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怀娇白糖三两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我靠马甲成为红黑端水大师
“娘,三房的东西……”周氏小声提醒。
当初的分家的确有猫腻,三房的田地与老三媳妇儿的嫁妆都被她们扣下来了,真闹到衙门去怕被查出来。
吴氏咬牙,与两个儿媳灰溜溜地走掉了。
当事人都走了,看戏的也各回各家了。
顾二顺也走了,只有顾小顺在村子里绕了一圈后又窜进了他姐和他姐夫家。
顾娇与萧六郎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老太太坐在二人对面的板凳上,依旧是翘着二郎腿嗑瓜子,丝毫没有该为自己的兴风作浪解释一下的觉悟。
其实何止村子里的人觉得顾娇与萧六郎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就连他们俩也觉得对这个老太太看走眼了好么?
干啥啥不会,问啥啥不清楚,反应还呆板,顾娇真以为她是老年痴呆呢,可适才怼吴氏那几下根本就是满级高手空降新手村好么?
“你这几天都是装的?”顾娇问。
老太太没好气地说道:“你就这么和你姑婆说话的?”
你还演上瘾了?
不对,不像是演的。
顾娇对顾小顺严肃道:“你跟我来。”
第27章 搜查
顾娇合上房门:“说吧,今天一整天都发生了什么?”
顾小顺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看护经历交代了。
原来老太太真是什么不记得了,她醒来就在顾娇与萧六郎的家里,便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家里头的人,爪了把瓜子问顾小顺:“那两个不孝子哪个才是我孙子?”
顾小顺谨记他姐的叮嘱,没敢告诉老太太,您老其实是得了麻风。
但他也不能真说他姐和姐夫是她亲孙子,情急之下就来了句您是我姐夫的姑婆,您是大老远来投奔他的。
也是顾娇没料到老太太不是老年痴呆,没给顾小顺应付她的一套说辞。
“然后她就说,这个家怎么看着是你姐在当家,我就说,那可不?我姐夫是入赘的!她又问,入赘的咋没见其他人呢?我就说你们分家了。”
听到这里,顾娇直扶额,这个家哪里是她当家?她和萧六郎一直是各忙各的,偶尔搭伙吃个饭罢了。
小顺这二货啊,被老太太套话了。
难怪老太太数落起顾家来都不带停顿的,根本是从顾小顺这儿把敌情了解得透透的了。
“那我之前问她话,她怎么总对我爱理不理的?”害她以为她反应迟钝。
顾小顺道:“她说你不孝顺,不想理你!”
顾娇:“……”
不就是给她少吃了几个蜜饯吗?
顾娇来到堂屋,显然,萧六郎已经与老太太交谈过了,不知萧六郎说了什么,老太太没了适才那股子高高在上的气焰,有点儿蔫哒哒的。
“吵了一架困死我了,我先去睡了,饭好了叫我!”老太太鼻子一哼,甩了个大屁股给几人,回屋困觉了。
顾娇看向萧六郎。
萧六郎顿了顿,说道:“当初那位郎中说过,药得按照方子吃一年,但是如果恢复快的话,一个月便会失去传染性。”
他没有强硬地劝顾娇把人留下,只是告诉顾娇她很快就不会传人了,这是希望顾娇能答应继续收留她。
顾娇倒是不知道,这个黑芝麻小汤圆儿也有对陌生人露出怜悯的时候。
或许是老太太让他想起了早逝的兄长。
“好吧,那就先让姑婆住下吧。”顾娇一脸叹息地说。
本来她也没打算赶她走呀。
不过要是能卖他一个人情也不错。
姑婆的身份他俩暂且认下了,这是如今最稳妥的办法。
事实证明他们的决断是正确的,因为就在当天夜里,一队官兵便闯入了清泉村,挨家挨户地搜查那个从麻风山上逃走的病人。
村里唯一的外来客是老太太,当得知她是近日才来的村子后,官兵们二话不说冲进了顾娇与萧六郎的家。
官兵们上门时,老太太已经吃完去屋里烤火了,夫妻俩还坐在桌上吃饭。
晚饭还挺丰盛,一碗腊肉炒白菜,一盘大葱鸡蛋饼,一锅野山菌浓汤,一钵凉拌黑木耳并一碟下酒神菜花生米。
当然,没人喝酒。
腊肉与大葱鸡蛋饼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让官兵们饥肠辘辘。
“几位官爷,有什么事吗?”萧六郎问。
官兵们回神,道明来意:“听说你家里来了个老太太,人在哪里?”
