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犹豫许久,怀着一腔忐忑及某种隐约希祈,给寇中绎发了条短信:
“我的车子到了,你还要吗?”
片刻后,他直接打了电话过来,嗓音一径低沉:
“双晴?”
她心口一酸,几乎落泪,一别一千日,一日十二忆,每天想他十二回,十二个时辰无一落下,正应了“时时怀念”,比如隔三秋还相思得厉害,她握着手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在遥远的那头笑了笑:
“车子我要,你把文件快递给我,我让人去办过户手续。”
这两句话让她澎湃的情绪直线跌落谷底,冷淡短促地回了声“哦”便准备挂掉,快递给他,两人无须见面,简单明了,其实这样也好。
寇中绎心思缜密本非比寻常,她又表现得这么明显,他一下子就无声地笑了,笑容挂在她看不见的唇边,使得嗓音在透过电话时带上几分温柔意味:
“我朋友又推荐了一家餐馆,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去尝尝。”
她心口怦地轻颤,挣扎须臾,很快就投降,轻轻“嗯”了声。

第五章违心之支离局
过了周末,双晴驾车返校。
之前汪锦媚的跑车运到时,曾约她一起试车,兴奋地告诉她都有什么功能,尽管她留有印象,对车子的性能不算陌生,但毕竟是生手上路,她摁亮仪表盘上的液晶屏,打开系统预设的驾驶演示,仔细看过一遍,才把车子慢慢开出去。
沿途经过十字路口,看见斑马线上有行人在闯红灯。
她一直难以理解,一个人每天花在吃喝玩乐、打游戏看电视、泡在网上、宅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间不知几何,光阴大把大把地浪费,根本毫不珍惜,却偏偏出门在路上时,不管开车的还是走路的,都迫不及待要争抢那三五秒。
平常的时光浪费了虽然可惜,至少不会构成生命危险,但抢着过马路的那三五秒,却往往会失去或夺去他人的生命,尽管这个道理如此浅显易见,无奈国人长期以来恶劣的行为习惯已成定性,对日常生活中虚掷的光阴全不在意,而对闯红灯依然故我,长年乐此不疲。
正应了那句:可叹世人看不穿。
为了不惹人侧目,她没开进校园,把车子停在学校附近的居民区。
回宿舍后叫来快递,把证明文件寄给寇中绎。
日升月落,一晃眼到了周三。
下课回到寝室,她发现背包里调了震动的手机有未接来电,一个是出差在外的顾天成,回拨时已经无法接通;另一个是朱翡真,说是又准备旅行,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双晴回电和母亲聊了几句,听上去朱翡真似乎很忙,她便自觉挂掉。
去食堂的路上,她百无聊赖地把行道树一排排看过去,不知当中有没有一棵长着童话里的树洞,让她可以把满腹的心事悄悄埋藏,直到老死或彻底遗忘。
下午没课,宿舍里有的睡懒觉,有的去逛街。
她照旧拎了背包前往图书馆。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学习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就读同样的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求学时期是荒废度日还是沉淀积累,往往决定了毕业踏入社会时的不同起点。
书本摊开在桌面,她却仍旧提不起兴致,强迫自己好几次,始终看不进去,索性把书推到一旁,起身去借了本小说,一边戴耳机听着音乐,一边看白纸黑字之间的虚拟人物演一场悲欢离合,心绪渐渐沉浸其中,不知不觉,消磨到了天色欲暮。
馆内华灯初上,犹如电影院里剧终散场。
书中最后的结局,两人背道而驰,从此天各一方。爱一个人很容易,恨一个人更是转瞬而已,如何在又爱又恨之后走到一起,却是如涉千山万水。
就在她惆怅现世无情的时候,寇中绎的电话来了。
“你在哪?”他问得自然。
这对无所事事的她来说,绝对是意外惊喜,异性之间通电话,第一句就过问对方的行踪,所给人的感觉到底不同,她悲伤的心情一扫而空,莫名觉得愉快。
“学校,你呢?”
“这么巧?我也是。”他低低一笑。
她先是一怔,然后便被欢喜的狂潮淹没,双手紧紧捂着手机:
“你在什么地方?!”
