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骨者的传奇 极地深寒上一章:第9章
  • 拾骨者的传奇 极地深寒下一章:第11章

马克·波罗:走进中国

探险成果:最早考察中国的欧洲人之一

时间:始于1271年

在中世纪,当其他小伙伴还沉迷于弹子游戏时,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问他:要不要同他们一起骑马从意大利旅行到中国。现在,让我们看看真正不可思议的事吧:这个热爱冒险的17岁男孩,竟然毫不犹豫答应了!

马可说,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仿佛听到了死神的召唤。但是,当他到达庞大而辉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时,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一切都那么神奇:可以买东西的纸(币)、色彩艳丽的纹身,像神话中独角兽一样的犀牛…

马可把这次旅行写成了一本很受欢迎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后来,就是这本书唤起了另一名意大利青年的冒险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伦布。

佛迪南·麦哲伦:环球旅行

探险成果:进行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时间:始于1519年

在佛迪南·麦哲伦的时代,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通过环球旅行来证明这个事实。于是,证明地球形状这件事,就成了麦哲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怕的暴风雨几乎使他的船队覆没。由于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队员们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饥。3年过去了,只有5艘船胜利到达终点,就是这些船带回了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勇士们。

大卫·立文斯顿:“闯”入非洲

探险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时间:1841年至1873年

对于苏格兰博士、传教士大卫·立文斯顿来说,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着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他曾与狮子搏斗并差点失去一条手臂;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维多利亚”。

他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路上失明了。5年后,新闻记者亨利·斯丹在一个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顿博士,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立文斯顿博士,我想我做!”这句口号,激励了无数后来的探险家。

罗伯特·皮尔瑞:到达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北极

时间:1909年

罗伯特·皮尔瑞和他信赖的伙伴马瑟·汉森(另一个天才探险家),以及其他4名队员一起向北前进。前往北极的途中,他们铲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着极其寒冷的天气,遭遇过漫无边际的大雾——那大雾仿佛是整个北美大草原燃烧冒出的黑烟。

当他们最终到达北极时,衣衫破烂的皮尔瑞激动万分,他挥舞着妻子亲手缝制的美国国旗,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顶端。

罗德·阿蒙森:到达南极

探险成果:最早到达南极

时间:1911年

在向北极航行的途中,罗德·阿蒙森突然决定前往南极。因为他认为,比起考察已经被开发的土地,成为首先到达南极的人更“酷”。“我将在那里战胜你!”阿蒙森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的竞争者——正在前往南极途中的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着雪橇在冰雪覆盖的荒原上滑行。事实证明,这简直是绝妙的主意。因为,斯科特选择了小马做交通工具,结果糟透了,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后,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个星期到达南极

上个世纪著名的探险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成员约翰·戈达德,8岁时得到祖父送给他的一幅世界地图。15岁时,写下人生的127项梦想:完成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的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俐峰;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有梦才有希望,有梦才有动力,52岁时,约翰·戈达德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我们相信,约翰·戈达德的另外一些梦想肯定也会不断实现。

梦想能激发人的潜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的一个励志广告。它启示我们,人是有潜力的,当我们抱着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时,我们就会挖掘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潜能。如果没有梦想,潜能就会被埋没,即使有再多的机遇等着我们,也会错失良机。索尼公司是日本著名企业,创办人是井深大和盛田昭夫。

这两个人年轻时就产生创办实业的梦想,并立下宏愿,要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视听设备,为改变民众的生活娱乐方式而努力。身边的朋友都认为他们是痴人做梦。直到1946年5月,这两人注册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很多人还认为他们不会成功。1958年,公司更名为索尼株式会社,两人的事业慢慢做大,周围的人不得不对这他们刮目相看。六十几年过去了,如今的索尼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民用电子、工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及娱乐业等领域的先导企业,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年轻时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

梦想是前进的指南针。因为心中有梦想,我们才会执着于脚下的路,坚定自己的方向不回头,不会因为形形色色的诱惑而迷失方向,更不会被前方的险阻而吓退。苹果电脑公司CEO乔布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几经起伏,虽多次被董事会罢免,但他始终忠诚于自己的梦想,以其天才的设计赢得了无数用户和同行的热爱、尊敬。由于是公司必不可少的人,他每次被罢免后,都能够东山再起。

