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黎夏左思右想决定就摆个流动面摊。
但是县城她不太熟。这不她二嫂是县城的人么,总比她好些。
黎夏看着魏容,“我想过了。等妈旅游回来,这个店就让她和表姨替我看着。县城的生意应该比镇上好。有私人订宴席我再回来做。我下午就去找何木匠给我打木推的车摊,上头做两个架炉子的位置。再留些位置放碗筷和蜂窝煤。”
魏容想了想,“你要租房子吧?”
黎夏道:“如果方便的话。不然我恐怕就只有去找明哥借一辆旧的面包车每天来回跑了。”
明哥公司的车是在逐渐淘汰的。先开着,回头挣了钱再给他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留最前面两个座位,后面全拆了放车摊。小地方如今管得不严,还可以这么干。
上下车的时候架上木板就滚上滚下了,炉子用搬的。
反正她以后多半也要买辆车跑运输的。一开始她进货的量少,那些人不会给她送货。
魏容明白了,小姑子现在需要人手。她如果想跟着一起干,就要从现在开始。别以后人家把超市开上了,她就舒舒服服去做个采购。
但如果以后做大了,现在跟着她干的就是元老。而且,打杂的活儿不怕找不到人做的。舅舅村里好多人排着队想给小姑子打工呢。
用她也是看她对县城比较熟。
反正她在供销社也没有升职的希望。魏容很快做出决断,“好,跟你干了。”
收拾好了厨房,两人便出来商量。
“你去办停薪留职的手续,然后去县城车站附近打听一下房租。要么就是平房,要么就是底楼带车库的,不然车摊不好放。”
陈媛听了眼睛一亮道:“那两个地方卖的话,我的抄手是不是可以多包一点?”
黎夏点点头,“是的。如果租了房子我应该不会每天往返。但二嫂多半会,你到时候托她吧。”
黎阳道:“为什么又要搞个车摊?”
黎夏道:“买门面缺钱啊,不缺钱我干嘛这么卖力气?”
她原本是不想像前世干餐饮那么辛苦了的。尤其这一年多挣着镇上的高收入,日子又很清闲。她整个人都慵懒了。
可这第一步积累的时候,还真是没法子舒悠悠的就守着这个店过日子。就再拼一年半的面馆吧!
其实也是被彭世杰一下子在深圳罗湖区买两套房的事刺激到了。
罗湖区啊,才4000一个平方。将来可以涨到十万的,现在又还没有限购。她也想买!
现在北上深都没有限购。比起后世的房价,简直就跟白菜价一样!
首付八万就能买一套。买到一套还可以做抵押贷款买第二套!还可以以租养供。
而且,90年代中期会陆续出台买房落户的政策。北京、上海都会有相关政策。
一线城市和他们这种五线以外的小镇,差距实在是太太太大了!
不抓住这个机会,感觉跟地上有黄金都不去捡似的。
镇上农贸市场门面的事,其他都不是问题了。唯一的问题就是缺钱。那就去挣吧,顺带熟悉下县城。反正下一步就是在县城开超市。
黎竣听说是跟着黎夏去县城卖面,很赞同。这个没风险!
魏容很快去办妥了停薪留职的手续。供销社现在巴不得裁员呢,少一个人就少发一份工资。
但都是老员工,裁谁都不好。所以十分欢迎员工自愿停薪留职。
然后她就跑去县城找房子了。
现在压根还没有房产中介。就是一些看门的老头或者居委员人面熟的老太太在张罗,从中赚点介绍费。
得自己一家一家的去问。
不然黎夏干嘛让二嫂去?就是图她熟悉啊。说不得还得动用她娘家的关系去找。
从乡下再找一个帮工或者让表姨去跑,一开始肯定都懵得很。
不过,如今会把房子租出来的人家实在是太少了。也只能让二嫂以车站为圆心的去跑了。
接连几天,魏容每天早出晚归往县城跑,中饭回娘家吃。
黎夏每天给她报销一块二的车费。说好了的,租房和安顿的事办好,给她一百块的辛苦费,旁的不管。
半月为期,没找到合适的房子就只给五十块的辛苦费。
黎夏一边等着何木匠给她打车摊,一边去县城党校参加培养、考察的一些课程。
她得拿到结业证书,才能正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
上个月她去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后党组织派了人来找她谈话,安排了她来上课。
店里不是赶集就由表姨煮面了。她这一年多耳濡目染又跟着动手,非旺场还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黎夏只是没有教她做浇头而已。
这个,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且,还有亲妈和亲大嫂在那儿候着呢,也不好越过她们。
另外,万一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就只能开车两头跑了。那她还得去考驾照。
这天党校下课,黎夏去明哥的物流公司。
易秘书跟她已经很熟了,“夏夏又来换书?”
