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她和白月光男神HE[重生]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野人奔小康
仿佛数不清的诗词在那双美目中划过,倾诉着悲欢离别的哀愁。
应爹自认为看人有一套的。
当年若不是他提前看出了“人心易变”,早早的留了后手。
哪里有如今的翻身。
可面对应千云,他依旧看到的是一朵脆弱善良的娇花。
夏日的些许凉风都能带给她侵扰的脆弱。
然而这样的应千云。
在妻子嘴里,外柔内刚、有主见、有能力、有手腕,恨不得是自己亲身的。
在小女儿嘴里,果决强大理,智清醒,会保护她,会教导她,还喜欢“欺负”她。
为什么就自己什么都没看出来?
“阿爹很高兴?可是今日的新曲格外合心意?”
哪怕应爹看着自己长吁短叹。
应千云还是看出了应爹今天的心情相当不错。
不仅仅是心情,整个人的状态宛若上膛的子弹,蓄势待发。
“是高兴官场上的事情。”应博明嘴角带着神秘的笑容,满意女儿对他的观察细致。
安抚女儿却没有多说。
应博明并非认为女人就该待在后宅养孩子,外面什么事情都没资格知道的类型。
如果他是,他也不会娶崔家的女儿了。
可现在事情还没确定,他不想说得太铁,免得出了意外没有成,在女儿面前丢人。
“阿爹有机会升官了?”应千云喜上眉梢,连连到喜。
这的确是超级大好事,对她也有很大的好处。
“你怎么知道的?”
想起了崔氏夸过应千云对政事敏感度极高。
应博明也来了兴趣。
“高兴却带着克制,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除了升官有望,还能是什么?”
应千云笑着恭喜应爹。
依旧是那弱不禁风的外表和神情。
却流露出富有底气的自信,对自我判断的自信。
自信的女人永远最美。
这样最美的姑娘是自己的女儿,足够老父亲骄傲的了。
既然孩子已经猜到了,那多说几句也没什么。
无非就是察觉到,皇上似乎要清算中书侍郎葛重。
这个葛重是谁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的官职,中书侍郎!
应爹如今是中书舍人,若是没有被“贬”去地方。
更进一步就是这个中书侍郎了,现在这个位置有空出来的希望了,应爹能不激动嘛!
应千云对政治敏感是眼界高。
并非对朝堂了若指掌。
但是有了一个皇子男友,有些内幕消息还是能提前知道的。
比如,小夜灯之前才对他提过,他设计让林家的人搭上了一个皇帝即将清算者的末班车。
坐等官场浪潮一波把林家推了。
这么说来……这个即将被清算的失败者,是中书侍郎?!
中央机关二把手,的确够林家心动上船的了。
应千云多思考一下,也明白过来,小夜灯模糊掉这个关键信息不说清楚的原因。
杨珩是怕她失望。
中书舍人有足足四人。
除去今年刚刚升职的,另外三人,一个年纪大,辈分高,没几年好干了,临退休升个职,作为过渡,完全有可能。
另一个就是被应千云欺负过的姜家小姐的父亲了。
和应博明政见不合,专业互怼一百年。
从朝堂平衡的考虑,让年纪大的那个升职过渡一下。
应爹和姜舍人再互怼个几年,如果运气好,两人前后脚升中书侍郎。
把宿命敌对进行到底,才更合适。
“阿爹可有信心赢?”
杨珩能分析出的事情,应爹这个局内人不可能看不清局势。
但是如此喜气洋洋信心满满,这是另有手段?
