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俩人拼拼凑凑了一篇,一个凑一句,俩人的检讨总算是完成了,俩人保证一模一样,就是字不一样,小七特意把铅笔磨得又粗又圆,这样写出的字会粗胖,没有体,显得比较拙。小七字写得再差也不至于像一年级的孩子,只能用这个方法来蒙混过关。
小和大人还要脸,看小七连这法子都用了,真是彻底的鄙视她,可是想想也是,他现在觉得王家挺好的,妈妈虽说昨天打他了,可是还给他做了不少好东西吃,给小光搽药时,还哭了,一点也没有刚刚挥拍子时的潇洒。
所以他决定听小七的话,这辈子替小明当个好儿子了。而小光也没出卖他,是个好哥哥,又替他挨了打,他也决心当个好弟弟,以后就在王家认真生活下去,忘记过去的一切,重头开始。
为了更好的在王家混下去,和大人还是斗争了半天,也学小七磨圆了铅笔,而他做得更彻底,他用左手写。小七看他这样,恨不得撞墙,自己怎么没想到?真是笨死了。
两边的爹妈看了他们的检讨倒还都满意,特别是对小七和和大人提出了表扬,首先字是很工整的,还没错字,这很好,虽然两篇检讨内容一样,但想想也是他们俩自己写的,没让人帮忙,所以能写得这么通顺,就很不容易了。
小七和小和大人低头无语,唉,这年头混个小孩子,他们容易吗?真是太不容易了。
暑假完了,和大人的胭脂盒子让小七好好把玩了一下,教了她几个关键点后,他就自己收起来了,小七也没问放哪了,反正这种事,她问了也没用。开开心心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过十分快乐的过一天少一天的儿童时光。
二年级跟一年级一样,但在和大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小七的成绩有所进步,因为和大人说他丢不起那面子,虽然小七也没明白自己老爹都没觉得丢面子,这位凭什么觉得丢面子?但看和大人那阴森森的脸,还是算了,老实的听话好了。
一二年级的功课能有多难,小七倒真不是真的笨,只是她不愿意费那功夫,她宁可多点时间看书,琢磨自己的事。
到了二年级,小七终于想起了自己要做点啥了,就是拉单杠。若说小七对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话,那就是身高和体重了,其实个头她随她妈,骨头小,但体质却随了老爹,迎风长肉。不然也不会在大学排到小七了。悲催啊!所以想想好容易重生了,总得做点什么吧。
想到上辈子舅舅家的表哥小学时还没她高呢,但上中学跟施了肥一样,猛往上窜,其实舅舅也不高,最多一米七二,而舅妈也才一米五。表哥就得益于天天拉单杠,把自己吊在上头,这么拉拉,后来俩个表哥竟然都混到一米八。而小七从小学毕业起就没再长过,太可气了。
其实想长个子,还有其它的办法,但小七不是懒吗,想来想去,跑跑跳跳的太累,哪有吊在单杠上由着地球引来自由拉长来得舒服?于是每天课间就跑去吊几分钟,挂累了,拉上去,把下巴搁在单杠上歇会,再吊着。这样也顺便锻炼了臂力,和腕力,省得将来打人都没力气。
小学的单杠也许不叫单杠,就是像横着的梯子那样的,正确的玩法是小孩子从这头用臂力到那头,部队也有这个,但小孩子们一般喜欢爬上去坐着,聊天、看操场上的帅哥。小七小时候就这样,不过现在小七改吊在上头,和大人坐上头,看着小七这么吊着。
和大人很看不惯小七这样,可小七铁了心的不理他,和大人也法子,小七吊着时,他就坐在边上冷冷的看着,其实小七很想说,您看不惯也别这么盯着我吧!但看和大人这样,她也没胆说了。
“你知不知道你看着像上吊!”和大人有一天看到小七把脑袋搁在单杠上,惬意的晃着身子怒气冲冲的说道。
“啊!”小七怔了一下,她可是好容易才练熟了,不像刚开始时,想上来还得爬边上的梯子,手臂也有力了,没事还能连拉好几个来回,吊的时间也就更长了,怎么这位好好的就说到上吊上了?
再想想,小七有点明白了,忘记这位上辈子是吊死的,笑着吐出了舌头,翻个白眼,“我是吊死鬼,还我命来!”
