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人听说后,却说女客理所当然是由内眷接见,哪有外官见女眷的理,让自家夫人去接待。但婉宁不死心,还要了文房四宝写了些东西叫人递给陈良本看。不久里面传出陈大人的话来,说诗写得不错,可他从不为闺阁中人扬名,请她回去。婉宁愕然,还是坚持要见他本人,情急之下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那位陈夫人本是官家千金出身,平日最重规矩礼仪,见婉宁言语轻狂,便摆出脸色来,打发她走人。过后她还特地派人到伯爵府上说,请贵府好生管教自家小姐,年纪虽小,礼教大防还是要注意的。
老太太听到这些话,大发雷霆,叫了婉宁来问是怎么回事,婉宁却说不出来,因此老太太便禁止她再出门。诚宁后来把此行的细节都一一告诉了兄弟们,端宁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几位堂兄弟还在私下里嘲笑。
婉宁却似乎有些不甘心,埋怨时就说了几句“陈大人的诗词都是抄的”之类的话,有的下人嘴不牢,把话传了出去。虽然多数人不信,但嫉恨陈良本身为汉人却位居高官的人不少,便借机贬低他。陈良本并不作解释,皇上听说后问起,他就说:“小孩子家被宠惯了,在我家碰了壁,就让她出出气吧。只要皇上知道微臣是怎样的人就够了。”
结果第二天,在宫中任职的四叔容保就受了上司警告,要他回家叫兄长好好管住自家女儿。容保回家一说,老太太生平第一次打了婉宁,还把她关在房中,连房门都不许出,然后又把她身边的下人全都撵走了,无论婉宁怎么哭闹,都不肯留下一个。
但是流言却因为卷进了一位贵族小姐,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些闲人不知道婉宁还是个孩子,便给流言沾上了桃色,可是不知怎的,竟然被人挖出当初芳宁的事来。由于当事人中的范家父子已搬离京城,没人清楚真相,只能瞎猜,话越传越难听了。
伯爵府本已在内务院打点过,希望芳宁能通过选秀的,结果那位公公派人来问是怎么回事,说流言传到这个地步,是不可能选中的了。老太太被气了个半死。
为了防止孙女们继续受流言连累,过了年,老太太便把婉宁送往保定的庄子,又把媛宁送到吉林她外祖父家里,只希望过个一年半载的,等流言消失再接回来。芳宁还要应选,只好留下,与陈姨娘母女俩终日以泪洗面。
端宁把事情详细说完后,感叹道,婉宁在家中一直受宠,在外头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想到居然会助长了她的坏脾气,以致于闯下这样的大祸。祖母向来当她如珠如宝,尤其看重她的美貌与聪明,指望她日后有大出息。结果婉宁这一闹,就像是打了祖母一个大耳光,让她在亲族间丢尽脸面,只怕日后对婉宁的宠爱会大不如前。婉宁如今在家中的崇高地位,大半是由祖母宠爱得来,以后还不知会怎样呢。
更雪上加霜的是,事情发生前说要接婉宁进宫说话的太后,一直没有派人来,甚至连往日最爱粘着婉宁的五阿哥,也因为得了风寒,没有来找她。平时爱与她一起玩闹的贵族子弟和千金小姐们,收到她的求助信,都推三推四地。因此婉宁再不甘愿,也只能乖乖离开京城了。
端宁十分庆幸自家妹子是个稳重懂事的人,期待婉宁在保定修身养性的日子里,会变得懂事一些,日后不会再给家族招来祸患。
淑宁看到这里,实在觉得很无语。婉宁大姐,你怎么就能这么白目呢?你以为同是穿的,别人就一定会高高兴兴与你相认吗?何况清穿女与种马男,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怎么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故事里?
