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有几位小阿哥还高烧了几天。万幸最后都挺了过来。刘太医等人经过几次接种观察,反复推敲以作改善,才有了今日的牛痘痘苗。现在的痘苗已经不会有多大反应了,十分安全。
“也正是如今确定了安全性,朝廷才全面推广用于民间。这消息还没出来,本不该对你们说。但既然你提到这点,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过阵子朝廷应该就会颁布诏令,我便告诉你们吧。朝廷会以太医署为总署,在各州各府设立分署。往后谁想接种牛痘,去分署就行。”
此话一出,大厅沸腾起来。
“唐老板,此话当真!”
唐老板笑嘻嘻道:“这种事我怎会开玩笑,真与不真,你们等着过些日子去城门看皇榜不就行了?”
众人都高兴起来。
那位外乡人眼眸暗了暗,见此情景,便想找借口走人。谁知被唐老板抓住了他的手腕,力道之大竟是挣脱不得:“老弟,你说家住西北,不知具体在西北哪里。我走南闯北多年,去的地方不少,说不定知道呢。你不妨说给我听听?”
“乡下小地方,不值一提。”
“是不值一提,还是不敢说?我瞧你虽是闲聊,却字字句句指摘朝廷,那些话仔细想想,可都不简单呢。你怕不是奸细吧?”
“奸细?”众人震惊!
张里长三人回过神来,怒不可遏:“好啊!我就说你的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原来是奸细!前几天才抓了一个天地会的探子,你难道是他的同党!”
“抓起来,送去衙门!这种奸细就该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打死!什么天地会,就是一群反贼会!朝廷这么好,研制出新稻种,免费给我们种。那可是比以往多一倍的收成,每亩至少有七八百斤呢!去掉税收,还能留下许多,除自己吃用外,还能卖!
“眼见日子越来越好,天地会就来京城使坏!谁吃饱了撑得才跟他们去造反!我们村可还等着朝廷发新稻种呢!谁要反朝廷,老子就反他!”
“对!送去衙门!是不是奸细,衙门一查就知!”
外乡人:……万万没想到!
二楼。胤礽笑眯眯关上窗,不再关注。
半个时辰后,唐老板回来,偷偷进了房间:“太子!”
“送去府衙了?”
“送过去了!”
胤礽从小柱子手里接过一个荷包扔给他,“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谢太子赏赐!”
胤礽挥手,唐老板识趣告退。
康熙二十年入冬的时候,他让索额图在民间找了几个人,不拘身份,只需能说会道。集结起来后,胤礽让小柱子去训练了一段时日。小柱子跟在他身边日久,最懂他的心思,让其做培训再合适不过。
培训完,胤礽让这些人以行商的身份去往全国各地,悄悄引导舆论。此举用意有二。牛痘之后,在康熙的默许下,“太子得神仙入梦”的说法深入人心,并且在杂交水稻出来后,愈演愈烈,甚至进化为太子就是神仙。
胤礽这么做,其一便是为了避免天下只知太子而不知皇上。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分散了人们的关注点,让大家知道,牛痘和杂交水稻虽是他弄出来的,可后来一系列将其运用到百姓身上,使百姓受惠的举措却是皇上的决定。
经此之后,众人都明白天子的仁心。话本不论如何杜撰,他都脱不去XX家二公子的影子。既是XX家的,那XX是谁,不言而喻。尤其话本虽多以他的形象为主角,XX的戏份也不少,全是正面性的。因此不但胤礽拥有的一批粉丝,康熙的粉丝群体更大。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谁研制出的东西不重要,谁把东西推广给百姓,让他们得实惠的才重要。
其二便是朝廷需要一个途径来宣扬与维护自身在民间的正面形象,传递朝廷想传递的东西,并扫除对朝廷不利的言论。简单点说,就是中央得有一个宣传部。目前宣传部是没有的,但类似的雏形可以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胤礽此举成效甚好。
示意小柱子结了账,胤礽起身回去,刚到毓庆宫,便见梁九功的徒弟过来,说是皇上有请。胤礽都没来得及坐下喝口水,又去了乾清宫。
康熙直接将一份折子递给他:“你看看!”
