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边擦脸上的涂料边说:“杀手虽有种种不是,易容却是一绝。”
“就连这一绝也不能留下。”上官云招来了杀手,也要将杀手彻底终结,“否则的话,人人都能混到陛下身边,岂不天下大乱?”
皇帝张嘴,无声地笑了两下,还在书信往来的时候,这位上官云就很明事理,事实证明他的确值得信赖,两人见面时间不长,却已有多年好友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我会怀念这次易容,呵呵,这可是我第一次将胡子刮掉。”
皇帝才二十来岁,蓄须却已有数年,这是一种传统,前几代皇帝都留着威严的胡须,他也不能例外,不过还好,他的胡子留得不长,很快就能重新长出来。
“除旧迎新,还有许多事情等着陛下第一次去做。”
皇帝强按心中的兴奋,没错,他将第一次掌握全部权力,他将第一次真正地统治天下,还将第一次酣畅淋漓地报仇。
“萧王能对付得了紫鹤真人吗?”皇帝的语气开始冷淡下来,并非针对上官云,而是在预演待会的模样。
“紫鹤真人是个聪明的老狐狸,他会接受萧王的建议,转而支持陛下的。”
“最好如此,我对这帮江湖人可没好印象。”
“江湖人也各不相同,青城派就不错,对陛下忠心耿耿。”
皇帝露出一丝微笑,心想应该是青城派对西域云王忠心耿耿才对,但这些都没有关系,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忠臣圈子,萧王是中坚,上官云还需进一步考验。
他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萧王与紫鹤真人一块回来,然后召见众将,接受羽林军的效忠,他决定先拿羽林将军骆琮开刀。
就在这时,帐外发生一阵骚乱。
求见羽林将军的十几拨客人忍不下去了,他们当中有些人天没亮就来到军营,等了足足一天,饥肠辘辘,却只得到几杯茶水,还有士兵们的粗暴对待。
虽然被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帐篷里,他们还是通过种种迹象得知了竞争者的存在,于是收买看守,互相联络,暂时求同存异,一块走出帐篷,打算逼骆琮表态。
军营里正重新分派守卫,因此一片混乱,客人加上随从,共有近百人,轻松地来到中军帐附近,大声呐喊着要见骆琮。
“我去看看。”上官云并不担心,这些小小的混乱很容易处置,夺回京城也不难,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应对大将军庞宁,这将是他大展身手、与中原皇帝建立深厚友谊的最佳契机。
龙王从北庭汗王那里得到支持,上官云会从中原争取同样的待遇,实力还要更胜一筹。
帐外的骚乱的确不值一提,几名羽林军将领就把他们拦住了,临时联合的客人们迅速分裂,以为骆琮就在帐内,纷纷喊出自己代表哪一方,今后会给出什么好处,待到听说萧王本人已到,正与羽林将军密谈,场面立刻为之一变,许多人转身向营外跑去,被刚刚接到命令的士兵给拦了回来,另一部分人则当场呆立,犹豫着要不要改变效忠对象。
上官云望着那群人,心中感到好笑,待会皇帝现身,会有一场好戏可看了。
他刚要转身向皇帝报告情况,就听到帐内惊恐的声音:“留下御玺!”随后有人冲破帐顶,落地之后与一名卫兵对了一掌,接着飞快地向军营东南跑去。
上官云立刻追上去,他的武功这些年来没有落下,很快超过卫兵,追上了抢玺者。
那人被两名青城派卫兵缠住,脚下稍缓,却并无畏惧,左手抓着裹有五枚御玺的绸包,右手连发数掌,逼退卫兵,顺手与上官云对了一掌。
上官云连退数步,没想到对方掌力如此之强,自己绝非对手,眼见那人摆脱纠缠就要逃蹿,一道人影从他身边掠过,小声留下一句,“保护陛下。”
紫鹤真人一掌拍向抢玺者后背,大声道:“慈最胜,来来,咱们大战三百回合。”
“手下败将。”慈最胜冷哼一声,回身接招,打算几招之内就结束战斗,羽林军将士虽多,可是尚未完全恢复秩序,想留住他并不容易。
两人十几年前打过一场,紫鹤真人惜败,受了严重内伤,因此回崆峒山闭关,此前不久,两人在幽谷里没有真正交手,这回各使绝招,都想速战速决。
“嘿,倏忽掌法,老家伙这些年没学新招吗?”
