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借陈南南、她弟以及蓝书瑶的钱,她还剩下一百二十九块钱。刨除成本,她总共赚了五十多块钱。还是做生意比较赚钱。看来她要想想别的赚钱法子。
端午节过后没两天,李秀珍从省城回来了。原身父母在省城菜市场租了个摊位,每月租金要一百多块钱,两人舍不得摊位费,而且做生意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夫妻俩一商量,决定留一人在省城继续卖菜,另一人回来收粮食。
林庄村人多地少,位置零散,收割机不愿过来,家家户户都是手工收割。
夏收是跟老天爷抢时间,全家人都部要下地收麦子,就连江雨恒也不例外。
早上五点起床,吃完早饭就去地里割麦子,七点四十赶去学校。中午有两个半小时吃饭时间,匆匆忙忙吃完饭,去地里割两个小时麦子,再赶去学校上课。晚上再割四个小时麦子。
只割一天麦子,江雨彤差点累断腰。她以前看那些网红种田,觉得挺有意思,想着将来自己老了,也要在乡下盖栋房子,包块地种些菜,多美多有意境。
梦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田园生活看起来美,但谁干谁知道,其中艰辛不足与外人道,更加难以用语言形容。
这天中午割完麦子,江雨彤匆匆忙忙赶往学校,一下午都在捶腰。
她的同桌见她这样,立刻猜测,“你中午回家收麦子了吧?”
江雨彤点头,“是啊。”
她注意到同桌手上贴了创口贴,昨天还没有的,估计是昨晚弄伤的,“你也割麦子?”
同桌显然干惯农活,也没当一回事,“对啊。”
她眼睛无意间一扫,看到蓝书瑶穿着一身漂亮的蓝色连衣裙自窗前经过,她双手捧脸,眼里全是羡慕,“咱们校,除了蓝书瑶,都要下地割麦子。她可真是好命。”
江雨彤不认为蓝书瑶命好,蓝书瑶不是天才,她靠牺牲大量时间反复做题才有现在的好成绩。别人在羡慕她好命时,却忽略她曾经那么努力。
割完麦子,还要用脱粒机将麦子打出来,反复晾晒三次太阳,麦子晒得嘎嘣脆,李秀珍拉着麦子交了提留,将剩余麦子拉去粮管所卖了。
小麦每斤四毛五分钱,五亩地,卖了一千六百五十三块钱,交了123块的提留,再刨除肥料和人工,连一千块钱都不剩。
但李秀珍舍不得这一点点钱,每次都不辞辛苦从省城大老远赶回家,又是翻地,又是播种,又是打药和收割。
江雨彤回想书里情节,直到原身初三,江家的日子才慢慢有了起色。想来现在做的生意赚不到什么钱,所以才如此抠搜。
走的时候,李秀珍给母亲留了些钱作为生活费,又给三个儿女每人五块钱,让他们省着点花,在家听外婆话,好好学习。
送走李秀珍,一切又恢复到原样。


第14章
天黑,江雨彤打算写作业,陈南南过来找她,“咱们去捉知了猴吧?”
江雨彤原本不想去,但得知一个知了猴可以卖五毛钱。她眼睛一亮,拿着手电筒跟陈南南一块出去了。
江雨恒也想跟着一块去,江雨彤拦住他,“你作业写完了吗?”
江雨恒缩了缩脖子,“我捉完知了猴再回来写作业。十点以后,知了猴都爬上树梢,时间来得及。”
江雨彤以前没逮过知了猴,原身记忆里逮知了猴没看时间,真的信了他的话,也就没阻止。
到了门口,江雨恒就跟两人分开,去找自己玩得好的伙伴。
两人沿着村头一路摸索,到蓝书瑶家时,她们正在她家门口的树上摸,蓝书瑶正好从里面出来,看到两人拿着手电筒和小桶,跟两人打招呼,“你们捉知了猴啊?”
