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什么摸!摸了几个月了也不见长,倒是厕所里红彤彤的东西,你当我瞎子啊!帮你四妹做点事你忙得很,忙的什么事?连自家男人都留不住!”
何惠停下了动作有些尴尬,讪讪道:“我又没说什么!”又低声抱怨道:
“男人?要他回来我才留得住啊!”
站起身收拾起桌面,看见二妮子吃得饭粒四处洒落,一阵光火:
“大妮子你死哪儿去了?来把你妹妹看着!”
一把抢走二妮子手里的饭碗:
“吃,吃,吃,到处弄得一塌糊涂,老娘还要给你洗。”

第三十四章 卫小帆的“十二长”酒席
不管一家人怎么各有心思,总之,卫大河的儿子不出卫小娟意料的,被卫开云取名“卫小帆”!
接下来的“洗三酒”,卫小娟完全没有心思去关注了。因为迎来了学校的期末考试,虽说在学习上她基本能应付,但架不住两位任课老师的习题摧残啊!
尤其是数学的吴老师,简直是个“变态”!数学卷子竟然会要求先在作业本上把所有题目抄写一遍,做完后,经她检查无误后,还要在试卷上再做一遍,卫小娟真想问她:“数学卷子”有必要这样做吗?真同情卫小明,可以想象将来他抄写语文试卷的“惨况”!
小学刚考完试两天,卫小帆的“十二长”酒席就在王月秀的院子里摆开了。
“十二长”在农村算是一个人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节日,熬过了最易夭折的十二天,意味着真正存在这世间了。加上现在计划生育工作坐的相当严谨,卫大河又是卫家那辈最小的一个,他的一举得男可算是卫家的大喜事了。
不同于上次卫小娟家建房,自家操作流水席,王月秀此次可是下了本钱,用红包请了本家一个厨子来主打,亲戚邻居就打打下手。
任长凤、王芳两个被王月秀安排在堂屋摆“谢礼处”,将两张方桌并排拼好,上面蒙上一床崭新的床单。待会儿李雯的娘家人就会担来送给产妇和孩子的礼物,全部都要在这堂屋摆上一会儿,让亲戚四邻看看。
何惠一边在旁边准备茶水,一边酸酸道:
“老幺媳妇是要精贵些,我可是生两个妮子也不见摆过谢礼,请过专人做席面啊!”
任长凤听得有些哭笑不得,要知道,何惠可是她自己不自爱,才不到19岁就生下大妮子了。二妮子又是超生的,谁家老二敢大张旗鼓摆酒席啊!又不好扫她脸面,强笑说道:
“人家李雯家好歹也是三大队的大户,当初嫁妆摆了一屋子,这次李雯争气,给大河生了儿子,当然,咱家也不能落人话柄,肯定得摆礼谢大河的岳家了,估计人家也不会轻办外孙礼的。”
王芳在一边闷笑,任长凤这句话可算戳中何惠的软肋了。四个妯娌中,何惠娘家家境最弱,也没亲妈教养,不然也不会让她小小年纪就做“童养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亏她早早定下了卫大江。她小时长相尚可,不知怎的,这么多年了,她身高不见张,体重倒是翻了一倍,比起其她三个妯娌来简直有点不堪入目。站在卫大江身边也是极为不相衬,偏偏她还不自知!
这时王月秀风风火火进了堂屋,见布置得已是差不多了,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把红包向任长凤交待道:
“待会儿接礼的事儿就交给你这个大嫂啦,照顾客人有老三、老四。这红包你安排下去,那些个小的呢?都唤上,客人都到山脚下了!”
话毕,她又匆匆去安排其他事情了。
任长凤捏着红包数数,说道:
“咱妈多半把人家拿了多少东西打听清楚了!来王芳、何惠,你俩再出去把上院子卫家的媳妇、姑娘凑够六个人接挑扁担的客人;我去找小琴她们几个,去接那些凑数的小孩子;还要叫上小兵陪他小叔去发香烟。”

一阵兵慌马乱后,卫家也出了一对浩荡的队伍,齐聚在上山的途中。鞭炮声后,两边的人流汇聚到了一起。
一番“稀客!辛苦!…”客套话中,王芳等大人递上红包,接过对方挑的担子;卫小娟也跟在大姐的身后,接过一个**岁小男孩手中的婴儿澡盆,谁知那个小孩没有撒手,红着脸对卫小娟小声道:
“你还没有给红包,奶奶说,拿到红包才给盆子!”