和大人怒了,翻身跳下单杠,头也不回的跑了。
小七想想也是,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不是,赶紧跳下来,追了过去。教室里没人,课间谁没事在教室里呆啊。
第二十章 无聊了(200加更)
“大人,那个,我就想长高点,您想,将来您万一混到了一米八,我还在一米五上晃悠,跟您出门,人家还以为您带着孩子出门呢!您不心烦啊?您不是更没面子?”小七讨好的笑着。
“吊着能长高?”和大人才不理她呢,习惯性的就觉得这家伙又在骗自己。
“真的,真的,小孩子骨头没长好,拉着能拉着,骨骼闭合就晚,就能刺激生长,我表哥就这么长到一米八了。”小七差点就要说向毛主席保证了,不过现在这话不流行了,说了和大人也不会明白。
“没别的法子?”和大人放缓了语调,似乎也觉得小七这么五短身材的有碍观瞻。
“这是最省力的,其它您一定更不喜欢,跟个兔子似的背手跳楼梯,还有在操场上疯跑,是不是还不如挂在单杠上。”小七算是有点了解和大人了,虽然和大人已经放弃把她往淑女上带了,但看到她跟假小子似的,还是不满意的。现在小七已经不穿背心短裤了,在家也不成,小和大人的脸能黑得跟锅底一样,连头发小七都没再绞了,因为和大人认为女子的头发就跟命一样。小七想说那是你们满人的规矩,可是想想,最后还是没说啥,老实的听话吧!
和大人想到小七跟个兔子一样在楼梯上跳,或者穿着背心短裤在校场上疯跑就打了一个寒颤,不再说话,低头看书,不理小七了。
小七知道这是和大人默许自己玩单杠了,心中窃喜,唉,自己好像变聪明了,能跟和大人斗智斗勇了。好吧,斗勇差点,但是,至少能曲线救国了。进步啊!本想着要不要回坐位上歇会,但看看门口,想想,“大人,你后悔吗?”
“什么?”
“乾隆死后你没跑,后悔吗?”小七从没问过和大人之前的事,想问没敢,后来想想,自己看了那么多关于和珅的书,还有‘砖家们’的研究结果,他的生平小七都比这位知道的还清楚,有什么可问的。也就没放在心上,可是刚刚,看到和大人那么愤怒的样子,想来当年被赐死时,除了哀莫大于心死之外,也是有创伤的吧。
“能跑哪去?”和大人苦笑起来,“太上皇本就是把我养肥了让儿子杀的,你以为他真不知道我有多少钱?对他来说,那是他给儿子攒的内库。”
“你没想过谋反?”小七想到和大人二十一条罪中,好像没有谋反这条,除了他贪婪好色之外最后一条竟然是连管家刘全的家产都的二十万两,当时小七看到这句笑了半天,可是再想想也是,若不是和大人,刘全一管家能有二十万的家产,这算是权利的延伸,也能算罪了。不过回过头来说,如果刘全的事都能算罪了,那么表明但凡和大人能挨上谋反的边,人家一定给挨上,那么一定是没有。
“一个连儿子都不放心的人,你觉得他能放心谁?皇后死了,因为怕太上皇听见,嘉庆帝都不敢哭。说是我权倾朝野,可是你要知道,那个权柄是太上皇给的,人家是可以收回的。我可离京,儿女怎么办?你以为嘉庆是真的因为喜欢公主才对我儿子网开一面?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各取所需罢了。”和大人冷冷的一笑。
他已经看过《清史稿》属于自己的那章了,他不置可否,可是世人也不想想,如果说真像历史上写的那样,他贪污了大清二十一年的全民总收入,那怎么着也该是诛连九族的死罪吧,可是他是在家里被赐自尽的,除了家产被收,他的儿女,孙女,外孙们都活得好好的,没有受到连累。真是嘉庆帝仁慈?只不过就像多多说的,那是政治的需要。
小七轻轻的拍拍和大人的肩,是啊,乾隆那败家玩艺对权利的掌握是BT级的,和大人再能干,再如何受到宠爱,可是他不可能放手让和珅改天换地不是,就像他说的,乾隆连儿子都不信,他能信外人和珅?和珅可不就得把自己洗干净了,在那儿等死。当然死前,他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儿女也都保全了,也算是值了。
“你要不要回自己的位置去,要上课了。”和大人才不要这个傻子的同情,白了她一眼,看一看陆续进来的同学,冷冷的提醒了小七一下,小七马上忘记了自己想说啥了,窜回了自己的坐位。
读书、拉练,好像没什么值得让小七特别兴奋的事,小和大人也觉得自己越混越没意思了,除开开始时的惊惶之后,经过一年多的适应,他开始觉得无聊了。
这个世界真的很精彩,电灯、电话、电视、电影,汽车、飞机、抽水马桶、自来水一切都让他觉得这是个让他无比惊诧的地方。
不过好在有小七,因为她了解,所以她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手把手的带着他慢慢的适应,一点没让他在外人的面前表现出与众不同来。让他平稳的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但适应总有时限,现在他过去了,于是他开始无聊了,不然他也不会在暑假时非要去花鸟市场了,其实买古董,挖第一桶金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那时就觉得无聊了。
小孩子的世界能有多复杂,而功课,说实话,比起来当年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对的简直就是不值得一提,抓包事件之后,他们被看管得更紧了,所以现在对和大人来说可不就是无聊吗?