自从明哥说他那里有许多装点门面的财经、管理方便的书籍,黎夏就不去市图书馆借了。
一次拿两本,看完了又来换。
明哥经常不在,易秘书和她打交道比较多。
这位易秘书可不是普通人,正儿八经财经大学毕业的。三十年后都还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秘书,享受副总待遇,有股份分红的。
明哥虽然有点花,但从来不吃窝边草。他和易秘书之间那真是清白得很。
一句话,人家易秘书是凭本事吃饭的。
黎夏点头,“是啊。我顺便问问,我要考驾照,但是不用去驾校上课。这应该怎么去办?”
物流公司,肯定经常要送新驾驶员去培训。易秘书和驾校、车管所、考试机构都熟得很。
“这个好办,我回头帮你把名报上。你和公司新进那批驾驶员一起去考就是了。不过,你是真会开吧?虽然现在管得不严,甚至花钱都能买到车本。但开车的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哪。不然你就和公司的人一起去上课?我一并安排了。”
“放心吧,我以后还要挣大钱的。肯定会十分爱惜自己的小命。”
易秘书也知道她说话、做事靠谱,便没有再劝。
黎夏递给她一个密封的饭盒,“这次我加了柠檬,让你家老爷子试试合不合口味。”
易秘书的父亲年纪一大把了,就爱啃鸡爪、翅尖。
有一次易秘书从黎夏那里打包了盘子里没动过的几只回去。老爷子直呼好吃,对他的胃口。
但黎夏她不对外卖的。集得多了,兴致来了才做一点给熟客佐酒。
易秘书有了替她代笔入党申请书和心得的交情,便开口请她帮忙做一点。
如今还没地儿想称多少鸡爪就称多少。可自家老爷子就好这口,没办法。
这个,黎夏肯定是不肯收钱的了。
她那里每个月要杀十来只鸡。就给易老爷子匀一些,这是第二盒了。
“哎呦,这可太感谢了。你这是从党校过来?”易秘书领着她进明哥办公室去换书。
“是的。对了,公司最近有没有要淘汰的面包车啊?”
公司的车多,第一批已经在陆陆续续更新换代了。淘汰下来的,公司内部人员往往就消化了。折价买回去还可以开几年的。
“你不是买门面缺口还大么,怎么又要买车了?”
黎夏站在书柜前挑书,闻言回头道:“你怎么知道我买门面缺口大啊?”
“黎总让我看看公司挤得出来钱不。”易秘书说着摊摊手,“可惜你正好赶上了这两年缺钱。别说公司,黎总私人的车跟房都抵押给银行了。”
黎夏道:“确实是赶上了。我要是之前手头有钱,我就投资你们公司了。”
说着给她讲了正因为缺钱,要来县城摆个面摊。如果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就弄辆车回去开着两头跑。
“行,我帮你留意着。开在哪里啊?”
“车站那边,那边客流量大。不过那里早没门面房了,我订做了一个移动车摊。现在在找的是住家户。”
易秘书道:“我家倒是住那附近,但没听说谁家的房子要出租的。”
“是啊,所以我才两手准备。一边让我二嫂去找,一边准备考驾照,还来问你有没有要淘汰的面包车。”
易秘书道:“嗯,难怪组织上要发展你了。你这奋斗精神确实值得时下年轻人学习。”
“都是让逼的!”她也想咸鱼。可是知道了那么好的机遇,怎么忍得住不去抓?
