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我亲眼看见节手里抱着一套军装,那套他丈夫的军装干干净净,上面一滴血也没有。节既然承认是她让重太郎流的血,准确地说应当是他们吧。那就意味着是节和那个军人让田桐重太郎丢的性命。
然而——
又过了半个月,这天晚上我刚从学校回来,我姑妈就递给我一封信。姑妈告诉我:
“今天你刚出门不久,就有个女人来这里,给你留下了这封信。听初说送信来的就是不久前丈夫自杀那家的太太。进三,究竟你和她有什么瓜葛?”
“没什么事。”我胡乱答应着,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
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东京了。
纸面上龙飞
凤舞地写着刚劲有力的字,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男人写下的。我想起刚才经过节家的时候,她家里的灯果然没有亮。
我想你迟早总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在你揭开事实真相之前,我想先让你知道一件事。
我想你已经从巡警那里听说了我怀了孩子的事。我的肚里的确孕育着一条小生命,那是我的骨血。巡警说得对。这个胎儿的父亲的确不是田桐重太郎,而是和他在一个骑兵联队服役的一名战友。虽然如此,我和这名他的战友之间的关系却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不道德。
我只想让你一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所以才写下了这封信。
我希望有个孩子能继承我的血脉。因此,我找了这名平时对我们很关心的丈夫的战友商量。我把我的要求直接告诉了他,这个孩子就是和他一夜共枕后得到的,此外没有更多的目的。这一点请你务必相信。我在五岁时之所以没有和母亲一起自杀,活到今天的唯一理由就是身负为我们家族传宗接代的大任。
我父亲是一名会津藩的武士。在维新之战中追随德川家族战斗到最后一刻并献出了生命。不管现在说是贼寇也好,叛军也好,他始终是一名以身殉主的堂堂会津藩武士。即使他在鸟羽之战中战败,又在戊辰之战中失利,他自始至终没有辱没武士的道义。听父亲常对母亲说,什么叫贼寇?除了追随有四百年光荣
历史的德川幕府去死,没有我们武士可以选择的第二条路。那些扛着朝廷的大旗,对德川家族兵刃相见的萨摩藩和长州藩的军队,那才是真正的贼寇。那以后,他和其他被打散的武士一样流落到了东京。明治十二年,父亲带着对德川幕府的满腔忠诚和对萨摩军队的刻骨仇恨,在四十五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还记得父亲经常痛骂萨摩人是懦夫,萨摩人狡猾,萨摩人对朝廷根本不忠,只是为了消灭幕府,拉着朝廷的大旗作虎皮,欺骗了整个日本。在父亲心目中,萨摩人才是真正的贼寇。
在给父亲办丧事的法会结束后,我母亲就跟着丈夫走了。她在自杀前,本来也想把我带走的,都已经给我换好衣服了。但是她在动手的那一刻改变了主意。她之所以留下我并不是担心我这个孤儿可怜,我在母亲自杀身亡的时候,从她胸前留下的血中才感悟到,她是想为我们家留下一条血脉。
我是一位会津武士留下的最后的血脉。作为一个武士的女儿,我一定要把这条血脉流传下去,这就是我的使命。我把我们家族深深的伤痛留在心底,时刻紧握着母亲留下的这把匕首活到了今天。
因此,重太郎落马摔成重伤以后,他已经失去了男人的功能。他在我心目中已经丧失了任何作用。我现在已经不年轻了,熬到重太郎死后再去嫁人,那时已经没有
生育能力。为了实现我借别的男人传宗接代的夙愿,重太郎已经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障碍。
我和重太郎婚后生活不幸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婚后我才发现,他竟是萨摩藩武士的后代。我父亲生前最痛恨的就是萨摩人。不过,直到重太郎落马受伤,把军人的荣誉丢失殆尽为止,我还没有对他的萨摩血统抱有那么大的抵触,当时他起码还是一名优秀的军官。丈夫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立志为国献身的精神,我当时心里是非常敬佩的,即使他身上流着我父亲痛恨的敌人的血。
然而重太郎落马负伤后,这一切全都改变了。他不但腿有残疾不能建功立业,而且整天意志消沉,沉溺在屈辱和颓废中不能自拔,每天靠我的照顾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我看到他这么不争气的样子,耳边不由得想起父亲骂过他们的话:“萨摩人最狡猾”,父亲在我的血液里遗留下来的仇恨和眼前重太郎这副浑浑噩噩的样子重叠在一起,使我又重新燃起对他的轻蔑和敌视,我甚至暗暗庆幸没有把他的肮脏的血统传给我的后代。
但是重太郎死后,我的想法又有了一些改变,我想这也许不完全是他的责任。他要是早生了五十年,那他也许走的完全就是另一条路。这一切变化都是那场维新变革带来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重太郎不是从马背上,而是从新的时代
变革的大潮上摔下来的。我同样身为武士的后裔,不禁为他感到深深的悲哀,为什么只有忠于天皇这样一种扭曲的形式,才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标呢。时代变了,已经不再是只为自己的家族流血拼命的时代。对我也是一样。我不也是抱着为家族传宗接代的唯一信念,活在那些贼寇们所建立的这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吗?
