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瑶说完便扶着陈芳华往前走,再不理会这三个长相和言行严重相悖的人。嗯,他们长相绝佳言行极差,鄙视之。要不是陈芳华拉住她,她还想再人身攻击一下。
江南三杰无语地看着离去的肖瑶,只想着,这个小姑娘的脾气委实太大了,一般就算本性凶悍的女子见了他们,不都敛起性子么?这个怎么倒像是找到出气筒似的。
“有趣有趣,许久未被姑娘如此认真地骂过,真新鲜。”周东明一直都是这种没心没肺的嘴脸,张咏樊无奈叹气,走到他的马儿旁,一跃而上。
江梓杰瞪了一眼周东明,“你们被骂得不痛不痒,我却连累祖宗被骂,你还敢说有趣?”
“咳咳…”骂人祖宗的确太过了,周东明苦恼了一下,然后又恢复嬉笑状态,他奸诈地探身对江梓杰说:“看你郁结难消的模样,不如想办法消消?”
江梓杰不理他,一夹马腹便走了。他可没功夫跟一个小丫头片子计较,骂就骂了,谁人没被骂过,只是背地里与当面的区别而已。
张咏樊对周东明说:“你别去招惹人家小姑娘,无事就呆家里念书考功名吧。”
“你怎么跟我爹娘一样啊?人生真是无趣啊无趣。”
先前围观的人群因事件的主要人物离场而散开,继续他们的路程。
肖瑶扶着陈芳华郁郁而走,沉浸在自己愤懑的情绪中。
陈芳华拍拍她的手背,安慰道:“娘没事,他们虽莽撞了些,但确实无心伤害他人,刚才我也看见了,那位公子也被吓着了,所幸他反应快,身手也好,及时勒住马儿,娘亲身体无恙,倒是那位公子险些栽下马。”
肖瑶皱眉看陈芳华,颇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娘,你以后不要这么善良,你要时刻谨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他后悔自己是人。”
陈芳华错愕地看着肖瑶,“瑶儿啊,这只是小事,你不要这么生气。”气得连心肠都变狠了,这怎么行。
“娘,我没有生气,我是认真的,以后就是你我二人挣钱糊口,我们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的硬气,不是要害人,而是不能让人害,让人不敢害。”肖瑶说得很认真。
反正她有底牌,不怕。有护身符的感觉真好。
这时江梓杰刚好经过,肖瑶抬头,怒视之,然后十分不屑地右转,那里有停放着许多马车。
江南三杰苦笑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梅色无边扔的手榴弹,手榴弹里满满的都是爱。(╯3╰)


落脚


雇车并不难,只是马车在往来行人络绎不绝的街道上行驶,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到。
她们从东门入的城,要去的地方在城南,城南不是最繁荣最热闹的地方,那是平民区,她是平民。城东是有钱有势之人的聚居地,肖瑶不是想飞上枝头的麻雀,所以不想在那里,那里也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在小镇逗留,其实是肖瑶故意的,在那里可以多打听打听,了解环江城的状况。比如最近有什么新闻,都有那些名人,哪个位置繁荣哪个位置混乱,等等。
江南三杰在名人行列。
在传说中,他们三人是完美的青年才俊,并且深受远近姑娘的喜爱。肖瑶对这三人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多好奇,更没有花痴。在她的心目中,这三人类似于现代的帅气男明星。而帅气男明星在她的眼中,长得是好看,但是被众星捧月惯了,容易自恃清高,狂妄自大,花心滥情,总之,与她不是同一个世界的。
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别人提起时她也没往心里记,只因“江南三杰”这个组合名称实在是太过庸俗了,想不记住都难。肖瑶搞不懂这是不用心取名还是为了简单易记?她只觉得自己不喜欢,亲眼所见之后,不喜欢果然是对的。
在小镇时,肖瑶花了点银子让掌柜帮忙打听城内要租赁的房屋,得了三个地址。三个地方都在城南,肖瑶都看过之后,选择了一个位于大街旁的一座房子。
