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位美女,不过萧淙从小到大美女见得多了,也不知这位陆姑娘有何特别之处,能令萧淙倾心。
“你是位孝女,一定日思夜想,如何将盛尚书扳倒吧?”众人到凉亭中落座,皇帝缓缓问道。
“陛下明鉴,我只想救出家父。”陆离回答:“至于扳不扳倒盛尚书,却不是我能干涉的。我早就听说过,盛尚书虽贪污受贿,却是位能干的官员。能员难得。盛尚书命运如何,全由陛下圣裁。”
皇帝淡笑不语。
萧贵妃抱着七皇子,两人专心致志倾听的模样,便是不认识的人看了,也知道他们是母子。
“舅母说得好不好?”七皇子悄悄问。
他虽聪慧,到底年纪还小,大人的话不是全明白。
“你舅母说得好极了。”萧贵妃小小声的告诉他,“你舅母一开口,便给敌人定了罪。”
陆离言简意赅:第一、盛兴昌贪污;第二、盛兴昌能干;第三、盛兴昌如何处置,决定权在皇帝。
陆离只要救回父亲,其余的不关心。
“舅母说的好!”七皇子卖力的为陆离喝彩。
陆离满脸羞红。
“欣豫乡君,深明大义!”萧淙一本正经的称赞。
皇帝淡淡道:“贪污的官员,还要朕留在朝中,这是深明大义?”
萧淙,没你这么护短的。
萧淙愕然,“要不然呢?萧家军中并非人人道德完美无缺,兵士便是吃喝嫖赌,只要他还肯拼死杀敌,萧家军自然留他。”
皇帝:“……”
萧淙和这位欣豫乡君,还真是一家人。
皇帝贵人事忙,很快就摆驾回了寝宫。
“长迈,带乡君去见见皇后。”萧贵妃吩咐。
“我也去。”七皇子积极要求。
萧贵妃脸上闪过惊讶之色,“小七,你确定?”
七皇子:“昂。”
萧贵妃略一思索,“我陪你们一起去。”
这下子换萧淙吃惊了,“你确定?”
萧贵妃不快的哼了一声。
陆离冷眼旁观,心中暗暗纳罕。
看这个情形,萧皇后、萧贵妃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关系并不融洽?
也可以理解,同母异母,差别大了。
七皇子平时应该也不喜欢见萧皇后。其中的原因,陆离猜测可能早逝的大皇子二皇子有关。
萧皇后接连失去两个亲生儿子,对七皇子可能有着异样的感情。
一方面,七皇子有萧家的血统,萧皇后需要支持他。另一方面,萧皇后想到她自己早逝的亲生儿子,又不甘心支持他。
当然这只是陆离的猜测,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而且有可能错得非常离谱。
萧贵妃吩咐下去,宫女抬来两顶肩舆,萧贵妃和七皇子坐了一顶,陆离坐了一顶。
萧淙步行,跟在陆离旁边。
肩舆有节奏的、舒服的摇晃,清风拂面,花香鸟语,身边还有位翩翩美少年,陆离有点飘。
萧淙时不时的偷眼看陆离。
陆离被他看得脸上一片稼艳,怪不好意思的,没话找话,“萧侯,我坐着你走着,过意不去。”
萧淙心中大为得意。
听听,小丫头多知道心疼他啊。一个大男人,走几步路她都舍不得了。
“无妨。”萧淙微笑,“宫里坐肩舆倒还平常,骑马罕见。我总不好在内宫骑马。”
“你可以坐轿子啊。”陆离道。
“大男人坐的什么轿子……”
“别听他胡说。”前方的萧贵妃悠悠道:“他之所以这么做,一则是想离你近点,二则是要让这宫里的人都瞧瞧,你是他保护的。谁若想和你为难,先过他这一关。”
“舅舅做的好!”七皇子也不知听懂还是没听懂,只管拍起小手掌叫好。
陆离和萧淙同时红了脸。
萧淙强装淡定,“姐,看破不说破。”
萧贵妃一笑,“傻孩子,姐这是在帮你,明不明白?”