更何况,你求见不成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去说那些话?陈良本为官多年,怎么可能会把你一个小女孩放在眼里?你自以为能对他产生威胁的东西,实际上根本没法拿出手。你既不能告诉别人陈良本是穿的,也不能找到毛爷爷来为你证明他抄袭。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和陈良本,年纪地位资历威望都差得太远,任何人都会相信他而怀疑你。
最可怜的是芳宁,这辈子恐怕就因此而葬送了。
淑宁叹息一声,又再往下看信。
端宁又劝妹妹多多保重自己,常给他写信,若遇到什么有趣的事,都别忘了他。他从未试过离开家人这么久,深深地感到从前的日子是多么幸福。他如今骑术已经很好了,只要再长大一些,他就骑着红枣儿到广东去,把父母和弟弟妹妹一起接回京城来。
最后附上几张桐英画的《端宁日常行止图》,叫妹妹看了不要笑话。
淑宁仔细拿起那几张图看,只见上头画着一个半大少年,戴着瓜皮小帽,活脱脱就是端宁的模样。他有时在看书,有时在骑马,有时在射箭,有时低着头被一个有些像二嫫的中年妇人教训,有时与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少年在摔跤,那少年旁边还写着“桐英”两字。淑宁看着看着,忍不住笑出来。
以为信已经结束了,却不想在末尾又添了两句。端宁很得意地写道,自从离开奉天,再没与妹妹比过书法,如今他这手簪花小楷,乃平生最得意之技,连学里先生都曾夸奖,不知可把妹妹比下去了?
淑宁忍俊不禁,看看他的字,的确写得很漂亮,搞不好真会把自己比下去。看来在下次写信回京前,要再加把劲好好练字了,怎么可以被老哥取笑呢?
端宁这封信,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多张纸,用的都是极浅显的白话,读起来就像是他在面前说话一样。淑宁看完后,心里暖暖的,便拿起笔,将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写下来,免得日后写信时会有遗漏。
写着写着,她又想道:“可惜现在没有方便快捷的邮政系统,不然也不致于要几个月才能通一次信了。要不要跟老爸通通气,让他跟陈良本提个建议,建立初步的邮政服务呢?就算不能通到广东来,在中原繁华地区局部实行,也比没有的强啊。”
=========================================================================
期待已久的清穿女PK种马男~~~虽然是经过两个人的转述,细节方面不可而知,但我相信诸位想象力极端丰富的亲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形的~~~~~~~~
刚刚看了PK榜,似乎终于升上第五了,不过,与原来的第五正在上下争持中,请各位多多砸票啊~~~~~~~
今晚还有一章~~~~


七十三、桑基
淑宁回到父母的房间,把兄长信中说的东西都一一告诉他们。佟氏眼中闪着泪光,拿着信翻来覆去地看。
张保叹息一声,道:“这孩子果然是个懂事的,我们没有看错他。”然后拿起那拨浪鼓摇两摇,笑着走向趴在悠车中的小儿子,摇着逗他。
佟氏放下信,擦擦眼角的泪水,道:“虽然儿子这样说,实际上的情形如何,我们也不知道。”
张保笑了:“你担心什么?京里还有二嫫呢,儿子的日常起居是不会有问题的,他好歹是阿玛额娘的亲骨肉,难道还会亏待他不成?你就是爱瞎操心。”
佟氏笑笑,又说道:“端儿说的选皇子伴读这个事,太过轻率了,怎么就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呢?要是让阿玛知道了,一定会说他。”
张保却不在乎:“不做就不做,这有什么?而且这信送到这里来,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只怕结果已经下来了,我们想说什么都没用了。而且不是说简郡王家的小贝子会托人荐他入宗学伴读么?这也不错。”
淑宁也劝母亲道:“额娘放心吧,哥哥知道该怎么做,就像他在信中说的,如果真做了皇子伴读,跟的多半不是四阿哥,反而容易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倒不如不做。至于在宗学里,有桐英哥在旁边护着,不会有人欺负他的。”
佟氏略安下心来,盯着那几幅《端宁日常行止图》细看。
淑宁转身走到悠车边,与父亲一起逗弄小弟,过了一会儿,便对父亲说道:“阿玛,我们当初写信回京,是十一月中的事,结果快到新年了,才抵达京城。送信人是初六起程回来的,一路上顺流而下,也要二十多天才到达。这一来一回,就花了几个月功夫,真的很不方便。”
张保微笑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广东离京城那么远,这水路已经算是好走的了。若是遇上那崎岖的山路,还不知要花多久呢。”
“女儿在想,我们家也算有钱了,每次与哥哥通信,都要派专人来回走上几个月。那普通的百姓就更别想与位于远方的亲人联系了。如果朝廷派专门的人,定期定点在各地之间传递信件,只收取些微费用,那人们要跟外地的人通信就容易多了。”
“哦?”张保停下手中的拨浪鼓,转头来问她:“你说说看。”
淑宁想了想,道:“比如甲、乙两地相离甚远。甲地的某人想写信给住在乙地的亲人,他只要把信写好,交上几个钱,就有人帮他把信送到亲人手中。”
张保问道:“现在送信也是如此,一般的百姓想要托人送信的话……”
“不是的。”淑宁摇头道。“那是帮几个人送罢了,送信的人也是刚好到那个地方去。如果是官府派出固定的几个人,两三天一次,或是五天一次,来往于两地之间,专职替人送信,岂不是方便许多?那就不必等到有合适的人才能送信了。”
张保仔细想想,觉得也有些道理:“只是这要多少人呢?而且各地情况不同,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办到。”
淑宁笑道:“其实这不是什么新法子。阿玛不记得了么?北宋时就有过厢军从事官营的邮政传递,当时深得百姓称许。只是后来战乱,就没再实行罢了。”
张保被她提醒,也想起来了:“是了,据说前明的时候,有个皇帝也曾有过重新施行此法的打算,只是后来朝中党争厉害,此事就不了了之。这样说来,这官营邮政前人也是做过的。”
淑宁点头:“正是。阿玛虽然官职低,没法做成这种事,但您不是认得一位高官么?”