这房子没有院子,是两层的木楼,房子倒还整洁明亮,每层面积大概九十坪,她们两母女居住加上做生意,还算宽敞。房子里家具也还齐全,房主说要搬去京城所以才租的,原本想卖,但是有钱的都买有院子的房子,穷的又买不起,所以暂时先出租,不过要一次付清一年的租金。
肖瑶是买不起的,租一年是六十两,肖瑶还价还到了五十两,其实她觉得,那十两本来就是房主用来给人还价的。
价钱虽然谈好了,但是房主要准备两日方能搬走,于是肖瑶和陈芳华要住两天客栈。
忙乎了半日,腹中已经空虚,随便在一家面摊填了肚子,肖瑶决定要到处走走,了解市场。
对于自己的谋生之路她已经想好了,她并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商业细胞,所以就从简单做起。她要开一家包子铺。之所以是包子铺,是因为她的娘亲会做。
听起来这是个很没做头的生意,但是肖瑶觉得,做这个投资少,风险小,只要不是太难吃,就不怕卖不出去。单价是低了一些,要做量的话会比较辛苦,但是只要能赚得到钱就好了不是吗?以后要改行的话也不无不可。
坐了一个月的马车,现在让她们在街上闲逛半天,虽然累了点,但是母女俩还是挺享受的。
街道由青石砖铺就,路面还算干净,两旁店铺多是酒馆,米面铺子,布庄,首饰店也有,不过这些店看起来都不算特别高档。不过也有一些装潢得比较富丽堂皇的,据说是一家商号的分店,类似的分店城内遍布都是,装潢得都差不多,很容易分辨。据说这个商号在江南一带都很有名。
肖瑶看见这些店铺都有一个奇形怪状的商标,类似于“张”字。她不由得崇拜,心想着自己要是也有如此能耐就好了。
除了店铺之外,街道两旁摆了许多小摊,小摊上的东西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肖瑶将所见的包子点心铺的东西都买了一些,她要全部都尝尝,看看别人的水平如何,她们能否超越。
包子铺不是很多,店铺之间距离不算太近。据肖瑶观察,买包子馒头的多是贫苦之人,看起来是只为果腹的。
她们没有逛太远,将附近的情况了解了便好。
有了大致了解后,肖瑶所租的房子位置很令她满意。房子位于一个岔路口上,距离她们的房子不远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很大的集贸市场,因此人流量很大。民以食为天,她不愁生意不好。凭她娘亲的贫苦经历,做点包子馒头不在话下,而肖瑶自己,虽然没有经常吃包子馒头,但是在现代信息发达,见识还是有的。
日落之前,肖瑶和陈芳华找了一家客栈,要了一间客房。晚餐就是她们买的包子馒头和点心。
其实之前一个月,每日行车的她们吃的最多的便是这些容易携带的吃食,也是因为肖瑶觉得实在不好吃,所以才给了她开包子铺的灵感。
环江城是富庶之地,肖瑶以为这里的面食类会稍好些,但是她失望了。当然,对味道失望,也就意味着对自己生意的希望加大了。
包子的种类很少,较贵的是鲜肉包,要八文钱一个,再就是咸菜包,芝麻包,这些要五文钱。而馒头,最不好吃也最便宜,一般都是用粗面做的,颜色不好看,味道也很差,让肖瑶无法忍受的是没有加糖,不过两文钱的东西,还能要求些什么。而点心,其实肖瑶只是见着好看,也很好奇,所以买来自己吃的,她还没能耐开点心铺。
第二日一早,肖瑶又与陈芳华一起去到处逛了,今天她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物价,目的地首当其冲是集贸市场。集贸市场很大,商品种类也很多,肖瑶问了米面价格,还有肉价,蔬菜价,还看了开店所需器具。如今她们只等着搬进新家,就可以放手去干了。
在街上晃荡的肖瑶,被“熟人”遇见了都不自知。好吧,其实只是一面之缘之人,只是肖瑶太过令人难以忘记,人家一眼就看见她了。
今日张咏樊到城南的店铺看看,不巧看见肖瑶和陈芳华在认真的逛街。遇见就遇见了,他也没什么想法,只想起昨日在城门发生的时候,苦笑着摇摇头,就继续他的事情去了。
肖瑶俨然已将昨日发生的不愉快抛诸脑后,其实事后冷静下来,她觉得自己的反应过大了。这也怪不得她,当时本就心情不好,又差点命丧马蹄之下,心中怒火噌的往上窜,加上那人好巧不巧的姓了江,这一切,是导致肖瑶发火的诱因。不管怎样,都已经过去,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她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便好,以后轻易不发怒就是了。