“娘说的太好了!”七皇子很会拍马屁。
到了一处陆离叫不出名字的所在,萧贵妃命令抬轿子的宫女停下,不久里面出来几个人,带着一个女官服饰的人过来了。
是雷氏。
萧贵妃吩咐了几句话,雷氏头也不敢抬,诚惶诚恐的连连叩头。
萧贵妃吩咐尚仪,“雷女官是自愿入宫的贤淑女子,不可慢待。日日夜夜,雷女官身边都要有人服侍。”
尚仪恭敬称“是”,雷氏欲哭无泪。
这是要把她看管得严严实实的意思么?她这是进宫做女官呢,还是蹲监狱呢?
雷氏跪在路边,望着远去的、端坐在肩舆上的陆离,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陆离还有翻身的这一天,当初何必把事情做绝……
萧淙边走边和陆离商量,“姐姐的意思,是让雷氏一直在宫里,永远不要回家了。雷氏既然自愿入宫不回家,贾伯伯和雷氏的婚姻,也便到头了。今后贾伯伯可以另外娶妻成家,你看这样好不好?”
“好极了!”陆离满意至极。
贾伯光虽然治家不严,但真的是个老好人。摆脱雷氏,开始新生活,未来可期。
“姐姐想得真周到。”陆离不知该怎么道谢才好了。
萧淙嘴角上翘。
小丫头这都跟着他一起叫姐姐了,真乖巧。
“不是姐姐我想得周到,是长迈想得周到。”萧贵妃轻飘飘慢悠悠的话语,传了过来。
“娘和舅舅都厉害。”七皇子乱拍马屁,“舅母更厉害!”
“小七你把你舅母抬得很高啊。”萧贵妃有些纳闷。
小七和舅舅的品味这么相似么。
七皇子自得一笑,“娘和舅舅同时喜欢的人,除了外祖母,便是舅母了。我赞美抬高外祖母,娘和舅舅都会喜欢的。我赞美抬高舅母,自然也一样。”
萧贵妃失笑,“你个小机灵鬼。”
萧淙夸赞,“小外甥聪明得很。”
陆离原来就喜欢七皇子这可爱孩子,这时也不由的笑了。
娘和舅舅同时喜欢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抬多高都行,反正抬得越高,娘和舅舅越满意。逻辑满分。
到皇后的坤宁宫前下了轿,七皇子专程过来严肃认真的解释,“舅母,我真的喜欢你。美美哒!”
他在舅母眼里“美美哒”,舅母在他眼里当然是好人了。
“我也真的喜欢你。”陆离蹲下身子,亲亲孩子嫩生生的小脸蛋。
七皇子笑得眼睛弯如月牙。
萧淙看在眼里,一点也不嫉妒。
小丫头一心一意想嫁给他,才会爱屋及乌,对小七这么好。
不嫉妒,他一点也不嫉妒。
另外一乘肩舆,也到了坤宁宫前。
从肩舆上下来看,是六皇子高祯的生母林淑妃。
都是妃子,但排位是按贵德贤淑排的,林淑妃份阶没有萧贵妃高。
林淑妃曲膝行礼,“给贵妃娘娘请安。”
萧贵妃道:“林淑妃别客气。对了林淑妃,这是我弟弟,这是我没过门儿的弟媳妇儿,两个孩子年轻,若有不周到的地方,请海涵。”
“哪里,不敢当。”林淑妃忙客气的推让。
萧贵妃紧接着道:“我弟弟年轻,林淑妃也年轻,不便见面。”
林淑妃呆了片刻,忍气吞声道:“贵妃娘娘说的是,妹妹过些时候,再来向皇后娘娘请安。”
萧贵妃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招呼陆离,“好孩子,跟着姐姐。”
萧贵妃、萧淙、陆离一行人由内侍迎入殿门。
林淑妃才下肩舆,又上去了,心里一肚子气。
林淑妃的宫女玉珠抱不平,“贵妃娘娘也太会欺负人了,她要带她娘家弟弟、弟媳见皇后娘娘,别的妃子便不能进坤宁宫了?娘娘若见到皇后娘娘,要参她一本才好。”
林淑妃没好气,“皇后娘娘也姓萧,萧淙也是皇后的娘家弟弟,你忘了?”
玉珠缩缩脖子,不敢再说废话了。
林淑妃烦恼无限。
她真是想不明白,陆离原本是她儿子高祯府中的人,怎么就变成了萧淙的未婚妻呢?萧淙是国舅爷,又掌管着萧家军,位高权重。若是因为一个陆离,萧淙对她儿子高祯有了成见,以后事事为难,那可如何是好?