梦想人人都可拥有。它和时间一样,对天下苍生都是公平的,既不会厚爱任何人,也不会歧视任何人。只要心中有梦想,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苦娃子也能崛起为将军。台湾著名企业家吴灿坤自称是“吃地瓜长大的孩子”。当他17岁时,家里仍在点煤油灯,一天三顿吃地瓜。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吴灿坤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长大后,要让家里有电灯,有水泥地板。因为有梦想,上中学时,吴灿坤用功读书,每门功课都拿到“优”,学习之余,他还喜欢收听有关“创业”的专题节目,后来,他创办了灿坤电器,生产的多款小家电在国际上创下了销量第一的纪录。

一位文学家说得好:带着梦想上路,你就会忘记路途的遥远和沿途的劳累。趁年轻,带着梦想上路吧。

附录3

本报讯(记者商琦通讯员黄翠萍)昨日,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召开南北极产品推介会,推出南北极旅游产品,同时宣告启动“南北极大探险”之旅,并向全国公开招募第一批“中国勇士”,共10名,参加探险之旅的第一站格陵兰岛、冰岛豪华邮轮破冰之旅,20天行程报价79999元,将于今年5月20日进行全球首航。此次“南北极大探险”,将采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破冰船,压碎1米多厚的冰层破冰深入南北极圈,在冰河上穿行,并登陆冰岛考察极地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极地游。如“南北极大探险”的首站格陵兰岛、冰岛豪华邮轮破冰之旅,是世界首个深入北极圈格陵兰岛的旅游探险团队,也是中国旅行团深入格陵兰岛的首发团。

旅行社表示,四条南北极旅游探险线路将分别于今年5、7、9月和明年1月出团。其中,明年1月出发的穿越极圈探寻帝企鹅南极探险之旅更是全球首发,并且是全球唯一可以接近帝企鹅的深度南极游产品,中国游客将能于中国农历新年首次抵达帝企鹅的栖息地玛格丽特湾,与珍贵的帝企鹅共度大年。探险第一站“格陵兰岛、冰岛豪华邮轮之旅”,首发团将于5月20日出发。

极地探险

极地旅行的特点:

北极圈内的陆地几乎终年冰封,海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山。一年中只有两个季节:漫长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隆冬季节有时全天是黑夜,仲夏时则会24小时全为白昼。除了冰河和封冻的大海,在北极地区夏季气温可达18度,但冬季里会降至零下56度,而且气温不会超过零点。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曾有过零下69度的低温。北极地区秋冬之际,会有飓风,能将积雪上扬30米,给人的感觉就象一场来临的暴风雪——实际上并没有下雪。伴随着低温,狂风有明显的冷凝效果——比温度计显示的低温还要厉害得多。例如,零下14度时,每小时32公里的风速会使实际气温相当于零下34度,如果风速达每小时64公里,将相当于零下42度的严寒。气温越低,实际下降的效果会更明显。当风速超过每小时64公里,气温的下降速率也就不会有更多的不同了。

在暴风雪中迁移是不可能的,此外无论何时,在茫茫冰地和苔原地区辨别方向也是很困难的。夏季里融化的冰水使得苔原地区出现许多沼泽,海里的冰变成半融状态,相当危险。

在北极的夏天,黑苍蝇、鹿蝇和水飞虫会很令人讨厌。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因此搭帐篷时应避免过分靠近水边。记着放下长袖,竖起衣领,头上顶着蚊帐,在篝火中点燃一些新鲜绿叶——生烟可以驱走蚊虫。天气变凉后,它们的活动能力减弱,夜间不再出现。

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冰岛、斯堪的那维亚、新泽明里亚、斯片特伯根以及其他一些岛屿上有许多山脉,那里的冰山悬崖、冰河、冰裂和时常发生的雪崩都会给探险者带来极大的危险。

每年的五月至八月份,沿北冰洋海岸线一带经常会有浓雾,用时会向内陆延伸,使得你很难辨别方向。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09:59回复此发言

--------------------------------------------------------------------------------

2回复:极地探险

极地地区的导航:

在极地地区指北针是不可靠的,夜空的星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导航。夜间的亮度也足以方便行走。白天可以利用“辨影法”。

