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的眸子褪去那一丝希翼,却是木然的由着侍卫们拖了,仿佛已经认命了。
蓝锦甯心底泛起一丝不忍,那到底是一条生命啊!说打死就打死,只是她知道老爷子绝不会这么轻易的处置了这事,而且,等王氏把孩子生出来了,也要过问的。
毕竟,她才是正经受害者?
“等等,她是不是家生子?”老爷子果然拦住了侍卫,状似无意的问道。
那小姑娘的身子猛然一抖。
如珠上前一步,应道:“方才她说自己是家生子。”拿这个威胁她们,真是不知好歹。以为她们三小姐还是从前那个六姑娘么?别拿庶女不当主子,何况她已经入了族谱,有名有份的。
“既是如此,治她老子娘一个不教之罪,全家都发卖了。”老爷子面上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来:“女子卖去楼子里,男子卖去盐场,不论年岁!”
49.丫鬟命不值钱(二)
蓝老爷子的话音刚落,便垂眸看了怀中的小女孩一眼。只见她面上有几分讶色,但一双秋水剪瞳,却如碧波般荡漾着无边清澈。
老爷子心中暗笑,自己真是老糊涂了,一个四岁的女娃,怎么会懂楼子和盐场是什么样可怕的地方?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人懂就行了。
那小丫鬟此时此刻已经面无人色,泪珠像是流水一般从眸中喷涌而出,原本眼底的死寂之色,变成了一种惊骇与恐惧的交织。
牵连家人…老爷子究竟是何等的愤怒?若七跪在地上的身影已然抬不起来,她心知这一次万难善了,更是后悔不已,为何要轻信那个人的承诺,以为自己真的有了机会…
老爷子的侍卫们倒是淡定的很,听完吩咐,便神色不变的要将那小丫鬟拖去挫骨扬灰,更有心中明了的,已经迈步向外走,准备实现老爷子的处罚了。
“不!不要!老太爷,奴婢知道错了!奴婢愿意说实话!”惊恐几乎将那丫鬟逼疯,不顾两个侍卫的钳制死命的想要挣脱,那俩侍卫也很有意思,竟然真的让她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别以为真的是什么潜力爆发之类的胡话,不过是他们了解自家主子甚深,知道老爷子其实只是吓吓人而已。
当年威震边疆,如同战神一般踩着鲜血坐上武郡侯宝座的蓝将军,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嗜杀之人。他常年伪装的杀伐果决,只不过是对外的一种宣告,以及…震慑。
若七满面颓然,双腿再也撑不住的软倒在地。
“哦?你方才不是说,是自己不小心冲撞了二少夫人吗?”老爷子眯起眼,状似好奇的道。
虽然府中下人是唤着二奶奶,但正经的称呼,却该是二少夫人才对。
老爷子有意这么说,只是为了给那丫鬟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二房的人,是主子。而她,是奴婢。就如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主子要处置几个不听话的下人,还真不过是一抬手的事情。
那丫鬟显然听懂了,若七也听懂了,这院子里的所有人都听懂了。
“太爷爷!”蓝锦甯不满的揪了他的胡子一把,真是的,都把人吓成这样了,还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个丫鬟明显精神溃败,随便问她两句,估计能把小时候的糗事都抖落个干干净净。她不是同情怜悯,只是觉得蓝老爷子不必如此,这孩子也就是个被利用的倒霉蛋罢了。
“奴婢错了!老太爷开恩,饶了奴婢的家人…”丫鬟用力的口着头,没几下,额上已经是一片鲜红之色。
“带下去好好问问!”老太爷自然不可能亲自去审讯一个丫鬟,又转头看了一眼伏在地上的若七:“把这个奴婢也带下去问问,兴许她也知道些什么。”
若七的神色变化,只怕是个人都看得清楚明白。
蓝锦甯被送回王氏的院子,老爷子也自回他的院子去了。孙媳妇生孩子,他老人家本就不该掺和,要不是偶遇行色匆匆的祝氏,二房又每个人主事,他也不会掺和进去。
再喜欢蓝锦甯,那也是有个限度的,若她是个男孩儿还好,偏生是个丫头…
不过,今儿她的表现,却让老爷子更添了一丝兴味。
他知晓她的伪装,更知道她骨子里的古灵精怪,却丝毫不在他面前有所掩藏。是因为明白瞒不过去所以才大胆表露,还是摸清了他的性子,才投其所好?