“你中午别走了,我请你吃午饭。老是请你帮忙,也让我表示一下。你也别客气,我们家老爷子这吃上了,还能给他断咯?我少不得还得继续麻烦你。”
“不算麻烦,我本来也要做的。”每个月十只鸡是要消耗的,她和黎远、黎雯也爱吃。匀一些出来而已。


第53章
易秘书诚心要请客,黎夏也没有多推迟。她就在明哥办公室的沙发上看起了书。
没一会儿外头有人来告诉易秘书,“洛出纳和小邱吵起来。”
易秘书道:“拉开没有?”
“拉开了。”
“让他们各自的上司去管教一顿。上班时间,怎么能没个规矩?”
“好。”
易秘书泡了咖啡给黎夏端进来,“你尝尝,老板托人从印尼弄回来的麝香猫咖啡。”
黎夏道:“不就是猫屎咖啡么?”她端起骨瓷的咖啡杯,轻轻搅动勺子。
易秘书笑道:“原来你知道啊。老板听说这个贵,很多假洋鬼子喜欢,特地托人弄的。但他不许我说猫屎咖啡,只能说麝香猫咖啡。哎,知道刚跟洛轻盈吵架的小邱是谁么?”
“也是关系户吧?”不然怎么敢跟老板娘的表妹吵起来?
易秘书点头,“王经理的继妹,最近在倒追马经理。而且看起来很有成功的希望。”
“好复杂!”
易秘书道:“她们两个势必要被弄走一个了。都是关系户,不会直接开。有可能调一个去市里吧。”
黎夏心道:那多半是小邱调上去。
明哥不会让洛轻盈去市里的,那更得当耳报神。
中午易秘书带黎夏去了一家做炖盅的老店,口味很好,而且滋阴养颜。算是县城里的高消费场所了。
两人坐在包间里,易秘书道:“听说你劝了劝老板娘?”
黎夏道:“她想拿我当枪使,本来不想管的。但是想想她待我们一家都还是挺不错的。怎么,还有后续?”
她没再关注这事,而且有日子没见过明哥和堂嫂了。
“老板娘不让老板回家,说要静静。说反正他经常十天半月不着家,他不回去他爸妈和儿子都不会找他。”
“然后他就没回啊?”
易秘书点头,“是啊,老板娘修养好,还保持着克制。他也怕刺激得她不管不顾的在家里闹起来啊。这不,县城、市里住着。”
黎夏心道:原来她以为的上辈子堂嫂没反应只是没有闹出来而已。
他们私下的事不往外传,她怎么可能知道?
这事儿看来还没完啊。
很快,黎夏在党校的课程结业了,正式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如无意外,再经过一年的考察和培养,她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员。
当天她在二嫂的杂货铺又买了一罐麦乳精一包奶粉托舅舅带给田大爷。
舅舅下一集上街,说田大爷因为她要入党了十分的高兴。说这是她应得的,还让她不要再买东西了。
二嫂跑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一家单位福利房的底楼出租。没车库,但是底楼有地坝,有单独的门出入比较方便。
黎夏跟着她去看。
“七十多个平方的套二,要价是六百一年。推着车摊过去,走十五分钟。略有点远,但已经是能找到的最近的了。原住户是老两口,去大城市投奔儿子了。已经去了三个月,适应了。三五年内不会回来。房子不算旧,但是要收拾一下。这个包在我身上,你就去看下满不满意。”
魏容顿了顿,“另外,车站门口的车摊不少。我去看了看,有时候争地盘要发生矛盾的。我跟一家杂货铺的老板谈了谈,咱们一天出两块钱租她门口那块空地。平时用水也可以进去接。你看怎么样?”