“对啊。”
蓝书瑶走过来,探头往她的小桶瞅了一眼,里面三十多只知了猴,全都是活的,正努力往边上爬,但小桶太滑,很快又滑到桶底。
蓝书瑶觉得有趣,想到她家院子里有棵苹果树,不知道树上有没有知了猴,她走进院子,果然在苹果树上发现两只知了猴,她一手捏一个放进江雨彤的小桶里。
江雨彤有些不好意思,“你自己留着吃吧?不用给我。”
蓝书瑶摇头,“只有两只,炒着麻烦,给你吧。”她站在边上看着两人摸知了猴,“你作业都做完了?”
马上就要小升初考试,老师布置的作业比以前多了一倍。
江雨彤发现每次她遇到蓝书瑶,对方都会问她学习。再怎么爱学习,也不能把它挂在嘴边吧?难道她前世是个假学霸?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江雨彤笑笑,“没事儿。等我摸完知了猴就回去写。不会耽误的。”
蓝书瑶想跟在她旁边看她捉知了猴,屋里的张梅等着急了,不停叫女儿,“书瑶,快进来。上厕所怎么要这么长时间?”
蓝书瑶急急忙忙回了院子。
张梅见女儿迟迟没动静,从屋里迎出来,已经走到院子中央,探头往外瞅,“你在门口跟谁说话呢?”
蓝书瑶摇头,“江雨彤,她过来这边摸知了猴。”
张梅嫌弃得撇了撇嘴,“她那父母也真是的。家里好不容易出个会念书的孩子,却不管不问,白白糟蹋孩子这么好的天分。”
蓝书瑶不太明白,“江叔李姨没有糟蹋她天分啊。”
“你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她要是我的孩子,我肯定让她好好在家学习,争取让她考个好中学。可你瞧瞧她父母,把三个孩子扔在家去省城打工,为了挣那三瓜两枣。这叫舍本逐末。他们要是把江雨彤培养好,孩子有了出息,他们老两口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这话听起来也有些道理,蓝书瑶有些不解,“妈,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张梅用智障般的眼神看着自己闺女,“我干啥多那个嘴,她是我什么人呀。而且她学习比你好,她去外面玩才好呢,这样你的竞争对手就少了一个。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蓝书瑶觉得她妈这想法不对,刚要出声反驳,张梅却不给她开口的机会,连连催促她赶紧进屋读书,“你瞅瞅你上厕所耽误那么长时间。就你这学习态度还想得第一,你做梦去吧。”
蓝书瑶立刻压力山大,浑身紧绷起来。
晚上九点,陈南南和江雨彤把全村的树都摸了两遍,江雨彤总共找到六十三只知了猴,陈南南找到五十七只。江雨恒却找了四百多只。
“你从哪找来这么多?”
江雨彤羡慕得不成,连连追问。
江雨恒指了指村东头,“我在村东芦苇地捉的。”
芦苇地那边有条河,以前河边种了一排树,今年树全部砍完了。
但知了猴在地下好几年才会冒出来,所以芦苇丛那边爬满了知了猴。
接下来几日,江雨彤和陈南南也一块去芦苇地那边找知了猴。
短短几日工夫,江雨彤的小私库就突破三百大关。
不过也因为摸知了猴,江雨恒这几日作业到凌晨才写完。他之前还想逃学,被江雨彤教做人,他害怕被打,边写还边抱怨,“你以前不是也不写作业吗?现在倒管起我来了。”
江雨彤一边打哈欠一边替他检查作业,“那也没办法,谁叫咱妈把你交给我了呢。你现在就得听我的。”
江雨恒用充满怨念的眼神看了她一眼,“早知道你这么不念姐弟之情,我就不该告诉你芦苇地有知了猴。”
“你现在后悔也晚了。”江雨彤不为所动。
江雨恒:“……”
六月二十,S市小升初考试正式开始。此次只考两门:语文和数学。考试地点在双河中学。
江雨彤考完试彻底放飞自我,天天晚上跑去捉知了猴。
白天的时候,她就拿着竹竿跟陈南南一块找蝉蜕。蝉蜕是中药材,一两就能卖五块钱。比割草药还要划算。
这天中午,她刚在村子里溜达一圈,提着一包蝉蜕进院子,就见院子里停了辆二八杠的自行车,“外婆,咱家来客人了?”
