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的,只知道醒来的时候是被院里的小孩子笑声给吵醒的,而身旁的爷爷早就不在了。
起来叠了被子又洗了脸,二春才推开门往院子里看,只见有两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围在兔笼子的旁边,张老头给他们讲着兔子的事,让两个孩子不时的发出惊呼声,弄的很是热闹。
二春笑道,“你们家都住附近?”
两个都是小男孩,长的黑瘦,看着却挺精神,眼睛大脸盘方正的那个先开了口,“昨天你们搬家的时候,我就趴在墙上看。”
二春就笑了,“噢,原来是你啊,见我看过去马上又收回头去了?”
小男孩脸一红。
另一个长的比他矮半头的抢过话,“我叫小胖,周小胖,他叫赵刚,刚子没有妈,他家就他和他爸,平时他爸上班,就他自己在家,我们两家住隔壁,你家和我家隔着刚子家。”
别看他人小,说话却利落,把家底都给抖了出来。
赵刚红着脸瞪着周胖,“再说我揍你。”
周胖马上就老实的憋了嘴,两个孩子的举动,把二春逗笑了,“你们好好玩,既然是邻居可不能打架,都没有吃饭吧?我去烙糖饼,你们要不要吃?”
周胖欢喜的直说要,就是一旁先前发火的赵刚也眼睛瞪得大了起来。
“我们看兔子,你去做吧,再炖点肉。”张老头也高兴家里有孩子。
二春应下,这才抱了木头进屋去做饭,烙饼用了不多少的面,家里的白糖也是上次部队来人看李颜宏的时候拿来的,二春昨天收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李颜宏放给拿来了。
二春先炖了肉,肉在锅里炖的时候,她就和面又把一个个糖饼擀出来,等肉出了锅,刷干净在锅的四周抹了猪油,就把饼贴了进去,农村的大锅一锅可以烙七八个饼也不挤,二春烙了三锅,装的满满一盆,把饭菜都摆上桌了,才推门叫人吃饭。
两个孩子哄吵着挤进了屋,也不觉得第一次来害怕,进了里屋看到桌上的肉和饼,张了张嘴到没有先上桌子,只站在地上等着张老头和二春进来。
张老头看他们很懂礼貌,越发的喜欢,“都别看着,上炕吃饭,管够。”
两个孩子这才欢呼的上了桌子。
饭吃到一半,就听到院门口有唤小胖的声音,周胖只顾着吃抬头应了一声,也不动,二春怕对方担心,去了院里,就见院门口站着一个妇女,看着有四十多岁的样子,人又瘦又小,就像营养不良一般,见二春打量她她拘谨的搓了搓手。
“这位同志,我是住东院的,有没有两孩子到这来玩?”这人正是周胖的母亲王小翠。
二春笑道,“嫂子是小胖的母亲吧?家里正好烙饼,我就让小胖在这吃了,让你担心了,快进屋吧。”
“这怎么好。”王小翠一脸的不好意思,“你们刚搬来,没有过来看你们,哪还能在你家吃。”
“不过是个孩子,能吃多少的东西,嫂子快进屋吧,外面也怪冷的。”二春邀她进屋。
王小翠这才腼腆的跟着二春进了屋,张老头见家里来人也高兴,知道是小胖的母亲,招呼着人也在家里吃饭,王小翠慌乱的说不用,看她吓到的样子,二春也就没有多客套。
到是周小胖吃了三个糖饼,还想吃被二春拦住了,“一次吃太多撑坏了,没吃够等会儿我包几个你带回家去,等消消食饿了在吃。”
周小胖高兴的应下,王小翠慈爱的看着儿子,又感激的对二春道谢,赵刚在看到二春拦着周小胖不要再吃之后,他也放下了筷子说吃饱了,二春也没有多说,不过等送他们出去的时候,给他们一个人包了五个饼子,王小翠一直不肯要,还是二春说她再拒绝就生气了,王小翠才接过去。
第246章:生意
送走了人,家里就变得安静了。
张老头叹了口气,“要是家里人口多点就好了,天天能这么热闹。”
