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秋立马拒绝,“我知道你忙,而且我和你爸已经计划好了,拿证明去周边的招待所开个房,等明天去附近玩玩,来之前我们就打听好,说这里有个什么鼓楼是吧?”
“是鼓楼公园。”向进提醒着。
“对对,就是鼓楼公园。”李秋说着:“你尽管忙你的,不用管我们。”
像是真怕向薇丢下手中的活陪他们,在吃了饭后李秋就推搡着让她回学校,说是明天中午在国营饭店再一起吃顿饭。
瞧着两个走得飞快的身影,向薇有些哭笑不得。
她确实很想在这个时候陪伴爸妈,不过下午也是真的没时间,早就和小组成员约好了见面的时间,总不能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消失吧?
瞧着时间差不多,向薇朝着图书馆而去,她到了没多久小组的其他人也到了。
等人到齐,向薇就道:“今天没什么其他事,主要是对一对明天的流程,周雪你负责这次的主持,郑浩你……”
明天的试验其实不太复杂,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小组的科研项目一块试验,他们的位置排在中后,到时候有教授会集中验评。
对了半个小时的流程,后面基本没其他的事。
就在其他人想着是不是要离开的时候,向薇道:“我想征求下你们的意见,这次试验算是半公开,你们介不介意我带其他人去?”
“可以吗?”郑浩有些激动,“我有几个战友正好在南京,我能不能带他们一起去?”
“当然可以!我看其他小组也带过家人朋友。”周雪有些兴奋,“那我们也都带上家人朋友吧,就当去给我们打打气也行。”
郑浩立马赞同:“好好,那就这么定了。”
马明沉默着,却没拒绝。
向薇想带的人自然是她爸妈。
在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时,她突然很想让他们看看,看看她和队员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弄出来的东西。
他们不为荣耀、不为金钱,为得仅仅是希望那些愿意为国家、为人民牺牲的战士们不做无谓的牺牲。
四人谈好,就离开了小屋。
等出了图书馆,郑浩向他们告别后,就飞快的跑出学校,想着应该是去找他的战友们了。
周雪对着她道:“郑浩和他战友们的感情真好,我听其他同学说,郑浩原先是没读过书,是当了兵后被部队里的战友发现他过人的天赋,一开始是读过书的战友教他认字,没多久该学的都学会了,他班长才向上面打了报告举荐到学校。”
她想着,或许这就是战友之间的情谊吧。
如果没有他的战友,或许郑浩不会是现在这样,同样的,哪怕离开了战队,郑浩还想着他的战友们。
就像是她二伯。
手受伤后不得不退伍,但是这么多年从没和他的战友们失去联系,甚至是每年的某个时候,哪怕间隔千里二伯都会去祭拜他死去的战友们,这么多年从未断过……
周雪鼻尖有些发酸,她没继续往下想,而是道:“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我想请二伯来看看,我相信他一定会特别高兴。”
挥手告别,迈着轻快的步子离开。
此时台阶上只剩下向薇和马明。
马明双手拿着书,书本摊开,但很显然这次他不是将注意力放在书本的内容上,不然早就跟以往一样直接捧着书本离开,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在这里。
向薇主动开口,“有什么事吗?”
马明将书本合上,此时的脸上浮现出费解的神色,他问道:“为什么你们那么开心?”
向薇想了想,“因为和最重要的人分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马明还是没法理解,眉头都快皱到一块去了。
相处这么长时间,向薇多少了解马明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个天才,实打实的天才。
或许是所有的技能点都点在智商上,其他地方多少有点和常人有别。
说直白一点,就是有些缺人性化。
向薇没法跟他解释为什么和重要的人分享很快乐,而是道:“你明天将你觉得很重要的人带来,在现场的时候或许你就能明白了。”
马明似懂非懂,既然不懂,那就按着组长的意思来做吧。
就这样,分别四批人收到了邀请。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样的试验,但不妨碍收到邀请的人格外看重。
比如,明明把时间约到中午12点半,向进两口子却早早就来到学校门口。
还没走进去,李秋就一把将身边的男人拉住,“等等,你把衣服穿整齐点,孩子这么大的事可不能给她丢面。”
向进这会儿也蛮紧张的,老老实实站在远处,让媳妇给他整理衣服,等整理完,他还不放心的问问:“现在看着还好吧?”
