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熟悉的土坯房子,院门口的柿子树还在,田馨喊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声音太过涩,卡在嗓子里,发出微弱的声音。
最先看到田馨的是一个女人,蒙着蓝色的头巾,身材姣好,田馨看着陌生,对方拿着簸箕,问:“这位女同志,你找谁?”
田馨还没搭话,听到有人喊她:“是馨馨,是馨馨回来了吧?”
养母李梅花看起来更苍老了,田馨忍不住喊了一声:“妈!”
林家院子里热闹起来,一家人把田馨迎了上来,大哥林军介绍着:“馨馨,这是你大嫂黄翠翠和小侄子。”
田馨望过去,黄翠翠面色局促,身边还有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李梅花先是抱着田馨痛哭,林海明劝了半天,李梅花才止住哭声,得知田馨结了婚,李梅花更是感慨不已。
田馨问:“我二哥呢?”
林军道:“说是要做生意,又出去好几天了,二十多的人了,一点正事都没有。”
田馨连忙把带回来的东西交给了李梅花:“妈,这些年是我不对,也没跟你们联系。”
李梅花摇摇头,抹了一把泪:“你也不容易,妈不怪你,你离开的这几年,家里人都想你。”
黄翠翠看到田馨带来的东西,眼睛都直了,她一直在农村生活,嫁人也是从隔壁村到了北淀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哪里见过这么多好东西。
田馨把点心和大白兔糖往她手里塞,黄翠翠也不敢接,这么精致的包装,一定特别贵。
田馨长得也好看,比林家人白净,杏仁眼水汪汪的,穿着掐腰的大衣,黄翠翠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女同志。
黄翠翠身边的小男孩扯扯田馨的衣角,奶声奶气的喊道:“姑姑。”
黄翠翠连忙把孩子拉走:“铁蛋,别摸脏了姑姑的衣服。”
这时候田馨才知道,每年林家人都给田馨写信,但是没收到过回信,后来林军按照田家人当时留的地址去省城找,发现地址是假的,就这样,和田馨彻底断了联系。
再后来,兄弟两个又去省城寻了几次,但这么大的城市,想找一个人可太难了。
田馨叹气,养父母一家对自己是实心实意的好。
林家在院子里又盖了两间房,给老大林军一家住,日子比前些年也宽裕了一些,当然比不上城里,但在村里,林家过的还算宽绰。
田馨这次回来,出乎林家人的意料,李梅花攥着田馨的手问了不少事情,听说她下乡做了几年知青,眼中闪着泪花:“大西北那个地方条件艰苦,还不如咱们这边,可真是遭罪了。”
黄翠翠挨着板凳边坐了下来,她绞着手指头,也不吱声,早就听说家里早年间收养过一个闺女,后来被城里的亲生父母接走了,全家人都不怎么提,一提起小闺女,婆婆就叹气,没成想,小姑子回来了,还带了这么多好东西。
田馨拉着黄翠翠往炕边坐,笑道:“大嫂,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妈刚才还夸你勤快孝顺呢,我大哥娶了你,是他的福气。”
黄翠翠腼腆的笑了:“咱们乡下人也不太会说话,妹子,以后有用得上嫂子的,尽管吱声。”
田馨很开心,大嫂是个好相处的人。
黄翠翠也开心,田馨带回来的东西不少,李梅花舍不得吃,都藏在了柜子里。
麦乳精在供销社可是紧俏货,价格贵不说还难抢,铁蛋之前嘴馋别人家的孩子喝麦乳精,看的怪让人心疼,这下好了,满满一大罐,李梅花都给了她,说留着给孙子慢慢喝。
田馨给林家人留下了自己的地址,李梅花小心翼翼的放好,田馨说:“爸妈,以后咱们常走动,我还跟你以前一样,是你们的亲闺女。”
望着林家人真诚的脸,田馨想起了书里,林家人对自己真心实意,后来二哥到省城上门找到了她,田馨一顿讽刺,说林家是打量田家人条件好,想打秋风,气的二哥转头就走,说要断绝关系,可即便如此,后面自己落魄的时候,林家也暗自接济了几次。
田馨现在没工作拘束着,在北淀村住了好几天,铁蛋开始认生,到了第二天,就追着姑姑跑,晚上要不是黄翠翠拦着,还嚷嚷和田馨一起睡。
在家门口,田馨遇见了自己的两个发小,徐忠和杨彩萍。
杨彩萍从小就爱和田馨攀比,她生的也俊俏,但比田馨差着一点,为了这个,没少暗自生气。
杨彩萍瞧见田馨回来,揉揉眼睛,随后阴阳怪气的说道:“哎呦,咱们城里人回来了?”