“各位同学,这个周末回家跟家长们商量一下兴趣班的事,这是表格,请家长填写。”班主任是位年青的男老师,平时跟和大人一样,喜欢白衬衫黑裤子,头发也是干净的小平头,说话也是轻言细语但跟和大人一样言简意赅,所以和大人倒是挺喜欢他的,于是和大人勉为其难的当了班长。
和大人作为班长了,是要帮老师干活的,所以马上站起来,接过班主任手上的宣传单和表格瞟了一眼,顺手数七份发到第一排的每个坐位上,由着他们传到后面去。动作非常利索,让班主任甚为欣赏。
小七不用看,兴趣班就是让每个小朋友培养一个兴趣、专长,这只是八十年代中后、九十年代初期小学特有的,后来孩子家长都花钱到外头一对一教学了,谁有空在学校浪费这时间。
%%%%%作者的话%%%%%%%%
第二更来了,对历史上的那位小和大人,小P真的觉得有很多的困惑呢,以后慢慢一点点的带出来,大家不会觉得小P太啰嗦吧?
第二十一章 兴趣班
小七小时候参加过生物班,因为可以不上课,去学校的小花园里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当然成绩是学了N多年,她认花草树朩还是这朵花、那朵花,也就把自己家凉台上老爹种的几盆花认清了,其它的该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
细看看,书法班,P掉,没前途,将来全是电脑打,谁没事学这个;绘画班,倒是有兴趣,学不会总会欣赏吧?但想想,那还是算了,学会欣赏之前总得要先画,自己再没自尊心,也经不起那样的催残不是;音乐班,那个小七五音不全,去喝K是她最痛苦的事;舞蹈班?五音不全的人,怎么点踩节拍?广州竟然没有生物班?太过分了,真是想混日子都不成了。
把单子拿回家,老爹和老妈认真的研究,乐乐去年转学来选了书法班,她在武汉选的也是这个,因为这个最简单,买只毛笔和一瓶墨水就成了,练字就用报纸。
当然,她当时选是因为小七妈可没时间去帮着闺女去找颜料画笔,还有其它的什么的。小七想起来了,上辈子乐乐就是选的这个,她学的颜体,而且写得很不错,看来生命果然有惯性。
轮到小七了,现在小七妈可闲得要长霉了,正想找点事情做,马上兴奋的研究来研究去。看看自己怎么能参与进来。
“多多去学乐器好不好?钢琴就算了,太贵,买把小提琴还是可以的。”小七妈好歹也是特殊时期前的老三届,多少有点小资情调的。而且估计她想的是,小七学时,她也能跟着学学,闲着也闲着。
小七爹可是真的出身赤贫,解放前给地主姑奶奶放过牛,文盲的爷爷奶奶也管不了他什么。还是解放之后,自己报名上学,自己考中学,自己觉得自己学校不好,办了转学,再考大学。六零年时蒋光头要反攻|大陆,于是老爷子年少轻狂了,把书一扔,直接报名参军了,所以后来学历一直是大学肆业。
一路走来,都是他自己奋斗出来的,虽然真没什么文艺细胞,但因为真是苦过来的人,他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况且现在夫妇俩都在部队,花费少,倒是存了点钱了,所以跟小七妈一样,决心好好的培养一下孩子了。
“我五音不全,您别浪费钱了。”小七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再说她也听说过,小提琴刚学时跟杀鸡一样,为了不让楼上楼下的叔叔伯伯们难受,还是算了吧。
“不浪费,文工团有现成的老师,放假回来让他们教你。”老爹从来就爱部队如家,把部队的一切都当成自己的,人才也是。就算兴趣班学不到什么,部队里还是有人教的,还不收钱,一定能学出来的。
小七鄙视了他一下,但觉得老爹实在很可爱,本来想想觉得也行,可是再想想又摇起头来,开玩笑,真答应了,以后自己人生还不得悲惨成什么样啊?自己丢脸无所谓,可是丢老爹的脸,她还真有些不好意思的。
“您不怕我把您的脸丢到文工团去?”
