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文库小说上一章:炮灰姐姐逆袭记
- 免费文库小说下一章:重生炮灰农村媳/重生奋斗农村媳
现在这个节气,国家的任务猪还没有下来,在说张家的猪没有超二百斤也确实不用交。
原本气势汹汹的一群人,听了张老头的话也都没了先前的气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找不出理由来。
甚至有人看笑闹的看向张树学,到要看看他举报自己家的人,现在又是这样要怎么收场。
张树学也急了,“国家是没有下任务,可是杀猪的刀口钱呢?”
赵胜天清了清嗓子,觉得这个时候张树学还有些用,“是啊,大爷,任务猪可以不交,可是这刀口钱不能不交吧?”
一口猪的刀口钱就是十块钱,没有钱的人家就用猪肉抵钱,按现在的猪肉多少钱一斤,然后给队上割多少肉。
张老头哼了哼,“早上这猪一头撞死在猪圈里,不然谁没事这个时候杀猪,又不年不节的。”
猪是自己撞死的,可不是杀。
谁都听出来这是借口,偏就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赵胜天面色不好,扫了张树学一眼,示意张树学站出来,张树学也想站出来,可是先前他跳出来开口,大爷的目光就已经冷的冻人,他哪里还有胆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前来挑衅。
所以直接当没有看到赵胜天的眼神,站在一旁低头不作声。
四下里的村民也是跟着赵胜天来的,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又有谁会站出来说什么,何况这要是惹到了张老头,他都敢到你家炕上一躺,赖上好几天又吃又骂的主,连公社都不敢惹,他们哪有这个胆子。
赵胜天心里骂张树学是龟孙子,现在把他装进来,自己到是跳了出去,又恨又怒,面上对着张老头还要笑脸相迎,“原来是这么回事,到是误会了,大爷你可别往心里去。我做为队长,也要秉公办事,不然也让队上的人不服,你家杀猪了,村里的人又都知道,我哪能不过来看看。”
张老头淡淡的嗯了一声,这样不说话,可是落了赵胜天的面子,赵胜天哪敢挑理,现在只要不惹这个阎王就行。
至于李颜宏,一直在埋头干自己的活,拿着刀卸猪肉,跟本就没有受影响,这样的气场,这么多人涌进来,也就李颜宏能不为所动,该干嘛干嘛。
二春原本还担心爷爷蛮着来呢,现在看爷爷说的有头有理的,也就放下心来,所以也没有吱声,只把李颜宏卸下来的猪肉挑了些用盆端着进了屋,反正爷爷能处理好。
而张老头则往人群的后面看去,笑道,“我说老赵头,这猪肉还没有炖你就闻到香味了?你这可是狗鼻子啊。”
众人闻听回头看过去,看到来人,面上都有些不定的神色。
赵胜天看到来人,脸上越发的尴尬,“爹,你咋来了?”
赵老头从人群让出来的路走进来,进了院子,听到儿子的话哼了哼,“我来干啥?我看你有没有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当年家里生美丽,二胎要罚钱,你媳妇也被抓去要做引产,可是你张大爷到公社里把你媳妇接回来的,不然你现在哪里还有个好女儿?现在你当了队长了,大小也是个官,我也管不了你,可还是那句老话,做人得有良心。老人常说话到嘴边留半句,做人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爹,这都是误会,张大爷对咱家的好我都记在心上呢,你就是不说我也记一辈子。”赵胜天被自己父亲说的老脸通红,又怕父亲说出更难听的话来,下一句忙着转身跟张老头认错,“张大爷,今天这事我也说了,都是误会,是你家老四去找我说的,我又不好不过来,今儿个冤枉你了,我在这里给您赔个不是。”