“可以啊,最好是不要和人发生冲突得好。”
也没得挑拣的余地。所以去看了看房子没有大毛病。黎夏就和被委托把房子出租的老人女儿签订了一年合同。
她没去花费口舌讲几十块钱的价。只要别中途又出幺蛾子就行。
一定下,魏容就麻利的过来打扫、收拾。弄到不说焕然一新,但比那天来看到,真的像样多了。
这是她那一百块辛苦费的工作内容之一。黎夏可以拎包入住。
正好车摊也做得差不多了。房子弄好,找了一天黎阳和黎竣挪了个班。用两辆加重自行车拉着板车,板车上横放着车摊绑上,从镇上给她拉到县城租的地方。
至于炉子,在县城重新置办了。车摊也有轮子,但不如搁在板车上用大轮子方便些。
黎夏和魏容则坐车过去,各自带了些衣物。
所以黎会计和黎夏妈这天回来,黎明干脆在县城就停车了。
“二叔、二婶,到了。下车吧——”
“阿明,你把我们拉到这个地方做什么?”黎会计惊讶地道。
大伯也还在车上,“你搞什么名堂?”
“夏夏在这边租了房子,要开分店了。今天他们人都在这边。”
黎夏已经走出来了,“明哥,给我脸上贴金啊。什么分店,就一移动车摊。爸、妈,下车了。大伯和大伯母也进来坐坐?”
大伯道:“不了,今天搞累了。改天你开张再来。”
黎会计和黎夏妈便下车来。黎阳黎竣招呼了大伯、伯母,去帮他们拎行李。
黎夏看看车,明哥今天敢进家门么?
还以为他真的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呢。原来也有忌惮!
一家子便进去了,黎会计对女儿道:“我还以为你真死了买大门面的心呢。电话里也不说一声。”
“这不还有一年半么,再搏一把。反正早晚也要到县城来的。”黎夏说着,亲切地握了握她妈的手,“恭喜你啊牟萍同志,提前荣升店长!”
黎夏妈笑着扔掉她的手,“还不是给你打工,又不是提前把店给我。”
“那你以后不用给旺铺转让费你怎么不说?”
黎竣说黎夏,“刚这样子真是一看就是党校刚毕业的。”
黎夏白他一眼。
黎会计看着黎竣道:“不要乱开玩笑!”
后者摸摸鼻子,“知道了。”老古板!
选了个三月三龙抬头的日子开张。一大清早,魏容和黎夏就开工了。
魏容慢悠悠的推着车过来,走了二十分钟。没办法,上头还有火炉呢。
她来了,就把备着的火捅开,去杂货铺提水烧上。
黎夏慢一步,她用拉货的三轮车拉了三张折叠小方桌,十二根叠在一起的塑料高脚凳,另外还有个迷你碗柜,一把遮阳大伞。
就一个移动车摊,没法送花篮也没法放鞭炮。
那天大伯他们回去,第二天堂嫂也让人开车送她过来黎夏租的房子看了看。
“听说你开新店本来打算给你送一对花篮的。既然是车摊那就只好算了。开张那天我来不了,我上市里办点事。等我办完事再回来照顾你生意。”
黎夏心头一个咯噔,你上市里预备办什么事啊?
不过她没问,她说了就那天管一次闲事。她也没有给明哥通风报信,这件事本来就是明哥不对。
之前黎阳和黎竣说要送她个木质招牌:‘黎夏面摊’。黎夏直接拒绝了,她才不面瘫呢!
面条价格比镇上略贵几毛,这里是县城又是车站旁边,本来就会贵一点。再说还得把房租和车费挣出来啊。
魏容在供销社一百二一个月,黎夏给她开了一百五。不过供销社卖东西,平时很松活的。
给她打杂却是从早忙到晚,所以还承诺了一份绩效奖金。
不过找了十天的房子,黎夏说给一百块辛苦费,就当真给了一百。魏容觉得跟着她干还是有奔头的。
而且黎夏说了等生意上正轨了要再请个小妹子的。
黎夏从三轮车上下来。骑三轮车也是她后来运花学会的,这样比自行车能多运几十斤。
两姑嫂把小方桌抬下来打开,然后凳子摆上。
要进口的东西都是用干净纱布挡着的,这里临马路灰尘要重些。
魏容方才提着小桶一点一点的洒了些水在地面上。这样可以少激起些尘土。
等准备工作做好,黎夏就等着了。
明哥肯定会来照顾开张生意的。
果然,没等两分钟,明哥的车子就来了。
黎明直接让人开了一辆19座的依维柯过来。满满当当拉了一车人踩着点过来捧场。
打过招呼,魏容赶紧转身去杂货铺借凳子。
杂货铺老板拉住她,“哎,那不是黎明物流的黎总么,跟你们家什么关系?”
