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艾若真的不想说了,贾敏也不想说话了。
艾若刚刚去看了张氏,又派人把上次的那位太医给请了来。人家看是艾若,也笑脸相迎。等号了脉,看了艾若一眼,总算没撂脸子,给张氏开了方子。
不过艾若看看方子,再看看太医那脸,也心知不妙,不过自然不会给张氏知道,笑盈盈的亲自送太医出了门口。也不敢说话,只能深福了一下,太医却摇头。艾若只能让人套车送太医回去。回头看看药方,这才真是可吃可不吃,不过是为了买个心安罢了。
她让人去抓了药,对张氏,她又说了一次,好好治病,别指着她会帮她看孩子,她死了,真来一个后娘,真的是睡了她男人,花她的钱,还得打她的儿子。
张氏笑得眼泪都下来了,拉着她的手,半天也不放,却一句话也不说。纵是艾若与张氏没什么交集,这会竟然也红了眼眶。艾若知道,张氏对她自己的身体很清楚的。
“大嫂子不好了是吗?”贾敏看看艾若这样,好一会想想却还是觉得总不能不说话,小心的问道。
“说什么呢,她好着呢。”艾若瞪了她一眼,埋怨着贾敏不会说话。
想想贾敏其实也是够倒霉的,未来的婆婆快死了,现在大嫂也快死了,传出去,不得说贾敏是丧门星啊?定亲死公公,成亲死婆婆,然后死大嫂,死老爹,出嫁N年没孩子…真是要多倒霉就有多倒霉。想想,红楼好像就是说的他们母女的倒霉史。唉!
晚上回家对贾政也就更没好脸了,连元春都爬得远远的,根本不过来。贾珠也躲在贾政的背后,小心的观察着艾若的脸色,生怕沾了火星,让艾若又好气又好笑。
吃了饭,让人把孩子们领出去,艾若才轻叹一声,“大嫂只怕不成了。”
“怎么会?”贾政也一惊,想想这才过了多久,艾若才说请大夫,怎么就不成了?
“生瑚儿时就遭了…难,这些年亏了根本。好容易怀了琏儿,怀时就说,那胎不稳,这一年,荣府多少事,事事不得她操心?瑚儿见喜,害得她早产。虽说母子平安,不过大嫂月子做得也不好,这些事挤一块儿…”艾若说得慢,却每一句都有用意,贾政也不傻,连着自然也明白是啥意思子。
“老爷、太太知道吗?”好半天干巴巴的说道。
“我不知道,跟爷说这个,主要是想问问爷,咱们怎么办?”艾若对贾家人的本性早就无语了,看看贾敏天天跟张氏一块,却还问自己大嫂是不是不好了,平常眼睛喘气用的?更别提代善和贾母了,他们想得到就有鬼了。
“什么怎么办?”贾政还真的没想过,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艾若笑了,贾政的位置还真是越摆越正了。这很好,是啊,什么怎么办。她刚来时,想的是怎么抢回孩子,怎么把自己从贾家脱离出去。现在可以说超额完成了任务,顺便还帮了贾敏,救了贾瑚,可是为什么张氏还要死?这让艾若再一次有种无力的感觉了。
就像贾敏的婚事,明明占了先机,却也无可奈何,果然这不是她那个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时代了。每一步走下来,牵扯的不仅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
“现在只希望大嫂能多熬些日子,等着大姑娘出嫁。不然就算姑嫂,也得再守九个月的制,万一那会林老太太又不成了,才麻烦。”艾若想想说道,跟贾政说这个,就不能站在张氏的立场上说,而是得站在贾家人的立场来说,不然,贾政才听不进去呢。嫂子也是外人!
贾政果然轻叹了一声,想想妹妹,又觉得可怜了。艾若更觉得张氏可怜了,同时也觉得自己可怜。对贾家人来说,他们这些媳妇都是外姓人,他们关心的只是贾敏的问题,却没在意张氏的生死。自己将来有个什么,他们应该也是一样的。
贾政好一会儿,“要回去吗?”
艾若抬头看了贾政一眼,果然人的脑子就是需要开发的,一但开窍了,就真的不同了。
“是啊,我们分出来,大嫂病成这样,大姑娘要备嫁,马上就要过年了,来来往往的;瑚儿、琏儿还小,若不回去,好像也不太好。可是回去,人家会不会说咱们居心不良?”