警察一定怀疑我当晚烧了重太郎留下的遗书。可以告诉他们,重太郎死前只是念了一句诗感叹自己的离世,并没有留下什么遗书。他临死前念的诗,只不过是一个武士后裔在维新的大潮里未能酬志的哀歌而已。
菊花凋落兮碾作尘泥,洒血饮恨兮浊世之秋。

当我终于得知节所说的事情真相,是在过了三年之后。
明治四十五年,经姑夫的介绍,我进了一家银行。正巧这年的夏天明治天皇驾崩,新天皇即位后改号大正元年。
明治天皇的大葬定在九月十三日。当天夜里,乃木希典大将夫妇自杀,追随天皇而去。
对于乃木希典的自杀,官方公布的殉死遗书是他留下的一句诗:
明君哀逝兮神明不返,吾心相随兮无枉此生。
然而我发现,乃木大将的遗书与三年前田桐节在信中叙述的丈夫去世前留下的诗,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那是在大葬过后一个星期。
即,上阙中的“明君哀逝”与“菊花凋落”,同为事件的动机或起因,而下阙的“吾心相随”或“洒血饮恨”,都是指遗言者本人希望的了却此生的行动目的。从中可以看出,重太郎留下的诗也可以这样理解:菊花凋落是不是暗指某位大人物的辞世,而洒血饮恨则可以解读为自己想以身殉葬。
两者之间仅仅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什么奥妙?我想,不可能再有另外的解释。尽管乃木希典和田桐重太郎的身份地位存在巨大差别,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军人。乃木将军既然以终生奉伺天皇为荣,那么田桐重太郎又何尝不是?不仅如此,重太郎因身体残疾无法建功立业,他的执着愚蠢的忠诚可能更甚于他人。
我至今不能忘记的是—
—对于军人来说,菊花即代表着皇室。那么田桐重太郎诗中提到的“菊花凋落”是否也是指明治天皇之死呢?
当然,事实上明治天皇三年前并未死去,但是,完全可能伪造出明治天皇已死的假消息来。至少,要想让田桐重太郎这种久病卧床,与外界隔绝的人相信明治天皇已死,并非什么太难的事情。田桐重太郎唯一与外界的联系仅仅是靠田桐节的嘴而已。
假设借由田桐节之口让田桐重太郎相信历史提早了三年,即明治天皇三年以前就已驾崩,就有可能让重太郎这位壮志未酬的军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愚忠和勇气,为这场根本不存在的大葬去殉死。
这么一来,我以前心里所有的疑惑都可以完全得到解释。我在一夜里把三年前的日记全都重新读了一遍。
那天夜里田桐重太郎死亡的时间确实是七点过后。我七点左右在田桐重太郎的门窗上目击到的穿军装的人影确实是田桐重太郎本人。如果他为天皇而殉死,死前把军装作为正装也很自然。田桐确实是这种人。
而我看到田桐的尸体时,他身上只穿着睡衣,而且显得皱巴巴的,这大概是田桐节在丈夫死后又给换上的。节是做裁缝活的,因而完全可以在丈夫的军装上做些手脚。她可以先把军装的缝线拆掉,在他死后就可以将军装一片片地拆卸下来,然后再给他换上用流在外面的血浸染
过的睡衣。先从到家里来的那位军人那里借来一身军装,再将丈夫沾血的军装缝在这件干净的军装里面。在我和村田警官面前,节抱着的军装实际上就是这两件缝在一起的。
不过,对于节来说,最重要的是怎样给重太郎精心布置一个假象,让他相信明治天皇已经提早去世了。为此,节精心安排了几场好戏,以配合光凭自己一张嘴说的不足。为了达到这个企图,她提前布下了几颗棋子。
首先,事件发生前,恰巧伊藤博文遇刺身亡。各家报纸对此事多有相关报道。于是节可以把国民服丧期间的活动和渲染悲痛气氛的描写,改头换面读给重太郎听,先让他产生天皇已经垂危的假象,事后又把刊登这些内容的报纸点火烧掉。因此,她在丈夫死后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消灭证据,把这些都办妥后才能跑到门口叫人,然后再假装偶然遇见我,让我去报警。
那位军人也在这场戏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为了满足节传宗接代的愿望两人良宵共度后,显然那位军人在情感上已经倾向了节,愿意为她杀害丈夫助一臂之力。六点半左右躲在门口的孩子听到的对话就是他在演戏。小孩听到的,说谁去世了要举办葬礼等话题,都说的是明治天皇。为了让丈夫相信,他们还特地到门口去说。另外,这名军人还每天到节的家里来,反反复复地把外面如
何准备大葬的假消息说给死者听。
而节送给孩子们玩的转铃也是她刻意安排的,目的是让铃声传进重太郎的耳朵,好编造一个因天皇去世而分发报纸号外的假象。每逢有重大事件发生,这种分发报纸号外的铃声在街巷间此起彼伏,在心理上极易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从节的嘴里听到天皇驾崩的消息后,重太郎可能就已有了殉死的打算。这些年让他压抑已久的一个军人的屈辱感;孩提时就铭刻在心的父兄及族人杀身成仁的武士精神;甘为天皇洒血献身实践“忠”字之道的信念;对维新后的新秩序感到的失望和沮丧——当然这些都是节长年累月时刻向他灌输的——你若想保持一个军人的尊严,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节的言语无异于在丈夫暗淡沉沦的死水中又投进一块石头,在这股黑色的水花中隐约地传来了远方的铃声的召唤。
