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年代二婚妻上一章:第22章
  • 七零年代二婚妻下一章:第24章

校长来了兴致,以他跟赵东林短暂的接触,赵东林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他倒真想看看这个赵卓军小朋友的实力在哪里。

校长兴致勃勃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份四年级的考卷,“赵同学,要不,你把这份考卷做一下?这是四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

黑蛋接过试卷,直接开始答题,这次的答题时间长一些,数学计算的题目增多,语文还多了小作文。

五十分钟后,黑蛋把试卷交给了校长,校长迫不及待开始阅卷。

十分钟后,校长赞叹的放下手中的红笔,眼中的满意简直快溢出来了。

“赵卓军同学实在是太优秀了,双百!连作文我都找不到扣分点。”

作文题目是描写夏天的景色,200字,黑蛋写了夏天的乡村风光,写了苍翠繁茂的山林,田野里的蛙鸣,雨后的泥鳅,成群的麻雀,还有水中跳跃的白肚鱼。

“太阳西下,天边染上了红彤彤的颜色,牧牛的老人从山脚下回家,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那是大家开始做晚饭了。”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

现在,别说什么赞助费了,就是倒贴学费这个学生他也收了!

校长陷入思考,按照赵卓军的年龄,下学期应该上三年级,可他已经自学了四年级的内容,而且掌握的很到位,那是不是该让赵卓军直接跨过三四年级上五年级呢?

可一下子跨两级是不是太多了,他们学校很少有跳级的情况,起码在他担任校长期间还没有过。

“这样吧,直接跳到五年级有点太过,以赵卓军同学的成绩,开学直接上四年级绝对没问题,你们家长的看法呢,同不同意孩子跳级?”

今天是赵东林陪黑蛋来的,来之前佳慧也说了,以黑蛋的成绩,完全可以跳级,赵东林刚刚提的那句也是刻意说给校长听的。

“孩子能学,咱们做家长的肯定举双手支持,不会给孩子拖后腿。”

赵东林冠冕堂皇的话听在校长耳里却仿佛天籁一般,他甚至想好,要让赵卓军参加硬笔书法比赛,参加作文比赛,也不知道这孩子还有没有其他特长,等正式开学了,得让老师好好挖掘挖掘。

“那行,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咱们学校三月十号开学,四年级一班,这个班的师资力量是最好的,祝愿赵卓军同学能够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出了校门,赵东林拍了拍黑蛋的肩,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今天表现不错,你妈知道了肯定高兴。”

赵东林没察觉这话哪里不对,平常跟英宝放放说惯了,黑蛋倒是听出来了,但他并没有开口纠正,因为对他而言,佳慧就是母亲,他也盼着她能高兴,盼着她能为自己感到骄傲自豪。

到家后,赵东林说了黑蛋在学校的表现,赞助费的事也说了,反正最后用不着给钱,说了也无妨。

佳慧很欣慰的拍了拍黑蛋的头,“我就知道咱们家黑蛋没问题,是最棒的孩子,上了四年级学习也不能松懈,要继续努力知道吗?”

黑蛋乖巧的点头。

张巧儿的眼都快笑没了,这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么辛苦来省城确实是值得的,黑蛋这么好的娃,在村里上学浪费好材料了!

不过张巧儿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失落,想到大儿子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小儿子的日子就有些落魄了。

她想着,东林东河两兄弟感情好,等东林出息了,肯定愿意帮衬弟弟一把。

十指也有长短,一个家里头的亲姊妹,也总有日子好或不好。

第六十三章

学校开学后, 所有人的生活都回到正轨中。

佳慧送黑道上学时发现小学旁边就是幼儿园, 回头时她去找人咨询, 英宝的年龄已经达到了上幼儿园的要求, 因为是公立幼儿园,学费也不高,一学期三十六,伙食费另交, 十块钱一学期。

回去后佳慧就问了赵东林,要不要送英宝上幼儿园。

“城里的孩子都上的, 不过是咱们村里不讲究这个。”

城里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工薪阶级,送孩子上幼儿园托儿所符合工薪阶层的要求, 而农村呢,孩子随意拉巴着长大就行,再者, 也没那么多老师来看孩子。

