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年被压折了翅的又岂止雄鹰。
玄鹰司临行的吁马声入耳苍茫。
青唯心中一时戚戚,忍不住回过头,朝洞开的府门望了一眼。
-
紫霄城一共有四重宫门,直到过了最后一重玄明正华,才算真正到了禁中。
卫玦在第一道门前卸了马,第二道门前卸了刀,走到最后一重宫门前,值勤的入内院子查了他的腰牌,唤人来搜过他的身,这才放他入内。
这是五年来,玄鹰司第二次应召,异样的目光少了一些。随着玄明正华左右开启,浩荡暮风拂来,广阔的拂衣台连接一百零八级汉白玉阶,把人的目光引往高处的宣室殿。
官家是午前下的召,卫玦知道自己来晚了,快步拾级而上,不防上头有人唤了声:“卫掌使。”
声音细而沉,透着股年迈的沙哑。
是曹昆德。
卫玦抬目看去,曹昆德头戴展翅祥纹幞头,红带白銙,手里端着个麈尾拂尘,正朝他走来。离得近了,曹昆德笑得和气,“卫掌使不必急,里边儿章何二位大人吵起来了,官家正耐着性子看他们的奏疏呢。”
又说,“午前官家让咱家传召,咱家就留了个心思,说卫掌使是个尽责的,圣命在身,八成在外头奔波查案呢,官家说,‘不用催他,天黑前让他过来回话就行’。”
曹昆德是入内省的都知,平白卖下个情面,卫玦自然得领受。
“多谢曹公公。”
“谢咱家做什么,都是为官家办差,要谢,也该谢官家体恤臣下。”曹昆德笑着说完,缓了缓语气,“官家是个孝子,午时得了空儿,去西坤宫陪太后用膳,东门下头有个没长眼的,火绒子做的脑袋,刚得了点音信,赶来回禀,说玄鹰司去了高大人府上拿人,带走两个姑娘。”
“太后僻居西坤,臣子的事,少有打听的,但也知道眼下在高家住着的,是江家那位小爷未过门的妻。”
“太后与江家的关系,掌使想必清楚。太后她老人家当下就急了,唯恐是自己的娘家人惹了事,给官家添乱子,所以,不得已,打发咱家来问问掌使,掌使不是出城缉拿劫匪吗,怎么拿了两个姑娘家?”
兜兜转转一大圈,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卫玦道:“还望公公回话,请太后放心,玄鹰司拿错了人,卫某正待向陛下请罪。”
“拿错了人?怎么会错到姑娘身上?难不成那劫匪是个女贼?”
“只因崔氏二人上京路上遇到歹人,错手伤之,两个案子线索有点撞,卫某不得已,将她们带去公堂审问。”卫玦说着,拱手俯身,作赔罪姿态,“此前不知崔氏与江家有婚约,若有开罪处,请公公代为赔罪。”
该问的,问完了,宫里浸淫久了的人,哪能听不懂人话呢?
