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晋默了默:“我不知道。”
外头的都察院小吏敲门道:“苏大人,赵大人已到了,正在客栈楼下等晁公子。赵大人还说,皇上升任大人为监察御史的旨意今日便会下来,还请大人早些回京师衙门候旨,晁公子这头,他自会照拂。”
苏晋道:“知道了。”
晁清看着她,别过脸,兀自笑了一下道:“我真羡慕他啊,也不知此人何德何能,竟能得你顾盼。”
苏晋静了许久才说:“云笙,我这条路注定艰险,因此,便是有了不该有的牵挂,也只有埋于心底,不敢示人,所以我不能去想太多。”
晁清点了点头道:“你我往后要天各一方了,有些话,我今日跟你说了,心中畅快。
“我会去蜀中,在那里修书著学,等日后,有一天你累了乏了,就来蜀中。这世间急风密雨,你漂泊无依,权当我这个做兄长的,能为你撑起一角屋檐。”
晁清说完这话,深吸了一口气,再慢慢呼出。
然后他忽然转身走向屋门:“就这样罢,我改日离京,你不必再来送。”
苏晋愣了愣,唤了一声:“云笙。”
晁清在门槛处顿住脚,微侧过脸,却没有看她:“苏时雨,你已知我对你并非只有知己之情,现在又叫住我做甚么,平添苦恼?你我相交数年,如今人各有志,日后不必在为我奔波,切记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他说着,抬起左手推门,却在指尖触到门扉的一刹那又缩回。
这扇门仿佛一道天堑,从今以后,要将他与苏晋隔于世间两端。
他垂下眸子,忽然低声道:“时雨,你从小被谢相当作男儿养大,不该是这样束心缚情的,我知你性情里有挥斥方遒的不羁,有信马由缰的潇洒,我也知你眼下陷于这困局中,尚无法过得酣畅淋漓。但我仍愿日后有朝一日,你能凭你所能,拨云见日,你能爱你所爱,恨你所恨,不必再苛求自己,拘着自己,愿你这一生无愧于心,愿你所有的心愿都能实现。如此我在远乡,也会心安。”
晁清说完这话,毅然推门,迈步而出。
苏晋一时顿在原地,心中惘然如茫茫雨,半晌,才出门而去,下得楼梯,站在梯阁处,看到赵衍正命小吏将晁清请上马车。
赵衍甚是和气,道:“晁公子,等下你想到甚么便与本官说,都察院的录事自会记录。”
晁清站在一片明晖交织的光影里,默了默才说:“赵大人,我没了右手后,在医牢里已练会了用左手写字,虽写不好写得慢,但日后总要多用的,就不劳烦他人了。”
然而,赵衍审晁清的状子还未带回,都察院的暗室内,曾凭已然画押了。
虽说是暗室,其实更像牢狱,长长一条甬道,左右分了数间暗房,里头摆着各种刑具,看上去血意森森。
这暗室平日有专人把守,若非特许,连副都御史赵衍都不能进。
曾凭的左右手被铁链悬在刑架,右脚五指已没了,左脚被钉在木板上,他身上有无数道鞭痕,囚袍已看不出衣衫的样子,说是褴褛布巾还更确切些。
曾凭双目森森地注视着眼前立着的人:“该画的押我已画了,要杀便杀!”
柳朝明听了这话,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道:“你就这么死了,岂不便宜你?”
曾凭眼中闪过一丝恐慌:“你想怎么样?”
柳朝明慢吞吞道:“曾友谅无子,把你当他的亲生儿子,凡事不会瞒着你。所以吏部与七王的事,本官要你一桩一件全部吐出来。”
曾凭喉结上下一动,眸子里浮上骇然之色:“你、你知道这些有甚么用?就不怕知道太多,惹来杀身之祸吗?”
柳朝明顿了顿,忽然冷笑一声,抬起眼盯着曾凭:“对别人来说,或许会惹来杀身之祸,但对本官来说,这正是立身之道。”
他的眼就像一口无情古井,越往里看,越是深不见底。
曾凭惶恐道:“你要我说甚么?”
