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母亲,哪个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定国公世子夫人也不例外,她还是希望小儿子能尚到小公主的,如此一来,长子有公府爵位,小儿子有贵人提携,自己唯一的女儿,将来不管嫁到谁家,只怕都没有人敢怠慢轻视她。
小儿子能给五王爷当伴读,便是一个很巧妙的契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第24章 逝母
连路都还走不稳的季子珊,不知道自己已被惦记上当儿媳妇了。
此时的她,正窝在太后亲妈怀里,美美的享受着水果投喂,虽然她的几颗小米牙,还咬不烂果肉,但咀嚼咀嚼尝个味儿,还是没有问题的。
惠安太后见小女儿吃的津津有味,不由眉眼含笑道:“真真是个小吃货…”
端阳节前夕,大伙儿都凑趣吃粽子,小丫头见了,也眼巴巴地伸手要,长子爱吃咸粽子,小儿子喜吃甜粽子,这俩哥哥遂将自己中意的口味儿,让小闺女各品了一口,之后,两人问她哪个好吃,小丫头咿咿呀呀的伸出俩小手,表示两种口味都要,那贪吃可爱的小模样,直笑的惠安太后东倒西歪。
季子珊砸巴砸巴小嘴,吃货怎么了?
这世间,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古代尤甚…
在定国公世子夫人抵京半个月后,季子珊的宁大舅后脚也回了京,宁大舅来皇宫里拜见时,季子珊正趴在绣褥堆里,睡得天昏地暗,是以,惠安太后前往乾明宫见自己亲大哥时,就没带上自己的小闺女,嗯,因为外臣不便去后宫,季子清陛下又见母亲许久没见其大哥,这才叫兄妹俩在乾明宫见面叙旧。
当季子珊从周府拜访回来,一睁眼,就看到了诸多儿童节礼物,有胖嘟嘟的阿福娃娃,有细竹篾编成的小花篓,还有各种烧制的陶瓷小动物,更有各色水晶做成的漂亮风铃…
惠安太后举着一只大红的阿福娃娃,与季子珊肉呼呼的小脸做对比:“扇扇,你瞧这个胖娃娃,像不像你呀…”
季子珊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人家的漂漂脸哪有那么胖!
要说还是季子清陛下懂妹妹,只见他捏了捏幼妹的小胖脸,笑道:“母后,那用泥烧的福娃娃,哪有咱们扇扇漂亮可爱,扇扇,你说是不是呀…”
季子珊在大金腿哥哥怀里扭了扭胖屁股——是呀是呀,就是这么回事。
元宝小王爷在一旁信誓旦旦的握拳总结:“我扇扇妹妹是最美丽的小姑娘,谁都没她好看!”
季子珊在心里受之有愧的表示——那啥,元宝哥呀,我觉着,你可比我好看多了。
夜灯静美的潋滟,惠安太后望着一室和乐之景,只觉以前受的所有苦和罪,都完全无所谓了,往事已往,如今只余,来日长长…
周岁过后,季子珊每天的小日子,依旧过的幸福如小猪,每天吃吃睡睡,玩玩闹闹,啥心都不用操,别提多悠闲自在了。
不过,福安宫里却出了点事。
三长公主季子婷的生母丽太嫔,在年初不幸染病,调理医治了大半年,却总也不见好转,在七月下旬的时候,到底撒手离世了,五岁大的季子婷顿时无人照养,在丽太嫔的丧仪办完后,惠安太后找了几位太嫔太妃,商量三长公主由谁抚养之事。
摆置清贵典雅的寿康正殿内,惠安太后坐在太后宝座上,腿上趴着一只美美粉嫩的胖闺女。
惠安太后抚着亲闺女的后背,语气温和平缓的开口:“哀家这里,元宝还不到五岁,扇扇更是才满周岁,实在无暇再多养一个了,所以问问你们,哪个能受受累,照养一下子婷?”