“新不如旧,你用的也还是慈心三昧掌。”
两人嘴不停歇,丝毫不影响拳来脚往,虽说都是旧有的武功,却比当初更加精纯,转眼斗了十余招,掌风呼啸,十余名青城派卫兵团团围住,竟然插不进手。
此时天色已暗,有羽林军士兵点起火把,红光闪烁,越发显得正在比武的两人神出鬼没,一招一式都快得不可思议。
萧王与骆琮赶来,远远观看一会,萧王对骆琮说:“下令射箭。”
“鹤老神仙…”骆琮还是没太弄明白紫鹤真人与萧王的关系。
“他是神仙,你怕什么?”
骆琮会意,怕萧王怀疑,不敢走开,招手叫来一名校尉,命他即刻调兵过来。
虽然御玺很重要,但是中军帐里的人更重要,萧王带着骆琮走向帐篷,他要看一眼情况,再出来接收御玺。
“不准进来。”帐内传出上官云的声音。
萧王一愣,上官云虽然出力不少,可也没资格这么对他说话,正疑惑间,上官云掀开帐帘一角,严肃地小声说:“有重要客人。”说罢退回帐内。
紫鹤真人刚一接过慈最胜,上官云就回到中军帐,虽然皇帝刚才的声音不像是受伤,可也不能大意。
他看到皇帝木然地坐在帅位上,身边站着一个人,正抬头观看慈最胜破帐而出时留下的窟窿,听到声音,将目光转到门口,“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上官云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他终究还是没能躲过这个人,“龙王。”


第1166章 太后
华平公主不耐烦了,在她的想象中,暗杀应该干净利索,一刀了事,然后就是惊惶与传言,名声遍天下,可实际上,她已经无所事事地等了两个时辰,比驸马府里的日常生活还要无聊。
“王妃肯定知道萧王在哪,咱们去逼问她,我知道她的住处。”
上官如第十一次摇头拒绝公主的计划,她的每一个计划都无异于打草惊蛇,“萧王若是真心造反,不会告诉王妃的。”
“那怎么办,继续等吗?在这种鬼地方?”
这是一间堆放杂物的房子,剩余空间很小,积满灰尘,看样子很久没人整理了,公主小时候曾经躲在这里玩捉迷藏,刚进来的时候颇有感触,现在却只觉得逼仄,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天就要黑了,还要等?”
上官如诧异地看着公主,猛然想起她不是金鹏堡的杀手,“咱们等的就是天黑。”
“对啊,都说月黑杀人夜,估计就是趁天黑杀人的意思。”
“咱们也不要杀人。”
“什么,不杀人?那咱们来干嘛?”
上官如耐心解释,“活捉萧王比杀死他更有用,他掌握着金鹏杀手和许多大臣…”
“利用萧王,将他们一网打尽。”
上官如笑了笑,“我更建议公主与萧王讲和。”
“讲和?萧王暗杀了皇帝,还要栽赃给我,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如果萧王真的暗杀了皇帝…”
“如果?花园里的杀手你也看到了,这还叫如果?”
