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长史是五皇子的老部下了,跟着五皇子混的,没有不盼着五皇子好的,亦道,“臣附议。”
此事就能看出下属心齐不齐了。
既然大家都是一个心,接着就要讨论具体征兵的事了。甭以为征兵容易,那是偌大开销,柳扶风早就去苏巡抚那里打听过闽地的财政,紧巴,真紧巴。征兵就得用钱,哪怕五千兵士,每日吃喝,每月饷银,每人衣甲兵器,从头到脚,都是钱。
还有,五皇子还要收拢人心建官学。
五皇子道,“官学不必担心,本王自私库出银子。还有,建藩王府,原本总督府是预备了十万银子,这银子已经提出来了,能省下五万。虽是杯水车薪,能省一些是一些。”
五皇子真不是奢糜之人,他过日子也没什么不良的烧钱嗜好,建王府都这般节俭,属官们听了都觉着心酸。但穷是真的穷啊,杯水车薪这话真不是假的,五万银子,怕是征兵给各户的补偿都不够。
柳扶风杀气腾腾,“银子的事,暂搁下,实在无法,臣也有法子。咱们先把征兵的条例拟出来,殿下具折,将补足兵源的事年前办下来。开年征兵,臣保管误不了殿下的事。”
五皇子见柳扶风没有血色的唇抿成一条线,面容冷酷,就没再问他有什么法子,想着还是私下商议的好。既然柳扶风应下银钱的事,诸人就商量起征兵的具体条例。
商量这具体条例,就得请永定侯、唐总督、苏巡抚等过来一并商量了。
征兵什么的,永定侯没意见,就是被夺了大将军的名头,永定侯也没意见。在永定侯看来,这名头给了五皇子也没什么不好。就是不给五皇子,以后论功论败,也都会牵连五皇子,既如此,还不如给五皇子。何况,五皇子又不懂领兵打仗之事,到时还是得他来。
永定侯在朝中多年,如何不懂这其间之事,还道,“此事,就是殿下不提,老臣也要面谏殿下的。王爷主理闽地军政,恕老臣直言,王爷毕竟刚就藩,于百姓于官员,王爷还是要多露面,让百姓知道王爷的宽仁,让官员明白王爷的仁政。如此百川入海,王爷也不负陛下期望。”
知道人家为什么能做侯爵了吧。
永定侯是征过兵的,所以对于如何征兵,如何分批征,要怎么个分批法。还有,如何遴选将领,开设武考的事,都颇有见解。大家纷纷觉着,五皇子想的武考的事是个绝好主意。
五皇子十分谦虚,道,“不过拾前人牙慧。”
唐总督道,“前人智慧,也不是人人都看得到的。就是看得到,也不是人人都有王爷公心。”起码说明五皇子不是任人唯亲的,正经大事会唯才是举。
诸人都自恃有些本事,不算吃白食,那么,身为臣属,自然愿意见到一位公正的主官。尤其永定侯,他家是武将出身,子弟都是习武的。来的那些子弟,永定侯现在不方便给安排军职,倒不如去考一考,还能让五皇子看到崔氏子弟的本领。若自家子弟考不过别人,永定侯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倒省得他们将来战场送死。永定侯已看了出来,五皇子刚到闽地就已在考量征兵之事,将来必有战事。
征兵之事,因为有永定侯这个熟手,唐总督苏巡抚都是能臣,五皇子手下也无庸才,一天就商量的差不离,剩下的就是五皇子具折上奏了。五皇子写奏章,除了征兵的细则条陈,连带征兵的预算,都得写进去,细致至极。