萧六郎将人带去老太太的屋:“我姑婆,前几天刚从苏县来的。”
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把老太太没来得及藏起来的盘子拿了过来,“您又偷吃蜜饯了,不是说了您年纪大了,不能吃太多甜食?”
“哼。”老太太被抓包了,幽怨地撇过脸去。
官兵们并没有麻风病人的画像,但是,上头讲了她的特征,说她的脸上与手背上都已经出现了麻风红斑,脸色蜡黄,精神不济。
眼前这老太太除了年纪对得上,别的哪儿都不一样。
没有麻风斑不说,还气色红润,精神好得不像话。
麻风病是治不了的,有些药方能延缓发作,但绝不可能在短短十日之内让对方恢复得这么好。
官差们的疑心去了大半,又看萧六郎对老太太没有半分避讳与嫌弃,就更觉得不大可能了。
但为首之人不敢掉以轻心,他又去了灶屋,指着炉子上的药罐子道:“谁的药?”
萧六郎道:“我的,我有腿伤,这是去镇上医馆抓的药。”
“药包给我瞧瞧。”对方道。
顾娇去拿了药包过来。
那人拆了一包,在里头发现了三七。
三七是一味十分常见的活血化瘀的药材,习武之人对它都不算陌生,另外还有红花,也是常见伤药。
有了这两味药材,基本可以确定不是治疗麻风病的了。
“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问道。
“萧六郎。”萧六郎正色道,“如果几位官爷若对我身份有疑虑,可以去天香书院找院长查我的户籍。”
那人眉头一皱:“天香书院的院长?他可姓黎?”
“没错。”萧六郎道。
官差们交换了一个眼色,对萧六郎的态度客气了些。
一般来说,查户籍不必跑去院长那里,萧六郎特地把他搬出他,就是在告诉他们,他是黎院长要罩着的人。
萧六郎虽然不愿做院长的徒弟,但并不妨碍他狐假虎威。
脸皮厚起来,完全没压力。
黎院长的名号还是很好用的,官差们又例行公事问了几句之后便收兵离开了。
但官兵们并未走远,而是派了一人悄悄折回去,进了隔壁薛凝香的家。
“隔壁的老太太真是那小子的姑婆?”
“是。”
“什么时候来的?”
“就前几天。”薛凝香说。
“我怎么听说是十天前?”官兵紧盯着薛凝香的眸子问。
薛凝香正色道:“听谁说的?我住隔壁我怎么不知道?”
官兵看了眼薛凝香怀中抱着的一岁大的儿子,眸中冷光闪过,但最终还是离开了。
薛凝香后背冷汗湿透。
第28章 做梦
老太太的确是十天前来的,但头几天她神志不清,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来得那么早,所以顾娇与萧六郎把老太太到来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几天。
这就与老太太当初在清泉镇失踪的日子不一样。
可顾娇与萧六郎二人都不知道的是,老太太倒在顾娇门前的时候,薛凝香是听见了动静的。
她那时就觉得那人不对劲……
“阿香啊。”隔壁屋传来了婆婆的声音。
薛凝香定了定神,走去婆婆屋:“娘,您醒了?”
“我刚刚好像听见屋里来人了,是不是老二出事了?”两个儿子已经没了一个,老人家如今最担心的就是去当兵的小儿子。
薛凝香轻声道:“二弟没事,是麻风山上的病人跑了,官兵来我们这里搜查,已经走了。”
“男人女人啊?多大年纪?”
