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和项伯结交亲家,本来也是刘邦应急之用,这哪能当真呢。还好,不管项伯是真心还是假意,总算是接下了这桩政治婚姻,既然如此,只能让他好人做到底,拜托他劝告项羽,千万不要大动干戈啊。
这顿酒项伯当然也不是白喝的,要离开霸上之前,他郑重地告诉刘邦:你今晚就尽管睡个好觉,不过明早一定要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否则后果自负!
项伯这话中听,要的正是这个结果。刘邦心头像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亲家说的话,我一定牢记心里,明早我会带着丰厚的谢礼前往鸿门!
当夜,项伯快马赶回鸿门,他到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项羽帐下,把他拉下床来,添油加醋地告诉项羽他今晚搞定刘邦之事。项羽一听,不发一言,项伯见状,又是一番的添油加醋,最后,他这样语重心长地告诫项羽:
如果不是沛公先攻入关中,你项羽能这么快打进关中吗?沛公这么一个有大功劳的人,你如果杀了他天下都觉得你不义,不如就此善待他一起和气生财,那不是挺好的一件事吗?
项羽终于点头了,既然小叔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项羽也赚足了面子,那就算了吧。于是,项羽对项伯许诺,明天就不战了,在鸿门等着刘邦前来谢罪。
第二天,当范增听说项羽休兵不战,当即暴跳如雷。真是没出息呀,好好一个大局面,竟然就被刘邦一桌好酒搞得烟消云散。怎么项家出的都是些近视眼,只看到眼前利益,不看到长远前途,像刘三这种无赖出身之人,迟早是项羽称霸天下的对手,如果不早日除之,必留后患,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能看到这步险棋呢?
然而项羽都放话出来了,你范增想打,那可是门儿都没有。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白白地放虎归山?当然不是,老虎还没来呢,只要老虎一来,坚决就地打虎,绝不手软。于是,范增再次为项羽献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只要刘邦一到,当机立断伏杀砍头。
于是,范增为了消除项羽妇人心肠,再次严重地警告项羽:一山不能容二虎,一天不能出二日;你今天不杀他,明天他就要来杀你。千万不要相信刘邦的谢罪,他这是故意装孙子!只要他翅膀长硬了,就会打你个措手不及。不要说那么多了,鸿门宴上,你就尽管看我的手势,只要我一放暗号,你就立即剁了他。
有范增如此,刘邦,你就等着挨刀吧!
第二天,早上。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冷的杀气,这时,只见一行人马从霸上奔出,他们快马加鞭向鸿门方向进发。这一行人总共有一百多人,没错,为首的那位正是刘邦。
前面说过,从霸上到鸿门有二十公里,这点路程,不消一会儿就到了。刘邦赶到鸿门后,项羽的早餐都摆好了,但他们只安排张良陪刘邦入席喝酒,其他随从只能在帐外喝空气。
无独有偶,香港很多黑社会题材电影,大佬们谈事很多都是在早茶时间进行。或许早上空气好,心情愉悦,容易把事情谈妥。
刘邦一入宴席,对项羽小弟是一个劲地赔笑,一个劲地装孙子,又一个劲地赔罪。赔罪的台词昨晚早就编好了,误会呀误会,当初我们都是同肩作战,你打北方,我打南方,没想到我无意中先入关中,更没想到的是,不知哪个龟儿子挑拨离间,造谣说我想独吞咸阳珠宝美女,事实上我早把珠宝什么的都封好了,就等着你来拿了,哪有谣言所传的那样龌龊!
刘邦这戏演得实在太感人了,他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又大老早赶来鸿门陪小弟吃酒,做人之厚道,认罪之真诚,表演之精彩,可谓是没人可及,无可挑剔。
项羽看着刘邦,心都软了下来,他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都是你部下左司马曹无伤干的好事,要不然我怎么能放出话来打你呢?
曹无伤?刘邦和在座的张良一阵震惊,好你个曹无伤,我前世与你无仇,近世不欠你人情鬼债,你凭什么要告我的密?
