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临近年关,前朝后宫都不得闲,康熙未曾大动干戈前往景陵,只在宫中祭祀了一番。难得的是平嫔娘娘亲手抄了七七四十九卷经书奉上,康熙很是惊讶,对她多了几分和颜悦色。当天晚上,康熙秉承着对赫舍里的情分,未曾宣召任何妃嫔,但两日后便翻了平嫔的牌子。
听闻消息时,胤礽正在做文章,笔触顿停。夏草张了张嘴:“太子?”
胤礽轻笑着摇头:“无事!”
汗阿玛宠幸谁,不是他一个做儿子的能决定的,更不是他能够插手的。胤礽也不想插手,只是有些意兴阑珊。本来以为平嫔有多聪明呢,他还等着多看几场宫斗戏。结果除了依靠他生母那点情分,竟没别的招。
赫舍里就算是张王牌,也是在他这个亲儿子手里才算。真以为随便一个没什么情分的妹妹都能凭此鸡犬升天吗?
呵!且让她先张狂两年,等往后乌希哈落败,她如今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罪状。
胤礽敛下眸中寒芒,低头继续做题。
后宫,乌希哈借此机会趁热打铁、迎头直上,宠爱日渐加深,竟与佟妃平分秋色,与其一同成为宫中两大不可小觑的新贵。
转眼至了年节。胤礽收到了一份索额图送来的巨额年礼,满满当当一匣子银票,足有二十五万两之多。
当初康熙特准索额图置办玻璃铺子,允他自己使用玻璃方子。实乃大清民营第一家。官方玻璃的产出大多用于权贵人家的房屋窗户或是富商的铺面柜台,再有便是大型的座钟等物件。
索额图的铺子最初也有座钟,但经过胤礽整改后,换了个方向,不与官方争利,只做小型摆件、吊坠饰品、女士花镜等,生意出奇得好。
后来,胤礽觉得当初为了制作第一批座钟和玻璃招来那么多能工巧匠,让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起来,就说了好些玩具方面的创意。
他们举一反三,不但圆满完成了胤礽的任务,还钻研出了自己的路子,时常有新款推出。别说,销量一点也不比玻璃制品差。
今年年初,胤礽觉得铺子卖的东西太杂,就将这部分玩具分了出来,另买了铺面开店,唤做奇巧居。而原先的玲珑阁则专卖玻璃制品。彼此分开,又能两家联动。
胤礽出主意,让两边掌柜合起来打了一波广告,在中秋端午以及七夕搞起了促销。
这些银票便是这一年的分红,比过往都多。
胤礽刚拿到匣子,还没捂热呢,就抱去了乾清宫,对康熙说:“叔公刚送来的,汗阿玛,这是你的那一半。”
自从有了铺子后,胤礽每年拿到分红,不论多少,都会分一半给康熙。康熙起初是不要的,但胤礽坚持,他也就收了。
有这么个事事想着他,有点私房还不忘分他一半的儿子,康熙面上不显,心里不知道多高兴呢。看了看被强塞进手里的银票,康熙很是诧异:“这么多?”
胤礽点头,笑着说:“今年生意特别好!”
康熙莞尔:“怪不得之前你那铺子动静那么大,都传到朕耳朵里了,看来确实赚得不少。”
胤礽捂紧了剩下的一半银票:“赚再多,这些也不能给您了。”
康熙哭笑不得:“朕还能差你这点银子?”
胤礽哼哧:“怎么不差了。您后宫那么多人,都要您养,得花好多银子呢。”
康熙:……
“儿臣之前买了马场,买了大批草料,还耗费了许多材料组建设备,手头的银子也不多了。叔公送上来这些,我得攒着,明年要花的地方还多着呢。”
康熙更好奇了:“宫外铺子的生意一直不错,就算前两年没今年出色,收益也很高。你手里可用的现银不少,那马场到底在做什么,这就用光了?”
“没用光,但也差不离了。”
胤礽一叹,要不怎么说,科研烧钱呢!
康熙好一阵无语,都这样了,还守着秘密,半句不提马场在做的事。呵!