卫小娟连忙掏出任长凤给的红包递过去:
“我还以为你拿给我了,我才给你红包呢!呵呵”
对方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周围各自交换东西的人也是一阵哄笑。卫小娟也是一时忘记了,大人视给红包只是个意思罢了,但充在中间的小孩子对这“八毛”或是“一块二”的红包还是垂涎已久的。
何惠看着客人挑的担子,顿住了脚步,和一旁帮着发香烟的卫小兵换了工作。开玩笑,这个红包自己没份,还要接人家肩上的担子,她偷着瞧了,担子上面是婴儿服饰,可下面是满满的大米,估计里面还埋着为数不少的鸡蛋呢!一担最少有个近百斤吧,她自认没有王芳几个的身高和蛮力,所以还是做点轻松的吧!
主人、客人一片和乐融融到了卫家的院子,心急的亲戚顾不上坐坐,纷纷涌进产妇房间见小孩子去了。堂屋里的众人也忙碌开来,六挑箩筐放在堂屋外,任长凤带头,一帮子娘子军先把鸡蛋挨个数出来换上自家的家什;接着把米也倒到堂屋里的一口大缸里;十几只鸡则放到了屋外的打筐里;剩下的婴儿服饰、包被、浴盆、银首饰…放到了桌上。
卫小娟看着桌上一堆琳琅满目的东西,直感觉眼睛不够用了。黑色丝缎的手工“猪头”帽,上面的眼睛、鼻子、耳朵栩栩如生,大小依序排列的六枚薄银币镶边,银币上有凸起的纹路,隐隐浮现弥勒佛的轮廓;手工虎头棉鞋;手工枕头、包被、棉袄、棉裤、…;还有针织的“八角帽”、“兔儿帽”、各式线衣、线鞋…
其她众人倒是纷纷对另外一些街上买的成品赞不绝口;卫小娟可完全不以为然,那些东西太普遍了,未来的可要精美的多!还是这些手工制品,精美自然,样式也不错,看得出来,李雯娘家的某个人手工可不输王月秀!还有这各种毛线织的花式,虽说卫小娟不会做,但以她领先二十年的眼光来看,二十年后毛衣的电脑提花就没有这些花样好看!
捡完李家的箩筐还不算完,每个箩筐还要放上“回礼”,八个红鸡蛋。

午饭酒席吃了两轮,共八十桌!卫小娟见大家都忙的脚不沾地,只好和卫小琴一起负责一大群孩子的看护工作。
通通带到自家这边院坝里,一会儿教唱歌跳舞,一会儿教儿歌,玩游戏…。新颖的歌舞、游戏,不仅吸引了数十个小孩子认真学习,连卫小琴也加入到“学生”一群里去了。还有小部分在这边院子烤火的大人也纷纷认真聆听,卫小娟的新形象“活泼、聪明、能歌善舞、爱护幼小”,一下子就传得老远!这可是她始料未及的。
整整过了两天,家里才算平静下来!卫兰此次回家放下了高甜和高伟,惊喜的带走了家里的几双鞋垫试卖;并且也带走了已经绣好的两幅大型十字绣去装裱;也应承了卫小娟会在年前回家时带一匹布料做旗袍。让她最高兴的是卫大军竟然对她点了点头,简直让她受宠若惊,直到坐上公车回虹山县时,才涌出两行激动的泪水!
第三十五章 期末惊喜,规划茶馆
二月一号,已经是腊月二十了。李雯坐月子期间,卫大河要跑运输,除了照顾她之外,难得有时间到茶馆守着了。这天是一号,也是初具雏形的“运输公司”开会的日子,一桌人草草汇报了几句就散了。卫大河向两个嫂子打个招呼,也开车回去了,这个月他跑车挣的钱就抵茶馆两个月的收入,干劲是越来越足了。
任长凤和王芳的生意没有因为放假而萧条,反而更忙碌了。一个月下来,卫小娟早有所料,倒是对一月几百块的利润没有惊讶,其他人抱着和那些不屑跟风的人一样的念头,认为不会赚几个钱!可当任长凤看着盈利却是目瞪口呆:两个人玩耍似的,就能一人分300块?都快赶上人家成天上班的工资了。

中小学校在这天发成绩单,也算正式放假了;等到二月底才开学。朱优优早在考完试的第二天,就跟着朱营长夫妇回老家过年去了,今天的成绩单也是卫小娟帮她领。此次五年级的考试让李老师很是满意:语文95分以上的好几个,数学满分的竟然有三个!
