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在心里回答杨父:有的。天下是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的。
暮晚摇重新回了慈恩寺。没有其他缘故,因为她的侍女们还在寺中等她,她要回寺带人一起走。
然而这一次回到慈恩寺,因为雨已经停了,寺中通明,四处灯火达旦,照得亮堂堂的。人们擦肩接踵,密密麻麻,让暮晚摇看得一阵头大。
暮晚摇让卫士们进去找侍女,便只站在寺门口一片地方等人。她对看寺中灯火没有兴趣,将发间的幕离摘下,在手中摇晃着扇风。而这般随意地看着寺中来往进出的行人,暮晚摇目光忽一凝。
她看到了言尚。
他长袍束带,一身青白色,长发用白色发带束着。发带落在他衣上,和衣袖缠在一起。他在人中行走,四处张望。那芝兰玉树的相貌,在人群中显眼无比,引得无数女郎悄悄看他。
有大胆娘子前去和他说话,便见他礼貌后退三步行礼,还和那主动搭话的娘子说话,像在询问什么。
暮晚摇便隔着人群,这样看言尚,心想原来他在外面,是这个样子的啊。
哎,宛如玉竹,俊美清逸。
言尚这边找人时,暮晚摇就那样站在人群外观察他。他有些迷茫地立了一会儿,目光随意地向寺门口这个方向看来,这一下,暮晚摇便看到他呆了一下,然后眼睛微微亮起。
他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向她这边要走来。
暮晚摇心想:哎,这人好无趣。看到她隔着人观察他,故意看他找人,他都不生气的么?一点脾气都没有的么?之前还在生她的气呢。
她愈发心中生愧。
而就是言尚向她走来时,两人中间的人群中,忽有一个小孩摔倒,放声大哭起来。周围有大人关切停步,却一时间竟没有人上前。暮晚摇便看着言尚犹豫地向她看了一眼,露出抱歉的神色。
果然,如她所料,他果断过去,蹲下看那个小孩儿,轻声细语地安慰询问了。
暮晚摇终于不在原地等了,而是走了过去,站到了言尚身边。寺中来往人很挤,她看言尚蹲在这里,不少人挤过来,要将他和怀里抱着的小孩挤得摔倒。暮晚摇一个眼神送出,当即有卫士开路,腾出一段空地。
暮晚摇问言尚:“怎么了?”
她看言尚还抱着这个孩子,低声和小孩说话。
言尚抬头,蹙眉轻声:“他父母不见了,他又发了烧。我想将他送去寺中的养病坊,等他父母来找他。殿下……”
暮晚摇颔首:“可以。”
她不介意,言尚微松口气,抱着小孩站了起来。
大约言尚身上真的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暮晚摇和卫士们跟着他,众人一路去养病坊,就见言尚怀里的小孩从最开始地抽抽搭搭,最后居然不哭了,心安理得地抱住了言尚的脖颈,将哭累了的小脸搭在了言尚肩上。
小孩从言尚肩头去看跟在后面的漂亮女郎。
暮晚摇见这个小孩也不过四五岁,言尚说他发烧了,暮晚摇看着倒觉得还好,挺正常的。
小孩开始跟言尚身后的暮晚摇沟通了:“姐姐,你是言哥哥的妻子么?就像我阿父阿母那样。”
暮晚摇不吭气。
言尚低声:“不是的,这个姐姐还没有嫁人,你不要乱说呀。”
小孩诧异睁大眼:“那她怎么跟着你呀哥哥?”
言尚低声:“我们是朋友。”
小孩半懂不懂地点头,趴在言尚肩上不说话了。
暮晚摇却是听得难受。因为她的不回应,言尚只能说两人是朋友么?
好不容易将小孩送去了养病坊,暮晚摇和言尚出来。
暮晚摇说:“我以为你要在那里一直等到那个小孩的父母来,才肯放心离开。”
言尚低声:“殿下还在,我岂能丢下殿下不管?如此已经足够了。并不是我在那里等,就能等到人的。我跟养病坊的人交代了,明天再过来问一下,如果那个小孩儿找到了父母,就是最好的。”
暮晚摇侧头看他,道:“你真的对谁都好。”
言尚向她望来,怔一下:“你讨厌我这样么?”