而在他有意接手之后,她整个过程都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看着。哪怕知道就算查出了真相,他老头子都不一定会秉公处理,她却没有一句提醒和抱怨。
她才四岁…老爷子心中提醒着自己,可是莫名的,又发觉自己其实从未拿她当个孩子看。
生而知之者上也…想起头一回见到这小女娃时,她在他耳边轻轻嘀咕的这么一句话,老太爷心中掠过一抹疑惑。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格外对蓝锦甯宠爱有加,格外纵容于她,方方面面的护着。
而她,也并不曾令他失望。
难道…这个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么?
正杰那孩子没胆子教她说这样的话,甯小娃镇静聪慧的表象也不是伪装,这一切都逼得一而再再而三试探她的老爷子不得不相信,这个重孙女,绝不是什么一般人。
可除了他,蓝家上下的人都只是觉得三小姐聪慧过人,只是体弱喜静了些,真是可惜了。
可惜了…但凡这么想过的某些人,只怕到了日后会后悔吧?
女子…又如何?
那孩子,只是懒了些,想要让她继承自己的衣钵,只怕要费些功夫呢…蓝老太爷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甯小娃,虽然乃处处图省事巴上了老头子,可是咱却容不得乃惫懒呢!
既然乃有如此天赋,那就让咱好好看看吧…
虹祁大陆大梁国宸帝一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蓝家二奶奶早产,武郡侯蓝浩文怒责其子,令其彻查。
当夜,蓝府大公子屋中二名大丫鬟被仗毙,一名三等丫鬟发卖出府。蓝正齐嫡妻公孙氏因管教不严,禁足三月不得出府。金氏以养病为名,终于完全交出府中大权!大房的刘氏虽没有任何责任,却还是被找了由头,申斥了一番。
八月二十八日天蒙蒙亮的寅时三刻,精疲力竭的王氏终于在产房中诞下一个女婴。
应卯回家后一直不停在书房踱步的蓝正杰听到母女平安的讯息,终于舒了口气。那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让蓝墨送往老太爷房中。
老爷子大笔一挥,圈了一个曦字。
此为蓝府四小姐,蓝锦曦。
八月二十九日,公孙氏归娘家,名为省亲,实为斥贬。二小姐与大姑娘皆交由祝氏教养。
八月三十日,皇帝下旨,道:蓝家嫡四女曦,八字与皇长孙梁和儞相合,赐婚皇长孙。
王氏教养有功,赐一品上夫人诰命,祝氏温良谦和,赐一品夫人诰命。
蓝锦甯轻轻咬破一颗葡萄,甘甜的汁水与果肉侵入口腔之中,令她舒爽的微微眯起了眼睛。
翻过一页薄纸,仿佛就翻过了大梁百年的历史。
50.丫鬟命不值钱(三)
所谓的王氏早产,其实不过是一场丑陋且低俗的府内纷争,而且策划者恐怕还不怎么高明。因此如宝慌张的传来消息的那一刻,蓝锦甯几乎已经锁定了责任人的人选。
不外乎,金氏和公孙氏两人之间。刘氏的可能信比较小,之前因为金氏借着大房的回礼一事谋算二房的小主子,让老太爷大为光火,重责了大房的人。这件事情对大房的影响本来就颇大,让一向对婆婆恭敬有加,维持着表面上孝顺听话的刘氏和金氏之间有了些嫌隙。
虽然最后是大房补上了厚礼,二房又装聋作哑的受了,但明面上到底是大房的错,出门之后难免受人指指点点。而金氏也不好过,借刀杀人之举难免容易得罪人,就算蓝正恺是她从小疼爱的大儿子,到了这时,也对她心生抱怨。
只能说金氏是吃力不讨好,落得个两面不是人。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不要小看一点点的裂缝,却足以让积年的威压在一夕之间崩溃。
本来听到又是和三房有关的时候,蓝锦甯着实有点吃惊了。公孙氏这人是不是也太白目了些,不好好夹着尾巴做人,又出来折腾什么?二房一向对大房和三房极其容忍,并没有因为祝氏和王氏得势而处处高人一等,对待两房人从不冒犯。这也和王氏的教养有关,到底是丈夫的亲兄弟,哪怕不是一个母亲,也有一半血脉是相同的。
苛待夫婿的家人,做那冷嘲热讽奉高踩低之事,未出嫁前受尽家中宠爱的她是做不出来的。
至于大房那边,锦甯毫不犹豫的排除了她们的嫌疑。虽若三本在刘氏跟前呆过,但无论如何,大房也没有任何理由对二房再出手!