“没说。”薛凝香道。
“麻风病人哪儿能跑到我们这儿……咳咳……”薛凝香的婆婆剧烈地咳嗽了两声,嘴里嘟哝几句,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薛凝香闭上眼。
她虽不是什么好东西,可顾娇救过她的命。
官差搜人一事并未在清泉村引起轩然大波,大家日子照过。
顾娇偶尔会觉得,老太太大有来历,不然怎么会引来这么多官差搜查,还不对外透露她的半点信息。
可顾娇看了眼抱着一罐瓜子,像只松鼠一样吭哧吭哧磕个不停的老太太,瞬间觉得自己想多了。
顾娇闲来无事,在家里把萧六郎所有的衣裳都补了。
她料的没错,把布匹当人皮,就好补多啦!
萧六郎回到家时就发现自己的破衣裳被补好了,不用猜也知道是顾娇补的。
顾娇从前从未缝补过衣裳,至少他来了之后没有看见过,但是意外的,补的还不错,针脚细密,均匀整齐,唯一让人不解的是,别人缝衣裳线头都在里头,她缝衣裳怎么全把线头留在外头?
老太太恢复的状况比萧六郎兄长当初要好上太多,萧六郎曾问过那位郎中,按照他兄长恢复的速度,多久能失去传染性,大夫说一个月。而老太太服药虽不到一个月,但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月的疗效,已经能同桌吃饭了。
萧六郎没料到的是,第一次同桌吃饭,老太太就差点把没他噎死。
“我说。”老太太不咸不淡地喝了一口玉米龙骨汤,“你俩咋回事?我都来这么久了,也没见你俩同房。”
萧六郎与顾娇齐齐噎住。
“相公还小。”顾娇面不改色地说。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萧六郎一眼,点头:“也是,太小了,没得掏空了身子。”
萧六郎:“……”
——
却说吴氏婆媳在老太太手里吃了瘪后,村里人纷纷猜测她们会不会寻个机会把场子找回来,哪知一连几日不见她们出门儿。
其实不想她们不想出来,而是顾老爷子不准她们出来。
上次的事儿闹得很大,随之就传入了顾老爷子的耳朵里。
老三临终前,他答应过会好生照顾顾娇,虽没口头说,但那意思是要将顾娇一辈子养在身边的,日后就给招个赘婿。
之所以违背了当初的承诺,主要还是信了顾娇是个克星,已经把老三和老三媳妇儿克没了,不能再让她克到大顺他们了。
但顾老爷子从没纵容过吴氏找顾娇两口子要家用,吴氏对老爷子说的是萧六郎自己要孝敬老爷子,还有供大顺念书的。
顾老爷子就信了。
现在才知道真相,顾老爷子真是感觉脸都丢尽了:“以后六郎自己也要念书,不要再管他要银子了!”
吴氏呕血。
吴氏道:“一个瘸子能念出什么名堂?不过是糟蹋银子罢了,我听说他这回又考砸了!不如把钱拿来给大顺,将来大顺发达了,定会照拂他一二的!”
她的大顺将来是要做举人老爷的,举人老爷随便赏口饭吃,都够小瘸子一家过活了。
顾老爷子还是要面子,乡亲们背地里把他脊梁骨都快戳断了,再让他去孙女婿要银子,他干不出来。
顾老爷子警告吴氏别再带儿媳上顾家惹事。
这几日过得不顺遂的可不止吴氏婆媳,顾大顺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
他终于还是知道院长属意的人选是谁了,居然是他打死也不会料到的萧六郎。
萧六郎那家伙身有残疾不说,还学识浅薄,浑身上下除了一张脸能看,几乎一无是处。
他就不明白了,这种学渣败类是怎么入院长的眼的?
顾大顺开始回忆院长对自己态度上的变化,起先院长不止一次夸赞他,还单独见了他,可自打萧六郎去找了院长后,院长就再也不搭理他了。
他自问自己在才学上没有任何令院长不满的地方。
是不是萧六郎在院长面前编排了什么,让院长认为他德行有亏,对他产生了厌恶?
一定是这样!
不然院长为何放着自己不要,去要一个次次都垫底的萧六郎?
