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大家都出人出力,千户大人官儿最大,资格最老,驭下也一向厚道,多拿一些也是合理。
可自己几个好歹也是百户,这才拿几十两,虽说相比以前是不少了,但人心岂有足的?
他们几个一起在这里效劳,刚刚张守仁一回来也表示效忠,就是因为眼前这几项大工程有不小的油水可捞。
要不然,这几个老油条凭什么在这里辛苦?
谁料张守仁发觉了钟显这个二百五,把工程大权给了此人。
以大家对钟显的了解,从明天开始,不要说从工料价格上开花帐,克扣饭食银子,就是自己想多拿两馒头,姓钟的也不可能答应!
“唉,咱们骂顶什么事?”
被逼不过,赵百户也是嗫嚅着道:“人家有钱有权,手底有亲丁,咱们有什么?咱们三个亲丁加起来还不足一个小旗…”
“又不是要和他动手。”钱百户咬着牙道:“他说这盐田利大,看他那样是不假。咱们几个细心瞧着,暗地里记下来。真的有用,咱们偷偷把办法带到南边去,南边淮盐的盐商哪一个拔根毛不比姓张的腰粗,到时候,那就是大富贵到手!”
这钱百户倒也有点心眼,知道在胶东这里斗不过张守仁,不过要真的学到这盐田制盐的法子,往南边一溜,那到时候可就是无本万利,大财不敢想,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一辈子,应当是没有问题。
黑暗之中,所有人呼吸都是粗重起来,看来,这人心贪婪,倒也不止姓钱的一个人是如此的想法了。
正文 第152节:第七十二章 辽民(1)
第七十二章辽民
昏黄的油灯下,一张小小的榆木桌上摆着一碗稀粥,几块杂粮饼子,加上一碟萝卜干,张守仁坐在小板凳上,稀里哗啦的吃的正香。激情火暴的图片大餐
“大人,这实在…太简慢了。”
屋子里头不大,地面也是泥地,只是用重物夯实了一些,看起来平滑一些。凳子都是自己打的,时间不长,还有中间的贡桌,连漆也不曾上过。五供也是瓦制的,估计十几二十文钱就买的到,实在是寒酸的很。
就是这样,也能看出来这屋子是精心呵护过的,到处都洒扫的干干净净,桌面上一点灰尘也是没有,瓦制的五供都是擦的透亮,散发着柔和的光泽。
在墙上,有几副看着还崭新的年画,福禄寿三星和仙童们的脸都是红润润的,一个个都是笑容可掬的样子。
坐在这样的屋子里,叫人感觉温馨从容,特别舒服畅快,有一种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是匠人工正林重贵的家,也是平时招待客人的正室,今日张守仁过来,老林特别把饭桌搬到这正堂来,全家老小也是都在这屋子里陪客,小孩子们老老实实的站在壁角,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这个全堡最有权力的大官坐在自己家里喝稀粥,吃杂粮饼子。
“老林,现在你一个月领五两俸禄,还有米面发给你,还有布匹,连药材都是吩咐过,你家有人有头疼脑热,免费支领。怎么家里还这么寒酸,吃饭也还吃杂粮?你是做活计的人,不吃米面和肉食,没力气怎么办?”
“小人哪这么娇贵了…”林重贵陪着小心,又是给张守仁的蓝边大碗里添了一碗饭,然后陪笑道:“白天是吃精粮,也吃肉来着。晚上寻思着也不做活,吃的太好了觉也难睡,所以就吃的简单一些。没想到大人会来,要是知道,一定提前备办…”
“呸,我还挑你这吃食不成?”
张守仁其实吃的很香甜,吃的眉开眼笑,一边陪吃的孙良栋就象牙疼一样,吃的没精打采,十分的不开心。
这厮就是肉食动物,别看是陪着张守仁吃,一样吃的这么不乐意。
换了别人,求也求不到的事,能陪着一堡之主一桌吃饭,这是多大的光彩,多大的脸面!
