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怀疑自己理解错了,庄筱婷并没有呢喃过他的名字。
林栋哲用尽最后的勇气又说了一遍,“庄筱婷,我喜欢你,你考哪个大学我就考哪个。”
一语声毕,周围一切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擂鼓般的心跳声和滋滋的电波声。
话一出口,林栋哲豁出去了,不管不顾地说,“我一直很想你,到广州后我一直想你,我想以后还和你在一起,一直在一起你报哪个大学我就

报哪个大学。”
庄筱婷终于开口,“好。”
.
.
.
说明:
36章发不出来,拆分才发了出来。
(上)是vip章节,但收费为 0,


第三十七章 理想被一地鸡毛打破
大学篇
班级里已经有半公开的恋人,基本是和老师或干事关系好的同学,他们得到了默许,在校园里半遮半掩地出入成双。
一个班的同学,大致都清楚彼此的家庭背景,庄图南知道这些恋人要么是家里有背景、要么是同乡,这两种情况下,分配时有很大可能性能分

在一起,恋爱成功率大很多。
各地恋人中,上海本地的同学们恋爱观旗帜鲜明,公开表示只考虑有机会出国或上海籍的同学,他们也确实言行合一,只在同乡中内部消化。
庄图南再一次感觉到了理想的幻灭,在现实面前,爱情是这样的算计和琐碎,但转念一想,他何尝不是如此,他对感情、对将来的就业还不是

一样的心态,找不到明确的方向时,只能用最稳妥的方式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地规划。
庄图南自嘲地想,爱情、就业,统统被分配支配。
换而言之,理想被现实支配。
而且,曾经的理想主义者被现实打败后,他们比一般人更加现实,同学们如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四处找关系、找挂靠。
.
感慨归感慨,庄图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复习中,他泡在图书馆里,用课程外的所有时间刷题,刷题,再刷题。
绝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就业,憧憬早日走上工作岗位,接触现实社会。考研、考托的人比例不高,但各系考生加起来,在图书馆里也占据了一

大块区域。
考生们渐渐熟悉,相似的疲惫脸庞,相似的烦躁心情,相似的奔溃狂躁,庄图南经常觉得,他们这群人和广州车站广场前席地而卧的打工仔异

曲同工,憧憬、迷茫、疲惫。
庄图南曾在桌洞里看到一张画——一对交合中的男女,画作的主人下笔简洁,重点突出,画风奔放,极具感染力。
窗缝不太严密,几缕秋风漏了进来,吹得桌上几页草稿纸簌簌作响,庄图南盯了那幅画很久很久,感受着笔画间的迷茫,渴望,躁郁。
.
树叶金黄,广州的秋冬依旧生机盎然。
气温到底是降低了,行人穿得也多了些,节气由盛转衰,林栋哲的心情却是那样亢奋和欢喜。
庄筱婷定期寄来的笔记和试卷给他一种隐秘的、微妙的心理上的联系,似乎两人还在做同样的试卷,似乎两人还只隔着一堵墙学习生活。
虽然暂时分隔两地,但还在并肩同行。
庄图南在广州时,参考广东省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花了三个晚上给他制定了一份复习计划,他长期带家教,能力高超,帮林栋哲把各科重点,

甚至大致的复习时间表都整理出来了。
至于学习方法,林栋哲在一中上学多年,和庄家兄妹常在一起看书复习,耳熏目染,他很清楚各科学习方法,只是以前不上心、不努力而已。
目标清晰具体,方法明确详实,林栋哲只需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努力就可以了。
风不刺骨,雨不萧杀,树叶金黄灿烂,鸟儿飞上了天空,啼声清脆嘹亮,一切都那么的自由快乐,林栋哲在每一张试卷上、在每一晚的苦读中

,挥洒着懵懂爱情带来的满腔热血,不知疲倦地体向上攀登。
.
寒风瑟瑟,雨夜寂寥,玻璃窗上常有一层淡淡的薄雾,庄筱婷经常在临睡前静静看一会儿窗户,用手指在雾气上轻轻地描下一个人名。
时不时用手指描述一个人名,偶然接到一个长途电话,庄筱婷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自己”,无关外界和他人的期待和愿望,她看见了“自己”

,看见了自己因为林栋哲而产生的种种情绪,期待、忐忑、失落……
分数、排名,毕业班的压力依旧困扰着她,升学的负面情绪和懵懂爱情的患得患失交织在一起,各种念头像杂草一样在心中滋生,盘根错节,