胤礽打开,是江南那边递上来的,说是捣毁了天地会的两个小据点,还都是百姓举报的,倒是与京城此前抓的探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胤礽将折子放下,笑起来:“儿臣听汗阿玛说过,天地会最初不过是群乌合之众。多是一些下层贫苦百姓,因生活困顿,想谋条活路建起来的,中途加入了一些江湖人士,后来被有心之人利用,经历数次整改,变成了反清复明的组织。
“可其中成员依旧以下层贫苦百姓为主。既是普通百姓,他们可不管什么满汉,也不理会什么清明。加入天地会,跟着反朝廷是活不下去,想混口饭吃。可若是朝廷能给他们好日子,让他们吃饱。谁会有平安的日子不过,去做掉脑袋的事!
“现在杂交水稻刚刚推行,就有了这样的效果。过几年杂交水稻种遍全国,天地会就更加成不了气候了。”
康熙点头低笑:“听说你今天又出宫了?”
“是!”
康熙一嗤:“宫外就这么好?”
宫外能不好吗!至少自由啊!要不是身份不允许,世界这么大,他还想去看看呢!
胤礽舔着脸说:“汗阿玛,天天呆在宫里,宫里再好也看腻了。宫外有意思的东西可多了。兄弟们还能熬一熬,等着到了年纪出宫建府,痛痛快快地玩。总有个盼头。我连个盼头都没有。要不您废了我,封我个王爷算了。”
康熙一拍桌子,斥骂:“胡说八道!这种话也是能浑说的!”
胤礽立时闭了嘴,低着头,整个人焉哒哒的,十分失望也十分遗憾,委屈巴巴。
康熙又觉生气又觉好笑,怎么一天到晚就想着宫外呢。哦,不!他想得不只是宫外,还想游遍天下!海外都想去!康熙觉得这大概是受南怀仁的影响。如今他竟不知道,当初答应让胤礽跟着南怀仁学习是对还是错。
哎!他一叹,到底心疼没有责罚,哼了两声,转口说:“你今天在宫外又抓了个探子?”
“是!当时儿臣在二楼,他在大厅,距离太远,看不真切。但儿臣让小柱子装作好奇的模样混进人群。小柱子说他虎口和掌心都有茧。应该练过武。我听他说话,虽然口音已经尽量做了遮掩,但就是因为太过尽量,显得十分刻意。听起来别扭。
“席间用的是小酒杯,他大概是不太习惯,好几次用了碗。转头又似乎觉察到不妥,改了回来。可正是这一来一改反而让人疑心。再加之桌上菜品不少,他却独爱热锅子,小柱子说他尤其爱涮羊牛肉。我猜他是探子,却不是天地会的探子。他说来自西北,这话应该不假。”
只是恐怕不是西北边城,恐是漠西漠北草原。
康熙神色凝重起来,转头吩咐:“让顺天府尹交给刑部吧!”
刑部更擅长审讯,若是探子,移交刑部自然最好。但这就是康熙的事了,胤礽是不管的。他站在一边,百无聊赖,开始两只脚尖磨搓着打拍子。
康熙又将一封折子递过来:“这是刘太医写的,关于各地设医署的细则条款。这个建议还是你出的,你看看。”
胤礽粗略扫了几眼,连连拍手叫好。
康熙斜眼:“都好吗?你就没有别的提点?”
胤礽苦着一张脸:“汗阿玛,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鬼点子多,脑子一热就是一个想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您让我出点主意还行,要我完善细则,我是干不了的。”
康熙嗤鼻,抢过奏折在他脑袋上一敲:“你就是懒!”