“阿明是我男人的堂弟,卖面的黎夏是我亲小姑子。”
老板娘道:“那没人敢欺负你们了,这县城谁不知道黎总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不然等你们生意好了,难保没有地痞流氓吃完了扯根头发丢里头拉着你们两个女的要赔偿的。”
魏容指指头上的厨师帽,“我们头发都扎里头的。”
“那种人跟你讲道理啊?不过既然是黎总家的亲戚,他们不敢的。走,我帮你一起抬。”老板娘比之前热情了许多。
十九个人立即满满当当把三张桌子都坐满了。
黎夏煮面已经经验老到。一共两口锅,水先开了一锅,她丢面然后熟练地放调料。间或再用长筷子挑一下面,省得粘住了。
然后第二锅开了,又丢面、放调料。再把第一锅的五碗面挑进碗里。这边灰尘大,就不敢把底料先打出来了。
魏容立即拿托盘把那五碗面端过去,“阿明,你们先吃着。余下的马上啊!”
“好,二嫂放下就是了。”
黎夏那里转眼第二锅起锅,又是五碗。然后第四锅面下锅,第三锅起锅。前后没隔几分钟。
大家热热闹闹吃过,黎明笑着过来,“夏夏,生意兴隆啊!”
黎夏也知道他这么过来除了照顾开张生意,还有撑腰的意思。领情地点点头,“承明哥吉言!”
“话说你的商务餐还做么?”
“做啊,提前说一声就可以的。”
这个虽然赚的比例差不多,但售价高自然赚头大啊。
好在县城到镇上自己开车十五分钟就到了。所以明哥才能把商务宴请安排在她那里啊。而且上了马路,估计比在城里钻来钻去还快着些。
黎夏看到马哥和个长得甜美的妹子坐一方,笑着朝他们点点头。这就是敢和洛轻盈吵架的小邱了吧。看来是成了!
不过她还在,那调走的是洛轻盈咯?
易秘书过来给钱,今天肯定是老板请客了。十九碗面,都是二两,刚好38块。她递过来一张50的。
魏容从围裙里掏钱出来找给她。
黎夏用询问的眼神问易秘书。易秘书小声道:“小洛出省开发新市场去了。”
开发新市场很受累的,尤其还要出省。洛轻盈一个吃惯松活的主,这是被发配了啊。
不过听说一开始是她想仗势欺人没成功。小邱有王哥和马哥两个靠山,而她的表姐夫估计正不想看到她呢。
她落了这个把柄给人,堂嫂也是不好立即就保她。这回怎么都得吃点苦头才能被弄回来了。


第54章
而且洛轻盈年纪轻轻的落个跟人家的女朋友争风吃醋的名声也不好。堂嫂让她出去也是避避风头。
她怕是当惯了‘皇亲国戚’,上次还想跟自己过不去。
这回估计一起去开荒的员工不会再惯着她了。
明哥他们一群人吃过就都去上班了。魏容开始收拾桌面,又把多的凳子叠起来。
杂货铺的老板娘徐姐走过来,“先不忙着还我。没准一会儿还旺呢。黎夏妹子,给我下二两。我看他们吃得那么香,我也尝尝。省得就在我门口香我。”
黎夏笑道:“好嘞,徐姐你稍等啊!”直接下了三碗,她和魏容也趁这个空档把早饭吃了。
徐姐尝了一口道:“嗯,味道确实可以。怪不得大老板都吃得挺满意的。”
黎夏道:“他在自己家吃家常饭菜也挺香的。”
明哥大她一轮,小时候正好赶上60年闹饥荒。他是有从小养成的珍稀粮食的习惯的。
魏容吃过把碗洗了,然后把桶提到杂货铺换了干净水。
水不贵,几毛钱一吨。所以老板娘是随便她们用的。换勤点,客人看着舒服,自己用着也舒心。
她小心地提着桶,注意不要把水荡出来荡到人家的铺子里。
不过知道了她们是黎明的亲戚,老板娘明显宽容了许多。
