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穆姨娘等出了姜家村, 一旁的几个丫鬟问, “姨娘,现在可如何是好?”她们都是从小伺候少爷的,就这样回去, 不等于没了差事?
一旦老爷问起,她们也没办法交代呀。
正在这时候, 其中有个人看到前面来了一人,如同看到救星一般喊道,“李姑姑!”
这一次送汪羡康到奎县来, 汪右林自己抽不开身,就托了自己的堂哥汪右尚来相送, 管事的却依然是李姑姑。
汪右尚的父亲和汪老太爷是同胞兄弟, 但是因为汪老太爷在母亲病故的时候没有回去奔丧,对他极有成见… 两人大吵一架,几乎是断绝了来往, 汪右尚怕是见面争执了起来,只把汪羡康送到了姜家村,不肯进去拜见汪老太爷。
李姑姑就让穆姨娘先把孩子带过去,自己则是去安置汪右尚。
“你们怎么在这边, 少爷呢?”
自有人把来龙去脉说了, 李姑姑听了皱眉,心里想着… 来之前就担心这件事, 果然还是没防住。
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声穆姨娘蠢货。
因为汪羡康从小体弱, 导致身子常常不舒服, 长年累月下来,性情变得很是乖张,极难相处,也就只听老爷一个人的话,在老爷前面的时候倒是十分的乖巧懂事,但是在外人前面,却是毫不留情。
往常相安无事,自然是因为汪羡康很少出门,偶尔出去也都是老爷相陪,自然不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在府中,只要不是太过,那些仆妇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相安无事。
但是出了府邸,又没有老爷镇着,汪羡康还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穆姨娘怎么就不管管?竟然还纵容着!
特别是惹姜秀娘,那可是老太爷的救命恩人,甚至还想要讨回来当做儿媳妇的,得罪她,不就是等于得罪了老太爷?
这件事几乎没有余地。
“启程回去吧,你们也知道老太爷的性子,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李姑姑冷酷的说道。
穆姨娘脸色惨白,道,“少爷离了我就睡不着觉。”
李姑姑带着几分怜悯看着她,犹记得以前穆姨娘也是精明历练的人,但是六年的时间太长了,在府邸中几乎是唯一正式名分的姨娘的身份,让穆姨娘渐渐的麻痹了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这种人她见多了。
穆姨娘说完就住了嘴,她是什么身份?不过就是一个伺候人的丫鬟而已,老爷给她脸面抬了姨娘,还真当自己是少爷的什么人?
首辅大人家的长公子难道还缺人伺候了?等着她走了,自有比她更体贴,更细致的人照顾好汪羡康。
穆姨娘闭上眼睛,晃了晃身子,差点跌落在地上,还是一旁的丫鬟扶着,这才稳住身子,她有气无力的说道,“回去吧。”
李姑姑见了这模样就知道这是想明白了,只可惜有点晚了,不然冲着她照顾了汪羡康六年,能立得住,这就是大功一件,可以吃一辈子了。
***
汪羡康终于知道不能硬碰硬了,转了转眼珠,道,“祖父,我头晕。”
汪老太爷一开始是紧张的,不过看道汪羡康乌黑明亮的眼睛… 想着这孩子怎么就一点也不知道装一装?
“上官先生?”
上官重楼自从来到竹屋,看到老太爷满屋子的书,就有点挪不动步子了,这会儿正在看老太爷的手抄笔记,听到喊声,一抬头,就看到祖孙俩一个哭兮兮,一个一脸的严肃,他有些不明白的眨了眨眼睛。
“您看我这孙子是不是不舒服?”
上官重上前认认真真的给汪羡康把了脉,道,“是有些虚弱,但是休息休息就好了。”
“还能罚站吗?”
汪羡康紧张的瞪着上官重楼,却听见上官重楼道,“应该还能站一刻钟。”
“听见了没,给我继续站着!”
汪羡康“…”
这毕竟是汪老太爷管教自家的孙子,姜秀娘多说就显得她不知好歹了,劝慰几句就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姜秀娘就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不是昨天看到的那个穿着精致华服的少爷了,换了一身寻常老百姓穿的藏青色棉布短打,手里拎着一个小桶和水洒,心不甘情不愿的看着姜秀娘,道,“姜姨,我来是帮你的。”
姜秀娘挑眉,听到后面传来一个洪亮的男声,“还有呢?”