在冰海中前行时,注意不要在浮冰上行走或者远离陆地标识而迷失了方向。大块浮冰经常漂移——相应位置也会改变。当心冰块破裂。如迫不得以要从浮冰上穿行,应快速跳行,落脚点离浮冰块边线不得少于60厘米。尽管有幸存者被从向前漂移的浮冰上营救的先例,但是通常情况下,冰块在朝更温暖的海面漂移时会逐渐融化,也许有时为了获救只得冒险。

避开浮冰,它们的大部分体积位于水面以下。当这部分融化时,它们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发生翻转,尤其是位于其上的你增加了它上部的重量之时。

避免靠近冰崖航行。冰山可能会突然间解离出大量巨大的冰块,经常重达上千吨,它们会突然间崩裂入海。

观察鸟类飞行也能引导航向。迁徙的野禽在融冰期会飞向陆地。大多数海鸟白天飞行出海,夜间回归。

天空中的云彩有助于确定远方的地形。广阔水面、树林或者无雪之地的上空飘动的云彩看上去相对暗一些;冰海和雪地上空的云彩看上去亮一些。新结的冰会产生灰色的映射。有斑驳倒影的天空意味着下面有浮冰或凹凸不平的雪堆。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09:59回复此发言

--------------------------------------------------------------------------------

3回复:极地探险

极地穿着的衣物:

严寒和酷风在几分钟内就会使暴露在外的肉体冻僵。要保护整个身体、手和脚。戴上兜帽——它应该带有拉链,这样可以部分保护面部。毛皮边饰物可以防止呼气中带出的水汽在面部结冰,那样会冻伤皮肤。

外套应该防风,织物应尽可能严密以阻止雪片粘在上面凝结,但又要有足够的透气性以便允许水汽散发——不需要防水材料,否则会使水蒸汽在里面凝结。内层衣服应该不透气以便提供隔热效果。皮革制品的外衣最为理想。衣服开口处允许热量散发,运动时里面的热空气通过开口向外散发。沿袖口以上将衣袖扎紧,裤脚可以扎进袜子或靴子里。如果流汗了可以松开衣领或袖口,如果还感觉热得难耐可以脱去一层衣服。比如进行劈柴或建棚之类重体力劳动之时。

只有坠机或诸如此类的意外事件才可能将某人孤零零地抛在某地而又毫无装备。在脱离飞机之前应尽可能抓几件随身衣服。

穿上毛料衣服——它不易吸水,即便在潮湿时仍能保暖。编织孔间的空隙能够使身体保持热量,因此它作为内层衣服材料最为理想。

棉制品就如同灯芯一样,很容易吸收水汽。潮湿的棉制品散热能力会是干燥时的240倍。

关于靴子,海豹皮靴、防水帆布长统靴都相当理想,它们有着坚实的鞋带和橡胶底面,都具有隔热效果。带足三双袜子,型号依照等级可以一层层穿在脚上而不起皱。如果需要,也可临时在脚上包裹几层织物加厚。帆布座位可以临时制成简易的长统靴。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0回复此发言

--------------------------------------------------------------------------------

4回复:极地探险

如何寻找藏身处:

你不可能在毫无掩蔽下休息好。必须要避风!

寻找你能稍家改装就能利用的自然庇护所,应该避免选择悬崖的背风面,积雪会从崖上滑下,埋葬掉你的庇身棚。还应避开冰雪或岩块可能崩落的地点,避开冰雪覆盖的树荫——树枝有可能会不堪重负而折断——除非有大树枝已经支撑在雪地上,那样在树枝下面可以有一块空地,提供天然的避风所。

切记:即使为了避风也不应把每个出口都堵死。你还得使之通气,尤其如果你在棚内生火的话。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0回复此发言

--------------------------------------------------------------------------------

5回复:极地探险

什么是北极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13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24年,回国后写出《马可·波罗游记》这部千古不朽名著,书中描写的那个“黄金铺路”、“绫罗绸缎比比皆是”的东方古国,便成为无数西方人憧憬的地方。寻找一条穿越北极海域、直抵中国的“东北航线”或“西北航线”,竟然成为在西方世界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一场角逐。先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驾船向西进军,他此行虽没有实现初衷,却找到了美洲这个新大陆。接下来,有英格兰的马丁·弗罗贝舍、挪威的巴伦支、俄罗斯的白令、英国的富兰克林等,前赴后继地向北极海域发起冲击,他们中多数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那片冰凉的寒漠。直到1878年,才由芬兰科学家阿道夫·伊雷克率船队打通了东北航线。至1906年8月的最后一天,挪威人阿蒙森驾船好不容易穿越了加拿大北极地区那岛屿密布、冰山林立的迷宫水道,抵达阿拉斯加西海岸的诺姆港,实现了打通“西北航线”这个人们几个世纪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1回复此发言

--------------------------------------------------------------------------------

6回复:极地探险

第一个横跨北冰洋的探险队是哪一支?

