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应该怎么样吃?”周晴问。她倒是还真不明白自己吃法有什么不对了,难道自己还真连吃东西都不会?
“你忘记我刚才和你说的,这扇贝的精华都在它所含的那一口海水之中,你这样的吃法肯定就浪费了这一口海水了。”赵海生说。
“那应该怎么样吃?”周晴问。
“算了,就算是我给美女提供的免费服务吧。”
赵海生把周晴面前的碟子拿过来,小心地掀开半开着的上面的那一扇贝壳。
“来,先看一下,然后赶紧吃,吃的时候先用筷子夹起记忆扇贝肉吃了,然后再喝剩下来的汁!”说着,赵海生把手里的碟子放到了周晴的面前。
周晴仔细地看了下自己面前的这个小碟子里的扇贝,发现剩下的半边贝壳当中是一团稍稍有点缩成团的扇贝肉,肉质在竟然白如雪!
“端起来迎着阳光看一下。”赵海生提议说。
周晴依照赵海生的提议端起了碟子,迎着从大树的叶缝之间漏下来的阳光看了过去,让她惊讶地发现,在阳光之下,扇贝中间的扇贝丁竟然竟然晶莹如玉般剔透的感觉来!
“怎么样?看起来很不错吧?你再试试味道!”赵海生看到周晴脸上的神情,知道她已经开始小小地吃了一惊,有点得意地说。
周晴没有说话,点了点头,小心地用筷子夹起扇贝的扇贝丁放进嘴里一咬,一股甘中带着甜的味道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嘴腔,让她的眉头都不由得展了开来。
甜,但是不是极甜,只是微甜,但虽然是微甜,但是却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一咬,扇贝肉脆中带韧,绝对不是入口即化,而是口感分明,丝丝层层分明。
“来,再喝一口这个汁,这个才是真正的精华!”赵海生指了指半边扇贝壳上的那不多的一些汁说。
周晴轻轻地点了点头,小心地拿起扇贝壳凑到眼看,发现这些汁虽然少,但是却浓郁雪白,仿佛是用骨头多次熬出来一般。
轻轻地摇了摇头,周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点汁怎么今天看起来似乎不一样?
“试试!”赵海生的声音里充满了“诱惑”说。
“丝!”
周晴轻轻地所汤汁吸到了自己的嘴里,一会,她不由地伸出小舌头舔了舔自己的嘴角!
赵海生笑了,只要看到这个动作,他就知道周晴绝对是满意之极!
看了一下架子上的由郑谷买来的另外一家的扇贝,赵海生发现也刚刚好熟了,他夹了一个下来放在了周晴的碟子上,说:“试一下你们买来的,看看味道怎么样。”
周晴先是端起碟子迎着阳光看了一会,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然后夹起扇贝丁放进嘴里,咬了几下,眉头皱得更紧了,再喝一下剩下来的汁,嘴巴都扁了起来!
“感觉怎么样?”赵海生虽然已经知道答案,但是还是问道。
“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周晴有点不太相信地问。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赵海生把剩下来的两只扇贝排到一起,先是夹起自己的扇贝丁放到碟子里,然后又夹起郑谷买来的扇贝的扇贝丁放到一起,说:“你先看一下,这两个扇贝相的差别。”
周晴仔细地看了一会,点了点头,说:“你的这个颜色比较浅,而我们买回来的这个颜色比较深。”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你再看看这两个扇贝留下来的汁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显得清一点,一个就显得浊。”周晴很快地说。
“你说得没错,这两个扇贝的种类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别?”赵海生问。
“我怎么会知道。”周晴有点奇怪地看着赵海生说。
赵海生一愣,这倒也是,如果她也知道,才真的有点奇怪,于是他笑了一下,说:“相信味道哪一个好吃,你已经知道了,而在这外观上的差别,你也看到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两个扇贝生长的海水的不一样。”
“海水不一样?海水真的有如此大的影响?”周晴有点奇怪地问。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当然!而且是根本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两只扇贝生长的海水不一样,才导致了味道的巨大的差别!你们买来的这只扇贝之所以在颜色上偏暗,就是因为海水的水质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那里的海水的水质中由于循环等原因,海水浑浊,水中的泥尘杂质多才造成的。”
“原来是这样。”周晴点了点头,接着说,“这道理就象是桔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是一样的。”
“没错,我们海潭镇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海,而且是外海,直通大洋,所以海水的水质非常好,所以才能生长出象这种扇贝一样好的海鲜!”赵海生骄傲地说。
“你的海潭镇海鲜专卖店里卖的都是海潭镇来的海鲜?”周晴问。
“当然!这是我们的品牌!”赵海生肯定地说。
周晴站了起来,周赵海生伸出了自己的小手,笑着说:“赵老板,你的东西很好,我想我一定会如实报道的!”