胤礽笑着靠过去:“汗阿玛,都说好要给你惊喜了,肯定得保持神秘感。总归再过两三个月你就知道了。”
康熙哼哼两声,没为难他。
不过大年初一的时候,胤礽收到了许多红封,康熙特别准备了一个大的。胤礽回去后才拆开,一看竟是二十万两银票。比他前些天分给康熙的还多几万。
康熙这是给他凑了个整啊!
胤礽心里美滋滋的。
年后的日子多平淡,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后宫娘娘们依旧争奇斗艳,胤礽继续自己的学习与研究。要说最为有影响的事件,大概是宫里好几处宫殿做了修葺,地面用上了水泥。京中由水泥铺设的官道也已超过半数。
唯一让胤礽不太满意的是,永和宫的点心味道开始慢慢变得不那么美味了。尤其这几日,越发普通,与寻常糕点已无区别。可见,德妃已经收到预警,察觉到灵泉的问题了。
胤礽撇嘴,唉声叹气。
系统直翻白眼。
——宿主,你够了啊!你都薅羊毛薅半年了,还就逮着德妃一个人薅。你也得让人家喘口气啊!
胤礽无奈:“我也不想只逮她一个人啊。谁让只有她手里有灵泉呢。”
系统:……
胤礽眯着眼:“你主人这灵泉可真有意思。以前点心里掺了灵泉水,觉得特别好吃。可要提哪里好吃,又让人说不上来。如今里头没灵泉,仔细琢磨味儿也还是那个味儿。就算感觉不太一样,可尝来尝去,也尝不出哪里不一样,只会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灵泉并不改变口感,你以前觉得好吃,是因为它的功效。在入腹的那一刻,它能带动身体的细微变化,包括味觉。
胤礽点头,恍然大悟。也亏得是这样,要不然德妃直接就露馅了。而且德妃在收到灵泉预警后,也没有立时掐断,而是慢慢减量,直到没有,循序渐进,也算谨慎了。
胤礽将已经失去功效的点心扫到一边,唉声叹气。
——合着你占人家便宜,还委屈了?
“没委屈,就是挺遗憾的。没得吃了。看来以后没必要去了。”
系统:……你这态度会不会转变太快?
胤礽忽然想到一点:“顺治手握空间十年,虽然你说,解体碎片掉落的年份可能会不一样。但你也说了相差不会太远。
“所以从德妃在宫中的种种行迹来看,没有十年,最起码也有个五六年吧。她前头用的那么泛滥,还拿去浇灌橘子树。可见灵泉的量是真的多。
“这么看来,就算所剩不多,这个不多恐怕也有一定的分量。不至于再用一两次就耗尽。明面上的点心是都没了,可不知道她私底下有没有给胤禛和胤祚开小灶。”
系统白眼翻得更勤了。这不明摆着吗,就算有又如何?胤禛跟胤祚是人家亲儿子。你是什么?你是敌人,是对手。
胤礽眼珠子转来转去,又有了想法,立马吩咐小柱子:“让宫外多送些小玩意儿进来。不拘是奇巧居自己做的,还是别家的。只需精致有趣,得小孩儿喜欢就成。”
系统一脸懵逼:这是要干啥?
胤礽摸着下巴:“胤祚虽然有点霸道,但小孩儿心性,单纯好骗。他好几次嫌弃德妃做得东西吃腻了,不想吃。即便德妃私底下另开了小灶,他大约也不会全吃掉。我可以偷偷用玩具去跟他换。”
系统:你确定是换,不是骗?
胤礽死鸭子嘴硬:“一物换一物,玩具换点心,哪里骗了!”
说完,一拍板,就这么定了!
系统:……艹!一边是吃腻了的点心,一边是新鲜的玩具,小孩子会怎么选,脚指头想也知道。宿主果然奸诈。它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没有最狗,只有更狗!