田馨离开北淀村音信全无,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说林家养了这么多年,养了个白眼狼出来,攀上了城里的亲生父母,养父母问都不问,说田馨没良心。
田馨淡淡道:“回来看看家里人,什么城里农村的,我也是北淀村的人。”
杨彩萍心里得意着,田馨回来好几天,关于她的情况,村里也大概知道一些,去城里也没享福,赶上上山下乡,不照样去农村待了好几年?回了城连工作也没混上。
可杨彩萍就不一样了,她今年中专毕业,学校包分配工作,工作安排的地点是省城的五金工具厂,铁饭碗,正式工,在北淀村来说,她这学历这工作也是独一份,很快,她就可以成为城里人了,比田馨还高一个档次。
杨彩萍还有点可怜田馨,早早嫁了人,听说嫁的条件还不好,丈夫连家都不回,从小攀比的心气儿少了点,对田馨的怜悯更重了几分。
田馨自然不知道杨彩萍的心理变化,杨彩萍语气和缓些:“咱们从小长大的,以后我也去省城工作,你还不知道吧?我毕业包分配,铁饭碗。”
对于杨彩萍,田馨有印象,在书里后面的剧情,她和田静认识成了朋友,没少阴阳怪气的给田馨使绊子,对于这样的人,还是离得远远的好。
杨彩萍热络异常,最后打听田馨的地址,说以后有机会在省城见面,田馨编了一个假地址留给杨彩萍。
黄翠翠和林军夫妻俩上了一次山,带回来山上的野果野草,林军记得田馨小时候最爱吃山上的野果子。
李梅花满院子寻摸,想着给田馨带点啥,家里养了几只鸡,李梅花杀了两只肉鸡,褪毛收拾干净后,打算给田馨带上。
肉鸡是留着过年杀了改善生活的,田馨不要,李梅花道:“馨馨,爸妈也没啥给你带的,这两只鸡是家里人的一番心意,你不能不要,不管你是林馨还是田馨,你永远是妈的闺女,以后有时间了,常回家看看。”
李梅花大字不识,但她明事理,懂是非,对田馨这个养女一向视如己出。
田馨临走前,铁蛋抱着她的大腿哭着不撒手,黄翠翠哭笑不得:“铁蛋,你姑家在城里,人家要回家。”
“姑姑不能走,我要和姑姑在一起。”
好不容易安抚好铁蛋,林军提着东西,把田馨送到县里去坐火车。
现在改革开放,农村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听说徐忠他哥去了广东发展,赚了不少钱,好像是做什么服装生意的,田馨听林军提了几句。
田馨是知道一些未来变化的,现在还只是开始,只要能抓住机会,就能改变贫困的生活。
田馨记得,林家上一世日子过的不错,八十年代,林家开始办砖厂,还作为先进户被表彰过,现在农村很多人家都是土坯房,后面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开始盖起了砖瓦房,以后对实心砖的需求会很大。
距离林家开始办砖厂还有几年,田馨打算提醒一下林军,早点办砖厂,少些观望,就能早点赚钱。
两个人在颠簸的客车上,田馨提起了砖厂的事。
林军惊诧道:“小妹,你咋也对砖厂感兴趣?这些天我一直琢磨砖厂的事儿,去年我去县城的砖厂干过,毛利润不低,不过就怕政策有变化,做买卖有个啥变动……”
田馨明白林军的意思,现在大家都观望着,毕竟前些年的教训还在,万一被安上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就不值当了。
田馨耐心道:“现在国家的政策我也在关注,改革开放后鼓励个体经济,这个政策是不会变的,大哥,我觉得你可以放开胆子干。”


第七章 茶水摊
回到省城,田馨把从林家带来的东西和两只褪了毛的肉鸡一起交给了赵桂芬,赵桂芬连忙摆手:“这两只鸡你留着,要不要给你妈送一只去?”