赵海生也笑了,说:“万分感谢!也欢迎周大记你常来我们店里看看,选点好的海鲜!”
周晴笑着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不知道我来能不能便宜一点?”
赵海生大气地一挥手,说:“只要是周大记你来,要多少就拿多少,全部免费,我一会就跟店里的人说。”
周晴摇了摇头,笑着说:“这倒也没有必要,不过我有一些领导可是很好这一口,你如果方便给我弄些好的东西就行了。”
“没有问题,你随时吩咐,有好东西我一定给你留着!”赵海生也认真地说。
“郑师傅,刚才的照片都拍了没有?”周晴对郑谷说。
“都拍好了!”郑谷是一个老手了,这种事情绝对不会误了事。
“行,那我们改天再见。”周晴对赵海生说。
“行,随时欢迎。”
走出赵海生的店门口之后,周晴马上问郑谷说:“郑师傅,你去哪买的扇贝?”
郑谷笑着说:“就是我们社那里几个大头头经常去的那一家海鲜酒楼。”
“哦,看起来这个赵海生的海鲜还真的不差啊。”周晴再回过头去看了看赵海生的店,发现那里依然人流如帜,不由得若有所思地说。
第二天,当赵海生翻开XX日报的时候,那大幅的照片和详尽的文章实在是让他得意了好一会。
他知道自己的新店开张至此算是划上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号。
(今天的第三更完成)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四十章炒作地派糖
更新时间:2010-10-1215:19:54本章字数:3007
赵海生坐在副驾上,打着盹,突然车猛地一刹,他的身体往前一冲,惊醒过来。
“老大,前面路突然冲出一只鸡来。”开着车的潮磊不好意思地说。
“呵呵呵,没事。”赵海生揉了揉眼睛,笑着说。
抬起手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发现已经是下午四点了。看了看窗外,发现天色很暗,拉开车窗,冷风嗖嗖地吹了进来,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今天已经是徐夕了。过年的这几天,广州的日日鱼港要很多货,刚和潮磊把最后一车的海鲜送到广州,现在正往家里赶呢。
把车窗拉得更大一点,赵海生把头伸了出去,仰起头来看了看天空,发现天空阴沉沉的,而且风正越来越猛。
“看这样子要下雨啊。”赵海生对潮磊说。
潮磊一边开着车,一边点头说:“我看也象。”
在乡下长大的人都是天气预报员,这天空一看,就知道会不会下雨,还能摸个八九不离十,这都是祖祖辈口耳相传的经验。
比如说,这天上有乌云,如果风又是凉的,那说明这雨马上就得下了。
两个人说完没有两分钟,轰轰的雷声和银蛇般的闪电之后,豆大的雨点就“啪啪啪”地砸在车窗上,猛然之间,整个天地之间都是灰茫茫的雨幕。
“放慢点车速,赶着投胎呢。”赵海生笑骂着说。
“嘿嘿嘿”,潮磊笑着说:“我这不是急嘛。这大过年的,咱们得赶紧回家。”
“我看你是想着回家去显摆吧?”赵海生笑着说。
这一车海鲜卖了之后,赵海生和潮磊买了一车的年货,这些都是在家乡那边见不着的东西,所以潮磊这小子想着快点回家去好显罢一下那就很正常了。
“嘿,我说老大,你还真别说,我是有这种心思呢。你们这一年咱们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到了年底了,显罢了下也是应该的嘛,这人活一张脸,今年咱们露脸了,怎么也得好好折腾一下不是。”潮磊大声地说着。
赵海生点了点头,别说潮磊这小子想显罢一下,他自己都计划着显罢了下,要不他也用不着买这么多的年货了。
1983年已经结束了,这是他回到这个年代的第一年,而这一年他的计划完成得不错。
这海鲜车已经弄到了五台了,每天都在轮着跑,一车一车的海鲜运到广州,然后钱也源源不断地“流”到荷包里。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明年是新的一年,得要继续发展,要怎么样发展,赵海生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计划。
赵海生知道如果想真正地做大做强,那就得把整个村子都动员起来,让他们都参与到自己的计划之。现在这个年头人们的思想还相对保持,如果只是空口说白话,那肯定没有人会鸟他。
这年头最好的广告就是眼见为实,所以赵海生就买了一车年货,他要用事实告诉整个角头沙村的人,跟着他走,一定有好处!