“爷爷想热闹还能不容易,你的老战友不是很多在市里吗?你可以找他们去啊。”二春收拾着桌子。
张老头眼睛一亮,拍了拍头,“你这丫头,可真提醒了我。”
二春笑了,还是叮嘱道,“去可以,不过不可以喝酒,不然下次我可不让你去。”
“好好好。”张老头连应着好,穿了大衣就出了门,又不放心孙女,“有人来叫门也不要开。”
二春笑道应下,张老头这才走。
二春一个人在家收拾完外屋,也没有闲着,到底刚摆来,昨天搬东西的时候虽然都按着指定的地方安置了,但是找些东西也不方便,二春就把平时要用的都翻出来归拢好,又把自己的衣服都翻了出来。
在农村的时候,她一直穿肥大的衣服,上辈子是太愚昧,觉得胸太大丢人,所以遮遮掩掩的,重生之后她也不想打扮的太出挑,毕竟是在农村又是那个时候,二春也没有太去注意穿着。
如今搬到了城里,不管城里人怎么看不起农村人,二春觉得都该先改变自己,胖大的衣服也好弄,从里面把线折了,直接剪下去就可以,剪下来的布可以留着做哥吧纳鞋底用,也不浪费。
二春把衣服和裤子剪的的合体之后,没有缝纫机,农村人都是用针线自己缝,二春坐在炕上缝衣服时,脑子也没有闲着,想着要做点什么生意来挣钱,现在这个时期不对,后世看到的那些指定是不行,唯一行得通的也就是做点吃食,这个也不会让人拿出来当反面的教材。
近下午的时候,二春的衣服才缝出一半,她揉了揉脖子下了炕,到院子里散散心,就见院门口着着个人,中年男子,不知道站在那多久了,二春家的门二春不有插,他就推开一半的大门,人站在大门坎那里也没有往里走。
二春吓了一跳,“你找谁?”
想着这是城里,也不会有什么坏人,但还是警惕的看着他。
中年男子搓了搓手,二春一看这个动作,就想起了王小翠,有这样动作的人多是老实人,难不成是周胖的父亲?
正当她猜测时,对方开了口,“我是赵刚的爸爸,听说今天赵刚在你家吃饭,我是过来道谢的,我总不在家,这孩子多亏了左邻右舍的照顾,你们家刚搬来就给你们添麻烦,真是不好意思。”
“原来是赵大哥啊,你说这话客气了,大家邻居住着,再说不过是个孩子,吃点饭还用道啥谢,以后你不在家,就让赵刚到我家来吃就行,我爷爷也喜欢他们,说看着就懂事。”二春想到自己猜错了,忍不住笑了。
赵天笑了,两边脸颊上的皱文堆到了一起,看得出来是常年做苦活累的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听大妹子说话就是个实在人,也不满你说,咱们这一片住着的多是从农村搬来的,也不像他们城里人那样谁看不起谁,我是做木工的,平时找些零活,也没有啥拿得出手的,大妹子要是有什么想要打的东西就找我,千万别和我客气。”
二春面上露出惊喜来,“真的?我还真有东西要打。”
赵天听了也高兴,“大妹子想打啥?”
“我想打个简单能上面坐锅的灶子,早上去外面街上卖点吃食啥的。”二春用手比划着出大小来,“不用太大,能安置在三轮车上,这样进出方便也不费力。”
赵天显然没有听过还能这样的,二春看他一脸越发不明白的样子,恍然大悟的拍了拍头。
是啊,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那样弄的,那这样弄是不是一个商机?
二春心下机动,“赵大哥,要不这样,我先在家里画个图,到时拿去你看,就是在三轮车上坐个炉子,炉子上面有个锅,而炉的四周打个台面,挨着炉子的地方最好用铁皮之类的,其它的地方可以用木板。”
“行,那大妹子先画个图,我大体也明白一些,等画出图咱们说细节。”赵天听了又新奇又高兴,可他到底是个老实的人,嘴也笨,也不知道说啥。
两人说好之后,二春回屋去画图,赵天也回了自己家。
等晚上张老头回来的时候,见孙女一脸的高兴劲,笑问道,“有啥好事?”