赵桂芬问的小心翼翼,关于沈红缨,田馨不想跟苏家人说太多,淡淡道:“我娘家条件好,也不差这只鸡吃,妈,这两只肉鸡交给你,怎么吃你定。”
赵桂芬重重的点头,家里院子也养了几只鸡,下蛋的鸡和过年吃肉的鸡都有,现在不像前些年,养鸡养鸭不限定数量了,可老百姓家里条件都一般,也没有太多额外的粮食喂鸡,所以家家户户鸡养的也不多。
现在这会又不是逢年过节,谁家也舍不得杀鸡打牙祭,这可是两只肥美的大肉鸡,赵桂芬心里琢磨着,打算晚上先炖半只鸡给孩子们改善伙食。
赵桂芬厨艺好,田馨在厨房帮忙打下手。
厨房的窗户是拿塑料糊上的,现在已经有了几个破洞,冷风一吹,站在厨房忍不住打个冷战。
罐子里还有一点白糖,赵桂芬挖了一点出来,倒了点荤油炒糖色,鸡肉早就焯了水,白花花的鸡肉盛了小半盆,家里没什么调料,只有一点干辣椒。
葱花炝锅放点辣椒炒出辣味,赵桂芬手忙脚乱的把鸡肉下了锅,没多久就能领上供应,窗台上的酱油瓶还有小半壶,赵桂芬看了一眼,踏实不少,调料怎么用得精打细算着,一家人的供应有限,不计划着吃都挺不到年底。
现在好了,田馨主动把供应本交给了赵桂芬,说以后全家人囫囵在一起用,虽然赵桂芬不明白田馨为什么突然转了性,但总归是好事,她也没有深究,一家人和和气气是最美满的。
鸡肉的香味飘了出来,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刚放学的苏蔚兰像兔子一样窜到厨房,惊喜道:“妈,今天吃鸡?”
赵桂芬抹了抹汗:“你嫂子带回来的肉鸡,晚上咱们炖半只吃,快回去写作业,往厨房扎干啥?”
轰走了苏蔚兰,赵桂芬又问:“真不用给你娘家妈送点?”
田馨嗯了一声:“咱们自己吃,我都结婚了,哪有整天往娘家送东西的道理。”
听到这话,赵桂芬心情爽利,儿媳妇终于想通了!
晚饭十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唯一的一个大鸡腿,赵桂芬夹到了田馨的碗里。
田馨望了望舔唇的弟弟妹妹,又把鸡腿夹到苏蔚兰的碗里:“蔚兰吃吧。”
苏蔚兰小声的说了谢谢,又把鸡腿夹到弟弟碗里,一家人吃饭的功夫,听到外面有人说话:“馨馨在家吗?”
田馨抱着饭碗迎出门,一看,是她妈沈红缨。
沈红缨从大老远就闻到了飘香的鸡肉味,她努着鼻子,一眼瞥到了饭桌上的半碗鸡肉,凉凉道:“哎呦,我不赶巧,你们吃饭哪。”
沈红缨咬着后槽牙,苏家人吃的条件不好,远远不如他们家,今天竟然吃上了炖鸡肉,她都好几个月没咂摸过鸡肉的香味了,她瞅瞅田馨,田馨放下碗:“我吃完了,妈,咱们出去聊。”
沈红缨盯着碗里的鸡肉恋恋不舍,被田馨挽着出了门。
“我婆婆杀了一只肉鸡,说给我们补补身子。”
“哎呦,你婆婆也太不会过日子了,又不是逢年过节,鸡说杀就杀?这什么人家。”
“妈,你找我啥事?”
提到正事,沈红缨敛了情绪,道:“我听同事说,知青办已经开始安排工作了,通知你了吗?”
“没有,我还不知道这个消息。”
沈红缨跺跺脚:“你可得盯紧了,你们下乡的人多,城里就这么点工作,可别到时候安排不上。”
沈红缨又道:“我找你妹妹的班主任谈话,她成绩不好……唉!”
“妈,到时候再说。”
田馨的态度有松动,沈红缨高兴,田静要是考不上学,铁饭碗也有着落了!