不信,你看,我一年就攒下了这么多的家当!
赵海生想得有点出神,以至于雨停了他都没有注意到。
直到一股夹着雨后清新的草香味的空气吹进驾驶室里他才回过神来。
“呵,这天气虽然有点冷,但是天气还不错,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嘛。”赵海生笑着说。
“是啊!这大过年的,如果天气都不冷,没点小雨什么的,这年都不象年了。”潮磊的油门往下踩了踩,车速一下子快了不少。
三个小时之后,赵海生终于回到了角头沙村。
“砰!”
赵海生从车上跳了下来,随手把车门关上。
“小六子、张石,你们这班小子给我滚出来!搬年货了!”扯起嗓子,赵海生大声叫道。
“来了来了来了!”
一长串的声音随之响了起来,几个人影冲着赵海生的车就跑了过来。
其实他们也知道赵海生这一车是运年货回来的,早就在等着了,用不着赵海生叫,他们听到引擎响声的时候就奔了出来了。
“啪!”“吱!”
打开车门,看着一个个的箱子,小六子等人乐了。
“还不快动手!?”赵海生在张石的屁股上踢了一脚,笑着说。
一箱箱的年货几个小伙子搬了下来,垒在车旁,很快,一群一群的小孩子首先围了过来。
赵海生乐呵呵地打开一箱糖,大声叫道:“来,海生叔请你们吃糖!人人都有啊!”
一把把的糖散发到孩子的手里,才一会,整个村子里的小孩子都向这里涌了过来。
“我要糖!”
“我也要!”
“我在这呢,我也要!”

现在能吃上糖的时候还不少,所以赵海生手里的糖让小孩子疯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慢点来,慢点来,排好队喽,海生叔买了很多,每个人都有,不用急…”
一个多小时之后,所有的小孩子才慢慢地散去。
“呵,看这些小孩子高兴的。”王铁山看到人都散得差不多了才走过来。
“来,铁叔,吃个糖。”赵海生点点头笑着说。
剥开糖果纸,把糖塞到嘴里咬了几下,王铁山说:“确实不错,这大城市里的东西就是不差。”
“如果说海鲜啥的,咱们村子里出产的就是第一,但是这些零食,还是大城市里来的东西正综。”赵海生也扔了一颗糖进自己的嘴里。
“花了不少钱吧?”赵海生看着已经空了的几个大箱子说。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花了几百块钱吧。”
几百块钱在这个年代当得上是一笔巨款,要知道这个还是到凭粮票买油米、捧着国家铁饭碗的老师也才十几二十块钱一个月的供销社年代呢,这糖也不是说买就买得了的,商品经济这个词也还没有流行开来。三百块钱绝对是一笔大的数目!
王铁竖起了大姆指,说:“海生啊,还是你有本事,这几百块钱花得连眉都不皱一下。”
赵海生笑着说:“铁叔,这大过年的,大家都高兴一下,才热闹呢。咱们赚得来这个钱,花一点也是应该的。”
“说得有理。”
“再说了,咱们也得让村子里的人都看到咱们的实力,往后才能让大家跟着咱们走,对不对。”赵海生眨了眨自己的眼睛,若有意味着对王铁说。
“哦?你有什么计划?”王铁这汉子,能在角头沙村当个第一把手的打鱼人,又敢第一个弄大船下海,自然也有着一份过人的魄力和精明,赵海生这话一说,他就听出味道来了。
“呵呵,铁叔,这事情咱们迟点再聊!反正啊,这件事情是得你大力支持才行。”赵海生买了一个关子笑着说。
“行!那就迟点再说。”
“都回了,都回了啊,吃过年夜饭再来我这里,我让大家看样新东西!”赵海生看到东西搬得差不多了,大声地叫道。
“好的好的!一定来一定来!”