说完,赵胜天还深深的鞠了一躬。
“行了,你老赵头想到我这混口猪肉就直说,拿孩子说啥事,孩子是队长,有事哪能不过问。”张老头也不是不通人气的,打了个哈哈就把事给带过去了。
赵胜天也有了面子,真心的笑道,“张大爷,那你忙你的,我就回去了。”
“回去吧,我和你爹今天也喝一口,晚上你家就别带他的饭了。”张老头挥了挥手。
赵老头的老伴早早的就没了,这些年赵老头也都是自己一个人过,到是吃饭的时候都是到儿子家去吃,村里人都知道的事。
赵胜天连连笑着应下,这才带着众人走了。
张树学灰溜溜的跟着众人一起走的,不过等出了张家的院子,赵胜天脸上的笑就退了下去,众人知道这是要秋后算帐,也都找借口散了。
“老四,你这不是让我得罪人吗?你也老大不小了,就办这事?”赵胜天哼了哼,两只胳膊往后面一背,大步的走了。
张树学里外把人得罪光了,心里也不舒服,原本是出来借马车的,现在把队长给得罪了,这马车哪里还借得来,只能垂头丧气的往家里走。
张二爷这边,儿子还没有走到家,就听到了儿子举报大哥的事,张二爷向来是个有气都不轻易说出来的人,只是儿子已经带着人去了大哥那边,想拦也拦不下,只能坐在家里等着,张二奶见自家的老头子阴着脸坐在炕上,也不敢作声,一边的给女儿使眼色,让女儿想办法。
第八十三章:脸面(求月票)
张华脸色也不好,没有想到弟弟糊涂成这样,竟能干出这种事情来,他也不想想这样做即使能得到点好处那又如何?到时被人戳脊梁骨的骂着那可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的事。
这事母亲现在又指望着她,她可没有那个胆子这个时候在父亲那里求情,张华的心里又忍不住怨母亲,要不是母亲溺爱,弟弟哪能成这个样子。
张二奶见女儿也不搭理她,只能放弃,再想着儿子都这么大了,自家的老头子再生气也不会怎么为难,这才放下心来,利弊分析过后,张二奶也怨起儿子来,怎么就干这么糊涂的事呢。
三个人在东屋里担心,西屋里孙枝到不在意,到觉得这次没有让那边吃着亏算是他们走运,一旁的张萍却急的在屋里来回的跺着步子,这事还是她去好姐妹家里听说的,听了之后就急忙的回到家里,想让爷爷过去拦着,可惜到底晚了。
“妈,一会儿我爸回来,你劝着他先和我爷他们低个头。”张萍见母亲一点也不上心,就跟着着急,“今天这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爸做的不对。”
“我能管得了你爸,这些年咱们家也不会过成这样。”孙枝叹了口气,没有应下。
这么些年来,母亲这样的态度代表着什么张萍哪里能不知道,无力的也不在多说,事情已闹成这样,再多说弥补也没有用,现在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哎,你爸回来了。”孙枝突然眼睛一亮,也忙下了炕。
张萍没有动,听到门声知道父亲进了家门,然后就听到东屋里传来爷爷的声音,“老四,你过来一下。”
然后便是脚步声。
张萍见母亲也在里屋门口停下,并没有再出去,淡淡的收回目光,盯着炕席发呆,心里不是没有想过,若是有个得力的父母,她从小到大也不用过的这么辛苦。
“你说你到底想干啥?你这样去告密赵胜天给你啥好处了?你拿出来我也看看。”东屋里开口的正是张二爷暴跳如雷的声音。
声音落后,静悄悄的,哪里有一点动静。
张萍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母亲又走回到炕边坐了回来,人愣愣的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张萍也没有出声安慰,每次出事母亲都是这样,可让她拦着的时候,她又不管,现在又弄这副样子做给谁看呢?就成贤妻良母了?