“自然是有的。”
看着女儿崇拜+苛求的目光。
应博明还是没忍住炫一下。
被杨珩认为最有可能上位的那位老资历。
看着很硬朗,人也精神。
实际上饱受风湿折磨,每年雨季,很多事情都是应爹帮忙处理的。
要不是为了儿子,早就致仕了。
他维持中书舍人的工作已经很难了,皇帝不可能再给对方升官。
这一次人选势必在他和姜飞煜之间。
“那个蠢货,未来女婿是贵妃的亲戚这一点,他不知道多的得意。”
十几年前的娃娃亲,的确算是有眼光了。
要知道当年贵妃还仅仅是势头不错的宠妃,远没有达到如今的鸡犬升天的盛宠。
“他越是得意这件事,岂不是越是在提醒皇上是一个容易被枕边风影响的君王?”
哪怕姜大人没有这么想。
应爹绝对会引导皇上这么想的。
要说当今皇上宠贵妃,那是贵妃漂亮听话善解人意。
宠四皇子,那是四皇子聪明乖巧活泼讨人喜爱。
施恩贵妃娘家……那也是贵妃娘家这一代的确争气,有拿的出手的人才。
承平帝并非色令智昏的君王,他给的偏爱是合理范围内的波动。
偶尔稍稍超出一丢丢。
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没看见。
然而,你不能提醒皇上这一点。
你利用这种偏爱是一回事。
皇帝注意到你的利用是另一回事。
“最近他未来女婿可和四皇子打得火热呢。”
应千云:额,你女儿和三皇子打得火热。
“生怕人不知道他站队四皇子。”
“站队?”
皇子夺权不是谣言吗?这就站队了?
“20年前选对人的那波人,如今哪个不是高官厚禄,位极人臣?”
回报太丰厚了,丰厚到如今文武百官都盼着再来一次夺嫡风波。
都盼着自己的家族也能有这样的荣幸。
普普通通按部就班的当官,哪里有从龙之功这种一夜暴富来得吸引人。
本着这种想法。
所以他们才会对皇家的很多细节,进行自我脑补的放大。
这也才是皇帝不满太子,皇后为二皇子争权以及皇帝更满意四皇子这类谣言传出的根本。
人总是愿意在一件普通的事情中,看到并且放大自己想要的讯息。
“皇上的耐心已经有限了,近些年,皇帝越来越不喜欢和其他皇子走得太近的朝臣了。可笑他们还没看出来。”
应千云默默的转头看月亮。
她本来打算今天暗示一下,或者直接坦白自己和小夜灯的事情的。
这让她怎么说得出口。
“皇上不是很信重柳家?”二皇子妃娘家。
“皇上自然不是用贤避亲之人。可当有选择的时候,你说皇上会偏向谁?”
应爹信心满满。
一个纯臣,一个和皇子勾勾搭搭的。
谁适合中书侍郎,再明显不过了。
再说了你姜飞煜算哪门子贵妃娘家人?还想蹭这份恩泽?
呵呵。
应千云眨了眨眼,带着一脸真诚的笑意祝福应爹,官运亨通,仕途昌隆。
这一次一定要拿下中书侍郎的位置啊。
不然等她和杨珩的事情曝光了。
您就该头疼,怎么对皇上解释,你和三皇子走得一点不近。
您完全没有和皇子勾勾搭搭。
应爹对女儿的祝福很是满意暖心。
想起了妻子的叮嘱。
也不聊政事了。
开始关心女儿的婚事。
应千云:……
本来想说的,现在被你堵死了。
“我喜欢投缘的。”
~~~~~~~~~~~~~~~~~~~~~
同样身为父亲。
皇帝的心情就很不美妙了。
虽然他昨夜欣赏了很美的月色。
可第二天接到了这样的消息,足够消除掉所有的好心情。
拍桌子,砸茶杯,摔奏章。
满屋子太监麻溜收拾东西,却没有战战兢兢。
承平帝发再大的脾气,都不迁怒宫人。
除非是他们自己错了。
太子淡定的站在父皇面前等他消气。
内心感叹,大概很快又会传出自己被皇帝厌弃的消息了。
唉,为什么黑锅总是他背?
