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音点点头。
成为丞相不如成为皇后,先皇后在位时的政绩,人人得以称颂。昆贵妃虽已嫁入深宫多年,然眼光太过窄小,只盯着眼前一方利益,这么多年了,也没成个气候。
她想要成为先皇后那样的人,只要给她机会,她可以比先皇后做得更好。
但若万一没有机会…沈令音垂下眼睫,那她也没有损失什么。
大不了到时候重新来过。

第 43 章

官人生辰已过,各朝使臣早已动身回国。只有一个人还赖着,死活不肯走。
太子看着天天跑来说要和他切磋学问的司马玉,一个头两个大。怎么越相还不来接人?是不是送信的使者路上耽搁了?
盼啊盼,终于在七月十五那日盼到了越相。
越相孟锦意,身量高大,与一般女子的娇小不同,她腿长手长,足有一米七多,往人群里一站,格外扎眼。此刻羽冠束发,着大越紫袍仙鹤一品丞相官服,英姿飒爽,于太和殿外求见。

殿上,官人与其相谈甚欢。孟锦意言论风生,丽藻春葩,攀今吊古,一国之相风范卓然。宴后,官人与太子感叹,孟家三代名相,传至孟锦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言谈举止令人折服。
史上二十二岁便出任丞相一职的,怕是仅此一人了。
孟锦意此来,除了接司马玉回朝之外,还为了另一件事——希望能打通越周两国南北两条道路,借此互通贸易。两国之间并不相通,之前并无任何贸易往来。需从齐国借道。
周国地广物博,南北与越,齐两国相邻,东边为海,过海为燕国,此前老燕君在位之时,两国之间已通海上商贸,西边则与郑魏两国相邻。
打通两国边界往来之路乃大事,需得朝政议事过后,方能给出回应。孟锦意也不急,此次前来,并未抱有希望,要想成事,绝不是她耍两下子嘴皮功夫就能定下的。
与魏使的死缠烂打不同,孟锦意待了三天,第四天便准备回朝。
太子设宴东宫,为越君越相饯行。
行宫。
司马玉特别不高兴。事实上,自从孟锦意来的那一天,他脸上就没出现过高兴的神情。
朱代和孔文感叹,还是孟大人厉害,什么都不用说,一个眼神就能制住性情暴躁的陛下。
出发去东宫的路上,司马玉与孟锦意同乘一车。司马玉瞥了瞥,问:“昨日与周储君同游东郊,有何感受?”
孟锦意眼睛都不带眨地回答道:“甚好。周储君待人进退有礼,举止优雅谈吐不凡,实属天人之姿。”
司马玉听她这么夸周储君,甚是不服气,凑过脑袋问:“与朕相比,如何?”
孟锦意抬起眼皮看看他,安慰:“陛下尚需努力。”
司马玉哼唧两声,义愤填膺:“你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嫁不出去的!”臭女人总是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她就不会委婉地夸他两句吗?净说什么大实话!
孟锦意淡然自若,仿佛已经对司马玉的恼怒成羞习以为常。
司马玉抿着嘴又道:“周储君既这么好,朕将你嫁给他,两国联姻交好,正好合了你的心意。”
孟锦意言辞凿凿:“陛下切勿戏言。自臣接任丞相那日起,臣便已经嫁给了大越朝,臣的身心皆是大越…”
话没说完,就被司马玉打断:“得了吧,朕出发来大周前一天,你还在跟那个什么文昌候世子情意绵绵的,纠缠不清,别以为朕什么不知道,朕告诉你,朕清楚得很呢!”
孟锦意咳了咳,解释:“那是臣的青梅竹马。”

司马玉立即道:“既是青梅竹马,你俩心意相通,他为何迟迟不肯娶你?”
孟锦意眸色一黯。
司马玉见她不说话,知道是戳着她心窝子了。抿抿嘴,别扭地挪了挪屁股,故作老成,拍着孟锦意的肩膀道:“他不娶你,自有别人来娶,朕定给你挑一个世上最好的夫君。”
孟锦意感动中:“陛下…”
司马玉咧嘴一个笑:“在此之前,让朕再在周国玩几天可好?”