柳朝明望着他一身血淋淋鞭伤,一时似笑非笑:“这就多了,譬如刑部的陆裕为为何会投诚你们?到底是沈青樾一手培养的人,该不只是因为两个侍妾这么简单吧?又譬如,被十三殿下送出宫的两个侍卫,该被你们的人捕去了吧?是捉了一个还是两个,是活的还是死的?更譬如,朱觅萧愚蠢不堪,十殿下和九殿下却唯他马首是鞍,本官可不信只是因为他母妃是皇贵妃,说吧,十殿下和九殿下,哪个是你们的人?”
曾凭听了这话,忽然瞪大眼道:“不对,你究竟是谁的人?”
柳朝明平静地看着他。
曾凭暗自想了想,半是猜测半是笃定道:“或许,你谁的人都不是,因为在这宫中,还没有人能收复你,朱悯达也不行,但是,你一定跟夺储之争脱不开干系,一定跟某位殿下——”
他话未说完,忽然被柳朝明蓦然便冷的眸子慑住。
柳朝明淡漠道:“不交代是吗?”
他的语气没有温度,曾凭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可怖。
正这时,外头有人敲门,是钱三儿的声音:“柳大人,宫中擢升苏晋为监察御史的旨意下来了。”
柳朝明听了这话,扫曾凭一眼,吩咐一旁的狱卒头子道:“除了舌头好好留着,别的甚么,能刮能折的,不必留情。”
狱卒头子应了声是。
柳朝明刚拂身要走,岂料那狱卒头子又说:“柳大人,他一直瞪着你。”
柳朝明理了理袖口,若无其事道:“哦,那就剜了罢。”
作者有话要说:
晁清祝福苏苏的那段话,也是之哥对看文的小天使的祝福。
关于晁清,明天还有一小段,今天没法把他的情节写完了,明天的一章…嗯,争取写甜一点,不过甜度比较有限,大家最好能养成从每天的字里行间去努力找糖吃的习惯。
第40章 四十章
来宣旨的是奉天殿内侍总管吴敞。
扬子江夏汛, 旨意除了擢升苏晋为正七品监察御史外, 还命她去湖广道监察巡按, 后日卯时便走。
柳朝明接过圣旨,没说甚么。
钱三儿看了一眼他阴沉的脸色,代问道:“后日卯时就走,这么急?”
吴敞道:“回柳大人, 回钱大人,这监察御史一上任便能去地方巡按的, 可谓少之又少, 您知道皇上派了谁去京师衙门宣旨吗?中书舍人亲自去的, 这正说明皇上极看重这位新上任的苏御史, 杂家可给都察院道喜了。”
言罢,对二人拜过,退了出去。
柳朝明握着圣旨,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刚唤了一声:“钱三儿。”就看到赵衍从外头回来。
赵衍将晁清的诉状递给柳朝明, 斟了盏茶一口饮尽,才道:“成了,我紧赶慢赶着回宫,就怕耽误事。”
钱三儿好奇道:“耽误甚么事儿?”
赵衍大约渴得厉害, 又斟了盏茶, 端着茶杯道:“这不怕曾凭咬死不画押, 曾友谅来找麻烦么?”
钱三儿顿了顿,退到旁边去了。
柳朝明看了眼诉状, 上头的字迹歪歪斜斜,不由蹙眉:“他用左手写的?”
赵衍点头道:“可不是,一身傲骨,性情倒是与苏时雨挺像。”说着,又凑近看了眼状子,道:“你说照他这种脾气,没了右手不如一死了之,可你知道他为何非要活下来么?”
柳朝明抬眼问:“为何?”
赵衍又想起方才审晁清时的样子。
夏光明明晃晃,洒在他清癯的眉目间,他看望着窗外,清清淡淡地道:“赵大人,我不是没想过死,可我当时在寻月楼的隔间,听出那个筹划仕子闹事案的人是吏部曾凭。我有一个故友,当年险些被他害死,我纵然一介布衣,也有报仇雪恨之心。为了她,纵使日后不能再画,我也要活下去。”
赵衍叹了一声:“他说,苏时雨是他的生死之交,画艺固然比他的命重要,可他与苏时雨的情义比他的画艺更重。”
柳朝明负手走到窗前,问:“他如何证实自己所言不虚?”