“刚进大门。”
“那你沿着主校道往里走,大概五百米有幢图书馆,我现在就下来!”她急忙挂了电话,把东西扫进背包,连带子都来不及绑上,拎起就往外跑。
一口气奔下五楼,往主校道飞奔,远远看见他徐步而来的英飒身影,成为大众视线焦点,与他迎面走过的一群女生,莫不频频回顾,嘿笑着窃窃私语。
他看着她一路跑过来,在面前立定,凝视她气喘吁吁的样子,笑了出来:
“急什么?”
“你怎么会过来?”她喘着气,眼睛弯成眉月。
看见她鬓边掉落一缕发丝,他插在裤子口袋里的手动了动。
“我在附近开会,本来要到晚上七八点,结果一组人有事提前结束了,我想正好可以来你们学校取车,就让单位的司机把我送了过来,你晚饭吃了吗?”
“还没,接到你电话时我正打算去食堂,想不想尝尝我们学校的饭菜?”她掏出饭卡用力弹了弹,豪气干云,“我还有五十块,可以请你吃顿好的!”
寇中绎被她天真淘气的样子逗笑:
“我的卡估计能有五百块,还是我请你吃顿更好的,车子在哪里?”
双晴笑着与他出了校门,走到停车的小区。
寇中绎绅士地为她拉开车门,然后自己坐进驾驶座,把车子解锁,左手搭上方向盘,倒出车位,右手指尖在战斗机风格的仪表盘上连连点过,双晴看到液晶屏上显示出实时摄像的前后方路况,继而是自动卫星定位,最后停在超过二十声道的扬声器音乐系统上。
她心里觉得惊奇,这种超级跑车的操控方式和普通车子大为迥异,没开过的人可能连启动都不懂,但他的动作明显比她流畅多了,转念又想起,在梅家珠宝展那样的场合,他也是没有半点拘谨怯场的不适感,始终一副怡然自得气定神闲的姿态,她看向他的侧面。
“你开得真熟练。”迟疑了一下,她直接问,“你家里条件是不是很好?”
寇中绎笑了笑,把车停在红灯路口:
“我姑姑在美国有辆差不多的,我去探望她时开过。”
“你经常去探望你姑姑?”
“她回来多一些。”
遇这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望向挡风玻璃外。
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婆婆,搀着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大爷,两人白发斑斑,衣衫褴褛,眼神浑浊凄苦,穿行在等红灯的车阵中,逐车敲窗乞讨,不住点头哈腰。
这对老夫妻的行为极其不当,会给行车人造成不便和危险,然而现代人的自私、冷漠及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的缺失,在这一刻也算是让她见识到了。
端坐在各种名车里的社会中产人士和各界精英,没一个伸出援手,哪怕有的人本来就开着窗在抽烟,也没一个雪中送炭,他们就像集体患了令人心寒的失明症,对巍巍颤颤的老夫妻俩——也即最底层的民生,漠视到了骨髓里。
双晴知道有一种职业乞丐,但这一对实在不像,她低头打开背包。
最见不得孩童受苦,老无所依。
只有两种人她不施予,四肢健全的成年人和明显人为造成的残疾儿童,前者有手有脚,哪怕去工地搬砖也不会饿死,至于后者,施舍他们形同于是作恶者的帮凶。
面对乞讨的老人家,真假其实不重要,能被骗去多少呢?一点买零食的钱,一次打车的钱,还是像今天这样外出吃顿饭的餐费零头?微小到可忽略不计的这点支出,完全不影响她的生活,不管是平常随手花掉,还是送给这对赖乞讨以生存的老两口,对她来说没区别。
世间可怜人,没遇到也就算了,既遇上,不可视若无睹。
翻来翻去找不到皮夹子,她无比郁闷,哀号出声:
“我钱包忘带了。”
一只干净的手出现在她面前,指间夹着黑色真皮男款钱包。
“本来想请你吃大餐的,现在只能喝西北风了。”寇中绎玩笑道。
双晴惊讶于他的大方,又对他和自己观感一致而觉得感动与欢喜。
“没关系,我年轻,喝西北风也能饱!”