郁郁葱葱。
庄筱婷试着用林栋哲教她的方式,每当杂念升起的时候,她用手指默默描绘一个人名——如果是独处,她就在桌面或窗玻璃上慢慢划写,如果

在课堂上,她在手心里秘密划写——随着固定的横竖撇捺,她混乱、失控的情绪也往往能稳定下来,慢慢地沉寂或消逝。
.
寒假过后,庄图南正式进入了分配季。
出国风兴起,考托福和GRE的人数比例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比例相当,但两者加在一起也不到毕业生的三分之一,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按部就班地

等待分配工作——本科四年,绝大多数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先工作,进入社会。
尽管还是包分配,绝大多数毕业生走的还是四平八稳的分配路线,但也有少数用人单位直接到了学校,通过成绩单和老师推荐招收优秀毕业生

,上海市城市规划局的负责人看过庄图南的成绩单、面试过他之后,向建筑系索要庄图南的档案。
城市规划局共索要了两份档案,庄图南的和李佳的。
两人都成绩优异,都曾参加过平遥古城的测绘,规划局再三考虑,挑选了李佳,李佳是党员,而且她跟着阮教授团队学习,大三时又参加了周

庄古镇的保护规划,
肯读研究生的优秀毕业生不多,系里很高兴,李佳“嫁”入“豪门”,庄图南极可能留校读研,两全其美。
.
考研分数线下来了,复试,面试……,四月底,庄图南终于松了一口气,兵荒马乱的日子终于告一段落了。
夏初,大部分毕业生的分配基本有初步意向了,校园内突然多了很多情侣,分在同一处的学生们迅速谈上了恋爱,尤其是女生,她们找对象的

愿望更为强烈——社会上还没有太多的大学生,她们如果想找到学历、眼界、思想不低于自己的对象,最好还是在大学校园里寻找。
男女宿舍间的交往多了很多,李佳是班长,她的动态几乎不用打听,就能知道大概。
李佳的感情生活颇受瞩目,从大四起,她就被不止一位研究生热烈追求——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留沪的把握大很多,但也不一定是百分百的


李佳毕业后进规划局工作,会有上海户口。如果和李佳结婚,则有留沪优先权,也可以把户口从学校迁到李佳的户口本上,从上海集体户口变

成上海家庭户口,找上海本地的工作有很大优势。
庄图南道听途说知道了李佳拒绝对方的理由——父母不同意她找外地人,他得知这个理由后,一如既往地夜跑锻炼,只是回宿舍后,抽了一只

烟才勉强入睡。
庄图南已经基本猜出了李佳骤然疏远他的理由,他反复想过,如果他早知道自己能考上本校研究生,会不会提前追求李佳。
庄图南抽着从室友处顺来的烟,香烟缭绕中,他不知道是该庆幸李佳没有接受其他外地研究生的追求呢,还是该庆幸自己没有赌上自尊去追求

爱情。
每个人似乎都知道自己的目标,但又似乎身处迷茫中。
每个人似乎都有选择,但又似乎依旧身陷囹圄。
.
离校日期一天天接近,校园里处处有痛哭、呐喊、崩溃。
出国、考研、分配……,把同窗或恋人分隔在不同的人生河流中,简直像战时逃乱,所有人都被汹涌的人潮挟裹着踉踉跄跄向前走,走着走着

,熟悉的人散了,形同陌路的人却走在了身边。
嘶吼、喝酒、抽烟,毕业班宿舍里一片光怪陆离,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别。
告别同窗,
告别暗恋的姑娘,
告别大学生活,
告别这独一无二的青春。
.
李佳做为班长,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统计人名、日期、车次,帮大家最后一次购买学生火车票。
庄图南和李佳之间早已若无其事,确切地说,两人之间本就从没有发生过什么。
李佳记录下庄图南的离校日期时,讶了一声,“这么早?”
庄图南解释,“家里弟弟妹妹都要高考,我早点回去没准还能帮着辅导一下。”
李佳对林栋哲和向鹏飞记忆犹新,“你两个弟弟都要高考了?真快,他们都打算考哪儿?”
庄图南笑,“一个弟弟成绩不太好,目标只是苏州市内的大学或大专,另一个弟弟和妹妹都表示想报上海的学校,在大城市待几年。”
李佳点点头,低头继续记录,庄图南的目光正好落在她脖颈上,阳光照在她细腻的皮肤上,散发处一层淡淡的柔光。
庄图南无端端地想起一句诗,“理想被一地鸡毛打破。“
他惆怅地想,“青春终止于户口。”
.
庄图南带了两大箱的书籍回家。
高考后,向鹏飞火速回了贵州看望阔别已久的父母。
酷暑漫漫,蒸笼似的燥热和无休止的蝉鸣声让人心烦意乱,庄筱婷报完志愿后无所事事,拿了哥哥带回家的文学、哲学书籍,静下心慢慢翻看