第43章
胤礽是个行动派,决定好后,说干就干。在薅羊毛这件事上,他从来不谈面子,不讲武德,不论正义。算准了胤祚的性子下手,效果不错,真让他捞到些点心。可惜量不多。
一两次后,胤禛发现了端倪,主动把自己那份交了出来。
“二哥,这是德额娘私底下给我的。”
过完年后,也不知道胤祉哪根筋不对,认为自己早就已经入尚书房进学,是大人了,再叫太子哥哥显得稚气,十分别扭,死活不肯,硬要改成二哥。
胤禛见了,便说他也长大了,同样要改口叫二哥。那模样,显然早就忘了,最开始胤礽让他叫二哥,他反驳说胤礽是太子,最后才取了太子哥哥这么个称呼的情景。
胤礽也不争辩,对此无可无不可,随了他们。
看着胤禛荷包里的点心,胤礽神色复杂,胤禛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兄弟二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他既然主动把点心交出,那必然是全部。可看这量显然只有胤祚的一半。
啧,德妃啊!
如果她手里有一百两,或许不会介意给胤禛和胤祚一人三十两。但她手里若只有五十两。区别就出来了。或许胤祚能得到二十两,胤禛得的就只有十两了。
你问为什么她不全给出去?谁规定母亲就得为孩子倾尽所有?德妃总要顾着自己的,更何况此人最是谨慎,从不会把子弹全部打出,永远会多留一张底牌。
胤礽吧唧着嘴,回味了一圈刚吃完的点心味道,综合种种现象得出结论:这私底下的小灶,掺的灵泉也减了不少。
他摸了摸胤禛的头,将点心推回去:“收着吧,你自己吃。孤不要。”
胤禛摇头:“我不爱吃这些,二哥喜欢,还是二哥吃吧。”
胤礽笑起来:“孤就算喜欢也吃不了这么多,有六弟给的尽够了。”
胤禛抿了抿唇,最终将点心收了回去。他不知道的是,从胤祚手里“骗”来的点心,胤礽每次最多也就尝一块,剩下的都攒起来送去了慈宁宫。
点心汤水这类吃食不耐放,以前得到的多,太皇太后吃不完,吃多了积食反而不好。胤礽可与其平摊。如今拢共就这么些,他自然要紧着太皇太后的。
兄弟俩一前一后走出院子,胤礽问起胤禛的现状来:“孤最近有些忙,没去承乾宫找你,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胤禛点头,瞅了眼胤礽,欲言又止。
“怎么了?”
“二哥,我知道你为什么要找乌库妈妈出面换掉我身边的人了。”
胤礽脚步一顿,转头看着他。
胤禛嘴角尽是苦涩,“之前我只觉得奇怪,如今全懂了。翠烟翠云照顾我的时候,我时不时要病一场,虽都是小病,情况不严重,但总归难受。
“翠烟翠云走后,换成乌库妈妈赐下的宝珍宝珠,我已经很久没生病了。身边伺候的人对我的态度也变了个样。”
胤礽一顿。宝珍宝珠是太皇太后的人。太皇太后帮助胤禛全是为了他。既然如此,便不会让他做无用功。
宝珍宝珠不至于去同胤禛灌输明确的某种思想,却可以引导他去发现身边的人与事,使他自己察觉端倪,领悟真相。
胤礽蹙眉,心情有些复杂,一会儿想着胤禛还小,一会儿又想着以他的处境,知道得多些似乎更好。他张了张嘴,想要安慰两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胤禛又道:“我也大致看出来,佟额娘并非真心疼我。以往她对我总是忽冷忽热,我只以为是她偶尔心情不好。我总是告诉自己要乖一点,懂事一些,不能惹佟额娘不高兴。可如今看到她对沅儿妹妹的用心,便全明白了。沅儿妹妹即便去了,她仍旧……”
