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配沉迷学习2上一章:第92章
  • 女配沉迷学习2下一章:第94章

  长公主是个聪明人。”乔微靠在一旁的扶手上,神态随意,说不出的写意风流。

  若衡山大长公主不是聪明人,如何能荣宠三朝不衰?就凭她嫡女的身份吗?

  只不过是在先帝时期押错了宝,才落得如今下场。放下一身的骄傲,屈身求到她跟前。

  徐昭容看着乔微只那么放松地靠在一旁,就有说不尽的出尘道意,忍不住笑道:“娘娘若是换上男装,怕是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少女。”

  只论气质,乔微的气质绝对比广明帝要好,徐昭容甚至觉得广明帝就是把自己修炼到死,怕是也没有乔微身上的出尘气质。

  “都是吾平日里惯的你们,让你也敢开吾的玩笑了。”乔微虽是这么说,但眼中却是笑的,没有生气的意思。

  “臣妾说的句句属实。”徐昭容笑道,“可不是玩笑。”

  乔微似乎被取悦了,抬手虚点了徐昭仪一下:“如此爱玩闹,大公主见了怕是要取笑你的。”

  只不到一年的时间,徐昭容改变了太多,从原本畏畏缩缩的徐美人到现在主持后宫事务、在她面前谈笑风生的徐昭容,可以说是完全变了一个人。

  果然不管是对男人还是对女人,权势都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办法。

  “闵王世子入宫后,还要劳烦你帮吾养着。”乔微说道,闵王妃之罪她是可以对闵王发难,但绝不可能夺了闵王手里的兵权,能光明正大夺闵王兵权的只有闵王世子。

  徐昭容赶紧应是:“可是要接入宫中?”

  “就住在流光阁就好。”乔微说道,流光阁在前朝和后宫的交界处,适合宗室子弟和未成年的皇子居住。

  至于江州刺史的事情,乔微召见了关启。

  “娘娘果真神算,这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吏部未决断,衡山大长公主就求到了您这里。”关启笑道,江州是上州,江州刺史的官职可不小,他这个吏部尚书都不会擅断此事。

  “年后就去办吧。”乔微说道。

  关启应是,又问道:“傅家那里可要动手?”

  “那就看衡山大长公主能做到哪一步了,只要她有证据,吾就会为她做主。”乔微不在意这等小事。

  关启应是,果然大长公主每一步都走在皇后布好的棋局上。

  等到年后上朝,乔微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告召藩王世子入京。

第144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

  广明帝知道乔微召藩王世子入京的时候, 心中很是赞同。

  “子童做得好。”广明帝说道,把这些藩王世子放到眼皮子底下他才能安心。

  乔微听后答道:“主要还是闵王,闵王迟迟不愿意放弃手中兵权, 之前您选中的广威将军等人都没有从闵王手里夺过兵权, 臣妾无能只能从闵王世子身上想想办法。”

  这件事她本来也没打算瞒着广明帝,事实上比起自己, 广明帝对闵王更加忌讳。

  闵王是广明帝的叔父,是太宗皇帝的老来子, 比先帝小太多, 从小和先帝的皇子一块长大,颇得先帝的宠爱,这也是为什么闵王能成为宗室中为数不多拥兵的亲王了。

  正是因为闵王和先帝的血缘关系近,在皇族的辈分又高, 所以广明帝才对闵王极为忌讳。特别是现在广明帝身子不好, 又无法生育, 甚至要皇女假扮皇子,因此对藩王更加忌讳。

  有淮王的例子在前, 广明帝现在恨不得弄死所有掌权的宗室。

  “那你就好好抚养闵王世子。”广明帝也觉得让闵王世子和闵王抢权很好,闵王府的后院乱起来, 闵王自然就不攻自乱了。

  乔微自然是应好。

  说完此事后乔微又盛赞了广明帝几句,表示广明帝越发仙风道骨, 马上就能得道, 让广明帝心情大好。

  他修道的事情支持的人很少,就连自己亲娘傅太后都不支持,这让广明帝心中特别缺乏认同感。更何况他的苦衷只有乔微知道, 他觉得只有乔微这个妻子能够理解自己。

  等到乔微走后, 广明帝继续盘腿打坐, 然后又对着高恭叫道:“将丹药拿上来。”

  高恭自然不敢说二话,只能将丹药奉上,如今广明帝服食丹药的速度已经比原来快了一倍了,他之前问过太医,按照这种速度下去,广明帝的时间最多还有一年。

  看着广明帝将丹药一口吞下去,之后又开始散开衣服行药。

  他真的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投靠皇后,不然就广明帝现在这样,等他死后,自己绝对死无葬身之地。