就是林重贵,看到张守仁坐在自己家的饭桌上吃的香甜,心里那种自豪和骄傲,那自然也是别提了。
明天一早,徒弟和帮手们全来了,这淡淡一提,然后众人惊叹,那滋味,就别提了。
现在林重贵已经有吏员的身份,也是一个攒吏,但有了管辖大量工匠和学徒的资格。在这几个月,张守仁知道有不少辽民流落在登莱一带,境遇都不算好,因为孔有德之乱,是把明王朝最会造枪铸炮的地方给祸害了一遍,到最后事败时,这人也是把大量的工匠给带走。
要知道,当时的登莱巡抚是孙元化,物理和几何的水平在中国怕也是第一人,铸枪造炮的水平也是第一人。而孙元化带出来的工匠,自然也是中国造炮水平最高的一群。
正文 第153节:第七十二章 辽民(2)
除此之外,登莱还有葡萄牙工匠和大量的镗床车床等机床,都是耶苏会从欧洲不远万里的运过来,每台机器最少在几百两银子之上,这些机器也是被损坏或是带走了。
而孙元化的师傅徐光启计划的全部革新大明官兵火器系统的计划,也是在登莱之乱后就彻底失败了。
工匠和机器没有了,主事的技术官僚孙元化因为失城丧土被崇祯下令砍了脑袋,什么计划都自然是不必再提。
至于工匠之中,原本就有不少辽民,后来张守仁四处寻访,又是找了十几家熟手匠人过来。这些人都是当初在登莱效力的辽民工匠,战乱之后侥幸逃生,又是陷在苦海中不得脱身,被张守仁寻访来后,自是一门心思在这里扎根效命,所以这一场登莱祸事也算是帮了张守仁不小的忙。
如果登莱完好,孙元化尚在,恐怕这些工匠绝落不到他的手中。
除了匠人,还有五台完好的膛床,也算是制枪造炮的一大助力。
现在老林这里有二十几个熟手匠人,有一百多个学徒,每天也是在源源不断的出产兵器和火铳。
本堡打造的火铳标准都是一样,质量上乘,炸膛什么的自是几乎没发生过,不过最近老林他们的重心不是放在火铳上和兵器上,而是转向了铠甲和火炮的研究。
打造火铳就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火炮这玩意看似简单,但要想平滑炮膛,减轻炮身重量而易于携带运输,方便在战场使用,还有后座力的麻烦…明军火炮都是固定炮位,用木榫来抬高炮位瞄准,打完一炮复位就要好久,所以火炮在野战上几乎没有用处,只是在守城时大量使用。
这几个问题,恐怕以林重贵一伙的水平是解决不了的,就算是孙元化铸的炮也还是比葡萄牙人的大炮差一个档次,明朝自己铸的炮最少要比欧洲重三分之一或是更多,在技术上,欧洲人已经是把中国人甩了下去。
现在老林一伙只是在不停练手,反正现在铸的是给墩堡所用,都是固定炮位,移动和复位的问题尚不在考虑范围之中,老林他们要做的就是把炮膛平滑问题和张守仁提出的铁芯铜胎的技术攻关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
除了铸炮,就是张守仁今晚跑来看的东西了。
“好了,吃饱了。”
张守仁推开饭碗,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
看着一边笑的脸上开花的女主人,张守仁微笑道:“嫂子做的一手好菜,这萝卜干味道调的正好。饼子也烙的很香。”
“大人喜欢,没事就常来…”
“屁话,大人没事来吃你的杂粮饼子!”