其实,刘邦震惊算什么,范增才是最震惊的。范增想不到的是,项羽竟然愚蠢地做出出卖告密者的行为,如此一抖露内情,将来别人就算脖子上装着一万个人头,还有谁敢前来当你的间谍啊。
笨蛋,实在太笨了。
范增坐立不安,没办法了,既然天机已经泄露,那就趁机下手吧。于是,范增举起手里一块玉佩,向项羽传递眼神,暗示动手。
有必要交代一下,范增手里这块玉是半圆形的,意思是让项羽像这块玉一样,当即决断,对刘邦实施斩首。但是,范增一连暗示了N多遍,项羽就是假装看不见,这下范增怒火了,他当即愤然离席,走出门去。
奇怪了,范老人精这到底是要去哪里,难道他就此放弃不干了吗?当然不会,范增这不是呕气弃谋,而是出来搬杀手来了,这个杀手就是传说中的项庄先生。
项庄,项羽亲弟弟是也。当初项梁浪迹江湖时,项庄也一直由他带着,这个项庄,力气肯定不如项羽大,长相估计也不如项羽帅,但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精通,特别是剑术,那可是玩得溜溜转没得说的。
范增召来项庄,语气万分焦灼,他告诉项庄,你那个哥哥心太软了,对手像只鸽子都被他捏在手里了,还舍不得杀。你进去假装祝酒,然后给他们舞剑助兴,趁机把沛公杀了。你可给我记住了,如果不干掉刘三,将来我们这些人统统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时不待我,机不再来,你给我进去杀吧。说完,范增猛地挥手做了一个斩首动作,像一阵狂风砍断了空气。项庄领命,佩剑走进了宴席,酒毕,他拔出长剑说道:军中没有什么是可娱乐的,不如我给大家献一段舞剑为乐。
项羽不知是真糊涂,还是假傻瓜,他眯着眼笑着大手一挥,叫道:好,我允许你给沛公露一手。
如果那时候有卡拉OK多好,项庄想舞剑都没门,最多让他演唱一首《打靶归来》,外送一首《这个冬天不太冷》。但这一切都是奢想了,项庄的剑舞起来了,杀气卷起来了,血光就要射出来了,危险这次是真的要降临到刘邦身上了。
范增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刘三,你就等死吧,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是的,世上无神仙,但是世上有项伯。项伯早已瞧出范增的诡计,更是看出了项庄舞剑里暗藏的杀气。小子,你的剑法还是我陪着你练的呢,一个人不好玩,叔叔陪你跳几曲。于是,项伯拔出剑来,与项庄周旋。
这一下,又轮到范增惊呆了。项伯,刘邦到底给了你多大好处,为何总是屡屡破坏我的好事?
与其说项伯叔侄俩是在表演剑舞,倒不如说他们是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项庄就像一只老鹰,时而向刘邦府冲而来,时而又绕身出击。而项伯就像一只老母鸡,项庄剑来,他不是接招,就是故意以身体保护刘邦,弄得项庄累了半天就是没法下手。
项庄充满杀气的刀光剑影弥漫在整个宴会上,傻瓜都能看出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已经坐不住了,项庄的每一剑都是悬崖和地狱,每一招都是灭顶之血灾,如果再不搬救兵,今天谁也别想提着脑袋回到霸上了。
张良当机立断,奔到军门外去搬救兵,这个救兵就是一代猛士樊哙同志。此时,樊哙看见张良慌张失色的样子,连忙问道:怎么啦,是不是出事了?
张良喘着大气说:“是出事了,项庄借舞剑助兴,没想到全是冲着沛公而来的。”
樊哙当即跳了起来:别多说了,赶快带我进去,让我与他拼命得了。
樊哙带着剑及盾,跟着张良快步向军门内冲去,军门口的守卫一看樊哙这副杀气腾腾的样子,连忙把他拦住。杀狗的你也敢拦,樊哙的盾用力一撞,把卫士全扑倒在地,像一只出铁笼的老虎扑进了宴席中。
所有的人都被樊哙吓住了,项羽不愧是天下第一武将,他的反应最是迅速,只见他直起身,摸着腰上的剑叫道:你是谁?!
樊哙这副模样的确够吓人的,只见他双眼冒着怒火,头发上指,眼角仿佛都要睁裂了。这时,张良也迅速作出反应,他连忙对项羽介绍道:这是沛公的保镖(参乘),樊哙先生!
项羽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樊哙:一条好汉,来人,赏他一坛酒。
不要说一坛酒,就是一缸酒,也照喝不误。来人送酒,樊哙拜谢项羽,站着哗啦哗啦地就把一坛酒喝得精光。果真是好汉,项羽又吩咐道:来人,再赏他一个猪肩!来人又给樊哙送上一个猪肩。
注意了,这不是烤好的熟猪肉,而是生猪肉。生死当前,樊哙哪管它是熟是生,只见他把盾倒放地上,把生猪肩架在盾上,挥剑砍下一大块,直接放到嘴边就大嚼起来。
见过杀猪的,却从来没见过如此吃生猪肉的。项羽简直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又问道:好汉,你还能喝吗?