第二天,田馨又去了一趟知青办,沈红缨说的没错,下乡知青的工作已经开始安排,已经有知青做了体检定了工作单位,下个月就可以去上班报到。
田馨隔着玻璃窗问,知青办的工作人员不耐烦道:“等通知等通知,我们说了多少遍了?工作安排没那么快!”
“同志,我已经回城半年多了,工作多久能安排?”
“不清楚,等体检通知。”
田馨还想说什么,后面有人拉拉她衣袖,田馨回头一看,是郑小梅。
“田馨,别问了,几个月轮不上咱们。”
“冯耀庆和孙秀云都有工作了,好像家里安排的。”郑小梅又说道。
田馨叹口气,想找个工作,怎么那么难。
郑小梅的工作也快有了着落,在供销社当售货员,这可是抢手工作,谁家有个售货员,走路都能挺直腰杆,田馨着实羡慕。
先端上一个铁饭碗,后面想办法考大学,这是很多年轻知青的想法。
郑小梅说,她不打算参加高考,上学期间她学习成绩就一般,有了稳定的工作,她就知足了。
两个人提起了郑小梅的大碗茶生意,郑小梅叹气:“田馨,我真佩服你,我可没你那么多想法,我就想有个工作,结个婚生个孩子。”
知青办的工作还是没着落,田馨已经死心了,工作指望不上,她还是需要抓紧赚钱。
大碗茶的生意成本不高,一点茶叶,一点热水,支个摊就行,大不了赔点钱。
说干就干,田馨已经在省城晃悠了好几天,研究好了人多的位置,就在景点附近,周围还有热闹的商业,平时人很多。
现在天冷,伸出手都冻手指头,在街上的饭店食堂消费都需要各种票据,可田馨的大碗茶不一样,三分钱一碗价格不贵,另外什么票都不用拿。
关于田馨做生意,赵桂芬心里是不乐意的,她是传统思想,觉得儿子每个月寄钱回来,儿媳妇踏踏实实在家就行了,出去抛头露面干啥,既辛苦还赚不到钱。
不管别人怎么想,田馨是打定主意要做生意。
最后的蜂窝炉让田馨犯了难。
冬天的热茶需要烧水,那必然离不开蜂窝炉子,蜂窝煤每年冬天都有供应,虽然紧巴,但从家里挪点出来就行,可蜂窝炉可没有多余的,家家户户冬天只怕不够用。
苏蔚兰给田馨出主意:“咱们东边的陈奶奶是孤寡老人,她家一整个院子,没准就有多余的蜂窝炉子。”
陈奶奶?田馨对她有印象,陈奶奶出身不好,好像是什么大官家的女儿,儿子丈夫已经去世了,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论起住房条件,陈奶奶是方圆几里地住的最好的,坐北朝南的大院子,里面有好几间屋子,听说侄子外甥都指望呢,就等着陈奶奶咽气了抢房子。
陈奶奶今年七十多岁,身板还很硬朗,听到田馨要买蜂窝炉,她带着田馨去了里间房:“我一个老太太,冬天烧一个蜂窝炉就够了,这有俩闲着的,你拿一个去用吧。”
田馨自然不能白拿,非要给陈奶奶钱,陈奶奶推辞道:“我老头是烈士,政府每个月给我钱花,我就用一个蜂窝炉子,剩下的搁着落灰,你拿去用,蔚冬是个好孩子,前几年没少帮我这个老太太的忙,你是他媳妇,也是自己人,别跟我客气。”
陈奶奶拉着田馨的手,又问了问她和苏蔚冬的事儿,满意的点头:“都是好孩子,两好并一好,以后日子差不了。”
有了蜂窝炉,田馨开始摆起了大碗茶的摊位。
厢房里落灰的双轮板车被田馨推了出来,十五分钟的路程,每天出去摆摊几个小时,田馨先看看查热茶有没有人买。
第一天出摊,田馨赶上了一个大冷天,外面飘着雪花,田馨穿上了军大衣,戴上了厚厚的棉手套。
这条街上溜达的人不少,下雪天的氛几声,茶水摊无人问津。
到了晌午,田馨还一杯热茶没卖出去。
周围景色好,配合上红墙绿瓦的古代建筑,别有一番韵味,田馨看见,有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老人四处取景。
田馨有点气馁,天寒地冻的,她的脚冻的有点僵,有位女同志过来问:“同志,买茶水需要票吗?”