暮晚摇想了下:“还好。你这样是麻烦了一点,但也不讨厌。”
言尚露出一些笑。
二人在灯火下走,言尚低声问她:“你和杨三郎……下午待得还好吧?”
暮晚摇:“嗯啊。”
言尚又犹豫,他近乎纠结地问:“我来寺中没有找到你,问主持,主持也说不知道。你是不是送杨三郎回府了?”
暮晚摇:“我送他出城了,他直接走了。”
言尚:“这样啊。”
他不再说话了,便换暮晚摇侧头打量他。看他蹙着眉,既有些放下心,又有些后悔自己的龌龊,还有些纠结自己为何要这样,最后,就是……还有一些吃醋就是了。
言尚抬目,与她的视线对上。
重重火光照在二人的眼中。
二人都齐齐怔了一下,静静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四处人海潮朝,好似一下子放空。二人这般对视,寂静安然,命不由己,竟是看得痴然,眷恋不已。
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情意。
言尚看她半天,喉口动了动,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拉住她的手,将她拽得离自己近一些。言尚:“摇摇,为了我,你以后能不能和其他郎君……”
暮晚摇不等他说完:“能。”
他诧异看来。
暮晚摇眼神冷淡的:“我本来也没喜欢过他们谁,你不必担心。我和我姑姑不一样,我不爱乱七八糟的许多人。”
言尚目露温柔,轻声:“怎么这么说?你当然和她不一样,我心里知道的。”
人流中,他终是不好意思做更多的动作,拉着她的手腕不放,就已经是他的大胆了。
而暮晚摇看着他,心里一会儿想到言尚方才对那个小孩的好,一会儿想到杨嗣说的“你要长嘴,不要耽误人家”,一会儿还想到身在乌蛮时的痛苦,甚至想到岭南时所见的言尚家人……
她突然说:“可我有一样是和我姑姑相同的。
“我不能给你生孩子。”
混乱人群中,言尚正小心牵着她走,怕她被人撞到。她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混在嘈杂人声中,本是听不到的。可是言尚那么关注她,他一下子就听到了。
他扭头看向她,抓她的手腕一紧。
他说:“你说什么?”
暮晚摇:“我不能给你孩子。”
言尚静了半晌,勉强笑道:“没关系,我不求那个。我们还年轻,我现在只想能够和你、和你修成正果……”
暮晚摇微微笑一下。
眼神却是冷的。
她说:“言尚,你听懂我的意思了,不要装不懂。我不是说我不愿意给你一个孩子,而是我不能,没有能力。我没法生孩子。”
言尚呆呆看着她。
突然爆来的信息,让他茫然地望着她。
他握着她的手腕,暮晚摇感觉到他的手在轻轻发抖。好一会儿,他说:“你是骗我的对不对?”
暮晚摇:“你觉得呢?”
言尚不说话。
暮晚摇对他笑了笑,道:“不用急着跟我说话,不用急着给我回应。你现在是不是很乱,很茫然,是不是分不清我的真话假话。好好回去想一想,仔细想这个问题。
“我本来不想说的。可是我不能一直骗你,一直欺负你无知。杨嗣说得对,我不能看你好欺负,就一直哄骗你。
“好好想一想吧,言尚。”
皇帝寝宫中,刚刚送走太子,老皇帝睡不着了,沉思着幼女的婚事。
其实到今天这一步,暮晚摇嫁谁,对老皇帝来说都无所谓。
李家要和韦家结盟又如何?暮晚摇没有孩子,这个结盟只会变得短暂,成不了气候。因为没有血脉牵连,无论是李家还是韦家,都不可能为对方付出。撇开暮晚摇,他们两家当然也能联姻。
但是李家还是舍不得暮晚摇这个皇室血脉。
皇帝在黑暗中喃声:“言尚么……”
也不是不行。
兜兜转转,还是同一个指婚的人。只是比起当初老皇帝想打发掉暮晚摇,这一次,老皇帝忍不住开始为暮晚摇打算一番。
只要暮晚摇喜欢,他就算逼迫,也要把言尚给暮晚摇弄来。
言尚不能背叛暮晚摇,那么他就要言尚也不能生孩子……不能有其他孩子威胁暮晚摇的地位。
而且要言尚变得足够强,在他走后,能够护住暮晚摇。
皇帝的爱和恨都透着一股冷漠无情,让人心悸。
当皇帝暗自琢磨着这些时,他心里已经织了一张网开始布局,而面上却始终淡漠,好似完全不操心他们这些孩子的事情一样。正是他这般好似诸事不管的态度,才……让所有人都很大胆,为自己筹谋。
第101章
公主府的卫士和侍女们, 都能感受到暮晚摇和言尚从慈恩寺出来后的那种低气压。
两人不如往日那般只是互相看一眼, 那样的气氛就让旁人插不进去。
而今暮晚摇重新戴上了幕离, 走在前面, 言尚跟在她身后,盯着她的背影。言尚眼神有些空,暮晚摇回头,便看到他望着自己出神的目光,目中有些哀伤。
他哀伤地看着她,就让她心脏被针猛地刺了一下。
暮晚摇静默片刻,将那股情绪忍下去。
她道:“上车, 一道回府。”
言尚:“不必……”
暮晚摇不耐烦喝道:“让你上车就上!哪儿那么多废话!”