  想想当初广明帝刚刚继位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即便被镇国公和崔洺压着,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自暴自弃。现在却因为伤了子孙根就如此荒唐,他这个同样没有了根的阉人十分看不起广明帝。

  一样都没法行男女之事,广明帝只知道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修仙得道,还不如他们这些内侍挣扎求生。

  看着一蹶不振,只想着修仙得道的广明帝,高恭心中冷笑。自古以来别说是半路不能生的帝王,就是一个子嗣都没有的皇帝,不也能靠过继来解决?

  帝王又不是皇后和后妃,能不能生真有那么重要?整个宗室那么多子弟还不够他挑选的?只要帝王能坐稳帝位,亲不亲子又有那么重要吗?

  亲子尚且能弑父,所以何必为子嗣操心?

  更何况广明帝又并非真的绝后,他还有一个二皇子,怎么就把自己混成现在这副样子了?

  他觉得也就是皇后现在还没有按住宗室才有心情陪广明帝演戏,再过一段时间,怕是皇后连敷衍广明帝都不会了。

  广明帝早就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被皇后完全架空了,可笑这人还不自知。

  对于乔微来说,不管是高恭的想法还是广明帝的想法都不重要。

  在大燕,最重要的除了士庶争斗外,更重要的还有皇权与相权之争。

  乔微没打算做那种高度中央集权的皇帝,而且如今的大燕也不适合这种高度集权。她选择分散相权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多增加几个宰相。

  三省六部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尚书省以及尚书省所辖的六部,大燕没有尚书令,只有尚书左右仆射,而尚书仆射的是职位是从二品,而门下省侍中和中书省中书令的官位却是正三品,唯独崔洺这个同中书门下两部的名义长官为二品。

  尚书

  省的权力太大了,大到吏部尚书都和中书门下的长官持平,也幸好如今的尚书省左右仆射在先帝时期就成了荣养的官位,尚书省的事务都由左右丞来代理,不然乔微真的有可能要拿左右仆射来开刀。

  乔微想要增加宰相之位,她不可能在三省再添职位,只能从其他地方加人进去,乔微选择的是御史大夫元载。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她发现元载这个人对监察执法很有看法。

  “娘娘,如今监察御史仍按照《六条问事》进行纠弹,可这《六条问事》已经是前汉的制度了,如何物是人非,我朝制度与前汉区别甚大,如何能再用前汉制度行事?”元载说道。

  乔微听后颇有兴趣,道:“吾记得先帝时期就有尚书侍郎指定了监察州县的四十八法,只是其繁琐难以执行,被迫中止,元卿可有什么建议?只管说来就是。”

  元载侃侃而谈:“臣认为御史台应当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弹奏、三司、西推等事情。其二为检查殿廷之内的百官行动,以维护朝廷礼仪秩序。其三为监察御史,执掌分查百官,巡按州县。”之后元载就将自己的奏本呈送乔微。

  很快乔微看后对这位御史大夫很是喜欢,这人给御史台的建议,完全就是按照台院、殿院和察院设立,和乔微原本的想法差不多。

  之后乔微果断将御史台改制,改御史台为御史院,御史大夫改制为正三品,御史中丞为从四品,御史院下台院、殿院和察院。

  正三品之职历来只有宰相,所以御史大夫元载凭借对御史台的改制跻身大燕宰相之列。

  对于乔微的这个心思,崔洺和郭慈等人也不是看不明白,只是看明白又如何?他们还能拦着不成?再说元载对御史台的改制确实居功至伟,乔微改御史大夫为正三品他们也无话可说。

  左右不过是御史台,不属于三省六部之列,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乔微从不做无用功,御史台的作用看似不大,但是却能够纠察百官,对于乔微来说正是她最需要的势力之一。

  她很满意元载的能力和投靠。

  她日后若想要登基,首先就是要御史闭嘴,如今元载倒是将这个机会递了上来。

  至于元载为什么会投靠,她也很清楚,元载想要改革御史台很久了。身为御史大夫,他最向往的还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并列的时代,元载想要御史台在自己手上兴盛。

  之前元载也和广明帝说过改革御史台的事情,只可惜广明帝连崔洺都压不下去,还有个镇国公让他忙得昏天黑地,哪有心情搭理御史台这种没权利的地方。

  是的,没权利!