樊哙豪迈地呵出一口气,大声叫道:我连死都不怕了,还怕喝酒吗?
樊哙又喝了一坛酒,酒冲胸脯,仿若恶浪当前,他终于忍不住训话了。樊哙气壮如山地告诉项羽,之前大家都在楚怀王面前说好,先入关中者,封王。现在沛公第一个破关入秦,什么东西都不敢动,乖得像一只绵羊恭候您的光临,然而我听说你不但不赏识,竟然还要听信小人之言击杀沛公。事业还未成功,就想诛杀功臣,我看你这样做跟暴秦有什么区别?
看樊哙如此英勇过人,理直气壮,项羽哪敢还有刁难之心,只见他对樊哙挥挥手,说道:不要多说了,你先坐下吧。
这时,项伯和项庄早已收剑,剑拔弩张的气氛总算稍稍平缓下来。于是大家继续喝酒吃肉,过了一会儿,刘邦突然站起来对项羽说,我内急,想出去一下。
刘邦这招叫金蝉脱壳。这就有如我们经常在警匪片中看到的镜头:几个警察押着一个犯人要回警察局,想逃狱的犯人,总是千篇一律地对警察说道:警察先生,我要尿尿。警察也不是白混的,就骂犯人道,你迟不尿,早不尿,偏偏要押送的时候尿,我可告诉你了,使坏的人我可见多了,千万别给我用那点鬼伎俩。
犯人不但不听警察训,反而理直气壮地叫道:本来我就是尿急嘛,不然把我憋得膀胱破裂,我可要告你虐待犯人!
警察也无奈,只好押送犯人上卫生间。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犯人趁警察放松警惕,不是把警察打昏,就是从另外一个秘密通道逃跑了。
刘邦是没办法打昏项羽这个大警察的,他只能趁机溜走。他走出宴会时,樊哙和张良也紧随其后,刚走到一个隐蔽无人的地方,樊哙就对刘邦说,我们护着您,沛公请马上逃跑。
刘邦:如果不辞而别,不太好吧?
樊哙:现在别人是刀板,我们是鱼肉,此时不逃,还待何时?
樊哙一语中的,刘邦幡然醒悟,决定逃跑。任何逃跑的人,都是不走熟路,走生路,不走大路,走小路。当初司马欣逃掉赵高一劫,走的就是生路,这次刘邦走的不但是生路,也是一条小路。
从此条小路逃生,回到霸上大约二十里,节约将近一半路程。不知谁给刘邦偷来一匹马,让他一人骑着,樊哙等四人仗剑步行护其前跑。张良则留下来做善后工作,刘邦和他约好了,大约揣测他们一行人逃回军中,方可入宴,并且替他把带来的谢罪之礼呈上。
就在刘邦刚离去之时,坐在帐中的项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派了一个人出去催促。世界太奇妙了,项羽派去的这个人竟然是陈平同志,关于他的故事后面再慢慢表来。此时,项羽又等了半天,没看见刘邦回来,却只见张良和陈平并肩回座,项羽不由奇怪地问张良:“沛公在哪里呢?(沛公安在?)”
项羽这话问得太可爱了,他的言外之意仿佛就是问张良,请问沛公还在拉吗?
沛公当然还在拉,不过不是拉屎,而是从小道上拉练回霸上去了。这时,张良不得不告诉项羽说,沛公不胜酒力,害怕将军责备他,所以先回军中了。他临走之前叫我给您送上一双白璧,以此表示感谢您请他吃早餐,同时给亚父范老先生送玉斗一双,也以此表示感谢范老为沛公安排的舞剑好节目!
张良说完,从容不迫地把白璧送到项羽面前,项羽接下了。接着,张良又把玉斗送到范增面前,然而,范增爆发了。只见他一手把玉斗甩在地上,挥起长剑砍得稀巴烂,然后又对项羽吼道:
你这个不中用的东西,我真后悔跟你混了,以后夺取天下的必将是沛公,我们离做他的俘虏之日将不远了!