对于这样的家人,张萍真的是够够的了,只盼着早点过年,她也好嫁进李家去,虽然李婶子要哄着来,可到底李家夫妻都是有脑子的人,能把日子往好的过。
东屋里张二爷的骂声一句高过一句,最后还有闷响声传来,然后夹杂着张二奶奶的劝声,最后一切终于归于平静,却已经过了近半个小时。
张萍暗下吁了口气,总算是过去了。
“孽子。”随着张二爷的骂声落下,紧接是一声门响。
透过窗户能看到张二爷双手背在身后,弓着腰往外走去。
“你爷一定是去你大爷爷家了,今天那边可杀猪。”孙枝小声嘀咕,听到动静没多说下了炕。
就见张树学肿着半张脸进了屋,没有搭理迎面来的妻子,直接阴着脸走到炕旁,背着妻女就躺到了炕上。
孙枝求助的看向女儿,没想到公公真动手打人。
张萍扭开头起身出了屋,直接去了东屋,见东屋里奶奶正在抹泪,大姑正在劝着,人也坐了过去,“奶,这些年了,你再和我爸伤心,那就是想不开,我爸也这么大的人,他有时做事是糊涂,可也没有犯过大错,你就放心吧。”
“你这孩子。”张华看侄女这么懂事,也跟着叹气。
张二奶用衣角抹了抹眼角的泪,笑道,“你不用担心,你奶这么大岁数啥道理不明白,就是有时想想后悔,当年要是不这样宠你爸,你爸今天也不会这样。”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要是都像你这样想,那这世上也就没有让人后悔的事了。”张华笑着劝道,又转了话题,“小萍,一会儿你跟我去一趟你大爷爷家,今天这事咱们过去认个错,再说杀猪了,咱们一家人不过去到时村里也会讲究你大爷爷,你大爷爷不明白这个理,咱们心里有数可不能不提醒。”
“你大姑说的对。”张二奶也盼着女儿去回来的时候能带些肉回来。
张华心知母亲的用意,也没有挑破,更没有觉得这样不好,一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只有杀猪和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谁能不馋肉呢。
“那行,我也这么想,自己还不敢去呢,大姑陪我去我也有些底气。”张萍也是个知趣的人。
大姑都这么说,她即使再不想去也不能表露出来。
张华满意侄女的表现,也觉得这些年没有白疼侄女,和母亲交代了两句,才带着侄女出了家门往村西头去。
村西头的张家,猪都卸好冻到了厢房里去,留着用来吃的都在锅里炖着,二春已经把酸菜放进了炖的一锅肉里,这样做出来的烩菜很好吃,猪血也用盆装着坐在了烩菜里面。
张二爷进屋的时候,就见大哥已经和赵老头还有李颜宏先喝上了酒,张老头看到二弟进来,眼皮也不搭,阴着脸,“二春,你给二爷拿碗筷。”
张二爷也没有多说,直接脱了鞋上了炕,盘腿挨着赵老头坐在了张老头的对面,“这猪多少斤?”接过二春递来的碗筷,张二爷夹了一块猪肝吃了起来。
二春看不上这个二爷,当年寂养在他家里的时候,可没少受气,家里的活也都是她干,说是他们收养她,到不如说是找了她去当下人,最让二春忘记不了的就是他们一家人坐在炕上吃饭,而她站在地上看着。
那时二春又是软弱的性子,也不作哭不敢闹,只能靠着墙站着,直到他们一家人吃完了,她收拾完桌子在外屋的灶台上吃一口剩饭剩菜。
直到后来爷爷回来,回到家里之后与爷爷在一起,她还一直担心再回到以前那样的日子,过了很久之后她才知道再也不用受那样的罪,才变的越发的任性,那是被苦怕的孩子的通病,后来遭受那些的变故,她才明白这些道理。
第八十四章:故往
想到过往的那些,二春是跟本看不上这个道貌岸然的二爷爷,表面上看着像做的有多正派一样,实际上做出的那些事情,哪件能让人佩服。
递了碗过去,二春就直接回了外屋去看锅,虽然猪肝熟了可以吃,还有一锅的猪肉,这要看着火候,用筷子从下往上翻着,哪个用筷子能扎透了,那就是可以捞出来放在盆里了。
屋里的说话声也一句句传进耳里,二春不屑的嘴角也翘的更高。
“今天的事我是后来听说的,我在家里打了老四,这些年我也没有管他,让他做事越发的没有章程。”张二爷抿了口酒,放下杯子才抑扬顿挫的开口。
“你也不用打他,当初我干的那些事被绑在井上,哪一件不是我出的头?现在他能耐了,知道拿着自己家人开刀,这样的侄子我也不敢认,以后还是远着些好,你也不用怪他。”张老头可没有给弟弟面子。
张二爷紧绷着脸,“大哥,你这脾气也该改改,老四我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你还想让我怎么办?他也不是小孩子,马上都要抱孙子的人,能知道错就好,总要给他留分颜面。”