关于劫案,卫玦半个字不肯透露,不过是对他这个阉党严防死守罢了。
曹昆德看卫玦跟个锯嘴葫芦似的,也不恼,反而体恤得很,“哪能怪卫掌使呢,近来四下里不安生,刑牢又出乱子,掌使临危受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官家与太后心里头明镜似的。”
身后传来“吱嘎”一声,章何两位大人吵完架,出殿了。
曹昆德回身望了一眼,笑说:“官家夜里还传了江家那位小爷见驾,咱家要赶去传召,就不耽搁卫掌使面圣了。”
说着,稳了稳手中拂尘,拾级走了。
卫玦步至阶沿,朝下来的两人见礼:“小章大人,小何大人。”
这两人瞥他一眼,见他穿着玄鹰袍,都不拿正眼看他。
进殿之前,卫玦回过头,朝广阔的拂衣台望去。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夕阳已下沉大半,暮风似有形,将云色斩成两段,一段沉入暝霭,一段还霞光烁然,像涂了半边脸的戏子。
台子上有大戏要演,红白脸全叫一个阉党唱了个干净,要是把心肝肠子挖出来,谁知是黑了几分呢。
卫玦倏忽间想起青唯,紫红斑纹,苍白肤色,这宫里的红白脸全都藏在皮囊下,他三生有幸,倒是见到一个真真儿的。
-
曹昆德没有亲自去江家传信,打发了一个小的跑腿。
禁中大门闭得早,太阳一落山,玄明正华就下钥了。但是外重宫墙还留了角门,公衙里若有挑灯值宿的,可以从角门出入。
小角门的钥匙在内侍省手上。
内侍省的差事院在大内,祖皇帝仁德,怜他们夤夜看锁,吩咐在三重宫门的东墙边,给他们留间屋舍。
这些去了根的人,一辈子困守深宫,少有能见外间天日的。东墙这间屋舍,虽仍在宫内,却像深水里插上的一根芦苇杆,能够让人透气。及至后来,入内省但凡当家的,只要是交了班,卸了差事,都喜欢到这里歇脚。
曹昆德迈入东舍的院子,墩子立刻提灯来迎,曹昆德看他一眼,问:“她来了?”
“太阳落山时就到了,已在里头等了一时,小的上了糕饼,她没用,连坐都没坐一下。”
曹昆德“嗯”一声,慢悠悠地说:“她是这个脾气。”待迈进屋,见到屋里一身黑斗篷的女子,曹昆德一摆手,吩咐跟着的敦子,“你下去吧。”
“义父。”
门一掩,青唯上前一步唤道。
“长大了。”曹昆德仔细端详着青唯。当初捡到她时,还是个半大的姑娘。他温声道:“等久了吧?快坐。”
青唯颔首,这才从梨木桌下挪出圆椅,规矩地坐下了。
桌上摆着的糕饼确实没动,茶水倒是吃去大半,想来是赶着来见他,大半日,连水都没吃上一口。
“今日在京兆府,玄鹰司没为难你吧?”
“没有。”青唯道,“玄鹰司要救袁文光,回宫请了太医,是义父派人去叮嘱袁文光,让他指认我的么?”
“玄鹰司被雪藏五年,掣肘太多,行事办案,难免走漏风声,我听说两个案子撞上了,派小的过去告诫一声。这样也好,天上掉下来一个证人,只要你撇清了干系,他们不敢明着为难你。”
玄鹰司将案子扔回给京兆府,袁文光息事宁人,说自己不轨在先,被刺伤了也是活该,不追究了。
他这样的恶徒,哪会当真觉得自己错呢?
青唯早猜到有内情。
曹昆德继续道:“其实劫狱这事,义父不该让你涉险。这些年,义父手底下也养了些死士,但你承的是‘玉鞭鱼七’的衣钵,死士的本事,跟你是没法儿比的。
“眼下章何二党斗得厉害,陈年旧案一桩一桩牵扯出来,崔家保不住了,你怎么也得上京,不如将这个重任交给你,左右这个囚犯,跟你不算一点关系没有,也是……当年洗襟台下的无辜之人。”
桌上摆着个金丝楠木匣子,曹昆德提起洗襟台,就要去开,手指头都碰到锁头了,想起青唯在一旁,顿了顿,又收住了。
青唯沉默片刻,站起身,拿过铜匙,帮他将匣子打开。
匣子里有一块糕石,一个金碟,一个细颈阔身、下方镂空的烟筒,还有一支细竹管。
青唯拿小刀从糕石上剃了些细末,抖入金碟子里,然后将金碟子置于烟筒上。木绒子是现成的,在烛灯里引了火苗,放入烟筒里,烟筒就跟小灶似的烧起来。
青唯把细竹管递给曹昆德:“义父。”
曹昆德迟疑许久,“哎”一声,接过来了。
糕石的细末被火一热,散发出很淡的靡香,香气顺着竹管,一路吸往肺腑。曹昆德闭着眼,感受着靡香所过之处,百骸为之沉沦为之焕然,慢慢飘向云端,又慢慢沉寂下来。
当年先帝下旨修筑洗襟台,这是多大的功绩。
可惜高台建成之日,坍塌了。
先帝震怒,御驾前往灾址,曹昆德随驾,见到的是满目疮痍,人间地狱。
同行的太医给了他一个方子,说是从古麻沸汤改良而来,还说,“公公,且缓缓。”
人祸惨烈,只能以药石缓忧。
后来他在一片乱石堆里捡到青唯,当着她吸过几回,原以为她年纪小,不明白他在做什么,原来,她什么都知道。
“……适才说到哪儿了?”