同时满意的还有“变态”的吴老师:她在得意第一次教高年级数学就能培养三个满分天才!另外还察觉,“天才”的弟弟也不凡,卫小明今年考了双百!可是跌破了不少眼珠子。
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李思琪,卫小娟牵着强制镇定的卫小明进到了茶馆里。王芳正在给一位客人添水,见到他们两人,笑着说:
“成绩拿回来啦!你爸在那边等着呢!”
卫大军知道这天是两人拿成绩的日子,特意推了董老板的饭局来茶馆等待。此时听王芳叫破了,反而不好意思了:
“今天没什么事,在这里坐会儿。成绩拿了啊,小明这次不是58了吧!”
“当然不是了!给你!”
“双百!拿错卷子了,还是改错了?”
任长凤、王芳,连同茶馆里零星的几位茶客,都被卫大军这声变调的惊叫引得侧目而视!王芳更是放下手里的茶壶,快步走过来,抢过卷子一看:
“哎呀,真的咧!这下不用降班了!”一根筷子,两个鸡蛋,王芳还是认识的。
卫小娟看到他们脸上的狂喜,眼眶一热,记得还是那个吴老师,在卫小明四年级的一次家长会上,竟然当着全班的大人小孩,指着卫大军的鼻子大骂:
“你们夫妻生个女儿天才,生个儿子怎么是个蠢材!老子运气不好怎么偏偏摊上这个蠢材了,影响我的奖金!”
为了这句伤人的话语,卫大军夫妇好些年不敢参加卫小明的家长会。
卫小娟连忙递上自己的试卷,卫大军也看到两张试卷,语文:98,数学:100!他又风中凌乱了,虽说卫小娟一直成绩不错,但都是相对同班而言。三年级后,分数就没有攀上过95。一下子,两个孩子给出这么震撼的消息,他反而有些怀疑了:
“这次试卷简单,班上人人高分?”
姐弟俩摇头。
“抄了谁的?不会,我家的孩子不会抄别人的!”
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翻阅两人的试卷,确实不见有改过的痕迹。
卫小娟实在不忍心看他惊愕的样子,道:
“爸别找啦,这次我们都是真实成绩,以后也会努力的。小明有我认真辅导呢!你看,妈就没你那么夸张!”
卫大军抬头看看王芳,笑了:
“你妈是高兴呆了,以前她老是自责是她遗传不好,弄得小明笨蛋似的!呵呵!等下午饭后,我去镇上提几只猪蹄来炖上,再买条鱼,小娟那天做的水煮血旺不错,你不是说鱼煮上更好吃吗!”
王芳这才大叫一声:
“大嫂!快掐我一把,小娟也是100分!”
任长凤当真伸手掐了她一把:
“去!以后有你乐的。把饭蒸上,小琴也快回来了!小兵啊!要是你把你打台球的劲儿当年用在学习上就好啦!”
看到任长凤并不是真的生气,卫小兵也没有多说,只是丢下台球杆子跑到冒菜摊前,活跃的招呼起了顾客,惹几人心照不宣的暗笑不语!
吃午饭的时候,卫小娟再次观察起这间没有名字的茶馆。其实茶馆面积很大,前面大堂有八十个平方吧,后面还有一间小寝室和一间小厨房。
现在麻将才刚刚在两界镇兴起,大多人都还是在家里玩的,坐茶馆的一般是老人和无事可做的闲人,只是聊聊天、下下象棋。卫小娟想到未来几年后茶馆的盛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纸牌的“斗地主”,麻将的“血战”…,哪像现在单调的“斗牛”、“扎金花”呀!
况且,现在小川县城里也有人打长牌和麻将了吧?迟早这些东西都要腐蚀人们的生活,何必顾念早与迟呢?
思及此,卫小娟在卫大军走后,向任长凤说了打算:撤去占面积的录像,让卫大河去小川县城买回几副麻将;又向她讲了后来不少麻将馆的经营模式,比如:打大牌弄个屏风包厢;只收牌钱,送茶;推出女式水果茶;纸牌抽成办法…。任长凤本就一副七窍心肠,思虑一番之后,不用卫小娟再做提醒,拿着自己手里的几百块私房,也说通王芳投了几百,就急匆匆回家找李雯商量合伙了。
麻将果然在新挂牌的“卫家茶铺”悄然兴起了,取代了录像、清茶,逐渐在年前占据了茶馆的主流。不仅茶馆的生意因此兴盛了不少,也带动了小吃摊的人流量和每天不菲的收入。趁着天气合适,小吃摊又推出了烧烤,也是大受欢迎!