……
坤宁宫后殿,杨德妃和纪贤妃还有其他几个妃嫔,本来正陪着萧皇后说话。萧贵妃到了之后,把这些妃子们都请出去了。
“你还是这么霸道。”萧皇后埋怨。
“论霸道,我比你可差远了。”萧贵妃神色淡漠。
萧皇后人到中年,依旧是位美女,但和年轻娇艳的萧贵妃相比,还是老了。
萧贵妃常年习武,身体很好,萧皇后接连失去两个亲生儿子,大受打击,身体大不如从前。
异母姐妹二人,看上去倒像两代人。
萧皇后被萧贵妃噎得无言以对,半晌方幽幽道:“萧家男子痴情不顾家族,女子却不可以。萧家养育了你,给了你尊荣的身份。萧家需要你做牺牲的时候,又怎能推辞。”
“我不是进宫了么?”萧贵妃显然懒得进行这种争执,不耐烦了。
萧皇后柔声道:“好了,妃子们都被你赶走了,可以让长迈和他没过门儿的媳妇儿进来了。”
“再等等。”
“等什么?”
“等你脸上有笑容。”
……
萧皇后生气,“还没进门儿,长迈便对她这般体贴了。他可从来没对我这样。”
“知道体贴心上人,不知道体贴亲姐姐。”
“萧家的男人都这么可恶,长迈和萧家其余的男人有什么两样?”
“重色轻姐!”
……
萧淙和陆离带着七皇子进殿之时,萧皇后已经生过气了,一脸笑容,一脸详和。
“小七,来母后这里。”
七皇子端详过萧皇后的脸色,跑过去抱了抱她,“母后你今天真是和蔼可亲。”
“母后平时也不凶吧?”萧皇后弱弱的道。
七皇子在萧皇后身边舒舒服服的坐下,“母后很慈详,不凶啊。就是母后总和我娘争宠,我有点为难。”
七皇子提起这件为难事,愁眉苦脸。
他这小模样,把众人都逗乐了,“小七无所适从,小七好可怜。”
七皇子叹气,“你们不懂我的苦处。唉,你们如果有两个娘就明白了。”
众人更觉可笑。
这么一笑,气氛就轻松多了。
萧淙向萧皇后介绍陆离,陆离行礼,萧皇后命宫女扶起来,“自家人,这些俗礼就免了。”
萧皇后把陆离叫到面前,和气问话,“喜欢宫里吗?长迈带你到御花园逛了逛,景色可好?”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陆离低声道:“皇后娘娘,御花园的景气自然是美的,不过,家父家兄尚在狱中,我无心欣赏。”
萧皇后笃信佛教,又熟读诗书,自然知道这是宋朝慧开禅师的偈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偈句自然豁达,但父亲兄长在狱中,秋后便要问斩,谁能洒脱得起来?
“好孩子,你吃了不少苦吧?”萧皇后柔声问道。
若陆允没有出事,陆离也是官家千金。
虽然陆家寒素了些,但陆离嫁给萧淙,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毕竟萧家娶媳妇儿,从来是不看门第的。
萧家的男子……不提了,提起来萧皇后就生气。
萧皇后的两个同母弟,一个青年丧妻,从此消沉,一个私奔离家,杳无音信。相比较起来,萧淙算好了。萧淙也就是爱上犯官之女,要为未来岳父脱罪而已。
矮子里面拨将军,萧淙算得上萧家最负责的男人、最好的弟弟。
这样的好弟弟,萧皇后必须帮忙,让他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
☆、024
萧皇后款待陆离, 之后命内侍送回陆府。
随着陆离一起回到陆府的, 是长长两排宫女。
宫女手中或捧有金盘, 或提有玉盒。
金盘玉盒中, 都是萧皇后的赏赐。
阵仗很大,盛况空前,引起一条街的邻居前来围观。
“皇后给这么多赏赐, 看来这位乡君功劳真的很大。”
“功劳固然很大, 不过听说皇后这赏赐是给弟媳的?”
“皇后的弟媳, 不就是萧家的夫人么?了不得。”
“不知是萧家的几夫人?”