汪羡康低下头来,声若蚊蝇的说道,“昨天的事情是我对不住了。”
汪老太爷显然也是不好受,眼睛都红了,道,“他爹太忙,没空管教,都叫丫鬟们惯的不成样子了,昨天气坏了吧?”
“没有的事,孩子还小呢,慢慢教就是。”姜秀娘早就消气了,笑着对汪羡康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是个好孩子。”
汪羡康别扭的别开脸。
姜秀娘忍不住笑,觉得这孩子闹别扭的样子还挺可爱的,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长的漂亮,小孩子眼眸纯净,声音稚嫩,只要稍微乖巧,就其实很讨人喜欢。
别人在姜秀娘这个年纪,孩子早就五六岁了,但是姜秀娘却依然是一个人,她并非不喜欢孩子,只是一直没有而已,所以她对待孩子都很耐心,也很喜欢跟他们在一起,几个堂哥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汪老太爷就指使汪羡康帮着姜秀娘除草,还要浇水。
汪羡康从小体弱,在家里就是喝水都有人送到前面,如今一个丫鬟都没有不说,还要自己干农活,他简直快委屈死了。
可是他发现,祖父就是狠心肠,说要罚站就是罚站,说要不给饭吃就是不给饭吃,最可恶的,那个上官郎中,每次都会诊脉,然后说还能在站一会儿…
李氏给他们端了蜂蜜水来,这蜂蜜还是姜家自家酿的,他们自己有养蜂子,芸薹花的蜂蜜,味道很好。
姜秀娘问道,“汪叔,他能喝吗?”
“能,给他半杯吧。”
汪羡康不稀罕喝什么蜂蜜水,但是喝水这个功夫可以歇一会儿,他坐在旁边的小杌子上,盯着粗陶瓷碗装着的蜂蜜水,嫌弃的皱眉,这种碗不是用来喂狗的?怎么有人在用?
就在这时候,耳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这是我家酿的蜂蜜,可好喝了,你多喝点呀。”
汪羡康一抬头,看到一对长的虎头虎头的双生子来,一个人笑眯眯,还有一个则对着他的碗流口水,“你要是不喝,就给我。”
“我从昨个儿开始就没吃过东西了。”汪羡康肚子饿的咕咕叫,祖父不仅给他罚站,还不给他饭吃,当真的狠心肠,以前在家里,只要他露出难过的神情,旁人都会紧张得不得了… 也怪那个上官郎中,在一旁为虎作伥,每次都拆穿他!
汪羡康低头,舔了舔,甜滋滋的,有一股说不出的花香味,他露出诧异的神色,开始一小口一小口的喝了起来。
“好喝吧,我叫姜东舫,他是我弟弟姜东旋,是个贪吃鬼!”
“你才是贪吃鬼!”姜东旋不服气的瞪眼。
姜东舫哼一声,道,“我们说好不吃兔子肉的,你却背着我吃,你当我不知道?”说起这件事就让姜东舫伤心,上次姑姑抓了几只小兔子都给他们养了,谁知道有一天却是撑死了,娘说他们喂的太多了。
爹爹就给兔子剥了皮,炖了□□肉,姜东舫大哭和弟弟约定谁也不吃,结果转过头,弟弟姜东旋就吃了小半碗,叛徒!
“那是… 爹爹说,我吃了兔子肉才会长高!”姜东旋抓耳挠腮的,想着如何解释,他当然是觉得小兔子可怜,可是兔子肉也很好吃嘛。
“借口,你就是叛徒!”
汪羡康看着这俩兄弟为了个兔子肉吵架,觉得真是蠢到不行,是不是乡下的孩子都这般傻?
忽然间他看到老大姜东舫眼睛亮晶晶的对着他说道,“你有没有掏过兔子窝?”
“兔子窝?”
“我上次看到后山那边有个洞,旁边还有兔子的灰毛,说不定有兔子呢。”老大姜东舫姜显得兴致勃勃,扭过头对着弟弟姜东旋道,“弟弟,咱们去掏兔子窝吧?”
“可爹爹不让我们去呀!”
“你傻呀,我们不会偷偷的。”姜东舫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可是,我怕娘打我…”
两个兄弟商量好,转过头去看汪羡康,“你去不去?”
“我… ”
“你不会胆小鬼吧?”姜东舫激道。
汪羡康不想被人看不起,挺了挺小胸膛,“有什么可怕的!”
“那就好,咱们说定了,下午我们去你家找你,听说你住在竹林,是汪爷爷的孙子是吗?你爹的是不是很大的官?”
“你爹会不会像包拯那样,狗头铡杀坏人?”