赵东林摸了摸脸, 进城后真可谓花钱如流水, 英宝要是上幼儿园,一年一百块可就下去了。

“你看呢?咱们家的经济大权可是由你掌握的。”

赵东林把决定权踢给了佳慧, 佳慧看出了他的小心思,白了他一眼。

“我看还是送吧,早点接触集体对她有好处,这样妈也能轻松些,在家只要把放放照顾好就行了。”

当然,主要的还是想让英宝接受正常的教育, 对佳慧这个后世穿来的人而言,幼儿园是孩子的必经阶段。

“当然了,咱们也不能坐吃山空,等学校放假,咱们好好转转,说不准能想出什么挣钱的法子。”

这年代最挣钱的自然是干个体工商户,该干什么怎么干,佳慧一下子还真没点子,得结合实际情况来。

赵东林恩了一声,“让你受委屈了,不该让你操心钱上的事。”

说实话,进城后赵东林是有很大压力的,在村里,他一个月工资六十二是上乘收入,能给佳慧很好的生活,但在城里上学,不仅没有收入,还在不停的花钱。

“妇女能顶半边天,咱们是夫妻,什么事都要一起承担的。”

就这样,英宝也上了幼儿园,张巧儿轻松了很多,白天只要带好放放,傍晚再去接英宝放学就行,黑蛋大了,放学了可以自己走回来。

“大家好,我叫谢明礼,是你们的辅导员,今后的四年我将陪着大家一起走过校园生活。”

辅导员穿着一件军绿色的中山装站在讲台上,他三十来岁的年纪,讲话慷慨激昂,很有感染力。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管是年龄上还是生长环境都是各不相同,但能够聚到一起都是缘分,今天是正式上课前的一次见面,大家来做个自我介绍。”

辅导员的话说完,同学们依次上台做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城的叶丽丽,今年十九岁,我的爱好是……”

“各位同学好,我是来自庆市的徐沧海,今年二十七,是标准的老三届……”

“大家好,我叫董佳慧,来自江口县胜利公社,今年二十四岁,很高兴考入吴东大学,跟大家成为同学,今后的大学生活里,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佳慧在台上说话的时间,台下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

“她是谁啊?我在宿舍没见过。”

“是不是不住宿啊。”

“长得还挺年轻的,不像二十四的样子。”

“她可真白,穿的也不差,家里条件应该不错。”

英语系一共收了四十九个学生,其中二十八位女生二十一位男生,相对于女生看中穿着打扮外,男生则更多关注女生的长相和气质。

已婚的男生稳重些,那些年轻的男同学则没有太多顾虑。

从佳慧进入教室,就已经吸引了部分异性的目光。

“这位女同学长的不错,我觉得她是咱们班最好看的,二十四岁,也不知道结婚了没有?”

“应该没有吧,我看她也不像结了婚的样子。”

“二十四还没结婚,在我们那就算老姑娘了。”

“老姑娘怎么了,这么好看的老姑娘送我,我要!”

“我感觉叶丽丽也挺好看,小辣椒一样。”

“得了吧,我可不喜欢那种泼辣的,女生嘛,还是得温柔些。”

周若森旁边,一个名叫鲁刚的男生跟另外一侧的男生窃窃私语,周若森对这种小学生式的自我介绍接受不良,加上父亲逼着他放弃首都的第一志愿,他是怀着不痛快的心情来吴东的,整个班级会议,他一直低着头。

“她笑起来真好看。”

鲁刚的话音刚落,佳慧的自我介绍也完成了,大家纷纷鼓掌,辅导员没让佳慧下去,摆着手让大家停一停。

“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董佳慧同学呢,是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进入咱们学校的,她高考的英语成绩是满分。”

佳慧一开始也没料到辅导员会特意介绍自己,诧异之后站在台前,脸上维持着淡淡的微笑。

而台下的同学在听到辅导员的介绍后,看佳慧的目光明显有了变化。

一直低着头的周若森闻言也抬起了头,佳慧淡淡的眉眼,笑容中的小梨涡就这样闯入了他视线,有种甜甜的感觉,让他想到了小时候吃过的麦芽糖。

周若森的家庭背景挺身,就是传说中的**,之所以学英语,是因为他来自外交官世家。

他的第一志愿是首都的大学,因为爷爷在吴东疗养,他爸让他过来“替父代孝”,多陪陪老人家。

周若森抗议过,可在父亲面前,他这个做儿子的显然没有任何话语权,加之吴东大学也是全国排的上号的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又是他爸的师兄,周若森只能不甘不愿的来了。

