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方才以为穆明珠要论风月之事时,从容镇定,回绝时语气温和,尚且有余力顾及穆明珠的脸面。此时得知是他自己会错了意,孟非白却是难以维持平静的神色了,面上透出一点想要掩饰的难为情来。
他垂着眼睛,一时不好再看穆明珠,口中讷讷道:“原来如此。”持佛珠的手悬于茶盏上空,失了进退。
穆明珠宽慰他道:“原也怪不得郎君。本殿名声在外,郎君貌美年少,在外行走,多谨慎些也是常理。”
她说来诙谐,解了对方难堪。
孟非白无奈一笑,道:“殿下真乃……”他大约一时寻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最后只吐出“妙人”二字来。
“郎君怎么说?”穆明珠盯着他。
此时山风轻轻,掀动穆明珠的袖口,使之如振翅欲飞的金蝴蝶,要往那尚且滚烫的红泥小茶壶上扑去。
孟非白仍是垂着眸子,不动声色把那茶壶挪远了些,口中道:“此事殿下何必求于在下?孟都督虽是在下族叔,却是朝廷的都督。殿下在扬州城中,拱卫殿下安危便是孟都督的职责,又何须在下说什么?”
穆明珠笑道:“凤阁侍郎陈伦当初大约也是这般想的。”
然而现下陈伦已死,连凶手都未能查明。
孟非白默了一默,语带深意道:“殿下不往暗处行,自然不惧魑魅魍魉之徒。”
如果当初陈伦只是来扬州城查水灾溃堤之事,查刺史李庆失职之罪,那么多半可以安然无恙走出扬州城。毕竟一处堤坝,就算修筑之时有贪腐,也不过万金。而自世宗时刑罚宽松之后,对于官员的惩处就越来越轻;世家的声量越大,便越讲究“刑不上大夫”。此时若有官员受贿渎职,轻一些便是让这些官员面壁罚站,重一些便是叫他们回家喝粥。只要不曾出动黑刀卫,现在的官员想入狱都不太容易。因陈伦之死,原扬州刺史李庆倒是入了狱,但至今还未受任何审讯,只是在狱中喝粥而已——说不得他喝的粥,比城外灾民所吃还要好上许
多。
孟非白一代巨贾,商队往来之处,若想畅通无阻,自然都拿银钱打点好了关系,也有他的渠道与消息网。他既然在扬州城大明寺中已有一月有余,对于陈伦之事定然也有所耳闻。他现下对穆明珠的提醒,不过是印证了穆明珠早已有的猜想。
陈伦之死,并不是死于明面上所查之案,而是在扬州城内查案之时,撞破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才惹祸上身、落得沉船江中的下场。
孟非白此时其实是在规劝穆明珠,要她不要重蹈陈伦的覆辙。
穆明珠一扬眉,望着孟非白,低声道:“若本殿偏要往暗处行呢?”
孟非白抬眸细细看她一眼,声音仍如清泉水一般,温和低柔,“据在下所知,殿下此来乃是为了修缮大明寺。查案的事情……”他瞥了一眼于小院门外守着的黑帽都督,自方才一见,这位齐都督的视线便不曾离开过公主殿下,“另有旁人来做。暗处的人,有暗处的生存法则。殿下生来光明,若执意往暗处去,那在下只好……”他抿了抿唇,“只好于佛前为殿下祈愿一番。”
穆明珠笑道:“祈求佛祖让本殿少些苦痛而去么?”
孟非白被她逗得勾了勾唇角,口中低声道:“不敢。”
穆明珠同他说笑几番,渐渐摸清了此人脾气,至此正色道:“只要郎君同孟都督说上几句,本殿至少便能活着离开扬州城。暗处的生存法则,不正是强者为王么?”