外婆听到动静赶紧让她进来,“哎哟,你可算回来了,你在县城的老师来咱家了。听说你这次考了双百分。特地给你报喜来了。”
她说话时,堂屋正在等候的周绍洋已经出来了,江雨彤惊讶看着他,在井边洗了手,赶紧进屋,“周老师,您怎么来了?”
周绍洋笑笑,“这不是小升初的成绩下来了嘛,我正好去查了你的成绩。发现你考得还挺不错。你这成绩不需要补课,直接就能进咱们学校。”
他之前听江雨欣说这孩子考满分并没有当回事。乡下教育水平比不上城里。而且期中考试都是学校自己命卷,为了给家长一份满意答卷,他们通常会把题目出得很简单。考满分根本不算什么。
但这次小升初是全市统一试卷,江雨彤居然能考满分,说明这孩子实力很强。
江雨彤疑惑挠了挠头,“不是说要考试吗?”
“全市前一百名免试,一中直接录取。”周强洋拍拍她肩膀,“好样的。”
闲聊几句,外婆要去厨房做菜招待客人,周绍洋看出江家条件不好,立刻拒绝,走的时候硬是塞了一个红封给江雨彤,“这是奖励你的。让我也跟着沾光。”
他原想万一他补课之后,她依旧考不上一中,他少不得要托关系。但是这孩子太争气,省了他不少事,所以他红封给得特别爽快。
江雨彤哪好意思要他钱,赶紧退回去。但周绍洋铁了心要给她,江雨彤只能收了。
走的时候,她给周绍洋塞了自己腌的咸鸭蛋,虽然端午节过了,但是咸鸭蛋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她多腌一些,可以让爸妈拿去省城卖。反正他们也有摊位,卖菜时顺带,不赚白不赚。
周绍洋不好拒绝,只好拿了五个。
五日后,小升初成绩下来,江雨彤果然考了双百。蓝书瑶这次考得不错,只有作文扣了两分,考了198分。但是在全市排名,她比江雨彤低了三百多名。而江雨彤与十三位县城学生并列第一。
与成绩一块下来的还有一中录取通知书。这绝对是林家村小学独一份。
当天中午,学校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校长点名表扬江雨彤,不仅为她颁发奖状,还奖励了她二十块钱。并且让江雨彤在台上发言。
刚到班级时,胡老师就特地找她说了这事,江雨彤写了张演讲稿。
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了一篇很接地气的演讲稿。
她讲起自己以前贪玩,又讲起大表姐去B市打工。明明是一件小事,经她一讲,立刻扣人心弦。学生们屏气凝神听呆了。
“我是一个庸俗的人。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总想要证明自己的本事。比如吹口哨,比赛跑步等等。但当我们年纪大时,证明自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谁挣的钱多。你们也许认为谈钱很庸俗。但是钱是这世上最有用的东西。它可以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有了钱,我们可以住大房子,出入都是汽车。但是想要挣钱,靠体力劳动远远不如靠脑力来得多。”
“读书可以增长见闻和学识。将来用在工作上。所以在那一瞬间,我长大了。我不再是孩子了。”
无论学生们心里怎么想,但当着老师的面,他们还是很给面子,鼓掌鼓得相当起劲儿。
这次全校师生大会开得相当成功。学生们也记住这个横空出世的学霸。
因为江雨彤被一中录取,整个林庄村小学都跟着沾光。作为她的班主任,胡老师受益良多,她成为年级组长的不二人选。要知道在此之前,这组长人选非李老师莫属。毕竟李老师教了十五年,而胡老师才五年。
升职加薪是人生一大喜事,胡老师人逢喜气精神爽,笑容都比以前多些。
其他老师纷纷恭喜她,打趣她,甚至每人还送了她一点小礼物。
作为江雨彤曾经的班主任,李老师也被大家点了名。
“要我说胡老师运气就是好。江雨彤以前可是李老师班上的学生。要不是他不相信江雨彤改邪归正,冤枉她作弊。那孩子也不会转到你们班。”
“老李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辛辛苦苦教了五年,就差临门一脚,自己给踢开了。我要是他,我都能臊死。”
“可不是嘛。孩子嘛,哪有不调皮的,学习和人品又不划等号。人家调皮,不代表是小偷,他非揪着以前那些事不放。”
办公室议论纷纷,站在门口的李老师听个全场。
就在这时,有人发现李老师的身影,连连提醒身边人,刚刚还聚在一块的老师尴尬得回到座位。
虽然李老师竭力保持镇定,忽略内心的酸涩和对胡老师的嫉妒,但其他人有意无意落在他身上的眼神还是让他焦灼不已,他实在受不了这些异样的眼神。
他走出办公室迎面就撞上来找校长的江雨彤。


第15章
擦身而过的时候,李老师突然叫住她,“江雨彤同学,我能跟你谈几句吗?”