孟锦意笑容凝住,一口拒绝:“不好。”
东宫践行之后,太子亲送越君臣至城外,派一千将士护卫。
孟锦意谢过他的好意,婉言相拒周兵护卫。她身边有数百死士相护,城外另备五辆相同马车分走不同道路,与司马玉乔装而行。走前不忘提及周越南北之道的互通,太子表示定会尽快给出答复。
十里长亭,司马玉神色凄凉唱别离,众人一滞。
孟锦意扶额,甚觉羞愧。好丢脸好丢脸。
但是也没人上前阻拦他。司马玉唱完之后,至太子跟前,张开臂膀将太子抱个满怀。
太子身子一僵。满心嫌弃,面上漠然。这小子…好像没洗手…
司马玉使劲地勒使劲地抱,不对啊,这人生得这么瘦长,怎么感觉全身上下硬邦邦的,勒不动啊…因他比太子矮一截,踮脚凑到太子耳边哈气,嘿嘿道:“周国美人这么多,要不殿下偷偷送朕几个?呐,那个徐家娘子朕蛮喜欢的…”
话没说完,太子用力一挣,不动声色地将司马玉推开,冷言冷语地道:“她有婆家了。”
司马玉失望沮丧,“啊,有婆家了?谁,谁敢和朕争?”
孟锦意赶忙将自家君王拖回马车。“殿下后会有期。”
越君臣挥鞭而去。
太子立于长亭外,袍角飞扬,面容冷峻,对着越君脱脱而去的马车,冷哼一声。
他大周储君,天下第一雅君,不比越君你这个黄毛小孩好上百倍?若真要争起来,说越君是以卵击石,也不为过。
送走越君臣后,太子心中放下一块大石头,心情愉悦许多。眼见就是七月底了,想着徐冉即将考试,而考试前一天正好有礼训,便体贴地取消了考前的那次礼训。
这天徐冉正好要来东宫,太子想着亲自与她说下次礼训取消的事情,恰逢今日休沐,便在殿前等她。
天气热,太阳出来得早,从徐府一路乘车至东宫,走上台阶时,额头边已经涔出了汗珠。一步步往上爬,望着层层而上的玉阶,觉得永远都爬不完似的。
终于爬完玉阶,准备往殿里歇息一会,抬眼望见太子在门口站着。
一见她,他便走过去。步履轻快,悠然惬意。
走得近了,徐冉下意识往后退一步。她身上都是汗,怕学神嫌弃呢。扬脸笑了笑,同他问好。
太子点点头,也同她问好。见她额间有汗,掏出帕子递过去。
徐冉接了帕子擦汗,心想真是每次来东宫都能感受到学神的温柔呐,好幸福,棒棒哒。擦完了汗,想着学神肯定不会再把帕子要回去,毕竟他有洁癖呢。出于礼貌,还是走走过场说一句:“待回去将帕子洗干净,再还给殿下。”
太子点点头。
徐冉一怔,完全没有想到太子会点头。不是应该大方地跟她说一句帕子不用还了吗!
太子瞧她神色僵硬,仿佛看穿她在想什么,张嘴道:“这是金蚕丝织就的银流巾帕,孤最喜欢的。既然要还,那便不可马虎,定要洗得干干净净。”
停顿半秒复又道:“孤不喜欢别人碰孤的东西,你千万不可假手他人,需得亲自动手洗。”
徐冉看了看手里的帕子。算了,洗就洗吧。
太子问她是否用过早膳。徐冉点点头,来之前就在府里吃过了,不然起那么早又跑这么远,不吃点东西填肚子,会饿死的。
太子沉默片刻,“既然吃过了,便在一旁看着罢。”
原来是邀她一起吃早点。
早膳摆了上来。有锦什八宝粥,牛乳蒸羊羔,野鸡瓜齑,黄米面茶等。太子斯斯文文地吃起来,徐冉坐在一旁看,看着看着肚子又饿了。
太子瞄她一眼,将手里的汤包递过去,另盛了碗蜂蜜粥。
徐冉不客气地吃起来。
她吃起东西来,有滋有味,一脸满足的模样。太子看着看着,心里仿佛被羽毛挠了挠,痒痒的。她喝完一碗粥后,太子又为她盛满一碗。
身后宫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且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出声提醒——盛粥这样的事,怎么能让殿下亲自来做。
众人决定继续沉默。不要打搅殿下和未来太子妃了,毕竟头一次见殿下伺候人。


第 44 章

吃饱喝足后,徐冉有点…想睡?胃里太饱大脑缺氧啊。
为了接下来的礼训能够专心进行,徐冉想去外面走走。伸长了脖子往外面望,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想去散个步消化消化。太子一眼瞧穿她的心思,卷袖站起来,淡淡地看她:“走罢。”
徐冉屁颠屁颠跟上去。
两人在殿外游荡,不紧不慢地踱步。太子谈起下次礼训取消的时候,徐冉止住步子,惊喜道:“真的吗!”