她不客气地从他手中取走钱包,打开抽出一张五十元,带得里头的小札封也掉了出来,她捡起拿在手中,降下车窗把钱递出去,交给那对迟疑着走过来的老夫妻。
“大妈、大爷,马路中间很危险,你们这样也会妨碍交通,快回路边去。”
老婆婆抬起双手接过她递来的钱,眼中冒出无法置信的泪光,老大爷走路一瘸一瘸,明显右边腿脚不便,他颤着手收好老伴递来的钞票,脱下脚上的旧布鞋,把钱一折再折,郑重地藏到了鞋里,两人千恩万谢,对双晴连连作了七八个揖,才相互搀扶着往路边回去。
相邻的车道上,停着一辆落后半个车位的黑色轿车,司机也降下了车窗,双晴的视线被老夫妻的背影挡着,看不到人,但从老两口不停作揖的动作知道,对方也有慷慨解囊。
她心里为老夫妻高兴,人类善良的秉性虽已珍稀,总还未灭绝。
就在那一瞬间,某种不明的直觉使得她下意识侧首,朝那辆黑轿车的后座看去,一扇黑黝黝严丝密缝的玻璃窗映入眼底,隔窗什么都看不见,但她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车后座似乎有人,而且似乎就在看着他们。
她心里觉得怪怪的,回身坐好,转头想和寇中绎说话,却见他的目光凝定在她这一侧的后视镜上,似乎是在看那辆黑轿车的车牌。
见她望来,他垂了垂睫,收回视线,前方绿灯亮起,启动车子滑行。
双晴望向窗外,黑色轿车往右边拐了个弯,很快消失不见。
“好人还是有的。”她随口感叹。
寇中绎打着方向盘,过了一会才应声:
“那是市政府的车。”
“咦?你怎么知道?”
“我给政府打工,市里的领导相当于——我的衣食父母。”
说得也是,连领导的车子都不认得,这份工不用打了,她有些好奇:
“你常常能看到大领导吗?”
“开会时偶尔能见到。”他一语带过。
她想起还拿着他的钱包,便打算把札封放好还给他,不意看到上面印有鼎庐字样。
“你也去鼎庐吃过饭?我喜欢他们家的冰镇芥蓝。”
他侧过头来看她,“去皮的,不去皮的不吃?”
她哇一声惊叫:“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他被她问得自己也一怔,是,这种毫无意义的细节,为什么会清楚记得?
“你和汪锦媚去鼎庐的那天,我见到你了,只是你没有见到我。”他唇沿笑笑,接过她还回的钱包,丢在手刹旁边,将车子转入灯火通明的岔道,“到了,就是这家尚膳宫。”
“新开的饭店吗?”她以前没来过。
“刚开没几天,听说味道很正宗,你要是觉得不好吃,我再陪你去喝西北风。”说话间手机响起,他瞥了一眼屏幕,把车刹停在门口,“你先进去找位置坐下,我去把车停好。”
双晴拿了背包下去,寇中绎看着她合上车门走远,才接通电话。

“姑姑不在维州,她去了香港,那边公司开董事例会。”

“知道了,等姑姑回来,我问问她的日程安排。”

“嗯,是我。”

“我自有分寸,你贵人事忙,这点不相关的小事,就别费心了。”他唇角半含着讥诮的笑,轻描淡写地说完,面容冷冷,挂了电话。
他掏出烟点燃,神色淡漠地眺向霓虹永不落的夜空,深深吸了一口,独对高远浓黑的夜幕,徐徐呼出烟气,不远处路边的公交站牌下,一对送别的小情侣在昵笑拥吻。
他们抱得那么紧,笑得那么真,连路边扬尘都似沾染了爱情的味道。
掐灭烟蒂时,他的决定已下,吃好饭就送她回校。
两人相处的时光,对她也许短暂,对他却是,已经长到令人不安。
天气预报过几天会降温,双晴在学校吃过午饭之后,返回别墅拿几件厚暖的冬衣,顾天成出差在外,钟怡带了孩子和保姆去影楼拍写真,刘慧娟坚持要留她吃晚饭。
她拗不过老好保姆,只好坐在沙发上,边看报纸边等着用餐。
维州的楼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胶着后,不但没跌下去,反而因为开发商们再度联合起来打擦边球,已造好的房子全捂着不发,使得楼市又开始小幅往上攀升。
如果放任捂盘行为继续,当市场的刚性需求被积压到一定程度后,楼价就会被拉动,若再有人刻意制造舆论风向,涨幅可能会像坐上火箭,在两三个月内直线飙升,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及时发表声明,即将对房地产市场秩序进行专项整治。
在现代化商业社会里,政府职能的实施受到相当程度的制约。