“义父说,被我劫走的囚犯,是当年洗襟台下的无辜之人。”
“是。”曹昆德道,“也正因为此,朝廷里那些人,不会轻易让他逃了。好在义父在宫里,多少还有些能耐,保他一命,让他远遁江野,应是不难。”
青唯“嗯”一声。
她注视着烛火,好半晌,问道:“义父信上不是说,有我师父的消息了吗?”
她终于说明来意了。
“是有了,不过……”曹昆德叹了口气,忽地咳起来,咳声沙哑断续,外头守着的墩子叩门:“公公,您没事吧?”
曹昆德摆摆手,想打发了他,似想起什么,猛饮一口茶,止住了咳嗽,“哎,墩子,你进来。”又吩咐,“快去把东西取来。”
墩子去而复返,将一个小木匣搁在桌上。
匣子里摆着一张三百两的银票。
曹昆德把匣子推给青唯:“拿着吧,你涉险劫狱,险些赔了命,这是你应得的。”
“义父不必。”青唯见是银票,倏地起身,“义父当年于我有救命之恩,何况那囚犯本就是洗襟台的受难人,帮他,我应该的。”
曹昆德的来信上只说了两桩事,囚犯,还有师父。
这笔买卖该如何做,她再明白不过。
要是收了银票,师父的消息该去哪里换呢?
“你好歹叫我一声义父,这些年,非是义父不想把你留在身边,你是温阡之女,当年海捕文书上,下令捉拿温阡亲眷的圣命犹存,义父一个深宫之人,若带你回京,不啻将你送入龙潭虎穴。”
“好在,崔原义念你父亲的恩情,愿意收留你,让你充作他们的小女。这几年,崔原义离世,他的娘子也跟着去了,你又辗转流落至崔弘义家。从你十四岁,义父捡到你,看着你漂泊至今,义父也是心疼的。这银票给你,是义父的一片心意。”
“多谢义父。”青唯垂着眸,仍旧盯着烛火。
“可是我只想找到师父。”
夜色隐去她左眼的斑纹,跳动的火光映入她眼,将她眸子衬得十分清澈。
“……你师父是有消息了。”少倾,曹昆德悠悠道,“他还活着,就在京中。”
“当真?”青唯眼神微亮。
曹昆德颔首:“鱼七到底是岳老将军的徒弟,长渡河一役,朝廷记得,多少都要看岳氏的情面的。只是……他被囚在何处,义父还没有查出来。”
“义父是不是让你失望了?”曹昆德问,“你跋涉而来,以命犯险,还以为能见到他。”
“不是。”青唯很淡地笑了一下,“只要有消息就好。”
-
外间遥遥传来叩扉声,大概是有官员漏夜出入角门,墩子听到,拿了铜匙赶去了。
曹昆德问:“那囚犯眼下人在何处?”
“就在高府。”青唯道。
见曹昆德诧异,她解释说,“我已经掩护他离开了,但他不知为何,没往远处逃,在武德司严查城门前返回京城,还尾随我去了高府。他有功夫在身,暂且没有被高府的人发现,我把他安顿在府内的一个荒置的院子中。”
曹昆德沉吟道:“没逃也好,玄鹰司没能寻回囚犯,势必还要再追,他一双赤足,哪里快得过骏马四蹄。”
“不过高府也非久留之地。大宅子里,人杂,私隐也杂,荒置的院子,腌臜东西多,躲不安宁的。等过几日,城门严查撤了,你寻个机会,送这囚犯出城,义父会派人接应。”
青唯问:“玄鹰司没寻回逃犯,会撤走严查吗?”