1968年2月21日,由4人组成的英国横跨北极探险队,从美国阿拉斯加州的最北端巴罗角出发,冒着零下44度的严寒,在北极巨大的浮冰群上作了长距离旅行。经过整整464天,于1969年5月29日到达挪威的斯瓦尔巴德(即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东北部的七岛群岛,全部行程达5,825公里,成为第一个横跨北冰洋的探险队。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1回复此发言

--------------------------------------------------------------------------------

7回复:极地探险

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是谁?

美国探险家罗伯持·皮尔里是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皮尔里在北极探险花费了23年的时间,他为了实现自己攀登北极点的志愿,很早就开始了精心的准备并多次进入北冰洋。1908年6月6日,皮尔里再次率领“罗斯福”号探险船去北极探险。探险队由21人组成,9月5日,“罗斯福”号驶抵离北极只有约900公里的谢里登角,却被严严实实地冰封在海湾里了。第二年2月22日,皮尔里留下一些人员,组成3个梯队向最后一个出发点——哥伦比亚角前进。前两个梯队打前站,负责探路、修建房屋,好让皮尔里指挥的第三梯队保持旺盛的体力向北极点冲击。4月1日,最后一批人员撤回基地,参加最后冲锋的只有皮尔里、亨森和3个爱斯基摩人,当时,突击队离北极点还有约240公里。4月5日,皮尔里已到达北纬89度25分处,离北极点只有约9公里了。在一处冰问河流中,皮尔里放下一根长达2752米的绳子测深,结果还是没探到底。快到北极点时,他们每个人的体力都消耗太大了,两条腿仿佛有千斤重,一步也迈不动了,眼皮也在不停地“打架”。稍待休息之后,皮尔里一行勇敢地冲向北极点,终于在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后来,经过专家们的仔细鉴定,确认皮尔里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探险家,他所到达的地点,是北纬89度55分24秒,西经159度。皮尔里在北极逗留了30小时后返回营地。

皮尔里的北极探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从格陵兰到北极不存在任何陆地,整个北极都是一片坚冰覆盖的大洋。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2回复此发言

--------------------------------------------------------------------------------

8回复:极地探险

著名的北极探险家巴伦支怎样献身北极?

荷兰人巴伦支为寻找东北航线,自1594~1597年曾5次率领探险队去巴伦支海,并两次沿新地岛西岸和北岸航行,到达了喀拉海峡。1594年,在基利金岛附近,巴伦支带领两艘船向东北航行。7月13日,在雾气弥漫的天气里,他们航行到一片冰原的边缘,经测定,探险队已经到达北纬77度15分,至此,他创造了当时西欧航海家远航到北冰洋的最北记录。7月29日,巴伦支在北纬77度附近又发现了他命名的冰角。8月1日,他在发现了不大的奥兰斯基岛群之后返航。1596年又开始了他最后一次冒险远航的征程,当他航行到北纬74度30分海面时,发现了一个海岛,船员们在岛上发现了一只被打死的北极熊,这个岛因此被命名为熊岛。4天后,他们又调转船头朝北偏西方向驶去,6月19日,船队来到了一群岛面前,岛上重峦迭嶂,山势峥嵘,便被巴伦支称之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8月26日,他们停泊在新地岛北岸,这是西欧人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越冬地。巨大的冰山和海冰对船只造成了很大威胁,他们被迫从船上卸下武器、货物和航海器具,在岸上用木浆和船改造成一座小屋,再把木板连接在一起,筑成一圈围墙。异常寒冷的环境和严重营养不良,使几乎所有的探险队员都患了坏血病。在1597年,17个越冬人员中已有5人死去,其中就有巴伦支。直到1871年,人们才在巴伦支住过的那座小屋里发现遗留下来的部分物品。其中有在桌子上放着的一本被打开的书“中国历史”。又过了5年,即1876年,人们又在那座已倒塌小屋的废墟里找到了巴论支写的考察报告。为了纪念这位百折不挠的探险家,从19世纪中叶起,人们就把埋葬他的那个大海命名为巴伦支海。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2回复此发言

--------------------------------------------------------------------------------

9回复:极地探险

北极探险家富兰克林如何神秘失踪?