肖瑶不在意,并不代表所有当事人都不在意。
当天离开之后,江梓杰周东明和张咏樊三人如往常一般到张家的茶楼喝茶。
江梓杰神情清清淡淡,配上他俊美的容颜,看着着实令人赏心悦目。一双桃花眼笑起来时,眉目含情,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其实,他根本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美好,他是没心没肺欠骂欠揍的,当然,这是后来肖瑶的评价。
张咏樊就是有名的张氏商号的负责人了。只是光凭外表,绝对让人无法将之与商人联系在一起。他气质儒雅,彬彬有礼,成熟稳重,让人觉得此人甚为可靠。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气质,他在商场上一直稳操胜券。
三人之中,周东明是最玩世不恭唯恐天下不乱的。他体型偏瘦,皮肤偏白,若是他做个正经一点儿的表情,那么看起来就会是个清秀的翩翩佳公子。奈何他总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以至于浑身散发着一股痞气,与他知府大人独子的身份不符。
喝了两杯茶之后,周东明的嘴角仍旧噙着笑,仿佛遇到了多么愉快的事。江张二人自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只装作不知,若是给了他宣泄的借口,那他们的耳朵可别想清静了。当然,就算他们不闻不问,周东明也还是忍不住要说的。
“哎!我说你们怎么就那么淡定呢?特别是梓杰你,人家都将你们姓江的全都骂进去了,你怎可一点儿都不介意?”周东明一副为人打抱不平的模样。
江梓杰淡淡扫了他一眼,说:“难道要将那位姑娘绑回去殴打谩骂以做报复?”
周东明心中已经在点头不迭,这个好这个有趣,不过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又不是小混混,“这倒也不必,但是就这样放过她,委实窝囊了些。”
“当时我们确实惊吓到她们了,那位姑娘气愤难当,语气差点也是情有可原。”张咏樊据实而论。
江梓杰抿了一口茶,而后笑道:“我确实不是好人,东明如此热心,不如去找寻江氏大善人,将有人辱骂之事告知于他,让他去报复吧。不过,既然是善人,估计也不会行什么报复之事,应该就此大义谅解。”
周东明叹气,只有他一头热有什么办法,“你们不觉得最近实在太无聊了么?我感觉自己就快闷出病来了,难得遇见一件好玩之事。”
“秋闱将至,你不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心应付考试么?”
听到这话周东明瞬时变成霜打的茄子,“你们能不能不要总给我添堵?我好不容易从家里逃出来。”
“考取功名,谋个官职有何不好?如我这般无事可做才是没劲。”江梓杰颇为惆怅,周东明羡慕他,而他却歆羡他有个目标,虽然那是被逼的。
作者有话要说:十分感谢金金童鞋扔的地雷和手榴弹。今日更新迟了,因为从昨晚开始锁在小黑屋里,都没时间解锁。。⊙﹏⊙

开业


周东明斜眼看江梓杰,酸酸的说:“你这样有何不好,若是我有一对深明大义,只愿子女潇洒一辈子的父母,我绝对不会辜负他们的一片好心。当官有什么好,成天阿谀奉承劳心劳力,你们看我爹,才四十岁,看起来都像五十岁的了,还不是当官太过烦忧所致。”
周大人有那么显老么?江梓杰和张咏樊都怀疑地看着周东明。
周东明回避他们的目光,虽然夸张了点,但是他那成天心事重重谨小慎微的爹,与江梓杰那位英俊潇洒的爹比起来,确实很老气。
周东明的脑中灵光一现,献宝似的凑到江梓杰身边说:“既然你无事可做,不如替我去打听那个泼辣姑娘?”
江梓杰鄙夷地看着他,说:“难道你看上她了?”
“这倒没有,她瘦瘦小小的,不够漂亮。”说着扁着个嘴,摇头道,“我只是觉得那是个有趣的丫头,想结识结识。”他确实太过无聊了。
“你可别胡乱玩弄人家,我看那姑娘性格耿直,到时候你可别闯祸。”张咏樊劝道。
周东明无奈,“你们都想哪儿去了,今日可是被她骂了的,我怎么可能被骂两句就心驰神往,若是传出去,想来往后我家的大门每日都挤满骂我之人。”
这是…变相地自夸么?