二春就把白天的事说了,又把自己画的图递过去,张老头拿过图看了半响,也看明白了,笑道,“二丫,你这个法子好,简单又方便,也不费力。”
二春到底是偷了别人的想法,也不好意思邀功,“爷,你看咱们去卖面怎么样?我想好了,没有那么多的白面,咱们可以用苞米面,做辣子,手指上挂的小铁皮圈得空看看哪里能做咱们做一个,这样冷的天,吃一碗辣子,一定有人买。”
辣子是辽宁那边的小吃,张老头打仗的时候去过很多的地方,就把这个做辣子给学会了,其实做起来也简单,像八字的铁皮圈一边像指环一样的套在手上,另一个空圈在手掌内,把和好的苞米面揉成团,放在两掌之内挤压,让面团从掌内的铁皮圈钻过去,就一条条的像面条一样。
不过这个东西要现吃现弄,锅里的汤滚开着,然后在锅上面挤辣子,煮熟之后捞出来散上辣椒油,吃起来格外的带劲。
张老头听到孙女提起这个,就回忆起了过去,也格外的有感触,“好,那就做辣子。”
晚上吃过饭之后,张老头爷孙俩一起去了东院的赵刚家,二春把画的图细解释给他听,赵刚人看着木纳憨厚有些笨,可是在做活这方面却很有天赋,二春一点就透,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来。
说完后,二春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赵大哥,这个要是有人看了一定会想要,如果有人要你就做,这也算是你的独家专利了,要是活多,你也不用总出去找零工。”
第246章:交往
赵天是个老实人,这东西是二春设计的,现在他却拿着出去卖钱,哪里好意思,忙着拒绝,再说这样的事他一辈子也没有干过。
他忙着说不行,“我现在虽然打零工挣的不多,但是都是靠着自己的手艺挣钱,能挣多少是多少,花着踏实,这东西是大妹子设计弄出来,我哪能就去占便宜。”
“赵大哥,你也说了,这是我设计的,可做出来的却是你,再说这个你还不收工钱给你们做,这个东西我留着又有啥用?早晚有人看多了也会做,这事你就别客气了,这也是你应该得的,再说大哥有这样的手艺,以后找你帮忙的时候还多着,你要是拒绝了,我下次也不好再开口求你帮忙。”二春把话这么一堵,赵天到不好再推辞了。
接下来又细说了一下细节,二春和爷爷这才回家,城里的房子院墙都是用红砖垒起来的,冬天再冷也能挡了许多的风,所以和农村比起来相比暖和很多,张老头回来后,也不进屋,就蹲在院子里看着兔子,一边抽着旱烟。
“爷,你是不是觉得在城里憋的慌?没有地方可去?也找不到说话的人?”二春看到爷爷孤单的背影,有些心疼。
又一边暗想是不是她这样做决定是错了?
爷爷都这么大年岁,老辈人又有落地归根的想法,她却任性的带着爷爷离开老家,搬到这城里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
“是有点。”张老头说实话道,“这城里看着挺好,可我就觉得像少了点啥,也是刚搬来的缘故,慢慢就习惯了,你看看我那些老战友,还不是一个个活的开开心心的,在爷爷心里爷爷怎么样都行,只要你好好的就行。”
“爷,等将来挣了钱,咱们自己买房子,然后再回乡下盖个大瓦房,这样你想住哪都行。”二春语气肯定,她是相信一定会这样。
过几年改革好了,她可以把自己的那些创业的想法都实现,相信日子一定会好过起来。
张老头笑道,“好,爷爷就等着享福。”
二春看了无语,显然爷爷是跟本就没有相信,不过想想也是,爷爷哪里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呢,她因重活一辈子到是都知道,所以也不多解释。
爷孙俩在城里的日子过的悠闲,二春在让赵刚打移动的小摊位之后,就一边去打铁的地方把做辣子的八字指环给做了,张老爷每天仍旧是出门去找老战友,有时晚上都不会回来吃饭,要不是想着刚搬来怕孙女一个人不安全,张老头打牌打的就差晚上也不回来。
离开了村里,没有了那些乱七八遭的事情,二春整个人的笑颜也多了起来,这一片住的多不是本地的老户,很多都是从乡下搬来到城里打零工的,和他们相触也愉快。