看着本本分分的一个人,没想到背地里这么阴损!
想到萧六郎抢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顾大顺就觉得萧六郎实在是太卑鄙了。
“萧六郎,你给我等着!”
——
这一晚,顾娇又做梦了。
不出意外,她梦见的又是萧六郎。
萧六郎手头的书正巧抄完了,趁中午把书送到书斋去。不料书斋出了盗窃案,怀疑到了萧六郎的头上。
其实当时是有目击证人的,就是顾大顺,顾大顺亲眼看见萧六郎是在失主进入书斋前便离开了,也知道萧六郎自始至终都没进入过失主的房间。
可顾大顺不肯把真相说出来,还一口咬定只有萧六郎上了二楼。这虽没有直接指证萧六郎是窃贼,却把其他人的嫌疑排除掉了。
然而萧六郎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根据后院的几个脚印破了案。
事件进展到这里按说是结束了,偏偏因为查案耽搁了不少功夫,等萧六郎回村时赶上了一场鹅毛大雪。
半路上,骡车打滑冲进沟里,把萧六郎的脸给摔破相了。
狰狞的疤痕伴随了萧六郎一生,让他一辈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第29章 坑人
翌日顾娇醒来后,又坐在床头发呆了好一阵。
这一次,她不是呆愣自己的梦境,而是呆愣自家相公的运气。
都什么水逆小少年啊?
这么倒霉的吗?
还有这回毁的居然是那张盛世美颜,这不行,绝对不行!
整件事说起来都是因为顾大顺从中作梗,若不是他做假证,萧六郎也不会为了自证清白耽误了回村的时辰,结果赶上大雪,发生意外,把好好的一张俊脸给毁了。
……
顾娇与萧六郎吃完早饭时,天还没亮,老太太还在房里呼呼大睡,顾娇轻轻地送萧六郎出了门。
“今天会下雪,多穿点。”顾娇拿了件外袍给他。
萧六郎看着满夜空的星子,感觉不像是会下雪的样子,但还是接过了她递来的外袍:“多谢。”
顾娇像往常那样把他送到村口。
萧六郎上了牛车,顾娇在一旁陪他等着,直到顾小顺抱着书袋迷迷糊糊地过来了才转身离开。
顾娇知道萧六郎今天下午会去书斋,也知道他会被人诬陷,但她没提醒他不要去。
萧六郎破案的细节她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她知道窃贼拿着赃物去了哪里。
……
“饭菜我热锅里了,饿了自己吃,还有药,一顿也不许少,你若是倒掉了我会知道。”堂屋内,顾娇对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既然不是真正的老年痴呆,那就没必要守着她了。反正她如今也不传染了,不担心会害了谁,至于说别人害她?不存在的。
老太太撇嘴儿一哼。
顾娇背着篓子出去了,她路过顾家大宅时恰巧碰到出来倒洗脸水的顾月娥。
“月娥妹妹早。”她打了招呼。
顾月娥受母亲与二房的影响,与顾娇不亲,见顾娇主动与自己打招呼,没说什么,闷头往屋里去了。
“谁在说话?”里头的周氏问。
“娇娘。”顾月娥小声说。
周氏唰的推开了门。
顾娇与她也打了招呼:“大伯母早。”
“呃……早,早。”周氏自诩是秀才娘,比刘氏还是客气些,她看了眼背着篓子的顾娇,讪笑道,“娇娘啊,这么早去哪儿呢?”
顾娇含笑说道:“我去山上摘点山货,然后拿到镇上去卖。”
周氏的眼珠子转了转,笑道:“山货卖钱吗?我听说山货有毒……”
“我知道哪些是没毒的,相公教过我。”若说是自己认识的,没人会信。
前几日周氏三个上门大闹一场,那时她可看见顾娇篓子里的东西了,又是瓜子又是蜜饯,还有红糖与花生,那么得多少钱啊,这丫头怕是卖山货挣了不少银子。
周氏眼神一闪,笑呵呵地道:“娇娘啊,能带大伯母一起吗?你看你一个人也摘不了那么多不是?大伯母帮你摘!”