约翰·富兰克林是英国著名的极地探险家,他在加拿大北极区考察了约1200海里的漫长海岸线,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因而在返回英格兰不久就被授予爵士称号。

1843年,英国海军部批准富兰克林率领一支新的探险队,他选用了两艘刚从南极海域回来的探险船“黑暗”号和“恐怖”号,并亲自挑选了128名探险队员。1845年5月26日,富兰克林指挥着探险船从泰晤士河起航,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海上探险活动。两个月后,在格陵兰附近海域,探险船队被一艘巨大的被人们遗弃的捕鲸船挡住了去路,随后便失去了与英国的一切联系。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不见探险队的踪影。1848年初春,海军部派出了3支规模较大的搜寻队。没有多久,这3支搜寻队都失败了。1854年10月,为了寻找这支已失踪多年的探险队,富兰克林太太组织一支搜寻队,买了一艘177吨的游船“狐狸”号,进行了适应北极航行的改装,并请参加过第一次搜寻活动的舰长马克林特克海军上尉,来指挥这一次的搜寻活动。经过千辛万苦,1859年5月,搜寻队在威廉岛西部沿海找到了富兰克林探险队几名成员的尸体和“黑暗”号上的救生艇和完好无损的航海记录。通过航海记录得知,富兰克林当初试图通过威廉岛西面的维多利亚海峡、由于碰到了巨大的浮冰,被围在这个地区。1847年,他不幸死去。后来在长期的饥寒的拆磨下,一些探险队也相继捐躯。1848年春季,也就是探险队写下这份记录前,已经接替富兰克林职务的克劳齐上校决定,离开探险船,去大鱼河寻求援助,特别是寻找食物。但一切都是徒劳的。100多名探险队员和船员,在寒冷、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下,绝大部分先后死于这个荒凉的岛屿上,少数侥幸逃出的,也死在半路。这是北冰洋和北极探险史上最大的一次遇难事件。

富兰克林的北极之行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英雄行为和献身精神却使后人无比钦佩,他彼人们誉为海洋探险事业的先驱者,成了历史上一名伟大的海洋探险家。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3回复此发言

--------------------------------------------------------------------------------

10回复:极地探险

有没有人只身到达北极点?

1978年,日本探险家植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是近年北极探险史上有代表性的事件。植村为了进行这次北极探险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1978年3月5日,植村坐上由17只狗拉的雪橇,从加拿大的北极群岛埃尔斯米尔岛北端的哥伦比亚角出发,踏上乱冰块,开始了向北极的远征,行程约900千米。他携带了一部收发报机,以便进行联系。同时,他还从气象卫星定期获得天气预报。他本人在探险期间采集了极地的冰、雪和空气标本,进行了科学研究。加拿大的飞机按预定地点和日期为他设了10个空投点,空投补给品。尽管有这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但这次探险仍是极其艰难惊险的。10多米高的冰山有时挡住了他前进的去路,北极熊时常对他进行袭击,零下40度的严寒和暴风雪,特别是冰块的漂浮和破裂经常给他带来严重的威胁。5月1日,植村直己到达了北极点,8月22日回到了格陵兰。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3回复此发言

--------------------------------------------------------------------------------

11回复:极地探险

滑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一支?

1979年3月16日,7名前苏联科学考察者携带滑雪板,从前苏联新西伯利亚群岛最北部的根里叶蒂岛出发,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向北进发,沿途经过了坎坷不平的浮冰群和许多冰裂地带,历时77天,于5月31日到达北极点,全程共1500千米。除了途中由飞机为他们提供各种给养外,在整个行进过程未用任何交通工具,仅用滑雪板到达北极,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3回复此发言

--------------------------------------------------------------------------------

12回复:极地探险

潜艇能否从冰下到达北极点?