这奏章写得了,自有八百里加急的信使送往帝都。
征兵之事暂且对外保密,五皇子又问他媳妇咱家私库还有多少钱,以为好名声是容易赚来的么。除了得有智商,还得有银子。
谢莫如道,“这事儿啊,我料得殿下必为银子愁,咱们私库还有五十几万。”
五皇子吓一跳,“瞎,咋这么多钱?”一想就明白了,道,“你的私房也在里头了吧。”
“男子汉大丈夫,怎地这般啰嗦。”谢莫如拉他坐下,含笑道,“我要是哪天不凑手,要用你的私库,你还不叫我使了。再说,我也没打算给你白使,可得算利钱的。”
五皇子也就不矫情了,说了用私库银子建官学的事。
谢莫如还以为是一时征兵没钱呢,原来是建官学之事,谢莫如道,“这事儿啊,教殿下个巧宗,不必找地方建官学,咱们王府这么大,在王府的前殿里头随便拨几间屋子也够了,还显得体面。有这钱,不如修一修孔圣人的庙。”
银钱紧张,自然得用在刀刃上,五皇子道,“正好现在先张罗起来,待明年王府建好,也能开学了。”
五皇子道,“我想着,过年时给战亡将士的家属发一些补贴。”
“这是仁政,殿下只管去办。只是,殿下这仁政,必要落在百姓手里才好。”
“那是,谁要是敢对这银子伸手,我扒了他的皮。”五皇子咬牙切齿,穷到要用媳妇的私房,五皇子再不能让人乱伸手的。
“亡者亡矣,有些致残的兵,既不能打仗了,也要妥善安置方好。”
“是啊,我想着,趁着年下,给些战亡的家小发些东西。有残疾的,皆令其回家,耕者免田赋,商者五年内免商税,十年内减半,有店铺雇佣的,给其店铺嘉奖。”后头是跟苏巡抚学的,五皇子觉着,苏巡抚在安民抚民上很有一手。
说一回仁政,五皇子忙得脚不沾地,李九江还有事求见,李九江当头一句就是,“王爷早有巡视闽地全境之意,王爷心里可定了时间?”这事五皇子没瞒过李九江,他是做实事的人,早就与李九江说过,“在闽安城,所闻所见,均自官员而来。到底如何,还得实地看看才能知晓。”
五皇子早有巡视之意,但近来面事缠身,一时倒顾不得了。五皇子道,“明年二月王府就建好了,海民回迁之事,三月应该能办俐落,待三月吧。”
“臣以为不妥。”李九江道,“王爷,您直属亲卫只有五千人,待王府建好,亲卫充盈王府尚不宽裕,殿下巡视闽境,倘非亲卫相随,恕臣多虑,彼时臣必然反对王爷出巡。王爷,您到闽地,建碑亭,纪念战亡将士。开办官学,重修孔庙,皆是德政。王爷要巡视封地,必要在王爷建成之前才好。”
五皇子脸色慎重,道,“九江说的是,本王倒是疏忽了。”他们不是不信任当地驻兵,来的时间短,不能全然信任也是真的。何况,出巡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没有亲卫在身边,五皇子自己也不放心。
李九江道,“王爷自到封地,何曾闲过一日。王爷安危,本就是臣等分内之责。”
五皇子也是个有决断的人,道,“眼下就是年了,祭祀的事断不能耽搁,既如此,大年初一就走,自闽安城的驻兵开始,巡视全境!”
过年什么的,在李九江看来本也不是什么要紧事,要在自己封地失了手,五皇子下半辈子有的是时间在闽地慢慢过年了。李九江道,“王爷主管封地军政,军政上的弊端,王爷必要心里有数,趁此时机,重立新规,威震闽地!”