李秋上下打量了几遍,才点着头道:“行,这样蛮不错。”
向进听着才松了一口气。
正在他们要进去时,旁边迎来几个人吸引了周边所有人的注意力,向进看了看自己身上穿得新衣服,突然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
为什么?
因为来的这几个人身上穿得都是军衣啊。
就是再好看的衣服那也比不上!
其中一个穿着军衣的中年女人问着身边人:“咱们没迟到吧?”
“没,说的一点半,咱们不还提前了么。”周父笑道:“你也别紧张,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的项目要试验呢。”
周母嗔了他一眼,“我可没这个能耐能出个科研项目,你女儿也是有能耐,不声不响居然在学校里搞了个科研,要不是她这会儿主动说起,还不知道要瞒我们到什么时候。”
“孩子想瞒就瞒着呗,这不,还不是给我们一个惊喜了?”周父自豪着说,可刚说完没多久,就叹息着庆幸道:“好在她在学校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不像最开始整个人都像是行尸走肉般。”
另外一旁,一个左袖下空空的男人道:“那也是你这个当爸的失责,不过问她的意愿就安排到你喜欢的学校,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看出她心里有恐慌吗?”
被自家二哥呵斥,周父又是叹息一声。
这确实是他的失职,他忙一年到头回家不了几次,每次回去女儿都是朝着他飞奔而来,会抓着他的军装,围着他转了一圈又一圈,那个时候他就以为,女儿和他们家其他人一样,都是有一颗想当军人的心,却没有发现,其实是女儿害怕他和二哥一样受伤,才会围着他转悠,就为了看他身上有没有伤口。
一直到雪儿入学,他因工作调动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这个时候才发现上了大学的雪儿情绪时常低落,开口去问每次得到的都是强颜欢笑。
一直到三个月前,又突然间有了变化,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
周父还想说着时,前方来了四个人。
其中一人正朝着他们挥舞着双手,咧嘴欢笑着。
周父想着。
还好,最少他错误的决定,让女儿找到了她追求的方向,不然他真的会后悔一辈子。
一群人汇合,还少了郑浩的队友和马明的家人。
“班长说了,他们上午还有些任务,等完成任务就直接赶去试验场。”郑浩说完看着马明。
马明面无表情的道:“我跟他们说了,来不来得看他们。”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科研,一旦成功绝对是能铭记一辈子的事,这么重要的事家里都不来吗?
虽然好奇,但谁也不会真直接去问。
该到的人都已经到了,向薇一群人便坐上了学校为他们准备的车前往试验场。
李秋这会儿知道,那一伙军人原来是薇薇小组成员的家人。
本还想着尽量表现好点给薇薇长长脸,这下怎么都长不过对方了,那可是军人!!谁能比得上这群伟大的英雄们?
同样是一伙挺友善的军人。
这才上车没多久,周母就拉着李秋说起话来,又是女儿、又是一个科研小组,怎么可能没共同话题。
等下车的时候,两位母亲就手贴着手站在一块了。
试验是在靶场进行,不过他们到的时候还没开始,只能先去指定的房间等着。
房间里放着上百个凳子,在最后面还有人在弄着播放电影的放映设备。
李秋有些讶异,“这还给我们放电影看?”
“应该是放些纪录片吧。”周母没来过这种场合,但想想应该不会给他们放电影,应该是和试验相关的纪录片,她伸手指了个方向:“我们去那边坐。”
房间里坐了不少人,许是赶得巧,他们刚刚坐下没多久,前方的大屏上就出现了黑白画面。
画面一出现,就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画幕上的场地,好像是在试验靶场,同样是大雪纷飞的天气,似乎还在下冰雹。
“这样的天气还要试验吗?”在场有人轻呼一声,画面没有声音,但是能看到冰雹砸在身上,显然很疼吧。
周二伯沉声:“真到了战场,可不会管你什么天气,就算是天上下刀子,那也得迎战!”
对啊。
就算是再恶劣的天气又能怎么样?不管是大雪大雨,还是高温炎热,该上就必须上!
试验也是如此,天气恶劣就不试验武器?那万一这类型的武器就不能在恶劣的天气下使用,却在战场上搬出来,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最后的结果是,那群不该因此丢掉性命的战士们躺在了血泊之中。
他们也是人啊,也是有父母有伴侣有孩子、有血有肉的人啊。
而这时,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屏幕上的画面。
那么高那么大的武器,长长的一根炮管突然炸开,周边操作武器的五个人全因为巨大的冲击力倒在地上没了动弹。
画面一黑,屏幕上多了好几行字。
李秋视力不太好,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字,她抓着身边的女儿,低声问道:“薇薇,上面说了什么?那些战士们没事吧?”