老林脸一红,当下便是上前,让着张守仁道:“大人莫说笑了,今晚实在慢待,等下次吧…不过要看的那东西倒是真造好了,就摆在外头,请大人去验看就是。”
张守仁倒是真的夸赞,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天为了加强体魄,天天都是大鱼大肉的补着,也实在是腻味了,这一晚吃点清粥小菜,倒还真的觉得开胃。
当下也不便解释,只一笑起身,向着女主人和几个孩子们点头一笑,这才大步出门。
外头等候的人也很不少,影影绰绰的站了好几十人,见张守仁出来,忽啦啦的就是跪下一地的人。
“说了多少次,你们表示谢意就是好生做事,不在嗑头上。”张守仁颇感无奈,向着众人大声道:“把事做好了,我就高兴。事做不好,嗑头虫我要来做什么?”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是燥眉搭眼,只有老林几个老匠人都是乐呵呵的,显是看到众人出丑,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他们在辽民中是最幸运的,早早就在这堡中安家。
现在全堡重建,张守仁大笔一挥,东北角这里扩建半里多的范围,这么大的地方,全部是匠户们所居。
所有的匠户都是搭建了新居,借着堡中正在大兴土木的便利,在东北角这里开辟了几十亩地,全部是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带一间门户的小院,标准化建筑给全堡居民展现了威力,也是十分的美观,底基是大块条石,院子里铺设了青砖,开了暗沟排水,水井厕所什么的都有,居住起来十分的方便舒服。
搬迁进来的时候,那几十家辽东匠人全家老小都是跪在张守仁的百户官厅的街前,叩了不计其数的头。
虽然那天张守仁不在堡里,所有人都只是对着一座空院子在嗑头。
但辽民的感激,不用这种方式又怎么能表达出万一。
这样的院子,还有每月支粮支银的待遇,鞋子布匹药材都是上头免费发下来的。所有人不必担心吃不饱饭,小孩子半夜被饿醒,或是营养不良而被饿死,女人也不会因为一家老小去当暗娼半掩门…提起过往,所有流落在山东的辽东人都是一脸的辛酸和血泪。
其实这些辽民也不一定全是跟着孔有德过来的,这其中有不少人还是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从开原铁岭一带流落出来,从辽东逃到皮岛一带的岛屿,然后坐船辗转逃到登莱一带,如果没有孔有德作乱,这些人还勉强能够温饱,在孔有德乱后,辽民在山东普遍受到敌视,日子自然是过的特别的艰难困苦。
现在好了,虽然张守仁现阶段只要匠人,而且是熟手匠人优先,但副千户大人已经允诺,随着本堡的发展,将来也会用更多的辽民。
和普通的山东人不一样,副千户大人的胸怀更宽广,更博大,更加的仁德。
和所有的强者一样,张守仁只是会把刀对准真正的敌人,而不会象一个怨妇弱者一样,把仇恨和怨恨撒向不相关的同类而已!
正文 第154节:第七十三章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第七十三章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了方便匠人们出入,还专门开了一座堡门,修了一条小路通上堡东的大道…在所有匠人民居的中间,也是道路的尽头,几十座工棚的最北头,现在正放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最少对胶东人来说,这个东西是十分罕见的。看
“大人,这是按你的吩咐打造的,和图样上的一模一样,没有差别。”
林重贵红光满面,高兴的满脸放光,指着那个十几米长的物事笑道:“咱们虽没打过,不过这里有最好的铁匠和木匠,皮匠老张也是一把好手,七凑八想,居然是真的成了!”
“不错,不错!”
张守仁也是十分高兴,看着眼前的物什,大声笑道:“明天大家一起出把子力气,把这翻车给我装在那个大池子边上!”
那个大池子就是蒸发池,有设计精巧的进水和出水口,但为了维持标准水量,就需要人力来调节。
在现代化的盐场里,这种事就有电动的水泵来解决,现在当然不可能有这种东西,不过这也不是解决不了的难题,用大型的水车就可以了。
说来也是奇怪,在陕北,山西,在山东,很多北方缺水的地方反而是没有象样的水利工程。最近这几十年是小冰河时期,北方在历史记录里几乎是年年大旱,之所以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灾和**确实得各占一半的原因。
但吊诡的就是北方旱成这样,也没有象样的水利工程,官府不组织,老百姓自己也很难自救,特别是大规模的引水工程,如引水渠或大型水车,或是打深水井。
这样的事如何做了,可能就会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流民,又或是根本就没有农民起义了。
但以张守仁的观察来看,指望明朝政府做这样的事,还不如指望老天下雨更为妥当一些啊。
眼前的这个翻车就是南方水车的扩大版,浆叶阔大,踩踏方便,引水流量应该足够盐池调节所需。
这样的翻车一架当然不够,不过反正张守仁有的是人力,多造几架,每天由不能当亲丁的壮劳力不停的踩踏就是了。
比起煮盐,这种盐池的产量就不是几倍或几十倍,而是几百倍上千倍的产出了!