赵海生现在的“人气”也相当地高,这真的说得上是“一呼百应”!
“老大,你去哪里吃年饭?”人群散去之后,潮磊对赵海生说。
赵海生一愣,才突然发现回到这个年代之后自己可是孤家寡人一个,平时可不觉得怎么样,可是这团年饭,那得是一家人吃的。
“去我家吃怎么样?”潮磊乐呵呵地说。
“去我家吃吧。”
“应该去我家吃!”

小六子和李丙辉等人也都抢着说。
“都不要吵,去我家去!”王铁笑着说。
赵海生大手一挥,说:“你们都回去吃,我去铁叔家去吃!”
潮磊这些人可不敢跟王铁抢,王铁可高着他们辈份呢。这个时候辈份在农村里可是个有份量的事情。
“也许是时候找一个…”赵海生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
(更新,要票要收藏)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乡!第四十一章年饭商大计上
更新时间:2010-10-1215:19:54本章字数:2514
来到王铁的家里,发现王铁一家都已经在等着了。
“婶子,新年好啊!”
赵海生把手里的一包糖递了过去,另外一只手还从口袋里抓出两个红包,塞给了王铁的两个小孩子说:“拿着,这是海生叔给你们的压岁钱,快高长大,读书要考第一,考一百分!”
王铁的老婆叫罗ju花,她也没有跟赵海生客气,说:“来吧,都准备好了,鸡都杀好了,酒也倒好了,你和你铁叔好好喝一顿。”
“呵,好的好的。”
“我说海生啊,你也老大小了,这婚事也得张罗了,要不婶子给你介绍一个?”罗ju花笑着问。
虽然说赵海生怎么样也是两世记忆,但是对这件事情还是不由得一下子说不出什么来,脸一下子也不由得红了起来。
“你瞎操什么心呢?海生还愁这个?如果他放出话去,这周围几个镇的姑娘哪个不得排着队让他挑?”王铁在桌边坐了下来,笑呵呵地说。
“呵呵呵!”赵海生只能是抓着自己的头说。
“你铁叔说得还真不错,只怕是海生看不上咱们农村里的姑娘。”罗ju花也笑着说。
“呵,婶子,你可别这样说,咱们也是一农民,凭什么看不起咱们农村里的姑娘?”赵海生赶紧说。
“农民怎么了?城里的小伙子有谁有你这本事?”罗ju花这下可认真起来了。
“嘿,这个是,说起这个,俺那可是不输那些城里的小伙子!”说到这个,赵海生可就美了起来。他也有这个底气,如果说和广州、深圳那些人比起来他现在还不如,但是在这个天溪县他还是自信是首屈一指的,再过些年,他还有信心绝对不输给他们!
“这个倒也是!”王铁也点头同意赵海生的“狂妄”。其实这也是事实,才这一年,赵海生就已经折腾出这个光景来了,谁说他不能折腾得更好?
关键是赵海生年轻,又有眼光,有胆子,有这两样,还怕成不了事?
农村里的年夜饭,没有太多的讲究。
主菜是鸡,而且不是小母鸡,是阉鸡。
农村里养鸡一般分成小母鸡、老母鸡,公鸡和阉鸡。
小母鸡多是生蛋用的,一般一年多就能生蛋了,而老母鸡一般是三年左右的母鸡。一窝小鸡里的小公鸡长到有冠子或者是公打鸣之后就会选出最强壮的那一到三个留下来,作为种鸡。其它的小公鸡都要阉掉,要不这些小公鸡长到成年之后,发qing期就会为了争小母鸡相互争斗,啄得头破血流、甚至伤残!
