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一征,想了一下方苦笑答道:“那些少年学的当真不错,一个个都本事不凡,文可安邦定国,武可决胜千里…”
“那后来到底怎么样啦?”
“国家腐败,这些人回来后不得进用,一个个分散安排,虽有几个做出了一些事来,却无济于大局。后来咱们还是一直受人欺负啊…”
何斌在车上叹口气:“和咱们大明差不多,国家腐败,贤人不得进用,小人盈朝遍野,这是什么世道!”
说完不再做声,闷声进了车门,吩咐车夫驾车而行,行得数步后,忽听那张伟亢声念道:“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
何斌凝神细听,却听那声音渐渐远去,便在心里暗念道:“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复何益。”
那车夫将马一打,车轮辚辚,扬起一阵沙土,向那台北方向而去…
第二十八章 保甲(下)
张伟一回府中,便下令传召台北五镇镇首,宣布取消各镇镇首,事权皆归台北衙门署理,立村正、保甲,直接对台北衙门负责,各镇捕快、镇丁数百人亦直接划归新成立的台北巡捕营。
其后数月张伟又有意去广东沿海招募了数千粤人来台,又特地将台北附近的肥沃熟田尽数分给了这些后来之人,凡粤人与闽人之间有争执,又令台北巡捕营偏袒粤人,打压闽人。因张伟本人素来不管官司的事,这些人到也怨不到他头上,只不过在背后说他用人不当。这数月来寻何斌诉苦的人络绎不绝,弄的他头疼不已,无奈之下,借口去福建查看生意,溜之大吉,任凭张伟施为。
何斌一走,弹压闽人暴动的中间势力宣告消失,剩下的,便只等各族间暗中的运作阴谋了。
北港码头早便募集了数千民伕日夜赶工,原来的渔村小港经过数月来一点一滴的建设,已然成为能停靠数百战舰的大型港口,其余的辅助设施亦已齐备,只待施琅回来,便可使用。
诸事顺利,张伟心情自然愉悦。只是每日需到衙门坐班,实在令他有些痛苦。可惜苦无可以代劳之人,也只得每日早起晚归,劳累不堪。
这一日张伟处理完甘蔗榨糖的事宜,又下令将樟脑装箱,好生看顾,正伸了个懒腰打算回府,却见台北巡捕营统领高杰步入大堂,向张伟屈膝行了一礼,道:“爷请慢走,属下有事禀报。”
张伟笑道:“可是又有打群架的?上次就吩咐你只管捕人便是了,何必又来回我。”
那高杰却是陕西米脂人,原是李自成手下悍将,连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因与自成是同乡,出入内堂自成都不曾提防他。谁料李自成的老婆尹氏看上了高杰,那高杰也是胆大,就么这与李自然的老婆私通款曲起来,绿油油的顶帽子,就那么戴在未来的大顺皇帝头上。后来因怕自成发觉,干脆便投降了明军。他人品虽是不堪,作战到是勇猛非常,累次立功,官儿越做越大,到明末时已是做到了总兵。与黄斐、刘泽清、刘良佐并称江北四镇,统兵三万,受史可法节制。与其余三镇总兵一样,高杰也是骄纵不法,纵兵荼毒乡里,后来在徐州被人刺死,一生之中可谓臭名昭著,死后还遗臭万年。
张伟数月前便寻访一些历史上知名的暴虐阴险之辈来做为鹰犬,仔细思量之后,便派人去陕西寻访招来了罗汝才与高杰二人。这二人此时尚未随高迎祥造反,只是米脂一个普通农夫,见有人捧着白花花的银子来寻他们去做事,当下心花怒放,哪有不愿意的道理。来台之后,
张伟便委派高杰去和那些积年老吏学习刑民捕盗之术,只不过两月有余,便委了高杰做台北巡捕营的统领,那高杰感激涕零,对张伟交办的事情尽心使能,卖命的紧。张伟对他也极是满意,只是交待何施各府,不得让高杰进入内堂,到时候一不小心给谁戴上顶绿帽子,那可就赔本的很了。至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张伟是绝对不会招用的,将来大旱,就指望这些人搅乱腐朽的明朝江山,现在就招了来,谁知道没有这两个灾星,那些农民起义军是否能搅起大浪来。