胤礽讨好地笑:“哪有!张大人熊大人他们都夸我勤奋呢!汗阿玛,我是真觉得刘太医写得不错。”
康熙摇头,又一声叹息。大致是不错,但有几条过于理想化。可惜胤礽没看出来。到底还是太嫩了点。
胤礽眨眨眼,没有反驳。
这类场面近一两年里经常发生。起初是康熙在御书房与朝臣议事时,见胤礽偶有认真倾听的模样,便存了教导与考校之意,询问他的看法。慢慢地,这种行为变成了习惯。但凡康熙觉得有必要考一考的事情,都会问胤礽。
胤礽来者不拒,全都会说。有对的,也有错的。其中偶尔还会夹杂一点比较惊艳的。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聪慧,却又让这份聪慧前面加上了稚嫩的标签,不至于光芒太盛引起天子的忌惮,反而让他心忧。
康熙将不可行的几条用朱笔圈出来,再交给胤礽:“你瞧瞧这几条!”
胤礽试探道:“有不妥?”
康熙瞪眼:“哪里不妥?”
胤礽挠头:“哪里不妥……嗯……儿臣猜的!汗阿玛既然特别标出来,肯定是不妥。至于具体何处,汗阿玛容儿臣回去好好想想。”
康熙:……
他只能将不妥之处一一指出。好在胤礽一点就通,倒也不会让他太头痛。父子二人一个教一个学,正是其乐融融的时候,慈宁宫小太监急匆匆跑进来。
“皇上!太皇太后吐血了!”
太皇太后?吐血?
胤礽瞬间脸色大白。康熙忙问:“出了什么事!今早朕去请安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会突然吐血?”
“奴才不知!”
康熙咬牙:“要你何用!”
一撩袍子就走,胤礽赶紧跟上。
二人来到慈宁宫,一众宫女太监都站在殿外。康熙蹙眉,没来得及询问,掀帘子进去,转入内室,便听太皇太后说:“他才四十多岁,我一把老骨头还好好的,他怎么就……怎么就……”
语气里满是悲怆!
“皇玛嬷,这是怎么了?”
苏麻喇姑福身道:“五台山来信,那位主子不好了。”
五台山?那位主子?
胤礽瞪大了眼睛,卧槽!顺治不好了!


第32章
康熙脸色微变,瞅了眼身边的胤礽。
胤礽:???他真不是故意的!一听太皇太后吐血他就慌了,他也不知道是太皇太后因为顺治啊!如果早知道,他肯定避开,躲过这个秘密。
苏麻喇姑将五台山来信奉上。康熙看后,脸色有些复杂。信中言语不多,只说行痴大师病重,恐不久于人世,想与康熙见上一面,随后提出或可带上太子。
太皇太后哭着说:“我要去五台山!皇帝,我要去五台山!”
康熙忙不迭安慰:“孙儿陪您一起去!再带上太医!您别伤心,五台山的大夫医术没有太医好,让太医看看,或许就好了。”
“这么多年来,这是他头一回主动传信。若非……若非……”
太皇太后摇着头,喉头哽咽,再难言语。
顺治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她怎会不知顺治的性子。若非当真病入膏肓,他不会传这封信。想到此,太皇太后又觉得喉间腥甜,却恐康熙瞧见担忧,不允她前往,硬生生咽了下去。
“好!我们去!朕命人准备,我们明天就启程!”
太皇太后犹豫了一下,“您是皇帝,不宜轻动圣驾。我去吧。”
康熙摇头:“玛嬷,平日便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他……朕总要去一趟。”
太皇太后张了张嘴,到底没再出声。她心里也知这一去或许就是最后一面。福临总要有儿子在身边送终。加之他信中特意提到玄烨,又点名胤礽,该是有别的考量。
胤礽尴尬不已,一时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只能缩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尽量压低自己的存在感。
可惜天不遂人愿,康熙转头就把他提溜了出来:“你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同我们一块出门。”
胤礽:纳尼?