前世经历过宫变那一夜,穆明珠早已深知,乱局之中,什么仁义礼智信,什么君臣父子,都是虚的,唯有兵权,唯有握在手中的兵权才有力量。皇宫之中,千人精兵,便可取帝王头颅。兵临城下,勾通内外,万人骑兵可破重镇。在这扬州城中,手握上万府兵的孟羽孟都督,便是绝对的力量。真到了危急关头,法律上写的什么调兵必须有皇帝手符,全不用管。兵在谁手,权力便在谁手。
孟非白也止了笑意,正色回望向穆明珠,手指摩挲着微凉的佛珠,一时没有回答。
穆明珠盯着他,轻声道:“只要郎君助我一臂
之力,事成之后本殿便将那鲜卑奴赠予郎君。”她眨眨眼睛,笑道:“以全郎君放生之善念,如何?”
孟非白睫毛一颤,望着穆明珠的双眸微睁。
此时天光清湛,穆明珠看清了他的眸子,是淡淡的茶色,颇有几分温柔之意。
孟非白又开始拨动佛珠,只是这次速度快了许多,似是心中不能平静。
花香阵阵,山风回旋。
穆明珠轻抿茶水,怡然以待。
良久,孟非白再开口,他探问道:“殿下如何得知?”
穆明珠微微一笑,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殿来见你,岂能不做些准备?”
齐云早已把关于孟非白留置扬州城的详细资料摆到了她案头。
孟非白留在大明寺,当然可以是为了亡母还愿。与此同时,他的行动轨迹与家中发生的事情,也值得思量。在扬州城这处底下拍卖场之前,孟非白不曾去过任何拍卖场。而他来到扬州城后,每日必去拍卖场,不曾错过一次。可是他从前拍下来的东西,不过是些珍稀禽鸟,也都如他所言,放生了。昨日那鲜卑奴他却叫出了四万两黄金的高价,而且若不是看清了穆明珠,他是势在必得的。至于他让给穆明珠,究竟是真的让步了,还是避免争夺之下太过引人注目,又另当别论。
与此同时,孟家通往南青州的商队,已经连续三批没能回来。南青州在原青州之南,也为鲜卑所据有。孟家做天下的生意,自然打通了天下的关系,现下于南青州却遇上了麻烦。
偏这么巧,孟非白便来扬州城中要买一位明显有身份的鲜卑奴。
详实的资料摆在了案上,穆明珠很容易得出猜想。
只是证实这一猜想的,却还是孟非白昨夜的举动。
孟非白叹气道:“这一仗,在下输给殿下。”
这便是答应了穆明珠所提的交易。
他将以族叔孟羽在扬州城中的兵力,换穆明珠手中的鲜卑奴。
穆明珠含笑起身。
孟非白也起身相送,低声恳切道:“只求殿下让在下输得明白。”
穆明珠笑道:“下次郎君再命家丁去探消息时,可切莫探到
有黑刀卫的园子里。”
孟非白微微一愣。
原来孟非白未能拍得鲜卑奴,拍卖场上虽然离开了,却私下命人去探穆明珠虚实,正给巡查的齐云撞个正着。扬州城中危机四伏,齐云当下不曾声张,派人跟随在那人之后,摸到了大明寺牡丹园中的孟非白。随后齐云上报给穆明珠知晓,便让穆明珠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这鲜卑奴对于孟非白来说,是个重要的筹码。
孟非白轻叹道:“原来如此。”他看向院门外的黑帽都督,轻拢佛珠,却又有了新的疑问,低声笑道:“不知殿下又是如何‘打赢’了齐都督?”直奏皇帝的黑刀卫,因何又听命于公主殿下了呢?
穆明珠淡笑道:“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她行至院门处,脚步一顿,抬眸再看了孟非白一眼,沉声道:“昔日郎君的祖父,曾立从龙之功,本殿极是钦佩的。不知郎君祖父的好眼光,如今能否在郎君身上复现呢?”
这意思就太深、太大了。
孟非白眉棱一动,抬眸看时,却见金色裙装的公主殿下已在那黑帽都督跟随下,远远去了。
仿佛那惊心动魄的一语,只是她随口闲谈罢了。


第47章
穆明珠步出牡丹小院,远眺山下郁郁林木,往下山的路而去。
齐云紧跟在她身后,待离开小院内孟非白的视线后,低声道:“殿下,方才寺中有小沙弥往崔别驾府上去了。”
穆明珠脚步不停,道:“是本殿一到寺中,便去了;还是本殿问过陈伦之事后,这才有人去报信?”