张保明白她的意思,只是有些犹豫:“刚才你哥哥的信里写了,婉宁才得罪了他……”
佟氏在旁边插嘴道:“正是因为得罪了他,才要想个法子弥补。我们三房与陈大人一向是交好的,怎么能因为婉宁小孩子家不懂事,就疏远了呢?你好好写个章程,若是得了他的青眼,日后他就不会因为那件事疏远你了。”
张保想想觉得有理,便答应了:“待我好好查查史书,再想好整个章程。给玉恒大人写信时,就顺道一齐传过去吧。”
淑宁笑着说道:“如果真能开办官营邮政,还能办到广州来的话,我给哥哥写信就方便多了。”
张保去忍不住笑了:“就算真的能行,也是在中原或江南繁华之地实施,等这边也开办,少说也是几年之后了。”
=====================我是数天之后的分割线=====================
张保冒着小雨,从外地赶回城里。他刚刚视察完附近乡镇的农田与水利设施,以及江河堤坝的修固状况,与苏先生和其他下属商量了一阵,又皱着眉头回到了家里。
佟氏见丈夫吃晚饭时似乎有些走神,便问他是否有什么烦恼,他推说无事,佟氏也不好继续问。饭后,她见张保往书房去了,便要跟上去,不料丫环报说贤哥儿哭了,只好回房去看儿子。
淑宁见状就走到书房,问父亲道:“阿玛有什么心烦的事么?额娘很是担心呢。有事不妨说出来,女儿虽然年纪小,或许还能帮着出点主意。”
张保以往也见识过女儿的本领,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她一个孩子能解决得了的,只是扭不过女儿劝说,便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他在外地视察时,发现各地河工水利都有许多不足。临海或是低洼处很容易遭受水浸,而地势高的地方则缺少灌溉水源,这两个地方都不利于开垦农田,偏偏海禁重开才几年时间,许多从前的耕地都被抛荒,粮田本就不足了。
同时,珠江水域宽广,河流湖泊众多,很多堤坝都是旧年修的,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有些不稳,去年雨季时还一度有过险情。他有心要修一修,但若要全部修完,工程过于浩大,官府银钱是否足够是一个问题,能不能赶在雨季前修好,更是疑问。
他如今正为这些烦恼,不知如何是好。
果然不是她这种没有经验的人能解决的问题,淑宁只好陪着一起烦恼。想着想着,她倒想起一件事来。
她对张保说道:“阿玛,我曾听说珠江一带,有一种叫‘桑基鱼塘’的事物,不知您可曾听说过?”
张保就问那是什么。淑宁答道:“听说在珠江两岸,土地地势较低,常常遭到水浸,种田是十年九涝的。当地人因此就在低洼的地方挖水塘,在塘中养鱼。而挖出的泥土,就堆砌在水塘四周做塘基,这样可以减轻水患。塘基上种桑树,可以养蚕,而蚕沙可以拿来喂鱼,塘里的泥又能拿来肥桑,以此循环不息。”
她见张保似乎很有兴趣,便继续道:“这样一来,水侵会没那么严重,养鱼可以卖钱以帮补家计,养蚕又可以得到生丝,卖给西洋商人运到海外。只是这种法子也有两个缺点。”
张保忙追问:“是什么?”淑宁笑道:“一来挖塘的地方不能再拿来种田;二来嘛,若是用这种法子的人获利丰厚,说不定就会引得旁人丢开祖辈世代相传的耕种大业,改去种桑养鱼了。”
张保闻言,沉吟半日,才对女儿说道:“你说的这个‘桑基鱼塘’,真是本地有的?”淑宁点头道:“女儿也是从书上看来,想是有的,阿玛不妨叫个本地人来问问?”