“好啊。”顾娇大方地应下。
周氏暗笑,傻子就是傻子,好哄得很,等自己把山货认全了,哪儿还有她摘的份儿?
这种好事周氏不会叫上刘氏,奈何刘氏自个儿听见了,挎着个篮子就走了出来:“二伯母也去!”
“好。”顾娇笑。
顾娇与两个伯母去山上摘蘑菇。
其实她大可摘点木耳与毒蘑菇骗她俩去卖,但那样会害了无辜的人,她还不至于这么缺德。
她带着她俩摘了些寻常的冬菌,把几人的篓子与篮子都装满了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这真的能卖钱啊?”周氏将信将疑地问。
“大伯母跟我去就是了,很好卖的。”顾娇说。
周氏想一个人去,这样卖了多少都是她说的算,不用全交给家里,不巧刘氏也存了这等心思,结果就是俩人都跟着顾娇去了。
“娇娘啊,这不是去集市的路啊。”半路上,刘氏古怪地问顾娇。
顾娇道:“这个时辰集市已经快关了,我们去镇东的市场,那儿的价钱更高。”
一听能卖更多钱,二人都再说什么了。
路过一个巷子时,顾娇忽然道:“我要去茅厕,大伯母二伯母等我一会儿。”
“去吧去吧。”周氏说。
刘氏撇嘴儿嘀咕:“懒人屎尿多!”
顾娇穿过巷子,来到回春堂的后门,拉开门走了进去。
一刻钟后,顾娇回来了。
“怎么这么久啊?”刘氏不满。
顾娇淡淡一笑:“吃坏肚子了。”
周氏忙道:“好了,娇娘,市场在哪儿啊,咱们快去卖山货吧,别一会儿不新鲜了!”
“嗯。”顾娇含笑点头。
顾娇带着二人往前走。
突然一个人影打侧面的胡同里窜了出来,顾娇不闪不避,与那人撞了个正着。
男人被撞得倒在了地上。
顾娇唰的拿出镰刀来:“你敢撞我?”
那人都懵了,姑娘,咱俩到底谁撞谁啊?
顾娇不管,她提着镰刀便朝那人砍了过来,双方很快地缠斗在了一起。那人的包袱被顾娇打掉了,却没来得及去捡,被顾娇提刀追出了几百米远。
周氏与刘氏手痒地打开了那个掉在地上的包袱,看到里头白花花的银子,二人顿时起了贪念。
这银子不是她们偷的,也不是她们抢的,是她们在大街上捡的。
捡到了就是她们的!
二人心照不宣,决定捡了就走,一个也不给小傻子留!
二人手忙脚乱地抢了起来,为了谁能抢到更多,还结结实实打了一架!
——
书院那边,萧六郎吃过饭便拿着抄好的书去了一品阁。
清泉镇的书斋不少,但最大的仅此一家,是以哪怕是中午,生意也依旧十分不错。
萧六郎抄的书最好卖,书斋的人都认得他。
一个侍童很是客气地迎上去:“掌柜不在,你去二楼的账房稍等片刻?”
萧六郎正要进门,突然,一个伙计自身后叫住他:“是萧公子吗?”
萧六郎转过身来。
“萧公子可还记得小的?”伙计笑着问。
“记得。”萧六郎点头,“你是回春堂的,有什么事吗?”
伙计讪讪地说道:“是这样的,上次的药给您抓错了几副,王掌柜让我来找萧公子,不知道萧公子这会儿有没有空,随我去回春堂拿一下药,顺便……再让大夫给您瞧瞧。”
一般来说,抓错了药直接给送过来便是,但回春堂提出免费为萧六郎看诊一次,听上去就像是在表达歉意。
没毛病。
萧六郎与回春堂的伙计离开了,书架后的顾大顺收回了厌恶的目光。
萧六郎去回春堂拿了药、看了腿,伙计亲自送他回书院,只是二人刚下马车,便听见书院外的学生们窃窃私语。
“听说了没?书斋出了盗窃案,窃贼是咱们书院天字甲班的新生。”
“甲班的新生?叫什么名字?”