齐云道:“是殿下问过陈伦之事后,往牡丹园来时,主持净空交待身边人,随后才有小沙弥出山报信。”
穆明珠点一点头,道:“好。本殿正要他们动起来。”
隐匿在暗处的蛇是难以对付的,但是只要让它出了洞,便好瞅准了它的七寸下手了。
齐云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不必穆明珠多说什么便懂了。他跟在穆明珠身后,一双黑眸从帽檐下望向侧前方的公主殿下,低声道:“殿下不怕那孟非白反水?”
他听力过人,立于牡丹小院门口,便将穆明珠与孟非白之间的对话听得清楚。
穆明珠前面同孟非白所说,不过是为了他族叔孟羽手中的兵权,倒也罢了。但是临别时那一句试探,实在是太大胆了些——总不该初见面,便如此信任一位陌生的郎君。
穆明珠淡笑道:“齐都督别怕。”她近来不太如从前那般对齐云直呼其名了,更多以“齐都督”来称呼。从前她径直唤他“齐云”,因多数时候是气恼的,更不愿尊重他。近来她改称“齐都督”,显得体面而又尊重,却总是多了一分距离感。
一位是公主殿下,一位是都督,仿佛官职地位上的称呼,便是两人全部的关系。
比起来,从前直接喊他的名字,虽然总是气恼之语,但总有一分烟火气。
可是她笑着唤“齐都督”的时候,也是好听的。
齐云垂眸,任公主殿下的呼唤声在他心中回旋。
穆明珠又道:“就算孟非白知晓你为我所用的情况,他又有什么证据?我要他在我身上押注,自然要先给他透一点底。若不是瞧着有胜算,哪个巨贾又愿意把身家压在一艘
风浪中的船上呢?”她默认了自己与齐云之间存在“利益输送”,或者说齐云会奏报信息给她,便是给孟非白看她“胜算”中的一部分。
传闻中只听命于皇帝的黑刀卫,原来他们的都督暗中听命于她。
传闻中水火不相容的公主殿下与准驸马,原来私下里同进同退。
见她有后手,有反转,旁人才敢在她身上下注。
“至于那鲜卑奴,也不必担心孟非白会强取。”穆明珠早已想得透彻,此时缓缓道来,条理分明,“他若是要强取,昨日拍卖场上就不会让给我。他昨日拍卖场上之所以会让,便是不想过分引人注目。那鲜卑奴的身份,大约还不为外人所知。对于孟非白来说,能无声无息把人弄出大周境内才是最好的。一旦那鲜卑奴的身份曝光,就不是在这扬州城中兵权能救得出的了。”
能促使孟非白盘桓于扬州城中一月有余,不惜重金也要买下的鲜卑人,在敌国身份想来不会太低。
齐云低声道:“臣会命人细查那鲜卑奴身份。”
穆明珠点头,笑道:“那就有劳齐都督了。”
当她笑起来的时候,连客气的“齐都督”这一称呼,似乎都活泼生动起来。
齐云从帽檐底下悄悄望向侧前方女孩的笑脸,黑眸沉沉,喉结微动,却到底什么都不曾说。
主持净空得了消息,忙来相送,道:“阿弥陀佛,贫僧今日不知殿下驾临,颇有失礼之处,万望殿下海涵。”
“是本殿来得突然。”
穆明珠心知这主持派人送信给扬州别驾崔尘,对她搪塞陈伦在大明寺中的经历,却也并不道破,只淡笑道:“本殿乃是乘兴而至,如今兴尽而归,主持不必挂怀。”便让他留步。
扬州都督孟羽在寺院门外守着,一见穆明珠等人出来,忙要跟随护卫。
“孟都督且慢。”穆明珠走过他身边时,脚步放缓,笑道:“方才本殿在寺中巧遇了孟郎君……”
这大明寺中只有一位客居于此的孟郎君,那便是孟羽所出的孟家家主孟非白。
孟羽乃是旁支所出,论辈分是孟非白的叔父。
孟羽微微一愣。
穆明
珠又道:“本殿与孟郎君一见如故,摆了一桌斋饭还不曾用,白放着可惜了。不如孟都督去与孟郎君叙叙旧?”她笑带深意,“孟郎君正有几句话要同都督讲。”
孟非白年纪轻轻能打理偌大的家业,并非等闲之辈,他既然会选择把孟羽捧成扬州都督,必然是确信能够掌控孟羽。