几天之后二春也了解到王小翠性子老实,嫁的男人周民却是个脾气暴燥的,每天隔着赵刚家都能听到他的骂声,不时的还会动手,二春到没有听过王小翠的叫喊声,只是在隔天遇到的时候,就会发现王小翠脸上的青肿。
周胖看着性子活,每当这个时候都会跑到二春家来看兔子,一个人静静的蹲在那默不作声,二春觉得这孩子其是个人懂事的,也心疼他,总是留着他在家里吃饭,又叫上赵天,有时赶上赵天在家,二春也叫赵天过来吃,赵天不来,二春就让赵刚把饭给送过去,这样一来,隔天就能看到赵天给做了一把小椅子或者小桌子之类的东西。
二春知道他是个老实的,总觉得不想占人便宜,便也没有客气的就收下了。
另一边李德在二春搬走之后的第二天就又进了城,下车之后李德就直奔王云租住的地方,王云到也在家,人在炕上做着小衣服,李德见她并没有出去,也没有和人来往,安份的一个人过日子,心中满意,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了放。
“咋又过来了?你家老娘们没怀疑?”王云见到他来还挺惊呀的。
李德一大早就赶车也累了,脱鞋上了炕,“小萍有了身子,她让我进城来找铁柱回去。”
王云笑道,“那可是好事,你这要抱孙子了。”
“抱孙子又咋样?将来等他孝敬我我早死了,还是自己的儿子好,能借上力。”李德看着王云微微鼓起的肚子,脸上也有了笑意,“这几天一个人咋样?算算日子,去医院检查该行了。”
“我也打算这两天过去查查,既然你来了,就陪我一起去。”王云说起这个,也是一脸的担忧,“没有准生证,这孩子咋生?孩子的户口也不好落。”
骗周围的人到是能骗过去,只说孩子是个遗腹子,可医院和政府那边骗不了,她男人都去了多少年了,这个时候怎么可能有遗腹子呢。
“这事你不用担心。”李德早就想到了,“小萍不是有了身孕吗?到时我去队上开证明,到时只说丢了,然后再开一张,等你生孩子拿队上的证明就行,落户也就不成问题了。”
“这样行吗?”王云觉得不妥。
李德笑道,“到时我写证明,也不写谁的孩子,到时让赵胜天给签个字卡个戳就行,谁知道咋回事。”
王云这才笑了,“既然你都想到了,那我就放心了,不然放在心里总是个事。”
“对了,张家爷孙俩搬到了城里。”李德上次和二春只是坐一趟车,回家之后才知道他们家搬进城的。
“真进城了?”上次只说猜测一下,没想到是真的,王云又追问道,“那老李呢?调回城里来了?”
李德不愿听她提起李颜宏,“他还在村里,我看调回城里难,要真能调回城里,他还能这么消停?”
显然是跟本没有看得起李颜宏。
王云刚刚也是一急,眼下冷静下来,便也不再多说,“都是外人的事,和咱们也没有关系,只是不知道张家爷孙住在哪里?你来回也注意些,别让他们注意到。”
第248章:故知
李德到了城里,也没有急着去找儿子,到是在王云这里先过起了舒服的小日子,村里那边王香每天都盼着家里的男人和儿子回来,只是这一去三四天也不见人回来,心里着急却也没有办法。
李颜宏那边在付磊说过要搬过来之后,隔天他就和王健搬了过来,他们住在了西屋,李颜宏搬到了东西,也没有什么要搬的东西,就是一个行李卷,加上一个包,里面装着些书和生活用品。
吃饭的时候他们仍旧回到知青那边去,平时除了上课,两人就呆在这边也不过去,他们不过去,到有人过来,孙悦就总爱往他们这边跑,前几次她也试着和李颜宏说话,不过李颜宏每次都是在炕上躺着,人就像睡了一般,孙悦也不好过去打扰。
这样几次之后,孙悦也知道李颜宏是不爱与人来往,又没有旁的办法,只能认命,再往王健他们这里来的虽然少了,不过也是一天来一次呆个一两个小时才走。
一个女孩子,王健也不好意思说不让人来,只是每次孙悦走的时候,都会不满的唠叨两句,付磊不爱说话,孙悦来了只能他陪着说话,他觉得把该说的话都说没了,实在找不出话来,两人干巴巴的坐着又尴尬,弄的王健也心烦。
孙悦在这边的举动并没有让人注意,主要是知青那边也很心,刘文青与赵美丽的事情算是定了下来,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刘文青每天都到赵家去吃饭,显然是个上门的女婿一般,刘文青有眼色会办事,赵胜天虽然不怎么喜欢,不过接触下来也很满意,唯一担心的就是将来怕拿捏不住,卫铁军与田小会的事也不知道是被谁给传出去了,村里人也都知道了,这样一来,孙悦住村西头跑,刘文青和卫铁军都处了对像,只剩下董壮和蒋红,蒋红自己喜欢的人喜欢了别人,喜欢她的也去和别的女人在一起,脾气了烦燥起来。