张保便叫长贵把赵阿生找来。不多时,赵阿生和胡东两人都来了,问张保有什么吩咐。张保便问赵阿生是否见过“桑基鱼塘”,他正仔细想着,不料胡东抢了个先:“回大人,小人见过,小人外婆家里就挖过这样的塘。”
张保便问胡东其中详情,胡东答道:“小人外婆家在南海九江,那里地势低洼,常常被水浸的。小人的几个舅舅就挖塘养鱼,又在塘基中种桑树,每年发大水的时候,因为塘基比较高,比别家要好过些。而且他们家每年都收很多生丝,卖给作坊,或是生丝商人,能得不少入息。养的鱼留够自己吃的,还能卖些钱。”
张保点点头,又再问了些细节,便让他们出去了,一个人在灯下沉思。淑宁见状,也不再打搅他,径自回房去了。
张保第二天请了苏先生来商量,又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农,一来二去的订了章程,上报知府大人获得批准后,便先在部分低洼地带推行“桑基鱼塘”。但同时也说明了,只许在荒地上挖塘,不准农民私自改变耕地用途。而早年被抛荒的耕地,也鼓励有余力的农民去开垦,希望能用这种方法增加粮田数量。
这项措施本只是在广州府辖下施行,不知怎的被广东巡抚朱宏祚大人知道了,他认为这是鼓励农桑的好法子,大大表扬了广州府的官员,还下令全省推广,同时,还依照朝廷在康熙二十二年所颁布的法令,说明凡被抛荒的土地,有人垦熟了,原主就再不许过问,复垦者耕够五年,这块田地就归他所有。
广东重开海禁不过数年,许多荒废多时的土地都未获得重新开垦。巡抚朱大人的这项措施一公布,全省各地都开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垦运动,无田的农民争着去耕抛荒的田地,而将土地抛在一边数年不理会的大地主们,也纷纷雇佣佃农去复垦土地,以免自家财产被人得了去。
这股热潮对张保影响却不大,功劳多半是落在知府大人头上的,他已经习惯了。而现在张保要忙的,是把各地的江河堤坝好好修一修,等熬过今年的雨季,再考虑日后的问题。
时间匆匆过去,受金钱与人力所限,张保只能保证修复了各地堤坝最危险的部分,而桑基鱼塘也只开辟了三四十顷大小,其中只有一半地方种上了桑树苗,鱼苗也只放了数万尾。
这时,雨季来临了。
==================================================================
与《再生为人》争持了几个小时,才算是暂时奠定了胜果,希望最后两天能保持下去,不要被翻盘啊。看在我今天努力两更的份上,请多多砸票吧~~~~
挽月大,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书,PK结束后,我会帮你做广告的……掩面逃走~~~~~~~~~~~~


七十四、粽子
临近中午,天空暗得像夜晚一样,伴随着电闪雷鸣,大雨哗啦啦地浇了下来。不一会儿,天空开始亮了一些,却仿佛是被什么东西从中隔断了一样,一半是深青,一半是浅灰。
淑宁站在二楼的绣房里,往窗外看去。远处的树林子都看不清了,只觉得天地间好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纱似的。一阵风吹来,带进了一泼雨水,淑宁忙向后躲了一躲,才伸手把窗子关上,屋子里顿时暗了下来。
淑宁看着小案上的纸笔,有些遗憾不能再继续练字了。她可没兴趣在古代顶着一双近视眼到处跑,当然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雨季刚开始时,全家都是第一次见识岭南的天气,被那连下了八九日的大雨浇得有些狼狈。幸好她本身有些心理准备,提醒了佟氏要事先购置充足的粮食瓜菜,又让人把食材间的东西都往高处放,并且清通了排水沟,才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听说邻居家一位北方来的官员,连家中装粮食的袋子都湿透了,半夜里人被冷醒,才发现全家都泡在水里,现在只能窝在二楼过日子。