公主突然的发火,吓了众人一跳。卫士和侍女们无措四顾,不明白公主如今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对言二郎发火。
然而言尚明白。
言尚看她一眼,隔着纱, 看不到她的神情,却能想见她再一次关上了那道通向她心灵的门。她重新将自己用冰雪封了起来, 开始用刺提防着他。
言尚心里很乱, 他有太多糊涂账想不明白。他想开口说点什么, 却觉得自己现在说的所有一切都很虚伪, 很客套。他终是沉默下去,随她一同上了车。
这是第一次二人同车,却一路无话。
她既不来招他逗他,他也一直安静坐着。中间隔着张案,就像楚河汉界一样泾渭分明。
压抑的氛围让人都受不了。好不容易挨到府邸门前, 暮晚摇感觉到自己终于松了口气,不用再面对言尚了。她迫不及待地开车门,不等言尚先下车后回来扶她,她直接就要扶着外面侍女的手下车。
袖子被身后的郎君轻轻扯住。
言尚低声:“摇摇……”
暮晚摇的后背瞬间僵直。
言尚:“我不在意……”
背着身,暮晚摇非要厌恶地开口打断他的话:“言尚,我求求你什么时候能不这么虚伪一次?觉得我难受,觉得你不能不表明态度,所以你就要表明?你面对旁人时再多心思我也懒得管,在我这里,你能不能不这么虚伪?
“放手!”
身后的人没有说话,却也没有放手,暮晚摇懒得搭理他,自己用力一扯,就将袖子从他手中扯走。她头也不回地离开,留言尚一人呆呆地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
迎接暮晚摇的,并不只是这一个问题。
虽然她答应言尚少喝酒,但是当晚她仍忍不住喝了一宿酒。次日睡了一整天,才缓过来。而过了一天后,傍晚时候,暮晚摇才看到金陵李氏给自己写的信。
既有来自李氏家主的信,其中也夹着一封自己的舅舅、南海县令李执的信。
两封信其实是同一内容,都是让她和韦树定亲。
信中说时机已足够成熟,暮晚摇在长安大权在握,韦树目前也没什么太大问题,正是二人定亲的好机会。哪怕定亲后,明年再成婚,都可以。
李家和韦家只是怕夜长梦多,怕暮晚摇权势太盛、日后掌控不了,所以急于在此时,趁着暮晚摇权势还没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将婚约定下来。婚约定下,两家就好走动了。李家就可以借着暮晚摇的手和韦家的帮忙,一点点重新回长安政治中心了。
逼婚,逼婚!
又是逼婚!
看到这两封信,暮晚摇就火冒三丈,觉得自己现在处处是麻烦。
他们就知道跟她逼婚,就知道拿着她的婚事做文章!哪怕她到了今天这一步,在他们眼中,联姻都是她的最大用途!