让他去?他去干嘛?一个从没见过面的玛法,他能有什么感情?苏麻喇姑只说“五台山那位主子”,可没点破呢!找个理由还是能圆回来的啊!他一旦去了五台山,这秘密还怎么圆?让他知道真的好吗?
胤礽浑身写满了拒绝!然而对于康熙的决定,他无能为力,只得应下来。
……
五台山的山路并不好走。虽有肩舆可坐,但即便作为挑夫的奴才下盘稳,力气大,也难免颠簸,越往上,行路越是艰难。胤礽与康熙还好,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又吐了回血,这一程本就病恹恹的,就更为受罪了。康熙好几回下轿亲自搀扶。
到得半山腰,眼见太皇太后面色逐渐难看,康熙终是忍不住劝说:“玛嬷,不如算了吧。朕带保成上去便好。”
起初太皇太后没应,胤礽赶紧帮腔。父子俩轮番劝说,太皇太后望了眼山顶,最终妥协。康熙连忙命令随行侍卫护送其下山,自己与胤礽继续往上爬。
至得山上,胤礽惊奇地发现,这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没有他想象中的清冷萧条,反而一片欣欣向荣。院外开垦了大片土地用作农田,小路蜿蜒,直通寺庙。方丈早已得了信,在门口相迎,将二人带进去。
转了几道弯,过了三次门来到一处小院。这便是顺治如今的住所了。
康熙让胤礽等在外头,自己进了屋。
胤礽百无聊赖,开始环顾四周。小院不大,房舍五六间,布置得清幽雅致。院里种了些花草,如今绽放得正好。院中有一少年,正在石桌旁写字。石桌不远立有一物,手摇式压水泵!
胤礽瞪大眼睛,只觉得呼吸都慢了半拍!这东西在后世城里比较少见,但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泵身连接地下,泵臂一个长柄,用力将其一提一按,泵口就能出水。
这不是大清能有的东西!
胤礽不自觉走过去,死死盯着压水泵。
少年大约是以为他好奇,贴心地解释:“这是水井,你握着这个柄,这样,看,就出水了!”
真的能出水!真的是手摇式压水泵!胤礽转头试探少年:“这东西挺新奇的,还蛮方便。”
少年点头:“确实比寻常水井打水要方便得多。”
胤礽眼珠动了动:“谁做的?”
“我做的。”
胤礽:!!!
“你如果感兴趣可以玩玩。不过不能浪费水,那边有桶,你可以用桶接水。接的水用来煮饭浇花都行。”
说完,少年自顾自回到石桌前继续书写,完全没察觉到胤礽已经风中凌乱了。
胤礽强按住一颗砰砰跳的心跟过去,瞄了眼他正在写的东西,更震惊了。
那是一张卷子,题目不多,一共就三道。可每一道都让胤礽肝胆俱颤!
两道物理题,一道需要用到牛顿运动三定律。一道需要用到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一道数学题,需要用到塞瓦定理。
胤礽:!!!
风中凌乱!
少年皱着眉,在稿纸上写写画画,反复验算。虽然中间错了一点,可后来又都改回来了。答案全部正确。
三道题目做完,少年放下笔,转头望着禁闭的厢房门,忧心忡忡。
胤礽几次朱唇轻启,又心内纠结,无法开口。正踌躇着,门开了。
少年抓起卷子冲入屋内,“大师,您说不做完不许我进屋。我现在做完了。您感觉怎么样?可有觉得胸闷喘不上气?可要用药?”
胤礽侧头,这才看到床上躺着的男人,四十多岁,病容满面,与康熙颇有几分相似。男人勉强笑了笑,接过卷子放在一边,目光看着康熙说:“这孩子在寺里长大,不懂人情世故,不知礼节规矩,你别怪他。”
康熙摇头:“我不会同一个孩子计较。”
顺治又朝胤礽招手,“我记得你是叫保成?”
