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净业寺那是什么地方,平日里吃的都是素食,住的用的都不如府上,何况一去就是一个月,董氏是从来都没有去过那种地方,又怎么可能习惯呢。
“这么些年来,咱们婆媳之间还没有一起出过府,等大郎这次一走,咱们婆媳一起到山上去,府里的事情便交给慧姐她们,慧姐也该学着掌管一下内宅的事情了,将来嫁人了,这些都要用到。”顾老夫人没有给董氏多说的机会,“吴姨娘那边既然要跟着去西北,怕是收拾东西方面也不好弄,毕竟她一个姨娘也没有什么东西,你过去看一看,看缺什么东西都给她带上,毕竟是跟着大郎出门的,到了那边也别让人笑话了。”
顾老夫人也用话在点董氏,既然让吴姨娘过去那边,就不要弄得小家子气,也多拿些好东西出来,省着到外面让人笑话。
董氏笑着应下,从世安苑里出来之后,才咬了咬唇,不过说起来董氏还真的变了,并没有像往次那样又砸东西又发脾气的,还真是听老夫人的话,去了吴姨娘那里了。八匹说今天四更,有事,请包涵
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触
吴雪芹还不知道林攸宁的真正身份。
董氏到她院子里的时候,一边说东西帮她准备一些,一边就聊起来这些日子里发生的事情,吴雪芹平日里只在自己的院子里,也不与旁人走动,自然是听不到旁的动静,可是这次却听说了,林攸宁竟然是刘丞相府的外孙女。
吴雪芹在心里不是不嫉妒,为什么林攸宁的命运就这么好,被定远侯府收养,现在又成了刘丞相府的外孙女。
董氏看到吴雪芹脸上僵住的神色,笑道,“这件事情你听了之后确实应该惊讶,就是我听说的时候,都被吓到了,怎么也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不过宁姐这命也真是够好的,当初被人偷走了,先是被林府收养,最后又是到定远侯府这边,如今又变成了刘丞相府的外孙女,你说她的命好不好?说起来我都是羡慕。”
“夫人是大家子出来的,岂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吴雪芹挑好听的说,可是她的心里却忍不住一阵阵的失落。
她甚至觉得无力。
明明她这么努力,为什么连一个养女都比不过呢?
如果放在现代,林攸宁那就是逆袭呀,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
董氏看差不多了,便笑着又说了几句,这才起身走了。
杨桃在侯府里呆了几个月,倒是脑子变聪明了,“奴婢倒觉得夫人这是在挑拨呢,姨娘可千万别上这个当,若是让侯爷厌了的姨娘,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放心吧,你都能想到的事情,我怎么可能想不到呢。”吴雪芹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恹恹的也没了精神,“反正有夫人那边准备东西,咱们只管把贴身用的东西带着就行了,其他的也不用收拾。”
吴雪芹还想说就让夫人去装贤惠吧。
不过当着杨桃的面,吴雪芹到底没有说出来。
林攸宁回到东府那边,却接到了丞相府送来的信,只说是刘丞相想见她,让她抽空去一趟丞相府。
因为大皇子的事情,林攸宁现在哪里还敢乱走,最后想了又想写了封信,让郭嬷嬷家的男人送到了丞相府那边去。
当天下午,郭嬷嬷的男人回来的时候,也把丞相府那边写的信也捎了回来。
信是刘老夫人回的,在信里一直叮嘱林攸宁不必出府,一边又说她外祖父怎么不为人着想。
林攸宁抿嘴笑了笑,只觉得外祖母与外祖父之间的感情很好,已经这把年岁了,外祖母有时还像个孩子似的脾气。
一个女人永远长不大等小孩子似的,那也只能说明一个原因,那便是男人很宠这个女人。
这件事情林攸宁也没有放到心上,至于兄长那边,林攸宁会让山梅他们过去看看,再带了消息回来,自己则是留在府上收拾着东西,准备到西北那边去。
可谁能想到,第二日一大早,刘老夫人夫妇便上门了。
林攸宁听到消息之后,忙往外面去迎人,将两个人迎到花厅里的时候,又是让人上茶和点心。
“我跟你外祖父过来,也就是想跟你说说话,这些东西就不必弄了,让人都退下去吧。”刘老夫人开了口,林攸宁这才让人退了下去。
没有了外人在,刘丞相才开了口,“大皇子那边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这一次没有伤到你,一定不会放手,这件事情有点复杂,其中的细节我也不必与你多说,你现在能这样警惕很好。你能跟定远侯去西北那边,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远离京城这边,大皇子的注意力也便不会放在你这边。”
刘丞相没有说的是,他与咸王那边,对大皇子来说也不算是很重要,只不过是眼前大皇子觉得,拉的人站在他那边越多,才越有底气。
