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他的字,你还是别说话了。
切。
前者是父母长辈对他出生时最大的期盼。
后者是他的父母长辈对成年后的他的最诚恳的评价。
“哦,对了,既然你有心上人的话,最好去见见皇后。”
“嗯?”
“我阿娘进宫请安的时候,听皇后提到了什么群芳宴……你别管名字俗不俗,为你准备的,懂了吗?!”
“你不早说!”
当杨珩以最快速度冲到中宫的时候。
得到的是皇后率先的歉意。
今年天气太热,群芳宴暂时举办不了了。
那真的是太好了,谢天谢地。
话说这名字谁起的?不会是父皇吧?应该也就只有父皇了。
知道暂时安全了,杨珩也有了打趣的兴趣了。
皇后轻轻的拍了拍杨珩的手,你这孩子……别说出来啊。
“今年真的是太热了,若只是短暂的也就罢了,若是热得再长久一点……”
人能不能耐得了酷暑已经不重要了
地里的庄稼可受不了啊。
一旦大规模受灾,来年就是饥荒。
更可怕的是,久旱必蝗。
皇后有些忧愁,身为国母,这些国家大事她还是懂一些的。
这才很理解皇帝为什么天一热就着急得嘴角气泡。
“不会的,母后,你放心,前几年都是丰年,稻谷满仓。”
若是有灾,开仓振粮即可。
“你不懂。”杨珩毕竟年纪小,没经历过。
天灾可怕,可天灾之后暴露出来的人祸才是最可怕的。
她清楚的记得,那一年,整个后宫都一起缩衣减食。
可当事情查出来后,却发现发下去的钱粮,到灾民手里的,十不存一。
民怨沸腾,天子震怒。
那些人克扣赈灾粮不说,竟然还转身以近二十倍,三十倍的价格卖出。
商户屯粮,官方扣粮,地里种不出粮。
民不聊生啊……
事后杀了又如何?人都死绝了。
那群人自己作孽,竟然还有脸说陛下德不配位才有此天灾。
想起这件事皇后就觉得自己呼吸不畅。
“母后!别气别气,都过去了。那群人如果投胎得快一点的话,已经是当二回当猪了。” 三皇子嘴甜技能依旧满级。
“呵呵呵,你这孩子。”
“母后安心,父皇不会吃第二次亏了。而且……那些人再老奸巨猾,就不信,刀架在脖子上,他们还是选择要钱。”
这翻言词让皇后更乐了。
“我们家最乖的三儿怎么也说这种话呀,这是跟谁学坏了。”
杨珩脑海中拂过心上人弱风扶柳的身姿。
嗯,底气十足。
“是……学【坏】了,对了,既然要应变可能到来的灾情,中书侍郎的位置应该也定下了吧?”
“定了。”皇后一脸赞叹的看着杨珩。“若是珏儿有你这份敏锐就好了。”
亲娘常年为亲生儿子的智商担忧。


第51章 偷偷的心意
毕竟天气才热没几天。
保不齐来一场雨就恢复正常了呢?
忧国忧民的人有,可人总是在无可抗力的天灾面前,愿意往好的地方猜测。
再说了,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
在这个热的不像话的时候,最火热的话题。
还是中书侍郎的人选终于定了。
恭喜应爹,喜提中书侍郎的位置。
正式成为中央集团二把手。
可喜可贺。
应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一半是前来庆贺的。
一半是前来说媒的。
要知道这位新上任的中书侍郎,不仅仅年轻,更有两个待嫁的姑娘。
如果算上隔房的侄女,那就是三个。
三个!
不过越是这种烈火烹油的时候,应家越是不会随随便便把女儿嫁了。
待价而沽的道理大家都懂。
这不是……先刷个脸熟嘛。
中书侍郎定了,空出来的中书舍人也定了。
你说“巧不巧”,人选是应爹的同门师弟,两人还是同期中榜的进士。
这位师弟的为官路线可是和应爹完全不一样。
应爹中举后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央奋斗的。
这位仁兄,就没在京城待过。
仗着有钱,每一次外放年限到了,回京续职,都能最快的活动到新任命,再度上路。
这些年有升有降,混得不错。
不过他的政绩都比不上他有钱出名。
就拿当年应爹出事来说。
这位师弟可是托人千里奔袭,带来了上万两银票入京。
交给崔氏“活动关系”。
有钱到嚣张的地步。
他的上任对于姜家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上外加风霜雨雪了。
本来错失升职机会已经够烦躁的了。
可新来的中书舍人偏偏是应爹的师弟。
两人是一个老师交出来的,虽然个性南辕北辙,却有着同样的执政理念。
没有升官,死对头成了自己上司,还来了一个和死对头一样烦人的新同事。
如果不是没这个胆子。
他都想去问问皇帝。
说好的官场平衡呢!!