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家学渊源,自己的英语成绩一定名列前茅,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一次班会课,周若森什么都没注意听,只记住了一个叫“董佳慧”的名字。

第一节 课,发音练习,佳慧与周若森并列第一,遥遥领先。

佳慧的优秀是因为上辈子进行过系统的英语学习,而周若森的优秀完全得益于家庭氛围,得益于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经过这节课的测试,我对大家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说差异还是挺大的。”

最优秀的两位跨过大一直接上大三大四都没问题,而大部分呢,只能算勉强摸到了英语这门学科的边。

“咱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历史性的问题我不想多说,既然考上了大学,大家应该尽可能多花时间提升自己。咱们上课没有课本,课本还在研究阶段,那接下来的课,我每一节课提出一个主题,大家自己课后做准备,从下节课开始,每位同学轮流上台发言。”

这种开放式的教育另同学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大家这才切实有了已经是名大学生的认知。

下课后,教授交给董佳慧跟周若森一个任务,让他们自己排练一个小短剧,内容不限。

“你们俩的基础比其他同学好,今后要多吃些苦,带着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教授离开后,周若森跟佳慧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雀跃跟欣喜,就是没有紧张。

“你的发音很好,是正宗的英式发音。”

周若森率先开口。

“你的发音也很棒。”

受家庭熏陶,周若森的发音是标准的美式发音。

两人一起走出教室,交流着教授布置的作业,佳慧认为刚开学,短剧内容尽量有趣简单,不需要太复杂。

“嗯,你的想法很好,那我们先把主题讨论出来,再设计情景对话。”

周若森同意了佳慧的观点,沿着走廊下楼梯后,周若森还在说话,就见佳慧突然跑了,他诧异的抬头,就见佳慧挽上了不远处一位男士的胳膊。

“这位同学,请问你是在等我吗?”

佳慧几步跑到赵东林身边,侧着头笑问。

赵东林已经等了十来分钟了,一路看着佳慧跟周若森从教室出来,两人站在一起有种郎才女貌的味道,他已经听英语系下课经过的同学谈论,班上有两个英语非常厉害的,一男一女,男生叫周若森,女生就是董佳慧。

赵东林收起心里的思绪,不动声色的笑道,“你是我媳妇儿,不等你等谁?”

周若森就在他们面前四五米的地方站着,有些回不过神来。

“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周若森,这是我丈夫,咱们学校经济系的。”

周若森点头,礼貌的对赵东林伸出右手。

“你好。”

“你好。”

两个男人握住了手。

“周同学,那我先走了,下午上课前咱们再谈。”

“好。”

周若森站在原地,看着两人渐行渐远,往校外走去。

英语系有个女同学,跟丈夫一起考上吴东的事学校大部分人都知道,不过周若森跟佳慧一样,不住校,跟爷爷奶奶住一起,所以学校这些八卦消息他还真没听说过。

“这两天上课怎么样,有没有感到振聋发聩,深受启迪?”

路上,佳慧跟赵东林说着轻松的话题。

“恩,感觉到了,自己以前的想法太片面,没有从宏观上去考虑问题。”

“不简单啊,上了一上午的课,连宏观都知道了。”

赵东林轻笑道,“比不上董同学,一上午就已经声名在外,外语系有位女同学,长得好看,专业成绩拔尖。”

佳慧侧着头看赵东林,“怎么,你是不是吃醋了,所以才来接我下课的是不是?”

赵东林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牵着佳慧的手,把她绵软的手掌放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

他并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妻子被人夸赞并不会让他有危机感,倒是刚刚那位周同学,他在对方身上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那位周同学,听说学习也很出色?”