1957年8~9月,美国海军原子能潜艇“鹦鹉螺”号在艇长安德森的指挥下,在冰下航行了5天半,到达北纬87度.没有发现很厚的冰层。8月份,该艇通过白令海峡北进,潜航到冰下横穿北极,于1958年8月3日到达北极极点,并成功地驶出格陵兰海的开阔冰域。美国海军的这艘“鹦鹉螺”号核潜艇远航北极,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舰船首次驶抵北极点的壮举。它的姐妹船——“鳐鱼”号在同年8月以北极点为目标潜航了约4633千米,10天之间浮出海面9次,其中一次准确地突破了北极点。

1963年9月29日,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冰下航行的一艘前苏联核潜艇抵达北极点并在那里浮起。这艘核潜艇在抵达北极点前,艇上的仪器探测出北极点附近是一个被薄冰覆盖的面积不大的冰窟窿。潜艇这时已停车,利用惯性向预定点接近,当恰好到达北极点时,潜艇开始上浮。指挥塔撞破了薄冰,潜艇浮出了北极点。

作者:极地天狼星2006-10-3110:04回复此发言

附录4

探索

一般来说是法国的杜蒙·杜维尔在1840年1月18日发现南极大陆,美国海军上尉查尔斯·威尔克斯于晚一日发现南极大陆。但由于有“日界线”的关系,颇有争议。

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人是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以及他的随行人员,到达时间是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的主要对手罗伯特·斯科特(RobertFalconScott)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在回程的时候,斯科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于饥饿和极度的寒冷而死亡。往后,曾经有七队探险队利用陆上交通到达南极。以到达时间排列他们分别为:

阿蒙森和斯科特

埃蒙德·希拉里

维维安·福克斯

安特罗·哈沃拉

Crary,和Fiennes

为纪念阿蒙森和斯科特,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SouthPoleStation)于1958年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上建立,并永久性地为研究和职员提供帮助。

古老的冰芯

日本南极观测队于2006年1月26日在日本南极观测站基地「富士圆顶」(FujiDome)附近发现,据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长藤井理行表示,这是在南极冰盖下9994英尺处发现;日本教育科学部门的官员梅崎友治表示,冰芯气泡中含有许多气泡,这些气泡里面的气体,很有可能是百万年前留下来的,如果经过研究,不但可以了解以前的地球环境,还可以用来预测以后的气候。经估计,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历史约有100百万年。

禁狗令

南极大陆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狗的地区。“国际南极条约组织”出于保护南极环境考虑,1991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南极禁狗令:“狗不宜再引进南极大陆和冰架,南极区域所有的狗都要在1994年4月前离开。”遵照禁令,当时各国南极考察队员都依依不舍地送走犬只,与向带来欢乐和情感慰藉的爱犬们说再见,送它们离开南极。所有的犬只于1994年初就全部撤离南极地区。此后驻扎在南极的各国考察研究队伍就没有任何的犬只陪伴。

在南极发展研究探勘史上,用于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著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只剩下当人类宠物的功能。

到目前为止,世界所有的相关国家都遵守禁令,做到南极无狗的要求。

南极动物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因为这个地方常年温度在零下60℃到零下80℃,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在这片大陆上肆虐。尽管如此,有一些顽强的动物们却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

极光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南极洲正在从冬天里苏醒过来。这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气温仍在可怕的摄氏零下五十度上下徘徊,刚刚回升的太阳光线几乎没有一丝暖意。很少有动物能够忍受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

可是帝企鹅可以。站在冰封的海面上,它们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暴风雪强大的威力。只有相互挤在一起,它们才能度过冬季寒风刺骨的几个月。它们轮流去抵挡猛烈的寒风。帝企鹅只能生活在这里,因为南极大陆四周被南大洋环绕,没有任何陆地食肉动物能够到达这里。所以与北极动物不同,它们不会到北极熊的威胁。

海面仍然被冰层覆盖。可是有一种海豹——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这里。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不用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或很好地吃东西。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

南极大陆与世隔绝,海拔也很高,有些地方接近五千米,这里比北极要寒冷许多。冰层慢慢从中心地带滑向边缘,形成巨大的冰川。冬天,南极大陆本身加上周围冰冻的海水,面积扩大了一倍。海岸边厚厚的冰层在整个南极大陆四周向外延伸了数百公里远。

冰雪覆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鳞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这里。在这几个一片漆黑的月份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冰层开始融化,贮存在其中的少量空气被释放出来。这些气泡周围生长着一些微型海藻,现在鳞虾用脚不停地拍打,把海藻收集起来,作为食物。太阳光线越来越强烈,投射到更深的海水中,浮藻开始大量生长,鳞虾也离开了慢慢融化变小的冰块,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吞吃这种新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