但是!卫小娟偶然听到,这么好的生意,两个妯娌竟然打算在春耕时停止营业。这可急坏了初见家境大转的卫小娟,抓耳挠腮也没有好的理由劝说。
眼看新年一天天接近,卫小娟皱起了眉头,一个人提着肉菜在回家的路上默默想着心事:来年的二月,山地里的农活就要开始忙碌了,难道眼睁睁看着钞票从身边溜走?
刚有打算租下茶馆左右的几间铺面,现在平桥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了,周围几个村的村委会都衰败了,山里人不怕走路,每天早早就来到平桥,一玩就是一天。好些妇女刚成群结队相约来茶馆打麻将,中午也会将就小吃解决一顿。
最最重要的是,卫小娟知道会在这两三年内重新修一条水泥马路,连通两界镇和洪山县,改道的公路正途径平桥!到那时,平桥的房子会转为私有化,谁租住谁有优先购买权,价格更是低廉的惊人,怎么不叫她着急啊!
第三十六章 路遇“拐子”
正在卫小娟苦思“小吃摊”的未来时,前方几个身影引得她抬头张望,有点眼熟,但具体是谁有些模糊了!
“娟妹!回家啊?”
“嗯,&*姐,你们也回家啊!”
卫小娟口里模糊的唤道,仔细看了看这一行人:四个十七八岁的山村少女,都穿着打满补丁的衣物,看来家境都不甚好。被她们围在中间的是一个“时尚”的女人,四十来岁,穿着时下很“潮”的包裙加黑丝袜,白毛衣外罩黑色皮衣,大红色高跟鞋,头发烫成大波浪,血红的嘴唇,一脸的粉白,倒是看不出来她是否会冷!
女人本来眼含戒备的回头看向来人,见不过是一个**岁的小女孩,吁了一口气。继续回头神秘道:
“怎么样?胡姨是看在你们四个都是孝顺孩子份上,不然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会留给你们!”
那个唤卫小娟“娟妹”的女孩首先道:
“昨天晚上我问家里了,我爸妈不让我去!”
“哎呀!你家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么?”
女人从随身带的皮包里抽出几张一百块的人民币,如愿看到四个女孩眼里的艳羡,接着得意道:
“要是你出去一个月就挣个五六张回来交给他们,他们还会说什么吗?现在胡姨每人给你们发一百,就当是预支本月工资啦!”
“胡姨,开餐馆需要我们几个吗?我们只在小店子做过呢?”
几人嗫嚅着有些犹豫,胡姨见状,一人在她们手里塞上一百,
“拿着,要是家里不同意,你不会悄悄跟胡姨走吗?去看看情况,要是不错就做,不行,你们就当是路费,赶车回来呗!”
几个女孩互相看看,似乎默认了这个意见。
卫小娟冷眼旁观良久,怎么看这个女的都不正常!开餐馆的,没有一丝油烟味不说,开餐馆的能长期有时间化浓妆么?看在这几个女孩应该都是附近的人,卫小娟故作天真,道:
“哇!姐姐你们要出去挣钱了啊?多少钱一个月啊?我妈可以去吗?”
女孩没有回答,倒是那个胡姨,上下打量一番卫小娟。见她穿着像是城里人,但衣物都洗的发白,有点摸不着头脑,只好敷衍道:
“你小孩子家懂什么?姐姐们可是去挣大钱的,五六百一月呢!小妹妹别磨蹭了,快回家去吧!”
卫小娟越发怀疑这个女人有问题,但没有证据,自己又是个小孩子,目前实在没有办法揭穿她。假意道:
“我要等&姐一道走,一个人走路不好玩。”
在胡姨的眼神威胁下,出声唤住卫小娟的那个女孩只好低头温颜道:“娟妹听话,先回去吧!蓉姐和燕姐和这位阿姨说完话就来追你。”
蓉姐,燕姐,原来是李向珍的小姑子。卫小娟只好迈步往前走去,依稀还听见什么:“身份证先给我”,“晚上十二点”等词汇。
怎么办?卫小娟一时有些发懵!低头沉思,不觉走了好远。
“小娟!”
“啊!舒伯伯,见到你实在太好了!
“哟!我可真是受宠若惊啊!要知道,能让小娟用这种口气说话真是太难得啦!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给你顶缸啊?我说你也是,要是我有这么聪明的女儿我笑还来不及,你呢?生怕被家人知道你聪明。唉!”