其实,惠安太后所言并不属实,别提多养一个季子婷,就算再多养两三个庶女,也不会费她多少心思,宫里的嬷嬷和宫女多的是,只要将服侍的人手安排妥当,照顾庶女的事情,自有她们上心注意,根本无需她亲身费力。
惠安太后不想养季子婷的原因很简单,她已有亲生的女儿,何必再多养一个妾室生的丫头。
温润如水的目光,一一扫过五个风韵犹存的先帝嫔妃,惠安太后又道:“你们几个都生养过孩子,比较有经验,所以,哀家只找了你们五个商量,若是你们没人乐意受这个累,哀家就再问问旁的人…”
在福安宫里待着的先帝姬妾,还多的是,只不过,都是一些没有孩子的可怜女人罢了,若是给她们一个公主抚养,她们只怕巴不得揽走这个差事。
公主虽不如皇子金贵,到底也是天潢贵胄,皇家娇女,若是养的亲近了,哪怕不是亲生的,也算是老有所依,不像那些膝下空虚的宫妃,既不能离开皇宫这个牢笼,后半辈子也没有一儿半女依靠,所能做的,不过是熬一日算一日,直到熬干最后一点生命气息。
被惠安太后召过来的五个先帝嫔妃,分别是德太妃武氏,淑太妃窦氏,容太妃尤氏,贤太妃唐氏,以及何太嫔何氏。
何太嫔是宫女出身,一惯的低调本分,她的想法很简单——一切都听太后娘娘的安排。
容太妃尤氏和贤太妃唐氏,她们两人膝下已各有一亲女,若是某个皇子失母,她们肯定要努力争一把,不过,若是个公主的话,啧…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至于德太妃武氏和淑太妃窦氏,她们两个是生育了皇子的宫妃,再多养一个公主,属于锦上添花之事,淑太妃窦氏转了转眼珠子,正欲笑着开口说话,坐在她对面的德太妃武氏,忽然脆生生的蹦出一句:“太后娘娘,臣妾愿受这个累。”竟是直接毛遂自荐了。
淑太妃弯了弯唇角,在心里无声的嗤笑一下,武氏可真是…
不管是谁抚养三长公主,都轮不到你武氏好么?都什么时候了,还以为自己是碟菜呢。
闻得德太妃直愣愣的毛遂自荐,惠安太后依旧柔柔的抚着胖闺女,脸上只不动声色的温语道:“德太妃愿为哀家分忧,哀家自然是高兴的,不过,子婷虽然已经懂点事了,但年龄到底还小,生母又刚刚过世,正是需要精心照料的时候,你一向身体病弱,三天请医,两天服药的,若是因为照顾子婷,再把你累着了,子铭知道了岂不是心疼?”
容太妃尤氏立即随声附和道:“太后娘娘所言极是,德太妃姐姐,你还是先保重好自己吧。”
其实,德太妃武氏的身体好的很,她三天两头装病请医,为的只是不想来慈宁宫请安罢了,当谁不知道似的。
淑太妃窦氏笑瞥一眼不甘心的武氏,这才开口说话:“臣妾们都愿意为太后娘娘分忧,可公主只有一个,臣妾们若是争着抚养,反倒伤感情,不如太后娘娘做主替公主选一个,也省得臣妾们争得红头赤脸,反倒扰了太后娘娘的清静。”
以她对惠安太后的了解,太后岂是如此随意之人,估计心里早有人选了吧。
更何况,惠安太后身为嫡母,她想让谁抚养三长公主,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何须特意找她们商量?