向薇望着大屏幕,她轻声说着:“这是他们计算出的一个概率,使用高射炮出现故障的概率,致伤致残致…的概率。”
高射炮是为数不多针对空中目标的武器,它的射速快、射击精准度高,哪怕它的故障率稍高,也是某些战场上不得不用的武器之一。
就算时有发生炸管等发射事故,战士们也得操控着它上战场,就因为它无法替代。
最少,在现在是无法替代的。
李秋听得眼泪哗啦落下,她不认识画面里被炸到无法动弹的战士,也没亲眼见过战场的惨烈,她只觉得满腔悲痛,带着悲伤的道:“就没其他法子吗?”
“有!”向薇带着坚定,“就算现在没有,或许明年、或许后年就能有,我们这一辈的人或许没有法子,但我们下一代的人一定能有,只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与其将期待落到下一代人身上,倒不如抓在自己手中。
她会一步一步找寻着解决的法子,让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士们避开死神的镰刀。
就从今天迈出第一步,从人影控制系统开始。
郑浩昨天问她紧不紧张,虽然从面上没法看出,但是向薇此时是紧张的,她现在无比期待等下的试验会成功,除了迎接胜利的果实之外,她还想告诉其他人、告诉全国的战士们,他们会竭尽所能,将这个概率降到最低最低……


第21章 二更
大房子里的气氛很沉重,此时已经没有人再开口,全都看着大屏幕上的画面。
高射炮试验的画面播完之后,又出现的是枪械组装的纪录片,连着放了三四个彼此没有关联的短片后,其他人还在茫然着,而周二伯的呼吸却开始加重。
如果一开始没明白,但连着播放几个纪录短片,再想想他们所在的位置,大概就能猜出一点。
短片的内容是不是代表着他们科研的方向?
那最开始的高射炮炸管事件是不是也在科研的范围内?
周二伯是枪械发射事故的受害者之一,这同样也是他最遗憾的事。
他不怕流血流泪,别说现在左手没了,就是双手双脚没了他都不怕。
他怕的是站在战场上还没击杀敌人,就因为武器故障的原因不得不下战场,今后的人生不得不远离前线,这种感觉让他觉得有些憋屈难受,他宁愿死在敌人的炮火下,而不是在还没杀死一个敌人之前,就不得不被战友们抬下去。
周二伯突然侧头,他问着身边的侄女,“你做的科研是哪一个?”
周雪没回他的问题,而是道:“二伯你再等等,等等你就知道了。”
正在周二伯要说话的时候,他另外一侧坐下两人,两人刚坐下,其中一个就不耐烦的道:“都说了不来,大老远的跑这里来做什么?”
“行了,儿子还在你小点声。”
“他满脑子都是书书书,哪里听得到我说话?”中年男人有些不乐意,不过声音还是放小了些,等看到周边那么多穿着军装的人,眼里满是倾羡,“那小子要是听我的把体能练好,不就能去当兵了?读大学有什么用,读书人能帮着国家打跑敌人?”
说话的是马明的父亲。
马父是在儿子出生后就打定主意让他去当兵,当年他因为某些缘故没能入伍,已经成了他终身的遗憾,便将这份念想寄托在儿子身上。
可儿子从小就瘦瘦小小。
这也就算了,不爱武就爱文,从早到晚就知道拿着书本,要说儿子聪明也确实聪明,一路考上大学一直都被老师夸。
可除了读书能行之外,其他都不能行。
遇到亲戚连叫都不会叫,让他少看书多出去玩玩,他能把自己弄丢,长这么大了还得他们伺候着吃喝拉撒,再这么下去,人不得废了?
至于这次来让他们看什么研究。
这些孩子们才多大啊?
都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么小小的年纪的人能研究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要不是看着这是儿子长这么大头一次对他们提出要求,他肯定不会来。
一些过家家的事,值得大张旗鼓的呼朋唤友吗?
马父看了看周围,除了一部分看着像是学生之外,其他人都是陪同而来的家人朋友。
他再一次不解,现在谁家不是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怎么这些人就愿意将时间花费在这个上面?