“哦,他啊,英语基础挺好的,这不,教授让我们一起排一个小短剧。”

赵东林点头,走出农村后发现,优秀的人太多了,为了让自己跟媳妇儿更相配,看来以后得更加努力才行了。

第六十四章

佳慧跟周若森最后决定排一个介绍校园的小短剧情, 周若森扮演一位来吴东大学游玩的外国游客, 佳慧扮演一位本校学生。

剧情开始, 周若森装作正在参观校园的样子,不时也会露出一种困惑的表情。

作为外国游客, 自然是不认识汉字的,比如学校的校碑校训、题字等他完全看不明白。

这时候,胸前捧着书本的董佳慧经过, 周若森扮演的外国友人喊住了她。

“Hello!I am a fhis is my first time to travel this uy 。C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the main campus for me?”

佳慧饰演的女学生欣然同意, 领着他从学校大门开始, 一一介绍起了学校的历史文化和校园环境。

他们穿过林荫大道, 经过小花园跟校舍, 最后到达学校的大礼堂。

佳慧指着大礼堂说,“There is a memorial to members of woods, o the nate of the school 。It’s a quiet and fortable pce ,I hope you will like it 。”

周若森故作认真的参观者,嘴里发出赞叹声。

最后, 周若森向佳慧告别,佳慧笑着祝他,“Have a nice day ”。

这个短剧在佳慧看来非常简单,穿越前学校里排的英文短剧都是《莎士比亚》之类,之所以这么简单,也是考虑到大多数同学的英文水平,饶是如此, 还是有部分单词同学们听不大懂。

教授倒是挺满意,两人回到座位后,教授站到讲台上发言。

“两位同学的小短剧完成的非常好,其他同学也应该看到彼此间的差距,学外语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不断的记忆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大家应该以董佳慧同学,周若森同学为榜样,像他们学习,追赶他们,我相信这学期结束,你们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班里一片安静,大家确实挺受打击的,本来以为自己英语成绩不错了,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现在不仅没了优越感,甚至让人感到自卑。

有了这个刺激,众人学习的劲头更加高涨,每天清晨就起床背单词,校园里处处有他们学习的身影,这也正是教授需要的。

周日学校放了一天,佳慧跟赵东林一起带着孩子出门,在城里转转,佳慧也想看看有什么既能挣钱又不耽误上课的好点子。

七八年的省城,没有很多商店,也没有很多饭馆,街头零星有几个卖吃食的,米棍、米糕、蒸地瓜,至于后世说的茶叶蛋倒没怎么瞧见。

佳慧着重看了裁缝铺子,成衣贵,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扯了布找裁缝做,她还去商场打听了衣服的价格,动辄几十上百,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

“衣食住行”,得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从其他地方也很难挣出钱来。

几人带着黑蛋去看了场电影,《六盘山》,这是之前村里没看过的,黑蛋看的津津有味。

回去的时候经过书店,书店里都是样板戏跟革命题材的书,佳慧给黑蛋买了本新华字典,还买了本连环画,现在最红火的《奇袭白虎团》,这是黑蛋人生中第一本连环画,他也一直珍藏着,时不时会拿出来翻一翻。

这次缝纫机没带来,衣服暂时做不成了,现买也不可能,不仅要工业票,还得花上一两百,对家里的经济来说是很吃力的。

回去考虑之后,佳慧决定把赚钱目标投向年轻人,周末在电影院卖些吃食,比如茶叶蛋、鸡米花、花生、瓜子等,花生瓜子可以在商店里称,卖的时候按纸袋子卖,价格肯定比在商店里贵一点,茶叶蛋就卖一毛钱一个,鸡米花的话,就得自己加工了,做成半成品,带个煤球炉子去刚好。

佳慧把这个想法跟赵东林说了,得征求他的意见。夫妻俩不管干什么都得有商有量。

赵东林在学校里刚接触到经济学,刚好也想自己做个尝试,自然同意了佳慧的想法,美香知道大哥大嫂的计划后,摩拳擦掌的要求加入。

“你学校课程那么忙,有时间吗?”