小七爹想想,脸黑了黑,把头又埋进单子里了,每个小七都有理由,还特充分,除了书法班,因为小七不能说二十年后没人写字对不,只说不喜欢。
老爹烦了,一锤定音,就书法吧,反正乐乐也书法,东西都是现成的,少多少麻烦,反正部队多得就是报纸。
小七再想想,头大,果然是有选择恐惧症,看到选择一多,马上就晕菜了,还是老爹选吧。
第二天和大人来了,问他,他也选了书法。
“为什么,你会写毛笔字吧?”小七小声的问道,书里有说和大人的字非常好,现在报名学书法,这是折腾老师吧?
“废话!”和大人白了她一眼。
“那还花钱学?你有病吧?”小七几乎冲口而出。
“不学谁相信我自己会写?”和大人头都不抬,看看小七的本子,找出错的,划上两个大大的叉,于是小七得重头再写,包括对的也得再写一次,坏心眼的和大人。
小七认命的拿本子重写,不满的看了和大人一眼,又找不出什么反驳的语言。她明白和大人的苦衷,他当然会写字,而且写得还不错,如果说他无师自通的成书法家了,是显得有点突兀。可跟老爹一样节俭的惯了小七,还是觉得花钱去学自己学过的东西,心里还是难受不是。
“那个其实您可以学点别的,您不是会唱戏吗?其实现在…”小七也不是真的出主意,就是跟他没话找话罢了。
“谁说我会唱戏?”和大人抬头了,盯着小七。
“您不会唱京戏?”小七不记得王胖子版的和大人给张国立还是张铁林唱过《贵妃醉酒》的。
“什么是京戏?”和大人一头雾水。虽说来了一年多了,可是问题是小七自己还是半调子,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明白的,也不能真的什么都告诉小和大人不是。
“咳!”小七猛的一拍头,突然想起,四大班进京是慈禧时候的事,乾隆那会儿还没京戏呢,就算乾隆看戏,也是该看昆曲,又被编剧忽悠了,无力的摆摆手,“当我没说。”
第二十二章 红楼梦的结局(四百加更)
加更来了,别说小P这章是凑字行为,这是最早定提纲时就准备要写的,和大人被误解太久了,特别是对红楼梦的这件事上,和大人是居功至伟的。大家别被电视剧误导,小和大人真的不是草包,人家很强的。
求票求票,为小P查资料,你们也给我点票吧!