“官家年轻,却是个沉得住气的性子,玄鹰司已废了大半,他还愿意启用,必然有后招。玄鹰司里,一个卫玦,太讲规矩,一个章禄之,太过急躁,但都很有本事,这样的人,就看日后跟着谁混。等过几日,玄鹰司新任当家的任命下来,必定有新气象。”
而新气象形成前,往往都是乱象,在乱象里浑水摸鱼,不难。
曹昆德说到这里,眉端笼上些许疑虑:“倒是那个江辞舟,他赶在这个时候写信给崔家议亲,到底是……”
话未说完,外间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墩子叩门唤道:“公公,江家那位小爷进宫了。”
进宫就进宫了,早先官家传了他,他眼下才到,已算来得迟了。
曹昆德不以为然。
墩子接着道:“角门边上有截宫墙修葺,工期急,匠人没撤梯子,小的开锁当口,一个没留神,那位小爷顺着梯子,爬上了角楼顶。”
“他来前就吃醉了,眼下在角楼顶上撒酒疯,侍卫们爬上去一个,他就踹下来一个。”
曹昆德站起身,悠悠骂一句:“一群没出息的东西。”顺手拾起拂尘,开了门:“哪儿呢?咱家去看看。”
青唯也罩上斗篷:“义父,我先走了。”
“去吧。”
从东舍出宫只有一条道,曹昆德事先有安排,她要离开并不困难。
青唯出了小角门,顺着甬道走到头,忽然听到近处有人呼喊:“公子,当心,当心啊——”
“小爷,求您了,快下来吧!”
跟哄祖宗似的。
崔弘义的案子牵涉之广,连家中奴仆都不曾幸免,办案的钦差却肯放过她和崔芝芸,说到底,是看在江家的情面。
青唯本不欲多管闲事,脚尖原地借力,已要飞身跃上宫墙,倏忽间,忆起曹昆德最后一句——“他赶在这个时候写信议亲”。
青唯其实听说过江辞舟。
他自幼就是个极糊涂的人,儿时因为一场意外,被火燎着了脸,从此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罩着一张面具招摇过市,常常惹是生非。
崔芝芸心系高子瑜,厌烦这个江家小爷。
但其实,救她们性命的偏偏是他。
青唯知道曹昆德在质疑什么。
她也想知道,这封如及时雨一般的议亲信,究竟是不是刻意为之。
她朝角楼走去,脚步无声,连蛰伏在宫墙角的蛙虫都不曾惊动。
及至绕过拐角,直见角楼。
青唯站在宫墙投下的暗影里,抬头望去。
夜风忽然汹涌,高耸的角楼顶上,幕天席瓦地卧着一人。
他的脸上罩了半张面具,一手枕在脑后,一手持壶,倾壶而饮。苍青的袍子随着风,在夜色里恣意翻飞,月光却明媚极了,倾泻而下,铺洒在他缎子般的墨发上。
曹昆德也到了,在下头唤:“小爷,您吃好了酒,就赶紧下来吧,官家还等着您呐。”
江辞舟竟未全醉,侧过脸,看清来人,笑了:“曹公公?”
曹昆德“哎”着应了,又劝说:“若是官家等久了,动了怒,以为是做奴婢的传话不利,指不定要摘小的们的脑袋。”
江辞舟在角楼顶上居高临下,笑着道:“掉的是他们的脑袋,跟我有什么相干?”
“但是,”他仰头吃了口酒,语锋一转,“曹公公的脑袋,是宝贝,不能掉。”
他摇晃着站起身,四下寻起梯子来。
曹昆德见状,连忙吩咐侍卫,把适才被他踹到一边的梯子送去他脚下。
等护着他下了角楼,墩子也把醒酒汤送来了。
曹昆德伺候着江辞舟吃下,一手掺着他,“小爷,天黑了,仔细路,咱家送你去明德殿吧?”