专科师范一年半毕业,就是要把三四年的课程集中到一年来学,剩下的半年还要实习,美香每天看书到深夜,确实是很忙的。

“没关系啊,我每周花半天时间,也耽误不了多少事儿。”

她今年才二十,在二十一世纪的话还是个小姑娘呢,还是挺爱玩儿的,嫂子说的事一听就很有意思,至于书,晚上回来看也是一样的。

说干就干,周六一早佳慧就去市场买了两只鸡回来,炸鸡米花要用鸡胸肉,现在也没处买现成的,只能自己回来拆骨。

拆下的鸡肉切小块,放入调料腌制入味,没有面包糠,用碾碎的馒头代替,等鸡肉腌制完成后,将鸡肉块蘸着鸡蛋清裹馒头碎,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就可以了。

佳慧把炸好的第一份对半分,一半原味,一半洒上孜然粉,拿给大家品尝。

张巧儿第一个夹了,嚼了两口惊奇不已,这味道吃进嘴里跟她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嗯,怪香的,我还当不中吃呢。”

她原本瞧不上这个,好好的鸡肉,怎么煮不好啊,费那么多事,又是拆肉又是裹馒头的,把好东西都给糟蹋了,谁知道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赖。

美香也边吃边点头,她是年轻人,接受能力原本就比张巧儿强,相对于原味,她更爱吃孜然味的。

已经得到了两份好评,佳慧眼睛亮亮的看向身旁的赵东林。

“你觉得呢?”

赵东林认真品尝后点头道,“味道不错,应该会有人喜欢,但卖什么什么样我也预测不了。”

男人的口味更偏向于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这种小吃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但仅从味道考量的话是并不差的。

佳慧哼了一声,觉得他说跟没说差不多,没能提出什么建设性提议,跟着,佳慧招手让正在做作业的黑蛋过来。

“卓军,你帮我尝尝看,我要知道你们这些小孩子爱不爱吃这个。”

这可是肯德基风靡全球的开门砖,佳慧相信即便是七十年代的孩子也是爱吃的,但她又不能完全笃定。

黑蛋听佳慧说他是小孩子心里有些不大高兴,他已经上四年级了,早就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

“妈妈,妈妈,你让我吃吧,我也是小孩子。”

英宝看佳慧没喊到她急了,跑的比黑蛋还快。

“我们家英宝也想吃啊?”

佳慧捏着英宝肉嘟嘟的小脸蛋,故意逗她说,“可是你太小了,这么小吃这个会变笨的,怎么办呢?”

英宝嘟起嘴巴,看上去有些难过。

“可是我就想吃啊,小姑都说好吃呢。”

佳慧噙着笑,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

黑蛋心疼妹妹,他扶着英宝的肩,一脸认真的说,“妹妹,你吃吧,没关系的,你要是变笨了,发不了我长大了照顾你。”

反正她是自己的妹妹,自己天生就该照顾她保护她的。

佳慧惊讶的看向黑蛋,没想到他还是个小暖男呢。

“那好吧,既然哥哥说你变笨了也没关系那你就吃吧,不过不能多吃,吃能吃几个,油炸食品吃多了上火,还会变胖呢。”

“妈妈骗人,刚刚还说吃了会变笨的。”

“妈妈没骗你啊,吃多了就会变得又笨又胖,再也不可爱了?”

“挺好的,很香,跟红烧的鸡肉不一样。”

黑蛋吃完了认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那你喜欢吗?”

黑蛋想了想,他对食物并不执着,从来没有主动想吃过什么,向来是家里煮什么他吃什么。

对他而言,只要不讨厌就是喜欢。

因此,他诚实点了头。

既然大家说可以,佳慧抓紧时间把剩下的半成品做好,接着就开始准备午饭。

用拆下来的鸡骨炖了鸡汤,做了鸡汤手擀面。

“送一碗给后院。”

佳慧还没说完,赵东林已经熟门熟路从橱柜里拿了个铝制汤盆,盛了满满一盆送了过去。

“哎呦,东林,你怎么又送吃的来了,你回去跟佳慧说,用不着吃什么好的都给我们送一份。”

“她就是想让你们尝尝她做饭的手艺,吃得好夸两句就行。”

沈念茹摇着头笑笑,“佳慧的手艺哪用得着我夸啊,自从她来,我们的胃口都被养刁了。”

开学后赵东林跟佳慧已经发现了两位老人的真实身份,谢先生是吴东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先生是吴东大学历史系教授,除此之外,谢先生还编写教材,出版了散文集,据沈先生说,谢先生最近正在写一本。

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把那些错失的时光补回来。

早早吃了午饭后佳慧跟赵东林带着美香一起出发,鸡蛋、花生、瓜子前一天就已经买好,茶叶蛋已经卤了一整夜,第一次做生意摸不清具体情况,佳慧没敢多做,只准备了二十来个茶叶蛋。

“嫂子,你说咱们今天会顺利吗?”