现在他们师兄弟上下一气,这就是你对我的平衡?
还有,别以为我不知道,另一个中书侍郎也和应博明关系也不错。
姜飞煜不敢问的问题,太子问了。
“我需要保持中书省有不同的声音,那是为每日三省吾身。应博明和姜飞煜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反对对方的一切反对了。”
这种病态的政见不合就不需要了。
而为什么选择应博明而不是姜飞煜。
这就是综合考量了。
考量了两人平时的工作成果,考量了两人的为人品性,考量了他们在同僚之中的名声,以及……一些细枝末节。
“告诉你太细,反而会误了你,将来继位这个国家的人是你。而不是朕。”
一个国家不需要两个一模一样的国王。
也不可能有。
对于一个情况随时随地在变化的国家。
萧随曹规才是最大的败笔。
前朝不就出过这样的事情。
某皇帝利用宦官解决了外戚之患,后世之君纷纷效仿,结果没有拿捏宦官的本事,于是整出宦官之患。
“知道了,父皇。这次天气……”
“热点没什么。”承平帝看着天空中尽情释放热力的太阳。“就是时间千万别太久。”
哪怕晒死了地里的那一批秧苗,可以补种。
来不及补种,那随便种点马草,养地卖钱还也不耽搁明年春耕。
可若是旱得时间久了……
也许是老天爷保佑,这场过分的高温,在持续了二十多天后,终于告一段落。
那一天,从天上的云彩开始聚集开始,所有人就无心工作了。
盼着盼着,直到临近黄昏。
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惊雷炸响,大雨倾盆。
靠着种田为生的百姓,已经跪倒在泥地里磕头了。
连五谷不分的公子小姐们。
此刻也忍不住打上伞,走入雨中。
全然不顾天色渐黑,鞋袜易湿。
“这真的是值得庆祝好事,可惜了……雨天没办法彻夜狂欢。”
如果有值得庆祝的大事,官方都会宣布当天取消宵禁的。
灵活的商家们保证在一个时辰内,就把街道布置得有上元节五分热闹。
但是久旱逢甘露这种喜事。
只能用大家的欢声笑语来庆祝了。
应千云打着伞走在街道上。
周围来来回回的,都是喜悦轻松的笑容。
应千云也是。
她的金手指很强大。
她可以无敌于这个世界,却也有太多的事情做不到。
她可以千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却做不到把千军一一斩与刀下。
她的内力和体力并非无穷无尽,只要有人海战术堆她,她不退,就只有力竭而死。
她可以踏遍大楚的每一个角落,高山险峻无法阻止她的脚步。
她却没办法远渡重洋,去把现在应该美洲安静独美的作物带回来。
就算是带回来了……千年前的原始版,产量和口味也一定相当感人。
没个几百年,别想培育出好吃的来。
她做不出无菌环境下的青霉素,若是有人病了,她只能束手无策。
她更改变不了天象,在发现天热过头,而且似乎不是几天而已的时候,她也只能和所有人一样。
道门佛门选一个去上香。
幸好,幸好啊。
下雨了。
“这雨不会就下一会儿就停吧。”一个正忙着接水的妇人忧心忡忡。
“不会的,会下三天,之后就不会那么热了。”
“谁说的?”
