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了万骑一事,张伟便心系辽东,又虑及从此往后战事不断,虽然汉军饷足,无论死伤亦是重金抚恤,家属亦由政府体衅包养,再加上分一二三等户,凡有兵役之家,皆论等减税,纵是如此,唯恐大规模的战争引的兵疲将乏,唯有建立一套功赏爵的体系,饷银之外,再以郧爵位次加赏,提高收入的同时,又提升了政治和民间威望,在整体上将士兵地位再加提升。
于是决定设立军爵,以登城、斩首、陷阵、勤谨、忠忱等表现赏爵,分公士、上
造、公乘、元戎士、官首、千夫、执戎、军卫、中尉、柱国十级,最低级的公士,只需在战场上斩首一级,便可获得,得公士级,便可见县官不拜,原有的斌税减半,穿戎服,佩剑。上造在享受公士待遇的同时,还可以设立家族族徽,传之后世。以上类推,到了柱国一级,便可与将军分庭抗礼,在收益与声望上相等。爵位与职位不同,任何人只要奋勇杀敌,便可依次升爵,若是斩首千级,哪怕你是寻常小兵、伍长之类,亦可以在礼节与收入上,不逊于统兵数万的大将。
这样的军功赏爵,原本是以耕战立国秦朝的发明,秦之前,所有的爵位都是贵族的禁脔,周天子以公候伯子男令贵族世袭,地方诸候又以大夫之位令臣子世袭,百姓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任何爵位。自秦朝以军功赏爵后,闲时耕作,战时出征,因赏罚分明,得到爵位后无论是身份地位收入都节节攀升,秦朝又以首级计功,于是史有明载,秦军做战时勇猛无比,经常在怀里、腰间,甚至一手持剑,一手提首敌人的首级,呼啸而前,猛不可挡,是以秦能以一国之力抗六国,又终能一统天下,这民爵制度,功在首位。至于秦朝之后,汉武帝亦曾定下十五级的军功爵位,后来无钱,索性将爵位出售,于是世家大族纷纷买爵给子弟,整个爵位系统崩坏而不可救药,终中国封建史而终,再也没有针对平民的公平的赏爵制度。至后世明清之际,民爵制度更是荒唐之极,比如清朝,凡活到百岁之人皆可赏七品顶戴,活的够长便可以赏爵,而且虚无缥渺之极,殊无实际好处,是以国家有事,百姓皆漠然视之,此亦是一因。
张伟自是要吸取历史教训,一开始封爵便郑重无比,一切皆以参军处所记录的军功为依据,封公士一百余人,元戎士以下共四十余人,元戎士以上暂缺,决不肯将爵位拿来做交易,又因封爵事大,喻令凡日后封爵,需政务署、参军处,军法处会同商议,一致无异议,方可通过人选,授予爵位文书。
这一日正襟危坐在指挥使衙大堂,最终签署完了一百多张封爵文书,张伟仍下毛
笔,长伸一个懒腰,步出大堂之外,在正门门廊下咪着眼看向北方的天空,心中
暗念:“我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皇太极,你是动,还是不动?”
他在这边含情脉脉,却不知道皇太极却正在凤凰楼上大发雷霆,狠声咒骂道:“这个该死的南方汉人,我就说他巴巴的几千里数跑来,定然是不安好心!这一年多来到是卖了不少皮货人参,貌似赚了他不少银子,可是他一船船的精致货物送来,咱们还得陪上更多的银子,若是卖战马给他,只怕他一倒手又卖给了明国来打我们,当真是应了明国的那句话,无商不奸!”
范文程待立在旁,听他骂完,默然半响,方道:“此人的奸险,还不止于此。据
奴才所知,此人的商船已最少从南方送来一百多个戏班子,全数被咱们的王公贝勒们买去,现下盛京之内,南方倡优戏班子到处都是,王公贝勒八旗猛将们,无事便在家里听曲唱戏,甚至有脸涂朱粉,亲自下场充做票友的,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皇太极听他说完,冷笑道:“前几天我在堂子里告天祭拜,便八旗王公贝勒尽数到场,多铎告假,说是老婆病了,我后来派人打听了,才知道他是怕冷,缩在被子里听戏!还有去年,我派多尔衮带兵去黑龙江征伐叛乱部落,他告病不去,也是躲在家里听戏喝酒,不愿意去那苦寒之地受苦,听说,他还学会了抽烟!除了岳乐几个老成的贝勒,大多数贝勒上朝时穿箭衣,下了朝在家,甚至拜客访友,都穿了张伟卖来的精致丝绸,穿着明国衣衫,大袖飘飘以为神气!启心郎索尼还劝我下旨,令全国都改穿明朝衣饰,我不听,他还不高兴!”