孟羽虽然不知家主是如何与公主殿下一见如故,但闻言果然没有迟疑,拱手道:“那臣便先入寺中。”便命属下的校尉领兵护送公主殿下等人,他自己只带了几名亲兵转身入了大明寺。
“果然是一族所出,休戚相关……”穆明珠轻声道,回头望了一眼孟羽的背影,忽然转眸又看了齐云一眼,若有所思。凡事也不尽然,譬如龙生九子、个个富贵,却你争我夺,斗得乌鸡眼一般;又譬如前世齐云死在他叔父箭下。同族之间的情谊,说轻其实也轻,端看天平另一端摆上的是什么。
齐云察觉了穆明珠的目光,下巴微抬,从帽檐下深深望向她。
此时乃是夏日正午,灼灼烈日高悬,林间鸟鸣止歇,只余岑寂,山上千百年之久的古树高大幽深,数道强烈明亮的光线,穿过枝叶间的罅隙,恰好打在少年露出的眉眼间。
那刹那的光影,是至烈与寒冽的碰撞,实在太过动人。
穆明珠早知少年容貌惊人,当下却仍是一晃神。
齐云迎着她的目光,微微扬眉,“殿下?”似在探问。
“你的眼睛……”穆明珠低喃着,闭了闭眼睛,回神失笑,负手往山下走去,语气已恢复了从容,“是本殿被阳光晃了眼。”
齐云微微一愣,不解其意,只从宫人手中接过金色罗伞来,轻轻撑开、为公主殿下高举于头顶。
穆明珠走在伞底阴影下,她印象中的少年,双眸总是阴沉沉的、像是藏着漆黑的夜色,眸中的情绪则要么淡漠要么森寒,因为这双眼睛主人的身份,也因为这双眼睛带来的情绪,大多数人看到的时候,都会先想到危险,也就无暇去考虑是美是丑。可是方才灿烂的阳光落在那双漆黑的眼睛里,竟罕见得让
那双黑眸亮起来——甚至是亮得有些过份了,像是被雨水洗过的黑曜石,却比无情无爱的石头要可爱太多。
穆明珠忍不住想,若是换个身份,齐云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不是有一个黑刀卫出身的父亲,如果不是在十一岁那年入了宫,如果不是被母皇选中做了孤臣,一个有这样漂亮双眸的少年,现下应该在做什么?若是生在锦衣玉食之家,大约还是个不知世事的小少爷吧。
穆明珠想到这里,唇角轻勾,微微侧首,看向走在身旁为她撑伞的少年,总也想不出他若生于寻常人家该是什么模样。
齐云察觉了她的目光,但因此时距离太近,反倒不敢回眸看去,只垂眸盯着脚下,看罗伞投下的影子,在石阶上缓缓流淌下去。
细细的风从山林间穿过,下山的路不能插翅飞过,一行人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往下走。
“齐云,”穆明珠没有留意自己称呼的变化,“若是没有做黑刀卫,你想做什么?”
齐云微微一愣,默了一默,声音有些干涩,“臣……不曾想过。”
“那你现在想。”穆明珠要求得理所当然。
齐云抿唇,略有些为难。
“你想去读书吗?”穆明珠忽然想到在来扬州的船上,少年曾因字迹不够好看而难为情。不等齐云回答,她很快便否决了这一猜想,“那倒是辜负了你的武艺。”
少年于武艺上,无疑是有天赋的,也许是传承自他的父亲,也许只是出于自己的苦练。
“不过谁说读书不能习武呢?”穆明珠想着想着,思维发散开来,已经不再局限于齐云一人身上,“设若北伐功成,天下太平,人人都得以饱食,自然可以想习武便习武,想读书便读书,真有天赋过人的,允文允武,朝廷还要大加奖赏。而不是像现在……”
她与齐云当先走在前面,低语时便只两人能听到。
穆明珠似是对齐云说,又似是自言自语,“汉末桓帝灵帝时,曾有童谣讥讽,有道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依我看来,便是说
如今的天下也很切合。”又道:“你听过前朝左太冲所作的《咏史》么?”