“还能是几夫人?当然是萧家三爷,武定侯爷之妻了。”
“就是掌管萧家军的那位?了不起,当真了不起。”
“陆府千金封了乡君,再嫁给萧侯, 攀龙附凤, 青云直上啊。”
邻居们议论纷纷,羡慕不已。
次日, 萧皇后遣使前来, 为萧淙求婚。
使者是翰林学士乔观, 和他的夫人秦氏。沈氏出面接待, 先谢过萧家、萧皇后的美意, 之后委婉陈词,意思是陆允尚在狱中,女儿的终身大事,她不敢自专。
秦夫人忙道:“您放心,稍后外子便亲去向陆大人求亲。”
沈氏便说了, 女儿的终身大事,全凭陆允这一家之主做主。
乔学士和秦夫人略坐了坐,便告辞了。之后乔学士去到牢狱,向狱中的陆允提亲。
陆允如在梦中。
贾伯光暗中传过信,他知道妻子女儿和小侄子被贾伯光救了,性命无虞。却不知道女儿为何和武定侯有了瓜葛,萧家会向他这狱中死囚提亲。
陆允提出来,要见见武定侯萧淙。
这当然是合理要求,乔观满口答应。
狱卒知道萧国舅要来,忙亲自动手,把陆允的牢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还送来了新枕头新被子。
萧淙朝服前来,行晚辈礼。
陆允对萧淙的人才、态度都满意,但还是迷惑不解,“萧侯可否言明,为何要向小女提亲?”
萧淙知道八字相合这样的话语骗不过陆允,但又不好意思实话实说,编了一套说词,“令爱救过我的性命。”
萧淙的逻辑是这样的:他和陆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刺客在旁潜伏。当时他孤身一人,如果这些刺客发难,他难以抵挡。但因为陆离突然发现,这些刺客犹豫了,给他迎得了宝贵的时机。
当然萧淙没有向陆允讲述得这么详细,只说陆离无意中救过他。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只有迎娶回府,相亲相爱一辈子了。
陆允很感动,但不无担心,“如果我不能翻案,萧侯会介意小女的身份么?”
“不,您一定能翻案。”萧淙信心满满,“有我在,一定能把您老人家平平安安的救出来。”
陆允:……
这孩子倒是挺实诚的,不过他才四十多岁,就已经是老人家了么?
陆允托萧淙带了封家书。家书中除报平安、慰问妻子女儿之外,特意说明,他同意这桩婚事。
陆允同意了,沈氏也没有异议,于是乔学士和秦夫人再次登门,纳采问名。
萧、陆两家,虽然陆父还在狱里,却已经正经八百的开始行六礼了。
纳采问名之后,便应该是纳吉、纳征了,那请期和亲迎还会远么?
陆允的案子马上就要重审了。重审之后,如果陆允翻不了案,还会被问斩,那婚事还能继续么?以萧家男子的性情,肯定是不受影响,婚事依旧。但萧淙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是萧家,是萧皇后。萧家会让萧淙的岳父是死囚么,萧皇后会让她弟弟的岳父是犯官么?当然不可能啊。
朝中官员冷眼旁观,都觉得陆允肯定能翻案了。
萧皇后都派出使者替她弟弟求亲了嘛。
中宫皇后,不会任意行事。这肯定是得到皇帝陛下允许的。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了。
但实际上,皇帝并没有这个意思。
皇帝为此亲自去了趟坤宁宫,“阿沛,你派出使者之前,何妨先跟朕商量一二。”
萧皇后神色幽怨,“陛下,阿澄阿洋已经那样了,阿淙再出点什么事,萧家没人了啊。阿淙不就是想娶妻成家么?男大当婚,陛下成全他吧。”
皇帝微晒,“你太惯着他了。你大概不知道,陆允的案子,非常麻烦。”
“我管不到那些。”萧皇后温柔细致的讲道理,“我又没有干涉朝政,就是张罗着给弟弟娶媳妇儿罢了。陛下,这是萧家的家事,我这做大姐的,管得着。”
“那朕这个大姐夫呢?是不是也管得着?”皇帝开玩笑。
“陛下若是想成人之美,便管得着。”萧皇后微笑答道。
言下之意,若想棒打鸳鸯,恕难从命。
皇帝心里不是滋味,“你,阿澹,小七,喜爱他胜过喜爱朕。”
“陛下是让人崇敬畏惧的。”萧皇后安慰。
“有时也想让人喜欢。”皇帝在萧皇后这原配发妻面前,竟有点耍无赖的意思。
“喜欢,很喜欢。”萧皇后柔声道。
皇帝:“……”
能不能不要敷衍得这般明显……
萧皇后向陆家遣使求亲这件事,受到震动的不只有朝臣、皇帝,更有小白花盛容,和她母亲盛夫人。
“娘,我真的不明白,阿离为什么会这样。”盛容既疑惑不解,又伤心难过,“她明明是喜欢六殿下的,为什么会嫁给萧国舅?”