“父皇,你想太多了。”
太子接过被捡起来的奏章。
这份是京兆尹紧急送入宫中的,关于昨天金吾卫出动一事的。
“这不是小事吗?三弟见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多看了几眼,顺便在文会中谈起此事。”
结果有人知道这人是为祸一方的恶人。
所以三弟才用自己的信物和信件调动金吾卫进行巡查。
“最后也证明了,应该是三弟看错了。”
是有点兴师动众了,不过事关防卫安全,也不算过。
一场乌龙而已,多大点事啊。
三弟也自掏腰包请大家喝了酒。
白跑一次的金吾卫都没意见啊。
“你懂什么!”
去京兆尹替杨珩报案的,是一个带着面具的男子。
划重点,戴面具!
而且报案后,一个转身就不见人了。
划重点,瞬间!
“啊?那又如何?”
太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父皇在恼怒什么。
他还是第一次完全摸不到父皇的脉,以往这个时候,父皇都会对他解释的。
但是这次父皇怎么都不肯说。
太子再度把整个奏呈看了一遍。
没问题啊?
哪儿有问题了。
“你懂什么,滚滚滚。”
“是,儿臣告退。”去问问三弟去。
“别告诉你三弟!”当老子的瞬间猜出儿子要干嘛。
“…………是。”
贴身的大太监凑过来安慰皇帝。
“皇上,要不派位大人,去查查呗。”
查查那个素綦先生是什么来历。
“有什么可查的,一伙扎堆写不入流话本的落魄文人,连书局都不敢开到京城来。怎么就有一个从来不露脸的人,突然参加了京城的文会?他哪来的帖子?!林大儒的【匡庐】文会的帖子那么好拿吗?”
“查,这还有什么可查的!这不是明摆着的!有查的必要吗!”
那个姓林的冒用了人家不露面的文人的名字。
都不有用去查那人的在现场的对话。
势必是说了等于没说。
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话本细节。
“那时候我就觉得他……”动手动脚的。
“老三偏偏……”有这个倾向。
本来最多只是因为救命之恩,一时意乱情迷就罢了。
偏偏老三还特地半夜跑去看卷宗(王晋告状了)。
随后安静了一段时间,还以为就此消停了。
结果呢!
看看现在。
呵呵。
珩儿恰巧看到行迹诡异的人,然后恰巧对刚刚认识的一个写话本的谈起。
而那个写话本的恰巧知道这个人上过通缉令。
除了官府中人,只有江湖中人才会对道上的人那么熟悉。
看到盗匪或者是知道那个盗匪会来这里的人。
一定是他而不是珩儿。
琮儿他们不怀疑,是因为杨珩没有说谎的理由。
这么长时间以来。
他们一定暗自有联系!(猜对了。)
保不齐半夜幽会。(又猜对了。)
这次的帖子也一定老三给他的。(全对!吾皇万岁。)
承平帝深呼吸。
但愿他想太多了。
一切都是巧合。
巧合
第45章 候选人的喜事
有些事情,想歪的人就一条道这么歪下去了。
当时在朝堂上,亲耳听到杨珩那句“虎狼之词”的人有很多。
一部分当场就没有多想,只以为林青身上有独特的气味,三皇子嘴瓢了,说得有点暧昧。
另一部分当时多想了(毕竟皇帝还特地补充了一句要给你找王妃)。
可后来没有后来了,也就把这件事忘了。
具体代表太子以及杨珩本人。
绝大部分人都到此为止。
毕竟杨珩和应千云的保密工作太好了。
为了见一面,不是半夜就是巧妙设计。
哪有什么后续。
最后一小撮,以皇帝以及京兆府尹王晋为核心了。
皇帝对于应千云那时候搂着不放的手有点耿耿于怀。
王晋对于皇子半夜上门,以及杨珩看着资料时候的那个笑容,难以忘怀。
一君一臣一合计。
组成了“见者皆腐”组合。
其中皇帝本人是最纠结的。
毕竟那是他亲儿子。
在恼怒了半天后,还是决定先从儿子这里问问。
才准备行动,就遇到了太后的召见。
太后并非皇帝的生母,也并非嫡母,而是养母。
当年皇帝生母早逝后,人就交给了太后抚养,却没改玉蝶。
等承平帝抢到了太子之位之后。
先帝也只给了个贵妃之位,生生让中宫空悬。
这也导致了太后在礼法上,颇为尴尬。
先帝不靠谱的事情不差这一件了。
幸好,母子俩感情不错。
皇帝力排众议立了太后,而不是太妃。
生母养母的家族一碗水端平,处理得不错。
老太太知道自己身份不正,一直安分守己,从不消费儿子的感情。
这次突然招皇帝过去,绝对有正事。
“珩儿的婚事,你打算怎么办啊。”
关心过儿子的身体之后,老太太也不浪费时间,开门见山的询问。
皇帝:我也愁啊!!