太子点点头,见她脸上欢喜雀跃的神情,心里不大爽快。当即问:“你不喜欢来东宫?”
徐冉听他这语气,不对头。当即上去拍马屁:“哪有,我可喜欢来东宫了。”不用礼训很开心!正好要考试了,腾出一天时间专心温习之余,还能放松一会会。
太子不信,问:“为什么喜欢?”
徐冉张嘴就答:“因为东宫有殿下,瞻殿下之风采,受礼训之熏陶,乃小的荣幸。”马屁精指数五颗星!再过个一年半,她就可以出道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太子细品她话中之意。
小姑娘太直白了,一点都不含蓄。
走了一会,太子问起她的功课,徐冉道:“八门中原只有策论诗赋与算术,略差些。这些日子拿着殿下给的书看,每日悉心研读,再做一做堂外题,约摸着就差不多了。”
太子又问:“这次考试,可有目标?”
目标自然是有的。因着六月参加大赛的事情,略分了些精力,温习功课来比旁人要少些时间。本来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保住第九名。不求进但至少不要退步。偏生前晚徐老爷提及考试的事,说要是能考前五,定会给她奖励。
于是徐冉暗搓搓地写了两张纸条贴桌前。
一张是求保第九名。一张是奋力进前五。最好的结果是考取前五,最坏的结果是同上次考试结果一样。总之她没想过会考得比上次差。
这点自信还是要有的。
徐冉答:“第九名或者前五名。”
“哦?竟有两个目标?你只选一个罢。”
徐冉犹犹豫豫,“那就前五,我爹说有奖励。”
太子好奇,问她奖什么。徐冉伸出五个手掌,一想起徐老爷的奖励就特别高兴。嘿嘿地笑,神秘兮兮道:“我爹说奖五十两银子呢!”
要知道,像上次押注赢两千两银子那样的事情可不常有。约莫着她这辈子也就走这一次狗屎运了。学神扣住了她的一千两私房钱,说起来她现在全靠攒月钱活着。加上上次送礼物给苏苏,官人生辰拿了十两银子犒赏小院的使女们,她已经穷得叮当响。就盼着每月发月钱哟!
自古考试奋发需得有动力,银子能使鬼推磨,这样粗暴的奖励方式简直是大众最爱。在N年之后的未来,父母们玩这一招也是百用不厌的。
五十两,她可得攒个半年!要是能拿到奖励再好不过了。
太子还以为奖什么好东西,原来是五十两银子。瞧她一副欣喜的神情,倒像是发了大财一样。嘴上道:“你若能进前五,孤也有奖赏。”
徐冉下意识想到上次奖的三本书。不会又是书吧?
太子大气一挥手,“这东宫的东西,你看上哪样,随便拿去便是。”
徐冉默念一句:要是看上学神你,也可以随便拿去嘛。
太子见她皱着脸,似乎不太满意这样的奖赏,索性问:“那你想要什么?”
徐冉试探道:“…银子?”
太子微怔半秒。徐二娘子的追求,也太实在了点。咳了咳,从袖子里伸出手来,修长洁白,骨节分明,握拳比了个二。
“两百两?”
摇摇头,“两千两。”
徐冉兴奋得要晕。嗷,天,不是在做梦吧。拿手掐了掐脸,痛!是真的!
吼吼吼,学神好棒棒,她最喜欢学神了,学神简直天下第一帅!帅爆了!帅惨了!