胤禛一顿,苦笑一声,“还有沅儿妹妹的死,当初佟额娘认准了是德额娘。后来证实是误会。我很是松了一口气。可我这些日子发现……发现……沅儿妹妹或许,大概,可能真的……真的……”
真的如何,胤禛说不出口,一旦说出口,就等于定了德妃的罪。所以,哪怕他穿梭在承乾宫与永和宫中间,隐隐察觉到几分不对劲,可他不能确定,更不敢提。
胤礽眸光闪烁了一瞬,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再看胤禛,低着头,双手颤抖,极力遏制自己心中的情绪。胤礽有些不忍。
自从去岁佟皇贵妃与德妃撕破脸后,胤禛仿佛一夜间被迫长大。他一点点褪去了往日的稚气,少了些活泼,多了几分沉默,逐渐有了丝历史上雍正的影子。
最初与胤禛交往,胤礽便是打着算盘,觉得“雍正”堪为最佳助手,一把好刀。如今胤禛有这等趋势,按理他该高兴才对。可他却完全高兴不起来。
胤礽握住他的手:“没有证据的事不要多想,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胤禛张了张嘴,低低应了一声。
“等到冬日,你便满六岁了,可以搬去东西五所,不必住在承乾宫。到时候来往毓庆宫也更方便。承乾宫那边,你只需记得早晚前去请安,不落人口实就好。”
说到此,胤禛总算有了几分笑意。要说从前皇贵妃对他总归还会装装样子。自打沅儿妹妹死后,若非在人前,私底下,样子也懒得做了。
因他身边有太皇太后的人,皇贵妃没法动手,便干脆弃之不管,对他爱答不理。见面请安都不耐烦多看他一眼。
在承乾宫的日子实在太过压抑。胤禛觉得自己呆得每分每秒都要喘不过气来。好在太子会带他去永和宫,去慈宁宫,去各处玩。更会想办法找各种借口请求汗阿玛,让他时不时留宿毓庆宫。可这些手段到底治标不治本。
胤禛如今最期盼的就是搬出去,住进东西五所。
胤禛深吸了一口气:“二哥,我明白的。佟额娘毕竟是我养母,我会敬着她的。”
胤礽一叹:“孤那边还有些新玩具,你都拿回去吧。”
胤禛摇头:“二哥,我如今不爱这些了,都给六弟吧。”
才五岁半呢,怎么就不爱这些了。胤礽瞄了他一眼,到底没强迫,转口道:“也罢。马上就到汗阿玛寿诞了,孤会提前给汗阿玛送寿礼。到时候带你一起出宫。”
胤禛这回没拒绝,张口应下。
三月,万寿节将近。胤礽果然提前数日将康熙约了出来。
康熙笑道:“呦,你的惊喜终于出炉了?既然是给朕送寿礼,怎么两手空空的来?”
胤礽眨了眨眼睛:“这份寿礼有些特别,不太方便装盒子里,只能委屈汗阿玛纡尊出宫一趟。”
康熙怔愣,什么样的寿礼,还得出宫。
胤礽卖起了关子:“汗阿玛瞧见就知道了。”
康熙失笑,起身去换衣服。胤礽信守承诺,把胤禛一块带上。
马车上,父子闲聊。
胤礽说道:“汗阿玛还记不记得,去年二月,我在酒楼抓到一个探子,怀疑他是漠西或漠北来的。后来刑部一审,证实其来自准噶尔。”
康熙点头:“记得!可惜他不是什么要紧人物,准噶尔也只是让他过来打头阵,探探情况。他知道的东西不多,没什么要紧的,与我们无用。”
胤礽眼珠一转,指了指胤禛:“我之所以想到送这份寿礼,还多亏了四弟提醒。”
胤禛一脸懵逼,脑门上全是问号。
胤礽轻笑:“去年木兰围猎,我送了四弟一匹小马驹。四弟很喜欢,日日亲自喂食。当时他问我,到了冬天是不是就没有青草了,那马儿吃什么。
“我才恍然醒神,发现这件事问题很大。我们满人自入关后,已习惯了汉家饮食,坐拥中原广袤大地,物华天宝,当然不怕。但蒙古呢?