可惜身为皇帝,不能嚎,得绷住。
“珩儿来给我请安的时候,我多问了几句,看他的样子啊,似乎是有心上人了……皇帝?!”
老太太被皇帝突然黑下来的脸色给吓到了。
立刻改口。
“我也是猜的。他没明说。”
“不,母后,您直说,老三还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东拉西扯的,和平时差不多。”
一贯会讨老太太欢心的三皇子可是太后宫中的常客。
和老太太说话秘诀之一就是……能唠。
杨珩为了打听当年景王叔和谢姑娘的事情。
可是铺垫了许久。
拉着老太太一点点往前回忆。
就今天,还是没进入到剧情呢。
倒是让老人家品出一些小细节了。
所以八卦的把皇帝找来问问,却被皇帝的脸色吓了一跳。
“他有问,皇家有没有找身份不合儿媳的先例。还说,徽颖姐姐说要给他做主,娶谁都可以。”
徽颖,大长公主的闺名。
“朕知道了。母后,下次老三再来你这儿问的话,你就说皇家规矩绝不会变。”
皇帝说得那个叫咬牙切齿。
“皇帝?!”老太太震惊的看着皇帝。“老三这是看上了契丹公主了?”
“…………”比契丹公主严重多了。
“总之,我会缓缓的劝老三的,您放心。”
但是他心里想得那个,绝对不行。
老太太似乎受惊不轻,皇帝立刻招来了太医给太后把脉。
“皇帝,会不会是你搞错了?老三一向乖巧,人就在京城,从不去乱七八糟的地方,他能看上什么不好的女孩?”
太后乖乖的让太医把脉,可太医一走,还是没忍住。
【他看上的不是女孩!!】
皇帝一脸阴沉,内心狂骂该死的嘉良人。
不过太后的话,给了皇帝灵感。
再查查,再问问,说不定搞错了呢!
毕竟,之前那些,可能是“巧合”啊!
于是暗搓搓的派人去三皇子府上偷偷打听。
普通仆役,明桩,暗桩都问了。
你们家主子,最近有没有走得近的姑娘?
这个问题根本不算机密,也算不得问题。
整个皇子府,无论是不是皇帝的人,都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
我们家殿下身边连只母蚊子都没有。
走得最近的人?
大长公主家的曹小将军啊。
承平帝:……
硬要说的话,似乎听说过晋国公想把孙女嫁给我们家殿下?
几个月前,还特地私下里堵过我们殿下呢。
皇帝:“晋国公?”
一脸嫌弃。
很不想要这个亲家。
不过他们已经被训斥了,地位尊荣不如以往,那么宁嫔应该能安静点了吧?
至于野心……无所谓,再削他们一顿就消停了。
如果他们家女孩真的好的话,也不是不行……
重点是老三的心思……
“唉!”
叹气归叹气。
就这么放弃就不是承平帝了。
他当年能杀出重围抢到皇位。
还掰不回自己亲儿子了?