齐云怔怔听着,为自己不能立时回应而感到羞惭,低声道:“臣不知……”
穆明珠并不在意,轻声道:“他的诗写得明白,我念来你便知道了。”于是低声吟诵道:“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又道,“底下还有两联,‘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那是说冯唐出身微寒,头发白了仍不得重用。”
齐云虽于诗学上积累有限,却极聪慧,听穆明珠念来便立时明白了,轻声道:“便好比臣做了黑刀卫都督,若不是因先父余荫,原也轮不到臣来做。”
穆明珠笑道:“你倒是谦虚。这诗是说世家之害。至于你嘛——本殿看你蛮当得起这位置的。若要本殿来选,便不看你父亲的面子,也要你做这都督之位。”
齐云垂下睫毛,藏起眸中笑意,握着伞柄的掌心沁出汗水来,险些握不住这轻轻一柄罗伞。


第48章
穆明珠与齐云边走边谈,不知不觉中便已临近山脚处。
穆明珠抬眸一望,见山下列队等候的随从中分明多了一批穿府衙服饰的,眸光微凝,冷笑道:“瞧瞧,那净空派出小沙弥报信没一会儿,这扬州城的刺史别驾就赶来了。”方才与齐云论诗闲谈时的温馨氛围一扫而空。
她思量着低声道:“看来这崔尘是生怕我从净空口中问出什么来。”
说话间,扬州刺史别驾崔尘已然快步迎上来。只见他满头大汗,正午炎热,他又穿着正式的官服,大约是得到消息就立刻从府衙中赶来了,迎上来的时候也顾不得礼仪,步履急促,使得身前环佩一阵叮当乱响。
“殿下,”崔尘到了跟前行礼道:“殿下怎么忽然又往大明寺来了?”
穆明珠一笑,淡声道:“怎么?本殿来不得?”
崔尘一噎,心急与担忧让他方才略有些失言,定定神,堆起笑脸道:“那自然不是……臣的意思是说,殿下突然前来大明寺,臣等都不知情,不能提前安排好迎接殿下。这些寺中的和尚不通俗务,恐怕怠慢了殿下。殿下入扬州城以来,这二日都不曾有不快之事……”他似乎是在提醒穆明珠,毕竟穆明珠入城第一日,他奉上了修缮大明寺藏经阁的图纸,请她入住了仙境般的金玉园;而穆明珠入城的第二日,在焦成俊陪伴下一掷千金、更是什么好玩刺激的地方都去过了。
扬州城中的“主人”如此热情待客,若是晓事之人,既然得了好处,便不该再叫主人家为难才是。
崔尘笑道:“若是今日那些和尚在大明寺惹了殿下不快,使得殿下扬州之旅不能尽善尽美,岂不是臣的罪过?殿下此时下山,可是寺中已经观览过了?要回园中歇息,还是往城中去探访民情?”
穆明珠完全明白他话中隐含的意思,微微一笑,道:“这是本殿一时兴起,没有提前知会崔别驾,你又如何能早知道?若是本殿不曾知会崔别驾,崔别驾还能赶来侍奉本殿,那岂不是说崔别驾在园子里安排下了眼线?
本殿的一举一动,崔别驾都早已知晓了?”
她玩笑般道来,崔尘面上笑容却是一僵。
崔尘忙道:“这臣如何敢……今日乃是府兵往大明寺来,臣随后才接到消息……”他自然不能说是大明寺的和尚给他通风报信。他解释了一通,却不闻公主殿下有任何回应,本就是扯谎,难免愈发不安起来,奓着胆子抬头望去,却见公主殿下立在罗伞的暗影中,一双秋水明眸静静望着他,仿佛早已看穿他的五脏六腑。
崔尘迎上穆明珠的目光,只觉心脏一收,背上烤着热烘烘的阳光,胃却仿佛吞了个冰疙瘩。
“臣……”他嗫嚅着,一时忘了底下该怎么圆谎。
穆明珠莞尔,道:“崔别驾真是老实人。”连扯谎的艺术都还没学到几成,几乎不像是官场上混迹久了的。
崔尘微微一愣,挤出个笑脸来,“是,臣是老实人……”
穆明珠笑道:“本殿同崔别驾玩笑罢了,你怎得还认真解释起来了?”