坐在桌子上吃饭的赵老头和李颜宏,两人见这哥俩吵起来也没有觉得尴尬,自顾的抿着酒,赵老头到不掩饰,扫向张二爷的时候,面上也带着不屑,显然是看不上张二爷。
“你说的对,他现在要面子,我也没有说要怎么办?话刚刚说的清楚,以后这样的侄子我也不敢认,你就让他远着我吧。”张老头听到‘抱孙子’三个字,脸色就更不好看了,“是要抱孙子的人,你也说他老大不小,都要嫁女儿的人,连顿过礼的饭菜都弄不好,还要到处打秋风。”
这话刺的张二爷脸青一阵白一阵,“现在村里家家就是这个条件,也不只是我家这样,要真是天天大鱼大肉的,那才是要出事。”
现在家家以穷为光荣,张二爷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人也得意了几分。
张老头‘啪’的把手里的筷子往桌子上一拍,“我就是天天大鱼大肉又咋了?我还不信吃鱼吃肉就是犯错,你把这人找出来我看看,我看谁说这种被驴踢脑子的话。”
“你看看你这脾气,说几句你就着了。”张二爷到也不怕,“不管怎么说,老四有错,这个我骂了他,小萍也是你侄孙女,错也扯不到她身上,还有几天就要过礼,到时我让老四媳妇到你这里来拿点猪肉和鱼。”
说这些话时,跟本就是在借,更不是在求,就像理所当然的拿自己家的东西一样。
不管屋里爷爷打算怎么说,外屋的二春已经忍不下去了,直接推开门,站在门口就脆声拒绝道,“二爷爷,你说也现在家家条件不好,我家的猪肉和鱼还要拿到集市上去卖,既然大姐过礼要用,现在猪肉七毛钱一斤,咱们自己家用,给五毛钱一斤就行,你看看要用多少,我现在就称出来,不然猪肉冻硬了,这还不好切也不好称。鱼是自己家打的,只用些功,你们家过礼摆席也用不了几天,今天给四叔拿去两条,等大姐过礼那天,我再给我们家拿两条去就行,也不用给钱。”
二春的话说的透彻,张二爷的脸色却难看起来,“小孩子家家的,大人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份,这些年就被你奶宠坏了,要是还一直养在我家,也不会被你爷惯成这样。”
从小那个养的连话都不敢说的丫头,今天当着外人的面敢来落自己的面子,张二爷眼睛也瞪得大大的。
二春扬起唇角一笑,“二爷爷说的对,当年寂养在你家,你们吃饭我站着,要等你们吃完我收拾好桌子才能在灶台旁吃点剩饭,在那样的锻炼下咋能不懂事呢。”
皮笑肉不笑的一句话,堵的张二爷愣是找不出话来。
这是事实,却不能承认,他可知道大哥是什么样的性子,下一刻就喝道,“瞎说,你这孩子,这么大了咋还编瞎话?当年不说我和你二奶奶,就说你四叔和你四婶是咋照顾你的?家里有口干的都可着你先来,你说这些话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吗?我看你这孩子越长越缩缩,难怪李家看不上你。”
二春也不急,仍旧笑眯眯的,“小时候的事不记得,不过记事之后过的啥日子我可记得清清楚楚,我这人虽然嘴不好,不过也不是没有良心,这些年来家里杀猪,除了交任务猪,二爷爷家都借去一半,口粮就更不用说,村里家家到了开春,都没有口粮,要靠吃土豆红薯熬到秋天,二爷爷家还不是一样的有口粮吃?这口粮可是从我和爷爷的嘴里分出去的,要是这样做还要被二爷爷指着没良心,这天下我也不知道啥事是对的了。”
说完,二春扭过头对爷爷无奈的耸耸肩,转身就去了外屋,直接把门带上,隔断了二爷爷的怒斥声,“看看,这就是你带大的孙女,都敢当着众人的面指责长辈,这还是当着你的面,不当着你的面时还不知道多张狂。”
“老二,你给我滚。”张老头的的喝声过后,紧接着就是碗碎裂的声音,“这些事当年二春要是和我说,你以为你还能进得了这个门?你有啥资格指责孩子有错?忘恩负义的是你们一家才是,当年我是在外面不回来,二春也寂养在你家,但是每年都往家里邮钱,这钱你敢说你没有收到,那些钱不要说养二春一个,就是养你们全家也够你们活个十年八年的。”
外屋里,二春勾了勾唇角,她就知道爷爷知道这些之后,一定不会再故念什么兄弟之情,以前她一直不说,是不想回忆自己那想起来就觉得可耻的过往,重活一世,这些要是不让爷爷知道,还要一直感谢二爷爷一家,她才是白重活了呢。
知道要闹一会儿,二爷爷向来要面子,决对不会承认,所以二春把灶台上熟的肉直接端到西屋,看最后几块还要些时候,又架了几块木头绊子,直接去了西屋躲清静。
第八十五章:面目
东屋里已经闹开了。
张二爷头皮发麻的解释着,“大哥,二春那孩子说过几句实话,她说的话你咋能信?我们家要真对她不好,她能长这么大?”