也不知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季子珊趴的有些烦了,便蠕动着软乎乎的四肢,改为靠坐在太后亲妈怀里,两只胖莲藕似的小短腿,还很得瑟的一甩又一甩。
淑太妃不知惠安太后此举的意图,季子珊却是知道的。
在太后亲妈和碧云嬷嬷闲话时,她刚好在一边玩,所以就听了一耳朵,因为有了自己这个亲生的闺女,故而,惠安太后不想把季子婷也养在慈宁宫,人嘛,心都是偏的。
不过恁,季子婷年幼丧母,也的确是可怜,惠安太后便想给她找一个靠谱的养母。
这个养母的基本标准呢,不一定非要拿季子婷当亲生的养,只要不苛刻冷待她,能对她的衣食起居上些心,也就大差不差了,毕竟,若是惠安太后自己养,也基本就是这个标准了,所以,她并没有什么理由,强迫别的人一定要把季子婷当成亲闺女养。
据惠安太后的剖析,第一个要淘汰的就是何太嫔,她出身寒微,又只是个嫔位,若让她在抚养一个皇子后,又再照料一个公主,那福安宫还不得炸了。
接着淘汰的是容太妃和贤太妃,她俩已有亲生的女儿,若是再塞过去一个女儿,啧,叫一个才死了亲娘的小姑娘,看养母与姐姐展示母女情深,只怕小姑娘心里不好受。
德太妃,不予考虑,直接帕斯。
剩下的就只有淑太妃了,惠安太后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她虽然挑中了淑太妃,但也要淑太妃自己乐意才好,否者,强扭的瓜不甜,硬配的母女不睦,遂惠安太后在听淑太妃说完话后,便道:“子轲去年已搬到外宫去住,说起来,你现在倒是挺清闲的,不如子婷就交给你抚养?”
淑太妃一口应道:“臣妾听太后娘娘的吩咐。”
但凡淑太妃露出为难之色,或者找借口推拒,惠安太后便会作罢此事,再另行择一个膝下空虚的后妃,不过,既然淑太妃一口应了,这事儿便算定下来了。
第25章 合怼
就在众人包括季子珊在内,都以为季子婷之事已尘埃落定时,被驳回抚养申请的德太妃武氏,忽又从斜里杀了出来,只见她身姿袅袅的从椅中站起,朝坐在上首的惠安太后行礼道:“太后娘娘,臣妾还有话说。”
惠安太后弯了弯唇角,表情温和:“你说。”
“太医们都说,臣妾这病是心中郁结、愁绪不展所致。”今日的德太妃武氏,穿了一身月白色的素净宫装,少了些妩媚之意,多了些清丽之态,“二王爷已在外宫居住多年,平日又要上学念书,臣妾见他的时间很少,素日不免寂寞冷清,这才闷出了一身的病,所以,臣妾恳求太后娘娘,让臣妾抚养子婷,一是养在膝下做个伴,二也是为太后娘娘分忧。”
已被太后交付照养之事的淑太妃窦氏,闻言不悦的嗤声轻笑:“这是怎么说,敢情德太妃姐姐是把公主当成医病的药了?真真是好笑…”
德太妃用力瞪向淑太妃,目光中冰冷一片:“本宫会把子婷当成亲生女儿来照养。”
淑太妃窦氏掩口轻笑:“德太妃姐姐这话就更可笑了,二王爷前两天才又惹了学堂里的太傅生气,他可是你一手养大的,妹妹实在怀疑你会不会养孩子,人家子婷本来多乖顺一个小姑娘,要是也被你养成二王爷的脾气,啧啧,那可真是大罪过了,你就不怕丽太嫔半夜找你算账么…”
德太妃武氏面色一变,冷声斥道:“你…简直放肆!”
“放肆?”淑太妃窦氏心情愉悦的呵呵一笑,“德太妃姐姐,你难道忘了么?如今的你,与妹妹都是太妃之位,谁又比谁尊贵多少呢?”