范文程忧心仲仲说道:“这样下去可不得了!我朝立国之本,就在于八旗上下一心,大汗如臂使指,无不应命。凡有战事,亦都是拼死向前,没有畏惧怯战的,现在连朝会都有人推脱不来,还敢指望他们拼死效力吗?”
见皇太极点头,又道:“还有服饰,明国服饰固然好看,可是大袖飘飘的,如何方便打仗,长此以往,人心皆思安逸,谁又愿意重持刀剑呢?”
“你说的都对!昨天我已经召集了所有的贝勒,饮酒时,我对他们说:咱们现在无忧无虑的喝酒吃肉,如果突然冲进敌人来,该当如何?他们都说,抽出身上佩带的小刀来迎敌。我说,你们说的对,我们身强力壮,衣甲在身,又有佩刀,便是来了敌人也不怕。可若是大家换了明朝的衣袍,宽衣大袖,怎么佩刀,就是佩了刀,好用吗?若是那样,有敌人突然进来,大家只能等死了!见他们不说话,我又下了命令,以后,决不允许后金国中有人改换明朝衣饰,或者是蓄发的,一有发现,立时处死!还有戏班子,倡优,烟草,一律禁绝,王公贝勒有敢犯者,一律夺爵!”
跪地一碰首,范文程高呼道:“大汗英明!”
“哼,张伟那蛮子虽然给我添了些麻烦,想要扯住我的手脚,却差的老远。八旗
十五万劲旅又岂是一个小小商人能够阻挡的!文程,我意已决,现今是三月,再过两个月,从科儿沁草原饶道,从遵化、昌平,怀来一线,进攻明国!”
“难怪大汗最近一直调集粮草,又屡次召见科尔沁贝勒,台吉,原来是打算从草原绕道入关。”
“是的!”,皇太极重重一点首,目光深沉,步至这凤凰楼窗前,向下望去,向范文程道:“袁崇焕此人,太过厉害,这两年镇守宁绵,数次击退我的大军,损兵折将不可胜数,若还是放眼关宁,只怕终我一生也无法踏足明国半步了。是以我思来想去,将眼光放向别处,绕过关宁,直逼那北京城下!”
“大汗,北京城墙高大,城内有京营十几万,再加上京师被围,必定会调集天下兵马勤王,我军孤军深入,后方随时被断,就是打下了北京,也断然守不住,只怕大汗此举,多半是徒劳。”
“我此番攻打北京,一来是练兵,熟悉一下自草原入关的路径,为经常袭扰明国做准备,二来,调袁崇焕入关救驾,趁他离开宁远之际,想办法除了他!此人不除,我永远宁日!”
第五十三章 造反(一)
皇太极踌躇满志,一心要入关内窥探明朝虚实,他先期早与蒙古的科尔沁部落联络好,科儿沁部落出一万蒙古骑兵为先导,皇太极自率十万八旗劲旅跟随其后,由内蒙草原突破长城防线,直攻北京。
就在关外的女真铁骑已是磨尖了牙齿,咆哮着准备进关撕咬明朝这块肥肉之际,明末困扰了崇祯整整十五年的农民大起义亦是在这一年拉开了序幕。天启六年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百姓死活,仍然高居于县衙大堂,催科不止,凡百姓交不出赋税的,一律枷号仗责,打出来的鲜血一直流到了大堂门外,如此暴虐不仁,再加上大旱无雨,百姓原本就以观音土树皮为食,历朝的农民起义都好比一个U形,到了谷底便开始反弹,乡民王二啸聚了数百饥民,皆以黑水涂面,冲进县衙将知县擒斩,扯起了大旗造反。后王二虽被官兵斩杀,他的部下中却有一人带着未死的义兵逃脱了性命,继续在陕西辗转周旋,寻求机会。
此人,便是后来焚凤阳皇陵,被属下十三家义军首领公推为闯王的高迎祥。
崇祯二年,陕西大灾不但没有缓解的迹象,反到是变本加厉,原本还可勉强渡日,但自崇祯元年五月开始,一直到第二年四月,已是接近一年滴雨未下,大量百姓衣食无着,原本小规模的旱灾已漫延至陕西全境。陕西原本不比南方,是一个纯然靠天吃饭的地方,天无雨,民无食,一石粮已卖到了七八两银子,在不少地方仍是有价无市。饿死的,逃荒的越来越多,整个民间犹如一个大火药桶,稍稍一点火星,便足以引起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但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朝廷的赋税却是越来越重。官员贪污无人过问,但是赋税
若收不上来,则一降数级,或是无法升迁,上有好下必从,既然皇帝不顾百姓死
活,官员们自然也是一心为自已打算。于是不管灾情多么严重,崇祯二年在正斌收完之外,居然还多收了三四十万两的辽饷加派,再加上地主租税,官府杂派,整个陕西已到了崩溃边缘。
这一年,兵部主事李继贞上书皇帝,请求给陕西十万两白银的赈灾款,请求朝廷暂且免赋,听闻到这个消息,全陕上下都翘首以盼,等着皇帝下拨这么一点点活命的银子。谁知道到了四月,全陕上下收到一下消息:“帝不许!”,崇祯舍不得拿出皇宫三个月的生活费用,于是,历史上逼迫他最终吊死在煤山的农民起义,终将爆发!