艾若真心的不想回去,可是她知道,她跟贾政说这个,其实也是得回去。不回去,等着张氏的就是死路一条。要和林家谈婚事,要准备过年,各家的年礼,来往的账目…
当然还要防着贾母的捣乱,贾母可不介意死媳妇,正好夺权。可是她能眼睁睁的见死不救?见死不救,可是视为谋杀啊!
但回去了,不是又回了红楼的老路上?二房替大房管家,到头来,弄得主不主,客不客的,这才是大大的麻烦。更何况,她和贾母的关系这么的差,这个家并不好管。
“什么居心不良?”贾政一怔,想想马上摇头,“你想多了,我们已经分家了,府里注定是大哥的。我们回去只是帮忙,不会有人多想的。”
艾若笑了,是啊,现在贾政的脑子不同了,他不再是那个指着母亲的偏爱,占大房便宜的那个假正经了。而是见过世面的那个有功名的贾政了。不过她能说,她想的不是这个吗?但算了,贾母现在与书中的贾母还有点距离,至少现在她儿子不全听她的了,还有操作的空间。轻叹一声。
“回去吧,至少不能看着大嫂死,看着瑚儿、琏儿这么早没娘不是。”
艾若觉得自己真的圣母了,可是她真的不能看着人在自己面前死。原来医生的责任就是这样,永远不能看着病人在眼前消失,却什么也不做。
贾政虽然对张氏没什么感觉,但听艾若这么说了,也觉得心里有些沉甸甸的了。再无情,真的有熟悉的人离开,其实心里还是会难受的。
第二天,他们收拾了东西,回了荣府。还是艾若改过的那个小院,直接把东西搬了进去,贾政去找代善,艾若带着孩子去见贾母。
史氏没想到艾若昨天请完安,今天又回来了,想干嘛?有点想不明白。不过史氏也学聪明了,再不找气受了,直接盯着她,坚决不先开口了。
“二嫂回来了,真真的太好了。”贾敏也接到消息,赶忙过来。
她是真的高兴的,大嫂病着,她除了每天过去帮忙管家,却也不好过多的打扰。可是她身边的嬷嬷们却着起急来,林家的孝期就要过了,家里却连个像样的人都抽不出,没法去林家谈婚事。而嬷嬷隐隐的和艾若一样担心张氏万一熬不过去,姑娘就毁了,可着急也没用。张氏那样,贾母更不要指望了,只能跟贾敏唠叨。
贾敏也烦,这个亲对她来说,现在已经有些鸡肋了,结与不结,都很纠结。可是她也明白,不管自己心里怎么想,亲是必须要结的,而过程不能在贾家出错,若是这会大嫂子出了问题,自己什么名声啊?现在听说二嫂子搬回来了,连嬷嬷们都松了一口气,她能不明白二嫂的用心吗?所以此时贾敏是满心的感激,觉得二嫂虽然嘴巴坏一点,可是心真的极软。
“你二哥要在城里备考,回我们自己宅里,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不是没府里方便吗?正好你也备嫁了,总该来给大嫂帮帮忙不是。元儿最近学走路,正是讨人嫌的时候,你院子大,正好帮我带带。”这说辞是她在家里和贾政说好的,当然贾政私下里要跟代善言明大嫂的身体状况,不能让她死在妹妹出嫁之前。吃亏也得让人知道,这是艾若多年职场的经验,不让内宅这边乱传,但也不能不让代善知道他们的苦心不是。
“行啊,我正想着元儿呢。”贾敏点头笑道。偷看了贾母一眼,“太太,二嫂他们回来了,您高兴吧?”