有本堡和其余几个盐池,年产几千万斤盐,根本就是十分轻松的事情了。
蒸发池,调节池、结晶板、结晶池…
大大小小的池子把海水引入,然后保持一定的海水浓度,然后依靠烈日和不停的搅动,蒸发,然后到结晶的水平。
最后就是成片成片的上好海盐。
后世的苏北大型盐场,无非也就是池子比眼前的盐池要大一些,还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的器械,但是在原理上,后世的盐池和眼前的盐池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可言。
一想到雪白的盐就和泥土一样,用木铲铲起来就能卖钱,张守仁就是心花怒放,开心的不得了。
这年头,果然还是穿越者有优势的。象这种晒盐法其实十分简单,成本也小,但一直要到清朝嘉庆年间才广为流传为人所知,到清末才真正推广开来。
正文 第155节:第七十三章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
象现在明朝这会子,井盐倒是晒盐法,但十分原始粗陋,出产的数量也少。小说排行榜
当然了,张守仁也没有大发善心,把这种技术广为推广流传的计划。
这盐池看似简单,高低也有不同,进水结晶也有学问。
除了最心腹的一批人,这个技术上的要点他是不打算透露的。最少,要在他掌握相当强的权势和力量之后,才会考虑到推广晒盐法来解决天下人吃盐的问题。
现在就推广,只会便宜一群盐狗子,普通的百姓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明日安装这具水车,然后调集人手,除了铸炮的人之外,继续打造这些水车,凡参与做事的,每天供给鱼肉米面,按月每人领二两银,老林,你和几个老手匠人,每月支领五两,到年底了,再给你赏红包!”
丢下一句叫所有匠人热血沸腾的话,张守仁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
回到家中,张守仁叫老张贵点亮油灯,研磨好墨水,然后借着油灯的微光,开始费力的书写着一封“八行”书信。
对一个武将来说,他的字未免有点太好了些。
明朝人在纸张上的使用是肯定不如后世的,虽然有后世没有的自然资源,比如浮山这里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这在后来的青岛市区是肯定看不到的,但只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产出,纸张缺少也是不可避免。所以在此时都有一些敬惜字纸的故事和箴言之类,一般的读书人从启蒙到读书有成,真正能下笔书写的字纸并不多,更多的人是在沙盘上练字,能用好墨好笔书写大字的机会并不多。
张守仁从小学时起练字,然后报兴趣班,一直到成人后都没有把毛笔字彻底放下,虽然字是很呆板的颜体字,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过不太苛求的话,他的字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上等了。
在灯下书写的时候,他刻意把字写的稍差一些,间距也拉开来一些,用力也重了一点,等写完之后,他在灯下把纸张举高,借着昏黄的光仔细浏览了一下。
“嗯,还是蛮不错的嘛!”
这张纸上布满了杀气腾腾的大字,象极了心胸开阔的武人,瞧着有力有些霸气,但也不是特别的张扬,倒是十分适合他现在的身份。
“张贵,老张贵!”
小心翼翼的吹干了纸张后,张守仁取来封套,打算把信封好,然后便是放声叫喊着张贵过来。
这封信今晚封好,立刻叫人拿去,明天凌晨就投递到方家集,然后由张世强再不顾一切的赶向登州。
最近他的所作所为,除了必须之外,就是要在登莱兵备道刘大人那里获得赞赏,他是一个小小的副千户,在大明这个官僚体系里等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有强大的潜实力,但不代表他可以对现在的官位和权力满足。
朝中有人才好做官,想上进,就得有一个能援引自己的大人物。
对刘景曜来说,自己治下的武官做出了成绩,也是他在任内的实绩之一。如果把张守仁的成绩当成刘景曜的政绩,也是未尝不可。
象上次斩海盗六十余级,虽然张守仁只得了一个副千户的赏赐,但刘景曜也是因为此事在登莱站稳了脚根,这种事情,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互相扶持,才有丰厚的回报。
既然张守仁这里已经粗具规模,屈指一算,一两个月后请兵备道大人来视察一番,然后上奏吹捧一下,就算不能立刻升迁,好歹又是记下一功。
做下属的,也是有很多门道。
可以不做事只奉迎,也可以又做事又奉迎。
象张守仁这样的下属,做事可以,平时也恭敬,刘景曜这个顶头上司,自是欢喜。
况且每个月还是有大捧的常例银子送上去!