“起驾凤栖宫。”找皇后商量商量。
一定得想想办法。
让他多见见年起貌美的小姑娘,应该会好一点吧?
~~~~~~~~~~~~~~~~~~
皇帝的想法暂时无人知晓。
杨珩依旧在到处蹦跶,找16年前的可能会知道真相的人探听消息。
顺便,琢磨着下一次找机会见自己心上人。
朝堂上倒是如约爆发了一件大事。
中书侍郎葛重,被御史台告发,接连控诉了十项罪状。
刑部紧跟其后呈贡罪证。
皇帝痛心疾首的当场把人下狱。
清算如同龙卷风一样席卷整个朝堂。
毕竟倒下的是一个中书侍郎啊。
这要是放在前朝,那就是一个副相。
多少关系门生被牵连,多少姻亲旧顾被清算。
谁都看得出这一场大戏是皇帝准备了很久的。
谁都看得出这并非一场兔死狗烹的惊天冤案,葛重并不无辜。
当官的,你可能行差踏错很多路。
但是最容易错的,错得最不起眼的,一条路。
就是贪赃。
十官九贪。
当冰敬炭敬成为惯例。
你还会在乎多收一点“置装费”,“润笔费”“辛苦费”“置餐费”?
当你收了一个的好处费给他行了方便后。
对方竟然干得相当不错,还让你这个举荐人得到了褒奖。
你会不会想着,以后这么干也不错?
当一笔好处落在你手里,你想退却,却被所有人排挤。
你收下了,却能更好的做一些利民政策,你做不做?
绝大多数官员在捧起圣贤书的那一刻,想得是为民请命。
在踏上金銮殿的那一刻,想的是定国安邦。
在穿上官服的那一刻,想得荡清寰宇,还天下朗朗乾坤。
可最后,又有几个人能做到两袖清风呢。
葛重的结局让所有人都紧了紧皮。
并且在平日里三俩聚会时,都带着些许唏嘘。
唏嘘过后,盛大而又热闹的争名夺利又开始了。
葛重一系倒台后,空出来一大堆位置。
足以让那些在京城久候补缺的闲散官员乐开了花。
这些官职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中书侍郎这个位置。
四个候选人一时间门庭若市。
历任中书侍郎,中书令都是从中书舍人升上来的。
中书部门特殊性质,注定了不可能突然加塞。
这毕竟是辅佐皇帝制定政令的部门,岗前培训都是论年算的。
未来的中书侍郎之一,只有可能是他们四人。
上门拉关系的人,可不仅仅是提前恭贺中书侍郎的出现。
还是给自己找门路。
他们四个中无论哪个升上去……
中书舍人的位置不就空出来了?!
虽然是皇上任命的,可中书省自己人的意见,也是需要参考的。
让整个大楚嗷嗷待哺想要冲入中书省的人没想到的是。
空出来的位置。
是两个中书舍人——吴老要侄仕!!!
老天爷,这还等什么。
冲呀!
冲得方向更加集中了。
谁都不傻,既然吴老要病退。
那么人选就在两个冤家对头之间选择了。
巧合的是,两家最近还都有喜事。
姜飞煜热热闹闹的开始筹备女儿的婚礼。
因为双方定的是娃娃亲。
三书六礼早就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定下良辰吉日后,派发请帖就行了。
应千宜拿到死对头的结婚请帖,整个人都呈现了不敢置信的恍惚。
“前不久,她还一起参加紫藤宴呢,不是说姜家要再留两年吗?”
升职加薪的紧要关头,匆忙把女儿嫁了。
这秀的意味就很清楚了。
知道皇上偏心贵妃,那么在两个差不多的选择中,为什么皇上不会选择靠自家人近一点的?