¥¥¥¥下面正文¥¥¥¥¥
和大人也习惯了小七的抽风行为,根本就不再问了,反正也没营养,布置完了小七的作业,人自己到小七家的书柜里找书看了。
小七妈来了,书柜里的书马上就丰富起来了,小七妈喜欢小说,四大名著都有,还有一套六十年代的竖版繁体版《红楼梦》,就缺第一本。后来小七上班了,去旧书市场淘了很久才配着。现在小和大人上来除了盯着小七写作业,更多的是来看书。小七爹妈也不管,反正小孩子嘛,喜欢看书总是好的。
小七看到和大人看《红楼》了,马上想起了什么,跳了起来,“这本书听说后头还有二十八回,你看过吗?书上说了,是你保护了《红楼梦》。”
“看过。”小和大人头也不抬,还是低头翻阅着小七妈的旧书。和大人喜欢来小七家看书,因为小七爹妈的书很多都是竖版繁体,都是他读起来不费力的。
“结局呢?结局是什么?你给续出来了吧!”小七深恨史上最大一坑《红楼梦》,可是又没地找曹大大去,现在终于有人知道了,自然要巴着他把后头给写出来了。现在小七第一次感谢命运大神把和大人给派来了,大坑终于有人来填了,小七快在热泪盈眶了。
“你说呢?”和大人可不买账,又白了她一眼,侧过身去继续看书,不理她。
“什么我说?我说让你续!”小七急了,把他再扒了回来。为了史上的第一大坑,为了现在终于有了平坑的希望,小七豁出去了,对着小和大人吼了起来。
“不续,就这么着吧!”小和大人也不生气,又侧过身去,慢慢腾腾的回道。
“为什么?”小七真是急得直跳脚了,拼命想着怎么能让和大人帮自己把结局写出来,哪怕只是告诉她结局也好啊。当然她还是更想看到原本,曹公的书美不在内容,而在笔法、用词遣句、还有布局上。不读其原著,哪有那原汁原味的感觉。
“你觉得后头二十八回为什么会没有了?”小和大人垂下手,抬眼看着小七。
“有砖家说了,结局可能不被乾隆喜欢。但那些都是欠砖劈的主,所以我相信你说的。”小七想想,说是遗失,可是什么为什么后头二十八回消失得这么彻底?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这么彻底过,人家口耳相传,该留下的都留下了。而曹公的那二十八章,要么就是真的没写,要么就只能是当权者的刻意为之了。现在小七已经确定的知道小和大人是看过后二十八回的,那么当然要哄着小和大人把书续下来了。
“既然知道了,还有什么可问的?一个不容于世的结果,你追逐着有意思吗?”和大人淡然的说道。
“可是那时不容于世,现在容于世了,大家多想知道后头的结果啊,宝玉娶了谁,贾家怎么着了,金陵十二钗最后的结局真的那么不堪吗?有人猜测…”小七猴急的问着他。
“好东西就好在让人猜、让人想。其实有时猜猜也挺好的。”和大人似乎不太想说这个话题,不理小七急切的询问直接打断了。
“为什么?”小七没明白,无言的结局的确是能留下人无限的遐想,可是问题是《红楼》不算是无言的结局,而是真的没有完,让她怎么能甘心?
“不为什么,做作业去。”小和大人烦了,吼了她一声。
小七灰溜溜的回去做作业,人生啊,真是太杯具了。脑子里因为还在想红楼的结局,于是刚刚错的倒是做对了,结果把对的又做错了,她华丽的又重做了一次。
好容易做完了,全对了,又做了好几道练习,小和大人说,这是在巩固成绩。等这些都做完了,小七还是忍不住拉住和大人说后头的故事,就算不真的给她续出来,说说后头的故事也挺好的。这几乎可以说是知道《红楼梦》的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了。
“你觉得结局是什么?”和大人撑着脑袋,盯着小七的眼睛。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小七得不到答案,一定不会罢休的。
“悲剧吧,而且听说可能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小七迟疑了一下。
“那你还问,真想知道?”和大人冷哼了一声。
小七不做声了,想知道结局的人大多其实更想知道会不会有转机,也许能救回一两个,是带着那种希望的。其实谁都知道,这不可能,可还是都忍不住的想知道。真的给一个白茫茫,只怕谁也受不了。一本让人绝望的书,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于是黛玉消亡,还完了眼泪,宝玉如何本就由了他去,因为他将永远也得不到幸福了。
小七就不再问了,是啊,自己能接受得了那种刺激吗?自然不能,还是别问了。让自己梦想中有个好结局也不错。
“不过乾隆真是那么想的,觉得白茫茫一片不好看,于是下令销毁?”小七想想摇摇头,一般来说,现代红学家认为那是一本政治小说,影射了康雍乾三朝事,所以才会被禁,前八十章都是经过修改的,后二十八章实在改不了,于是干脆一次弄没算了。
“是我下的令。”小和大人白了小七一眼。
“什么?”小七瞪着他。
“二十八章,换八十章,你选什么?”小和大人轻描淡写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