张咏樊扶额沉默着。
“看起来你很期待那种局面,不如我这就放话出去?”江梓杰对待朋友自然是极好的。
“好啊,想必会有不少人猜测这也许是咱们江南三杰共同的爱好。”说是这样说,这话题还是赶紧打住为好,“诶,那位姑娘好似与江家人有什么仇怨,你们就不好奇么?”
江梓杰惆怅地叹了一口气,说:“不是好似,是一定是,不然就不会说什么‘姓江的没一个好人’了。”他这是不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好吧,也不是无妄,他们确实不该进城了还骑那么快,那么,这叫做…活该?江梓杰觉得,还是不要再继续分析下去了。
终于有共同语言了,周东明很兴奋地猜测,“你们说,那位姑娘会不会被某个姓江的男人给抛弃了,因此才会如此怨愤,恨屋及乌?”男人的八卦因子也是不容小觑的。
乍听这话,江梓杰莫名地对号入座,不过很快他便恢复理智。
张咏樊及时打住周东明:“这种事情可不能胡乱猜测胡乱说出,这可是会污人名节的。”
“那姑娘还只是个小丫头,都还不知及笄没有,说什么抛弃不抛弃的。”编排姑娘家是不对的,江梓杰有必要伸张正义。
张咏樊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唉声叹气道:“我发现与你们一起,我还是会闷死。”
江梓杰和张咏樊耸耸肩,表示死就死了,我们也没办法。
其实周东明作为准考生,心中压力有点大,这么八卦无聊,也是为了舒缓压力,虽然,有一点点是本性使然。
关于肖瑶,江南三杰过后也没再提及,张咏樊第二日见到她的事,也没有与人说起。这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没什么可说的,至于周东明曾经一时的好奇,那也只是那一时的事情而已。
七月初八,也是肖瑶来到环江城的第八日,肖瑶的包子铺就开张了。包子铺的名字,叫做“五彩面点”。
肖瑶对这个店名很满意。
一来,不是很俗气,也不至于太雅致,毕竟只是卖包子馒头什么的,顾客源多是经济条件不怎么样的,太高雅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二来,这名字也还贴切,她要做的包子馒头,色彩绝对是卖点。至于用面点这个略微洋气的名词,那是因为这个店铺不只是面向平民,还有富贵人家。
三来,为了纪念自己曾经的名字——蔡贞。五彩五彩,彩,蔡,好吧,这个理由牵强了些,但是,肖瑶就是满意了。
八天,这个时间对于筹备店铺事宜来说,是赶了些,不过肖瑶信心满满。这几天她和陈芳华一直准备材料,试做了许多包子馒头,不断尝试不断改善,最后觉得差不多了。又想着“八”是个又好听又吉利的数字,于是紧赶慢赶,在这一天,五彩面点隆重开业。
肖瑶的功夫做得很足,开业前两日便在这条广业街显眼的地方拉起长长的条幅,上面写的是五彩面点的开业信息,还有就是开业活动。
活动内容是,开业当日免费试吃一百个,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此,许多人不相信,在条幅下指指点点,说这是骗人的,到时候肯定会变相收取钱财什么什么的。混在人群中考察民情的肖瑶,不得不感叹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
不过,还是有许多人打算去凑热闹的。他们只是先看情况,若是真的收钱的话就甩袖走人,若是真有这种便宜的话,那么不占白不占。
开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大多数人还没吃早餐,随着一阵响彻云霄的鞭炮声,许多人都围了过来。
刚开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迟迟未出现,当肖瑶将蒸笼揭开,彩色的包子馒头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大家都按捺不住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包子馒头,紫的白的黄的还有橙的,还有颜色混合一起,煞是好看。就算真的会收钱,那花钱尝尝也值得。
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包子馒头都做得不大,原本将这个主意说出来时,陈芳华还反对,担心免费给人吃了之后,人家过后还是不买,那岂不是亏了。在肖瑶的分析之下,她最终点头同意。原本肖瑶想多送些的,可是人手就她们娘俩,开业了还要让一个人负责招待,实在是力不从心。
肖瑶看着众人争先恐后地伸手,心中还是有点成就感的,不过秉承着要遵守秩序的原则,她让人排队,不排队者和插队者不给。于是本来混乱的一团,此时正如一条长龙盘踞在肖瑶的店铺前。
一百个包子馒头,包含了十个种类。
包子馅与市面上的大同小异,对于这个,肖瑶觉得没有必要全部创新,有个两三种与别家不同的就可以了,好吧,事实是她想创新也创不了那么多。
至于馒头,未免有人已经习惯了老面馒头,肖瑶除了这种,其它都放了糖。不仅如此,她还买了玉米粉,各种颜色的地瓜,蒸熟碾成泥状,再和上面粉,这样就给面粉上了色,再将各种颜色的面粉组合起来,彩色馒头便产生了。其实,这些并不难。
一百个包子馒头一人只能领一个,不过还是很快就送完了。一个包子吃进肚子里,根本填补不了什么,加上味道确实很不错,确切的说,比他们曾经吃过的好吃。一问价格,居然与别家的一样。卖相好,味道又好,价钱还便宜,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买!