“好吧,萧王暗杀了皇帝,公主若是杀死萧王,弑君者的罪名可就永远也洗不清了,如何惩处萧王,应该由新皇帝裁定。”
公主皱眉打量着上官如,“你这个人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没错,你说的挺有道理,可我没想到你会说这种话。”
上官如微微一笑,放在十年前,她会毫不犹豫地参与暗杀,根本不管对方该不该死,六年前,她从一开始就会拒绝公主的邀请,现在她学会了沉思熟虑,学会了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计划。
“我相信,公主想得也跟我一样。”
公主其实什么也没想,她的心事全被匕首刺进萧王胸膛的场景迷住了,可是经上官如一提醒,她很快明白过来,今天的行动不是为了好玩,如果只是杀死萧王而得不到权势,她仍然会是失败者。
“劫持萧王。”她不太情愿地说,马上又高兴起来,“萧王螳螂捕蝉,咱们黄雀在后。”
外面的天终于黑了,两人走出杂物间,公主在前面带路,在内宅里寻找萧王的下落。
府外的混乱也影响到了内宅的女眷,到处都有侍者跑来跑去,公主与上官如因此未受关注,她们很快来到内宅正房,王妃坐在里面,打开房门,听取丫环们在门口报告新消息。
两人混在侍女队伍里偷听。
萧王府正直接受到暴乱的威胁,数百名江湖豪杰围在外面的街巷上,要求萧王出来说话,在遭到多次拒绝之后,变得越来越急躁。
“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群怪人,拿着奇怪的刀,跟贼兵打起来了,然后贼兵就非说太后和公主藏在王府里,非要咱们交出去。”一名丫环说,她刚从前院的家丁那里听到这个消息。
“哎呀,那两个女人怎么会在王府里?他们怎么不讲道理?萧王殿下呢,还没有下落吗?”王妃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没有。”丫环小声说,因为这个不好的消息,已经有好几名报信者受到训斥甚至挨打了。
王妃现在没这个心情,忍不住当众埋怨起萧王来,“把一大家子人扔在这儿,他到底去哪了?出府了,还是躲在哪个贱人的房里?”
没人知道也没有人敢回答。
公主拽拽上官如,悄悄离开,拐弯抹角,来到内宅边缘的一座小跨院附近,小声说:“萧王要是还在府里,肯定躲在这儿,这住着他去年才卖来的一个粉头,王妃不知情,也没有人敢告诉她。”
公主手下耳目众多,那群大小胡子倒也不全是无用之人,她能知道萧王的事情,上官如并不意外,让她感到惊奇的是另一件事,“不过咫尺之遥,王妃不知道这里住着人?”
“这就叫瞒天过海,王妃年纪大了,已经好几年不出房门一步,底下人能瞒就瞒,谁也不敢得罪萧王。”公主语气不屑,相信自己手下的人谁也不敢对她隐瞒。
“萧王不在这儿。”对跨院进行观察之后,上官如得出结论。
“你怎么知道?”
“这里没有守卫,萧王不会这么大意。”
“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没准这是萧王故布疑阵。”
上官如同意了,其实她一直在寻找的是顾慎为,她猜他会来这里,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发现丝毫踪迹。
公主在上官如的帮助下跳进跨院,只有中间的正房里透出灯光,寂静无声,的确不像是藏着人。
公主仍不死心,悄悄摸到窗下,捅破窗纸向里面窥望,上官如守在身后,心想萧王若是真在这里,早就该有一群护卫出现了。
公主愣住了,先是疑惑,随后勃然大怒,挺起身,也没跟上官如商量,紧走几步,推门而入,上官如吃了一惊,急忙跟上去,站在门口防备偷袭。
“你怎么会在这里?”公主怒冲冲地质问。
房间里的四个女人惊讶地抬头望着闯入者。
四个女人,只有年纪最大的那个呆呆地坐在桌边,另外三女都站着,两名是丫环,一名衣着华丽,容貌美艳,看样子十七八岁,大概就是萧王新买的“粉头”了。
老妇微微哼了一声,“你不也来了。”
“不一样…”公主转身对上官如说,“来见见吧,这位就是中原最有权势的女人,当今皇太后。”
她的语气里全是鄙夷与仇恨,太后脸上没有任何反应,看着门口的上官如,想了一会,说:“你是西域璧玉国来的上官如?”
外面没有伏兵,上官如关上门,仍然站在门口,说:“是我。”
太后打量了上官如两眼,兴趣好像消失了,对公主说:“你是来杀我的?”
“我根本不知道你躲在这儿。”
“那你是来暗杀萧王的,嘿,这还真是华平公主的做派,你养着那么多姘头,他们怎么舍得让你做这种冒险的事情?”
“我的姘头都很听话,谁敢管我的事?”公主脸上毫无羞愧,反而得意洋洋,“老天有眼,没找着萧王,找到你了,你喜欢什么死法,我可以满足。”
艳丽女子听明白了闯入者的身份,上前道万福,恭敬地说:“公主殿下…”
“闭嘴。”公主呵斥道,吓得那女子浑身一颤,“站到一边去。”
女子乖乖听话,两名丫环更不敢吱声,也站到一边去。
太后露出微笑,“华平公主旧性不改,你以为还有先帝护着你吗?”