他们站在台阶前的玉栏处,风从北边出来,洋洋洒洒地灌进衣袍里,将夏日的燥热吹得一干二净。太子与她并肩而立,低眼往她那边睨一眼。
鲜眉亮眼,粉桃玉面。风吹晃她的衣领,露出细长雪白的一截玉颈,足以令人无尽遐想。
再长个两年,旁人就该眼馋了。
下午礼训回去,徐冉跟徐老爷说了下次礼训取消的事情,徐老爷一听,顺便将每晚的练字时间也取消了。进入最后的冲刺时间,每分每秒都很珍贵。
幼学要考试,高学自然也要考试。等到考前的那个礼拜,徐府吃饭的日常就变成这样了——
徐冉捧着书,一边吃一边念《论语》。
徐娇捧着书,一边吃一边挥笔做算术。
徐佳捧着书,身旁还放了个桌子,饭桌上摆着《经科策论》,小桌子摆着《算经》。两边轮着看。
徐老爷和萧氏怡然自得地吃饭,家里女儿这般努力,实在是令人宽慰。徐丰这几天不怎么回家吃饭,轮着和别人换值班,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钟头都在巡逻。年中了,宫里也要进行考核了…得多捞点勤劳印象分。
考试前一天,徐冉约着和赵燕苏桃一聚,往苏府去。
因着赵燕的考试恐惧症,她们三人有个约定。逢重要考试,例如月考会年期中考这样的,徐冉和苏桃提前一天给赵燕疏导疏导。
之前试过几个法子,效果不怎么好。但总比不试好,赵燕的考试成绩虽未提高很多,但至少不再是倒数第三了。
这天上苏府,园子里遇到苏衙内。苏衙内穿一身宝蓝色箭袖,脚蹬锦靴,手执马鞭,似是刚从骑练场回来,满面春风。
徐冉打了声招呼。
苏衙内点点头,不急着走,视线在徐冉身上晃了晃,一番打量。
徐二娘子这模样,同她大姐不同,大眼睛小嘴巴的,眉目间透出一股子巧灵劲,之前见过几回没怎么仔细看,如今再见,倒比之前略长开了些。小小的一个人儿,身量不高身形瘦,却没有半点娇弱之态。
这也倒好,健健康康的,比那些走三步就要喘两步的娇滴滴美人好。
苏衙内不由得想起徐佳来。
好强,死要面子,抽起人来丝毫不手软。
这些天徐佳没怎么跟他说话,见着了也不打招呼,满脸戾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苏衙内转了个方向,送她们去园子。
苏桃好奇问:“哥,你跟着我们作甚,女孩家说话,男人听不得!”
苏衙内道,“你们走你们的,我走我的,待你们进了园子,我离开便是,不碍事。”
苏桃冲他吐吐舌。
等他们走到拐角处,苏衙内朝徐冉挥挥手,故意落在后头,“慢点走,我有话问你。”见徐冉满脸狐疑,只得道:“问你家大姐的事。”
徐冉转头同苏桃道:“苏苏,你大哥找我说话。”
苏桃噗嗤笑出来,指着苏衙内道:“大哥,你是不是想问徐家大姐的事,人家几天没理你,瞧把你给急的!上次还说让我去徐府送书信呢,明明心里就惦记着,非说没有,死鸭子嘴硬!”
苏衙内绷着脸:“苏桃,信不信哥破了你的机关柜?”
苏桃一听,连忙将徐冉推出去,“来,你问,尽管问。”
两人走在后头。徐冉好奇往旁看了眼。
苏衙内她见过几次,生得一双风流媚眼,身形颀长,看着是位翩翩君子,无奈嘴巴毒了点。明明是位得理不饶人的主,到了她家大姐跟前,气势却略输一截。
苏衙内问起徐佳近日状况,徐冉犹豫着要不要如实以告。
上次进大姐屋里,好像看见她在扎小人…
“大姐近日十分用功,专心准备会年期中考。”
苏衙内点点头,“徐二娘子可否替我捎封信给徐大娘子?”怕她不同意,又道,“我请徐二娘子吃东街上卖的葡萄糕。”
送个信而已嘛,当然是要答应了。瞧苏衙内这样,十有八九对她家大姐有意思!
徐冉想起上次苏桃说过的送礼一事,提醒道:“你若尚在说亲,这信我就不能替你送了。”
苏衙内一惊,什么说亲的事?
徐冉说了从苏桃那听来的苏夫人给刑部尚书送御赐花瓶一事。苏衙内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为的这事。
神色一黯。心想徐佳不理他,兴许也是因为这个事?
误会,天大的误会。上次因为刑部侍郎家的大娘子帮了他一个大忙,想着送点礼物报答,同苏夫人说了说,哪想苏夫人就误会了。
毕竟儿子大了,思春也是正常的。苏夫人急哄哄地就把花瓶送过去了。
第二天刑部大娘子就来问他这事了。人家立场坚定,表明已有心上人。苏衙内忙地解释,又同苏夫人说清楚送礼原委,事情随即明朗。
本来没几个人知道的事情,怎么偏生传到徐佳耳朵里了?