而当听到是大公子蓝鞘房中的丫鬟,蓝锦甯几乎就可以完全确定,此事定和大房无关。
蓝鞘人极好,又是读书之人,对待丫鬟们从来都是温和有礼,少有苛责。这也造成了他房里的丫鬟多半喜爱遛弯偷懒,对自家主子恭敬有余而敬畏不足。而在他身旁原本的两个大丫鬟出嫁之后,顶上的若七和新来的若三并不很得他的信任,因而对两人颇有疏远。
若七并不是一个嘴硬的丫鬟,当偌大的压力上了心头,即便是她再沉稳,也扛不住了。当即,也不用严刑拷问,知晓掩藏不了的她如竹筒倒豆子般将整件事情都吐露个干净。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在一开始的时候,若七就有给小姐当陪嫁侍女的意思。只是大小姐当年出嫁那会,她心里虽有这个念头,但刘氏压根就没考虑过她。也不想想她那时不过十三四岁,又是三房庶子身旁的婢女,轮着谁也轮不着她。
偏若七是个心大的,不甘日后被指个小厮仆役之类的嫁了,总有些小动作。若三到了大公子身旁之后,有意交好他身边的旧人,自然被她打听了出来。
若三虽是从刘氏身边过来的,但只要有心查一查,就知道她是金氏手中出来的人,曾在三房也当过差,当时颇受公孙氏重用,只是不知为何被蓝三爷斥责,送去了金氏身边,又给了刘氏。
刘氏和婆婆有了嫌隙,自然不喜她送的丫鬟,正好公孙氏又来要人,便立马欣喜的送走她。而后若三被派去大公子的身边,刘氏却是半点不知情的,压根没想过要害这个孩子。她不过是原物奉还,图个眼不见为净罢了。
若三虽没有若七的那份心,但到底心中不平,这是金氏和公孙氏又给了暗示,自然想着抓紧机会,只要做的滴水不漏,日后重得重用还不容易?
若三利用了若七的心思,指点着她做这事,并得了公孙氏那边隐晦的允诺,开出条件,答应她事成之后许她当二小姐的陪嫁。二小姐只有十四五岁,也该寻婆家嫁了,而若七亦有十七,正是长得花朵般娇艳的时候,当了陪房,日后自有好前程。
若七心动了,却又不敢亲自犯事,只得捉了个小丫鬟的痛脚,令她听命。
她却不曾想,公孙氏是否真的能兑现自己的允诺。所谓丫鬟命不值钱,现在说的好听,等真的成了事,她的下场就一定能好?
只能说,到头来都还得说一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丫鬟可怜,但若她没有做错什么事儿,又何至于落得发卖的地步?不过总算比起若三若七来还是个好下场的,替主子顶了缸不说,她们的老子娘还要受牵连,本是得用的老人,一夕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落地,万人轰踩。
金氏和公孙氏各自被夺了最看重的东西,一者是权,一者是名。金氏自然难受,但她毕竟是长辈,至少面子上给全了过去。而公孙氏那边就惶恐不安了,蓝府三奶奶的名头自然好听,可是被厌弃的三奶奶,就不定要受多少冷眼了。又怕蓝府老太爷一声令下递出休书一张,到时候就是她娘家兄弟,也要对她鄙薄不已。
倒是刘氏,从头到尾没她的事,不过是受了点余波的影响,毕竟若三也曾经过过她的手,一度算是大房的人。
一时之间,蓝府好像成了二房的天下。
赐婚的旨意一出,梁国京畿的贵人们可是大受震动。一个才出生二天的小婴儿,竟是已有了皇长孙大妃的头衔,惹得多少人眼红嫉妒。以至于蓝锦曦洗三那天,蓝府宾客云集,就连当时被禁足的金氏刘氏上官氏也要出来帮忙待客,收到的礼物,可不可谓不丰厚。
对小妹妹的东西,蓝锦甯一点儿也不眼红,拉着哥哥蓝锦奇的手,眉开眼笑的在王氏身边掰着手指头,细数着妹妹得了什么什么好东西。用极端天真的模样,表示都可以留给妹妹做嫁妆,惹得王氏极其怜爱的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这二小姐的婚事未定,四小姐便得了赐婚,三房的蓝锦珠扑在屋里哭了一场,却无可奈何。母亲的作为让她的婚事再次艰难了几分,而如今她能依靠的,却只有平时连正眼都不看一眼的祝氏。
蓝老爷显然早就知道了皇上的意思,虽然面上不显,但看起来他似乎并不高兴。
蓝锦甯也不高兴,虽然她知道这算是恩赏,却为妹妹暗暗感到可惜。
还没长成呢,就已经被剥夺了恋爱的权利!
可没办法,谁让她出生的时辰好,而当天,宫中又有两位皇子诞生呢?