“顾大顺!”
第30章 同住
萧六郎这次根本连书斋的门都没进便被回春堂的伙计接走了,之后直接去回春堂抓药,整个回春堂都可以作证,自然没人怀疑他。
顾大顺却不同了,有人亲眼看见他上了二楼,而失主的厢房也在二楼。
那会儿失主恰巧出去了,整个二楼没人,除了顾大顺。
来过书斋的人都知道,二楼除了账房便是贵人们的厢房,并不对所有人开放,像顾大顺这样的寒门学子按理说是不该出现在二楼的。
顾大顺大呼冤枉:“是有个老爷让我挑几本书给他送上去的!他说要与我谈诗论道!”
顾大顺也是个有野心的学子,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秀才身份能为自己的将来带来许多便利,甚至会有人跑来结交自己,所有当时他并没有怀疑。
“你说的老爷是谁啊?把他叫出来!”书斋的人说道。
顾大顺着急道:“我去楼上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你们有谁……见过什么老爷啊?”书斋的人问向众人。
众人纷纷摇头。
他们能只注意到了顾大顺,因为顾大顺穿着天香书院的院服,天香书院的学生在哪里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偏偏顾大顺与那位老爷的谈话发生在自己去出恭的路上,那一段路是没有目击证人的。
所以,众人只看见顾大顺抱着书上了二楼,没看见顾大顺被人邀约。
这可真是要命。
失主的小厮道:“没想到天香书院的学生会干出这种龌龊事,我家公子的包袱里有十分贵重的东西,里头的银票你若是拿走了我家公子都可以不和你计较,但那封信你务必要还回来!不然,我们就报官了!”
顾大顺冤枉死了,为今之计只有找到那位老爷,然而对方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似的,怎么也找不着了。
顾大顺灵机一动:“你们说我偷了东西,那赃物又在哪里?我总不会把它给吃了!”
总捕快眯了眯眼:“去他家搜!”
顾大顺才不担心他搜,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把他家翻个底朝天,也没有那些赃物!
结果,顾大顺被啪啪打脸了。
捕快们冲进顾家时,周氏与刘氏刚到家,正在后院挖坑埋银子。
捕快们很快认出了这些便是失主丢失的官银。
顾娇的梦境里,萧六郎是通过后院草地与外墙的脚印判断出凶手是爬窗而入,独立作案,身高六尺。右脚印比左脚印深,推测凶手的左脚有轻微跛形,但并不严重,否则也不能蹬墙上二楼,并且凶手有一定身手。
案发现场的部分脚印里残留着一种石灰与檀香混合的细小砂砾,这是赌场才有的沙石路,原是作辟邪之用。
所以,窃贼不是赌坊的人就是赌棍,拿了银子早晚都会去集市附近的赌坊。
顾娇只用守在去集市的必经之路上。
可惜顾大顺不是萧六郎,他破不了案,证实不了自己的清白,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与周氏、刘氏被抓进大牢。
“哎呀。”回春堂的账房内,二东家优哉游哉地喝茶,心情看上去十分愉悦。
王掌柜嗔他一眼道:“害了个人,就这么开心?”
没错,二东家就是那个将顾大顺忽悠进二楼的神秘老爷。
二东家笑嘻嘻地伸出三个手指:“不是一个,是三个。”
王掌柜不寒而栗:“那丫头心可真狠呐,算计起自家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与这种人合作,咱们是不是得……小心谨慎些呀?”
二东家望向川流不息的街道:“你懂什么?没经历过别人的苦痛,就不要轻易劝别人善良。”
这话王掌柜听不大懂,他虽是二东家的手下,可对二东家的了解并不多,只知他是胡家嫡子,但似乎并不太得老爷子器重。
二东家淡笑着喝了口茶:“真是越来越喜欢这丫头了。”
——
因为这件事与萧六郎本身没什么关系,萧六郎也就没过多打听,只知顾大顺偷了人东西,至于是偷了谁的、又偷了什么,他一概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