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铁声大喜叫道:“战兄,战兄,快来助我一臂之力!”战三山断了一只右臂,勉强站起,当真是只能“助一臂之力”了!但此时此际,张风府手脚俱伤,毒上加毒,毒气攻心,这“一臂之力”就等于给张风府添了一个劲敌。
张风府咬一咬牙,一招“夜战八方”,将三个敌手迫开数步,顿如疯虎一般,展开“五虎断门刀法”,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强攻猛打。战三山沉声喝道:“不要硬接,他过不了半个时辰!”张风府何尝不知毒气攻心,不能用力,但这时他已抱着与敌偕亡的心情,再无顾忌,但敌手三人,闻铁声伤得最轻,还能招架,战、陆二人在闻铁声的掩护之下,绕室而走,两人都是冷不防地你发一鞭,我发一掌,要用缠斗的方法,将张风府活活拖死。张风府力不从心,只见眼前人影模糊,越来越黑。
再说隔室的樊英,从墙头跌下之后,只觉中指指尖,隐隐发麻,知道厉害,急忙解下佩刀,往指尖上轻轻一割,先把毒血挤出,再撕下衣襟,紧紧包扎,那两个军官瑟缩一隅,颤声问道:“老樊,咱们怎么办?”“张风府竟是叛逆,这如何是好?”“呀,咱们岂不是要活活饿死在这石室之中。”樊英半句不答,摸到墙边,听隔室高呼酣斗,刀剑铿鸣,不知谁胜谁败,心中焦急非常,又想起于谦下牢,张风府被攻,忍不着血脉偾张,更为悲愤,用刀力斫墙壁,恨不得斫穿石墙,过去助战。
隔室两方,正到了生死肉搏的时候,闻铁声等人可不知隔室的石门已给小虎子锁上,听得石壁似擂鼓般咚咚声响,只道是张风府所埋伏的高手正欲破门而入,陆展鹏胆子最怯,首先吓了一跳,虚晃一鞭,又欲奔到窗口,穿窗逃命,张风府吸一口气,突然双眼一睁,精光外射,陡然一喝,横刀一劈,手起刀落,陆展鹏在张风府手下逃了两次性命,最后这一刀却逃不过了,刀锋从肩上斜斜劈下,竟把他劈成两半!
战三山吓得呆了,只见张风府刀未抽出,陡地又是一声大喝,左脚一个“跨虎登山”兜心直踢,战三山叫道:“闻兄、闻兄……”叫声未绝,胸口突如中了千斤铁锤,仰天便倒。闻铁声一剑插中张风府的背心,剑锋刚刚割破皮肉,正想向前一送,听得战三山的惨叫,心中一寒,张风府向前一跃,反转身来,叫道:“现在只有你了!”闻铁声叫道:“张大人饶命!”张风府反手一掷,那口缅刀挟着一道寒光,唰的一声,从闻铁声的前心插入,直穿过后心,呛啷一声,跌于地上。
张风府哈哈大笑,拾起缅刀,推开石桌,出去开了隔室的石门,喝道:“谁在里面,都给我滚出来!”两个军官抖抖索索,给樊英推了出来,张风府一见,横刀喝道:“樊英,你来这里做什么?这两个军官是谁差遣来的?”那两个军官吓得面无人色,叩头道:“我,我是来求张大人救命的!”张风府道:“什么?有这么容易?我张家是随便可以闯进的么?”他只道这两个军官也是朝廷派来的人,横刀瞪目,鼓起余勇,尚欲再战,忽听得“咚咚”两声,那两个军官都吓得晕倒地上了!
樊英抬头一看,只见张风府已成了一个血人,犹自神威凛凛,樊英忍不住热泪盈眶,扶着张风府道:“张伯伯,你怎么啦?”张风府厉声斥道:“你怎么啦?你伯父是怎么死的?你却带人到这里来!”樊英道:“伯伯,你先歇歇,容我细说!”张风府走回石室,盘膝一坐,招手道:“好,你来!”
樊英掏出金创药,欲替张风府料理伤口,张风府瞪了樊英一眼,道:“放下,谁要你这么婆婆妈妈,快说,那两个军官是什么人?”樊英施了一礼,说道:“他们所说是真,他们从湖北押解漕运入京,三十万两银子,在中途给强人劫了,他们是来求张伯伯搭救的。”张风府道:“关你什么事?”樊英道:“我是这官银的保镖。”张风府道:“你怎么这样没出息!”樊英叩头道:“这是贯家三弟的漕运,我看在先人情份……张伯伯,你怎么啦?”