“老刘头。”
“哦,那就肯定是了。”
应千云:高手在民间啊。
侧头记住了几个人的容貌,有空告诉杨珩,这种奇才可得收编一下。
“听说这次受灾的地方不是很多。咱们这儿是最热的。”
好在,京城这里,全是达官贵族多,京郊的田产,就算是全完蛋了,贵人们也损失得起。
“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阿娘的表姐的姑父的干儿子的表弟的连襟是在朝廷工作的。”
应千云:高手在民间啊~
“小姐,你怎么现在来了。”
到了倾云阁,孟磊他们立刻把应千云迎到贵宾室。
晒了那么多天,倾云阁这种奢侈品生意可一点都不好。
许多货物更是存在货源断货和变质的情况。
但是这都是小事。
在应千云的引到下,她的属下眼界都挺广的。
只要不起灾祸。
这些小钱,亏就亏了。
“做的不错,有问题的货物都撤了,剩下的货物不涨价。”
“不涨价?这……”可现在原材料涨了很多啊。
那是为了塑造品牌恒定价值。
给人一种天灾人祸在我们这儿都不算事的大牌气度。
有利于品牌形象定位。
面对几位掌柜似懂非懂的点头。
应千云索性加了另一种说法。
“算是祈福积德了,毕竟今年的收成……”
这样说就能理解了。
应千云坐在贵宾包厢的窗口,悠闲惬意的看着窗外的大雨。
看自家小姐这架势,倾云阁的人就已经自动前往应家回禀了。
难得雨,难得的好日子。
又是在自家产业里。
家里没什么不放心的。
小巧精致的点心,香醇回甘的清茶,还有一封放在盒子里的信。
“这是乐荣公主夹在订货订单里送来的。”
杨珩还是那么的谨慎。
根据杨珩目前的说法,连他贴身伺候的两个内侍都不知道他在恋爱。
会如此严防死守,主要也是在应千云出现之前,杨珩完全没有什么要瞒着自己父皇的。
也一直对贴身侍从,灌输的是以君父为主的思想。
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婚事上他竟然要叛逆一回。
杨珩的信件,开篇没有太多情话。
第一时间交代的,就是自己最近的“战果”。
连杨珩自己也都没想到是……现在当官的,怎么把柄一抓一个准。
连他们之前说好的,实在找不到的话,让应千云出马开挂都可以省了。
也算那些人有点脑子和底线,没有什么罪大恶极,天理难恕的事情。
眼看着杨珩列出来的一大堆打钩的名单。
应千云觉得,这简直可以媲美婚礼宾客名单。
对,等她和杨珩大婚,这几位“媒人”可一定要登场啊。
“照这个速度,也许等入秋了,家里能来个双喜临门。”
“小姐,你确定二公子能考得上?”
“…………”
继续看信。
除了包含在正事中情意绵绵的情话。
也有一些有趣的题外话和应千云唠唠。
比如说……《大理寺》似乎又发刀子了。
男主死了是怎么回事?!
杨珩看的是提前整理出来的存稿。
应千云都没看呢。
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掌柜。
“男主死了?”
“没呢。”似乎早就知道小姐会问,黎叔笑呵呵的回应。“道尔先生要嫁女儿了,先生舍不得。”
“然后呢?”
“心情不好,改了几笔,让大家误会男主身亡。”
还很恶劣的暗示有另一个“大理寺少卿”会出现。
总之,虐读者一把,他心情就好了。
“那……老规矩,你们自己注意安全。该雇的安保就雇,别省钱。”
“小姐放心,也不是第一次了。”
应千云:…………
“倒是有件事,请小姐替我们谢一谢三皇子。”
“嗯?”
“三皇子偷偷的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自从知道了庆云书局和倾云阁都是应千云的产业之后。
杨珩就顺着这两条产业链又查了一下。
两家的原材料物流都是锦云商会管的?
看这个统一的名字,就知道锦云商会也是应千云的。
不过也仅仅就查到这里了。漕运大龙头那个马甲还是很牢的。
锦云商会的崛起是背靠江南三道漕运而起的。
但是这种背靠是暗搓搓的。
并非是漕帮对着全世界喊话:锦云商会是我们罩着的,不允许动。
只是给了锦云商会一点便利。
甚至委托漕帮运货,锦云商会该给的钱都一分不少。
故而别说杨珩远处调查了。
就算是江南那边的人,都基本不知道锦云商会的根底。
只是觉得他们的崛起运气不错,以及背后的靠山来历有点神秘。
这种新起的没几年的“幸运”商会,自然是被盯上了。
江南多富商。
而财富,堆在一起的金子那就是石头,流动的钱财才是财富。
应千云无意中一统江南三道漕运之后。
就像是给奔流不息的混乱的河流按上了水龙头。
这几年整个江南的富商和生意人也顺着这有规律的河流开始有了全新的秩序和规则。
大家平顺了这两年,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
官员们的油水变少了。
毕竟求人办事,求人办事。
得有事相求,才能办事。
这让一些官员觉得不爽了。
想要“杀鸡儆猴”。
锦云商会这个幸运儿,成功被选成了那只鸡。
官员想要对一个商会动手,最简单的事情,最光明正大的阳谋就是卡政策。
多一道资格审查的手续,就足够让所有人焦头烂额。
他们也不需要犯众怒,只需要其他人手续申请简单过,卡住锦云商会就行了。
就在锦云商会紧急开会讨论如何解决这次麻烦的时候。
策划整个资格审查事件的那位被监察司的人带走了。
人一走,剩下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立刻把让锦云商会秒过。
那位的罪名?