车站的生意和候在农民赶集的路边不同。这个生意是一波一波的。
来一辆车可能就是一波生意,又或者等一趟车可能也是一波生意。一车想吃东西的,三五个人还是有的。只不过这边摊子也多,而且很少是常客。
所以不是走最近的一家,就是走有客人在吃的一家,或者老板看起来养眼的那家。
一排卖面食、包点、豆腐脑、抄手、饺子的,就数黎夏往那儿一站最亮眼。尤其她还正儿八经穿着厨师服,再显眼没有了。
明哥他们一大群人来,方才等车的人也都看到了。看他们西装革履的大老板都在这里吃,有要吃早饭的便也过来坐下尝一下。
黎夏和魏容轮替着吃过,漱个口又赶紧忙上了。
旁边不远处面摊老板没生意,阴阳怪气道:“大老板的妹妹,还来和我们穷人抢这三瓜俩枣的。”
黎夏头都不抬,“皇帝家还有穷亲戚呢。你摆你的摊、我摆我的摊。各凭本事而已!”
那家气结,“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吃松活不好吗?”
黎夏道;“我就喜欢出来出摊,你管得着么?”
魏容看看小姑子,她本来以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自己出面。没想到小姑子瞧着文文静静的在外头还挺厉害。
哦,对了,她连拿板砖砸人、踹人都敢的。
黎夏看着没生意时坐三轮车那边剥葱、切葱的魏容笑笑,我上辈子在城中村操着菜刀跟人吵架的时候你是没看到。
重生回来她就只那次揍表姨那个渣男前夫发挥过一次。平时和哥嫂间有摩擦,只要别太过分她基本都宽容了。有那功夫不多想想挣钱的事。
魏容愈发觉得这个小姑子厉害不好惹。自己以前居然还想算计着把她早点嫁出去!
车站摆摊,一般做过客的生意,不是太要求口味。可偏偏黎夏的口味比那家好多了。
杂货铺老板娘吃过就和旁边铺面的熟人摆起来了,“味道相当巴适!又弄得多干净的。这儿还头回有人穿厨师服、戴厨师帽。虽然开始觉得有点好笑,但人家确实不往里头掉头发丝啊。那吃到一根也是要不爽的。”
她才不怕这些摆移动车摊的。
在这一片的鄙视链上,是有店面的比推车的强。都知道能占到前面的,都有关系的。黎家这妹子看年纪是刚起的心思吧。
再说了,她还收了黎夏一天两块钱的租金呢。顺口帮着宣传一下也不费事。
而且看刚才坐下吃过的人的速度和临走说的话,大家伙应该也知道好吃才是。
她不是说虚话的人,这一说附近还没吃早饭的摊主干脆都过来尝下。
门口这几家摊子他们都吃过了,只能是填饱肚子。
又一辆车在进站口停下来,那家面摊的老板直接上前兜揽客人。这样黎夏总不好再和他抢。
黎夏笑道:“那是我老汉儿和我大伯,你招呼他们没得用的。”
黎会计和大伯一早坐班车过来的。
那个老板暗道一声倒霉,退回自己的摊位。
两个老人家走过来,看到三张桌子都坐了人,便和人拼桌坐了下去。
黎会计道:“来两个二两,随便什么口味都行。”
大伯笑道:“怎么,夏夏,有竞争者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伯,没事,正当竞争我都不怕的。”上辈子还有人抓了老鼠在旺场时往她的店子里丢呢。比起来,几句酸话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