看着俩兄弟崇拜的眼神,汪羡康顿时就得意了起来… 觉得这俩个土包子,看起来也不是那么讨厌。
三个人不到一会儿就聊的十分开心,好像是一下子就成了朋友。
姜秀娘在一旁看着笑着对汪老太爷说道,“真是无忧无虑的年纪。”
汪老太爷道,“正该是这般玩耍才是,成日拘在家里,没病也能弄出病来… 我早就跟他讲过要续弦了,他一个大忙人,整日忙着公务,怎么能教养好孩子?就是不听劝,你看这孩子要不是今年到我这里来,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子。”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正准备起来干活儿,却看到一个穿着儒衫的年轻男子,手里捧着书急匆匆走了过来,显然有些心急,不小心一脚踩空,直接跌了狗吃屎。
姜秀娘震惊的站了起来。
三个人孩子这会儿正是玩到了一处,正在比谁能抓到更多的小青虫,听到这动静都朝着那边忘了过去。
汪羡康看到那人,无所谓的说道,“他是我爹请来的郎中,总是这样,别管他。”
“总这样?”
汪羡康道,“嗯,有时候吃饭还会噎到,我听下人们说,脑子里缺东西。”
姜东舫听了道,“这不是跟我弟弟一样吗,他吃饭也经常被噎到!”
姜东旋,QAQ
李氏惊呼一声,拿了水给他漱洗,这会儿脸上都是泥巴,很是狼狈,上官重楼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道,“真是叨扰了。”
汪老太爷对着姜秀娘悄声道“上官家世代名医,你看的那本上官明治就是他们家的撰写的,只是他们家人从来不去别人坐管,这个上官重楼却是和旁人有些不同,是个医痴,除了钻研医术之外,生活琐事上似乎就如同孩童一般,更是不通人情世故,他爹怕是他被人害了,毕竟上官家医术不凡,就同意让他到我儿府上坐管,想着有着右林护着,以后遇到难事,也不会走到绝路。”
第28章 第28章
李氏又去给上官重楼端了蜂蜜水, 好家伙, 喝了两碗还嫌不够,眼巴巴的看着李氏… 随即又喝了两碗,还是觉得不太够, 等着肚子咕噜噜的响,这才搔了搔头, 道,“我说怎么喝了这许多还难受,原来是没吃早膳。”
李氏简直哭笑不得了。
这会儿姜秀娘算是相信了, 这人估摸着还真是不通俗物。
汪老太爷中午就留在这边用饭,因为人多摆了两桌, 小孩子一桌, 大人一桌,这要是放在有点讲究人家,肯定是男女分卓的, 不过在乡下,每日里辛苦劳作,缺吃少穿,根本就没办法这般, 也就不管这些了。
桌上的菜都是姜秀娘种的, 不过像是小红萝卜已经是最后一季了,吃着已经没有一开始那般清脆了。
汪老太爷虽然时常过来蹭吃蹭喝的, 但是也没少往姜家拿东西, 比如那一锅野鸭竹笋汤, 就老太爷从外面带来的野味。
汪羡康这还是第一次跟自己同龄的孩子吃饭,他以前体弱,很少出门,筷子倒是会拿,也用的很好,但是对眼前的食物提不起兴趣来,这凉拌胡瓜(黄瓜)怎么不削皮?他们家的胡瓜都是去皮后,切成小条,整整齐齐的摆好,旁边还要放一朵鲜花点缀,看着就是赏心悦目。
至于那一碗杂粮饭就更让他厌恶了,里面有黑豆子,黄色的高粱,还有小红豆,参在一起,变成了奇怪的颜色,反正按照他理解的色香味俱全的标准,实在是差的太多。
姜东舫往嘴里塞了一口胡瓜,然后还不忘去跟弟弟抢另外一块,正吃得起劲儿,结果发现一旁的汪羡康却是一筷子也不动。
姜东舫咽下嘴里的菜,道,“我听说那富贵人家的少爷,就是吃饭也都旁人喂,你是不是不会用筷子呀?”那表情一脸的瞧不上。
“谁说不会?”汪羡康被气到了,立时就拿了筷子,夹了一块胡瓜入口,别说看着不怎么样,但是吃起来居然还很清脆。
就着那胡瓜又吃了一口饭,又意外的好吃。
“好吃吧,我姑姑做的饭菜最好吃了!”姜东舫得意道,还好心的夹了一块到汪羡康的碗里,“给你。”
汪羡康发现一旦起了头就不难了,所有看着不怎么样的菜肴,吃起来居然还都不错,他吃的要比两兄弟还要慢,细致,这是他从小的习惯,肠胃不好,就养成了细嚼慢咽的习惯,所以总是要慢一些。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小桌上的菜就都见底了,汪羡康举着筷子… 最后又放了下来,那个胡瓜真好吃呢。
好在姜秀娘又上了最后一道菜,野鸭竹笋汤,孩子们这边一碗,那边大桌一大碗,鸭肉都在厨房撕好的。
姜东舫还会跟汪羡康客气几句,觉得自己是大哥,要照顾这些弟弟,但是姜东旋可不管这些,晚了就没了!!