徐冉缩缩脖子。
回去时,拿了苏衙内写的信给徐佳,徐佳撇头,“我不看。”
徐冉耸耸肩,放下就走了。
哎,现在的小年轻,谈个爱别扭来别扭去的。
等徐冉一走,徐佳坐在案头,眼神瞄来瞄去,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最后伸出手将信拆了,想着就看一眼。
说好的一眼,却又多瞧了好几眼,连带着整封信都看完了。
眼儿弯弯,笑意满满。
嘴上呸道:“不正经的,谁要听他讲这些…”
他说不说亲,干她何事,哼,才不稀罕呢。

第 45 章

考试这天,大家心情有些紧张。苦读了半年的成果,全在这场考试中了。会年期中考需纳入年底均考核,所以很是重要。
因着上次参加书赛有加分,徐冉倒不是很担心年底均考核,就算这次没考好,她的均考核也是能在及格线以上的。当然,她肯定不会考不好啦。不仅要考好,而且还要考前五。学神的银子和她爹的银子,还等着她去收割呢。
进了考场,才发现考场有好几个同堂学子。大家的位子都是打乱的,笑着打了招呼,待考铃一响,夫子拿着试卷进来。
上午总共两场考试,帖经墨义和周法。两个都是她擅长的,做完题交完卷,很是轻松。今日考试学堂不开餐,徐冉在考场门口等着坐轿子回府吃饭。
恰逢苏桃赵燕也出了考场,三人讨论上午的试题。徐冉问赵燕,是否按照她之前教的深呼吸法缓解紧张。赵燕点点头,说自己一紧张就呼气吸气,如此反复好几遍,倒渐渐放轻松了。就是做题的时候老会惦记着是不是做错。
徐冉叹口气,阿燕这毛病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改的。得慢慢来,今年大考前在十二月底,还有四个多月,总会想到办法的。讨论一会,徐家的轿子来了,徐冉便坐轿回去了。
在家里吃过饭休息半晌,复又去考场。下午考算术和诗赋,徐冉勉强做得还行。第二天考剩下的四门,最后一门是礼法。大家先做了笔试,然后进考场,一组一组地进行礼法实践。
和她一组的正好是沈令音。
考礼法实践时,大家需换上专门的袍服。男子的为黑底镶红,女子的为月白浅绿。礼法实践不但考察行礼步骤以及细节的对错,同时也很注重行礼人姿态动作是否优雅得当。
徐冉以玉冠束发,袍角飞扬,灵巧动人,整个人看起来似三月春光,干净爽和中透着一股勃勃生机。
沈令音比她年长两岁,身量自是高上一些。穿起月白浅绿袍服,宽袖微摆,柳腰纤纤,当真是风流娇媚。
她们俩最后一组考。先考完的学子在旁观礼,纷纷议论起来。
“徐娘子平时闷声不响的,今日和沈娘子站一块,却丝毫不逊色。”
“一个娇弱翩翩,一个俏丽可人。各有各的好。”
说话的人离得近,声音全部都传到徐冉耳里去了。旁边站着沈令音,徐冉朝她看一眼,尴尬一笑。
要说悄悄话应该离远点嘛,说话声那么大,都还是夸她的,听着让人多不好意思。
沈令音脸上没什么神情变化,回以礼貌的一笑,“徐娘子这般出色,免不得旁人夸两句。徐娘子当得起这赞美之词。”
徐冉脸上一红。多好的人,还主动圆场化解尴尬。人长得美,心灵也美,不愧是校花。
“沈娘子过奖了,论出色二字,经仪堂无人能比过沈娘子。”充分发挥马屁精特色。
两人相对一视。你夸我一句,我回你一句,倒也公平。无需再接着往下说了,再说就太假了。
一时无话,站着等夫子喊名字。过了不久夫子喊她们进考场,便跟着进去了。
考试中,虽然和校花一组不免有些压力。但徐冉好歹也是刘嬷嬷手把手教出来的,辛苦熬了半年,那可不是白熬的。动作流畅利落,却又透着几分皇家威严,特别镇得住场面。
考官们点头,在各自的评分纸上画下圈圈。
考完全场,徐冉心情轻松,多日因温习和考试累积的压力此刻一扫而空,整个人特别兴奋。今晚回去她要熬夜!要和红玉翡翠一起打叶子牌打通宵!明天早上要睡到自然醒,晚上回去就让大姐把她床上的机关给解除!睡睡睡,睡到太阳晒屁屁,嗷。
身后有人喊住她,“徐二娘子。”
徐冉回头一看,是沈令音。
两人并排而行,因沈令音走得慢,徐冉特意放缓步调。沈令音转头看她,尖尖的瓜子脸似芙蕖一般惹人爱怜,“徐娘子,今日礼法考试,你比上次又进步不少,我一向自诩懂礼之人,今日见徐娘子行起整套大周闻行礼,当真是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