做包子馒头的速度很快就比不过卖的速度,有些顾客没有在第一时间买到,颇有怨言,对此,肖瑶耐心解释,诚意赔不是。若是不想等,那就别买呗,若是真的想吃,等一会儿又何妨?这个道理,大多数人还是知道的。
这边,肖瑶的生意进行得如火如荼,别处,已有不少人在谈论她,还有她的铺子。
这些人中,包括张咏樊。
张咏樊已经有三四天没来广业街了,张家家大业大,他很忙。十天半月不来一次也是正常的。今日本也没有必要来,不过要去城西的他心想,拐个弯来看看也不无不可。
知味楼是一家酒楼,张家产业。张咏樊刚到店里,处理了一会公事,侯在一旁的管事便跟他说起今日的新鲜事。
“公子,您过来的路上可有看见前面路口的热闹?”
张咏樊是坐马车过来的,他的马车来时曾被肖瑶铺子面前排队买包子的队伍挡住去路,车子停了一小会。不过街上人来车往,被挡路常有,他没在意,所以对此时并不知。
见张咏樊摇头,管事便将广业街大路口上开了一家名叫五彩面点的铺子的事情说了。面点铺的开业活动在古代算是奇葩了,加上得到了热烈响应,这些令人口口相传。
张咏樊对此很敢兴趣,于是过去看看。
当看到一身简洁打扮的肖瑶,张咏樊有点意外,没想到这个铺子是她开的。原本打算买点面点尝尝,见到肖瑶后他犹豫了,若是上去又被她恶语相向的话,多不好。
不过只犹豫了一下他就走了过去。
肖瑶一直很忙乎,不过对待每个顾客她都微笑以对。看到张咏樊时,她先是愣了一下,尔后微笑着问他要什么。
张咏樊说每样要十个。
肖瑶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上的汗,劝道:“这位公子,我这里可有有十种面点,你买一百个吃得完吗?”她不是不想卖,她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人着想。
一百个…确实有点多了,张咏樊笑了笑,说:“那就每样两个吧。”其实一百个是小意思,他们家人口众多。
肖瑶想着曾经的“恩怨”,怕被误会,于是解释道:“我绝对不是不想卖给你,是真的为你考虑,况且面点再好吃,也是比不过饭菜的。”
张咏樊微笑着说:“我知道。”
买完之后他就走了,没多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你


张咏樊又去了一趟知味楼,便往城西去了。城西有一家开了月余的知味楼分店,他过去看看,查查账本。
二十个面点本来装在纸袋子里,但是那位姑娘说了,面点有点多,装在纸袋里会烫手,纸袋也不够结实,叫他记得换个东西装。于是张咏樊去酒楼拿了一个食盒装着了。
纸袋很特别,像一个有一面没有封口的盒子,袋面上有“五彩面点”四字,这四个字是用红纸剪出来然后粘上去的,鲜艳的红色,十分醒目。张咏樊不由得赞赏,如此扩展知名度的方法非常好,很值得效仿,没想到那位姑娘竟然如此心思巧妙。不过,似乎张家的产业已经不需要这种方法了。
张咏樊没有尝,因为他不饿。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停下,赶车的小厮在车外说:“公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