张风府适才未知樊英来意,一口气强自撑住,此时已知他和那两个军官并非敌人,心头一松,真气便泄,面色渐渐灰白,樊英忙上前料理,张风府道:“不用啦,趁我还有口气,快听我说。”樊英心头不忍,尚欲尽力,张风府斥道:“你听不听话?嗯,你也中了五毒针了?快去搜那童家骏的身子,将解药拿出来。”
樊英低头一看,只见中指红肿,一条红线已升到掌心,想不到挤出毒血之后,还这样厉害,又想起张风府中的也是这种毒,急忙搜童家骏的身子,张风府道:“就是这包药丸,你吞它三颗。”樊英道:“张伯伯,你也快吞!”张风府惨笑道:“早一个时辰或许能活,现在嘛,纵有起死回生的仙药,也难救我!”
樊英是江湖上的大行家,抬头一瞧,只见张风府的面色已从灰白变为瘀黑,心中悲叹,那包解药跌于地下,叩头道:“张伯伯,你有什么事情要交代小侄的?”张风府笑一笑,说道:“我恩仇了了,有什么事情没有交代的?嗯,就是你这桩了!听着!”唰地撕下半幅血衣,说道:“拿这半幅血衣与我的宝刀去见张丹枫,取回官银之后,叫贯居马上辞官!”
樊英接过血衣宝刀,问道:“还有什么吩咐?”张风府双眼一睁,道:“你到这里,没见着小虎子么?”樊英道:“小虎子找你去了。”张风府一阵颤抖,生死相搏之时,他毫无半点惧意,听了樊英的话,却禁不住冷意直透心头,樊英道:“小虎子一向机灵……”张风府一镇心神,双眼一张,断断续续地说道:“若然小虎子没死,你找着他,将宝刀交与他,叫他拜张丹枫为师。”挥挥手道:“我与乡人交好,后事自有乡人料理,你可以走啦。我生报血仇,死而无憾,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没有见着于阁老和张丹枫!”
声音越说越弱,说完之后,双目一闭,樊英上前一探,已是没了气息,樊英不由得抚尸大恸,想不到这位名震中外的京师第一高手,竟然死在山村石室之中,临死之时,连亲生儿子都没见上一面。
樊英哭了一阵,听得门外悉悉索索的声音,心头一醒,想道:“我不应再耽搁啦!”藏了血衣,提起张风府的宝刀,走出门外,只见那两个军官已经醒转,正在探头探脑张望,蓦然看见樊英提着寒光闪闪的宝刀冲出门来,两个军官吓了一跳,叫道:“老樊,怎么啦?”樊英道:“一月之后,你们到太湖旁边等我。”两个军官道:“怎么?”樊英道:“张大人已应允,一月之后,在太湖边你听我的消息。”两个军官道:“一月之后,怎能等到一月之后?”樊英心头火起,将两个军官一推,朗声道:“你们不能等就另想法去,老子不能奉陪啦!”两个军官跌跌撞撞地追出来,大声叫道:“老樊,老樊!”月光之下,马声长嘶,樊英已跨上马背飞跑了。这两个军官不敢回张风府的石屋,急忙也骑了马去追,追出村外,只见樊英已奔上官道,疾驰而去,两个军官大吃一惊,心道:“他既说在太湖边相候,何以不南下反而北上呢?这不是成心开玩笑吗?”樊英马跑如风,霎忽之间,就只看见一个黑点,两个军官呆若木鸡,留在后面,怎样也猜不到樊英的心意。
四天之后,京城来了一个满身风沙的客人,这人就是樊英。他马不停蹄,急赶了四日四夜,到得京城,只见北京街道,到处搭有牌坊,城楼上也张灯结彩,写着“上皇复位,普天同庆”等字样,可是街头行人寥落,人人面色阴沉,说像办葬事倒差不多,哪有一点喜庆的样儿?