“放**屁,老子可记得回来的时候二春瘦成什么样,明明十岁,看着像别人家五六岁的孩子。我就说咋能成这样,那也没有想你们能干出这混**蛋事来,可怜我在外屋拼死拼活的打仗,把津贴都邮回家来,那是我用命换来的钱,你们就这样做,良心都被狗吃了。滚,老子这辈子再没有你们这一家子的亲戚。”
“赵大哥,你劝劝我大哥,他脾气咋说上来就上来,你是村里的老人,我们一家对二春咋样你也知道,你帮我说句话。”张二爷强撑着面子,求救的看向一旁的赵老头。
赵老头抿着酒微眯着眼睛,“老二,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个外人也不好开口。”
老狐狸。
张二爷在心里骂了句,一眼就看出来这赵老头没打算帮着说话,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迎上大哥的怒火,“大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啥事咱们过后说,你也先消消火,你就这样听二春的一面之言要和我断了关系,也太冲动。”
“张跃进,你少跟我来这套,你当我是那些小鬼呢,你就是跳一辈子的大神也别想再蒙骗我,不说过去的那些,你平时啥时候过来看过我?就几步远的路,你来过没有?现在这有便宜占你巴巴的赶过来,一副自己家的样子坐在这里大吃大喝,你当你是谁?到我这还端起派头来,我是给你留面子,才没有戳破你,既然你自己不要脸面,也就别怪旁人。”张老头的话刻薄刺耳,就差手指头戳到弟弟的脸上,“张跃步,你自己想想,打你进屋后可正眼看二春一眼?你到我家来,还不把二春看在眼里,你给我滚,你这样的弟弟,我就当没有让狗吃了。”
说起这些,张老头心里就忍不住的难受,打小家里就穷,连饭都吃不饱,后来为了五块大洋,他去从军,从国民军开始,后来加入了八路军,活着命回来在村里娶了个媳妇,没呆几天就又去了战场,直到儿子十四岁的时候才又回来,第二次见到儿子就是在部队里,然后就是带着一副破败的身子回到了老家,只有孙女一个亲人。
当年要不是他去从军,眼前的这个弟弟又怎么能活下来?
现在他是活下来了,可是他又是怎么对自己孙女的?
想到这些,张老头的心头一次难受起来,以前他不在乎这些,见过生死的人,其他的一切看的都不重,觉得只要亲人都好好的活着就行,可是实际上呢?他的不在乎让血缘亲人都把他当成傻子。
“老二,我看你还是先回去。”赵老头见张老头眼里有悲哀之色,抬起眼看向张二爷。
饭还没有吃就闹成这样,张二爷就是再厚的脸皮也吃不下去,借着赵老头的抬阶,接下话,“那好,我先回去。”
下了炕,扭头对上大哥的目光,张二爷没有多说,弓着身子出了门,不被人看到的脸上满是阴鸷,还有一抹的狠意。
而在外面,张华带侄女刚要进院,就见父亲面色不好的走出来,张华微微一愣,没有多问,笑道,“正好,那就一起回去,天也不早了,和妈呆一会儿,我也得回去了。”
张萍也是精明之人,看出爷爷的脸色不好,大姑明明是带她来吃猪肉的,现在又这么说,自然是有原因在的,爷爷都半路出来,她们去大爷爷那里也不会换来啥好脸色。
张二爷见姑娘这般说,脸上的尴尬也少了几分,“家去吧,小萍要过礼,你先拿点钱给垫上,等接了活有钱我再还你。”
“爸,你说啥呢,小萍是我侄女,她这是半喜事,我当大姑的该出份力。”张华到没有觉得为难。
小萍很是愧疚,“大姑,谢谢你,总是麻烦你。”
“傻孩子。”张华拍拍侄女的肩,通过父亲的话也知道和大爷爷那边闹僵了。
张二爷在前面走着,脸上闪过狠劲,“小萍,等你大姑的钱拿来,你就拿着钱去你大爷爷那称五斤的肉,买两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