“同志。”
马父转头,发现是身边穿着军装的男人,一眼瞧过去就发现这人的左边袖子空空如也。
他崇拜军人,尤其是这种为了国家而奉献过的军人,立马收敛了脸上不甚在意的神情,变得很恭敬的道:“同志你好,有事吗?”
周二伯开口:“你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战场上的战士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吗?”
“知道。”马父怎么可能不知道?在小的时候他曾亲眼见过,一个村子的人大部分都被害了,如果不是赶来的战士们,或许都没现在的他,那个时候国内条件不好,只有少数人拿着武器,大部分都是拿着长矛、拿着铁刀,甚至有些还是手握长棍。
马父感慨着:“那个时候国家艰难啊,要是能像现在这样,能给战士们每人分配一把武器,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牺牲了。”
周二伯道:“你说得没错,可你知道战士们手中的武器是怎么来的吗?”
“这……”马父一愣。
这个,他还真没想过。
周二伯告诉他:“就是你口中的读书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不单单是上了战场的战士们,还有所有在后面支撑他们的普通人,有读书人、也有没读过书的人,国家如今能强大起来,从来都不是单靠一批人,而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
“步枪、高射炮、火箭,还有飞机、坦克、潜艇。”周二伯一一举例,“这些都不是凭空而出,是一代接着一代人经过不断改进才创造出来,而这些人,绝大数都是你口中的人读书人。”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绝对不止一类人。
除了保卫国家的战士们之外,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民众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日复一日的钻研着,为得就是强大这个国家。
马父被说得满脸通红,完全不知道怎么反驳。
也没法反驳。
因为他心里实打实的清楚,这位军人说得很对。
而这时,旁边一位瞧着就比他小一点的女同志挺着胸脯,带着无比自豪的道:“我家薇薇就厉害了,咱们老向家唯一一个大学生,回老家的时候,族里的人还说着要把这件特光荣的事记在家谱上,让以后的子子孙孙都知道,在1965年的夏天,咱们家出了个读书人呢。”
两个家庭,两个极端。
对马家人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上没一点用。
可对于向家来说,成绩好是件高兴的事,能考上大学是值得全族光荣的事。
他们都不会觉得自己错了。
反而觉得对方没法理解。
李秋是真的不理解这个男人,自己儿子有出息不好吗?不管是在什么领域上有出息有成绩,那就是值得高兴骄傲的事。
凭什么没按照他的意思走,就成了歪路?
李秋挺同情的看了他旁边的学生一眼,本以为会看到一张难过的脸,结果这位看着有些瘦小的学生正垂头看着书本。
不是装模作样的看书,而是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注意到旁边发生了什么……
“……”李秋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决定安静点吧。
到底是别人家的家事,她没权利插手,又是薇薇的小伙伴,万一闹得太过薇薇也不好做人。
正好这个时候大屏幕停了下来,有人走过来让他们进场。
科研小组和其他不相关的人分两个地方进去,郑浩站在进去的大门前朝着外面张望着,面上有些着急,小声嘀咕:“也不知道班长他们能不能赶到。”
马明抬起头,他淡淡地道:“来了也不见得好。”
“呃……”郑浩本性老实巴交,刚刚那一幕他也看到了,心里同情马明但真的不知道怎么安慰。
一旁的向薇道:“来了不见得好,但是不来又怎么能亲眼见证你做了什么?”
马明眼里有些茫然,“就算见证了又能怎么样?”
向薇嘴角慢慢上翘,“用你的成就去征服他们,这次不行就下次,一次一次积累,你会发现他们看不上你的神情会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明更加茫然了。
就算真的有变化又怎么样?会让自己更高兴吗?他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这种事在今天之前从没发生过。
向薇没再继续说,有时候说再多也抵不上亲自去感受。
就在他们快要入场的时候,郑浩的战友们赶了来。
他们的年纪看着都不大,甚至有些看着比郑浩还有小一点,直接冲过来抱着他打着招呼,那欢喜的劲好像郑浩获得了大奖一般。
向薇想着,这就是人生百态吧。
他们四个人,每个人的家人朋友都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但希望在试验结果出来之后,他们会有共同的情绪,为他们欢呼和自豪的情绪。
因为是半公开的试验场合,所以来的人不少。
等他们走进入台,郑浩还发现远处有人拿着相机对着他们拍,下意识就提醒身边的伙伴,“快站好,有记者在拍照呢。”
周雪立马站好,还露出了一个假到不能再假的笑容。
向薇朝着那边望了望,就他们和记者之间的距离,就算拍照应该也只能拍到一些模糊的身影,更别说人家明显不是对着他们,而是对着主讲台。
她道:“知道上一届试验成功的学生们最后怎么样了吗?”