  如今的御史台不比前朝,就是个言官,即便是做到御史台之首也当不了宰相,六部尚书也比不了,所以御史台一直不为广明帝所重视。

  元载这种人是有大志的,是想要青史留名的,他发现只有乔微能实现他的大志后,就果断选择投靠乔微。

  朝堂之人对女主主政的意见确实很大,但比起女主主政,他们更怕的是摊上一个荒唐的帝王!前面辛御史的死还历历在目,御史台和广明帝怕是结了仇,所以他们就只剩下投靠乔微这一条路。

  只是令元载没有想到的是,乔微会提拔他成为宰相,从此也能和郭慈等人一样参政议政了。

  得到这个结果,元载当真是走路也带风,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恢复御史台数百年前的风光。

  等到乔微忙活完御史台的事情,闵王世子才进京,她也才有空召见此子。

  闵王世子进宫是由衡山大长公主带着进来的,比起上一次的觐见时的愁眉苦脸,如今的衡山大长公主走路都带风。

  闵王世子的年岁已经不小了,有是十三四岁上下了,这要是放在穷人家,都能领家过日子了。

  乔微打量着面前的少年,连礼仪都不是很熟练,似乎还是刚刚学会的,低头站在那里

  似乎和平常的怯懦少年没什么区别,但乔微能看出来这孩子并不怯懦,反而像是一头狼,那眼中的阴翳凶狠虽然极尽掩饰但还是能被乔微一眼看穿。

  她这段时间也知道了一些闵王的家事,她只能说闵王继妃不干人事,闵王不配为父。

  不过这样的人才值得她培养,若真是个没用的,她反而没心情理会了。

  之后乔微摆了摆手,衡山大长公主识趣地退下。

  “叫什么名字?”乔微声音如玉石敲击,清冷中又带着威仪。

  “臣赵盛。”少年恭敬道,赵是大燕的国姓。

  “以后你住在流光阁,徐昭容会照顾你饮食起居,吾已经决定开弘文馆,以后你可以入弘文馆读书。”乔微说道,不仅是赵盛,藩王世子不管年纪大小全都扔进弘文馆读书。

  “臣、臣认识的字很少。”少年咬了咬牙,叩首在地,“臣想请娘娘在臣入弘文馆前赐给臣一个老师。”来之前,衡山大长公主就和他说了,有要求就要和皇后说,因为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乔微没有为难对方什么,点点头:“可以,吾让翰林编纂给你启蒙。”

  “多谢娘娘。”赵盛大喜。

  他明白,比起自己亲爹继母想要废自己,皇后虽然也对他有所图谋,但是却没有想要养废自己。他若想要翻身报仇,皇后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等到少年起来,乔微才发现这孩子特别瘦弱,便对着芳春道:“回头让太医给闵王世子诊治一下。”她不会为难小孩子。

  芳春赶紧应是。

  赵盛见乔微关心自己身体,都有些怔愣,除了姨母外,已经很久没有人关心自己了。他口中的姨母,就是衡山大长公主之女。

  他来之前只觉得入京是死路一条,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入京才是自己的活路。

  看着上首的皇后,赵盛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女子,不仅是容貌,更是那一身气度,他只觉得是仙女下凡也不外如是。

  偷偷看了眼上首的乔微后,这就让赵盛想起来自己那个继母,有些人把自己打扮地满身珠翠也没有尊贵之气,而有些人头上只戴一根乌木簪却足以彰显身份的高贵。

  可见衣服首饰并不能增加一个人的气度。

  “退下吧。”乔微对着赵盛摆了摆手。

  赵盛自然不敢开口留下,左右他以后还有时间靠近皇后。他明白只有亲近皇后,自己才有可能报仇。

  徐昭容见到赵盛的时候其实是有些尴尬的,因为赵盛的年纪并不小,而且重点是赵盛和广明帝是平辈,她也算不上是赵盛的长辈。

  显然这点赵盛也想到了,算起来皇后还是他的堂嫂。对着乔微,赵盛表现地像是一个晚辈,但对着徐昭容,赵盛明显有距离多了。

  “这是给世子配得宫人,世子以后若是有事就差人告诉我一声。”徐昭容客气道,皇后说让她照顾闵王世子,她还以为闵王世子不到十岁。

  看着赵盛这般年岁,徐昭容实在是没法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赵盛,而且赵盛也不需要她这样照顾。

  赵盛客气地道了谢,他知道他不仅要在皇后手下讨生活,更要在徐昭容手下讨生活。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皇后对他确实宽容,他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才好。