公交车上,美香有些忐忑的问佳慧。

“放宽心,卖不出去打不了咱们自己带回家吃。”

美香笑了,“让我吃我还真舍不得。”

说完后她又自我安慰道,“不过我相信咱们一定能卖出去,怎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呢?”

佳慧拍了拍她的头,转头看向窗外没说话。

第六十五章

电影院中午十二点开始营业, 在家吃完午饭三人就乘车出发, 佳慧跟美香提着装食材的篮子,煤球炉由赵东林负责。

电影院附近也有卖吃的小摊小贩, 有推着三轮车卖苹果橘子的, 还有卖米棍糖糕的,到了电影院后,佳慧先去找了卖票的同志, 提出想见见他们管理电影院的院长。

“你们找我有事?”

“是这样的,我们想借贵电影院一块地方卖些吃的,您看方便吗?”

电影院其实也卖东西, 不过不像后世那么丰富,不过是卖些汽水, 院长看他们又是菜篮子又是锅又是炉子,还觉得挺有意思。

“你们这准备的倒挺齐全啊。”

院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戴着眼镜, 个子不高, 很瘦,看上去有些精明。

“挣点小钱罢了, 老板, 咱们卖吃的,客人吃了肯定得喝水,那您家的汽水不也能多卖几瓶吗?”

按他平常的性格不可能同意这件事,但佳慧他们的想法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卖出吃的, 想了想他也同意了。

“行,地方我借你,你先卖卖看。”

要是卖的好,电影院也能卖不是?

这就叫“投石问路”,院长也不是个傻的,不过他也提出了要求,就是不能把地方弄脏。

“放心吧院长,我们会注意的。”

佳慧顺便跟电影院借了桌椅,先把煤球炉生起来,再把汤锅里煮好的茶叶蛋继续加热,瓜子花生也在桌上摆放好,至于半成品鸡米花,提前做好一份供客人品尝。

电影十二点开始放映,大约十一点四十左右,看电影的人陆陆续续来了。

“哎,今天还有卖吃的?”

小摊位的位置非常明显,大家一眼就看到了。

周末过来看电影的以情侣居多,不是情侣的也正在成为情侣的路上,男同志们总要表现的大方一些,看到女同志感兴趣,自然要陪着女同志一起过来。

不管什么年代背景,男同志想追姑娘都得表现的大方些。

“这是什么?鸡蛋吗?”

大家首先对茶叶蛋产生了兴趣。

“这是茶叶蛋,用茶叶煮的,味道非常清香,一毛钱一个,感兴趣的可以买一个尝尝。”

生鸡蛋六分钱一颗,今天第一天,佳慧只准备了四十个鸡蛋,卤味汤汁中除了茶叶外,还添加了各种香料跟调味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那来两个茶叶蛋吧,瓜子也给我们称点儿。”

瓜子花生都是在商店称的,国家统一零售价,佳慧卖的价格要比商店里贵一些,好在顾客不太在意这点儿价差。

佳慧用油纸包包好瓜子跟茶叶蛋后,对方又指着鸡米花问,“这是什么啊?”

七十年代,肯德基还没进入国内市场,鸡米花这种舶来品大家自然是没见过的。

佳慧笑着解释道,“这叫鸡米花,用鸡肉做的,你们可以尝尝看,喜欢的再买。”

“是吗?那我尝一个。”

女同志吃了一口,认真品味着,几秒后对着身侧的男同志点头。

“味道不错,挺香的,是鸡肉。”

而且有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

男同志接受到了女伴的眼神,开始打听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