那高杰虽身高体壮,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又是浓眉大眼,人显的极是忠实可靠。不过到底是本性有些问题,见张伟问他,便侧身一飘,碎步移到张伟耳侧,就要侧耳说话。
张伟哭笑不得,说了这厮数次,不要这么鬼祟,可此人当真是骨子里带来的阴险做派,每欲要事,便要张伟“附耳过来”,见高杰的嘴唇蠕动,就要与自已的耳朵做亲密接触,张伟一扭头,喝道:“所有人等都给我下去!高杰,你也下去。”
高杰见张伟如此举措,心下却是委屈的很,只觉得眼前这位爷平时里出手大方,办事果断,眼力手腕无一不是一代豪雄风范,只是不肯让人近前亲近,却是有些娘娘腔。又立法下令所有人必须用青盐涮牙,高杰自小就不知什么是涮牙,心下也对这涮牙之令不满的紧,不过拿人钱财,为人卖命,每日里高统领也不知道察了多少人的牙齿,到也是早就习惯每日涮牙,口臭早已不见踪影,张伟却仍是如此排斥,唉
当真是白壁微瑕,令人遗憾。
张伟却不管高杰肚子里正在腹诽,见堂上诸人都已退下,乃问道:“高杰,又是什么事情,要这么惺惺做态。”
“回爷的话,前儿个向爷禀报过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哦,他们忍不住啦?”
“是啊,昨日和今日闽人与粤人又打了几架,属下一律责罚闽人,宽纵粤人,他们很是气不过,属下安排在闽人中的细作已发觉那些大族族长们聚会了好几次,眼见是要动手了。”
“罗汝才那边怎么说?”
“今天正是才哥派人来向属下通报,平素里镇远军内与台北镇上同族来往较多的,这几日情绪不稳,行为异常。”
“很好!这差事你们两人办的不错,将来爷不会亏待你们。现下要记住,一定不能打草惊蛇,待他们同粤人动了手,咱们再去弹压。切记,此次不能宽纵粤人,要两边一同办理!”
“是,属下明白,这就下去安排人手准备。”
张伟挥手令高杰退下,心中暗道:“毕其功与一役,此次事件过后,这台北再也不能有人对我掣肘了!”
第二十九章 官学(上)
“秦法严苛,禁民私斗。又赏军功以爵,制度严明,上下垂一,是以人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秦军之强,甲于天下矣…
秦法缜密,民者借官家之牛,要称其重量,还牛时若牛瘦,则民比价赔付。农时耕种,何时播种,何时施肥,皆有律令施行,无有敢违者。律令所定,无不正合农时,是以秦土之肥沃,秦稼穑收获之丰,远过于六国…
秦法尚廉,律令官不得受民礼,概因无法确定自愿与被逼,官一旦受民礼,不论礼之轻重,一律受罚,是以秦国无贪吏…
汉室之后,法纪废驰,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儒家又有亲亲之说,于是王候贵戚除造反外,其它皆可议也。后世有八议:议功,议爵,议亲…,是谓王子犯法,不与庶民同罪。千载而下,未有不灭
之朝,未有不败坏之吏治,历朝历代,皆先治而后坏,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律令之坏,坏在用人,而人不治,则归于有法不依,如此循环,国家安能不败?民心安能不乱…”
张伟在窗外听着陈永华的语调越来越高,语气越来越激烈,便大笑道:“复甫兄,别把孩子们吓坏啦!”
陈永华转头一看,见是张伟在外,也一笑道:“志华,这一说课,想起大明的现状,由不得不气,语调便一下子激烈起来,这可怪不得我。”
又向台下一群年纪十三四的孩子们挥手道:“散学啦,回去好好想想,今日的课题便是:为何中国无强盛过百年的朝代,写下策论,明儿交上来。”
说完将手中书本一抛,先行踏出门来,向张伟笑道:“志华,你这大忙人怎地有空来寻我,怎么,又是手痒想来输棋了?”
张伟鼻中一嗤,冷哼道:“复甫,上次好象是你输了吧?”
见陈永华还要辩驳,张伟将手一摆,道:“复甫,咱们不争这个,今儿来寻你,可是有事要与你商量。”
“什么大事值得你这大当家的跑来?”