65各人心思
收费章节(15点)
65各人心思
“老2的院试准备得如何?”史氏终于放下杯子,儿子回家,作为老人,其实贾母是真的挺高兴的。不过她还真不想看到王氏。
现在他们一家莫名的回来,她怎么也不会相信只是为了备考。而说大嫂身子不好,她回来给她帮帮忙,史氏更没往心里去了。
对她来说,大媳妇身体不好,也不是一两天了,不过是装着病,让人觉得自己不好。现在满京城里,谁不知道,贾家有恶婆婆,连老亲们都不跟她来往了,娘家的嫂子都不给她好脸,说什么因为她,史家的闺女都不好嫁了,说是妇德不够。气得贾母跟娘家也断了往来,现在她的气当然不顺了,现在老敌人又搬回来了,史氏绝对不会让她好过的。
但也不能无端的找话说不是,于是既然你们说,你们是为备考而来,那么,就说说看,准备得怎样。老2秀才的名次也不佳,此次举人考试,谁知道会怎么样。她当然不希望儿子会失望,更不想让宁府笑她儿子不够优秀。
“倒是常和先生一块聊聊,本来六老爷就说,若是座师合适,二爷的文章倒也中规中矩。”艾若笑了笑,淡淡的说道。心里却在冷笑,这老太太还真是全然不顾书里的体面了。也是,书里人任她捉弄,她当然体面,此时却不同了,她失去了信任与权利,不让她们发发邪火,也不应该。于是倒也心平气和。
“又没把握,为什么一定明年考?”史氏猛的一拍桌子,脸色铁青。
“试试又不要银子,况且明年不考,就得又等三年,磨了锐气。二爷难得有心,趁胜追击吧!”艾若继续笑,但口气不善了。三年多大的变数,万一真的被剧情了,代善死了,他们怎么办?他们不还得受贾母的拿捏,她反正心里却打定了主意,她也懒得再答第三个问题了。
“你们…”史氏的火头点着了,扬声想继续。
“太太放心,我们跟上次一样,吃喝都是自己的,还是住在那院里。决不让人说我们回来是占大嫂子的便宜,让老爷太太难做。”艾若懒得再跟她逗闷子了,直接打断了她的话,淡淡的说道。意思很明白,她只是回来借住,就算是帮大嫂子的忙,也是帮大嫂子,跟太太无关。这个家是大哥大嫂的。
“吃喝你们自己的,还回来做什么?你们跟前不是有宅子吗?”史氏抿紧了嘴,但能让艾若离开吗?不阴不阳的说起来。
艾若冷笑起来,贾母莫不是失心疯了不成,还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张氏的情况,于是连自己的亲生的女儿都不顾了?
“太太年纪大了,要不要请个大夫看看?天天这么大的气,伤肝。您先好好养着,我去看大嫂了。”
“你个不孝…”史氏再猛的拍着桌子,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咒自己的吗?
“儿媳告退。”艾若慢慢的福了一福,退了出去,根本就没看史氏,好像就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这老太婆还没有看出来,自己不鸟她吗?没事找找刺激有意思吗?
“你们看看她,好个王家,真是…”史氏真是气得倒仰,媳妇就这么出去了,张氏在自己面前还装个孝顺呢,这位连装都懒得装了。
“太太!”贾敏制止住史氏,把人赶出去,“太太,大嫂子身子不好,二嫂是回来帮忙的。”
“哼,说得好听,装…”史氏可不相信大家的妯娌里能有这种感情。她斗争的脑袋,容不得别人真的有善心的。她已经在想,王氏此番回来,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吧?或者说,住在荣国府里,将来考试时,也能借点势?不是装得有多清高吗?为什么还要回来借势?贾母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一点脉门了。
“太太,您歇着吧。”贾敏打断了母亲的话,默默的退了出去。她知道为何二嫂会再次驳了母亲的面子,说了半天的话,母亲连问也没过大嫂,明明刚刚二嫂子已经说了大嫂身子不好了,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是母亲却还是一心一意的挑着二嫂的刺,完全不顾大局所在。
就算不为大嫂想,难不成也不为自己想想?大嫂万一这时去世,林家的孝眼看着就要出了,若在这时,大嫂去了,她就又得等九个月,若那时,林老太太撑不住了,她什么时候能嫁得出去?就算嫁出去了,像二嫂说的,这是什么名声啊?贾敏再一次对母亲失望了。连解释都不想解释了,直接退了出去。
史氏又跳起脚来,看她暴躁的样子,大家倒很平静,主要是习惯了。赖嬷嬷静静的看着婆媳母女的斗争,心里却又是另一翻心思。
大奶奶不成了,她跟太太说过,不过太太不信。觉得没有这么巧的事。一定是有图谋。赖嬷嬷冷眼旁观,太太已经不成了,自己是陪房,还真的脱不开身。可儿子媳妇都在这府里,大奶奶若是死了也便罢了,若是活着,他们一家子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她也就没多说,由着贾母以为张氏是装病,为了给她没脸。
赖嬷嬷想得很简单,只要张氏不在了,他们一家在府里的地位就又回到了从前。但此时二奶奶回归让她不得不再多想想了。她也不相信,二奶奶会这么好,只是为了给大奶奶帮手。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现在二奶奶回来了,她原来想的,就没用了。这府里的格局得变,老爷自然信任二奶奶比信太太多。只要二奶奶在,只怕太太还是没法子重新掌权。赖嬷嬷此时的考虑是,自己是应该回去跟儿子媳妇说,支持二奶奶呢?还是此时,挑着太太把二奶奶赶出去呢?