  接下来赵盛的表现确实很亮眼,就连为他讲学五日的翰林编纂越学晋都说闵王世子是个天才,说他读书过目不忘,一点即通。

  这下就连崔洺都忍不住对乔微道:“你别训鹰不成,最后被鹰啄了眼。”按照他的意思,赵盛不可培养。

  乔微知道崔洺说的是实话,从她得到的消息来看,赵盛的心理可能早就被闵王夫妻弄得扭曲,只是她不在意。

  “赵盛想要复仇,吾便助他复仇。若是他不听吾话,那么只弑父一项罪名就足以让他万劫不复。”乔微声音幽幽。

  崔洺叹了一口气,他说过他这个女儿算计人算

  计到了骨子里。

  “有件事想要告诉你。”崔洺说起了正事。

  乔微点点头:“您说。”

  “是太后,傅家最近搜集了不少姑子送进了宫。”崔洺说道。

  乔微一愣,姑子?

  “傅家给傅太后选面首了?”如果真的是姑子,崔洺就不会特地和她说了。

  崔洺也知道这事不可思议:“真的,不然回头等人送进来,你让杜让一查就知道了。”有杜让这个内侍监在,只要人送进宫,女儿一定会知道,他只是提前说一声。

  “曲江侯府想要作死?”乔微觉得曲江侯府简直是脑子有病好吗?这不仅是作死还是作大死!

  崔洺轻咳一声:“是太后要的,大燕公主和宗室女都爱养面首。”就算是衡山大长公主和武昌侯恩爱的这种,也还是会养几个面首,他们年纪大了各玩各的,衡山大长公主一番奔波,不是为丈夫而是为子孙。

  连衡山大长公主都如此,更不要说那些守寡的公主了。

  “据说太后最近和清河大长公主走得很近。”崔洺又道,清河大长公主是太宗庶女,一向没什么存在感,而且早早地守寡养起了面首。至于这位为何撺掇傅太后养面首,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她想讨好傅太后。

  “自古以来养面首的太后也不是没有。”崔洺对这种事接受能力一向很好。

  乔微道:“人家太后养面首前提是大权在握,她手里有权吗?”所以她才说傅太后脑子抽了。

  “可是她是陛下生母,在大家看来她就是大权在握。”只要亲娘不给自己弄出来异父的弟妹,有一些帝王都能接受自己亲娘养面首的。

  “清河大长公主讨好太后是想要给儿子谋个勋爵,太后在先帝时期本就不太受宠,如今尝到了面首的新鲜劲儿,自然喜欢。”简而言之,就是傅太后年轻的时候讨好先帝,如今被男人伺候,位置颠倒过来,自然喜欢。

  一个普通勋爵又不是职官也不是高阶的开国侯这些爵位,傅太后只要开口,广明帝一定会答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清河大长公主的主意也没错。

  但傅太后也不是完全没脑子,她胆子也不够大,不敢直接收下清河大长公主送来的面首,只敢让娘家给自己找,再让这些人扮成姑子送进来。

  崔洺道:“此事或可能借机废了太后。”

  乔微听后笑了,“再等等,过段时间等陛下修仙有成,再让他看到太后养面首的事情……”到时候广明帝怒急攻心,被亲娘气死,再让衡山大长公主去哭哭皇陵,这下傅太后不废也得废。

  废太后其实很不现实,但架不住傅太后和傅家自己作死。

  听到乔微的打算后,崔洺也觉得极好,说完正事后崔洺看了看女儿,又道:“等陛下崩逝,你想要放松放松,养些姑子什么的也没关系。”

  乔微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洺,这次是真的笑了,她这个爹还挺开明,居然能够提议女儿养面首。

  当爹的能做到这份上,也是厉害了。

  崔洺被女儿盯得有些不自在,忍不住轻咳一声,他就是觉得有个消遣挺好的,毕竟他女儿很苦,在广明帝这个混蛋身上没体会到鱼水之欢。这种事虽然上不了台面,但是当个消遣放松也挺好。

  男人当帝王都能三宫六院,没道理他女儿临朝称制就得守寡苦哈哈过日子啊。

  自古以来,纳美这种事情都不是男人的特权,而是当权者的特权。

  “我对这些没兴趣。”乔微摆摆手。

  崔洺也不强求,等到以后女儿是清心寡欲还是养面首都随她,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还是先把广明帝弄死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的大限是什么时候?”崔洺问道。

  这里只有他们父女二人,谈论起这种事情并无顾忌。

  “再过三个月吧。”乔微说道。

  其实广明帝之死并不是最麻烦的,也不会发生什么

  异动,真正可怕的是她继位的时候。

  “你想让大皇子登基?”崔洺皱眉。

  长幼有序,大皇子占据天然优势。

  乔微道:“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有什么区别吗?”