淑太妃每说一句话,德太妃的脸色就黑上一分。
从皇贵妃之位被贬降回妃位,实乃她生平奇耻大辱。
容太妃尤氏也不失时机的插话进来:“淑太妃姐姐说的极是,咱们姐妹现在都是太妃,谁也不比谁高上一等…”眸光微微一转,语气既讥诮又娇俏,“所以,这个放肆之词,德太妃姐姐可用的不合适哦。”
自打先帝过世,众妃一起搬至福安宫后,众妃就开启了合伙开怼德太妃的模式。
人家惠安太后身为正室嫡妻,还不怎么给妾室脸子瞧呢,你一个妾室倒大开染坊,如今你的染坊靠山全塌了,现在不有仇报仇,还要更待何时,当然,身为皇家嫔妃,她们都是有规矩的文雅人,所以,她们不会像泼妇一般推嚷扭打,只会用一张嘴怼疯你。
众人拾材火焰高,贤太妃唐氏也悠悠的跟上一句:“这宫里日子寂寞冷清的人多了去了,怎么不见别人闷出一身病来,到底是德太妃姐姐身娇体贵。”
何太嫔跟个透明人一样,安静的好似不存在。
淑太妃窦氏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又来了一句更狠的:“德太妃姐姐都身娇体贵多少年了,为了让她好好调养身子,先帝爷特意吩咐撤去她的侍寝牌子,生怕她累着一星半点呢…”
这是在揭德太妃武氏早不承雨露君恩的老底呢。
容太妃尤氏几乎憋不住笑意:“这莫大的君恩帝宠,咱们姐妹那是怎么也羡慕不来的…”
季子珊略砸巴砸巴小嘴:娘娘们,你们污了哟。
德太妃武氏生平的两大耻辱,一是从皇贵妃之位跌回妃位,二是…被皇帝表哥冷待成‘寡妇’,那时候的她,还不到二十岁呢,花一般的秾艳年华,却再不被采撷滋润。
旱了十余年的德太妃,目光赤红的盯着淑太妃,恨不得立刻撕了她的嘴。
淑太妃窦氏毫不畏惧的回瞪一眼,尔后请示一直作壁上观的惠安太后,笑道:“太后娘娘,臣妾刚才都说了,若是让臣妾们自荐抚养子婷,肯定要争一个红头赤脸,您瞧是不是。”
望着淑太妃一幅‘我多有先见之明’的模样,德太妃恨得几乎呕出一口血来,努力挪开噬人的目光,朝在上头逗女儿玩的惠安太后哀声道:“太后娘娘,臣妾想抚养子婷,并无什么私心,一是见她丧母可怜,二是臣妾独居苦闷,这才起了照料之念,还请太后娘娘成全臣妾。”
恐惠安太后再驳她的面子,德太妃武氏又把杀手锏搬出来:“先帝临终前,您答应过他,会照顾臣妾和二王爷,如今,臣妾就这一个小小的请求,您不会不答应吧。”
季子珊继续砸巴砸巴小嘴:她那皇帝爹留的这是什么鬼遗言…
淑太妃窦氏忍不住嗤笑出声:“德太妃姐姐,太后娘娘还不够照顾你呀,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可短缺过你,连素日的请安,都因为你身子病弱,一概免了,你可识趣点吧,太后娘娘乃是子婷的嫡母,子婷归谁抚养,太后娘娘自有主张,哦,你想养子婷,子婷就得给你养呀,若是不给你养,太后娘娘就是违背了先帝的遗诏?你也太逗了吧…”
“就是。”容太妃尤氏接过话茬,“难不成你想再出宫嫁人,太后娘娘也得成全你?先帝是让太后娘娘照顾好你的饮食起居,可没说,不管你想干什么,都得让你心想事成。”
这时,惠安太后终于开口:“子婷,还是给淑太妃抚养,至于德太妃——”
惠安太后的目光落在武氏身上,嗓音温和道:“你的病既是因日子孤寂冷清而起,那哀家就给你一个恩典,你娘家应该也有一个五岁来大的小丫头吧,哀家可以派人接她进宫,以后和你做伴解闷,真论道起来,她是你的亲侄女,你是她的亲姑姑,关系可比子婷要亲近多了,你意下如何?”