似乎是被那位下台的中书侍郎连累的。
并不是同党,而是在清算其他事件的时候挖出来萝卜带出的泥。
这是锦云商会又一次好运?是巧合?
呸,才不信呢。
本来就不是靠“运气”的锦云商会的人立刻把事情传到京城。
同样觉得没那么巧合的他们去托人去查了一下那位倒霉鬼的案件。。
果然不是巧合。
挖出这个萝卜泥的,正是三皇子。
下个来接任的人,哪怕不知道这个绕圈隐形事件。
在新官上任烧三把火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拿罪臣订下的旧规开刀。
借口都不用找,批评一下这个新规太繁冗,而就此取消。
给自己添加一笔业绩的同时,顺便拿个锦旗之类的(应千云搞出来的风潮)
“葛重……”
显然是小夜灯在疯狂加班的同时,得知了有人为难自己女朋友的商会。
于是抓着关键人物开始深挖,也幸好那时候很多事情都被浮出水面。
结合在一起之后,最后成功把人打入葛重案件大礼包。
距离现在都有一个多月了,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杨珩却始终没让应千云知道,他偷偷做了什么。
“保密工作可真好。”应千云的笑容甜度爆表。“这么谈恋爱不行啊。”
默默做了什么,不告诉女朋友怎么行。
若不是锦云商会的人觉得蹊跷,非要知道原委。
应千云都不会知道他这番辛苦。
在繁重的加班之下,还得抽空为她解决麻烦。
难怪那段时间忙到都能在书房睡着。
应千云现在立刻起身去见男友的意思。
可看着外面的雨,还是坐下了。
不是这点雨能拦住他。
而是……普通人看到久旱下雨只要负责高兴就可以了。
现在宫里和朝廷各个部门可忙着呢。
“小姐,三皇子送了您香料之后,您可是回赠了一个您亲手绣的香囊。”
黎叔带着笑意看着自家小姐有点辗转的样子。
“现在有件事倒是很适合作为回礼。”
你也可以为他做点什么。


第52章 惊天大案
“回礼?”
应千云有点疑惑,最近有什么事情需要她出马吗?
“治灾的事情?朝廷条陈出来后,通知下面的人全力配合就是了。”
“惯例的那些善举……就照以前的来。”
遇到灾祸,行善积德是好事。
可也得有度。
她没有广布善缘让自己吃糠咽菜的伟大。
也不能让自己的手下亏着。
而且在古代不能随便做好事。
做得好事太多,那就是收拢民心,其心可诛。
也会让其他只是为了刷点名声做善事的人不满。
“这些你们去做就可以了。”
集体功劳算不得个人回礼吧?
“根据在岐州的兄弟们的汇报。最近有伙人……不怎么想过太平日子。”
天灾过后,总是有一拨人落草为寇。
哪怕京城周边繁华,日子还行。
谁让这个“还行”,是古代标准。
在古代,盛世繁华也活不下去的不知道多少。
如果真的是生活所迫,日后拦路抢劫,稍微守点规矩,别闹出人命,别掳掠妇人。
朝廷知道了后,反而睁只眼闭只眼,偷偷派人招安就是了。
若是上来就剿匪。
剿匪剿匪,匪没剿成,先肥了官员的口袋。
那句著名的台词怎么说的来着?
以剿匪的名义收费,富绅的钱如数归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然而,能被黎叔他们报道自己这边来的。
显然不是生活所迫的那一类。
也不是能守着底线,只掠一部分“买路财”。
人类这种生物。总是有那么一拨人,不愿意辛勤劳作换取自己应有的报酬。
打家劫舍多开心?!不劳而获多棒!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穿着抢来的绫罗绸缎,搂着抢来的美人。
这是何等的畅快。
满山都是“兄弟”,遵得不是律法,而是“兄弟义气”。
“竟然还有?”