樊英走上酒楼,见酒楼四壁都贴有“莫谈国事”的纸条,酒楼上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台客人,都在叽叽喳喳地低声谈论,樊英叫了一壶白酒,两斤牛肉,凝神静听,只听得人人都在互相打探于谦的消息,壁上虽贴有“莫谈国事”的字条,这些人却毫不在意,为了打听于谦的消息,他们竟宁愿冒性命之忧。
樊英在酒楼听了一会,又到各处平日热闹的处所,如天桥等地溜了一趟,对京师新事,约略知道了一点梗概。
陆展鹏之言不假,祈镇果然是谋定而动,他本来是被弟弟祈钰囚禁在皇城里的南宫内,祈镇还特别派了一员大将靖远伯王骥守备,哪知祈镇处心积虑,勾结朝臣,图谋复辟,到了后来,就连王骥也成了他的党羽。就在景泰(明代宗祈钰国号)八年,元宵之后的第二日晚间,王骥打开南宫,纳入京军,攻进皇宫,闯入东华门,第二日早朝,百官上朝,只见祈镇已经复登皇位,同时宣布祈钰已经“驾崩”了,祈镇改元“天顺”,大赦天下,但也就在这一天,就在下“大赦天下”诏书的同时,却将于谦打入了天牢。
京城内人人嗟叹,个个怨愤。无数民家焚香祷告天地,盼上天保佑于谦。京城内还传出一个风声,说是有许多侠士,图谋劫狱。
就在天牢严密戒备的晚上,有一个夜行人悄悄溜到天牢附近,这人就是樊英。
天牢外警卫穿梭往来,樊英正自思量:如何能够进去?忽听里面一声号角,登时瓦面上现出幢幢黑影,向西北角蜂拥而去,樊英暗暗纳罕,但这正是千载一时的时机,不可错过,在暗器囊中取出两颗飞蝗石,向天一掷,两石相撞,发出声音,墙角的两个卫士急忙跳出察看,樊英飞身一掠,立刻跃上墙头。这晚星月无光,樊英穿着一身黑色的夜行衣,他的轻功提纵术又极高明,两个守门的卫士不过三流角色,竟然没有发现。
樊英在瓦面上蛇行兔伏,隐隐听得远处有呼啸声,刚爬过两重瓦面,忽听得有人低声叫道:“天顺”,樊英知是牢中辨认自己人的暗号,含糊说了两个字,那人喝道:“什么?说清楚点!”樊英一跃而出,一支袖箭射入他的喉咙,那人还未喊得出声,登时了结,樊英剥下他的衣裳换上,跳下去伏在过道暗角。不久便有一名狱卒提灯走过,樊英一跳而出,将刀尖在狱卒面门一晃,沉声喝道:“于阁老囚在哪儿?”那狱卒吓了一跳,却立刻眉开眼笑,道:“你是救于阁老的吗?他在八号死牢。从这儿直走,到转角之处,向右边走,走到第八间房子便是了。”樊英收了宝刀,正想举步,那狱卒道:“喂,今晚的口号是天顺万年,记着了!”
樊英依言便走,沿途有人喝问口号,樊英对答如流,无甚阻滞,其中有一两个老狱卒,发现声音陌生,却也不问。走到第八号死牢,只见门前一个持衡提着一口长剑,樊英冷不防地一扑而上,提刀便抹,那守卫身手矫捷之极,一闪闪开,樊英一击不中,暗叫糟了,那卫士回过头来。却并不还击,反而微微一笑,说道:“快在我不致命的所在搠一刀!”樊英怔了一怔,立刻恍然大悟,这持衡是有心让自己救出于谦,这样一来,反而不忍下手,那守卫又道:“快些,再过半个时辰,我便换班了!”樊英举刀一搠,那守卫道:“不成,划深一些!”拉着樊英的手在腿上重重一划,又自己点了腰间的哑穴,瞪着两眼睛,熬着疼痛,面上却现出笑容。
心中慨叹,削开铁锁,只听得里面有一个苍凉的声音,低声吟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正是天下传诵的,于谦在“土木堡事变”前夕,借咏石灰而表白胸中抱负的名诗。正是:
胸中存正气,一死又何辞。
欲知樊英能否救出于谦,请看下回分解。
第三回 大棒搴旗 禁城来大盗
散花拒敌 夜半失人头
樊英轻轻推开铁门,摸进牢内,只听得于谦颤声问道:“是珠儿么?你怎么不听为父之言,又回来了?”樊英心中一动,但时机紧迫,无暇问他谁是“珠儿”,几时来过?急忙擦燃火石,低声说道:“于阁老,你没受伤么?我背你出去。”