所以等过了这段日子,大皇子也不再揪着这件事情,便也就好了。
刘丞相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明明知道宁姐是他的外孙女,大皇子还出如此狠毒的手,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忌讳。
刘丞相心下想到,自己当年不过是一时之间做下的选择,竟然会埋下今日的祸根,哪怕他此时与大皇子断了,可是日后如果太子那边继承大统,只要大皇子这边捅出来,他仍旧是那个大皇子的人。
“侯爷那边也是这么想的,外祖父只管放心吧,以前是没有想到大皇子,会在京城里就这样做,所以也没有什么防备,如今除了那件事情,自然是不会再有让他着手的机会。”林攸宁对这一点有信心,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外祖父,“不过外祖父只管放心,想来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能继承大统的也是圣上认准的人。”
算一算也没有几年了,李永宁也不担心这个,反正她现在还小,跟着大哥哥去西北那边呆上几年,回来之后,相信大皇子就已经成了阶下囚。
到那个时候还有什么害怕的?
刘丞相眸子一闪,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外孙女,竟然有这样的远见,或者是这些她是从定远候那里听来的?
若是定远侯能这样想,那这事情就十有*是这样了。
心下有了衡量,刘丞相面上也没有表露出来,中午和刘老夫人在东府这边用过饭,顾宜风那边得了信也赶了过来,刘丞相和顾宜风在朝中总要碰面的,不过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来往,刘丞相这个人脾气看着有些孤僻。
此时两个人在朝下身份也换了,攀谈之后刘丞相对顾宜风也很满意,难得刘丞相还喝了酒。
等上马车的时候,刘丞相明显是喝多了,是被顾宜风扶到马车上去。
刘老夫人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没有多说,不过看得出来,她眼里含着笑意,第一次见到定远候的时候,刘老夫人还很不满,此时对她他却是真的满意了。
能这般放下身份,可见心里是在乎宁姐的。
一个男人把女人放在心里,这比什么都重要,刘老夫人是过来人,女儿已经早早地离世了,外孙女又是这么的命苦,眼前看着倒也不错。
第二百六十九章 攀谈
送走了刘丞相夫妇,林攸宁跟着大哥哥回到了府内。
林攸宁一边走一边道,“原本是不想叫大哥哥的,不过外祖父这边总是说想见见大哥哥,也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想着他是个老人家,想法可能比较多一些,这才让人给大哥哥送信。”
林攸宁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好叫大哥哥过来,毕竟大哥哥只是个肩挑。
“你外祖父与外祖母也是关心你,总想看看你的夫君对你到底好不好?老人有这样的想法,那也再正常不过。”顾宜风意有所指地点了一句。
他面上的神色不变,继续大步的往前走,一旁的林攸宁听到他的话之后,心一紧,偷偷的抬起头来,用眼角扫着大哥哥那边,见他并没有什么旁的意思,暗想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是啊,老人年岁大了,总是多担心这些事情,哪怕是朝中的重臣,也度不过这个。”林攸宁胡乱的接了句话。
“东西收拾的怎么样了?多带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也让李四那边给你准备了些,毕竟你初到那边去,也不知道到那边之后会具体缺什么,有些看着很普通的东西,结果却恰恰到那边之后就买不到的,这些我都已经让李四备好了,以后到那边你手里缺什么?只管朝李四要就是。”顾宜风已经转了话题,他觉得宁姐就像一个敏感的小刺猬,你只要一靠近她,马上就会把浑身的刺都竖起来。
他与宁姐一直以兄妹相称,只怕这些年来在宁姐的心里也一直把他当成兄长,顾宜风不着急,他觉得他有很多时间慢慢的去让宁姐对他的看法改变,也慢慢的在无形中改变与他之间的关系。
“以后李四就放在你这边,我看你身边也没有一个能跑腿的。”顾宜风又补了一句。
“这怎么行?我这边还有郭嬷嬷家的男人呢,平日里我也不去什么地方,也用不到人,李四是大哥哥身边的,就让他留在大哥哥身边吧。”林攸宁忙着拒绝。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大哥哥要把李四放在她的身边了,以前她不同意,现在也不想同意,毕竟是大哥哥身边真的不能缺少李四,何况现在她身边应该是有暗卫的,既然有暗卫了,就更不需要李四了。