赖嬷嬷能在贾母身边这么多年,其实也算是贾母身边的狗头军师之一了,脑子也绝对够用,此时静下心来,并不急于表态,她决定再看看。
艾若去了张氏的院子,她睡着了。艾若没让人叫张氏,坐在张氏的边上,拿出她的手,轻轻的号了一下脉。从昨天的方子也知道,张氏是血亏之症,此时看脉像,的确是气血两亏,而已经有了血枯之兆。其实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输血,能让她坚持到身体调养好了,能再生血。可是她现在无法确定血型,也没有设备给她输血,她该怎么样来挽回她的生命?
重新开了方子,能拖一天是一天吧。让人去煎了,正好张氏醒了,看到艾若,对她笑了笑。
“我知道你会回来的。”张氏轻轻的说道。
她说得很肯定,弄得艾若都好没意思。自己果然烂好人到连不熟的张氏都肯定自己昨天看完她,今天就自投落网?
“好好养病,我不帮你看孩子,也懒得看人家的脸色。”艾若不耐烦的说道,主要是想掩饰着她的尴尬。
“你不会看人脸色的,我倒是真的想活着,活着看你给人看脸色。”张氏轻轻的笑道,她现在完全想像得到,此时婆婆的脸色会什么样。心情又是愉悦,又是伤感,她没想到自己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人定胜天,你总得有点精气神不是。告诉你,我们分出去了,大爷将来娶什么样的后老婆,除了长辈,谁也做不了主。你若不想被人养废了老公和孩子,只管去死。我才懒得管你呢。”
“知道了,你回来了,我倒有点精气神了。”张氏笑了,她明白艾若在说什么。真的她死了,已经分出去二房甚至不能帮她看着孩子,名不正言不顺的。大房就真的落在太太的手心里了,那才是真的一切都完了。
药终于煎好了,艾若递给了张氏,“我开的,你帯下泣血,先止血,才能带谈其它。从今天起,你的饭也要特做,别劳心、劳力。”
“知道了。”张氏点头,挣扎着起身,准备去拿药了。
“不问我为什么?”艾若倒有些奇怪了,这位还真的是奇怪了,一个没说过几句话的弟媳妇给开了药,她还准备吃,连问都不问一声。这也太神奇了!
要知道,就算是曾经她是大夫的时候,病人也会问一声的。拿着药仔细的看来看去,坚决的不会说让吃就吃。
“有什么好问的,我若死了,老爷不放心太太,自然要招你们回来的,到时你才两头不靠岸呢。”张氏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啊,昨天就猜到艾若会回来的。果然现在她就在这儿了,现在艾若让她喝,她自然会喝的。自己活着,她才能在外头顺心的过自己的。
“是啊,我好容易逃出去了,你千万别让我再回来。”艾若点点头,自己拿过药,试试药温,自己喝了一口,递给了张氏。她向张氏和张氏屋里的人表示,自己可没有想弄死张氏的心。
张氏笑了一下,一口气全喝了下去,艾若递上阿胶枣,张氏叉了一个,放到嘴中慢慢的嚼着。
现在二房回来了,史氏的目光不全在自己的身上了,只怕自己倒能真的放心过几天了。
大房在张氏的示意之下,下人们很配合,张氏的饮食听艾若的,三餐而以药膳为主。可能是心情好,张氏脸色看着就好多了。
66新事端
收费章节(15点)
66新事端
一周之后,艾若又请老太医来了。太医细细的诊了脉,老头算是很熟张氏的病情了,这几天也在想怎么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正纠结着,他们家又来请了,老太医更纠结了,却又不好意思不来。
号了脉,思索了一下,“大奶奶这些日子可有换大夫?”