  “你别忘了安都侯府。”崔洺道,他并不清楚大皇子是皇女,所以很是担心安都侯府会对女儿不利。

  乔微却笑道:“二皇子和我若是有一个继位,您会选哪个?”

  崔洺笑道:“二皇子是赵家子,而你是崔家女。”显而易见,他难道要不支持自己女儿转而支持赵家子吗?

  听到这个回答乔微就笑了:“父亲之言,甚合吾意。”

  “所以你打算……”崔洺问道。

  “大皇子为皇女。”乔微决定告诉崔洺这个消息,“安都侯府也知道。”

  “皇女?”崔洺一愣,很快就知道了乔微的意思,让皇女继位更容易禅让。

  怕是到时候安都侯府巴不得让皇女禅位给女儿。

  “大皇子继位确实好。”崔洺捋了捋胡须,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得到崔洺的应答后,乔微开始着手布置朝堂,其实她对朝堂的把控已经很好了。至于广明帝的心腹其实不太用她大费周章,因为这些心腹在随着广明帝身死后,就会另投明主,用不到她操心。

  广明三年十月初六,广明帝前往傅太后处问安。

  “母后呢?为何吞吞吐吐?”广明帝看着脸色惨白的宫人,直觉不好。

  很快有宫人要起身跑进去给傅太后报信,结果被广明帝呵斥道:“给朕将人按住!”

  “陛下!”高恭赶紧将人按住提了上来。

  “太后在做什么?”广明帝对着要跑的宫人问道。

  宫人脸色惨白,看着广明帝要吃人的目光,不敢答话。

  “你要是不说,用不到太后处置,朕就先杀了你!”广明帝道。

  “太后、太后在和姑子……”

  “姑子?”广明帝一听就知道怎么可能真的是普通姑子,再加上行药后情绪易怒,直接就提剑冲了进去。

  结果广明帝就看到傅太后正在床上和三个□□的男人交缠在一起,广明帝怒上心头,提剑就捅死了一个男人。

  “啊啊啊!”傅太后只剩下尖叫。

  广明帝看着地上的鲜血,听到傅太后的尖叫,只觉得血液倒行,眼前一黑,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倒地昏了过去。

  “陛下!”高恭赶紧命人将广明帝抬起,叫喊着太医。

  史书记载,广明三年十月初六,帝见母荒淫,气急吐血,后昏迷,三日后,崩。

第145章 士庶之争,女帝之路

  广明帝的崩逝, 对于朝臣来说其实有些懵。

  虽说如今的大燕有崔皇后在,广明帝的存在感太弱,但广明帝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帝王。

  他们也都知道广明帝身子不好, 大概活不了几年,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广明帝会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死亡。

  不仅是出人意料, 这都算得上是奇葩了。

  谁能料到广明帝居然是被自己亲娘养男宠的事情气死的呢?

  郭慈和关启等朝堂重臣此时神情微妙, 实在是他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以为自己经历的事情也算是多了,可还是能被皇家发生的一件件事情跌破眼镜。

  “太后现在如何?”郭慈等人已经换上了孝衣, 现在他们都在位广明帝治孝呢。

  见郭慈问话, 崔洺轻咳一声:“据说还在寝宫, 并未外出。”

  “陛下崩逝,太后不出面实在是说不过去。”尚书左丞沈琉忍不住道,他对傅太后实在是没什么好感。

  不管广明帝是因什么死亡, 但儿子死了,傅太后连出面都不出面, 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通禀,说皇后到了,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乔微进来后让众人免礼后,第一句话就让众人一怔。

  “衡山大长公主去哭太宗皇帝和先帝皇陵了。”乔微说道,“衡山大长公主已经让驸马武昌侯上奏, 言太后失德,不堪为后。”

  说完乔微就将武昌侯的奏本递给郭慈等人, 神色冷峻。

  衡山大长公主是太宗嫡女, 先帝的嫡姐, 这个身份极为尊贵, 她为了广明帝的事情去哭皇陵, 足以见得宗室的态度。

  “诸位卿家觉得呢?”乔微对着众人问道。

  元载捋了捋胡须道:“娘娘,臣弹劾太后私德不修,秽乱宫闱,污图先帝之灵,恳请废傅氏太后之位。”用傅氏来称呼当朝太后,足以见得官员的不满。

  乔微道:“吾只是皇后,太后是陛下生母,吾到底只是晚辈……”