江雨彤点了点头,她倒是猜到李老师为何会叫住她。
她前世的父母就是小学老师,对老师升职加薪这块太了解了。
老师教出一个出色的学生,绝对是名利双收。
两人走到背静处,李老师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以前她总是调皮捣蛋,任性妄为,不知从何时起,她居然变了一个人,“你为何突然进步这么大?”
似乎觉得自己这问话不妥,李老师忙补充,“老师就是想知道你的学习方法,好跟学生们分享。你如果不愿说,那就算了。”
江雨彤怔了怔,这个老师除了对差生有偏见,其他方面倒是没问题。
“李老师,比起学习方法,我觉得鼓励更重要。”江雨彤有原身的记忆,明白她为什么智商不输蓝书瑶,却次次考倒数。
归根结底就是所有人都在打击她,一遍遍告诉她,她不如蓝书瑶。
赞美使人进步,打击使人消沉。比起学习方法,好心态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李老师见她迟迟不说话,以为她不愿意,急切追问,“你是不是因为老师之前冤枉你偷窃所以不告诉老师。那次是老师错了。当初我不该冤枉你。我在这里向你道歉。”
江雨彤看得出来他这次是真心向她道歉。但那又如何,他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偏见断送一个小姑娘的一生,她没有资格替原身原谅他,所以她摇头,“因为我成绩不好,你就一再否定我的人品。你侮辱我的人格,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顿了顿,江雨彤又道,“至于学习方法,你与其纠结这个,倒不如放下你的成见,鼓励他们,而不是用你的偏见一味打击他们。”
说完她转身离开,李老师看着她的背影,他以为自己道了歉,她一定会原谅自己,没想到过去这么久了,她依旧恨自己。
这是李老师头一次意识到偏见带给学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今天林庄小学门口非常热闹,校长为了激励学生和家长,还命人做了条横幅挂在校门口。
路过学校门口的家长立刻被横幅吸引,驻足观看。
林家村小学出了个一中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到一个小时,整个村子全知道了。
一中是S市最好的中学,考上一中就相当于一条腿迈入一高大门,上了一高,就等于有八成概率考上本科。大学扩招是从99年才开始,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哎呀,以前孩子考得不好,背地里没少骂老师没教。你看,人家怎么考上了?”
“江家这孩子了不得呀。我就说这孩子聪明。将来肯定有出息。”
什么时候都不缺事后诸葛亮,但更多的人比较淳朴,其他村子的人打听江雨彤是谁。
林庄村的村民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家说,以前都批评这孩子调皮捣蛋,没想到居然考了双百,而且考得比蓝书瑶还要好。
正这样想呢,有人突然问,“不是说蓝书瑶次次考第一吗?她怎么没被一中录取?”
“她这次考得也不错,198分,就比江雨彤低了两分。但是一中只录取前一百名。”
不少人为蓝书瑶唏嘘,更多的家长指着江雨彤教育自己孩子,“你看看人家怎么学的,同样都是学生,同一个老师教的,人家能考双百,你怎么就不行?”