“是我开的方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看着大嫂的脉象好像好些了,才特意请您来的。”艾若先是没法子,死马当做活马医,现在张氏好些了,自然得专业的大夫来。不能真把人弄死不是。
“请二奶奶把方子给老朽看看。”老太医伸手要方子,艾若准备了,直接递给了太医。
“这方子可在哪本书中有过记载?”老大夫想想看,看着艾若。
“没有,我是按药理药性,自己写的,错了吗?”艾若倒是有点害怕了,好在她熟知药理、药性,相生相克的都没有,而且份量也是最轻微的,生怕有事,应该不会让张氏吃出问题。
“果真是初生牛犊,不过方子很好,止血益气,先提升大奶奶的底子,再以药膳配以安抚五脏,而不是急着补血,很好。此时大奶奶心机已活,现在倒是可以开调养方子了。”老大夫点点头,直接拿笔墨开始写方子,艾若看看,果然人家就是专业的,马上就有章法了。
看太医开的方子,艾若也知道张氏至少暂时安全了,她安了一半心。轻轻的拍拍张氏的手背,张氏也笑了笑,此时真的感觉到生的可贵了。
其实谁又不知道生的可贵?只不过,之前没有艾若,她除了跟自己的心腹之人,谁也不敢信,天天担惊受怕的,吃龙肉也补不回来了。
不然她娘家请的大夫,还有老太医都是束手无策的。一直到艾若回来了,她既知道二弟一家对这个家没什么企图,而且,最重要的是,二弟妹比自己还恨贾母,他们此时的利益是一致的,她外有强援了,内心的煎熬就减轻了大半,这就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能安心下来调养了,药效什么的,其实都是次要的。
太医的方子自然比艾若的管用多了,几天的功夫,张氏的脸色都好多了。贾赦对弟妹更是感激涕零,之前救了他们的长子,现在又救了老婆,此时贾赦的心里,除了老婆、老爹之外,心里最敬重的就是弟妹了,这种观念持续一生。当然这是后话,此时不用说了。
代善其实被二房又气歪了一点鼻子,这个家对他们来说算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可是他还真不能说不许住。大媳妇不好了,他一听也吓了一跳,找贾赦来问,才知道问题很严重,他对大媳妇还是很有感情的,这是他选出来的。况且也是为大儿子找的有力的岳家,若大媳妇不在了,凭着史氏,能把亲戚们都得罪死。往近了说,为了女儿,也不能让媳妇这会死。于是只能默认了!
想想回了荣禧堂,结果又被史氏告了一状,说老2媳妇如何如何。老爷子也懒得听,对他来说,老2媳妇不给史氏好脸,又不是一两天了。心里又气,若不是史氏,大媳妇也不至于这样。但想想史氏也是有孙子的人了,也不想太没体面,话也懒得说了,直接又拂袖而去,为自己为什么又来找史氏而懊悔不已。
等了几天,大媳妇倒是一天好过一天,代善也知道,老2一家回来,是帮忙的,真的只是不想大媳妇真的玩完。当然他们也不是真的好心,而是因为不能让大媳妇死了,他们就真的陷进了这个府里。今天的回来,不过是他们为了将来不回来。想到这儿,代善又叹息了一声,这个府怎么着老2媳妇了,这么不想回来?
贾母对代善也死了心了,于是往好想,贾政也回来了,这时抓紧这个从小自己带大的儿子更有用。可事情能跟贾母想得那般美好吗?
艾若早就防着这手了,跟贾政说,马上春闱了,万不可大意。快过年了,府里事多,也不好温习,不如让路先生在跟前也租个宅子,白日里让贾政带着贾瑚、贾珠一块过去温习,也省得受干扰。
贾政也觉得是这个道理,跟路不群商议,也不用租院子了,他们在荣府跟前不是有宅子吗,拨出一个独立的小院,让路不群一家住着。平日白天,贾政就带上贾瑚、贾珠一块去读书。两个小的其实都是跟路家小哥儿玩去,他是真的读书、温习,以备开年应考。
如此一来,贾政早出晚归的,贾母哪里还有机会收拢儿子。贾政白天在外头读书,晚上回来了,进来跟父母请个安问个好,就出出去了。贾母当着代善的面,自然不好说什么。可是白天代善不在时,她又找不到贾政的人。白搭!心里恨得直痒痒,却也一点办法也没有。
想通过贾敏,贾敏还是以前那个炮仗吗?自然不是了,就算是跟二嫂关系再不好,怎么着也不会插手自己哥哥的房中事的。更何况,此时贾敏觉得满府上下,对她最真心的只怕就是这个口硬心软的二嫂了,贾母怎么可能再指使她一次,于是贾母再一次感受到了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