郑浩和周雪一脸茫然。
马明推了推镜框,“上了新华日报。”
“!!!”茫然的两人双眼发亮,上报纸了?!
说实话,向薇也很期待。
他们的科研并不属于完全需要保密的程度,每一届科研成功或者有进步的时候,都会登上当地的大报。
为了分享,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国家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好。
他们不会将具体的成就写上去,但是会张贴着照片,写上《祝贺XXX/XXX同学,在学业/科研上取得重大的成果》。
向薇已经能想象到,如果爸妈看到她的照片出现在这份报纸上,会有多兴奋、多自豪。
或许他们又会拿着有她照片的报纸,去朋友同事面前大肆炫耀着吧。
她不觉得被爸妈炫耀会害羞、不好意思,只因她现在唯一能替爸妈做到的,就是让他们以她为傲。
所以,真的期待啊。
头一回,向薇觉得时间有些难熬了。
瞧着一样接着一样的试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见证着现场的痛苦和欢喜。
一直到三个小时之后,总算是轮到了他们。
周雪理了理衣服,深吸一口气后走上站台,“我们小组带来的课题是《人影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进版》……”
周雪的话刚说,在另外看台上的周二伯就猛地睁大眼,右手更是紧紧的抓着身边的人,“真的是,雪儿她……”
一个大老爷们,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都有了沙哑的哭腔。
周父何尝不激动?
他太知道这个技术能改变什么啊,同时他也知道因为二哥受伤的事,对雪儿的影响有多大。
而他们身边人却有些纳闷。
这人影啥的是干嘛用的?
李秋看着周家人一脸震惊的样子,本打算就算不懂也别问,省得让人觉得向薇爸妈什么都不懂有些丢人,可这会儿实在是忍受不住了,扯了扯身边的人,“老姐姐啊,这个人影是干什么用的?”
“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周母满脸笑着解释。
马母也忍不住,小声的插口问道:“她说是改进版?是在原先的技术上做改进?那不就不是他们的技术吗?”
马父听着,忍不住哼声:“我就说,这些小年轻能弄出什么好东西来?”
“国内人影技术不成熟,一直到现在都没法稳定的使用,所以并没有在实战上使用。”周二伯沉声:“他们所说的改进,是弥补原有技术的缺陷,确保完善之后,以火炮配件分配到战场。”
“战场?”马父突然高声,“您是说,这还是武器?”
周二伯看着他,他能看出这个男人眼里对军人的佩服,但这份佩服来得太过偏执,不能因为流血流泪的战士们就完全忽视了背后默默在奉献的人们,“先前播放的记录片还记得吧?如果这项技术能试验成功,在恶劣天气下实现人炮分离操作,能消除安全隐患。”
“那是不是说,薇薇他们的技术成功,被炮管炸开的战士们就不会受伤了?”李秋赶紧问着,她到现在脑海里还浮现纪录片里的画面,心疼那些看着明显就不太大的年轻人。
周二伯重重点头:“是。”
李秋立马双手合十,“拜托,一定要成功。”
而马父却有些怔然。
他最看不上儿子读书,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没错,上了大学能分配到好单位,能拿着其他人拿不到的高工资,但这都是资本主义,是对国家没有一点贡献的人。
可现在……
马父看着远处高台上的儿子。
又瘦又矮的身子站在人群中,不知道为什么他看着感觉比原先来得高大了?
原来学习也不是没用。
学习好了,能为战士们造兵器造大炮,能弄些什么配件,减少战士们的伤亡。
原来,他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的儿子,分明也是个英雄啊。
那一刻,马父忍不住痛哭起来。
不是含蓄的那种,也没捂着嘴小声哽咽,而是张开嘴巴哭嚎的那种。
然而他的哭声并没有影响到旁边,他们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靶场上,等待着试验的结果。
“开炮!”
‘轰!砰!’
“开炮!”
‘轰!砰!’
……
试验从不是一次,连着几声震撼的炮弹声响起,不管是站台上还是其他地方,所有人都伸长着脖子去看。
郑浩的一个年纪稍小的战友轻声,“班长,成功了没?急死我了。”
班长带着威严,“不重要,这次不行就下次,下次不行就……咦?!成功了?!郑浩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