火石的微光划破了牢房的黑暗,只见于谦白发苍苍,披枷带锁,盘膝端坐地上,双眸炯炯,犹自露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神光,沉声道:“你是谁?”樊英泪咽心酸,屈下半膝,低声说道:“家父是以前服侍过你的带刀侍卫樊俊。”于谦道:“哦,原来你是樊忠之侄,樊俊之子,你来做什么?”樊英道:“我来救你出狱。”拔出张风府留给他的缅刀,便想上前斩断于谦身上的枷锁。于谦道:“这是朝廷的刑具,岂可胡来!”樊英大急,道:“不把这劳什子弄断,咱们如何能够越狱?”于谦双眼一张,断然道:“我是朝廷大臣,临大节而不可夺,岂能做越狱的逃犯?”樊英料不到他如此“迂腐”,急道:“大人若不越狱,这冤狱要想平反,可是绝难指望。”于谦哈哈一笑,朗声道:“我若顾惜性命,当初也就不派遣云重到瓦剌去迎皇上回来了。我早已料到今日。樊贤侄,你走吧!”樊英哪肯便走,于谦怒道:“我意已决,誓不越狱!”樊英道:“大人,你就不为天下苍生着想?”于谦道:“我年过六旬,即算不死,也已是油尽灯枯,无能为力了。中华儿女,代有英豪,死了一个于谦,还有千百个于谦,何须你为天下苍生作杞人之忧。”樊英道:“如此死法,岂非不值?”于谦道:“这有什么不值?若说不值,岳武穆王当时以莫须有的罪名屈死,又该如何?他手握百万军符,尚自不肯坏了朝廷制度,甘愿受刑,我虽不敢比拟前贤,亦当效法!”要知于谦英年出仕,直做至阁部尚书,几十年来,那正统的忠君观念已深入脑海,樊英想在立谈之间,将他说服,那是万万不能。
樊英尚欲进言,忽听得外面那个自己斫伤了自己,又自己点了哑穴的侍卫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声音,樊英知是他故意示警,急道:“大人,大人!”于谦道:“快走,你若不走,我就先碰死在你面前!”樊英长叹一声道:“阁老,你还有什么吩咐?”于谦道:“我无憾于天,无怨于人,死得其所,尚有何言?快走!”樊英掩面转身,只听于谦在背后说道:“只有一事,请你代劳。”樊英停下脚步,听得于谦说道:“你去太湖寻觅张丹枫,叫他赶快逃命。”樊英道:“阁老放心,此事我定当做到。”话犹未了,外面的牢门已被人一脚踢开,纷纷叫道:“快来呀!有人劫狱!”樊英将缅刀挥了半个圆弧,一招“夜战八方”,夺门死闯,只听得呛啷啷一片断金戛玉之声,那缅刀锋利之极,外面来的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手中兵器被缅刀截断,吓得急忙后退。樊英纵身一跃,立即跳上瓦面。蓦听得一声大喝:“哪里走?”金刃劈风之声,已到脑后。
樊英斜身滑步,反手一刀,只听得“当”的一声,火花飞溅,樊英的缅刀,并没有将敌人的兵刃截断,虎口反而给震得发热,定睛看时,只见来的是一个黑衣卫士,使的是一柄厚背斫山刀,足有四五十斤,这种大刀,本来是在冲锋陷阵之时,马上交锋之用,这卫士竟然举重若轻,带着这样沉重的斫山刀,纵高跃低,拿来当作夜行人的轻便兵器,只这一点,已足见功力非凡。
樊英暗暗吃惊,那黑衣卫士更是诧异不小,这黑衣卫士本是御前的一等带刀侍卫,特别调来看守天牢的,被樊英的宝刀一磕,那厚背斫山刀被斫了一道缺口,虎口也给震得疼痛难当,兵器也几乎把握不住,急忙大声叫道:“点子在这儿了,快来人呵!”
樊英一招“长蛇出洞”,缅刀向前一吐,斜身游走,侧面一声大喝,两颗圆忽忽的铁球扑面打来,樊英霍地一个“凤点头”,横刀一磕,“当当”两声,那两颗铁球又缩了回去,樊英举头一看,只见左面又来了一名黑衣卫士,那两颗铁球并不是暗器却是链子锤的锤头,链子锤是一门很难使用的兵器,这人能用得如此纯熟巧妙,本领自亦不凡。
樊英力劈三刀,那使链子锤的卫士在离丈余之外,舞动铁链,左遮左拦,链子锤兼有长短兵器之长,那条铁链长达八尺有多,舞动起来,周围丈许之地,都是锤头可及的范围,樊英在迫切之间冲不过去。
那使厚背斫山刀的卫士迅即赶上,呼的一刀,拦腰截斩,樊英伏身一闪,横刀架开,蓦听得右边又是一声大喝,一条黑影倏地扑入战围,手中兵器一举,竟挟着两股劲风,指着樊英左右两肩的肩井穴。樊英急忙使个“回风摆柳”的身法,大弯腰,斜插柳,刀磕链子锤,脚踢斫山刀,堪堪避过。再挺腰看时,只见来的是个短小精悍的汉子,使的是一对二尺八寸长的判官笔。使这种短小兵器点穴的人,那自然是一位点穴的高手了。
樊英纵然本事再加一倍,此时此际,也难以冲出包围,这三名一等御前侍卫,所用的兵器都各有独特的功能,厚背斫山刀是重兵器,不忌宝刀;链子锤是远距离攻击,盘旋风舞,兼有暗器之长;那对判官笔则专点人身大穴,三种兵器,三般战法,樊英亏得有口宝刀,要不然更难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