江雨彤出去找蝉蜕时,敏锐发觉许多孩子怨念般的眼神,她问陈南南,怎么一回事。
陈南南得意又自豪,“你这回可算扬眉吐气了。他们的父母天天拿你跟他们比。你现在顶替蓝书瑶,成为全村孩子的公敌了。”
江雨彤恍然大悟,心里又好笑又无奈。
小学门口的横幅,张梅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原本是属于她女儿的荣光,偏偏被别人抢了。
张梅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蓝书瑶吓得不敢抬头。
张梅压抑着火气,“年年考第一,在最后一学期,你给我掉链子。你但凡多考一分,也不会被刷。”
蓝书瑶小脸惨白,一动不动,站在原地挨训。
张梅看她这样就来气,恨不得拿根藤条抽她,想到马上还要考试,她只能按住蠢蠢欲动的手,皱眉冷叱,“还不快去复习!要是这次自主招生,你还没通过。我要你好看!”
蓝书瑶惊讶抬头,显然没想到母亲居然没有罚自己,担心对方反悔,忙不迭往屋里跑,“是,我现在就回屋。”
江雨彤将一中录取通知书拿回来,江雨欣和江雨恒像看稀世宝贝似的,来回看个不停。
江雨恒太过激动,小脸涨得通红,嘴巴也没闲着,在向姐姐和外婆讲二姐今天的光荣时刻。
江雨欣听了,与有荣焉的笑了,“我妹妹真是太厉害了。”
虽然江雨彤觉得这没什么值得骄傲,但看家人都为她高兴,她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羞赧地笑了。
江雨欣捧着脸,“对了,你要不要打电话给爸妈,将这好消息告诉他们?”
江雨彤摇头,“不用了。八月底他们肯定会回来给我们交学费的。不用着急。”
江雨欣一想也是,她甚到能想像父母听到这消息时,狂喜的样子。一定很好玩,她羡慕得看着妹妹,“你这次考了双百,还上了一中,爸妈肯定会奖励你的。你好歹请我们喝一瓶汽水呀。别这么小气。”
江雨彤果断摇头,“那可不行。我还差好多钱呢。”
江雨恒插了句嘴,“你不是抓了很多知了猴吗?早就够买计算器了吧?”
“不是。我是要买电脑。”
江雨欣和江雨恒哪里见过电脑,他们只在电视上看过广告,他们根本不知道电脑有什么用,“你买电脑干什么?”
其实也不怪他们对电脑一无所知,农村孩子也接触不到这些。
江雨彤耐着性子解释电脑都有哪些作用。
不说别的,就说E-mail可以让远程之外的人收到,就足够让他们惊奇。
可惜她说其他的,两人就听不懂了。
江雨恒大概能猜到二姐攒了多少钱,听她刚刚说还差好多钱,有些好奇,“电脑要多少钱?”
“八千。”
江雨欣和江雨恒差点将嘴里的饭喷出来,用看智障的眼神盯着她,显然不相信她能攒八千块。
江雨彤也不跟他们计较,只警告他们,“所以我的钱不能动。你们别想打我的主意。”
江雨欣无奈苦笑,“行,我们不让你请客。只要你自己忍得住就成。”
她是不相信馋嘴妹妹能忍得住不吃零食。
江雨恒也不相信,所以两人都以为江雨彤是心血来潮,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将电脑抛诸脑后。
时间一转眼到了七月半。
江雨恒和江雨欣都放假了。这次江雨恒成绩考得不错,考了第三名。比期中考试提前了十几名。可把这孩子高兴坏了,连连表示,“等爸妈回来,一定会奖励我的。”
江雨欣的成绩也有所提升,大概是她底子太差,成绩提高不明显,排名依旧是中间档。不过有了进步,她还是很开心。
考完试,三个孩子都解放了。
这天中午吃饭时,江雨欣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云云来信了。她说厂里挺好的。她发了第一个月工资就寄回来了。她爸妈正在商量给她哥娶媳妇。”
云志被甩后,变得不爱说话,云父云母没办法,想着给他娶个媳妇,他就能变回以前一样开朗。
江雨彤对这事不怎么关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走的路。她管不了别人。
这时候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仅管了,而且还管得那么宽。
三天后,江雨欣在饭桌上宣布一件事,“云云家三天后要办喜事,这次轮到我去。”
村里有喜事,不是亲戚,一家只能去一个。三姐弟都是轮着去。
江雨彤听着稀里糊涂的。就算相亲,双方也得先处上几个月吧。这家人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江雨恒对新娘感兴趣,一个劲儿追问,“新娘子是谁啊?漂亮吗?”