崔尘面上的苦笑都有些维持不住了。
穆明珠言语间把他搓扁揉圆玩弄了一番,这才满意开恩,换了话题,道:“崔别驾原是在忙什么公务?还劳烦你跑这一趟。”
崔尘终于缓过来,暗中长出一口气,忙道:“臣原本是要出城去迎谢先生的……”
穆明珠笑道:“谢钧这次来扬州,可不是母皇下的旨意,而是本殿以私下去请的。你一个朝廷命官,怎好去接他?”
崔尘笑道:“谢先生的美名天下皆知,好容易朝廷请得动他出山,在南山书院做了先生。臣等无福,不能前去求学。如今谢先生既然来了扬州城,臣前往乃是执学生子侄之礼。”
穆明珠点头,想了一想,道:“本殿没记错的话,崔别驾的父亲当年便是谢钧祖父举荐、以荆州孝廉出仕的?”
崔尘一愣,道:“殿下记得清爽。”
穆明珠一笑道:“那你去迎谢钧,也是情理之中了。”
如谢钧这等世家,祖上四世三公都是寻常事,底下举荐而出的学生子弟、故旧之后,更是不胜枚数。等到这些学生子弟也都做了大官,自然要报偿这份恩情。如此代代
相亲,等到三五代之后,如谢钧这人,只凭一个“谢”字,便隐然是天下士族之望了。
崔尘又抬眸看向穆明珠,道:“殿下可要同去见谢先生?”公主殿下对谢钧先生落花有意的传闻,他也曾听说过。既然方才公主殿下直接挑明了,是她私下求肯谢钧前来,难保不是想与谢钧多些机会相处。这年轻的公主殿下,也就是仗着皇家的身份,才敢如此肆意妄为。
一直在旁为穆明珠沉默撑伞的齐云,忽然手臂轻缩,罗伞投下的影子也随之轻晃。
“不必。”穆明珠口中回绝,下意识躲避太阳追着罗伞的影子去,往齐云身边靠近了两步站定,对崔尘道:“本殿早起来寺中观牡丹,如今乏了,正要回去歇息。等几时谢钧入了城,崔别驾再派人知会本殿便是。”
崔尘松了口气,忙道:“那臣先送殿下回金玉园。”又道:“殿下原是为观牡丹而来么?这大明寺中的牡丹说起来神奇,也难怪殿下会专程前来……”他到底是一路护送,眼瞧着穆明珠一行人入了金玉园,这才放下心来转身出城,好险没有误了去迎谢钧先生的时辰。
入了金玉园后,穆明珠下马车,于竹林间边走边同齐云道:“如今咱们拉拢了孟羽,手中有了扬州城的兵权,你便可以放开手脚去查陈伦一案,虽然不怕他们明着来了,却还要防着他们暗地里玩阴的。虽然我现下没有证据,但总觉得这案中有谢钧的影子……”她的推断来自前世谢钧是扬州灾情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不好同齐云解释,好在齐云也并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
既然穆明珠已经说了没有证据,齐云便没有发问。
穆明珠忽然问道:“前几日是我拖住了你,若我不曾拖住你,你会怎么查陈伦这案子?”前世齐云在扬州城赔上了一条腿,而陈伦一案也不了了之。但穆明珠并不清楚这“不了了之”究竟是齐云没有查清楚,还是虽然查清楚了但是母皇选择了息事宁人。按道理来说,以齐云的能力,既然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总该摸到了一些线索。
齐云道:“臣会先从扬州黑刀卫校尉处,拿到关于陈伦的资料,从中寻有关
之人,一个个去追踪查问。”他口中说得简单,但如何“查问”,才能撬开对方的嘴巴,才是真正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