“咦,这老货跑哪儿去了?”
张守仁这里并没有多用人手,其实以他现在的收入,府里养个几十号甚至百来号丫头小子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如果他是讲究声色犬马的人,现在早就叫人买十个八个漂亮女子养里院子里头了。
以前他是一个穷百户时是养不起,现在已经富贵,院子里还只有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头子伺候起居饮食,最多在外头有几个游动岗和卫兵,加上传令通信的亲丁什么的,但这些亲丁只是负责公务,又不负责他的起居,所以这百户官厅看起来仍然是空荡荡的,连家俱物什都不曾更换过,放眼看去,仍然是略显破败。
对张守仁这样的操守,连周炳林都十分佩服,少年人心性不定,有了银子就挥霍的事实在是太多。张守仁上头还没有父母管束,相比之下,就更显难得了。
连远在登州的刘景曜听说之后都十分欣赏,写信派人送了来,大加夸赞。同时还送了几本儒家的书来,划定重点,意思是叫张守仁没事的时候阅读。
这样一来,这个门生师徒就真有点意思了。
“张大叔出去了…”
随着张守仁的叫喊,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了起来…
“啊?”
张守仁象是雨天里被雷劈过的蛤蟆,张大了嘴巴,眼睛瞪的比牛眼还要大,看着眼前的俏丽身影,一时间呆头呆脑,什么话也是说不出来。
他这个样子,还真的不象是一个手握重权,杀伐决断的全堡之主,和那些见到漂亮女孩子的少年郎君一样,都是不知所措,一时之间,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儿了。
今天张守仁奔波了一天,回来连脸也没洗就去了海边,然后吃了晚饭看过水车就回来,接着就是写书信,等这会子出来,感觉自己脸上全是油和灰尘,胡子也是好多天没剃过,衣衫也是普通的战袄,不是他那身做了不久的五品武官的袍服。
总之,这个样子,实在是很拿不出手啊…
正文 第156节:第七十四章 姑娘们(1)
第七十四章姑娘们
看到他如此模样,对面也是传来压制不住的“噗嗤”声响,这个时候,张守仁才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把自己给拔了出来…林云娘可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在她身边,有三四个女孩子陪伴着呢!
“想什么哪…”
一想到自己刚刚脑海中的香艳念头,张守仁也是自失一笑,忍不住摇头。
后世他也不是初哥,也曾经谈过几次恋爱。
不过现代的女孩子…也不知道他命不好还是怎么的,遇到的女孩子只知道索取,很少愿意奉献,更加不懂得什么叫做牺牲。
当然了,和平年代,人人都愿意过的更好点儿,谁愿意和一个电话就得立刻动身,而且一去不知道多久,还不准透露地点的军人结合?
而且就他那急脾气,也不是现代的女孩儿能忍受得了的。
就算有一两个确实是很好的女孩,但时间久了,也就只能以分手来结局。好女孩都是如此,那些社会上的拜金女和“剩女”就更加不是张守仁这样的军人能理解并接受的听…
军衔不低,收入不低,但却只能打光棍,这也是后世张守仁的苦恼之一啊…
今世的张守仁却还是个初哥,什么叫恋爱也是不懂,满脑子就是林云娘漂亮,身材好,屁股翘好生养之类的评价…
两种价值观的冲突经常弄的张守仁痛苦不堪,不过在订了婚事放了聘礼之后,两个张守仁终于奇妙融合,不分彼此了。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林云娘都是不错的选择。
品貌佳,身材好,个头在明朝妇人当中算是高挑的,脾气秉性当然更是没得说…十六岁的姑娘在后世还是嘛事不懂的小屁孩,这年头林云娘都下地干活好几年了,手工刺绣什么女红的活计更是没话说,厨艺在乡村一级来说也是合格的…这些都是特别培训出来的生存技能,一个女孩要是学不会这些,嫁到婆家是肯定要受罪的。
想起几百年后女孩子们学会的那些技能,再看现在,张守仁私下觉得,还是明朝的教育更适合他一些。
“你怎么来了…喔不,你是怎么来的…瞎…快进来吧!”