而阉掉的鸡会长得飞快,而且个头极大,长个七八斤不是什么问题,鸡腿都有成*人的小手臂大。
在农村里走亲戚的时候,不带小母鸡,也不带老母鸡、公鸡,而是阉鸡,因为这样才体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鸡长得大,一只就够好几个人吃,有份量!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多少机会吃肉,所以这种阉鸡是最受欢迎的。
今天晚上是年夜饭,又要招待赵海生,所以罗ju花就准备了阉鸡!
阉鸡的切法一定要大,绝对不能小,要不可是不够诚意!一定要半指宽、一指长!
看着油亮的大块鸡肉,赵海生不由得觉得自己嘴里的液体迅速增加。
其实,最好吃的是小母鸡,它的肉的特点是嫩和滑。
在这里有三黄鸡的说法,三黄鸡说的是鸡脚黄,鸡毛黄,鸡嘴黄。黄色必须要圆润,象是用水洗过一般,要深浅一致,这方是上等。而鸡毛黄并不是仅仅说鸡身上的毛黄,除了鸡身上的毛黄之外,最主要的是看鸡大腿上的那一层小毛得是黄色的,毛润而黄,水过而滑,就是极品。
除了这三黄之外,还得要求是走地鸡。
走地鸡判别的方法说穿了很简单,鸡主要分在很笼子里养和在地上放养。在笼子里的,由于一般笼子底下都是硬的,所以鸡的脚掌比较硬,有厚厚的茧,而在地上放养的鸡,由于泥土草地比较软,所以鸡的脚的脚掌就没有这么硬。所以说,分别是不是走地鸡,摸一下脚掌就知道了。
走地鸡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走地鸡多运动,肉结实,而在笼子里的鸡,缺少运动,肉质不够结实,这样在口感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不过这个时候的鸡基本上都是走地鸡,不过在差不多十年之后,饲料鸡大行其道,饲料鸡就是笼养的鸡,而且是吃饲料长大的,长得快,一般三个月左右就可以出笼,味道自然就相去甚远了。
“来,吃不要客气。”王铁招呼赵海生说。
在这里,没有什么女人和孩子不能上桌的规定,热闹才是第一的。再说了,王铁也没有把赵海生当外人,大年夜饭,最讲究热闹,这一家人一起吃饭才香。
夹起一大块阉鸡肉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去,皮下那厚厚的脂肪“扑”的一下就冒了出来,鸡油香一下子就充满了整个口腔!
没有来得及咬,赵海生脖子一伸,就吞了下去!
“叮!”
赵海生和王铁的酒碗碰了一下。
“嘬~~~~~~~~~~~~~~~~~”
“嘬~~~~~~~~~~~~~~~~~”
两长声的喝酒声响了起来。一口饱肉加上一满口的农家自酿的米酒,一股辛辣直窜赵海生的胃,让他的额头上马上冒出了一股细汗!
如果在后世喝酒发出“嘬”的声音,那绝对是奶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在这里,这种声音才真正的够味!喝酒的时候嘴唇紧抿,留出一个小缝,酒浸过嘴唇的时候用力一吸,发出悠长的“嘬嘬”声,平添了几分粗犷的乐趣!
“呵,这鸡够油,这酒够味!”
赵海生把酒碗放在桌子上,笑着说。
把猪养得大、把鸡养得肥,是这个时候对主人家的妻子的最好称赞!
“呵,那是,你婶子远的不说,在咱们村,还是首屈一指的。”王铁也乐呵呵地说。
这一年他在赵海生的指点之下买了大船,捕的鱼都赶得上他之前十几年捕的量了,赚了不少钱,这年过得自然也就富裕得多,所以心情好,一口酒下去,满面红光!
不管是什么年代,衡量一个男人的标准都是看他能不能赚钱,家里家外的人都是这样看,今年王铁那可真的是在家里家外都能挺直了腰杆!
“说什么呢,吃!”
罗ju花脸也红了一下,夹起鸡屁股就放进了王铁的碗里。
赵海生看着直乐。
这农村里的爱情生活远没有后世的那些都市男女那么多讲究和复杂,但是在这简简单单的一筷子菜之中就看得个分分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