陕西米脂县双泉堡镇上,有一艾姓的大姓乡绅人家,纵然是整个米脂县早已饥民遍野,这艾姓乡绅却仍是过着钟鸣鼎食,奢侈之极的日子。他家有十几个大粮仓,又心狠手毒,凡是他的佃户,哪怕是一粒麦子没收,也需将他的田租交将上来。稍有迟慢,便派遣家养的家丁将人擒了来,以私刑逼收,是以这一年虽然大灾,他仍是颇有进项,至于佃户们的死活,那自然轮不到艾乡绅来操心。
这一日他端坐家中书房,查看田薄帐册,眼见因大旱之年众多原本有地的农民卖地求生,他的田产已是扩充了十倍有余,心头喜悦之极,心道:“泥腿子不晓得厉害,哪有轻易就卖田的。卖田也罢了,居然还有半卖半送的,这可真是生生便宜了我,待旱情缓解,这可都是银子啊。”
想到此节,忍不住笑出声来,他留得一嘴漂亮长须,黑白相间,一直垂到胸前,再加上国字脸,卧蚕眉,端的是威严了得,又做过一任知县,晓得养移体,居移气的道理,家中上下人等,对他都是敬畏非常,此时他这么一笑,因房门大开,内外有十几名待立的丫鬟仆从之类尽皆看到,众人都觉滑稽异常,虽不敢笑出声来,却都是面容古怪,似笑非笑。
艾同知自知失态,忙端正身体,板起脸来,向门外喝道:“管家何在?奄!这么半天不来伺候,做死么!”
他这么一喝,门外忙进来一个三十余岁的家人,向他行了一礼,禀报道:“老爷,昨儿晚上您吩咐管家下乡催账,管家一大早便出门去了,估摸着也快回来了。若是老爷寻他有事,小的这便去找?”
“唔,我说他去哪里钻沙去了!既然是催账,就不管他!”
威严一咳,将丫鬟送上的燕窝喝完,背着手慢慢踱出屋来,便待回后花园闲逛
,隐约间却听到大门处有人吵闹,皱眉道:“来人,快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何人在我府外喧哗。”
说罢拧着脸在原地踱步,满心不乐。他原本是做过知县的人,见了现任的米脂知县,亦不过是一拱手,叫声老父母罢了,今日居然有人敢在他府门前喧哗,岂不是不将他放在眼里,这如何了得!
踱了半天步后,终究是耐不住,不待那家人回来,便恨恨一跺脚,向大门处而去,行到半路,却见有门上看门的小厮飞奔而来,见了他便停住脚步,垂手低头,等他吩咐。
“什么事,谁敢在我门前吵闹?”
那小厮听他语气不善,越发站的恭谨,低声回话道:“回老爷,是管家从乡下催帐回来。因一个叫李自成的汉子还不起账,便枷号了带回来,绑在府前石狮子上,等他家人拿钱来赎。不想这人虽穷,却是好交朋友,听说他被咱们绑了枷号,镇上和乡下来了不少人,在府门前呼号不止,说是请老爷先放人,他们一定还钱。”
“哼,我去看看!”
他满心不悦,恼怒这些乡民胆敢触犯他的门禁,心中只道:“第一次敢在我门前
喧哗,再一次便敢打我的家人,再来便可以冲进府来,掠夺财物,杀我的头了。是以一定要严惩,让那些泥腿子知道害怕!”
他一路急行到正门之前,这正门虽设,却是接待权贵时方开,平日里进出,却是正门旁边的角门,犹豫一下,喝令道:“来人,开正门!”
待那朱红正红吱呀一声打开,艾同知气势汹汹向前,站在大门石阶上,冷眼看向
那群吵闹的乡民。
“艾老爷来了,你们给我肃静!”