卫小娟四望没人注意,军区大门的两位守卫可以忽略,扯着舒安鸿的袖子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
“舒伯伯,小声点,就你话多!要是朱叔叔在,这件事情我还不找你出主意呢?”
舒安鸿看她那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也感到事情或许真的不简单,因为从认识她到现在,真的从来没见她如此谨慎。当下,也端正态度,询问起来:
“你说,看是什么事情,我能帮上你吗?”
就在军区门口,两个“柱子”的身边,一大一小两个脑袋凑到一起。一会儿“真的”、“这样…”、“那样…”,商量了十几分钟才各自散去。
卫小娟把事情交代给了舒安鸿,感觉卸下了重担,见到不寻常的闲事不管,是会有负罪感的!
舒安鸿依旧站在军区门口,半眯着双眼看着卫小娟远去。实在对这山村里的风水不解,再次感喟:竟有如此聪慧的人儿。想到自家刚上医科大学的儿子,每天只知道闷在书本里,对世事完全不通。摇着头若有所思,踱步进到了里面。
卫小娟从来不会认军衔,也不清楚军衔之间的大小区别,舒安鸿的肩章是大校的级别:两杠四星!当初两人偶遇也确实是缘分使然。她一直以为,朱营长对舒医生的尊敬是出于同乡加长辈的份上。
要是现在她在军区,或许会颠覆一下观念,舒安鸿招手唤来跟在远处的小警卫员,拍拍他的肩膀:
“这几天晚上给你布置个特殊任务,去把这几天休假的闲人都给我集中十几个过来,我详细给你们讲讲。”
这个警卫员年约二十来岁,也是个活泼的年龄,知道眼前的大校一向随和,敬礼表示接受任务后,恢复笑脸问道:
“院长刚才出去透气,溜达几分钟就能找到任务,真不愧是院长!”
舒安鸿也笑嘻嘻给了他一脚:
“快去执行任务!少给我油嘴滑舌,跟在我身边四年了,怎么就没学会我的严肃庄重呢?”
“是!警卫员柳南聪坚决执行任务,严肃!”小警卫员假意端出严肃的面孔,惹得舒安鸿一阵轻笑,随即有些感伤道:
“小柳啊,我是真的问你几句。年后我可能要正式安定下来了,在川西省的军区总医院任副院长,听说房屋这些也都分配下来了。儿子在这边的医科大学念书,妻子也早就过来了,以后我就算是蓉城人啦!你打算怎么办,继续跟着我?还是我帮你找个路子转业?或是继续一直当兵?”
柳南聪沉默了,自认隐蔽的擦去眼角泪花,低声回道:
“您知道,我没有父母,是村里的党员合伙把我养大,供我念完初中,送我当兵,一来就遇见您挑警卫员,没有选那些老兵,反而选了我;在沈阳那两年,您和阿姨对我像儿子一样关心,舒杨也拿我当兄弟,让我有了家的温暖。现在您若是留在蓉城,我也会留在蓉城,您知道我做饭手艺不错,哪怕让我做您家保姆我也愿意!”
舒安鸿叹了口气,笑道:
“好啦!大小伙子了,别婆婆妈妈,什么保姆?你想留在蓉城有什么难的?到时我会斟酌着帮你的。快去召集人手,小办公室开会!”

卫小娟回家后,心里也是一阵不踏实,毕竟那个“胡姨”…,万一人家真的是一片好心呢?但若她真的是“拐子”的话,能够救得四个,甚至更多的少女脱离泥沼,也算是一种功德吧!孰是孰非?应该很快有定论吧!
第三十七章 “拐子集团”覆灭
“拐子”事件在悄无声息中划上了句号。
这件事情卫小娟还是从外人口中得知的,事情后的第三天,几家四五十岁的家长聚在茶馆商量送锦旗道谢。边上围满了好奇的听众,卫小娟也是其中之一。
卫长青:卫蓉、卫燕的父亲,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见这么多人好奇,也就没做隐瞒,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的。
腊月二十五晚上十一点过,(就是卫小娟遇到她们的第二天),卫蓉和卫燕真的半夜悄悄打包了衣物偷跑了,并在半路会合了另外两个姑娘刘娇和李丽,四人趁着夜色摸过了平桥;上了一辆等候在此的面包车,面包车飞快的出了两界镇,往洪山方向狂奔而去,在某个人烟稀少的山坳里,又陆续上了几个手拿包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