“别管我,先想着谁来护你吧。”
“没人护我,也不需要,我心满意足。”
“心满意足?皇帝已经死了,你跟一个下贱女人关在一起,有什么心满意足的?”
边上的艳丽女子脸上一红,上官如准备着,心想总不能让公主就这样杀死太后,事情应该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太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目光移向桌上的油灯,此时的她,完全是一名普通的老妇人,从头到脚,没有半点宫中贵气,“我的儿子长大了,能自己保护自己,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你疯了吗?皇帝已经驾崩,就是萧王害死的,整个天下都知道了。”
“呵呵,连你也被我的皇儿蒙在鼓里,我更满足了。”
公主恼羞成怒,可她的脾气不好,人却一点也不笨,突然间许多事情涌上心头,她一下子陷入茫然,走到桌边,坐在太后对面,低头寻思半晌,“皇帝真的没有死?萧王其实还是在为皇帝做事?可是…他真够狠的,连自己的儿子都给杀死了。”
“是萧王主动提出来的,他说这个儿子不学无术,也就能为皇帝做这点事情了。”
“你早就知道了?”公主抬起头,语气中少了许多敌意。
“萧王找来一位跟皇帝很像的人,可是怎么可能瞒过我?那可是我生养的儿子。”
“原来如此,所以你从一开始就知道龙王是被冤枉的,怪不得…可是你就这么认输了?”
“皇帝是我的儿子,我手中掌握的一切本来就是要留给他的,他有本事夺走,我只会开心,哪来的认输?现在我知道,他能自己保住皇位,不再需要我的帮助,我可以安心当太后了。”
“你肯定皇帝会让你继续当太后?”公主讥讽地问道。
“当然,我将御玺都还给他了,他会留着我向天下展示孝道。”
公主摸向袖中的匕首,如果一败涂地,她要拉太后陪葬。
上官如走过来,直接问道:“当年到底是谁雇用金鹏堡屠灭顾家?”
公主诧异地看着上官如,没想到她也对这件事感兴趣,“当然是我…”
太后又一次笑了,“你跟严沁派去的使者根本没起作用,西域人才不会因为两个来历不明的人出钱,就去暗杀中原致仕的官员,是我的皇儿。啊,当时他才…六七岁吧,听说自己还有一个哥哥,就非要将他除掉,我只好同意。不过这是一个错误,那根本不是他哥哥,我们也是后来才弄清真相。”


第1167章 皇儿
太后以伤感的语气谈起往事,并非向西域人招供,而是怀着对儿子的骄傲以及失去儿子的失落,在她看来,顾家灭门实在是小事一桩,皇帝从中展示出的意志与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内容。
太后母子与中常侍严沁曾有过一段良好的合作期,他们都面临着朝中强悍大臣的威胁,必须联手一致对外,就是在那段时期,严沁违背先帝之命,将一份遗诏交出来,作为结盟的礼物。
在这份遗诏里,皇帝先是夸赞了顾仑的忠诚,随后承认自己在北庭与“某女”产下过一女一子,全都寄养在顾家,顾仑虽然绝不可能造反,手里也没有任何证据,但是难保不会被北庭所利用,因此授权给严沁,要他随时观察,一旦有事,可以持诏诛杀顾氏全家。
太后对皇帝的风流韵事不感兴趣,但当时帝位不稳,庞家还没有掌握兵权,太后风声鹤唳,一听说公主派人暗中出使西域,以为她要利用皇帝私生子夺权,立刻要求严沁抢先一步,将顾氏灭门,永绝后患。
李削竹和骆平基以私人身份先后赶到璧玉城,并不知道对方的任务其实与自己一样,等到发现的时候也没有说破,两人奉命行事,无意寻查真相。
年幼的皇帝开始并不知情,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听到母亲与严沁的谈话,他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这个哥哥有可能抢夺自己的一切,于是他站出来,说出一番令两个大人惊讶不已的话。
他说顾仑是父皇旧臣,功勋卓著,天下皆知,小小的西域杀手组织,怎么可能敢对顾家下手?