董壮又是个嘴欠的,没事就拿话来刺蒋红两句,弄的蒋红天天像发疯一样的和他吵,知青这边各个各自打算,城里那边二春要的东西也打了出来。
按着打出来的大小,二春又买了一口小锅坐了下去,和她画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她想不到的也都弄了,可以说是完美,二春还特意炖了肉往赵家和周家送了一份,她知道赵天一定不会过来吃,又不喜欢周胖那个脾气不好的父亲,就直接把菜送过去,便也没有叫人到家里吃饭。
算着日子搬到里也近一个月了,已经进了三月中旬,二春见流动的摊子做好了,就和爷爷商量着出去卖面的事,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买,二春也没有和太多的面,只弄了一盆的苞米面,又把家里的猪肘子上的大骨头卸了下来熬汤,只等着明天早上出去卖面的时候用,往煮面的汤里加四五碗骨头汤,其他的用清水,这样煮出来的面也是香的。
做辣子简单,也没有太多要准备的,城里都烧蜂窝煤,正好方便了流动摊子烧炉子,不像烧木头的时候总往里面添,这个添一次煤,可能用些时候。
二春擦了擦额上的汗,“爷,你开支的日子也要到了,你得回去镇里,到时和镇里说说,看能不能转到城里来领工资,也省着每个月都回去折腾。”
家里以前存的钱还有,到也不是急着非要按月回去开工资,不过钱总是放在自己的手里才让人放心。
“行,这次回去我就和公社说。”张老头皱着眉看着竹筐里的碗,“二丫,这几个碗够用吗?要不再买几个?”
“明天先看看吧,咱们家就这几个碗,要是明天吃的多,等中午的时候到街里再多买些。”
也只能先这样来。
爷孙俩在院里说话,院门也没有关,听到外面有车响,就见一个大卡车在院外停了下来,张老头笑道,“一定是大刚来了,晚上做点好的,我们爷俩喝一口。”
二春可不上当,“他又不会喝酒,爷爷只说自己馋了就行。”
张老头被孙女说破,大笑着往外走,二春笑了笑,欲转身进屋去做饭,哪知道外面项大刚已经走了进来,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个人,这人他们还认识。
不正是那个从家里跑出去的李铁柱又是谁呢?
张老头的脸也僵在脸上,没有料到会在这遇到李铁柱,而且他还和项大刚在一起,张老头就目光寻问的看向项大刚,项大刚已经笑着解释道,“这是在厂子里打零工的铁柱,前几天聊天他提起家是你们那的,又听我说起你们,这才知道是认识的,今天厂子放假,我说过来看看你们,他就说一起跟来看看。”
项大刚显然也看出了张家孙爷俩脸上的神色不对,忙着开口解释,他说完了,见张老头孙爷俩还是没有接话,回头看向身旁的李铁柱,寻问他是怎么回事?
李铁柱已经迈一步上前来,“爷爷,听说你和二春搬到城里来,我正好过来看看你们。”
张老头对李铁柱的心情很纠结,这孩子是个好的,可是贪上那样一对父母,而这孩子对二春那也是真心的,说来说去,就是两孩子没有缘分,谁也不能怪啊。
终是狠不下心去,张老头开了口,“铁柱啊,你就这样出来,你家里也担心,有空就多回家看看,也让家里人别惦记你。”
李铁柱红了眼睛,“爷爷,我知道。”
先前看到张爷爷脸上的冷色,李铁柱心里难受,他知道他过来一定会被不喜欢,没有想到张爷爷还能这样对他,再想到父母做的事情,让他心里越发的愧疚。
“二春,铁柱也过来了,就多做点吃的。”张老头也不和他多说,回头叮嘱孙女。
二春脆声的应下,又和项大刚打了声招呼,就进了屋去,李铁柱盯着二春的背影看,直到二春进了屋才收回目光来,项大刚察言观色,也看出李铁柱对二春的态度不一般,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到底不是太熟,也没有多问,跟着张老头一起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