他身边跟随的众家丁见他不说话,只是叉腰而立,众人忙不迭齐声喊了,令那群泥腿子住嘴。
原本拉着艾府管家吵闹不休的众人听到呼喊,便各自散开噤声,等着艾乡绅发话。乡民最惧的就是这些田主乡绅,他们不是官府,却有着与官府相等的权力,又没有官府的顾忌,整治起人来,比官府更加狠毒,众人怎能不惧?
见众人不敢再吵,艾同知冷冷一笑,向前行了几步,放眼打量。却见府门石狮上拴了一个健壮青年,浓眉大眼,红脸长身,一双手布满青筋,此时正束在十斤木枷里,动弹不得。
因问道:“自成,你怎么弄到这个田地,我当初借银子给你渡荒,原本也没有借银生利的打算,你也是个驿夫,官府养的人,怎地连十两银子也还不起?拖了这么许久,十两银翻成了五十两,你仍是勒着不还,怎地,自成你也学那些泥腿子,满心想着赖账?”
李自成因喉咙被木枷卡住,虽气的两眼喷火,却只得小声答道:“艾老爷,当时和你借钱,也是一家大小快活不下去,本想着拿了朝廷的俸银,再辛苦一些,多佃了几亩田,一年下来总得把帐还上。谁知道皇帝说驿站没用,将我们尽数裁了,没有了俸银,我拿什么还你!总之请老爷再宽限一些时日,我一定想办法还你就是。”
艾同知哼上一声,冷笑道:“你说的轻松,你现下家里只有几亩佃田,粮食虽贵,你能收下几斗?再加上朝廷正斌要缴纳,田主的佃粮你也得给,你能剩下几何?想办法还我,不过是推脱!我却不管,若是人人都学你,我还放什么账,收什么租!还不起钱,你便在此枷号示众,让那些能还的起的,学个榜样!”
说完转身便走,刚行了两步,却被一双铁钳一般的大手拉住,耳边听到雷鸣似的吼声:“艾老爷,就算是枷号,也得让他躲躲阴凉,喝两口水吧?他的钱,我们会帮他想办法,别把人当成畜生一般待!”
他痛的一咧嘴,忙用力一甩,将手抽出,那人却也没有用力,听凭他将手抽出,艾同知回头一看,却原是一个高个汉子,脸如墨炭,凶横异常,倒抽一口冷气,问道:“你是谁,为他说话?”
“小人刘宗敏,是李自成的朋友,只是为他说句公道话!”
“公道话?欠债还钱,还不起钱便枷号,这是老规矩,你的话不公道!”
说罢也不理会,径自进府歇息去了,他不发话,他的家丁们自然不肯解绳,于是时近五月,天气渐热,那李自成原本便被枷的难受,再加上又饥又渴,被太阳洒的一头油汗,身边家人朋友又被撵开,无人相扶,眼见得他时摇时晃,便要晕倒。
那刘宗敏见他如此惨状,心头大恨,闷哼一声,砵大的拳头向身边大树一击,将那树打的直颤,未掉光的枯叶漫天将洒将下来。
“宗敏,打树做甚,打那树能救的了自成么?”
他正愤恨不已,却猛然间听得身边有人低语,一回头,却是李自成的远房亲戚,已杀官造反的高迎祥!
大惊之下,慌忙四顾,见左右除了区府家人外,都是些乡党熟人,忙将身体一横,遮住了高迎祥的身子,低语问道:“老娘舅,你不在山上躲着,跑到这里做什么。让人见了,你性命不保!”
那高迎祥也低语道:“我此番来,就是寻你和自成,还有田见秀,郝摇旗,咱们一起造反去!”
刘宗敏吃了一惊,将高迎祥手一拉,道:“造反,这可是灭族的罪啊!”
高迎祥嗤道:“灭族?娘的,咱们就是不造反,家族的人还能过了今年?不饿死,也得被逼死!自成,就是个例子,你就眼睁睁看他被人折磨死?”
“也对,反他娘的吧!这日子过不下去,横竖是死,于其饿死,不如造反,过几天舒心日子,死在刀下,也值了!”
“就是这个理!你过去,把他们几个叫来,我在街角处还埋伏了十几个人,还有刀子,咱们把汇合了,现下就杀过去,救了自成后,扯旗造反。这镇里镇外饥民无数,只要咱们扛了大旗,一定有不少人愿意跟随。”
“嗯!”