恩施的够多了,该是树立威信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明天见~~~~~~~
第178章 报偿
五皇子完全是贤王风度,他一来就立了碑亭纪念阵亡的海军,接着又拿私库银子修了孔庙,带着闽安府大小官员老少士绅们拜过孔圣人,又去参观州学,给州学修了修破损的房舍,连带各官府衙门,因这年头有“官不修衙”的说法,所以一般官衙难免陈旧破败,五皇子帮着修了,并不豪华,但起码窗明几净。这一点,高官们影响不大,毕竟他们不必委屈自己在破屋办差,再怎么不修衙,主官们办公的地方都不错,得益的是那些小官小吏。既得益,难免嘴上赞一声闽王贤德,体恤他们这些当差人。如今又要开办官学,五皇子道,“州学里多是秀才举人就读,本王近来时常忧虑官宦子弟的学识教导,故而有意在藩王府开办官学,遴选官宦子弟就读。”
这事儿更没人反对,十年寒窗,那说的是寒门子弟,官宦子弟的路子要宽的多,哪怕如谢家这样的书香之家,家中子弟亦大都要科举的,但也不必寒窗就读,教育资源丰富的了不得。而且,对于官宦子弟,最重要的真不是四书五经的功课,最重要的课程是人际关系学。
五皇子这么一说,官宦子弟都来吧,到藩王府念书来,本王这里有先生,先生的学识你们不必担心,都是北岭先生给本王举荐的。
有好先生,又是在藩王府念书,同窗都是官宦子弟,谁不乐意去啊!都乐意去!此举措,不必说中低级官员,就是高官们也都乐意的。
这时候就甭说什么众生平等了,皇帝说爱民如子,可您见过皇室子弟与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一道念书的么?行啦,众生三六九等,多是在六道轮回时投胎就注定的。
开办官学的事定下来,五皇子又叫着唐总督苏巡抚商量年下补贴战亡家属的事,还有安置伤残兵士的事,这两件事,五皇子自是先与自己的属官商议好了,才与唐总督苏巡抚说的,安置伤残兵士的事还好说,无非以后税赋上的减免,一时还到不了眼前,就是补贴战亡家属之事,得真金白银拿出来啊。大年下,本就是年关难过,五皇子又要发善心,行仁政,且事关军队,唐总督咬牙也得挤出几万银子来。
苏巡抚很是欣赏五皇子到闽地后的一系列举动,五皇子还说了,“年前祭祀天地,还得请二位与本王一道同往。”要搁帝都,祭天地的事五皇子也经常参与,那是因为他掌管礼部,祭天地的事是礼部的差使。五皇子正管。而且,在帝都,祭天地的人是他皇爹,皇子们得得他皇爹亲眼的才能被叫上一并参加。如今为一地藩王,在藩地祭祀天地的事,就是五皇子打头了。
唐总督苏巡抚自然应下,他们理应相随,要是五皇子不让他们去,这就是一种不祥的政治预兆了。当然,有五皇子亲口相邀,与五皇子直接命人传谕,还是不一样的。
五皇子不只是要祭天地,到腊月底,还得带着儿子们祭祖宗,他爹还活的好好的,主要是祭他祖父,从未做过一天皇帝的世祖皇帝,还有他祖母他嫡母们。祭祖之事,家庙已提前建好,五皇子就打算在自己藩王府的家庙中举行。
藩王府的建设进程,让闽地官员大开眼界,因为先时按闽地官员预计,藩王府能三年建好都是快的,绝不会存在磨洋功夫的事。但谢王妃接手后也不过俩月,藩王府的主要建筑都差不离了,怪道先时谢王妃不满他们的工程进度,人家绝不是在吹牛啊。
当然,这藩王府能这般迅速,谢王妃能干吧,可她手下使唤的也是人而不是神,藩王府建的快,主要是,规制上节俭了许多。的确是节俭,譬如藩王府要用的金丝楠木,闽地不产此木,这倒还是小节,此木价值高昂,一根百年的楠木就得几千两,闽王府干脆没用。谢王妃不喜琉璃,正殿大面积的琉璃顶也未按制用。倒是闽地山多林密,就地取材,开采了些够年头的中上木材用的,且整个藩王府并无描金绘彩,而是用玄、朱、白三色,再加上飞檐斗拱,倒也气派非常!