对于楼市这样的核心行业,完善行业法规是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而除非市场形势异常特殊紧急,否则政府不能直接入市干预,为了能对市场起到调控作用,比较直接的做法,是通过政策措施或舆论引导去影响涨跌趋势,然而若真有企业群体扛住了这种冲击,政府部门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另谋他途。
层出不穷的上有政策和下有对策,带给双晴一种风起云涌的压迫感。
平静光景下隐藏着的尖锐对立和较量,已经紧绷得像一触即发的弦,角力双方谁再出手拨一拨,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然而多少代人的流血、付出的辛勤劳动,才造就今日维州的空前盛况,她只愿这长治久安的景象,能延续到千秋万世。
愿生活这方土地上的维州人,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安居乐业下去。
把报纸翻过最后一版时,钟怡抱着顾令勉回来了。
两人已久不说话,钟怡见她在家,淡淡地瞥过一眼,坐到沙发的另一边,交代一同回来的保姆去冲奶粉,然后低头逗弄儿子,对继女视而不见。
双晴合起报纸,打算离开。
“我本来不想说的。”钟怡忽然开口。
她一怔回首,钟怡神色漠然地看着她。
“你从你爸手中得尽好处,却平白让我担一份罪名,我还就不甘心了。”
双晴不作声,静待她的下文。
“你手里星宇豪庭的那套房子,是我建议你爸留给你的。”
她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应过来后不禁撇唇笑了笑,果然当初父亲说为她准备了一套房子时,她就猜到是有人希望她尽早搬出去,没想到还真被她猜中了。
“虽然就算我不提,你爸应该也会想到给你留一套,但我确实当面提醒过他,就在那边餐桌上吃饭的时候,你可以问刘慧娟,当时她在旁边听着。”
“是吗?那真是谢谢阿姨了。”
父亲给她准备房子,双晴相信他是出于对她的关怀,方便她日后自住或出租;若说继母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她好,为了她的将来考虑,那就有点说笑了。
钟怡对她揶揄的口气不以为然。
“我对你是不是真的关心,那些都是虚的,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你手里拿着房子,这才是切实的利益,就算我希望你搬出去,原意是为我自己着想,你也获利了不是吗?”
她以真小人的姿态坦诚相告,几乎要让双晴心生敬意。
“所以,你今天到底想和我说什么?”
“你太依赖父母,始终希望他们重新在一起,回到你们从前一家三口的日子,可是你觉得那样现实吗?不管有没有我的存在,你爸和你妈之间早就覆水难收。”
双晴承认,她确然有过这种愿望,潜意识里希望父母可以重归于好,但那是从前;发生了那么多事之后,时至今日,已事过境迁,她的想法已经改变。
“而且你有没有设身处地为你爸想过?难道你还能陪在他身边一辈子?过几年你会结婚,成立你自己的家庭,将来陪你爸生病老死的人,不是你,不是你妈,只会是我。”
“那也不代表你可以对我妈不尊重。”
钟怡一听,脱口笑了出来:
“难道她就尊重我了?你怎么不说她从来都没把我放在眼里?她活得比谁都潇洒,哪需要你为她愤愤不平,你有那份闲心和余力,不如管好你自己,你去管她?!”
双晴哑口,发觉无可辩驳。
朱翡真一直借由女儿接近顾天成,在生活上及财务上和顾天成纠葛不清,钟怡想是只能容忍到她毕业成人,尤其在钟怡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后,更决心不再忍下去,所以不知对顾天成使了什么手段,只想方设法要将继女扫地出门,切断她在父母之间的桥梁作用。
个中原由,父亲也许是知道的,所以才默许了。
至于母亲,双晴不确定朱翡真在利用她之余,是否曾真心为她着想过。
该刹那,她虽然不能完全原谅钟怡的所作所为,却已多少能够理解。
钟怡不再说话,喂好孩子后抱了上楼。
双晴回到自己的房间,手机“叮”的一声,银行发来短信,显示她的账户里收到了大一笔钱,她登陆网上银行一查,是个姓余的人打来的,想来想去,只想到寇中绎欠她一笔车款,可是看转账金额,又比车子原价高出许多,她当下拨通他的手机。
“我收到一笔钱,转账人叫余敏,是你打给我的吗?”