“好啊。”江辞舟看他一眼,乐着道,“千年王八万年的龟,四脚螃蟹八爪的鱼,公公可是这宫里的老人儿,跟着公公,横着走都不会栽跟头。”
他满口醉酒的浑话,曹昆德也并不往心里去,走了一截儿,似是不经意,说道:“这秋夜,忒黑了!官家也不知是什么着急事儿,这么晚,竟还等着小爷。”
江辞舟又看他一眼:“你想知道?”
不等曹昆德答,他悄声道:“我有个未过门的妻,十分美貌,近日上京来了,你听说了吗?”
“这……”曹昆德疑惑道,“听说是听说了。怎么,江小爷这亲事有蹊跷,惊动了官家?”
江辞舟不言,指了指自己罩着半张面具的脸。
曹昆德不解。
江辞舟道:“你瞧瞧我这张不争气的脸,哪家姑娘看得上?”
他轻言细语,煞有介事,唯恐高声惊动月上仙人,折他八百年福寿。
“眼下天上掉下来个仙女,千里来奔,只为嫁我为妻,官家深夜传召,定是得知此等好事,要恭贺我新禧呢!”
第6章
出了宫,不走大道,从朱雀街第一个拐角转进去,很快到了城南樟尺巷。
临近宵禁,街上行人渐少,但樟尺巷有家夜食摊子还开着。早年祖皇帝想取缔宵禁,下头的臣子上书,说凡事当循序渐进,自此,只要是正经铺子,去巡检司记个档,讨个牌子,便可上灯到子时。
青唯到了夜食摊,摸了几个铜板递过去:“店家,两个油馃。”
新鲜的油馃子出锅,拿牛皮纸一包,接到手里还是烫的。
高家的宅邸就在附近,青唯不能走正门,她绕去一条背巷,一个纵身,如同一只轻盈的鸟,无声翻墙而入。
此处是高府西边荒院,夜已经很静了,青唯的脚步声跟猫似的,确定四下无人,来到一间耳房前,三短一长地叩了几下。
门随即被拉开,里头一人穿着囚袍,五大三粗的个子:“女菩萨,你可算来了!”
青唯将油馃递给他:“吃吧。”
“好嘞!”
这囚犯在暗牢里关了多时,头发已打了绺,上头全是稻草碎,脸上的胡茬没清理,布满了半张脸,借着月光看去,只能望见一对极浓的眉毛,与一双虎虎生威的眼。
他扯开牛皮纸,在屋中盘腿坐下,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念叨:“五脏庙闹了一整天,都快成饿死鬼投胎去了,要不是怕死了舌头没滋味,”他往高处一指,“你回来,我能挂在这梁上。”
青唯掩上门:“今日有人来过吗?”
“海了去了!”囚犯道,“丫鬟跟小仆,小仆跟小仆,少爷跟丫鬟,什么不可告人的腌臜事,全赶着在这没主儿的荒院里做。我这一天,什么没干,香艳抹了一耳朵!”他兴奋得很,“我讲给你听?”
青唯盯着他,没吭声。
囚犯悻悻的,拢了拢盘着的腿,“你放心,没人发现我。”
他瞧见油馃里有肉沫,又絮叨上了:“你是不知道,那些暗牢里的狱卒,简直不是东西,把我关了一个月,送来的饭菜全是馊的!我这个人,你也看出来了,就是个老粗,平生可以居无竹,但是不能食无肉啊!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立志尝遍天南海北的珍馐,飞禽走兽,只要能上灶头,宁肯错炖,绝不放过!”
他越发觉得那几粒肉沫子可贵,仰头问青唯:“小丫头,有酒吗?”
问出这话,权当是对肉的尊重,他这么一说,青唯那么一听就是。
没想到倚墙而立的青唯竟动了。
她伸手探进斗篷,从腰间解下一个牛皮囊子,朝囚犯一抛:“接着。”
囚犯将木塞子撬开,对着鼻子闻了闻,意外地“哎哟”一声,“烧刀子!你随身还带着这玩意儿呢?”