第三十八章 麻绳专挑细处断
大学篇
太阳下山后,室外的空气依旧热浪翻滚,有人“啪啪”地敲院门。
庄筱婷正在厨房洗碗,她听到敲门声,擦了擦手,走过去打开了门。
门外是李家的小孙子,庄筱婷下意识“啊”了一声,“有电话?我换双鞋马上过去。”
小孩子手里拿了根冰棒,笑嘻嘻地说,“姐姐,你快点哦。”
庄筱婷回屋和父母说了一声,毕业季,同学间经常打电话,约着一起去老师家拜访或出去玩儿,黄玲不以为意,随口应了,“知道了。”
庄筱婷走出院门,她关门时无意间往巷子里一瞥,看到路灯下一个熟悉的身影。
她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
月亮还没完全升起来,大半圆的月亮被树梢划分为不规则的形状,路灯灯光很暖,林栋哲一脸紧张地看了过来,磕磕巴巴道,“我回来……、

回来……看看老师同学。”
林栋哲太了解庄筱婷的敏感多疑,他心一横,不顾三七二十一道,“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我想……当面告诉你,就来了。”
风很温柔,草丛中传出阵阵虫鸣,一切都像旧时光景,一切又恍如梦中,猝不及防间见到思念了一年的人,庄筱婷很想哭。
除了第一次长途电话中,林栋哲提过一次,“我喜欢你。”,这大半年的信件和电话中,俩人再也没有提到过类似的话题,只认真讨论如何报

志愿,但是这一刻,听到“回来……、回来看老师同学”和“我想当面告诉你”这两句话时,庄筱婷知道,她不用再患得患失了。
.
庄筱婷这个电话,接了半个小时才接完,她回家后只说了一句,“是同学。”,并没具体说明是哪位同学、有什么事情。
大约半个小时后,院门再次被敲响。
伴随着敲门声的,是一个熟悉的嗓门,“图南哥,开个门。”
庄图南正半瘫着看电视,听到这个声音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栋哲,是林栋哲。”
.
黄玲喜出望外,特地下厨煎蛋,配上冰箱里常备的肉臊,给林栋哲做了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
林栋哲一面吃,一面回答庄超英的问题,“我高考完就想回来的,我爸不让,坚持说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万一志愿或体检有什么问题,我留

在广州好处理,他说得确实有道理,我和高中老师去见了大学来的招生老师……”
庄图南插嘴,“考生可以直接见招生老师?”
林栋哲道,“可以,分数线下来后,我们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去招待所,和大学的招生老师见了面,说了几句话,就是再落实一下的意思。”
林栋哲继续道,“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哭着喊着要回来看老同学,我妈本来也想回来,但她现在……”
庄超英立即追问,“你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了?哪所学校?”
林栋哲小声道,“上海交大,我爸的母校。”
除庄筱婷外,所有人同时倒吸一口气,庄图南一时间忘了掩饰,“交大堕落到这地步了?”
黄玲脱口而出,“交大?体育系?”
林栋哲呐呐地回答,“化学系。”
庄超英高情商发言,他由衷感慨,“林工这一步走对了,广东高考确实有优势。”
庄图南有感而发,“户口很重要,上海户口高考、找工作都容易多了,上海高考分数线比江苏分数线低多了,找工作就更不一样了。“
林栋哲看着庄图南,愤慨道,“我最后一年也是拼了命刷题做卷子的。”
庄图南大笑,揉了揉他的头,“出息了,现在居然敢和你老大顶嘴了。”
黄玲很高兴,“交大也是筱婷的第一志愿,复旦要军训一年,所以她也报了交大,通知书还没下来,不过她的分数过了录取线二十多分,栋哲

,你们多半还能继续做同学。”
黄玲马后炮般事后找补,“我帮筱婷看交大的招生简介,上面说去年刚成立了体育系,我研究了很久,印象很深。”
庄超英心道,“欲盖弥彰,欲盖弥彰。”
庄图南腹诽,“您这解释还不如不解释呢,筱婷体育勉强达标,您研究体育系?”
林栋哲放下汤碗,不着痕迹地换了话题,“向鹏飞呢?”
庄家父子同时缄默,一直没吭声的庄筱婷道,“爸爸建议他复读一年。”
黄玲见气氛低落,立即道,“你妈怎么不陪你一起回来?她以前老说,你要是考上大学了,她一定在厂里和巷子里敲锣打鼓走一圈,炫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