范增说完,拂袖而去。项羽像个木头般,看着范增离去的背影,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时,刘邦胜利逃亡,他回到军中,第一件事就是诛杀曹无伤。
【四、阿房宫和西楚霸王】
无赖是无赖者的通行证,刘邦跑了,范增从此吃不香睡不甜。活了七十来岁,范增总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年轻未必是资本,年老未必不如人,刘邦老练,狡猾得像只老狐狸;项羽貌似神勇,却像个不长脑子的愣头青。同样是军事教练出身啊,人家刘邦怎么对张良就言听计从,可项羽怎么就听不得我范增的半句劝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然而前路漫漫,项羽这条通往帝王之路,将是何其孤独和危险,除了范增外,项羽基本上没什么知心朋友,如果范增弃他而去,那结果就只有一个,项羽这头失去驯兽师的公牛,将更快地不可开交地朝悬崖上撞去。
伴君如伴虎,随他是危险的,不随他更是危险的,这难道是苍天的安排?范增迷惑了。不,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坚决不能放弃抵抗。刘三,为了争一口气,老子只好与你这个大流氓拼到底了。
苦闷彷徨的范增,重新鼓起斗气回到项羽身旁。范增又想通了一个道理,既然路都走得多半黑了,干脆就直直走到底吧,活了这么多年了,他还想在有生之年,到传说中的咸阳城好好逛两圈呢。
没几天,范增果然随项羽之军,进入了咸阳城。
咸阳城,灾难即将降临。对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最光荣的城市来说,项羽不过是一粒复仇的火种,是上天降临的灾祸,随着他的到来,这里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对项羽来说,咸阳城只会让他想起那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想起六国诸侯背井离乡沦落异地的无助,想起骊山脚下那一群群如蝗虫被赶往火场屠杀的劳工!俱往矣,数英雄暴君人物,还看今朝,嬴政同志,让历史记住这一刻吧,我将以我的英雄和残暴PK你的伟大和暴政。
项羽高高地举起屠城的火把和长剑,闪亮的剑背上面涂了一种毒药,那就是仇恨!满怀着仇恨的项羽闯进皇宫,第一个杀的就是秦王子婴,最后,他不管什么好人坏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一律统统杀光。
人间地狱再现狰狞,阎罗魔鬼再次虐行,人类的生存权再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践踏!这是中国百姓最难过的漫长岁月,以恶易恶,以暴制暴,他们就像刚出虎穴,又陷狼窝,人间窄窄,何处才不是地狱?
在一个没有正义的土地上讲正义,就好像对着一头野兽讲道德,只能是徒劳无功的。杀吧,烧吧,抢吧,逃吧,哭吧,惩罚吧,毁灭吧。没有毁灭就没有重生,让人间所有的灵魂都在火与铁的炼狱中等待救赎吧。
在这场大屠杀的灾难中,连豪华的秦朝皇宫也不能幸免于难,项羽的一把火扔上屋顶,阿房宫烈火燃烧,火烬三月不灭。
阿房宫是嬴政整修长城后的又一疯狂杰作,他征服六国时,每打掉一个国家,都要派人把所在国家宫殿,复制性地修建到了骊山脚下和渭水之旁。后世记载阿房宫这座消失的世界级奇迹建筑群,最完美的要数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小杜的文章尽管铺叙夸张,但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文笔风流,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新回到阿房宫光荣的历史吧。
阿房宫:地处咸阳,以建地阿房得名。
面积:覆压三百余里。
规模及特点:巍峨高大,气势辉宏;宫中有宫,楼外有楼。
常住人口:六国贵族后裔及其宫女。
秦始皇嬴政同志拼尽国力修建阿房宫,并不仅仅是为了讲究排场。他统一六国后,国家改制为郡县制,六国贵族们全部失去封土,为防止他们东山再起,于是干脆把他们全迁入阿房宫闲养起来。
由此咸阳宫便出现了这么一种可怕的庞大生活景象:早上,宫女们坐在梳妆镜前松下长发时,就仿佛天上乌云密布;宫女们卸妆丢到河里的胭脂,使渭河河面都涨出一层油状悬浮物。更夸张的是,一宫之中气候不一,东边宫女挥汗成雨,西边却是呼吸成风。
我们不得不感叹,秦始皇不愧为地球上最大的慈善家,要养活这么一大帮天天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就是金山银山都要被他们啃光。可羊毛出在羊身上,秦始皇早把六国之奇珍异宝全部剽掠一空,并且运入咸阳城堆积如山,这些财物要养活几个贵族后代,根本不成问题。
但中国几千年历史,难得出几样世界级的伟大建筑,跟项羽有仇的是秦朝政权,项羽干吗跟阿房宫过不去?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东西既带不走,又不想留下来消受,更不想留给刘邦霸占,就只好把它当作大秦罪证烧了,还能美其名曰——破旧立新。
思想支配行动,性格决定命运,人类个体任何外部表象,无不与他的生存环境及成长背景休戚相关,如今,当我们回头再看项羽的好杀滥烧,其实与他早年所经受的苦难及培植的仇恨意识,无不有着极大关系。
反秦之前,刘邦和项羽都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目睹过秦始皇之龙颜,当时刘邦情不自禁地发出这般赞叹的声音:大丈夫当如此!意思就是说,大男人就应该享受这般风光无限的帝王生活。
然而,项羽当时却发出这样的怒吼:彼可取而代之也!此话调侃地说就是,秦始皇那个鸟人,我可以把他掀下来,并坐上他的位置。
这两个不平常的男人说的这两句不平常的话,司马迁一点都不敢马虎地记在了《史记》里。事实也如他们早年所言,如今同样的一个咸阳城,在两个男人眼里呈现出的气象及心理暗示却是极不相同,刘邦喜享受,留恋不舍于其中;项羽好破坏,以火与铁来证明霸王无敌!