“是,我最近比较忙,车子的转让手续和转账,都是托朋友处理。”
“你朋友钱打多了,你卡号发我,我给你转回去。”
“我买房时拿到特别优惠,一直没机会感谢你,多出来的那部分,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他的声音压得有点低,似乎不太方便说话,只能抓紧时间解释。
她一听跳了起来:“那怎么行!我不要!”
“两个选择,一是你收下。”寇中绎不容她分说,“二是我把房子和车子都还给你,你连房子的钱一起退给我。”说到最后,低沉的嗓音已隐含笑意。
她当场傻眼,这种要挟也太无赖,他的购房款又不是交到她手里,她哪来的钱还给他?才想开口反驳,忽然一声隐约的浑厚男声透过他的手机传过来,有种说不出的威严。
“小寇,一会开完会,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寇中绎在那头应了声是,和她说话时嗓子压得更低:
“就这么定了,我现在要去开会,再联系。”
她无奈放下电话,心里却是打定主意,多出来的钱绝对不能要。
当初她单纯只是想帮汪锦程一个忙,根本没别的想法,要是拿了这笔像佣金一样的钱,不说别的,只说钟怡,岂不是应了她曾经对顾天成讲过的那些难听话?难得当时顾天成坚决不信她是为了倒卖赚钱,她才不想坐实钟怡安给她的罪名,令父亲对她的信任大打折扣。
看着手机银行显示的余额,感觉就像烫手的山芋,她心里有点急,可是又不便打扰寇中绎,这件事不解决她还没心思干别的,整个人坐立不安,直到刘慧娟来叫她吃饭。
她完全没胃口,只喝了点汤,胡乱扒了两箸菜,就放下碗筷回了卧室。
想着已过了下班时间,寇中绎应该忙完了,她发去一条短信:
“你现在方便了吗?”
十分钟过去,没有收到他的回信。
她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时钟,一分一秒地流逝,等来等去没有回音,最后实在忍不住拨他电话,才发现他已关机,她打了一刻钟左右,他的手机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也许人真的会对得不到的东西异样执着,自认识以来,她从未试过如此迫切,脑袋里只充塞着唯一的念头,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他,然而不管她间隔五分钟、十分钟拨一次,还是不间断连续重拨他的手机,听到的都是一把没有感情的女声在机械重复“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她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开始愈来愈担心,不知道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焦虑得几乎失控,来来回回折腾许久,怎么也联系不上,最后耐性和焦躁两皆耗尽。
她终于放弃,伏倒在床,把手机扔到一边。
世事有时就是这样,得与失,都缘本有,再渴望,也是无法他求。
正当双晴仰躺在床上,大脑空洞呆呆观赏天花板时,汪锦媚来电:
“我在夜庭,你来不来?”
她灵魂归窍,想了想,从床上爬起来:
“我半小时后到。”
收拾好出门,一路握着没响过的手机,到夜庭时天已全黑。
茫茫夜色像柔软无垠的纯黑绸缎,街灯如同镶在黑缎上的宝石熠熠生辉,点缀出繁华迷离,如此歌舞升平的景象,似能使世人转瞬忘记那些来无由去无定的忧愁。
汪锦媚独自坐在榻上,面前的矮几上摆着空瓶。
“怎么一个人在这喝闷酒,你哥呢?”双晴脱鞋上去。
汪锦媚抬头看她一眼,仰首饮尽杯中酒,笑笑道:
“他有应酬。”
双晴想起报纸上登的住建委关于专项整治的声明,问道:
“你们家是不是也捂盘不售?”
“大概吧。”
“不会有问题吗?”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委和住建委那群人做不了什么。”
双晴想想也是,以政府的立场,一举一措牵涉面巨大,必然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