“是!”胤礽乖巧作答。这一路康熙都没与他坦白顺治之事,他不能暴露自己早就知道秘密的事实,只能躬身行了个常礼。
顺治微笑:“你可知我是谁?”
胤礽瞄了康熙一眼,犹豫了下说:“猜到一点点,不知道对不对。您是我玛法吗?”
“我是!”
胤礽忙跪下请安。
顺治又问康熙:“让我同这孩子单独说会儿话,可好?”
到底是亲父,康熙无法拒绝,颔首答应。少年却不肯走,顺治哄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屋内只剩了爷孙俩。
其实顺治与康熙聊了一会儿,此时已经颇为疲惫,说一句话要喘上好几口了。但他还是决定留下胤礽。
他将少年做好的卷子递过去:“这上面的题,你可会吗?”
胤礽心内忐忑,不知其意,迟疑着没有回答。
顺治又从枕头下掏出一本书——《杂交水稻知识大全》。
“这本书你总是了解的。”
胤礽目瞪口呆!卧槽!什么情况!
见他如此,顺治扯出一丝笑容,笑着笑着剧烈咳嗽起来。胤礽下意识搀扶了一把,让他在床栏上靠得更舒服些。
就在他与顺治肌肤接触的同时,系统发出一阵嗡鸣。
——宿主!宿主!我发现了跟我一脉同源的电波!你再碰一下顺治!
胤礽愣了半秒,趁势为顺治拍背。
——宿主!宿主!是001号系统!是我主人的系统!
胤礽:???
顺治缓过来,又说:“你不要怕!我没有恶意。十年前,我意外获得一件宝物。这件宝物无形无影,却好像与我融为一体。那是一方空间。空间里有许多让人叹为观止,惊世骇俗的书籍。里头涉及机械、农业、医学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让我看重的是农业。这些年我让寺里开荒,也尝试着做了许多次杂交试验,都没有成功。不料却是被你弄出来了。你比我有本事,也比我幸运。你知道你汗阿玛为何会带你来此吗?”
胤礽摇头。
“因为我提出想见一见你。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也有这样一方空间,对吗?”
胤礽:???所以没有什么第二个穿越者。是顺治拿到了一个拥有后世书籍的空间,并且听闻他的事迹后,以为他也有一个空间?
系统哼哼。
——001是初始系统,是不完善的试验品。怎么能拿我跟它比!宿主,告诉他我有多厉害!我才不是一个小小的空间呢!
胤礽心内翻了个白眼,没接受它的建议,反而顺着顺治的话应承下来:“是!”
顺治松了口气:“那便好!我还怕我死后,这空间宝物就消弭了呢。虽说里面的书籍,能搬的我都搬了出来,但还有一些是只可观看的电子文档,无法复制。好在你也有一份。”
胤礽心情有些复杂。
顺治又说:“空间书籍上的知识博大精深,这些年我用心读,认真学,收效甚微。倒是陵光这孩子天赋高,比我强上不知多少倍。我本担心自己去后,他这学问就要断了,实在可惜。你可否答应我,往后与他一起学,互帮互助?”
胤礽心念微动:“玛法想让我们把这些知识传承下去?”
“对!这些知识大多深奥,却非常实用。要想吃透将其运用于世不容易。可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点点努力,总会有那么一天。只是我恐怕看不到了。但你们可以。”
胤礽不免被触动,点头说:“好!孙儿答应你。”
顺治笑着睡了过去。胤礽扶着他躺好,给他盖上被子,才抽空询问系统:“到底怎么回事!”
——宿主,我跟你说过,在我之前,我主人还曾做过一次实验。那次实验失败了,系统在穿越途中解体。
胤礽挑眉:“所以顺治身上就是那个解体的系统。”
——这么说不准确。顺治得到的只是解体后的系统碎片。001号初始系统本就不完善,解体后的碎片可容纳的东西就更小了。顺治只得到了其中的背包空间,和放在空间里的一部分资料。
胤礽呵呵:“它是001,你是007,中间是不是还有23456?你主人不会全都送过来了吧?”