青唯没有应他,待囚犯酒足饭饱,她道:“你这几日仔细躲好,等风声不紧了,我送你出城。”
“女侠。”囚犯见她要走,伸手把住门边儿,“我们唠唠呗?”
“唠什么?”
囚犯露出一个笑来:“我是朝廷重犯,要救我,怎么说都得豁出命去。你我非亲非故的,你救我,图什么?总不至于是菩萨降世,我看你也不会法术啊。”
青唯的目光落在他扶着门边的手。
指腹、虎口粗糙,这是习武人惯常长茧子的地方,但除此之外,他的指节、下指肚处,也有很厚的茧子,青唯认得,这是工匠的手。
囚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忽地开腔:
“洗襟台,这案子跟你有关系吗?”
青唯没吭声,移目看向他。
“当年先帝下旨修筑洗襟台,命大筑匠温阡督工,后来洗襟台塌了,死了许多人。这事儿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玄鹰司的点检、都虞侯查抄殊死,朝廷中的相关大员,筑匠温阡,还有他的亲眷尽皆伏法,先帝也因为这案子一病不起,没过两年就龙驭宾天了。”
“至于温阡手下有几个工匠……”
“这几个工匠,大都是自幼学艺,但其中一人,是半路出家。”青唯接过囚犯的话头,“他姓薛,出身行伍,长渡河一役后,因为受了腿伤,拜师另学了手艺。洗襟台坍塌时,他因为被温阡派去勘察石料,躲过了朝廷追捕,侥幸保住一命。正因为此,他是温阡手下的所有工匠里,唯一活下来的一个人。”
“不过他不惜命,几年后,他居然在京城露了面,前阵子被官差拿住,关在了城南郊外的暗牢里,还吃了一个月的馊饭菜。”
“好在他命大,被我劫了出来,不然,”青唯一顿,朝上一指,“他可能已经挂在哪根梁上自寻短见了。”
青唯看着囚犯:“你的情况海捕文书上都有,我既救你,自然知道你是谁,你不必拿这个来套我的话。”
薛长兴讪讪地,“这不是感念恩人的大恩大德,想知道恩人的姓名吗?”
他说着,续道:“所以洗襟台这案子,没人愿意沾上。抛开那些死士不提,要说有人雇你救我,许以重金,我看你也不像贪财的人,只能往根由上猜,想着你我是不是同病相怜,也和那塌了的台子有关系。”
他切切打听:“那日我老远跟着你,好像听到你姓崔。当年温阡手下的工匠里,也有个姓崔的,叫崔原义……”
他话未说完,见青唯目光变凉,连忙打住,“好了好了,我不问了就是。”
青唯转身便走。
“哎,女侠!”
“你还有什么事?”
薛长兴掩着门,头从门缝里钻出来,嘿嘿一笑:“明日你得空,给我买只烧鹅呗?光几粒肉沫子,不解馋啊!”
-
青唯回到房中,子时已过去大半。她点上灯,先仔细检查了铺在门前的烟灰。
烟灰没被动过——她离开后,没人进屋找过她。
青唯松了口气。
她住的这间小院是临时收拾出来的,原本是给她们姐妹二人住,因为罗氏担心崔芝芸,把她接去了正院东厢,因而只余青唯一人。
屋中的陈设还是她来时的样子,只多出一个行囊,青唯洗漱完,换过干净衣裳,又把所有物件儿一应收回到行囊中。
这是她这些年的常态。从一个地方辗转至另一个地方,匆匆停留,随时准备离开。
青唯吹熄灯,合衣上了榻。
闭上眼前,耳边浮起薛长兴那句——
“洗襟台这事,跟你有关系吗?”
有关系吗?
青唯在黑暗中盯着屋梁。
如果事事入心,人是无法往前走的,往事常常循梦而来,已然不堪重荷,她经年辗转,倘若不能在清醒时卸下负累,如何不断地将自己连根拔起,奔走利落?