暮晚摇气得破口大骂,又摔了一屋子的器物杯盏、珍品瓷器,将公主府的侍女们吓得瑟瑟发抖。公主平时脾气也不好,但是自从有了言二郎后,公主脾气已经收敛了很多。
这是两年来,暮晚摇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
而暮晚摇眼尖,看到夏容苍白着脸向外面退,她就拍案吼道:“不许去请言尚!今天我府上的事,你们谁敢让言尚知道一个字,我拔了她的舌头!”
公主的眼中尽是凶煞和戾气,她不再妩媚动人,而是变得阴冷尖锐。公主府的人惶恐不安,自是听令。尤其是作为贴身侍女的夏容,服侍公主时更是怕得浑身发抖。而她仅仅因为哆嗦了几下,就被公主罚去膳房刷碗。
哎……好怀念春华姐姐在的时候呀。
暮晚摇发了一通火,心情才稍微好一些。她晚上也没心情用膳,就拿着书信回寝舍研究去了。而两个贴身侍女犹犹豫豫地端去果盘找公主,正碰上暮晚摇从寝舍出来。
暮晚摇说太闷了,她要透透气。侍女们连忙安排公主在府上散心,思考是否请府上乐人来弹唱讨好公主。暮晚摇却不等她们考虑出个章程,就自顾自地登上了府上最高的三层阁楼。
楼上灯笼点亮,腿上盖着一张薄褥,暮晚摇坐在阁楼上,习惯性地拢着手臂,望着对面府邸的灯火发呆。
她在想李韦两家的联姻。
她冷静地想着,要推掉这门婚事。
太子这里走了一个杨嗣,正是用人之际,她还要多安插人手,多拉拢朝臣,岂能在这时爆出来,说要跟韦家定亲?那太子会如何看她?她才站稳的跟脚,是否要因此事而打折扣?
而点头了这门婚事,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没太大好处的。
只对李家、韦家有好处。
而那两家一旦勾结上,她这个没有生育能力的公主,很容易会被抛弃。也许他们会直接安排其他人再联姻,暮晚摇在其中的作用,也不过是当李家回到朝堂的一个桥梁。他们稀罕她身上这点儿皇室血脉……然而若无子嗣,自己的作用就不好说了。
暮晚摇冷漠地想着,她不能把路走到那种绝境上。
今日的暮晚摇,和当初刚回长安的暮晚摇已经不同了。她在政治场上磨砺了三年,她远比当初了解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她非常清楚自己只有站在太子和李家的中间,才能借势而起。她偏向任何一家,除非那一家大势已定,都不值得。
这门婚事,带给她的利益不够。
她要么拒婚,要么讨价还价,要那两家割舍更多的好处来,才肯答应这门婚事。只要有足够好处,成婚后她权势更大,不为他们所控,自己有没有子嗣,他两家都奈何不了她。
只是……韦树怎么办?
言尚又怎么办?
都要为了她的一己私欲,而牺牲么?
暮晚摇略有迟疑,她放虚的目光凝实,熟稔十分地找到对面府邸书舍的位置,向那里看去。这一看让她怔忡,夜雾弥漫,她看到一个不明显的人影推开窗,站在窗前。
他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
暮晚摇怔怔地看着,心脏跳到嗓子眼。
她难过地想:他在看我么?能看到么?
他会一直看我么?
言尚心里乱糟糟的。
听一言,窥全貌。
他的心从暮晚摇说她不能生育那一刻,就开始乱了。他忍不住会想她为什么这么说,她是天生的不能生,还是后来的不能生?她怎么知道她不能生?难道还有女人天生不能生孩子么?
而如果是后来的不能生……她在乌蛮,遭遇了什么,才会这样?
他心为此疼得发麻,他既痛恨自己的毫无想象力,也痛恨自己连想都不敢去想。他想到南山时,涉水而立的暮晚摇,冲他哭着喊“自古红颜,只能为人所夺么”的暮晚摇……
言尚弓下身,捂着自己的心脏,想为什么那个时候他没有察觉呢?
她的痛苦,远比他以为的深!
如果她的痛苦是乌蛮造成的……自己在南山时一开战阻止她杀蒙在石,她该多难过,多绝望。她孤立无援,连他也不信她,觉得她鲁莽了……
可是这人间事,谁又应该事事冷静呢?
事事冷静的是圣人,既不是暮晚摇,也不是言尚。
蒙在石……为什么当初没有杀了他?