田馨站起来,连忙摇头:“不需要,三分钱一碗,什么票都不要!”
对方松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三分钱递给田馨:“今天可太冷了,我要一碗茶!”
顺利卖出了第一碗热茶,田馨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牌子上田馨只写了价格,没有标注不用票,难免让人犯疑。
计划经济时代,大家对各种票据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路边小摊虽然大部分都不要票,但人家也不是非这杯茶不喝,懒得问,也就走掉了。
田馨随身带着笔,在牌子上添了一笔,一个钟头,田馨顺利的卖出了五杯热茶。一位老者喝了茶摇摇头:“这茶有点淡。”
田馨尝了尝,觉得茶叶的滋味刚好,茉莉花的香味也很浓郁。
半天下来,田馨卖出去了十二碗茶,赚了不到四毛钱,万事开头难,今天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田馨想,只要她坚持下去,独一份的大碗茶生意,总能越来越好。
回到家,田馨开始琢磨老者的意识,老人家说茶没滋味。
开始田馨没琢磨明白,后来她懂了!


第八章 吵架
每个人对茶叶浓淡的接受度都不一样,像岁数大的喜欢浓一点的茶,浓烈的、泛苦的,而年轻人就相反,喜欢茶味淡一些的,太浓烈的茶不喜欢。
卖大碗茶看起来容易,但里面的门道也不少,要学习的东西多着呢。
田馨把这些都记了下来,苏蔚兰敲门,道:“嫂子,我哥给你的信到了。”
田馨披上衣服,从苏蔚兰手里把信拿过来,苏蔚兰有点吃味:“嫂子,我哥每个月都给你写信,对你真好。”
好不好只有田馨自己知道,她和苏蔚冬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没有那么多的蜜里调油。
苏蔚冬的这封信是大半个月前寄的,这次的信纸是两页,比以往厚了一些。
在心里,苏蔚冬简单说了自己最近的情况,生活方面的,工作方面遵循保密严格,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田馨知晓书里的内容,明白苏蔚冬的工作环境很不容易,他是一个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所以在他调回来以前,自己不会和苏蔚冬提离婚。
现在的时间线和书里有些区别,田馨记得苏蔚冬工作调动是在两年后,可这封信上说,苏蔚冬已经提交了申请,一年后便把工作调动回省城。
一年……田馨琢磨着,最近这段时间田馨攒点钱,准备一下高考,到时候等苏蔚冬回来,自己不耽误他的好前程,两个人扯了离婚证,也就算两清了。
苏蔚冬的信每个月都来,随着他信寄过来的,还有给田馨的生活费,苏蔚冬说自己拿了先进员工,奖金是八十块钱,他给田馨寄来了五十。
五十块钱,这是城里学徒工两三个月的工资。
田馨拿着这笔钱,陷入沉思,苏蔚冬每个月寄给自己的钱,以后离了婚都要还给他才行。
田馨给苏蔚冬回了信,告诉他自己去找了农村的养父母,和他们恢复了来往,另外把自己置办茶水摊的事也告诉了苏蔚冬。
一个月后,田馨收到了苏蔚冬的回信,看信纸的字迹很潦草,只有短短几行字:
“吾妻安好:见信如晤,展信舒颜。你的决定为夫都予以支持,情况特殊,三个月无法写信,勿念。”
苏蔚冬看起来话不多,可每次写信,吾妻、我妻,夫之类的字眼运用熟练,虽说没什么不对,但每次都看得田馨面红。
三个月……如果田馨猜的没错,苏蔚冬又去执行什么保密工作了。
田馨每天都去街上摆茶水摊,经过她一次又一次的改良,茶水摊的生意逐渐稳定下来,田馨观察到,下雪天路上人少,卖不出多少碗,赶上天气不好,田馨只出上午两三个小时就回家。
街上只有田馨一家大碗茶生意,热腾腾的茶水和这个冬天极为相配,开始有人观望着,看见别人来买茶,自然也跟了上来。
茶水生意看着不起眼,田馨简单一算,卖的好,每天能有两块钱的收入!