工匠役夫们也得回家过年,如今藩王府派了亲卫看守,五皇子祭过祖先,带着儿子们参观了回自己的王府,深觉满意,回家还与谢莫如絮叨了一回,“气派的了不得,花木长势也好。”
“那就好。”有经验的花匠,便是数九天移树也可活的,帝都那样的寒冬,移栽树木都无恙,何况闽地?谢莫如递上温茶,问,“殿下手腕觉着如何了?这几天有些冷的。”
五皇子接茶喝一口,道,“可能是忙的,没觉着不舒坦。你说也奇,要是闲时,总要三不五时的或酸或麻,这忙了,反倒不觉。”
谢莫如笑,“可见闽地是咱们的福地,原本我想着,闽地气候潮湿,怕是不比帝都。可自咱们来了,我算着,咱们到闽地,殿下这手腕倒比在帝都时舒坦些。”
“是啊。”五皇子还有事,与谢莫如道,“我与唐总督、苏巡抚他们说好了,年初一不必过来拜年,年下戏酒也免了,我倒要去军中看望一下兵士。来这许久,还没去军中看一看。”
“殿下想的周全。”
五皇子忽然露出个鬼头鬼脑的笑容,悄悄说与妻子道,“其实是我跟九江商量好的,用初一巡视军营做个暖场,初二就开始全境巡视。到时,你与我同去。”
谢莫如道,“年下没什么要紧事,早些巡视也好,这事儿你与唐总督他们说一声才好。”
“这是应当。”五皇子道,“我还想着,初一你也与我同去,到时让唐总督带上唐夫人。让她给你做个掩护。”
“掩护什么?”
“你眼光素来比我好,我想你一道去军营看看,可这儿虽是咱们的封地,也是有御史的。哪怕御史不多嘴,我就怕有多嘴的人,说妇道人家如何如何的,咱们在帝都也有几家不对付的,那等小人,什么话说不出来。事缓则圆,这回叫上唐夫人,她不敢不去。何况,若只你一个女人去,兴许有人挑刺,再加上唐夫人,便是挑刺也得想想。到时把江姑娘也叫去,你们三个人,估计也就是有人唧咕两声,不敢明说的。如此次数多了,待大家习惯了,也就成了。”
谢莫如一时说不出话,五皇子自顾自的絮叨了一阵,摸着茶盏呷口茶道,“所以,我想先这么着。”想他媳妇一向有主见,五皇子问,“你觉着如何?”
谢莫如道,“殿下如此厚爱,如何敢当。”
“你我夫妻,有什么不敢当的。”
谢莫如眼中流光一闪而过,良久无言。五皇子道,“媳妇?”
“嗯?”
“你刚刚是感动的哭了吗?”
谢莫如唇角一绽,笑了。
五皇子正色道,“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殿下的话,我会记得。”
“只管记得。”
她从来不掩饰对权力的关注,他当然会察觉,会知晓,会明白。只是,此诺不可轻许。既已许诺,我会当真。
她一步步的辅佐他,引导他,为他出谋划策,抚养儿女,铺就大道…这一切,当然需要报偿。不,眼泪是世间最没用的东西。感激感动感怀也并不是我需要的报偿,你的父亲有没有感激感动感怀过辅圣公主。据说,你的父亲还深爱过我的母亲…所以,我不需要这些空洞的报偿,我所需要的,只有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PS:又是端午~
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
亲王妃不是容易的差使,如五皇子忙着外头官员的事,谢莫如在府里也不会清闲,当地官员的家眷,也得时常交流沟通。更有这种,五皇子要巡视藩地,谢莫如亦会相随。女主人,在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五皇子到闽地就没清闲过一日,俗语讲,上头动动嘴,底下跑断腿,五皇子都忙成这样了,底下官员就更甭提。
唐夫人听丈夫说大年初一要陪五皇子去军营的事,道,“王爷真是心系百姓,仁德之人。”其实心里觉着,这位王爷真是勤奋的过了头,年也不用过了。
唐总督道,“王爷爱民如子,是我等的福气哪。你与我一道,到时相陪王妃。”
“王妃也去军中?”
“对。”
唐夫人深觉不可思议,但他们做臣子的,不好这样说皇家。既叫她去,她就去呗,只是,她穿什么衣裳啊,唐夫人问丈夫,“我着诰命服,还是家常衣裳,还是大礼服?”