往嘴里塞了鸭肉,又塞饭,结果就一下子噎住了,拼命的捶胸口,汪羡康瞪大了眼睛,怎么跟上官郎中一样?吃饭还能被噎到,结果大桌上,上官重楼也拼命的捶胸口,刚才一时赛的多了噎住了。
得,两个傻子,汪羡康心里鄙夷的想着。
吃过了饭,汪老太爷就准备带汪羡康回去了,得带着孙子睡一会儿午觉,这样才能长高一点。
只是上官重楼却是不肯走,他对姜秀娘的菜地很感兴趣,他是学医的,常年品草药,嗅觉和味觉要比别人都要灵敏,他道,“我祖父说过,有一种福泽宝地,能种出上佳的药材,我刚吃吃着那些菜,就是最普通菘菜都要比外面的好吃。”
姜秀娘很是吃惊,这个人虽然不懂俗物,但是在医药上的天分,恐怕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
上官重楼性子很是腼腆,道,“姜小姐,你不介意我瞧瞧吧?”
“你看吧,正好我这边种了人参,也不知道种的好不好。”姜秀娘忙不失迭的说道,她正在学药理,正好来了这样一个名医,正是求教的好机会,不然等着汪羡康走了,上官重楼自然要跟着走,那时候就没机会了。
上官重楼很是感激的朝着姜秀娘笑了笑,眉眼弯弯,因着眼眸纯净,毫无杂色,居然有种孩童一般的无暇来。
“一般人参需要种植五年以上才能下药,山参则更长,至少需要十年… 这是今年刚种下的吗?但是起码有二年的成效了。”上官重楼显得很是兴奋,“姜小姐,这家这地不简单呀!”
姜秀娘颇有些心虚,她知道这不是什么宝地,纯粹就是靠了小树苗的扶植而已,却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是福泽宝地?”
“其实就是湿度,泥土的养分等原因,形成的最适合药材种植的地方而已。”上官重楼解释着,“不止人参,还可以种点别的,比如灵芝,当归这种。”
“灵芝要怎么种?”
“我可以挖一些腐木过来…”
谈到最熟悉的医药,上官重楼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神采飞扬的,极为博学。
两个人相谈甚欢,上官重楼约定明天一早就过来,然后就准备回去继续看书了,老太爷有不少藏书,他都没看完呢。
那之后上官重楼每天都会来看看人参的情况,当然汪老太爷和汪羡康也会一起过来,然后汪老太爷会指使汪羡康在菜地里抓虫,除草,美名其曰是锻炼身体,其实汪羡康能做什么?也就是在菜地里玩了,那之后顺道在姜家混一顿午饭,囧。
姜秀娘倒是不介意,她很喜欢这样热闹的感觉,而且她是打心眼里敬重汪老太爷,甚至把他当做了自己的亲祖父一般,孝敬自己的祖父不是应该?