刘宗敏重重一点首,应了之后大踏步去寻了围在李自成身边的亲朋,悄悄将他们引到街角,把高迎祥的话转述一遍,都是些青壮汉子,正是血气方纲之际,一面是饥不果腹,眼见要饿死。一面是豪门大族催逼不止,凌虐亲友,这些人哪里需要多劝,未等刘宗敏说完,便跑到高迎祥身边,见礼之后,拿了刀子火棍,发一声喊,一齐向艾府门前冲去。
那些艾府家丁正有一句没一句的拿李自成调笑,各人正在开心,却见几十个大汉执刀持棒的杀来,各人皆是吓的屁滚尿流,皆往府内跑去,那跑的慢的,却被打头的刘宗敏一刀劈成两段,鲜血内脏流了满地。
高迎祥冲到李自成身边,也不提话,一刀劈开了他身上重枷,道:“自成老侄,同我反了吧!”
李自成先是默然不语,喝了同伴送上的凉水,又掬了几把在脸上,将头甩了一甩,清醒了一下,方答道:“反了!咱们现在就冲进艾府,杀他个干干净净!”
第五十三章 造反(二)
既然已下了决心造反,这一伙适才还唯唯诺诺,被艾同知的气势压的抬不起头的老实农民,立时就变成了一伙嗜血怪兽。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到唐朝黄巢,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在有正义一面的同时,其破坏力亦是大的惊人。
解开李自成后,高迎祥站在大门外掠阵,由李自成带着刘宗敏等人杀入府内,见人就杀,便是那丫鬟小厮,也是手起刀落,一刀劈死。待冲到后院,找到了艾同知,李自成大声痛骂,骂一句,砍一刀,待出了心头恶气,那艾同知已被斩成肉泥也似。
一伙人又四处搜寻,将府中大小人等搜出,尽数杀了。那郝摇旗生性残暴,李自成等人去搜寻艾府金银,他便在各府巡视,揪出几个藏的严实的,当着心口便是刀,又找到那些没有断气的,一个个皆补上一刀,待李自成等人背负着艾府财物出来,阖府上下,已然没有一个活口。
李自成见他添唇咂嘴的站在院中,显是杀的心满意足,便喝道:“摇旗,咱们杀人是不得已,不要弄了这副怪样来!”
郝摇旗虽是桀骜不驯,却李自成却向来敬重的很,听他诉斥,便憨笑道:“是了李哥,我也是一口恶气憋了老久,这下子,总算松快了。”
李自成也是一笑,道:“这说的是,这日子可是憋屈死人!”
又向后喊道:“咱们快走,杀了这么半天了,一会子县上来了官兵就麻烦了!宗敏,到后院厨房寻些取火之物,放火,将这里烧了。”
待他们冲出艾府门外,刘宗敏带着几人四处点了火,亦是冲将出来,一群人站在艾府大门外,默然注视着艾府内火光慢慢升起,自那房顶冒将出来,各人适才杀的性起,却是没有想到后果,此时站在门外,想着适才血淋淋的一幕,都想:“怎地我如何残酷?”,又想到日后难免被官府追杀,若是失手被擒,必定是被砍头无疑,一时间茫然四顾,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这伙人还有高迎祥这个主心骨在,就这么一点时间,高迎祥已在门外又号召
鼓动了数百人,见李自成等人出来,高迎祥笑道:“自成,第一次杀人,心头有些难受吧?无妨,这些狗贼你杀的还少!杀尽天下不平,这世道才会公平,咱们穷人,除了这一百多斤,又有什么可怕的?”
李自成应道:“我听老娘舅的!从今往后,和朱家干到底了!”
高迎祥点头道:“很好。我已经联络了不少人,咱们这便带着镇上原意相随的兄弟,一路上再收拢人马,现在就攻打米脂县城!城内不过百余兵丁和衙役,不够咱们塞牙缝的,攻下米脂咱们张榜收人,然后汇集其它各路的兄弟,再做打算!”
他已造反近两年时间,经验老到,这些新入伙自然没有意见,李自成见一时不得行,便匆忙回家,安顿了老父,带了侄儿李过,又重回镇上,此时天色近晚,镇上已啸聚了数千人,那县城虽听了消息,却是连自保也难,却哪里敢来镇压?待李自成赶到,高迎祥令人制了大旗,上书一个“高”字,令人扛了向前,身后数千人在火把的带领下,向那米脂县城奔去。
虽然县城四门紧闭,不过一个小小县城的城墙又能挡的住什么?不消一会功夫,城门便被扛着大木的义军冲开,刘宗敏发一声喊,持刀带头冲了进去,身后的义军大半没有武器,各人持着耙、叉、棍,甚至菜刀铁铲,也随着他冲了进去。是夜米脂县城火光四起,县令已下被屠戮干净,农民军得了官兵武器,又搜了城中粮仓的存粮,队伍已扩充至万人已上,便在高迎祥的带领上,与陕西其余的各路义兵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