重太郎正为自己是否要去殉死而前思后想,犹豫不决时,第二天一早就看见这几天妻子特地摆在枕边的那朵白菊花,一夜之间纷纷凋落——阳光中花瓣在闪烁着夺目的白光。没有风,而花却像人的生命逝去一样凋零。那白色的生命纷纷落在地上,对刚刚迷迷糊糊醒来的重太郎来说,又是一种极强的心理暗示。这些洁白的花瓣,化作激烈的视觉冲击向他压来,直击重太郎的心灵深处。
重太郎在不可思议的
菊花之死中,立即联想起曾一度好言抚慰过自己的天皇。一种强烈的冲动立即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绪——天子希望自己死去。那首哀叹自己走到生命尽头的诗脱口而出——愿随明君之后,洒血酬志的豪情油然而生。
天快亮之前,节偷偷地将手伸向丈夫枕边的菊花。
我在大正元年九月二十日的日记中把想象到的情节写了下来。事件至此已经完全水落石出。
透过窗子照进的曙光,白色的菊花正在燃烧完它最后的生命。节悲哀不已:这白墙边的路太长了。节在每天途经的武家大院的长长石墙边找到了自己的一生。
武士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时代翻过了新的一页,然而自己却仍然要继承着武士的血统,在这条白墙边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维新扑灭了节的武士复兴的梦想,但节心中的武士血脉并没有灭绝,这就是节能够走下去的唯一的路。
节的手指碰到菊花的一刹那,她清楚地意识到了指间父亲流淌在自己身上的血。父亲是个真正的武士,正是父亲遗留下的血让她绝不能轻饶了萨摩人。
(也许此刻正是为我父亲洗雪鸟羽之败而蒙受的耻辱。真正的贼寇正打着维新的大旗,把武士们的历史打得粉碎。这是以神的名义盗称的虚伪之花。为这朵花而死去,在这朵花下流尽的父亲母亲的鲜血,今天要以丈夫的血来偿还。)
那个瞬间,节的手似
乎化作一把利刃。
(林新生 译)


第8章 夕萩情死迷案

这片名叫蒲之原的蒲苇林密密丛丛,一眼望不到边,一直伸延到远方的天际。洁白的苇花像大海上的波涛随风翻滚,像在西边夕阳的余晖下披着一身灿烂的彩霞。浓云慢慢地往远方飘去,渐渐涂上了厚重的黑色。
暮色已经深起来了。广袤的蒲之原正在一点点地融入大地的黑暗中,只有不时吹过的阵阵狂风像一条流过的小河,把苇花按得此起彼伏,犹如在黑暗里飘过一条白色的带子。
苇叶在风中不停地刮擦,汇成一片巨大的声响。伴随着苇海里翻滚着的白色的浪。
那年我刚八岁。随着天色转暗,恐惧让我害怕得大声哭起来。
这天下午,家里让我到山那边的邻村办点事,返回时因为贪玩迷失了方向,走到这里来了。那是在刚翻过山梁时,正好飞来一只红色的蜻蜓,总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追着追着,我慢慢偏离了大路。直到看不见蜻蜓,才发现已经身处这片苇林里。我的腿又酸又乏,脚步也渐渐沉重起来。但最让我害怕的是,这片浓密的苇林就像一头巨大的怪兽,随时可能把幼小的我吞进肚里。
一望无际的蒲之原从妙武岳的山腰一直铺伸到山麓,平日里就连大人误入林里也可能找不到路。常听父母说起,村里有人在蒲之原里见过散落的死人尸骨。而此刻随风掠过拍打着我的苇花更像一个个骷髅向我逼近,仿佛
要压垮我稚嫩的身体。连苇叶的嚓嚓声也越来越像鬼魅的哀号。我越发地哭得凶了。呆呆地站在草丛边的小路上,不知哭了多久。
猛然,泪眼中模模糊糊地出现了一个亮影。仔细一看,像是有人提着灯笼正在慢慢向我走来。刚才我光顾着哭,竟然一点儿也没发现。我开始高兴起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个亮影像一团鬼火在苇丛中若隐若现。慢慢地,火光离我越来越近了。
我终于看清了火光后面的人影,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男子乍一看像是学生,身上裹着一件黑色的外套。另一个是穿着白色和服的女子。在这荒无人迹的野地里突然冒出两个人,猛一看真不知道是人还是鬼。
看见两人走近,我竟然没有感到一丝高兴,反而怀疑自己看花了眼,把妖怪看成了人。我重又害怕起来,想哭也哭不出声。
“你迷路了吧。”女人悄无声息地走到我身边,不知道是对我还是对那个男人说。说完,她又抓起男子手中的灯笼抬高了些,照了照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