“那边全是草原,土壤气候不适合种植高产农作物,只能依靠游牧为生。游牧耐以生存的便是草料。
“不论牛羊还是马,吃的都是草。可每年十二个月,青草生长的周期就那么几个月。越往北,时间越短。漠北甚至只有四个月的青草期。
“牛羊马对游牧民族来说是命。没了青草,它们只能吃干草。我查过资料,也询问了许多人。牛羊马光吃干草是不行的。干草没有汁水,口感差,难以消化,也没什么营养。牲畜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没办法御寒,更不可能长膘,会日渐消瘦下去。
“这般一来,春夏季节养起来的肉就等于白费了。这还不算最坏的情况,营养如果缺失严重,还可能导致牲畜容易生病,一旦大批死亡,损失更为惨重。所以,冬季牛羊马除了需要干草外,还需要其他粮食。比如玉米豆渣等。
“关键是草原上的农作物本就稀缺,玉米豆渣全是人的口粮。给了牲畜,人能吃的就少了。于是陷入两难。不给牲畜吃粮食,牲畜难以过冬。一年里那么几个月青草期的时间是不够牛羊生长的,此刻杀了牛羊做肉食等同于壮士断腕。
“可留下牛羊,又得挤压人的生存空间。马更是草原骑兵的坚实后盾,比牛羊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冬天,草原问题重重。有些部盟更是小动作不断的原因。”
康熙一嗤,这不是废话吗?要不然他们为什么入关?不就是看中了中原大地土肥水美吗?
胤礽轻笑:“所以谁若是掌握了草料,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草原的命脉!”
康熙斜眼睨过去:“你莫非有本事让冬天也长出青草来?”
胤礽一噎,抽了抽嘴角:“不能!汗阿玛,您戏文看多了吧。那是戏文里才会有的。您一个皇帝,整日看这些闲书也就罢了,居然还信了。您真当我是神仙啊。我要是神仙,您还是神仙他爹呢。不如您示范一个给我看看?”
康熙:……
糟心儿子,会不会说话呢!朕为什么会信,你不知道吗?你都有本事大冬天种出青菜跟水稻了,再种出个青草怎么了!
胤礽眨眼:“我虽然没办法让草原大地在冬日里长出草来,却有办法把春天夏天的青草存到冬天,保留原有的汁水和鲜美。”
康熙一顿,还没来得及反应,怀里就被塞了几本书。
低头一看。名字奇奇怪怪。
《优质饲草青贮饲料的研究》《苜蓿青贮高效生产技术》《青贮饲料技术百问百答》……
胤礽点了点书籍封面上的青贮二字:“就是这个。”
康熙:……
果然是糟心儿子!知道从五台山带回来的书,他每个字都认得,但连在一起,十句能看懂五句就不错了,还把书给他。
康熙气得干瞪眼,直接将书丢过去:“说人话!”
“汗阿玛到地儿就知道了。”
胤礽将其带到一处马场,虽然同是马场,京中的规模却比山东那个小上许多,但安防却更为严密。几人来到一处地窖口。胤礽第一个跳下去。康熙胤禛紧随其后。看着眼前的地窖,康熙抹了把窖壁:“这是……水泥?”
“是水泥。汗阿玛大概也看出来了,此窖与别的地窖不同。这叫青贮窖。青贮窖的建造有许多讲究。比如窖壁需有一定的倾斜度,下方要留排水口,内部得光滑平整等等。尤其它的选址也十分重要。并非随处都可建青贮窖。
“去岁时间紧,我查看各大游记,结合舆图,又问了朝中好几位大人,一时间没找到合适交易的牧场,但是找到了一处正在出售的马场。”
康熙反应过来:“山东马场?”
“是。这边只是作为示范,好让汗阿玛更为直观的了解青贮窖与青贮饲料。但此处其实并不大适宜大批量建造青贮窖继续青贮饲料的储存,因此大本营在山东。”
康熙瞬间抓住了关键:“青贮饲料?”
“汗阿玛看这些。”胤礽指着密封的一个个大圆包说,“这就是青贮饲料。”
他招手示意身边的侍卫划来一袋,里头全是小麦秸秆。
“汗阿玛,这是去年我买的那批。”
康熙本来不觉得如何,听闻去年二字,浑身一震。若这是去年的小麦秸秆,存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新鲜度,那确实跟当季新长得也差不了多少了。
康熙一句话问出关键:“这样的草料,一共有多少?”