林云娘突然杀来,确实是叫张守仁有点意外。明朝的男女大防其实没有后人想象的那样严重,不仅没有,其实在后人眼中看来,还算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开放。
平时大姑娘小媳妇也没见怎么足不出户,要是真足不出户也是不愁吃用的大户人家,不过就算是大户人家,小姐没事也能出来踏个青散散心的,没听说一年四季把人关在院子里不准出门的规矩。
听说在江南一带,妇人早就顶半边天了,因为江南织业纺业发达,种田的收成反而不如这些副业,男子们出力的东西赚的钱还不如老婆一半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南的男人闲时就吃茶聊天,一泡一整天,舒服倒是舒服了,不过家里的大权也就渐渐移到妇人手中,河东狮吼,也是没有办法了。
正文 第157节:第七十四章 姑娘们(2)
至于缠足一类的事,也是仅限于所谓的书香门第或是官宦人家,一般的士绅和百姓家里缠足还是少的。
一切的封闭和彻底的愚昧化,还要等满清统治,把中国弄成一个彻底的酱缸之后的事了。
不过男女大防虽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订过婚的男女见面却是很少的,自从下了聘礼之后,张守仁和林云娘连一次也没见过,反正大定之后,只等着成婚的日子到来就行了。
两人的婚期是定在九月,也是张守仁的意思。
到那个时候,大约本堡工程早就结束,很多事情都进入正轨,到那时自己再迎娶娇妻,天气又十分舒适,哪一样都相宜。
现在这个时候,林云娘突然带着一群伙伴跑过来,还真的是一件叫张守仁意外的事啊。
“请进,请进!”
五六个少女中当然还是林云娘最出色,不过其余的生的也还不错,毕竟是海边的女孩子,有海风滋润,比起内陆的自有一番海边女儿才有的润泽和婉约。
只是张守仁也不好仔细打量人家,就算是林云娘,他也只是扫一眼就罢了。
小姑娘们看样子倒是大大方方的,只有一个林云娘,进了屋后就是羞搭搭的,头也微微低着,似乎不大敢抬起来的样子。
张守仁此时当然镇定下来,两世为人,手握重权,再者也是经过风雨见过彩虹的人,再那么初哥的样子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
“你们喝茶不喝?”
他自说自话,从炉子上拎起茶吊,拉过茶盘来,正好也是五个杯子,给每个杯子续上茶水之后,屋子里水气缭绕,弥漫着一股绿茶的清香…这个时候,房中的气氛就从容的多了。
说起来张守仁唯一保留的奢侈喜好就是喝南方的绿茶来。
这年头绿茶还没有通行到北方,什么碧螺春一类的绿茶山东这里一般人是闻所未闻,济南和济宁府那边的豪富人家都是喝花茶,茶虽不佳,济南的泉水倒是上好的。
但张守仁是托人从南方好茶叶却没有好水,浮山这里的平地水近海,都有点碱水味道,所以泡出来的茶叶也减了香味,但聊胜于无,总比喝济南府富人的那种乱七八糟的花茶要好的多了。
一见张守仁泡茶,林云娘倒是立刻抬起头来。
两人四目,一下子撞在一起,张守仁已经镇定下来,小女孩儿又是羞的抵下头。
趁这当口,张守仁也是细细打量着她…
皮肤是海边贫家女儿难得的白皙细嫩,此时低头看不清楚脸,但粉颈上细密的绒毛下是白而粉嫩的肌肤,再向下看就是平滑的背…咳,□□,女孩子穿着新作的夏布衣服,倒是叫张守仁看到不少的内容。
他自知失礼,微笑着把头扭过去了。
这么一点功夫,云娘镇定下来,不知为什么白了他一眼,然后袅袅婷婷的走出房门,又是提了一个小木桶进来。
“诺,知道你爱喝口茶,这是托人从崂山带来的上好泉水,你留着泡茶吧…就是太少了,等下回再有人上山再说吧。”
正文 第158节:第七十四章 姑娘们(3)
云娘抿着嘴,眼神中倒是笑意吟吟,看着张守仁接过木桶,模样也极是开心。
看她如此,几个一起过来的小姐妹便又是窃笑,屋子里,立刻就是嘻嘻哈哈的声响闹腾开来,原本寂寂无声的百户官厅,成了闹市集镇一般。