赵衍道:“他看到了曾凭给陆裕为送的两个小妾的模样,我着画师照着他说的画了,拿去比对,确实一般无二。”说着,又叹一声,“要是早一些找到晁云笙便好了,证实先前的闹事是被人有心怂恿,今年春闱也不会冤死这么多人。”
一旁的钱三儿听了这话,笑了一声:“便是没人闹,陛下就不办了么?这可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大戏,陛下该杀的,还是一个不落的全要杀。”
赵衍指着钱三儿道:“你真是嫌自己命长了,竟然说这话。”一想,又道,“不过这七王下头的人,还真是精于算计,就这一回,借陛下之手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裘阁老,还顺带搭上了晏子言,东宫这亏吃得大了。”
柳朝明望着窗外即将西沉的夕阳,问道:“听你这么说,晁清是一个干净清癯的书生,那他可有交代,为何要去寻月楼?”
赵衍听此一问,又想起晁清当时的样子。
右边的袖管子空空垂着,他伸出左手,握住案前盛了清水的茶盏,怔怔地看着里头荡起的涟漪,一时无话。
初遇苏晋的样子,他到现在还记得。
端秀洒落的一个人,举手投足间,都有清风皓月的气质。
他当时还有些嫉妒,觉得她就像一颗明珠,只要她在,便有万千华光,足以让周遭所有人都失色。
后来走近了一些,才知她从小孤苦无依,比家里还有一个老父的他更凄苦些。
那年她落难,一个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他找到她,背着她走,在发现她其实是女子的时候,不是没有过愤懑与震惊。
但在满腔怒意平息后,心中恍恍生出的,竟是欢喜与释然。
他是不孝的,那年他老父过世后,只回乡守孝了半年,然后便天远地远地去找她。
在松山县的日子,大约是他这一生最愉快的时光。
她在衙门做小吏,他就在街巷卖字画,春日赏花,冬来踏雪。
她渐渐将他引为知己,对他十足信任,竟连她是谢相孙女这样天大的秘密也坦然相告。
他知道她一生至今已走得鲜血淋漓,束心缚情乃是人之常情,有时候心里想,就这么作为知己,陪她一生一世也不错。
直到今日在凭栏处,看着她看向宫楼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华光,才知原来这世间,也会有让她真正的牵挂的人。
这样也好。
晁清想,若心头有了牵挂,从今往后,也不必那么孤苦无依了。
赵衍问他为何当日要去寻月楼。
晁清望着杯中水泛起的涟漪,慢慢地说了一句话。
赵衍对柳朝明道:“他说,爱而不得,所以自甘堕落,奈何曾经沧海,覆水难收。”
柳朝明垂下眸子,眸光流转万千,淡淡问:“晁清人呢?”
赵衍道:“他说京师若无他事,他明日便去蜀中了。”
柳朝明道:“这就要走了?”
赵衍再叹一声:“我觉得他是怕拖累苏时雨,他到底是得罪了七王的人,留在京师,苏时雨必然会保他,到时岂不是又让苏时雨卷入险境么?”
柳朝明轻声道:“令沿途湖广四川两道御史多加护佑吧,左右一个无名小卒,七王的人至多追出湖广便不会跟了。”
赵衍应是。
柳朝明想了想又道:“我府上有副《春雪图》,乃他平生得意之作,明日他走时,你交还给他罢。”
赵衍道:“行,那我先去你府上把画取了。”说着,拾起搁在案头的官帽,转身走了。
钱三儿看赵衍的背影消失在公堂门外,才走上来道:“柳大人,这苏晋后日就要走了,可要着他明日上都察院来在官册名录上签押?”
柳朝明略一思索道:“她后日卯时便要走,明日还有诸多事要办,你派人把都察院官册名录送到京师衙门让她签押罢。”
钱三儿应了声“是”,须臾,又无不遗憾地道:“唉,我只与苏晋打过两回照面,都没能与他好好说上话呢。”
柳朝明端茶的动作一顿。
钱三儿双手一摊:“这苏时雨不是被老御史和柳大人您念了好些年么?连带着我也跟着莫名其妙地惦念了几年,我真是冤。”
柳朝明扫他一眼:“你有甚么好冤的?”又道,“罢了,明日就由你将官册名录带去。”然后他深思了一阵,道,“对了,你现下就去镇抚司,把许元喆故去时的骨灰罐子和衣冠取回来,明日也一并送去。”说着,眸子微垂,轻声道,“她心里大约还记挂着这事。”
公堂里一时十分安静。
柳朝明不由抬眼看向钱三儿,只见他一脸好奇地盯着自己,疑惑道:“柳大人,您好像有些不对劲呀。”
柳朝明眸色一寒,放下茶盏。
钱三儿面色一僵,当即躬着身,诚恳道:“明白,三儿这就滚,这就滚。”说着,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一溜烟跑走了。
苏晋接了升任监察御史的圣旨后,当夜被周萍与刘义褚拉去吃酒,隔日起得晚了些。
她本打算上午去镇抚司领许元喆的衣冠,下午再去淮水边寻阿婆的尸骨,没留神一开门差点绊住脚——应天府尹杨知畏正蹲在她门口哀声叹气。
苏晋愣了愣道:“杨大人这是?”