“又取笑我!好了,不和你生这闲气。此次我来,是要与你商议这台北官学的事。”
“喔?这官学怎么了,现下不是办的好好的么。”
台北官学由张伟首创,何斌施琅等人全力赞同,在台北诸事未定之际,便开荒制砖创建官学,所有在台之人,皆可送子入学。古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教育的国度,概因科举制度可使贫门小户一跃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读书等于发财,教育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富贵人家有家学,有私人教授,中产之家可以去知名的书院负笈求学,于是各种书院也大行其道。至于贫门小户,也可以少花几个钱,去宗族合力办的小私塾中求学。
来台之人尽管皆是闽粤最贫困的农民,对于让孩子入学读书也是开明的紧。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来岁的小孩也顶半个劳力,但念书求个出身,将来就算中不了科举,到底也算留有一丝希望。只可惜张伟办学的宗旨着实让人失望,一不讲四书五经,二不开讲千家诗百家姓,成日价除了认生字,就是史书,律令,要么就是诗词歌赋,有用的东西一样不讲。后来居然还开了算术课程,这百姓家里铜子儿也没
有几个,要学算术做什么?学那么久算术,到不如去商号里做学徒,又能学做生意,这算术也自然学的会。最大逆不道的居然是张伟鼓励女子入学,虽说是男女分班,到底有碍纲常,百姓虽穷,却也知道男女授受不亲,故而这官学人数越来越少,张伟虽采取了种种措施,现下这官学也只留有百来名学生,都是最早随张伟来台的下属,实在拗不过面子,家里又不缺孩子做事,便只当让孩子来官学嬉笑游乐罢了。
张伟在前一阵子手头稍微宽松后,便拨了数万银子扩大修葺了台北官学的校舍,整个官学占地数百亩,有上好水磨青砖搭建的校舍数百间,又花钱从内地购买了上万册的书籍,便是当时最著名的白鹿书院,在规模上也比不上张伟这台北官学了。只可惜学生越来越少,整个官学内空落落的,除了十余个聘请来的老师,就只有大小不一的百余名学生。
张伟与陈永华此时漫步在官学操场内的草坪上,夕阳西下,照射的草地一片金黄,现下正是孩子们散学回家时分,宽敞的学校大门稀稀拉拉跑出了百来名高矮不一的学生,其间有十来个女孩,一晃眼的功夫,便自都不见了。
张伟苦笑道:“复甫,现下的模样,怎么能说这官学办的不错?”
第二十九章 官学(中)
陈永华沉吟片刻,答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这农家一个半大小子也是个好劳力了,你这官学又不肯教人八股,让孩子识些字,不做睁眼瞎子,也就罢了。这到也强求不得。”
看了一眼校舍,又笑道:“志华有心,弄了这么大的校舍,现下明珠暗投,有些恼火到是真的。只是这办学又不是拉壮丁,没听说过强迫的,也只好如此啦。”
张伟冷笑道:“复甫,这千古闻所未闻的事情,此次我也要做上一回了!”
陈永华吃了一惊,急道:“志华,你不会想强令学生入学吧?你有所不知…”
张伟打断陈永华的话头,道:“我知道,现下已有不少人对我不满。眼下这闽粤之人内斗,也说我用人不当,那个高杰处事不公,把两边争地界,争田土的打群架的事都一股脑的推到我头上。”
又恨恨道:“复甫,我现下是明白了。民智未开,人心自私,得利时皆言你好处,一有不足,你纵是有万般好处,便断然将你骂的狗血淋头。振臂一呼,万民拥戴,那纯是狗屁!”
“志华,你这般说却也是偏激了。这台北之人提起你来,大多数皆念你好。纵是有小小不满,也只是嘀咕几句就罢了,你何苦如此生气。”
“哼,复甫,有些事你不知道,现下也不方便和你说。咱们只提这官学之事吧!”
“也好,志华打算如何办理?”
“我先向你透个风。过一段时日,待我从内地请的老师都到了,这台北五镇所有七岁以上,十五以下的孩童,不论男女,都得给我来上学。至于说孩子在家能帮忙做事,我到也不亏待大伙,凡家中有子女来官学念书的,五年免赋的租约,都给延长一年,这总说的过去了吧?”
“嗯,这很说的过去了。如此一来,只是这强迫入学,若是人家不依,志华你总不能派兵到人家里硬抢吧?”