江雨欣也没见过,“听说人就在他家。咱们吃完饭去看看吧。”
江雨彤眉头微皱。三天后办喜事,今天怎么住在男方家?哪家成亲也没这规矩啊。不过看她姐这样子,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她也就没再追问,想着吃完饭也去瞧瞧。


第16章
“我听说新娘子长得很漂亮。”这几天江雨欣一直在外面跑,听到的八卦消息比弟妹多多了。
江雨恒果然被吸引,“比蓝书瑶还要漂亮吗?”
村里公认最漂亮的姑娘是蓝书瑶。其实论五官,江雨欣和江雨彤都不输蓝书瑶。但她们长年在外跑,皮肤晒得很黑,再加上营养不良,八分容貌连五分都没显出来。而蓝书瑶不仅吃得好,皮肤白,穿得也漂亮,就像野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江雨欣没亲眼见过,也说不好,只说去看了就知道了。
前面路口站着几个大娘大婶,正在嘀嘀咕咕讨论云家的事。
江雨彤停下来,竖着耳朵听几人聊天。
也是从她们口中,江雨彤才知道一些内幕,原来新娘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云父云母特地给云志买来的媳妇。
江雨彤仔细回想书里的情节,她当时看书是囫囵翻的,不记得有这一段。也不知道书里他们结局是怎样的。
“听说花了一万块钱呢。哎哟,这可是攒了一辈子的钱。老两口可真舍得。”
“不舍得也没办法啊。云志那孩子被倩倩甩了,整天半死不活的,他爸妈张罗给他相亲,他不是嫌弃女方长得胖就是嫌弃女方长得丑。他们条件又不好,他爸妈也是没办法,才花钱给他买了个媳妇。哎哟,听说这姑娘还是个大学生,长得漂亮。那眼睛水灵灵的,皮肤细白细白的,比蓝书瑶还白。”
听到这里,江雨彤没忍住,“买媳妇是犯法的。”
几个大娘大婶看到是江雨彤唬了一跳,不过她们倒也没生气,“那也没办法。这女孩子总得嫁人吧。嫁谁不是嫁啊。”
这都是什么歪理,江雨彤有些生气。
江雨欣赶紧将她拉到身后,向几个大娘大婶道歉,“我妹妹不懂事,让你们见笑了。”
大娘大度摇头,“没事儿。她一个孩子,啥事都不懂,我能跟她计较嘛。”
将妹妹扯远,直拐进巷子,确定对方不会听到,江雨欣才停下来提醒妹妹,“你乱说什么呢。”
江雨彤紧紧握住她的手,心里股气让她喘不过气来,她是头一次体会到这些人的愚昧无知,这些人凭什么这么剥夺一个女孩的自由,他们明知道是犯法的,还助纣为虐,太不是东西了,她急需要一个人来肯定,“大姐,买媳妇是犯法的。”
江雨欣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她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才握住妹妹的手,“这事跟咱们没关系,你别管。”
虽然这话有些自私,但是江雨欣知道以他们家的贫困程度根本不适合掺和这种事。
她当然知道买人犯法,可她能怎么办?难道她去报警吗?那村民们肯定知道是他们家吃里爬外,他们家在这个村子也待不下去了。
江雨彤定定看着她。弟弟年纪小,懵懂无知,根本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可她大姐十三岁了,有些事也该懂了。
“待会儿去云家,你嘴巴给我闭紧一点。不要给家里惹事。”江雨欣不放心妹妹,一路都在叮嘱。照她说,其实更想把妹妹赶回家,奈何妹妹太固执,怎么都撵不走。她只能反复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