唐总督一时也给难住了,朝廷未有女眷去军营,对衣裳规制还真没有规定。不,也不是,唐总督有些年岁,见证过历史,当初,辅圣公主就巡视过军营…
实在是不大美妙的联想,唐总督道,“为求万全,还是差人去王府问问。”毕竟去军营什么的,一定要慎重才好。
唐家着人去问,谢王妃不久就命人给唐夫人送了衣裳来,不是诰命服,也不是家常衣裳,也不是大礼服,谢王妃说的样式,针线绣娘高级定制。
唐夫人虽然年岁不轻,好在身材保养不差,时下女子流行长裙广袖,富贵风流,这种衣裳宴会时谢莫如也常穿的,不过如果出门去军中之类肯定不便宜。谢莫如就给改了改,长裙依旧是长裙,广袖就算了,改为窄袖,唐夫人是一品诰命,紫缎绣翟鸟,颇为精致。唐夫人笑,“王妃这衣裳做的真正好。”
媳妇孙媳等人纷纷赞叹,一则拍长辈马屁,二则谢王妃赐下的衣裳的确好看,用料绣工都是极讲究的,就是尺寸,穿在唐夫人身上不差分毫。
唐夫人穿着这衣裳心里不由更加慎重,这衣裳不是王府里随便拿出来的,肯定是提前做的,而且,肯定是合着她的身量做的。
见微知著,唐夫人将此事与丈夫说了,唐总督道,“王爷与王妃都是心里有数的人哪。”本王头一遭皇子就藩,五皇子在帝都就颇干了几件实事,这新来封地,自然要盼着有一番做为。但看五皇子将这一套收拢人心的事做的流畅,就知人家是有主见有设想的,如今连件衣裳都做在前头,唐总督想着,五皇子若不是初次就藩兴奋过了头,那必是个深谋远虑的人。
五皇子是深谋远虑,还是鸡血上头,唐总督尚且没个论断。帝都的圣旨在年前到了,穆元帝同意五皇子任征兵大将军一职,同时让闽地官员配合重新征兵一事。同时发来的还有五十万两银子,做为一期征兵的费用。
五皇子感动的了不得,道,“年下户部也吃紧,父皇还能挪出这些银子来,此事办不成,是再没脸回帝都见父皇了。”
于是,诸人皆说,陛下圣明,殿下贤孝。
五皇子给他皇爹感动了一回,他皇爹给了银子,就不用动他媳妇的私房了。他皇爹可真是个体贴儿子的好爹啊。
其实,五皇子倒不必这般感动,原本穆元帝也没想这么体贴他,倒不是穆元帝不关心五儿子,主要是年下朝廷事多,像五皇子说的,户部银钱紧张,怕要是等到夏天才有银子的。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但五皇子左一封信右一封信的跟他皇爹抒情,自帝都启程后一路见闻,到在闽地后入住总督府督建藩王府的事,还有闽地的情势,五皇子看到的听到的,都跟他爹写信上,端得是忠孝节义四样俱全的好儿子。
五皇子有一样好处,他不是个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有什么说什么,说到闽地不宽裕的时候,还说把自己藩王府的贵重木材都省下了,琉璃顶也未建,足省了好几万银子,想来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啥的,也着实将穆元帝感动了一脸。想着五儿子哪里受过这样的辛苦啊,以前在帝都有自己看着,哪样不是上上等的,当然,穆元帝自己也不是奢侈的人,但也不能叫儿子自藩王府上节省啊。而且,老穆家对儿子一向看的颇重,哪怕以前五皇了不算穆元帝最看重的儿子,但近年来,父子相处极为融洽,感情一步步升温的阶段,五儿子去闽地收拾烂摊子了。今自信中见五儿子过得辛苦,穆元帝十分心疼。可就这样,穆元帝也没打算年根底下就给五儿子拨银子去,年底下太忙了,户部银钱紧张,故而穆帝帝想着,闽地正是修整的时候,明夏有了钱,先给五儿子那里。
关键,五儿子在信里多么体贴啊,都说了,知道朝廷这时候银子紧,知道父皇必定心疼儿子,所以,先送上预算,朝廷不必急着给银子,明夏给就行,他这里同媳妇商量了,他媳妇贤良,把私房银子都拿出来了。他先用夫妻俩的私房银子垫上。
五儿子多么善解人意的一封家书啊。
穆元帝见着这用私房暂且支应征兵费用的事却是大皱眉头,要是五儿子用自己的私库啥的,穆元帝倒觉着没啥,反会说五儿子大公无私,仁义,是个好藩王,好儿子。但,要儿媳妇拿私房出来支应,不要说穆元帝一国之君,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公公听到这事也是面上无光啊!