大哥哥没有把事情点出来,林攸宁也不好说,只能在这里装糊涂。
“到了西北那边,就都住在一起,我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大营里,所以李四更在我那边,也没有什么事情,就让他跟你留在城里,他进大营那边也方便,这样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能过去禀报我。”顾宜风倒没有多说旁的,是直接把这件事情就定了下来。
林攸宁有些气乃,大哥这明明是在征求她的意见呢?可是每次到最后,都变得霸道的直接把事情就定了下来。
顾宜风看她不说话了,面上闪过疑惑之色,“李四跟你去,跟在你的身边等到了西北那边,平日里你不愿意在府里呆着,可以让他陪着你到城里四处的走一走,毕竟他对那边很熟悉,人土风情也懂。”
这事跟她解释,为什么让李四跟在她身边吗?
林攸宁又觉得自己太娇气了,大哥哥一番好意,她还却在这里生气,又觉得自己太小孩子气,面也微微一热,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西北那边风沙大,一年四季干燥的时候多,我在地理志上的时候也看到这样写,不知道他们那边都能种些什么蔬菜?”林攸宁也不好意思再纠结在这个事情上,算是变相的同意了。
看着她这小矛盾的样子,顾宜风的嘴角翘了翘,一边回答着她的问题。
“那边有一种白瓜,既能当水果吃,也能当菜用,而且白瓜会让人很容易补充身体里的水分,在那边算是最好的水果。也很受大家的喜欢。”顾宜风见她脸上满是疑惑和困惑的样子,就继续给她解释道,“白瓜比西瓜小,里面也是黄色的,吃着不怎么甜,不过却很不错,特别是喝过酒之后,吃点白瓜,很容易解酒。”
“那真很神奇。”
“白瓜放的时间长,能放在地窖里一年都不会烂。”顾宜风接着解释,“是一位老农自己嫁接弄出来的种子,那边还有四宝茶,用大枣和冰糖泡的茶,喝着也能很解渴。”
毕竟那边的水少,气候干燥又多是风沙,人们弄的东西都是能瞬间解渴的。
两个人边说边走,一路到了正屋,林攸宁才问起他的事情来,“大哥哥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这边只需把京郊那边的事情交代一下就可以了,只是咱们这次去西北那边,吴姨娘也会跟着一起。”顾宜风坐下来之后,便细细地跟她说这件事情,“吴府和国公府那边,都是站在大皇子那边的。吴姨娘进府里之后,我一直冷着她,也是不想吴府那边扯上关系,这次董氏让吴姨娘跟咱们一起去西北,我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与其放在府里,让他与吴府那边联系,暗下里做什么手脚,倒不如直接到西北那边去,身边都放着咱们的人,让她的信也递不出去,不管她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咱们都要防患于未然。”
小丫头听他说起吴姨娘的时候,脸上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神色,顾宜风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太远,看来想让眼前这小丫头吃醋,眼前怕是不能了。
林攸宁还一边点着头,“原来大哥哥是有这样的计划,那这样一路上我也让山梅她们盯着一些。”
顾宜风点了点头,“这倒不必,我的计划是咱们先一路往西北去,吴姨娘和马车还有东西在后面慢慢的走,等到了西北那边之后,在府里的时候,你再多盯着她一些便可以。”
话说到这里,顾宜风的声音顿了顿,“董氏让吴姨娘跟着我一起去,也是想让我身边有个能贴身照顾的,这件事情她也跟你说过吧?在让吴姨娘进府的时候说是报恩,我也没有想过真的会碰她。我遇刺的那件事情,现在还没有调查出来。”
第二百七十章 分析
林攸宁瞪大了眼睛,她想了想,面上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来。
“大哥哥的意思是说你遇刺的事情,可能是个陷阱,也可能是个圈套,吴姨娘也是这里面的一颗棋子?”林攸宁有些不敢相信会是这样。
她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在她看来,吴姨娘那个人是有自己的骄傲的,虽然是个庶女,却一直比嫡女活得还要好高傲。
有着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从小又被吴府宠着成长的,如果不是因为吴楚豪和冯玉芙的事情,相信吴姨娘的命运应该会很好。