杨知畏见了她如见了救命菩萨,说道:“得亏你要去做御史了,再这么下去,本官膝盖骨都要跪折了。”
苏晋一脸疑惑地跟他打了个揖。
杨知畏颤颤地抬起一只手,十分难受道:“你去退思堂瞧瞧,你这回又把谁招来了。”
退思堂内,一左一右站了两拨人。
左手排头是个身着正四品云雁补子,他身形偏瘦,面容秀雅,长了一双如月牙的眼,双眉也是微微弯着,仿佛不笑时也在笑一般,正是都察院佥都御史钱月牵,人称钱三儿。
右手排头身着正三品豹子将军服,他身形颀长,薄唇似刀,眉目凛然不苟言笑,这也是位见过的,正是金吾卫指挥使,左谦左将军。
两人似乎不对付,各占了一边。
更奇怪的是,钱三儿身后的小吏手上捧了一袭衣冠,上头还摆了一个罐子,左谦身后的侍卫守着一口棺材。
周萍与刘义褚站在堂中一角,一脸无言地盯着苏晋。
苏晋默了默,刚要上前去拜过二位大员,谁知还没跪下去,便被一左一右地掺起来了。
左谦道:“不必。”
钱三儿道:“苏御史倘若跪了,可折煞三儿了。”
苏晋甚是无言,只得抬手一揖。
钱三儿的月牙眼更弯了:“苏御史,咱们见过,我姓钱名絮,字月牵,如今你我既已是都察院同僚,你同柳大人赵大人一般,唤我一声钱三儿便好。”
苏晋摇头道:“这怎么好,钱大人官拜佥都御史,下官不跪已是不敬了。”
钱三儿笑眯眯道:“那就称呼一声月牵兄。”然后回首指着身后人捧着的物件道:“为兄今日来,是特地镇抚司取了许郢的骨灰罐子与衣冠为你送来,也为你省了一趟麻烦不是?”
苏晋见到,心中一喜,合手拜道:“那真是多谢钱大人了。”
钱三儿正满意地点头,不妨一旁有人肃然道:“本将来,是因十三殿下听闻苏御史在找一名阿婆的尸骨,本将已派金吾卫搜遍淮水上下,昨日方才找着,今日一早便送来。”
苏晋目色欣然,也对左谦一揖:“多谢左将军。”
岂知她谢过后,钱三儿与左谦并不走,仍是一个笑眯眯,一个肃然地盯着她。
苏晋想了想,道:“今日晚些时候,下官再亲自去二位府上拜谢。”
钱三儿摇头道:“不必不必,苏御史接下来要做甚么?”
苏晋回头看了周萍与刘义褚一眼,道:“我已与我二位好友说好,今日要去城外将元喆与阿婆合葬了。”
左谦凛然道:“你一个书生,岂不折腾?”
钱三儿道:“说的是,这等小事,就交给我手下的人办罢,苏御史你只需跟着就好。”
左谦冷冷道:“交给我。”
钱三儿道:“凭什么?”