何况,穆元帝一国之君!
虽然穆元帝私心认为,谢莫如嫁妆私房的绝大部分都是继承辅圣公主的,当然,那也是谢莫如应得的。不过,穆元帝还是不愿意儿子紧巴到要动媳妇私房的地步。虽然依谢莫如的性子,实不是那样小气人,但,穆元帝是亲爹,是亲爹,就得考虑到儿子的面子。
为了五儿子的面子,穆元帝咬牙挤出这笔军费给五儿子送了去。当然,儿子要取代永定侯为大将军的事,穆元帝一并允了。
对于前者,大皇子是赞同的,反正是太子管户部,没钱,哼哼,让太子为难去吧。
对于后者,太子是赞同的,早该把永定侯抹成白板,上次五弟非要给永定侯求情。唉哟,我小看五弟了,原来五弟留着永定侯是想过去□□方便啊。
所以:
对于后者,大皇子是皱眉的,老五这是要做甚,你堂堂一个藩王,至于抢我岳父的差使么?当初保我岳父,你别有目的的吧?
对于前者,太子犯难,户部的银子可不多了啊,五弟你这么急着征兵做甚,刚到闽地,你站住脚了么?有点儿争功近利啊!
于是,俩人分批次在他们皇爹面前表达了自己对五皇子的赞赏与不满之处。
穆元帝做这么多年皇帝,什么事不晓得,一眼就看穿俩儿子的私心,虽不好明说,心下也有几分来气,这一年间,颇有几分不太平,闽地海军大败之后,西宁关也有几分不安宁,好在陕甘李总督能干,谢柏与西宁将军等有所防备,方未酿成大事,击退西蛮。南安州那里也有南越扰边的折子上奏,穆元帝都动了让南安侯回南安州的心思,好在安夫人骁勇,苏不语还在其中立了一功,被穆元帝升作南安知府。南越王特意谴使说都是误会。
误会,哼哼!
皇帝都不缺脑补,穆元帝更是其中翘楚,好几地差不多的时间不太平,穆元帝直接怀疑这其间有什么联系。的不只是穆元帝,苏相想想也庆幸朝内不少能臣,不然西宁南安一并乱起来,国家就要乱了。
君臣俩庆幸不已,很默契的打算明年增加军费开支,并且给西宁关、南安关去了圣旨,连带北昌那里的驻军也得了指示,必要严加驻守,防备突袭。
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太子,国之储君,心里最重要的儿子。一个大皇子,诸皇子之兄,颇为器重的儿子。看这都是些什么私心,五皇子征兵的事提的是不是早了,夺了永定侯大将军的职是不是有私心,不论公义,就私人关系上说,老五可是你们的弟弟,他想征兵,难道是为了他自己?太子,江山以后都是你的,你弟弟这是在为自己操心忙碌么?这以后可是你的江山!还有老大,岳父近还是你弟弟近?你弟弟这完全是私心么?你岳父先前折进去多少人,他再征兵,百姓且不说,其他官员能心服么?
穆元帝心下来气,又考虑到皇家的脸面,还有他五儿子做为丈夫的尊严,实在不想他五儿子动用谢莫如的私房,穆元帝就把这笔银子给他五儿子拨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PS:早上敲出双黄蛋,端午加更~~~~~~~~~~~~~~~~~~
WwW.lwxs520.Com第180章 商议乐文小说网
五皇子见着银子很是感慨了一番他爹的情义,当然,还有他爹对他的关怀,他爹对征兵一事的支持,对闽地信心,总之,五皇子从礼部出来的,那一番滔滔不绝的感叹,绝不辜负他先前数年在礼部的历练。
穆元帝非但给了银子,这银子不算多,但省着些用也够的,而且,五皇子现在打算先练陆军了,海军的事以后再说吧。所以,五皇子对他皇爹的感激就甭提了。
非但在诸官员面前很一番感叹,回到家还在谢莫如耳边絮叨。穆元帝爽快给钱,谢莫如也高兴,笑,“陛下这般看重王爷,王爷更得勤于军政,不负陛下所托才好。”
“是啊。”五皇子道,“父皇还赐了不少东西给咱们过年。”又感叹一声他这好爹。
五皇子抒情大半日才说到正事,“近来诸边不宁,想来父皇也是因此这么快的拨来银子让咱们练兵。”完全不晓得,里头还有他俩哥的功劳。
谢莫如敏感的眉心一动,问,“怎么说?”