偏偏这还是十多年前就订下的婚事,并非“攀龙附凤”。
姜舍人有点走阳谋路线的意思。
若是没有应爹一步先手,率先煽风点火,这招还真的很不错。
“无论姜家为什么要立刻嫁女,但愿姜乔的心气儿已经顺了吧。”
紫藤宴上,应千云毫不客气戳穿,姜乔那完美的未婚夫背后附带的家族利益交换。
想来一直备受宠爱的小姑娘心里不太舒坦。
“会不会是她回去闹了,所以才婚礼提前了?”
“也许吧……或许你现在能上门关心她一下?”
应千宜一脸被恶心到了。
她才不去呢。
“话说世事无常啊,孙竹月要嫁人了,姜乔也要嫁人了,怎么那么突然?”
两个她最讨厌的人都瞬间要跨入下个阶段了。
对于古代的女孩子来说,嫁人真的好比投胎。
眼看着死敌就这么踏入轮回。
有种,有种……很复杂的感觉。
应千宜一边唏嘘自己都不知道在唏嘘什么点。
一边麻利的完成手上的刺绣作品。
唉,又是刺绣,为什么女孩子送东西每次都是自己的绣品。
给钱不行吗?
“你来找我一起刺绣,就是为了所说姜家女要成亲?没点劲爆的消息,我可赶你走了哦?”
“急什么,重大八卦自然要压轴。”
凑过来小声。
“那个珺娘终于生了。”
崔家下定决心把定时炸弹给解决掉。
但是也仅仅是做好万全的准备。
毕竟对于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做什么,他们还怕损阴德。
“你想从哪儿开始听?后续还是原因?”
“先说原因,她之前干嘛闹这么一出?”
挑拨崔四这个傻缺在宴席上闹开,伤害一个已经不可能成为崔四妻子的女孩。
一定是正常人想不到的理由。
“她就是想毁了崔四。”
那个珺娘真的很有想法。
她知道崔四注定要有一个真正的妻子,不可能和她守在一起。
没有了应千宜还会有其他名门千金。
她就是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所有人都看看崔四的傻。
把他真爱至上,宠妾灭妻的个性展露无疑。
让真正好人家的姑娘不会选择崔四。
在珺娘有限的人生观里,越是高门大户的女孩子越不好对付。
她必须为崔四选择一个低门小户女孩子。
“不见得吧。”宅斗能力和出生没有直接关系。
“而且瞧那傻帽那么喜欢她,就能知道品味了。”
应千宜被这份鄙视笑得不行。
后面的丫鬟们都捂嘴笑了起来。
“还有第二层目的,她害怕崔家借生产,去母留子。”
会有这样的想法,除了以己度人外,估计也是有谁在她耳边说着什么。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闹大。
这样一来,崔家为了不留下狠辣的名声,尤其是为了崔四的心情,只能保她。
“这一段的想法倒是有点意思。”
崔家会不会去母留子是未知数。
既然都是未知数,不如提醒世人,尤其是提醒崔四。
一切不是意外。
可惜了,那日没有成功。
崔家没被她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
说完了原因,该说结局了吧。
应千云正等着吃瓜呢,应千宜表示,崔氏给她留了作业。
问:她若已经嫁给崔四,应该怎么做?
“你这是来我这里找小抄的?”
“母亲不满意我的答案。”沮丧。
“你的回答一定是,下个更乖,下个更好,下个更听话。”
应千宜撇嘴,猜对了。
崔氏把宅斗十八法都塞在了女儿脑袋里。
可却被应千宜平时的乖巧听话认真学习知错能改的态度给蒙蔽了。
忽略了应千宜天生带着一种骄傲和倔强。
从她对叶淮书放得那么快就能看出来。
她会示弱,会服软,会认错,但是遇到了触底的事情,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应千宜不明白自己的答案哪里错了?
和离不好吗?
她有娘家撑腰,绝对能和离得很顺的。
这种丈夫,不和离,留着夏季等着发馊吗?
“母亲想要考验的是你应对计谋和水平,不是让你评判家里能不能帮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