姜老太太和李氏也没有意见,李氏看着瘦瘦小小的汪羡康,心生怜惜,道,“看着就可怜,都六岁了,就跟三四岁一般的,老太爷做的饭当然没有咱们做的精细,小孩子进嘴的东西,可不能随便糊弄了。”
姜老太太的说法却是又不一样,“这一家子都是贵人,早晚都要腾飞起来,这时候能帮衬就多帮衬一点,既是还了之前的恩情,也是结个善缘。”
姜秀娘每天都会给汪羡康做一碗蒸蛋,上面洒了一层香油,嫩的几乎入口即溶,这是汪羡康最喜欢吃的东西。
其实汪老太爷也是烦恼,他也不想每天来姜家蹭饭吃,无奈他做的东西,孙子不吃… 这可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做错事情可以去立规矩,去惩罚,你不吃饭那还能去罚?主要是这些日子以来,为了改掉汪羡康的坏毛病,着实费了一番劲儿,在吃食上… 他实在是舍不得孩子受苦了。
当然,汪老太爷也不白吃,叫李姑姑去采买了不少肉菜米面,送到姜家去。
但是汪羡康最喜欢的吃的还是,姜秀娘种的菜,就是地里长的一根小葱,都比外面买来的肉好吃。
慢慢的汪羡康也开始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每天起床就自己穿衣洗漱,当然,因为不熟练,经常会洗的胸口的衣领都湿了,不过祖父给他做了不少新衣裳,都是很好穿的短打,重新换上就行了,系上丝绦,套上鞋子。
去姜家的菜地里玩一圈,等着出了一身的汗,就觉得浑身舒爽,身子也没有以前那般动不动就难受了。
汪羡康脸上笑容也开始多了起来。
汪老太爷着实松了一口气,别看他罚孩子罚的那么狠,但其实心里,真的比自己罚站还难受,又怕孩子从小娇惯习惯了,没人伺候,适应不过来,晚上难以入眠,白头发都多了好几根。
这一天,姜秀娘在家中看书,正看到入神,忽然间听到敲门声,她起身过去,“秀娘,是我。”
推开门,是姜秀枕还有三个孩子。
四个人都显得脏兮兮的,姜秀枕的衣袖甚至被撕裂了一个口子,他赧然的摸了摸头,道,“秀娘,你看能不能把这袖子给缝上?”
姜秀娘莞尔,道,“你们这是去了哪里,这衣服是嫂子新做的吧?”
小时候姜家兄弟也经常这样,出去贪玩,有时候衣服破了,就让姜秀娘偷偷给他们缝上,姜秀娘手艺好,等闲看不出来。
姜秀枕道,“嘿嘿,你嫂子做了三四天呢,我这样回去,肯定要被叨念好几天。”
一旁的姜东舫兴高采烈的说道,“姑姑!爹爹带我们去抓兔子了,结果那个那兔子跑的太快,我们几个一路追,却是滚到泥里去。”
“姑姑,我摸到兔子的尾巴了!”姜东旋说道。
“要不是我扑上去,摁住兔子,你能摸到?”姜东舫趾高气扬的说道。
“我…”姜东旋觉得不能就这么被比下去,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回复好,想破了脑袋,最后道,“兔子是我和羡康一起拎回来的!”然后拽汪羡康。
汪羡康脸色通红,他第一次摸到活的兔子,还自己抓回来了,想想就觉得兴奋的不行,大声道,“对,我和东旋一起拎回来的。”
三个孩子虽然一身狼狈,但是显然都玩的很开心。
姜秀枕带着两个孩子去洗漱,却把汪羡康留给了姜秀娘,其实他这会儿有些心虚,刚才玩的太过了,这样子把孩子送回去,汪老太爷不会生气了吧?
还有这身上的衣裳… 只求娘子看在他洗的干干净净的份上,衣服也让秀娘缝补了下,就不要生气了。
姜秀娘给汪羡康擦了脸,又重新梳头,还给他换了一身新衣裳,这几天要入夏了,姜老太太买了尺头回来,姜秀娘给老太太,李氏,都做一身衣裳,剩下一点布就给三个孩子做了一身。
还没送过去呢,他们就这样来了,正好给穿上。
姜秀娘手脚利落,很快就把汪羡康收拾的清清爽爽的,又加上孩子实在长的漂亮,唇红齿白的,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道,“好了,你去喊他们俩个进来换衣裳。”
汪羡康却是没有走,反而瞪大眼睛看着她。
姜秀娘疑惑,道,“可是还有事?”
“你是不是想嫁给我爹?”
姜秀娘,“…”
“你要是答应我,再也不打我屁股了,我倒是可以在我爹爹前面替美言几句,还有,以后红豆汤,我要多喝一碗,比东旋多!”
姜秀娘简直哭笑不得。
第29章 第29章
“姜姨不会嫁给你爹, 你爹也不会娶…我。”姜秀娘说道这里停顿了下… 她摸了摸汪羡康的头,道, “不让你多喝红豆汤是因为你肠胃虚弱, 不好克化,等着什么时候跟东旋一般,又高又结实,你想喝多少就都可以。”
汪羡康眨了眨眼睛,“我爹那么好, 你为什么不想嫁他?京城里许多妇人都想给我爹做媒呢!就是我姨母也说想要住进来。”
姜秀娘好笑, 道,“你不是说我是一个村姑?一个村姑怎么配得上你爹?你爹可是大官呢, 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