苏晋无言,一旁的刘义褚觑了觑几人的脸色,凑了个头来道:“一起一起。”
左谦点头,冷着脸转身,钱三儿“哼”了一声,拂袖就走。
众人在淮水边择了一块傍山临水的地,将元喆的衣冠骨灰与阿婆葬在了一处。
苏晋与周萍刘义褚在坟前拜下,左谦带着金吾卫,钱三儿带着都察院小吏,也跟在后头浩浩荡荡地拜下。
坟草青青,风拂过,像是事过境迁后,有谁在低语。
故人已去,惟愿六合之外也一处山明水秀之地,能让所有失散之人得以相逢。
安葬完元喆与阿婆,左谦又与钱三儿一路送苏晋回去。
等送到府衙门口,二人刚要告辞,苏晋忽然想起甚么,道:“二位大人稍等。”
然后她一揖,折回府内,须臾又匆匆出来,将一柄墨色的伞呈给钱三儿道:“这伞是柳大人之物,还望钱大人能代下官归还。”
钱三儿狐疑地盯着这把伞,蓦地在伞柄上看到一个刻着的“昀”字,不由吓了一跳,说:“这个还是苏御史自己去还罢。”
苏晋迟疑了一下,道:“宫中来人说,监察御史的官印要明日晨才送来,下官眼下无法进宫。”
钱三儿一本正经道:“哦,这没甚么,柳大人今日休沐,苏御史可以去柳府找他。”他说着,忽然又道:“我想起来了,我宫里还有点急事,先走了。”说着,一溜烟疾步走了。
苏晋默了一默,转头看着左谦,呈上一把匕首,岂知她还未说甚么,左谦看了这匕首,也似一惊道:“苏御史,这是殿下之物,还请你自行归还。”
苏晋道:“可是下官…”
左谦不等她说完,点了一下头道:“我知道,殿下他,”他一顿,喉结上下动了动,“今日也在王府。”
这么巧?
苏晋一愣,还没说话,左谦忽然一个纵跃翻上马背,言简意赅说了句:“告辞。”打马疾驰而去。
一个时辰后,柳朝明一脸淡定地迈进柳府府门。
一旁的安然只觉得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讶异道:“大人,这还没到下值时分,您怎么就回府了?”
柳朝明道:“哦,休沐。”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发在微博上,可能很多小伙伴没看到,我这里再说一下,
这文的大纲,后续发展,包括结局其实很早就定了,我自己挺满意的,等闲不会改,所以给你们一波来自上帝视角的忠告:
-
1.柳哥十三都是男主,都是!沈小哥哥在文案上放男配,只是因为他跟苏苏没有爱情线。
2.开篇楔子,13其实没有死。咱们的原则一直是,配角随便死,主角等闲不死。
-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本文套路深,站队需谨慎,我之前已经暗示过一次了,最好的站队方式,是博爱,或者花心萝卜式,每天换一个喜欢,只对之哥守心如一。
-
4.不NP,这辈子都不可能NP
-
回答几个小伙伴的问题,积分和月石,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貌似可以兑换东西?
第41章 四一章
阿留道:“可是, 大人四更天走的时候, 没提今日休沐啊。再说了, 这么多年下来,大人哪回休沐日真地休沐了?又再说了,大人这一年的休沐日阿留都替您记着呢,不是今…”
他话未说完, 忽然一顿,且惊且喜地朝柳朝明身后看去:“这不是苏公子吗?”
柳朝明眸光微动, 转过身来已是一脸气定神闲, 扫了一眼苏晋手里的伞, 淡淡问:“有事?”
苏晋呈上手中伞:“听闻大人今日休沐, 下官特来物归原主。”
柳朝明还没说话,一旁的阿留就好奇道:“苏公子怎么知道大人今日休沐,阿留都不知,而且——”
柳朝明一个眼风扫过去。
安然默默点了一下头, 抬手捂住了阿留的嘴。
柳朝明这才道:“不必, 一把伞而已。”顿了一顿,又轻声道:“武昌府多雨,你带在身边也好。”
苏晋抬目,只见他一身墨衣立在廊檐下, 人如冷玉, 眼似黑曜。
她垂下眼帘, 将伞往身后背了,合手拜下:“那便谢过大人了。”一顿又道, “大人保重。”
苏晋离开后,安然一松开阿留的嘴,阿留便道:“柳大人,那伞可是您当年进都察院后第一回出外巡按,办成大案当日遇到雷雨天,心中喜极买的那一把?我听三哥提过,他还说您最珍爱这把伞,亲自在伞柄上刻了一个‘昀’字,可你为甚么…”
话没说完,安然伸出手,对柳朝明道:“我还是给他堵上吧。”
另一边厢,覃照林正蹲在王府正门,与王府总管郑允插诨打科。
他被革职以后,便被朱南羡拎来此处,生生从一个六品指挥使混成了看门老爷。
还混得挺恣意。
两人闲扯了一通胡话,忽然瞧见朱南羡一路策马归来,从马上一跃而下,大步流星地迈进王府。
郑允诧异道:“殿下不是说要去南昌就藩了,这几日都住在东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