好的牛羊肉串,以及里脊肉串。
还有各类火锅丸子,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也得有个五百多斤。
有了服装厂的先例在,江暮云灵机一动,顺口就问了句有没有瑕疵品出售,什么种类都行。
江暮云摆出的态度就是:我需要的东西已经买完了,如果你有瑕疵品,那我就捎带手买了,如果没有那就算了。
结果负责人犹豫了一下,说是还真有一批。
他们这生产的都是冻货,时间放得越久越不值钱。
要是江暮云要把常规货品退掉换成瑕疵品,那负责人绝对不会告诉她有这批货的。
但现在是额外出售,那就相当于是多赚了一笔,负责人还是很乐意的。
江暮云看过,基本都是边角处被压过的各类肉卷、油炸小吃。
有的肉卷被压碎了,不影响食用,就是卖相不好看。品牌不会接受,放超市里也肯定没人愿意要,商超进货也不可能进这种只能大甩卖的货。
里面也有一些品相完好的,但厂家懒得调动人力慢慢分拣,干脆一整批都当瑕疵品处理。
江暮云直接把这批瑕疵品包圆了。
里头不仅有大批量牛羊肉卷,还有不少乌鸡卷、鱼肉卷。
冷冻肉确实比鲜肉便宜太多了,肉卷也算意外之喜,江暮云为了奖励自己,决定回头多买两头新鲜猪。
两吨猪肉看着多,但算下来也不过是四只成年长白猪而已。再加上之前在西市买的四只现杀的新鲜猪,江暮云的猪肉储备量大概在六吨左右。
相比起其他肉类,江暮云最常食用的还得是猪肉。
什么红烧肉、粉蒸肉、脆皮烤肉,大肉包、灌汤包、锅贴饺,每一种都是江暮云的爱。
作为她今后几十年的主要肉食种类,江暮云在钱包允许的情况下,自然是想多储备一些的。
吃的用的这些保命用的物资,江暮云都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需要买一点能救命的了。
江暮云开上面包车直奔她看中的一家小药厂。
药厂离食品厂有些距离,江暮云在去药厂的路上路过了一条小吃街,然后就被车窗都挡不住的香气勾引了。
自觉刚刚赚了一大笔的江暮云,奢侈地点了一份三十块钱的鱿鱼炒年糕当午餐,还配了一杯赤豆酒酿。
江暮云嚼着酱香浓郁的年糕片,只觉得太平盛世可真好啊。
如果末世的那十年,都只是自己的一场梦该多好。
她把一整盘鱿鱼炒年糕吃得干干净净,连一块芹菜梗都没剩下。
再端着喝了一半的赤豆酒酿去找店家加满水,一口气干掉一整杯。
江暮云拍拍肚子,开着她的小破车前往药厂。
都是重生的人了,她以后总不能还拿棉线缝伤口吧?
她江暮云,一定要过上受伤了就用医用敷料贴,还能一天换三片的日子!
作者有话说:
其实冻肉是有专门的厂家出售的,但是专门挑出来写感觉有点水(托腮
第11章
◎开心的第十一天:饮用水◎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老古话,可以说是用无数人命验证过的事实。
末世后究竟有多少场瘟疫,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病毒肆虐?
江暮云作为末世的亲历者,她给不出答案。
前世她长时间一个人流浪,除了想回家之外,同样也有疫病从未停歇过的原因在。
江暮云这次订购药品,买得最多的就是医用酒精。
1L装的医用酒精,江暮云按照末世初期每天全家消毒三遍,走廊消毒三遍,以及每出门一次就全身消毒一遍的使用量计算,大概可以用一周,中间还要算上给走廊消毒时,会和酒精一起使用的消毒水。
之所以家里消毒不用消毒水,主要是市面上常见的消毒水味道都挺刺激,江暮云怕瘟疫没把自己送走,天天闻消毒水的味儿反而把自己送走了。
批发酒精的价格出乎意料的便宜,药店里一小瓶酒精喷雾的价格,在这里可以买一桶。
江暮云秉持着买多不买少的原则,还是把她留给酒精这一块的预算全部花掉了。
5L装95%浓度的消毒酒精,江暮云订了一箱12桶。
2.5L装75%浓度的医用酒精一箱24桶,江暮云订了五箱。
高锰酸钾片、红霉素软膏、烫伤膏、冻伤膏、正骨水、藿香正气水这类药品,江暮云用不了太多,但厂家不可能拆卖,所以她也都各要了一箱。
抗辐射药物买上两箱,有备无患。
双氧水和碘酒同样按最大包装买,各要两箱。
云南白药粉以及可以快速止血的喷雾各五箱。
预计用量最大的医用敷料和纱布绷带江暮云只订了十箱。