性格即命运,说的果然一点都没错。
搞完三光政策后,项羽准备撤出咸阳,这时有个人向他提议,关中风光壮阔,物产丰富,是真命天子吞云吐气之王地,不如就此留下来吧!
给项羽提建议的这个人姓韩,名字不详,人称韩生。在古代中国,只要是读书人,不管你读的是好书还是坏书,是儒家还是阴阳家,统统称生。项羽再次回眸关中,韩生所说一点都没错,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又肥,不愧是称王称霸的龙盘虎踞之地。
可惜的是,韩先生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烧完了宫室后才提,咸阳城基本上都被三光了,连住的地方都没个像样的,这种残破之地还留下干吗呀,还是抄家伙赶快走人吧。
于是,项羽理直气壮地对韩生说道:如果富贵后不还乡,就好像穿着一套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行走,这又是何苦呢?
韩生一听,马上晕菜。这哪是一个纵横四海,以天下为家的英雄所应该说的话,这跟一个在外以打劫杀人为生的暴发户大佬,又有多大的区别?真是项羽一思考,韩生就发笑!韩生简直无法忍受项羽白痴的政治头脑,于是一时脑热冲血,对项羽说出了一句掉脑袋的话:哼,瞧你那猴样的!(沐猴而冠)。
项羽一愣,转而暴怒。小样的,你敢骂我猴样?!他二话不说,把那位可爱而又可敬的韩先生丢到锅里,烹成了一道人间苦肉汤!
听说人在极度愤怒或是极度得意时,智商及情商都是低得怕人的。一直以来,项羽不是被复仇的火焰烧乱心智,就是被胜利的狂喜冲昏头脑,连个善意批评的读书人,都要对其采取如此恶杀手段,实在是有损英雄形象。
虽然韩生死得冤,但项羽却觉得一点都不可惜。在他看来,英雄也是人,项羽有衣锦还乡,显摆装款之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项羽想的没错,问题是,他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萌发出一个极度错误的念头!这种错误,无形之中为自己挖了一个好大的埋骨之坑!
烧也烧了,杀也杀了,说什么都没用了。屠城之后,项羽还得集中精力对付一个人,那就是逃跑大王刘邦同志。
在裂土封王方面,坚决不能让刘邦占到一分便宜。项羽和范增经过共同研究和考证,他们最后制定出一个对付刘邦的极佳策略,那就是建议楚怀王反悔撕约,收回那句该死的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话。
项羽和范增这招就叫一箭三雕。如果楚怀王能收回承诺,刘邦不但不能封为关中王,而且项羽也可推卸责任,又能兑现封章邯为雍王的诺言!
这实在太妙了,就这么办。于是,项羽马上派人到楚怀王那里传话,叫他务必反悔,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项羽以为楚怀王肯定会照办,如不听话,那就不仅仅是脑残的问题了。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楚怀王接到项羽的传话后,想都不想,直接就给他回话: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能想收就收回来,一切按曾经定下的口头协议去办!
这真是一个不怕死的男人,一条小命被捏在别人手里,还敢做这般无畏的抗争!
项羽当即拍着桌子,隔着空气对楚怀王吼道:你怀王是我项家封的,凭什么不跟我们合作?灭秦功劳我最大,现在一切统统都该改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