然而言尚又要逼着自己不要去想那些,想那些已经无用,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问题——暮晚摇不能生孩子的话,他和她怎么办?
自古以孝治天下。
若是没有子嗣,便是不孝,是大错。
内宦们为何被士人那般嫌恶,瞧不上?一则是辱了尊严,二则,不就是断子绝根,没有子嗣么?
言尚手撑着额头,想的自己头痛。他慢吞吞地打开一封来自岭南的信,是今早出门时收到的,他在户部忙了一天,到现在才有功夫打开信。
因为距离遥远,因为知道自己此生和父亲、兄长、弟弟妹妹的关系可能都只能依靠书信来维持,言尚对家中每次来的信件都十分看中。他常常和家中写信,寄东西,在银钱不缺后,更是经常地给家里寄钱,妄图希望这样能减轻自己不能赡养父亲的愧疚感。
每每收到家中信,他都珍贵地一读再读,缓解思乡之苦。
然而这一晚,只是看到信封,言尚就手臂发麻,觉得压力极大。他喘不上气,麻木了许久,才打开信件。
信中都是家中最近的一些情况,对他的一些挂念。有一件好事,是说他三弟跟一位千金定了亲,今年就要成婚了。知道言尚是朝廷命官,轻易不能离开长安,言尚回不去岭南,他们在信中安慰言尚,说待三弟中了州考,也许能带着妻子来长安,让他见一见自己的弟媳。
信中一派喜悦。
言尚也为三弟高兴。
只是父亲在最后催促他,问他为何还是迟迟不成亲。难道等他三弟都有了孩子,等言晓舟都嫁人了,他仍然成不了亲么?
比起前两年的言父在心中只是规劝,今年随着言三郎定亲,言父已经十分着急,颇为不耐。只因言尚还不成亲,让言父在乡邻家压力也极大。而言尚若是能成亲,言家一家人,兴许能趁着这个机会,和言尚见上一面。
言尚还差一年就到弱冠了,弱冠之龄尚无婚配,已经足以让素来好脾气、不怎么管儿子的言父着急。
言父问他是不是长安的女郎们太难讨好,又忧心忡忡需不需要找人帮他做媒,再催促他,不要太挑剔了,差不多就行了,不要成了言家的笑话。言父认为自家二郎温柔和气,生得俊俏人又会说话,怎可能长安没有女郎喜欢?
一定是言尚太挑剔了,才耽误了婚姻大事。
言父最后幻想了一下子孙满堂的未来,结束了这封信。
而言尚手撑着额头看信,到最后几乎看不下去。他心中愧疚至极,因自己何止是不能成亲,自己是也许、也许……也没有孩子啊。
他喜欢暮晚摇,可是他不能有他和暮晚摇的孩子。
心中泣血一般,言尚闭目,伏在案上,感觉失去了方向,又恨又无力。
他第一次对这段感情生了犹豫,生了害怕,生了踟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此年代,没有子嗣的后果,被人指摘一辈子的后果……太可怕了。他又不是暮晚摇那般公主之尊,没有人会说公主,只会来说他。整个宗祠都会看着他,一个“不孝”压下来,他将被世人看轻、被族人看轻。即便他能承受,他还要面对家人的失望,面对他们的叹息。
这个付出一生的代价,实在太大。
大得将他打醒,让他浑身发冷,让他茫然为什么会这样。
他是做错了什么,他的摇摇是做错了什么,他们才要面对这样的难题?