德太妃武氏刚才说了假话,她并非真心想抚养季子婷。
一个从别的女人肚里爬出来的种子,她才不稀罕。
她会执着的申请抚养季子婷,实在是因为她受够了,她受够了众妃的挑刺取笑,受够了娘家的被人欺负,所以,她决定不再缩着尾巴做人,她要重树在皇宫里的威风。
就在她设法寻机会时,丽太嫔病死了,她一死,她留下的女儿季子婷便无人照养。
惠安太后正养着两个小娃娃,谁都能猜到她这个嫡母,不会把季子婷也养在身边,势必要从后妃之中,替她选一个养母,德太妃武氏深觉这是一个机会,倘若她能揽下抚养季子婷的差事,哪怕唬不住宫里的嫔妃,给宫外的人看看样子,也是好的。
毕竟,多少无嗣的后妃,想争这个脸还争不到呢,她若是能争到,岂不证明她在宫中的地位依旧不容忽视。
谁知,哪怕她搬出了先皇的遗言,惠安太后依旧不给她面子,非要便宜淑太妃窦氏那个女人,正当她恼怒无比时,事情忽又峰回路转,惠安太后竟提议让娘家的小侄女,入宫陪伴她这个姑姑。
这个恩典…的确非常不错。
外臣之女能被养在宫里,不管是对于宫妃,还是对于宫妃的娘家,这可都是莫大的荣耀,德太妃武氏当即想也不想的应道:“那就多谢太后娘娘的恩典了。”
惠安太后笑的异常温和可亲:“若有人陪你做伴解闷,就能改善你的病情,哀家也乐见其成…”波澜不惊的目光,扫过在列的五个先帝嫔妃,“好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淑太妃,你将子婷接到你宫里住着吧,丽太嫔才走不久,她心里定然难过,这阵子你好生宽慰她,别叫她太伤心,还有,容太妃,贤太妃,你们也多叫子媛和子萦姐妹俩,去和子婷说说话。”
众妃齐声答应,尔后告退离开寿康殿。
不管离开寿康殿的众妃,会如何阴阳怪气唇枪舌剑,惠安太后只低下头,目光温柔的戳胖闺女的脸颊:“扇扇,娘都抱你这么久了,你是不是该自己走走路了。”
季子珊将脑门往太后亲妈怀里一拱,用肢体语言告诉她——偶不想走,偶就是要抱抱。
惠安太后被胖闺女拱的心中柔软,不由轻点她的额头,笑嗔道:“懒丫头,不走就不走吧。”说着,就抱着胖闺女从椅中起身,向内殿折步走去,同时吩咐身旁的碧云嬷嬷,“派人去富锦候府,就说德太妃在宫里寂寞,想叫娘家侄女进宫陪着解闷,叫武家明天就送人进宫。”
“记住,是侯府二房的小姐,那个才五岁大的,别传错话了。”惠安太后又特意补充道。
碧云嬷嬷福身笑应道:“太后娘娘放心,奴婢都晓得。”
季子珊有点不解的啃手指,这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啊,她这个吃瓜儿童表示真的看不懂,哎哟,她可怜的智商呀,已经被她玩得彻底放飞了,她是不是得抢救一下自己…
“扇扇,脏脏,不许啃手吃。”惠安太后掰走季子珊伸到嘴里的小食指,温柔又耐心的教导她,“扇扇,手脏脏,不能吃,吃了要生病的…”哄完了怀里的胖闺女,惠安太后才语出讽刺道,“哀家倒要看看,就德太妃的暴脾气,她能安安生生养几天小侄女?”