——不!23456有,但没有用于实验。主人从001开始一步步改进,23456由于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缺,主人不满意,都销毁了。
——直到制造出我,而我又恰好生成了自我意识,主人不忍心销毁,又觉得虽然我不够完美,没达到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但好歹比前面几个好,差强人意,就将我留下了。
胤礽:……
“那001号系统呢?当初解体成几片知道吗?顺治既然能得到一个碎片,焉知别人没有?”
——解体成几片我不知道。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我和主人不确定它是不是还存在。没想到它竟然这么幸运,解体了还能降落找到宿主。
——但并不是所有碎片都能存活下来。打个比方,后世的纸币如果有残缺,可以去银行换新。可换新是有规矩的。纸币需要保留一半以上才能换取同等面额。刚好一半,只能换取一半金额。少于一半是换不了的。
——碎片也是如此。想要存活,必须达到三分之一的大小。否则无法寄身宿主,从而消弭于天地。便是达到三分之一,也并不是都能幸运地绑定宿主。这得靠运气。
——我扫描到顺治体内的系统碎片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即便还有另外的碎片找到了宿主,也最多有且只有一个。就是不知道这另一个在哪里。
——宿主,你不用担心。别说碎片,就是完整的001号系统也是比不过我的。它不具备系统引导功能,不具备视频教学功能,不具备扫描探查功能,只有资料书籍,完全靠这个时代的人自己学习,是很难达到你现在的成就的。当然001号系统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
——它有一样我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灵泉。
“灵泉?”胤礽想到了某处关键。
——虽然称之为灵泉,其实跟后世里的灵泉差距甚远。它只是我主人将当时医药公司研发的一款浓缩药剂滴入水中而成。储量有限,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且这款药物虽有强身健体、美白养颜的功效,对一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也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大病症,以及正常的自然界生老病死无解,更无法洗筋伐髓。不过这款药无毒副作用,因此很受欢迎。
胤礽眼珠转了转:“若是灵泉,那我大概猜到另一个碎片在哪了!”
——在哪?
胤礽:你猜?
系统:……什么玩意啊!敢不敢爽快点!
胤礽打开门,便见康熙站在院中等候。
“阿玛,玛法睡了!”
康熙点头,回望那间屋子,神色复杂:“你玛法同你说什么?”
“玛法问了我一些您的事情。问您如今过得好不好,身体怎样,国事忙不忙。”
康熙一怔。
胤礽瞅了他一眼,又说:“玛法说他没法亲口问您,也不好意思问您。他说自己不是个好皇帝,任性妄为,扔下一大摊子事离去,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只有八岁的您身上,对您不公。他还说,您是个好皇帝,比他强。玛法让我好好孝顺您!”
康熙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他对顺治的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知道这是他生父,血脉相连;另一方面他从小到大感受到父爱的时刻少之又少。
他记事早。尤记得董鄂妃未怀孕前,顺治偶尔还会对他展现出慈父的一面。董鄂妃怀孕后,顺治一颗心都在其身上。
等到四弟出生,顺治更是说这是他的第一子。前的儿子似乎都不存在一般。这种话康熙听闻怎能不寒心。
但此刻听着胤礽的言语,又回想起屋中顺治命不久矣的模样,从前那些埋怨仿佛都消散了,眼中隐约有了些泪光。可康熙到底做不到与其毫无芥蒂,父慈子孝。
胤礽瞧出几分,便说:“阿玛,京里日日会送奏折过来,乌库妈妈也还在山下,都需您费心。玛法这边便由我替您尽孝吧!”
这个提议正中康熙下怀,康熙顺势答应。
就此,每日康熙早晚来瞧一眼,请个安。其他时候便是胤礽与少年陵光陪伴顺治左右。也确实只是陪伴。所谓照料,是不太需要他们动手的。顺治身边本就有伺候的人,胤礽身边也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