“本就是一波心思不纯的,遇到点天灾,岂不是天然给了他们借口拉拢了一波流民。更何况,距离小姐上次的扬威之后,也有一年多了。”
应千云有一个在京畿道附近活跃,专门对盗匪下手的马甲。
号称毒手观音凤絮。
这绰号……道上自己叫出来的,并不代表应千云的审美。
最初也是冲动为之。
救人要紧的前提之下,随便捏了个马甲号,也就并没有带面具和面纱。
杀上门之后,被看到的啊一切搞得心头火起,索性来了个全面大清缴。
后来,有时候也会不带面纱。
为的就是和江南道那里区分开来。
柳煞出面是从不露脸的,神秘而又威严。
而凤絮却有一小部分人见过容貌,行事狂放不羁,亦正亦邪。
对于那些或死,或逃的盗匪。
记住应千云的容貌又如何。
“女魔头”反复无常,心狠手辣,见过了你敢说出去吗?
就古代的那种画像辨识度……
简直不要太有安全感。
而且她是富家千金啊,和什么“盗贼克星”有什么关系?
就算有人贴到她面前来指认,一句人有相似也就糊弄过去了。
应千云唯一的疏忽,回应家路上遇到的几个漏网之鱼。
当时应千云的满不在乎的给考入金吾卫的兄弟们送功绩去的。
属下们最初也是照做的。
运到一半,听到了这个几个人坦白了四散逃逸的全过程。
哪怕这群漏网之鱼识趣的抹掉了关键性讯息,对女魔头的事情只字不提。
但都是自家人,谁还品不出来,这是认出了小姐的。
认出了在应家马车上的小姐!
这还送什么功绩。
他们不会多嘴也不行。
转身拉到自己地盘上去。
用小姐的话说……劳改。
应千云对自己当时的草率忏悔。
她并非细心稳妥万无一失的类型,幸好她有愿意帮助她的人。
“看来,应该让凤絮再度出场了。” 应千云颇有点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的感慨。
“小姐,您最好换个身份。”
“嗯?为什么?”
“那伙新人……应该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只打劫男人,抓上山的也是只抓男人。”
应千云:…………
“队伍里但凡有个女的,他们都不动手。”
应千云:…………
对于应千云来说是忆往昔的事情。
对于道上的人来说,她还不是远古传说。
无论是新入行的,还是从外面过来的,或者是放出来重操旧业的。
嗯都会得到一个不言明说的忠告。
京畿道,最需要小心的,就是女人,尤其是漂亮的,穿戴不错的,身材好的,年轻的女子。
别问为什么!
“毕竟是在岐州。”
岐州的地貌极其复杂,山川河流特别多。
随便哪个山头稍加收拾,就是一个基地。
可偏偏,岐州的地理位置极好。
京师重地顺着渭水而下就是岐州,再往上就是河西走廊,茶马古道,丝绸之路。
往下巴蜀之地天府之国。
瞧,多好的地方。
方便偷,方便抢,目标还贼多。
应千云当年清理京畿道,重点就在岐州上。
没兴趣一个个贼窝找过来。
于是钓鱼执法。
一个漂亮的小娘子,真的是哪个贼窝都不会错过的。
应千云被看上当压寨夫人的概率100%。
后来她都懒得伪装了。
一身劲装,腰间长鞭,有时候身上还背着一把大刀。
就这显眼的造型,还有人啊前赴后继的上当啊。
当时应千云用雷霆版的速度扫荡一个又一个山寨。
抓得就是古代消息传递的慢的机会。
不过现在……谁都知道了。
不朽的传说十几年内不会换了。
“那就穿男装好了。”钓鱼执法还是能用的。
女扮男装,她依旧是最诱人的饭票。
“去把情报整理一下,能有多少都给我。不过……地点在岐州……”
应千云抬头看向黎叔。
黎叔呵呵呵的笑了。
“救人性命的事情,师太不会介意的。”
应千云毕竟有这些产业放在那里。
别的不说,若是江南道那边有什么事情必须她前去镇压的。
她就得火速找个借口离开应家一段时间。
慈悲为怀的和慧师太表示自己可以做这个借口。
她年纪大了,总会有些病痛。
应千云好歹是她照看长大的孩子。
若是她病了,应千云赶回来照顾一阵子,合情合理。
毕竟以应千云目前的那些产业来看,轮到她紧急出发。
那必定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这也是她的福报。
“也只能如此劳烦师太了。你们准备一下,等雨停了我就出发。”
若是没有意外,事情就是这样了。
三日后,应千云前去“为民除害”的同时,也算是把这件事作为给小夜灯一份回礼。
镜头应该刷的一下,来个高级转场特效,直接切换到红衣男子策马奔腾的帅气模样。
然而镜头却刷的一下停留在原地。
出现的是门口传来了清脆礼貌但是有几分急促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