五皇子就将西蛮南越蠢蠢欲动的事说了,谢莫如道,“幸而西宁南安均有精兵强将,不然真叫人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征兵一事还是要尽快的好。”
五皇子深以为然。
西蛮南越的动静,如唐总督永定侯苏巡抚这样的高官也都知晓了,穆元帝又这么痛快的拨来了银子,三人与五皇子商量着,征兵之事,越早越好。只是,征兵如何个征法,一时还没个结论。
征兵的法子有两种,一种是兵役,就是按村按户强征,必须出人打仗。另一种是募兵,自由参加。
五皇子道,“不论哪种征法,都巡视之后再说。”将年后巡视封地的事正式与二人说了。
二人倒是没反对,倒是唐总督道,“正月天仍是寒的,王爷心系百姓,老臣愿附骥尾。”前番战败,他不是指挥将领,所以,只是受到一些波及,但身为闽地总督,仍受到朝廷训斥。眼下的情势,闽地再禁不起一场败了,不然,他能安安生生的卷着铺盖卷回家都是福气。
五皇子道,“我这人嘴拙,不会说些激昂的话。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身上一直背着战败的不是。”
激昂的话有啥用啊,这三人在官场的历练,啥激昂的话没听过。反是五皇子这实实在在的话方令人觉着是肺腑之言,哪怕凭三人老练心性,听此言也不禁有些感动。
三人当然也知道,五皇子要巡视封地定不是今日才有的想头,五皇子就是今天通知他们而已。就是五皇子大年初一去闽安州军营看望将士的事,怕也就是个巡视的引子。要是在往时,藩王与地方官员,在权柄上怕也要有个默契的。但闽地这会儿,从总督侯爵到知府等人,都贴着战败的标签,五皇子本人并不是激进的性子,对他们都以礼相待。其实,哪怕没有战败之事,他们也不会同五皇子有权柄之争。毕竟,他们是流水的过路官,五皇子是铁打的一地藩王。何况此时此地呢。
五皇子愿意抗起这一摊事儿,他们是大力支持啊,永定侯败的那番惨,唐总督并不幸灾乐祸,他庆幸的是,当时直面海匪的不是他,不然,他今时今日就要与永定侯的处境换上一换了。
当然,不跟五皇子争,但他们本身的地位尊严也是要有保证的才行。毕竟,五皇子治理闽地就得用人,咱们不争是不争,可五皇子您可不能只用属官啊。所以,唐总督问了一个极刁钻的问题,唐总督道,“王爷出巡,非同小可,别的暂且不论,护卫军殿下想用哪支?”
五皇子早有准备,“我的亲卫军倒是闲着,从里面抽调三千人。再有,年初一咱们去广威将军麾下看看,从中抽调两千,永定侯麾下我去瞧过了,那日我与永定侯商议了,年迈与伤残兵士若愿意,年前发银返乡。剩下的兵士里,宁缺毋滥,择出了一千三百劲卒,也一道同去。你们看呢?”
唐总督心悦诚服,“王爷所虑周全,老臣这就命广威准备呢。”
五皇子笑,“好。”
如此,五皇子出巡的事算是定了,年初一去广威将军那里看望将士算是暖场,初二正式启程。总督巡抚自有一番忙碌安排,五皇子这里的属官们也是各司其职,而且,年下最重要的祭祀之事已经结束,还有明年官学开学,这会儿就得准备着,薛长史说了,“此事只管交给微臣,微臣必能筹备妥当。”出巡之事的重要性,薛长史也是知道的,他是个干练人,实干家,但于谋略一事稍有不足,不然不能窝礼部大半辈子才熬了个郎中之位。所以,薛长史极有自知知明的,把自己擅长的一摊接过来,不令主上操心,主上就可去做更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