噔噔噔——,门外传来一阵急急的脚步声,春杏的声音响了起来:“姑娘,阿银姐她们在楼下包粽子呢,叫我来请你去。”淑宁应了一声,稍稍收拾了一下案上的纸笔,洗了个手,便往楼下走去。
阿银、阿娣、巧云和春杏坐在楼梯间里,摆开一张小桌和几个凳子,就着后院和青云巷透过来的光线包起了粽子。淑宁加入进去,包了几个长条形的碱水粽,又把一张箬叶做成倒圆锥状,往里面放糯米、绿豆、花生、咸蛋黄和猪肉,压紧了拿水草去捆。
阿银看了笑道:“小姐,你这个包法倒有些像裹蒸粽呀,我也要包几个。”淑宁笑着应道:“好啊,多包些好吃的,回头我们再摘些竹叶来,煮一煮,也包些小粽子,我想着用竹叶包,吃起来就会有竹叶的香味,额娘说不定会喜欢呢。”春杏当即就跳起来,说:“我这就去摘!”却被巧云拉住:“现在外面雨那么大,你去做什么?!”春杏不好意思地坐下了。
这时阿花走了过来:“你地系道包粽啊?我又来包哩?”(你们在包粽子吗?我也来包吧?)然后便拿了张椅子来坐下。阿银对她说:“我地系道包裹蒸粽,你都识包吧?”(我们在包裹蒸粽,你也会包吧?)
阿花皱皱眉:“裹蒸唔系粽,你包粽就包粽,包裹蒸就包裹蒸,唔好拉埋来讲!”(裹蒸不是粽子,你包粽子就包粽子,包裹蒸就包裹蒸,不要混在一起说。)
阿银却扬扬手中的箬叶,道:“都系用糯米,有乜野唔同?”(都是用糯米,有什么不同?)阿花张大了眼:“梗系唔同,粽用既系箬叶,裹蒸用既系冬叶,根本唔同!你地几只野唔知就毋扮知!”(当然不同,粽子用箬叶,裹蒸用冬叶,根本不一样,你们不知道就别假装知道。)
阿银抬眼笑笑:“只只声真难听!”阿花猛地起身要发作,旁边几个人忙拉住她。阿娣瞪了阿银一眼,说道:“你做乜锦样撩拒?你明知拒一急就会讲番乡下话。”(你为什么要撩拨她?你明知道她一急就会讲回乡下话。)
阿银撇撇嘴,继续包粽大业,把阿娣气得直跺脚。淑宁见状不好,忙叫其他人拉开她们,好生劝解一番,才算是安抚下来了。
淑宁对阿花说:“我们没有冬叶,就只能用箬叶包了。这不是裹蒸,只是学着裹蒸的法子包的粽子而已。”然后又对阿银道:“虽然裹蒸与粽子很像,但用的材料不一样,形状也不同,把它们分清楚就行了。其实就像我前些天包的糯米鸡,也是用的糯米,可外头包的是荷叶,难道阿银姐也要说它是粽子么?”
阿银歪着脑袋想想,笑了:“这倒也是。”她望了一眼阿花,不做声。
阿花小声哼了一下,拿起箬叶边包边说:“我做比你地睇,裹蒸要锦样包,我细个果阵阿舅婆亲自教我架。”(我做给你们看,裹蒸要这样包,我小时候舅婆亲自教我的。)淑宁和春杏、巧云忙跟着学包,一场争吵就算是平息了。
包好几篮粽子后,春杏问道:“听说端午那天要赛龙舟,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看。是不是会很热闹?”
阿银笑道:“当然看过,很热闹的,那龙舟有几丈长,上面有很多人,比赛的时候,那龙舟就像飞一样快。你和小姐一定要去看看。”阿娣也点头同意,还把往年见过的精彩画面描述给她听。
春杏听得两眼发光,对淑宁说:“姑娘,去吧?我还没看过龙舟是什么样子呢。”
淑宁想想,觉得看看也好,便道:“好,我也想看,我这就去求额娘。”
坐言起行,她马上就起身洗了手,穿过游廊往后院的正房走,走到半途发现院子一角的排水口处有些残枝树叶堆积,就暗中提醒自己,回头一定要叫人来清除掉,否则枝叶越积越多,塞住排水口,雨水漫到廊上来,他们一家也要学隔壁那样窝到二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