严沁虽然惊讶,却没将小皇帝的话太当回事,声称西域风俗与中原不同,利益熏心,只要出钱多,什么都肯做。
太后却有意锻炼儿子,询问他的意见。
小皇帝毕竟年幼,想出的计划很是简单直接:直接派使节奔赴西域,罗织罪名,将顾氏灭门。
严沁笑了,给小皇帝上了一课:西域各国的确向中原称臣纳贡,与此同时也向北庭效忠,不同国家的立场、倾向都不一样,总的来说,东部各国更倾向中原,西部诸国则受北庭影响更大,顾仑之所以远迁疏勒国境内,就是为了尽可能避开中原的势力。
用不了多久,严沁就开始后悔当时的做法,因为他发现小皇帝非常记仇,将严沁的笑容与教训当成了讥讽与蔑视,从此对他不冷不热。
太后想得更多一些,等到只剩母子二人的时候,她给小皇帝出了一道考题,如何在不动用中原朝廷名义的情况下,诛杀远在万里之外的潜在竞争者。
第二天早晨,小皇帝给出了答案:“父皇担心北庭会利用顾家的小孩插手中原事务,北庭难道就没有相似的担忧吗?既然顾仑跑得太远,那就让北庭动手吧。”
太后觉得儿子的主意太不切实际,北庭怎么可能为中原皇帝做事?可是仔细想想,她开始感到儿子的确看到了整件事的核心问题,目光之准让她都有点害怕。
具体计划还是由严沁制定,他派出一支正式的使节队伍前往北庭,以张扬的方式暗中打听先帝当年到底与哪个女人有染。
使节知道此事涉及皇家隐密,对真正目的却一无所知。
计划立竿见影,顺利得出人意料,大日王恼怒地将中原使节撵走,禁止任何人与他交谈。
接下来的事情太后就只能猜测了,大日王正在努力争取老汗王的欢心,害怕传闻会毁掉自己的前程,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谨慎的聪明人,于是以自己的名义向金鹏堡发出暗杀令,独步王不再犹豫了。
“大日王?”上官如没想到事情最后又会绕到北庭,关于中原皇帝在北庭的绯闻传言甚多,没一个与大日王相关。
“据说大日王已经死了,替先帝生下子女的人,到底是他的姬妾还是女儿,估计再也没人知道了。”太后脸上浮现得意的微笑,她对这件事毫无兴趣,从未做过深入调查,此时想起的还是儿子的聪明。
“你说这是一个错误,难道老皇帝的子女没有寄养在顾家吗?”公主插口问道,发现当年的一桩小小暗杀背后还有这许多隐情,她感到很有意思,听故事有点入迷了。
太后叹了口气,缓慢地摇摇头,“世事无常,人算总是不及天算。严沁怕有不好的传闻,于是详细调查顾氏从前的家人,看他们是否知道秘密。问题不大,他们甚至没听说过顾氏灭门的消息,可是顾仑的大儿媳,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她宁愿被休归家,也不肯迁往西域,她透露了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公主追问,几乎忘了太后是她的大敌。
“先帝的确有一子一女寄养在顾家,顾仑很忠诚,对内对外都声称这是他的后代,可他当时还在北庭服侍先帝,只能先将一对儿女送回家,自己仍留在北庭。我猜顾夫人肯定很不满,所以暗中下手,当然也可能是意外,总之女儿活下来了,儿子却得病亡故了。”
“亡故了?那这个龙王顾慎为…”公主大惑不解。
“顾夫人害怕顾仑愤怒,偷偷抱养回来一个同龄婴儿,大儿媳与婆婆一起做的这件事,两人都不知道死去的婴儿有多重要。”
先帝的私生子真有那么重要吗?时至今日,太后反而怀疑起来,可是在地位不稳的时候,再小的可能看上去都像是迫在眉睫的威胁。
上官如的嘴里感到一阵强烈的苦涩,甚至想要呕吐,整件事的匪夷所思是一个原因,太后轻松随意的态度更让她觉得恶心,中原宫廷里一件不起眼的错误,在西域引起多大的灾难啊。