顾宜风似乎料到了她会这样,“他是被吴尚书宠着长大的女儿,吴尚书费了这么多的力气把她养大,不可能就这样成为一颗弃子,再说这件事情我分析过,那天怎么会就这么巧?她就能救下我?她不过是一个宅内的女子,能在刀砍过来之前,就挡在我的身前,她的速度并不快,毕竟是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但是她却能做出这么快的反应,就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很反常。”
“大哥哥说的确实很对。”林攸宁原本对吴姨娘的印象还没有太差,但是此时此刻听到大哥哥的分析,却突然之间就不喜欢起他来。
“这件事情也不过是我自己片面的分析,具体怎么样还要暗下里慢慢的观察,到了西北那边,你也多注意些。”顾宜风把事情交给她,看着小丫头用力的点点头,他勾起唇角,露出一抹笑来,“不过你也不必如此紧张,到了西北那边,就是咱们的地方,如果她是个聪明人,想来也不会多做什么。”
说到这里,顾宜风的眼里闪过一抹冷冽的寒光,即使她做什么,那就更好了。
不用他再多让人盯观察,直接就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更好?
但是如果是冤枉她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在内宅妇人,那就更好了,和侯府也不差她一口吃的。
顾宜风是个典型的古代世家男子,在他认为,吴姨娘虽然救了他,他已经把人抬到府里了,这已经算是把人情还过去了。
如果他不报恩,只给一些东西,以吴姨娘的身份和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大可以直接嫁到富商家里去,一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富商。
两者相比较起来,在侯府里哪怕不受宠,起码一辈子能安安妥妥的,身份更是高过一个富商的填房。
这也是为什么人抬到府里之后,并没有对对方好,而顾宜风一直不会觉得愧疚的地方。
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林攸宁想提醒让大哥哥回去,可是见大哥哥又让人把棋盘拿过来,便也没有多说,一下起棋来,不知不觉就已经是深夜了,见外面的已经这么晚了,林攸宁就更不好让大哥哥回去了。
不过想到那天,她靠在大哥哥的怀里醒来的时候,还是悄悄的退回来的,每到这件尴尬的事情,林攸宁都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大哥哥没有发现,一边又想着两个人落难的时候,在山上的那一晚,大哥哥也是搂着她睡的。
或许大哥哥就一直把她当成妹妹,哥哥照顾妹妹,这样一想便也不觉得两个人之间的举动有什么怪异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中间还是隔了枕头,放枕头的时候,林攸宁都有些不好意思,更不敢往大哥哥那边看,毕竟当初在山里的时候,两个人可是搂在一起休息的。
外面的灯被吹灭,让她也松了一口气。
纱帐里漆黑一片,林攸宁躺下不久,便感觉到大哥哥进来了,纱帐被抬起又放下,随着大哥哥躺下的声音,四下里终于安静了。
“嫂嫂那边不会多想吧?”林攸宁马上想到了董氏。
“在影水苑那边,往日里我也是独住在林轩阁那边,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一个人独睡,不过躺在这东院,倒觉得很放松,也不会失眠,这倒有些奇怪。”顾宜风答非所问,“你从听雪堂到这边,会不会不习惯?我记得你喜欢听雪堂那院子里面的桃树,待开春的时候,我让人把桃树都移到这边来吧。”
“还是不必了,我如果想看,离的这么近,直接过去看就行,那是百年来一直种在院子里的,如果移动了,万一死了怎么办?”林攸宁见大哥哥不愿说董氏,便也不再提起,她侧过身子,见大哥哥是平躺着的,“大皇子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其实她觉得她在这府里还不知道会呆几年,移过来之后,也不过是看看,将来她还是要离开的。
“大皇子那边,现在自己的事情还顾不上来,江南那边水患,是大皇子派过去的人,河堤没有修好,已经加了很多的人,圣上震怒,大皇子已经收拾东西启程往江南去。”顾宜风的声音很很轻,“大皇子没有出过远门,一路上应该受不少的罪。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怎么过的,咱们这边他也是有心无力。”
林攸宁听到这些话,脑子里突然之间就蹦出了个想法,所以直接就问了出来,“大皇子去江南那边,是大哥哥跟皇上提议的吧?”