“哼,这到不必。凡不听令者,从即日起交纳田赋便是了。若还是不愿,收回田亩,自谋生路去吧。”
“我怕你这一来,日后无人敢来台北谋生,你这大好基业,有断送的危险!”
“笑话,复甫兄,何廷斌也是如此说。你们却不知,这大明朝政日渐腐烂,大陆饥不择食之民将越来越多,我这里有上好田产,不收赋税,又没有差役地主整日上门欺凌,世外桃源不过如此吧?放心,若是现下我能去内地大举招人来台,一年数十万民可得。只是现下有郑一在澎湖,荷兰人在台南,我不便如此大张旗鼓罢了。发展太快,恐招人忌啊!”
“如此我便放心了。只是这官学日后教课,仍是如此么?”
“不,复甫,现下咱们教课的课程都太随意啦。我的意思,按唐朝的先例来办。咱们分进士、明经、明算、明律、明史、明射分科,选择专人分类教授,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这进士、明经我到明白,明算想昨是学习算术之学,明史明律,想必是史书和律令条文,这明射是什么?我到记得,唐朝科举,没有明射这一科吧?”
“嘿,复甫兄,这明射是我后加上去,伪托唐朝而已。孔子当年,六艺中驾与射他老人家学的一样不错。听说孔圣本人,也曾赶过马车,射术和剑术都差强人意。孔门弟子中,子路也是剑术高强之士。汉唐至宋,都不曾禁国人携带刀剑,北宋时曾有禁百姓携带刀剑之争,后来那宋朝皇帝还是遵六艺之说,不曾禁止。是以汉人并非柔弱之族,直至蒙人侵入中国,因怕咱们中国之人谋反,是以禁止民间拥有武器
,大明赶出蒙人之后,却没有去除旧弊,是以嘉靖年间,数百人一股的倭寇都能横行数州,杀害我大汉子民数万人,乃至攻州掠府,朝廷竟然没有办法!若是在汉唐之时,随便召些武勇之士,也能将这些倭人尽数砍翻了事。是以我私下计议,一定要办这明射一科,到不是射箭拉弓,我给这学校送来几十杆火枪,让学生学习火枪之术,还要跑步,强身,学习技击,总之不能让中国之人都是些只会捏锄头不问外事的病夫。”
张伟一口气说完这么许多,心中激动,脸颊涨的通红,只是将双眼看着陈永华,看他却是如何说法。
陈永华却是没有接话,只将眼看着远方,张伟一阵失望,以为他不赞成自已的说辞,心中叹一口气,暗道:“人道陈永华是明末诸葛,想不到见识也不过如此。”
因如此,便意兴萧索道:“复甫,我知你一时想不通,咱们日后慢慢商量吧。”
陈永华闻言奇道:“志华,谁说我不赞同了?我只是在想,你这番话大有道理,明朝军队疲弱,固然是将不知兵,文官领军,但这兵士不强,也是主因。现下你有这般的妙想,为何不办一学校,专授这技击、枪术,排兵步阵之法?若是如此,将来过上几年,这镇远军就是没有岳少保那样的盖世名将,却也是济济一堂的能征善战之士,岂不妙哉?”
张伟听得陈永华如此说,心中大喜,握住陈永华的手笑道:“复甫,你真乃当今卧龙也!”
第二十九章 官学(下)
陈永华连声逊谢,道:“我怎敢当此美誉!志华,你当真是羞杀我了。这台北五镇举凡种种措施,哪一样不是你首倡而成,我与廷斌兄、尊候兄一提起你来,都是佩服的紧。”
张伟到是不敢谦虚,只嘿嘿一笑,便转移话题,说道:“复甫,你适才说的那些我确实也想过,不过眼下还不能做。”
“那又是为何?”