那位她要叫上一声姑姑的蓝娴妃生了九皇子梁乐希,而舒婕妤则早她一个时辰生了八皇子梁乐霄!这两个皇子,却是要比曦儿晚上几个时辰落地。
皇长孙梁和儞,是大皇子梁乐钧的嫡长子,今年三岁,倒也不算配不上她家曦儿。
在蓝锦甯眼中,自己的妹妹自然要找个出色的男子来配才行。
锦甯眯起眼,稚嫩的脸庞浮起一丝异色,若那皇长孙不成器,她不介意由自己出手亲自调教!
锦奇望着妹妹脸上那一丝诡异的笑脸,也傻乎乎的扬起了笑脸。
他又有了妹妹!虽然曦儿妹妹丑了点,但他会和喜欢三妹妹一样喜欢四妹妹的!
51.入宫门深似海(一)
蓝锦曦摆满月酒时,宰相的任命终于有了定论。王中书令还是中书令,一直归置在家的固国公李元,终于重出朝堂,手握重权。
至于原来那位宰相翁大人,虽然一直无所建树,倒也没犯什么大错,淫乐好色不过是生活作风问题,因而虽然降了职,但在其他方面亦有补偿。
蓝锦甯回过味来,锦曦的这赐婚旨意,何尝不是皇帝对蓝家、对蓝老爷子的补偿!
在皇帝看来,这自然是恩宠和皇恩的显示,只是蓝家人未必领情。
至少蓝老太爷和蓝锦甯就不怎么稀罕。
李元复起,蓝家又出了一位皇长孙大妃,一时之间,颇让百官有些摸不清风向的感觉。墙头草有之,观望的有之,当然,武官一脉还是偏向蓝家的居多,而文官方面,虽偏向李元一些,却对这位前宰相似乎并不那么臣服。
不过这朝堂上的暗潮汹涌,都被宫里的两件大喜事给掩盖了过去。
其一自然两位娘娘生子之事,不过舒婕妤到底只是小官之女,并不受重视,她的八皇子虽然早了九皇子一个时辰出生,但她的居所明显比起蓝娴妃的玉兰宫要冷清不少。再一件,便是久居病榻之上的太后娘娘,自打两位孙子出世之后,竟是一日比一日的好了起来,待到他们满月之时,竟然已经能起身亲自来主持了。
因着和两位皇子的满月宴相冲,蓝锦曦的只能提前半日吃酒,于是够资格的官员们,中午吃罢蓝家,到了下午,便齐聚宫中,参加皇子们的满月宴。
王氏刚出月子,要顾着孩子和身子,便递了折子不去了。本来蓝正杰是要在姜氏和上官氏两人之中挑一个陪同去的,只是在王氏房中看了花枝招展装扮的美艳非凡的两人,再看看脸色有些憔悴却显得温柔可亲的王氏,心中厌烦,竟是一个都不带,只携了三个儿女,甩袖而去。
上官氏和姜氏自是咬碎了银牙,却只能黯然退场,两个庶出的姑娘也只得艳羡的望着兄妹三人亲热的背影,伴着自家姨娘颓然离去。
同人不同命,同命不同人,这就是人生…
第一次进皇宫,蓝锦甯是兴奋的,即便她只能按着规矩和二小姐同车而坐,也掩饰不了她纯粹的好奇兴奋。
蓝锦珠并非第一次进宫了,对这个三妹妹的表现暗暗鄙视,却是忘了自己幼时第一次入宫时,是多么紧张不安,跟在母亲身旁,连头都不敢抬起。相比之下蓝锦甯这样纯粹的好奇窥探,反而是不正常的。
当然,就算有人发觉她的不同,最多也就归结于一句年幼无知罢了。
皇宫是森严的,即便里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但不时穿梭于人群中的冷面侍卫,以及那些端着一丝不苟笑容的宫女们,总让人感觉有些压抑。
入了内宫,自然就不能再坐车了,看到等在马车边上的蓝正杰和两兄弟,蓝锦甯毫不吝啬的给了个大大的笑脸,甜美单纯的叫人打心眼里疼爱。
蓝锦华牵了弟妹的手,跟在父亲身后慢慢走。
他的脊梁挺得笔直,毫不慌乱的四处张望,不时还注意一下弟妹的脚步。一向活泼吵闹的蓝锦奇这时也丝毫不怯场,扬着大大的笑脸,一边不时朝锦甯扮个鬼脸,一点压力也无。
至于蓝锦甯…不提也罢。
蓝正恺看着二弟的三个儿女,再看看自己身后的刘氏以及两个儿子,不禁摇了摇头。大儿子平日里虽然沉稳,毕竟是年长懂事的,但此时木着一张小脸,显得老成刻板,却也掩饰不了紧张。而小儿子则左顾右盼,虽然在刘氏的提醒下收敛了一些,却也是缩手缩脚的探头探脑,一点也无老二家那几个孩子的大方以及自在。
人比人,气死人呐!