甚至大皇子在路上会遭什么罪?林攸宁都会觉得,应该是大哥哥暗下里做的手脚,可是又觉得不可能,大皇子毕竟是个皇子,大哥哥如果这样做,圣上那边又会怎么想?
“我不过跟圣上提了一句,大皇子该历练历练。”顾宜风到是没有瞒她,人也侧过身子,面对着她。
这突来的动作,林攸宁哪里能料到,心微微一紧,本能的想翻过身子去,可是想着这样一来,怕是让大哥哥又误会了,这就强忍住,在黑暗里与大哥哥面对着面。
“那这样明目张胆的做,大皇子一定知道是大哥哥针对他,会不会暗下里来做什么?”林攸宁敛了敛神色,让自己尽可能的说话语气平稳。
虽然是四下里很黑,不过因为早就习惯了黑暗里看东西,所以能看到对面大哥哥也在睁着眼睛看她。
大哥哥以前从来不会这样,林攸宁越来越摸不清大哥哥到底是想干什么呢,一时之间又觉得是自己多想了,大哥哥也说了,与她在一起的时候很放松,若她再往旁处想,把大哥哥想的那么龌龊,她心里都会惭愧。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吐露
顾宜风听了之后,淡淡一笑,在黑暗里他的笑声虽然很低沉,可是却像有一种力量无形中直接敲到别人的心上。
“大皇子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就让人把你绑走,我不过是在圣上面前这么提了一句,大皇子也知道我是为什么这么做。现在已经是撕破脸,就看谁技高一筹,以前大皇子与太子之间,我是不打算介入的,不过眼前这样看来怕是不行了。”
“都是因为我,才害得大哥哥现在要介入这样的事情。”林攸宁心里愧疚,明明自己从活一世,竟然还给别人天这么大的烦恼。
不过她也安慰自己,现在把大皇子得罪了,偌大皇子登上,皇位,将来一定会对定远侯府发难,要想保住他们这些所有人的命,就只能把大皇子给扯下来,扶持太子登基。
但是上一世林攸宁也是知道的,太子登基了,而且是个明君,现在大哥哥站在太子这边,怎么也应该算是从龙之功,皇上那边应该对大哥哥更满意一些。
这算不算也是因祸得福呢!
想到这些,林攸宁就不得不担心外祖父那边,毕竟他是在大皇子那边过的人,现在虽然与大皇子不在一起,可是太子登基之后,真的能不追究这件事情吗?毕竟外祖父已经算是背叛了太子。
“这件事情与你无关,你不过是个引子,也是被扯到这件事情里来了,相信你外祖父那边也明白是这个道理。”顾宜风的声音顿了顿,“不过今日跟你外祖父说话的时候,你外祖父却问了我一些问题。”
“外祖父问的什么?”
“我想知道你是在哪里听说外人议论你外祖父与贤王府事情的?你又是怎么敢肯定太子那边一定会成事?”黑暗里的顾宜风的声音很轻,听在林攸宁的耳里却是的身上狠狠的敲了一下。
“外祖父这么问大哥哥的吗?”
“我从你外祖父的话里,能听的出来,你外祖父一直认为,是你从我这里听说了,然后才告诉他的。”顾宜风把自己的分析也说了出来,“往日里,我与你外祖父从来都不走动,当初看到你兄长送你的那支簪子的时候,我也在猜想过你的身世,不过那时候见母亲没有提起来,你大哥又不想说,所以我便没有提起。毕竟刘丞相在朝中,人一向孤僻,而且向来他的门生都是阴狠之人,连带着牵连着你外祖父,在别人的印象里也是那种人。我想着你兄长不认你外祖父一定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今日跟你外祖父谈话,听到他主动跟我提起这些,看得出来你外祖父其实是一个很严肃又古板的人,他一心忠君,能选择大皇子那边,应该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没有说我也不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