两块钱呀!这个收入听的赵桂芬心惊,她工作一天也赚不来两块钱!
在街上摆摊并不丢脸,和面子相比,还是里子更重要,田馨美滋滋的数钱,但沈红缨不乐意了!
田静和沈红缨在街上遇见过田馨两次,田馨在街上吆喝着卖茶水,田静觉得丢脸,跑回去告诉了父母。
沈红缨要面子,赶忙跑过来问田馨:“是不是老苏家欺负你?好好一个姑娘,咋出来干投机倒把的勾当!”
投机倒把,多老旧的一个词,田馨也懒得和她妈多解释,总不能说,卖大碗茶可挣钱了,我必须得干。
沈红缨见说不动田馨,就跑去找赵桂芬打架,门口围了不少人。
沈红缨撒了泼:“你们老苏家太不是东西了!逼着我闺女去街上卖茶!家里就少她一口饭吃?离婚,必须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
赵桂芬有口难言,卖大碗茶是田馨自己的决定,她一个当婆婆的,哪里管的了?
围观的邻居听个七八分,也觉得赵桂芬不地道。
“桂芬,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田馨是你儿媳妇,现在国家虽然政策宽松了,但卖东西万一被抓咋办?”
“这不是欺负儿媳妇吗?怎么不见她让闺女出去卖茶?”
“蔚冬媳妇是下乡的知青,以后国家是要安排工作的,是有脸面的人。”
“可不是,人家蔚冬媳妇每个月都有粮本,也不是吃闲饭的。”
赵桂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现在所有人都偏向沈红缨,觉得都是她是个恶婆婆,赵桂芬刚想开口解释,人群分开,原来是田馨回来了。
田馨的脸上冻的红扑扑的,嘴唇有些干裂,沈红缨扑了上去,哭喊道:“我的闺女受罪了,苏家不待了,咱们离婚回娘家。”
沈红缨开始控诉苏家的不对,仿佛赵桂芬虐待了闺女一样。
田馨静静的看着沈红缨表演,直到她停下来,田馨开了口。
“妈,这不怪我婆婆,是我自己要卖大碗茶的。”
“你这孩子,就是善良,如果不是你婆婆逼的,你为啥要出去赚钱?”
田馨笑眯眯,靠在两轮推车上,语气平淡:“妈,我为什么着急赚钱,您应该知道啊?我缺钱啊!”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田馨又说道:“蔚冬寄给我的钱我大部分给了你,你说替我存着,那可是一百多块钱,现在你说家里没钱不还我,我没钱花,不出去赚钱还能怎么办?”
田馨又道:“妈,如果我的钱你还给我,我就不去卖大碗茶了,风吹雪落的,确实遭罪,你心疼心疼你闺女?”
沈红缨没想到,话赶话赶到这件事上,她解释说:“妈不是不给钱,这不是……”
她还没说完,被田馨打断了:“那什么时候能给我钱?”
那笔钱是沈红缨好不容易从田馨手里哄出来的,自然不会还,面对着这么多邻居,沈红缨臊得慌,后悔跑来一趟。
围观的人没想到是这么回事,风向渐渐变了。
“蔚冬妈是老实人,对儿媳妇一直都很好。”
“哎呦,搞半天是亲妈算计亲闺女,还跑过来怪婆家。”
“真够不要脸的,女儿都结了婚了,还从闺女手里挖钱。”
“要是真心疼闺女就赶紧还钱。”
赵桂芬见自己的冤屈洗清,嚷嚷着让大家散了,沈红缨自然不会还钱,她虚情假意解释了几句,赶忙回了家,生怕田馨管她要钱。
赵桂芬又惊又喜,她没料到,田馨会偏向自己!要知道,这个儿媳妇以前最听她妈的话了,没少被撺掇。
田馨现在卖大碗茶能赚钱,赵桂芬没有阻拦的理由,只是有点心疼她,外面天冷。
至于田馨给她亲妈的那笔钱,赵桂芬也不想计较,既然蔚冬把钱单寄给了儿媳妇,那她这个当婆婆的手就不能伸长,按照目前这个架势,田馨不会再听她妈的挑拨,一家人的好日子要来了,不就是钱吗?就当掉水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