言尚推开窗,想要透一透气,猝不及防,又在预料之中,他看到了对面府邸阁楼上的灯火。摇晃灯笼下,隐约有个女郎黑漆漆的影子坐在藤椅上。
女郎独坐高楼,使他思之如狂。
而今、而今……言尚只是定定看着那里,目不转睛。
隐隐约约,他觉得自己目中生了潮气。他如钉在这里一般,心酸无比,难堪无比。
只能用悲伤的眼睛,远远看着她。
之后许多天,言尚和暮晚摇都没有碰上面。
本在同一巷子,又住邻里,不想碰面比想碰面,要难上很多。但他二人就如同有默契一般,言尚要去府衙的时候,暮晚摇从不出门;暮晚摇傍晚回来的时候,言尚还在府衙办公务。
只是夜里阁楼上的灯笼,总是亮着。
四月上旬的一日,暮晚摇在宫中,陪自己的父皇说话。她府中厨娘酿了今春的“桃花酿”,她特意拿来宫中请皇帝品尝。而也许是入了春,天气暖和,皇帝的病情缓解,有了精神,他便也喜欢暮晚摇日日来宫中陪他说笑。
坐在窗下海棠旁,桃红色的裙裾漫铺地砖上,丹阳公主云鬓松挽,眼尾斜红,唇染丹朱。她的美丽,远远压过了那窗边海棠红的浓艳。
她手中托着小小一盏,正在笑盈盈地给皇帝介绍酒酿,便听到外面内宦通报:“陛下,太子殿下与户部尚书都事求见。”
皇帝便看到自己小女儿托着琉璃盏的手轻轻抖了一下,纤浓绵密的睫毛颤了一下。
户部尚书都事,乃是言尚。
皇帝便看到暮晚摇不动声色地放下手中琉璃盏,仰起雪白面容,对他撒娇一般笑道:“那女儿便先告退了。”
皇帝笑着拦住了她:“不必退,都是自家人。”
谁是自家人?言尚么?
暮晚摇反应很快:“公主不能干涉政务的。”
皇帝唇角笑意加深。
不能干涉,她也干涉了那么多。反正大魏对公主是十分宽容的,只要不是谋反,基本对公主的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有大臣来参公主干政太多。
皇帝只道:“不要紧,他们估计只说两句话。”
皇帝都这样说了,暮晚摇就不好退下。只是她心脏剧跳,手规矩地放在膝上,却紧紧地握紧自己的袖子。她已经好多天没见过言尚了……她就要见到他了么?
“臣向陛下请安、向公主殿下请安。”
熟悉的温润嗓音,如春水般流淌而来,潺潺入人的心房。枯槁一般的心房,好似都因为那道声音,而枯木逢春。
暮晚摇微微侧了下脸,向言尚看去。
对上他目光。
他却也不敢多看,很快移了目光。他后退一步,站在了太子身后。太子和皇帝都在观察暮晚摇和言尚,见他二人如此,皇帝和太子也对视了一眼,太子露出一丝放松的笑,觉得自己的筹谋可得。
皇帝则淡然,心想未必。
太子来见皇帝,是说起出访各国的使臣人员之事,说起大魏开商路之事。说来说去,便又是没钱,来找皇帝了。
皇帝啧一声,看向太子:“去年豪强之事,户部刚发了一笔财,这么快就用完了?未必吧。”
太子一凛。
皇帝对他的暗示到此为止:“你自己想法子吧。”
太子觉得皇帝好似在点自己贪污一般,却又没有多说。他一时闹不清楚皇帝对户部的事知道多少,便只咬牙笑:“是儿臣唐突了,儿臣会想法子补缺口的。”
皇帝淡漠的:“嗯。”
太子急着转移话题:“大魏和各国开商路一事,是言素臣负责的。儿臣叫他一同来,便是让他向父皇详细演说此事。”
皇帝颔首。
暮晚摇一直在一旁听他们说政事,她有时走一回儿神,心想言尚不是才到户部么,太子这么着急就用上了?
到中午的时候,皇帝竟然留太子和言尚用膳。
暮晚摇惊讶了一下。
皇帝对太子一直是淡淡的,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但毕竟是太子,皇帝通常情况下都是给太子面子的,留太子在这里用膳,虽然少见,但也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要留言尚?
凭什么留言尚?
言尚只是一个七品官,刚刚摆脱芝麻小官而已。论理,他这样的品阶,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连面圣的资格都没有……皇帝凭什么对他另眼相看?
暮晚摇探究地看向言尚。
见言尚目中也露出一些惊讶。
原来他也不知道。
暮晚摇定了定神,提醒自己要警惕。
用膳倒是规规矩矩的,只是皇帝和太子喝酒时,二人发现言尚不能喝酒,便都觉得有趣,多问了两句。言尚跟着两人喝了点儿浊酒,只是不多。而喝开了酒,紧绷的气氛就松懈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