看向三房,心底倒是平衡了些。因着三弟和三弟妹通通不在家,三房只来了锦珠和锦颛两个,没有亲爹娘在身旁,他们只能跟在祝氏边上,脸上是显而易见的别扭和惶恐,战战兢兢的深怕犯错,连他家小儿子只怕都及不上。
一路上遇到许多熟识的官员上前打招呼,虽然对各人都没有落下,但明显大家的目光都放在蓝正杰身上,对蓝正恺难免就有些冷落。两厢一对比,蓝大爷自然又是一阵失神。
走了过半,祝氏和刘氏带着孩子与女眷们一道往另一个方向走去,王氏没来,二房的三个孩子本也该跟着祝氏走,偏老爷子不知道怎么想的,招了他们三个在身侧,挺自豪的向同僚们介绍小娃子。
有些人虽觉得奇怪,但看见孩子小也没多想,夸上几句赠个见面礼也就完了。而深知老爷子为人的人,待他们就热情的多,同时心下也揣测,只怕蓝老侯爷是看重他这个二孙子了。
蓝正杰赶忙领走了两个,他心底清楚,老爷子最喜的不过是蓝锦甯一个罢了。
蓝锦甯乖巧的跟着太爷爷向各位伯伯爷爷们打招呼,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地泛着天真,嘴巴又甜,自然哄的几个老朝臣喜笑颜开,不时这个抱一抱,那个捏一捏。她也来者不拒,反正咱年纪小,还没那男女大防的说法,一律的哄骗了再说。
“老蓝,你这个重孙女,真是伶俐可爱,有大将之风!我家那几个小捣蛋鬼,却是及不上她呢!”说话的是汝阳王,一位老派的皇亲贵戚,当年曾与蓝浩文有袍泽之义,一双鹰眸瞅着甯小娃,有些艳羡的道。
“王爷客气,不知者不惧罢了。孩子小,当不得您盛赞。”老爷子笑眯眯的拱拱手,回了一句。嘴上虽客气着,语气却并没有半分的谦逊,显然对蓝锦甯是很满意的。
汝阳王本还真是客气,此时听出了老爷子话语中的骄傲,不由多看了蓝锦甯几眼,正好对上她晶亮无尘的眸子。
蓝锦甯其实长得玉雪可爱,只是因着一直刻意的维持病秧子的神态,便显得瘦弱了些,其实并不起眼。若非她是蓝家人,又被蓝老爷子带在身边,也不会显得特别出众。
汝阳王这人,本就生得有些严厉,即便年事已高,但也是煞气十足。再加上在战场上磨砺出的几分气血,寻常小孩子见了,少有敢于亲近的。即便此时露出了几分亲切,却也并不是什么不讨小儿喜欢的人。
可锦甯并无半分惧意,似乎在她眼里他只是个和善可亲的老者,甜甜的唤了句“汝阳伯伯”。
汝阳王眸光一亮,赞道:“果然是个好孩子!”
蓝老爷子大笑:“这下子你可是矮了老子两辈子了!”
汝阳王一瞪眼,中气十足的道:“老子和小甯娃投缘,就爱让她唤咱伯伯!你个老小子想占老子的便宜,门都没有!小甯儿来,给伯伯抱抱!”
蓝锦甯看了老爷子一眼,见他略略点头,便做着欢喜的样子想汝阳王伸了手。
“虽然你是王爷,可不能抢咱的重孙女儿!”蓝老爷子松了手,嘴巴上却不肯放过,和汝阳王拌起嘴来。
两人虽然看似在吵架,蓝锦甯却瞧得出来,太爷爷与这汝阳王关系极好。只是他们的音量实在是太大了些,让周边的人吃了一吓,不过多半人还是知晓这两位的瑜亮情节的,便也只是笑着围观。
一时之间,蓝锦甯就仿佛成了公园里的猴子,任人观赏。
恼得她恨不得大叫一声:“要围观,买门票!”
52.入宫门深似海(二)
这种百官之间的客套并不是无止尽的,毕竟他们可不是今儿的主角。两位小皇子在朝露殿的洗三礼这些人是无缘瞧见,只有近臣内眷偶有一二能被邀请到场,但后头饮宴的时候还是会被抱出来“观赏”一二的。
在蓝锦甯看来,这实在有些像是前世那些明星们的表演秀。当然,皇帝自然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生育能力,而是为了布施一些皇恩给他的臣子和百姓,进一步的加固皇权,提升大梁百姓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