  众人一见乔微这个意思,就立刻明白了乔微的想法,皇后想要废太后,只是碍于名分上的问题。

  可是名分这种事情,他们在座的这些文官,是最会找依据的了。

  “傅氏只是先帝妃嫔,并非先帝皇后,当年先帝册封陛下太子,娘娘为太子妃,却并未进傅氏为皇后。从始至终傅氏也只是先帝妾室,是陛下和娘娘的庶母,嫡庶尊卑有别,傅氏并非陛下和娘娘长辈。”郭慈说道,他这话就是睁眼说瞎话,傅氏是广明帝生母,无论从哪方面讲这位都是乔微的长辈。

  郭慈能说出这番话,就是为了讨好乔微。

  毕竟不管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登基,这两人连两岁都不到,都是孩童,都需要乔微垂帘听政,更不要说乔微对朝堂的掌控,可以说至少二十年内朝堂都是乔微的天下。

  这个时候不讨好乔微帮着傅太后,那不就是找死吗?

  再说傅太后的所作所为,他们也真的不喜欢。

  太后养男宠,大家司空见惯,但是养男宠气死当皇帝的儿子的,傅太后是第一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傅太后这是谋害君王,按照律法必死无疑。可这位到底是广明帝生母,没有人能杀了傅太后,他们能做的只是废了傅太后的太后之位。

  郭慈的言论,让在场的大臣一致赞同。

  乔微却道:“吾是皇后,下旨废太后并不妥当。”

  这话一落,旁边的沈琉立刻给了个主意:“那就用陛下的圣旨废太后。”

  “这……”乔微似乎有些犹豫。

  “娘娘,陛下可以说是死不瞑目,想来陛下中间若是清醒过,也应当会选择废太后,以正国法。”关启说道。

  总而言之一句话,乔微想要废掉傅太后,这些宰相就给乔微手里递刀。乔微想要名正言顺废掉傅太后,这些宰相就给乔微找各种理由

  。

  “吾也想做孝子,只可惜陛下更是国君,既是如此中书省便拟旨,吾用印。”乔微叹了一口气道,似乎很是惋惜。

  废太后的事情一致通过,剩下的傅家曲江侯府和清河大长公主就更好解决了。

  曲江侯府夺爵,清河大长公主废公主爵,关进宗正寺,幽禁终生。

  就这样,广明帝之死落下了帷幕。

  这位只在位三年的皇帝,就这样死了。怕是先帝也没有想到,自己千挑万选的继任者,成了大燕在位时间最短的君王。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皇位由谁来继承?

  郭慈试探道:“大行皇帝并未立储,也未有临终圣旨指认继任者,不知储君之位……”废傅太后之前,郭慈等人都称陛下,用广明帝的名义下完最后一道圣旨后,他很有眼色地将陛下改为大行皇帝了。

  众人见郭慈话改得这么快,心中冷笑,这人就是个老狐狸。

  “诸位卿家的意思呢?”乔微挑眉问道。

  “臣觉得二皇子养在娘娘膝下,德才兼备,堪为储君。”沈琉沉吟了一下道,就算他之前是中立的,可这个时候他要是敢支持大皇子和安都侯,那才是脑子抽了呢。

  众人见乔微不说话,就以为乔微真是这个意思,一个个都纷纷表示要立二皇子为储君。

  傻子都知道二皇子有崔家血脉,是崔家算计了那么长时间才得到的皇子,就算皇后和崔家之间再有龃龉,也不会弃二皇子而立安都侯之女所出大皇子吧。

  就在众人以为乔微会同意的时候,结果却听到乔微笑了:“诸位卿家怕是说笑呢吧,二皇子连话都不会说,哪里能看得出德才兼备?”睁眼说瞎话,是这群文官的本事。

  这话就尴尬了!

  不过众人也都回味过来乔微的意思,似乎乔微不太支持二皇子继位。

  “娘娘的意思是……”关启皱眉,询问道。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养在正阳宫,年岁相差不过几个月,但长就是长,长幼之序才是正理,立嫡立长,吾没有嫡子,皇子中理当以大皇子为尊。”乔微说道。

  这下可以说是惊掉了众人的下巴,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皇后最后要给安都侯府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