碧云嬷嬷扶惠安太后坐下,温声道:“这一年多来,德太妃在福安宫受了不少闲气,拼嘴仗,她说不过淑太妃等人,论身份,她也就是个太妃,哪怕她去找低品妃嫔的茬,也有容太妃等人跳出来阻拦,德太妃事事不顺心,便将满腔怒火全发泄在服侍的宫人身上,她那宫里可是怨声载道。”
惠安太后搂着胖闺女,轻轻拍着晃悠:“福安宫那里,要继续盯着,不管有什么大小动静,哀家都要知道。”顿了一顿,又道,“还有,皇子们住的群英宫也是。”福安宫是先帝妃嫔们所住宫殿院落的统称,群英宫则是众皇子未在宫外开府前所住的地方,与公主不同,皇子在满八岁之后,就要搬离后宫內苑,住到外宫去。
碧云嬷嬷应了声是后,就出去吩咐人办到富锦候府传旨的事。
当天午后,富锦候府武家就收到了一道来自宫里的口谕,谕曰‘德太妃娘娘身子欠安,太后娘娘特允富锦候府三姑娘,入宫陪伴德太妃娘娘,以慰其心’。
作者有话要说:17号的更新,就添在这章后面了~~~
另外,18号入V,当天会掉落更新*3,时间在9点以后,感谢支持,挨个么么哒~~~
第26章 风头
才被皇家恩典‘坑’过一回的武老夫人, 在听到宫里传出来的口谕后,心中直觉不好。
闺女德太妃的身体好不好, 武老夫人可是一清二楚。
她上回入宫探视时, 闺女还气势十足的怒骂这个太妃诅咒那个太妃, 哎哟,这个小祖宗又做了什么, 怎么宫里会突然传出这样的旨意。
不是告诫过她,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么,现在的情势可不比从前了呀。
武老夫人只觉头发又愁白了两根,偏两个儿媳妇还在互说‘酸话’。
身为侯夫人的老大媳妇嘀咕:“三丫头小孩子家家的, 哪懂什么陪人解闷,别再把太妃娘娘累着了才是。”二儿媳妇当即反唇相讥:“侯府里一共就三位姑娘, 大姑娘已许了人家,二姑娘已经十四岁,不叫三丫头去,难道叫二姑娘去?那是陛下的后宫, 嫂子倒不怕瓜田李下。”
武老夫人在椅子扶手上用力一拍,面露怒色道:“行了!都有完没完!”
这两个儿媳妇,老大是武老太后母家的姑娘, 老二是自己娘家的姑娘,妯娌俩就知道吵架拌嘴, 自己生的两个孽障,又整日整日的不着家,偏自己已年老体衰, 还能替武家操持多久,一时心中疲倦之极,武老夫人连发火的力气都没有了:“都别嘀咕了,老二家的,你去把三丫头叫来,我有话吩咐她。”
武家的三位姑娘,大姑娘和二姑娘都是由武侯夫人江氏所出,三姑娘则是由二房太太柳氏所出。
见弟媳妇柳氏欢欢喜喜的应声去了,武侯夫人江氏心中顿时堵的厉害。
武老夫人瞧大儿媳妇一眼,知道她盘算着什么心思,便道:“老大家的,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见大儿媳妇朝自己望来,武老夫人耐心道,“二丫头就快及笄了,的确不适合入宫陪太妃,二王爷和二丫头年岁相近,要撮合他们成一对,单太妃乐意不行,这事必得太后和陛下点头才算成。”
原来婆婆知道自己的心思。
武侯夫人顿时眼睛一亮,献上自己琢磨许久的计策:“娘,要是二王爷自己找太后和陛下求赐婚呢?二王爷一心要娶咱家的姑娘,太后和陛下还能硬是不依?”
招虽然歪了点,但也未必不可行。
武老夫人沉吟良久,回道:“容我想想。”大丫头的婚事被卢家和宫里两头坑,二丫头已将近及笄,却没有一户像样的人家登门提亲,这样下去真的不行。
一想到武家现在的处境,武老夫人就忍不住来气,小姑子武老太后抓了多好的一副牌,却被她硬生生打成满盘渣,自己被气死了不说,还连累她的糊涂丈夫被先帝爷赐死,武家现在又被太后和陛下温柔的‘虎视眈眈’着,真不知武家以后会落到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