张守仁听的头大如斗,怪不得说一个女人顶三只□□,这话果然是传言不虚。
不过他也是对云娘这小姑娘的心意感念很深,一时间都是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崂山离浮山所可不远,但山路难行,攀上几百上千米的高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再从山上带下二三十斤的水来,这可不是什么聪明人的勾当。
这年头老百姓当然不知道“矿泉水”这等子事,断然不知道水还能卖钱,还能做成诺大的产业。不过崂山泉水和济南府的大明泉是一样的出名,这一点老百姓和军户们倒是知道的。这山泉水能去病延年,所以外地来的香客上了山都是喝足了再下来,也会用水囊带一些回家给家中的老人喝。
本地的人没事上山,自然都是常喝这水,在山上不稀奇。不过带下山来,这就是云娘有心,而且肯定破费不小。
“你呀…这水再好也不能常喝,何必呢。”
“哪有这么多话,带给你喝你不要,我带回家给哥喝!”
“他敢!”张守仁瞪眼:“我是他上司,我不喝他敢喝,我打他军棍。”
“你不讲理!”
小姑娘要哭的样子也是可爱,张守仁哈哈大笑,背着手道:“原本就是带给我喝的嘛,我喝就是了。”
绕来绕去,却是叫这个家伙给绕了,林云娘又一次白了他一眼,不过这一次的眼神却是从容亲切的多了。
两人说是定了亲,彼此心中也都愿意,男方是早就看中了女子的相貌品行,女孩子自是觉得男方英雄了得,是堡寨青年不能比的大人物,不论是手腕本事,还是品格胸襟,张守仁都是林云娘眼中不得了的人物。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小姑娘唯恐配不上张守仁,心中自是惴惴不安,这会子斗了几句嘴,无形之中就拉近了距离,于是一种微妙的情愫就此生根,慢慢发芽成长,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过来,我给你量量…瞧你身上那身衣服,又破又脏,成什么样了。”
除了一身出门的官袍,张守仁倒真没有象样的衣服。
这年头普通集镇根本没有成衣铺子,连卖靴子都得县一级以上的城市才有。
原因很简单,农村人自己纺布织布做衣服,自己打鞋底纳鞋,谁会钱多烧的慌去买衣买鞋?就算是大户人家,丫鬟妇人养着做什么?一年到头,谁不做几身衣服和鞋子?
不会做这些的妇人,就是无用,打杀了也是活该的。
官袍官靴倒是能买,一般人也不会做,但寻常衣服就没地方买了,最多扯现成的布,再寻人做去。
张守仁身边就一个老张贵,衣服都是能将就穿就行,现在终于有一个漂亮的女孩过来给他量身形,准备做新衣了。
一时间,张守仁只觉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挥散不去。
正文 第159节:第七十五章 爱心牌衣服(1)
第七十五章爱心牌衣服
虽然没有什么香水,也不曾有什么熏香的荷包挂在身上,不过在张守仁身后和身前忙碌着的林云娘身上散发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
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处子幽香吧…
这年头做衣服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用木尺量好肩膀,胸围,身高,林云娘的眼神里也满是紧张之色。
成亲之前,女方给男方做身衣服也是浮山这里的风俗,没有进门,婆家就能明白未来的新媳妇的针线和女红活计已经有什么样的水平,要是平时不努力学习或是多实践,女孩子到这个时候,恐怕就会后悔把以前的岁月给抛荒了,临时捉起来的针线,怎么能和一年到头苦练出来的水平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