这些都是医疗必需品,在末世后期也会有基地生产,江暮云只要保证末世前中期一定够用就好,后期能用其他物资交换到。
江暮云要把钱留给其他末世中有价无市的药品。
比如消炎药。
不是说没有基地能恢复消炎药的生产线,而是消炎药的需求量太大了。
生活在末世里的普通人,几乎每一天都在受伤。
寻找食物时,做苦工时,甚至睡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也可能会被毒虫咬了,需要割开伤口挤毒血。
在干净水源千金难求的时候,随便一个小伤口都有感染的风险。
就算是江暮云见过的最顶层的权贵们,也躲不过在旱季时皮肤干裂出血。
像江暮云之前遇到的那个,为了劫色能舍出一桶水给她洗澡的败家子,十年来她也就见过这么一个。
所以各类消炎药江暮云都是卡着预算上限买的。
常用的胃药和止泻药也各买一箱。
江暮云想了想,强效退烧药和感冒药也买了一箱。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
她觉得末世之后,自己的身体素质直线上升,抵抗力也相当靠谱,普通的感冒发烧很少见,基本都是伤口感染引起的。
江暮云见过的其他人,也基本都是人发烧了,就可以拉去集体焚化炉旁边,等着烧了,常规药物几乎不见效果。
没办法,环境实在太恶劣,感冒基本靠自己。靠药物才能痊愈的话,没等你把病养好,下一波病就来了。
买退烧药属于心理安慰,感冒药就当预防感冒药吃。
比起这两样,止疼片才是江暮云需要的。
江暮云直接买了两大箱,按数量算,就算她一天一颗磕着玩,也能磕到下辈子。
还有就是打虫丸了。
难得有见成人打虫丸,江暮云一次买了五箱。
这玩意在城市建设完善,卫生条件上来之后,就很少有人会买了。
江暮云上一次吃打虫药的时候,她人还在孤儿院。
但很显然,末世里肯定没有现在的卫生条件。
不仅没有,还更加恶劣。
虫族群体每天都在诞生新品种,偶尔家里的小辈出息了,还能造成一次大规模虫疫,批量收割两脚兽性命。
见药厂还有蛇药,江暮云也订了一箱。
其他毒虫毕竟个头小,物理防护到位了就很难被伤到,伤到也不致命,一般来说迅速挤出毒血就可以了。
但蛇就不一样了。
江暮云上辈子抱着跟木头在洪水里玩漂流,莫名其妙就发现前面的水花居然成了花色的。
然后她就被迫和一群蛇来了一场生死时速。
但凡那群蛇蛇里有一只性子烈的,她估计就得提前几年重生了。
还有雄黄粉,江暮云也订了两百斤。
这玩意在驱虫驱蛇方面效果一流,有了它们,虫灾的时候江暮云起码能少划一百个放毒血的刀口。
这家药厂似乎是有中药生产线的,江暮云还在货品清单上看见了各种膏药。
江暮云前世也从废墟里扒拉出来过一些,只觉得每一种膏药效果都挺好。
虽然她身上每天都有几处关节、肌肉闹事,少量膏药根本不顶事,但她这辈子又不用长途跋涉了!况且末世的雨季那么久,风湿也得预防一下不是?
江暮云选了个最便宜的,买了十大箱。
她相信老祖宗的智慧,药效绝不会因价格而打折扣。
至于其他不常用的药物,甚至是处方药,江暮云都准备后期看情况参与零元购。
最后的医药类预算,江暮云全部贡献给了各种营养补剂。
江暮云购买的数量在厂家看来,自然是很小的一笔订单。
好在江暮云心里有数,特意找了一家小药厂,就算她买的东西单量不多,但看在种类不少的份上,对方也答应给她送货。
要是换个规模大一点的药厂,估计根本就不会接这种零碎的订单。
要是那家药厂还是专为某家医药公司服务的,那江暮云估计得被打出去。
但是没关系,谁叫她人穷脸皮厚,就是能舍下面子卡着药厂的底线买。
只有看过药厂的供货价,才知道药品行业的利润有多大。
像对乙酰氨基酚片这种常用药,一瓶100片,感冒发烧头疼脑热都能管,还带止痛效果。
不指定品牌去网购的话,能找到零售价五块钱一瓶的。但你要是去药店找,肯定多数都是20块钱8片的精包装产品。
而药厂给江暮云开的批发价,算下来只要三块钱一瓶,便宜到不可思议。
不管是医药公司还是由官方支持的实验室,在前期的药物研发阶段,经费都是以亿为单位燃烧的,利润不大,怎么可能有资本家愿意下注。
只要能够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物资,江暮云并不在意工作人员热不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