她控制住心中正在发芽的憎恨,对自己说,一切皆有定数,神灵或许就是要除掉金鹏堡,所以借助于远方的一起阴谋来达成天意。
公主冷笑数声,“原来龙王杀了那么多人,其实是在替不相关的人报仇。”
“我瞧他只是喜欢杀人吧,跟报仇未必有多大关系。”太后对顾家后人的兴趣不大,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用。
“我听说严沁有几次想要保护顾慎为。”上官如说,与太后正好相反,她的全部心事都在他一个人身上。
“是吗?”太后微微皱眉,“那个老滑头,他大概是忌惮皇儿,所以想留一手,他明知顾慎为没有皇室血统,只是想利用传言而已。”
公主的怒意又恢复了,“想不到我一直在替你们母子背黑锅,亏我对皇帝那么忠心,总想帮他成为真正的皇帝。”
“帮助皇帝?呵,这种事情不可能存在,对皇帝来说,‘帮助’即是‘分享’,我是他母亲,希望他自立的愿望比你们任何人都强烈百倍,给他提供了最多的帮助,可他仍然将我看成障碍,而且是最大的障碍,即使我投降认输也不行。”
公主一点也不相信太后的说法,全天下人都知道,太后贪恋权力,一直在想方设法控制皇帝,“你什么时候向皇帝投降认输了?”
“从发现尸体的那一刻起。他想用驾崩的消息令朝廷大乱,等各方势力僵持不下的时候再重新现身,我将消息压下,就是为了与他沟通,可他躲起来不肯见我。于是我听从紫鹤真人的建议,让顾慎为放手去查,希望皇儿能明白我的意思:我知道死的人是替身。”
“顾慎为约见严沁,老滑头知道得太多,也是我想办法除掉他,反正严沁心中早已背叛,我这也是替皇儿除掉一个障碍,可他仍然不肯做出回应。”
“昨天晚上,紫鹤真人对我说萧王拉拢江湖人,想要制造混乱杀死我跟公主。我当然知道萧王只是傀儡,背后是皇儿在掌控一切,真人还说杀手们出现在南城的器杖局,建议我带着御玺夺下羽林军。我没有去羽林军,而是直接来到器杖局,准备将御玺送还皇儿,这还不叫投降吗?”
太后的声音里第一次显出一丝恼恨,与公主记忆中心狠手辣的老女人相吻合。
“他总算没杀死你。”公主对太后一点也不同情,反而觉得她咎由自取。
“皇帝怎么能杀死自己的母后呢?那会惹来天下人的怨言,我的皇儿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他将我留在这里,留在萧王没有名份的姬妾房中,待会那些杀手会将江湖人引到此处,将屋子里的人全都杀死。公主能来陪葬,算是意外之喜吧。”
萧王姬妾与两名丫环,对整场谈话听得如在云里雾里,最后几句话却听清了,吓得叫出来声来,“萧王…萧王…”
太后不屑于与她说话,在屋子里坐了差不多一天,从来没对她开过口,这时也一样。
公主严厉地瞪了姬妾一眼,“萧王连自己的儿子都舍得,何况你?”
姬妾身子一软,与两名丫环一块瘫倒在地上。
“咱们上当了。”公主对上官如说,倒没有特别害怕,“怎么办?逃出去还是杀出去?”
上官如走到门口,从缝隙向外望了一会,“来不及了,金鹏杀手已经将出路堵住,就等中原江湖人杀来了。”
“不出明天皇帝就会替咱们报仇的。”太后用与世无争的镇定语气说道,“他会将江湖人与杀手一块铲除,然后声称自己遭到绑架,被萧王解救出来的。”
“皇帝什么都告诉你了?”公主不太相信。
“我的皇儿,我最了解。”太后甚至有点开心,她已决心赴死,公主却没有,这就是一种胜利。
上官如不了解皇帝,她了解另一个人,“萧王与皇帝去接收羽林军了?”
“嗯。”太后轻声应道。
“那他危险了,顾慎为也在羽林军,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正准备着大开杀戒呢。”
太后脸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