“现下镇远军的几员大将,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将才。将军是打出来的,到不一定要念书。不过日后镇远军规模扩大,这中下层的人才,却是难得的很,这便需要军校教养了。不过眼下这镇远军内的军士大多是年纪已大,现下再让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兵法,已嫌太迟。还是要从台北五镇中的少年子弟中选取人才最好,是以现下在教这些孩子读书读书之余,就让他们学一些,待过上几年,选取其中人才送入军校,那就是水到渠成啦。”
见陈永华面露赞许之色,张伟又笑道:“复甫兄,你不愿出头露面为我办事。我到也能理解,你那老父还是一门心思想让你去大比,现下复甫能帮我来教书育材,我已是感激不尽啦。更何况复甫兄的课讲的当真精彩,今日一讲,只怕那些孩子的眼前已是另一番天地啦。”
陈永华笑道:“这些还不是日常咱俩闲聊,你断断续续同我讲的。我只不过整理一下,贩卖的还不都是你的货色。”
“复甫,我也不兜圈子啦,这官学扩大,必得有人负责。别人我难以放心,复甫兄大才,可否愿意为这数千学子尽一下心力,待将来桃李满天下,复甫你居功至伟,可远在我这只出钱不出力的土财主之上了。”
张伟原以为陈永华必然要推辞逊谢几句,谁料张伟话音一落,陈永华双目放光,两掌一合,道:“志华,我这一生不求闻达于诸候,也不要在庙堂上勾心斗角,教书育人,为华夏造英才,吾有何憾,吾有何恨?此番不需你相劝,我也要担当这个责任,只盼上不愧天,中不愧你,下不愧这些学子,庶己如此,便不是草木一秋。”
张伟心中感动,一时却说不出话来,只得将双拳抱住,向陈永华深深一揖,自今日起,他方明白中国文人中伟大朴实的一面,只是在心里暗叹道:“太少了,太少了啊,想起洪承畴,钱谦益,在清军大军压境,仍然内斗不休的江南复社众才子…相差的太远,太远了。”
陈永华在原处向四周眺望一圈,方回头向张伟道:“志华,按你的设想,现下这校舍却又嫌小,住的近的,散学自然回家,可现在这台北五镇方圆也数十里了,若是离的远了,还需提供住处,那学习火枪和强身术的操场,需要和读书的校舍隔开距离…”
“一切都依复甫兄归划,我这里是要钱有钱,要人给人,教育乃国之大事,一切都拜托复甫兄了!”
见陈永华再无异议,张伟又道:“只是要提醒复甫兄,这官学要的是人才。那明经科是为了培养学术人才,我送复甫兄一句话:强健之体魄,自由之思想,身不强人陨身,思想钳制则人失其魂。请复甫兄牢记。”
陈永华点头称善,赞道:“志华,你这话说的太过精彩!若一切都依圣人经传中所言,那万世如一就如一潭死水,有何生趣可言,自由之思想,此语精妙之极!”
“还有,进士科由明经科升上,学习的都是时务,写的是国事策论,我送复甫兄一句话,做为进士科的训导格言罢。”
“谨受教。”
“怀疑即一切。”
“此话何解?”
“怀疑圣人,怀疑政府,怀疑父母,怀疑师长。怀疑道德标准,怀疑这世间一切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这又是何解?”
“一件事情在你我看来,可能是正确无误的。比如这妇人缠小脚,但在洋人看来,就是残忍不人道的。一件事物很可能会有无数种看法,任何人都会认为自已的看法是正确的。所以进士科的学子们,首先要知道,并不是眼前看到的东西以及自小受到的教导便是正确的。用怀疑的眼光看一切吧,然后用自已的心体悟,最后才坚持自已的结论。”
“复甫兄,我要的是人才,不是奴才,即便是这些学子将来连我也怀疑了,也是值当的。
张伟在心中暗叹:“自已为了创基立业,不得不在这岛上实行铁腕统治,孩子们却要接受最自由最民主的教育,这到也矛盾,不过为了将来中国不至于走回老路,现下播下火种,以待将来吧。”
两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出了官学大门,眼见天色已晚,张伟正要邀陈永华去自家用餐,却见那高杰与罗汝才快步飞奔而来,神色惶急,见张伟与陈永华正站在官学大门处,便如同见了救星一般,面露喜色,那高杰三两步跑到张伟身边,低声向张伟道:“爷,消息来了,他们今晚动手,林、黄、蔡、郑四族动手,出动了一百多个村子的健壮男丁,足有一万多人,现下人已慢慢聚集在新竹镇外,待人齐了,便要和客家佬狠狠火拼一场。”
张伟向罗汝才问道:“汝才,镇远军那边情形如何?”
罗汝才答道:“回爷的话,有百多名兵士想持枪去助战,汝才已将他们监控起来,只待一有异动,便可捕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