盛容是忧伤,盛夫人是愤怒,“陆离若是真嫁给萧淙,便是一品侯夫人,便是国舅爷之妻,六殿下和你见了她,也要称呼一声舅母。想想简直气死人。”
盛容落泪,“若见了她要称呼舅母,六殿下岂不难堪?”想起高祯要受难为,柔肠寸断。
母女二人正在说话,侍女来报,欣豫乡君命人送了信过来,是给盛容的。
盛容命人拿来书信要亲自拆开,盛夫人却阻止她,“不可。”命侍女把信拆开,仔细检查过,并无异样,才把信拿过来了。
盛容抱怨盛夫人太过小心,盛夫人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看过书信,盛夫人大怒,“小人得志,如此猖狂!”
书信是陆离写的。陆离语气傲慢,炫耀了萧皇后、萧贵妃、七皇子对她是如何如何之好,如何如何重视,一件一件详细列出了宫中赏赐的奇珍异宝,一人一人详细列出近日登门拜访的官太太、千金小姐。最后提到了陆允的案子,“家父一定能翻案,令尊需小心再小心。不过,令尊就算小心谨慎也没用了,萧侯站在家父这边。”
陆离用了大段描写,描述狱中的陆允、陆亢、陆亨父子三人得到了异样优待。这父子三人本来不是同一牢房,现在被萧淙设法迁到一处,互相鼓励,互相排解,父子三人的状态好极了。
盛夫人将书信撕得粉碎,恨恨道:“她不是吹牛皮,说她每天送饭,陆允父子三人吃得好喝得好生活无忧么?好,我让她无忧。”
“母亲打算做什么?”盛容轻声问。
“没什么。”盛夫人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心肠软,并没多说。
陆离派去往牢里送饭的,是一个老仆。
这老仆是陆家新请的,主要是陆家没男丁,请这个老仆就是为了平时看看大门,以及一天两顿往牢里送饭。
因为活计轻松,不累,所以也用不着请壮年人。
这老仆到底年龄大了,提着食盒挺累的,额头出汗。
有一个年轻人热心肠要帮忙,老仆推辞再三,见年轻人执意要帮忙,便道了谢,把食盒递了过去。
年轻人一直把老仆送到牢狱前。
看见老仆抬步上了台阶,年轻人露出得意狞笑。
他转身正要走,却被两个差役拦住了。
年轻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年纪轻轻的,干点什么不行,偷钱?”一个差役骂骂咧咧的,把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在年轻人袖子里。
年轻人目瞪口呆。
“差爷,就是他偷的我!”一个胖子站出来指认。
“走,回衙门!”差役不管年轻人如何挣扎辩解,麻利的绑了,带回衙门。
牢狱之中,陆允父子吃了家里送来的饭食,中毒昏迷。
幸好宫里的叶太医正在隔壁看病,被狱卒请了来,救下父子三人的性命。
正值陆允案要重审的关键时候,陆允父子三人中毒,是备受瞩目的大事。
大理寺奉命查这件案子,严审老仆,知道老仆曾受年轻人的“帮助”,按照老仆描述的长相,画影图形,全城搜拿。
顺天府的衙役看到后,把年轻人提了出来,让老仆辨认。老仆当然认出来了。
这年轻人姓金名宝,是盛夫人陪房的儿子。
“证据,这就是证据!”萧淙到大理寺,到刑部,到都察院,一处一处检举揭发,“盛兴昌要是不心虚,为什么会指使他盛家的仆人杀人灭口?”
陆允父子三人是关在大理寺监狱的,大理寺卿韩克忠最生气,“目无王法!必须严查到底!”
刑部和都察院也很难替盛兴昌辩解。
“这便是新的证据了,立即重审。”萧淙要求。
皇帝本就有旨意,又有新的证据出现,大理寺刑部都察院没有理由反对,各派出堂官,三司会审。
应萧侯要求,这次会审,允许京城百姓旁听。
萧侯当众声明,“本侯要的不是特权,而是公平。”
“公平,公平,公平!”三司会审之时,外面聚焦的百姓众多,不知是谁带的头,百姓们振臂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