青唯闭上眼,很快入梦。
梦中又回到辰阳故居,她背着剑,提起行囊,迈出屋门。
“你走!走了以后,你就再也不要回来!”
青唯顿住步子,语气涩然,“我也没想过要回来。”
“好。从今往后——”他形单影只地立在她身后,愤然又难过,“从今往后,你就再也不要认我这个父亲,从今往后,你就不再姓温!”
……
中夜起了风,随着父亲的斥责一起灌入耳中,青唯睡得不沉,甚至能分辨出哪些声音来自梦外,哪些声音来自梦中。
梦外闹极了,除了夜风,似乎还有人在争吵,竟不如她的梦更安宁一些。
青唯陡然睁开眼,侧耳听去。
外间果然有人在吵。
声音是从正院传来的,虽然极力压制住,但青唯耳力好,只肖稍稍一听,便可分辨出其中一人是罗氏,另一个声音陌生且沉郁,应该是昨晚刚回府的髙郁苍。
青唯本不愿多管闲事,刚预备再睡,忽然听到一句“崔家”。
大概是在说她和崔芝芸。
她寄住于此,本就藏了许多秘密,多长个心眼不是坏事。
青唯起了身,无声步至院中,微微思量,一个纵身跃上房顶,踩着瓦到了正堂,借着屋瓦的缝隙,朝堂中看去。
是破晓未至的晨,天地一团漆黑,堂中掌了灯,除了罗氏与髙郁苍,当中还摆着几只打开的红木箱子。
罗氏侧首坐在一旁,面色不虞:“待会儿天一亮,你就把这几只箱子原封不动地抬回去。”
髙郁苍状似为难:“他一听说崔家姑娘到了京城,连夜备上聘礼,说到底都是心意。我与江逐年同朝为官,我收都收了,再还回去,这叫什么话?”
罗氏冷言道:“芝芸没了家,我就是她的母亲,江逐年送来这些不值钱的聘礼,究竟是何意?他若嫌仓促,来不及准备,不知先拟一份礼单吗?”
“你可知把聘礼退回去,等同于退亲,芝芸好不容易来了京城,总不能不让她嫁了。”
“却又如何?如此怠慢,不如不嫁!”罗氏厉声道。她顿了顿,语气重新缓下来,“况且,我原本也并不盼着芝芸嫁去江家。芝芸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年在陵川,她与子瑜青梅竹马,我把她当做女儿疼,有心将她纳入高家。今日正好,我看江家也没什么诚意,不如把亲事退了,让子瑜来娶。”
髙郁苍听了这话,觉得简直不可理喻:“你可明白你究竟在说什么?崔家!崔弘义!他身上背了大罪!你让子瑜娶一个重犯之女,他的前途还要不要了!”
“崔弘义之罪,祸不及芝芸!到时候朝廷的案子断下来,凭他崔弘义发配也好流放也罢,芝芸都是无辜的。子瑜在这时候娶了她,旁人只会觉得他重情重义,救故人之女于危难!”
罗氏说着,忽然像是忽然意识到什么,别过脸,紧盯着髙郁苍:“当年子瑜高中,去岳州办差,在崔宅小住过一段时日。回来后,与你提说想娶芝芸为妻,你当时不置可否,转头就让惜霜去伺候子瑜。”
惜霜貌美,明为伺候,实际上却是给高子瑜做了通房丫鬟,在他房里一呆就是两年。
“我明白了,你那时是不是就猜到崔家会出事,让惜霜过去,就是为了绝了子瑜的念想?”
“你怎么能这样想?”髙郁苍道,“倘我有这等念头,今次又岂会同意你将崔家这两个表姑娘接到家中?”
他解释道:“我不过是看子瑜到年纪了,房中一知心的人也没有,担心他在外头学风流了。”
堂中一时没了言语,夜风阵阵,拍打窗棂。
罗氏静了半晌,悠悠道:“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我就跟你交个底,崔家为什么会出事,我心里头清楚,便宜了谁,也绝不会便宜了江家。”
髙郁苍看她笃定的模样,心间微凛:“你清楚?你都清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