胤礽摇头:“没多少。”
随后给予了解释。
“汗阿玛你也知道,光哥带回来的书籍里提到的东西多而杂,我们需要从中提取出我们目前最为紧缺而又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来的东西。
“这个活并不那么容易。我跟光哥最初谁也没想到青贮饲料上头。是四弟一句话点醒了我,我才恍惚想起,光哥的那批书里似乎提到过这个。
“青贮饲料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储存发酵,但在此之前,还需粉碎打包。从木兰回来时已是闰六月,我就算立刻着手准备也需要时间。光靠人力是不行的。书中所说的机器难度过大,一时弄不出来,但整改一下,做个低配版总是可以的。
“于是我跟光哥用最快的速度设计出粉碎机和打包机,加紧让人制作出来。但因为是头一回做这个东西,我们调试了很多遍,期间浪费了不少草料。但经过数次整改后,总算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只是那会儿时间已近秋日,各处新鲜草料都已经差不多没了。好在我之前搜罗得多,还剩余一些,全制作出来,去除冬日马场消耗,大约还有一两万斤。”
胤礽将康熙请出窖,指着马场的马说:“去年冬天,这里与山东马场的马吃的就是我们自己做的青贮饲料,汗阿玛看看,是不是长得还不错?”
体型肥美,毛色油亮。
康熙挑眉:“没吃别的东西?”
胤礽嘴角一抽:“汗阿玛,你想什么呢!就是春夏青草正好的时候,牲畜也是要适当添加额外精料的。但有了青贮饲料,至少精料的比例降低,不必大量消耗人的口粮。”
康熙点头,他虽一问再问,似乎一直在挑刺,可其实心底早已乐开了花。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料了。只是……
他微微蹙眉:“一两万斤,太少了。”
别看这个数字听起来多,可草原牲畜遍地,日日都得吃,消耗巨大,这个量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没啥用处。
胤礽撇嘴:“汗阿玛忘了,现在是春天!”
康熙一愣,回过神来,一拍大腿:“对!现在是春天!”
青草还在长呢!
胤礽又道:“去岁算是试验阶段,汗阿玛也知道,万事开头难。就比如杂交水稻,水泥。都是研究试验期耗时耗力耗钱。
“可等成果出来,之后再做就容易多了。青贮饲料也是如此。而且去年冬天没有草料可以加工,我们也没闲着。我让下头的人加紧赶制了许多台粉碎机和打包机。
“汗阿玛现在只需确定场所,着手让人收集草料就行。草料也不拘哪一种。苜蓿牧草,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苦梗菜,猪苋菜,南瓜蔓,甘薯藤。就连树叶和灌木嫩枝都可以。区别只在于有些容易储存,有些不易储存,有些不能单独储存而已。但这些都是有法子解决的。
“过年的时候,我跟光哥已经对这些作物做了分类,写了一份资料,上面明确标注了各项作用的储存方式和注意事项。汗阿玛确定了负责此事的人选,派人多抄几份,分发下去就行。”
康熙了然,立马让随行人员去通知禁卫军。
等人的空档,康熙一边闲逛,一边说:“就是这些东西,耗光了你手里的银子?”
胤礽摇头:“不全是。还有砖窑。”
康熙一头雾水:“砖窑?”
“汗阿玛看过青贮窖,但你只发现了表面的水泥,没有发现里头的砖。我建造的青贮窖所用的砖全是自制。”
胤礽快走两步,打开一处屋子的锁,掏出一块砖头。
康熙讶异:“这是砖?红色的?”
“对!红砖!”胤礽解释,“青贮窖要想达到理想的储存效果,讲究颇多。目前不论是修建房屋还是桥梁等,用的大多是木材或土砖,也有用大岩石。可大岩石挪运困难。土砖全是黄土捏造,耐水性不高。木材更易腐蚀。
“若用这些,也不是完全不行,但还得想别的法子辅助,我觉得太麻烦。于是想到了红砖。红砖以黏土,页岩和煤矸石为原料。体轻块大,容易施工,还比土砖要坚固。
“最重要的是它能与水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既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又有各色保温的效果。作为墙体材料最为合适。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