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宋老四现在的心情是好得不得了,他今天穿着大红的喜服,这喜服还是林氏几人赶出来的,脸上的笑容没有停过。新娘子也是一身的喜服,不过,送亲的除了她弟弟之外,就没什么人了,看着不免让人觉得有些落寞。
拜天地,送入洞房后。虽说宋老四病了,但是也还是被叫出去陪客了,只不过没有人敬酒。
宋老四一走,六丫几姐妹就被何氏叫来陪王秀儿说话。王秀儿见到六丫的时候,先是吃惊,却没有点破。
“老四家的,这几个丫头都是你大嫂二嫂家的。大丫二丫,你们快来见过你四婶。”石头婶笑着道。
本来大丫她们还有些不好意思,听石头娘这么一说,几人连忙上前叫了声四婶。这几声四婶,把王秀儿叫得都有些不好意思。石头娘见了,连忙又把屋子里的人介绍给王秀儿认识。这一番下来,王秀儿到是很快就放开了。
没过多久,宋小妹就请屋里的人出去坐席,大家便离开了。至于王秀儿,自然有人陪着。
宋老四能娶到王秀儿,多亏了张皓轩帮忙。六丫从新房出来的时候,便四处找了找好不容易看到张皓轩,只见他站在一旁没有上桌坐席。六丫连忙走过去,问道,“你咋不去坐席呢?”
“我在家里吃过了,我过来只是想来看看热闹而已。”张皓轩笑道。
六丫听了有些不高兴,“你硬是个怪人,大家都来坐席,你却偏偏要躲在家里吃,你少在你屋里吃一顿又不会少一块肉。”六丫说完,又看了看四周,小声的说道,“我四叔能娶到媳妇还是你帮了忙,这席都不来坐,要是让我四叔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想。”
张皓轩听了有些蒙,他只是在家吃过饭,却没想到六丫都说出这么大通道理来。“我爹他们来了是一样的。”
六丫见他这个样子,也只能算了。不过还是劝道,“咱们村就是这个习俗,这送了礼钱都是一家人来坐席,要是有人不来的话,别人还会说你看不起。所以,以后可不要这样了。”
当初听到这个习俗的时候,六丫也是吓了一跳。想她家九个人,到别人家坐席那就是宋大桌了,送的礼钱又是跟别人一样的,她原先还以为,主人家肯定会不高兴的,却想不到,这里的人硬是怪得很,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是高兴得很。他们不会觉得自家吃了亏,反而还觉得你们一家人看得起他家。
张皓轩听六丫这么说,看了六丫一眼后,点了点头。
六丫最后吃了席面,也没跟着去看他们闹洞房,早早的回家睡了。宋老四的事,今天算是尘埃落定了,她也算是放心了。
第二日,一家人早早去了村东,今天早上新人要敬茶和认亲,所以大家都在那边吃饭,这边没有开火。
六丫他们到的时候,新人还没有起来的,大家都在堂屋里等着。大家也没有催,只是宋张氏的脸色不大,过了一会儿,才见宋老四两口子来了。
大伙儿见宋老四身体好上很多,那心算是放下了。敬茶的时候,宋张氏也没有为难王秀儿,毕竟王秀儿现在算是宋家的大功臣,“嫁到咱们宋家,以后就要好好的和妯娌相处,老四的病还没有完全好,你要好生把他照顾好.......”
要不是旁边的宋老头咳嗽提醒宋张氏,宋张氏怕是要说过不停。敬了茶,又认了亲,王秀儿便跟着林氏等人到灶屋里去弄早饭。
而宋张氏却把宋小妹叫来,让她去收拾一间屋子,给王秀儿的弟弟。这房间本是应该早早准备好的,可是宋张氏心里不痛快就没有准备。王秀儿娶回家了她还想拖过几日的,可是今天一早宋老头就发话了,让她好好准备,最后只能无奈的照着办。
正文5454
宋老四娶了媳妇,病也好了。因为宋老四这一病,宋老二把买地的事都给耽误了,这不宋老四的事刚落定,宋老二就脚不停的忙着买地的事。
这天,宋老二回来,就把人伢子打听到的情况跟家里人说了。“上河村有二十亩地是上等田,要十两银子一亩,可是咱家只有一百两银子,这二十亩肯定买不成。还有下河村有十亩中等田,要八两银子一亩。其他的不是离咱们这里太远了,就是地只有几亩都不适合咱家。咱们要买也只能买下河村这十亩地,不但离得近,而且钱也够。”
对于买地的事,六丫不懂,就不发表任何意见。而何氏听了,觉得那十亩中等田不错,就想着找个时间去看看,毕竟这些是人伢子送来的消息,当不当得了真还两说。
宋老二听了这话,也是十分赞同的。两人便一起商量着什么时候去看地,觉得合适便买了。
宋老四是媳妇娶进门后,可却担心自家媳妇在宋张氏手里吃苦。没分家之前,林氏何氏受的罪,宋老四可是瞧在眼里的。再加上王秀儿没有娘家人,这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宋老四就想着早日分家过活。
不是他不孝,实在是他对宋张氏这个人太了解了。可是他们才刚成亲,要是他提这事,宋张氏肯定不会同意。只能暗中盯着宋张氏,免得让婆媳两人闹得不痛快。
这次宋老四想错了,宋张氏虽说从王秀儿进门后便对她没什么好脸色,但从来没有像对林氏和何氏那样过。因为宋张氏知道,王秀儿救了宋老四的命,她就算再不满意,也只能忍着。再加上宋老头在一旁盯着,她也不好使拌子。
如此安稳的过了十来天,到也没有闹出过不痛快的事。而这十来日,宋老四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农家人,那里能养闲人,这病好了,自然要下地干活。
走之前宋老四想要跟王秀儿交待两句,可是让自家媳妇去防他娘,这话他又说不出口,最后宋老四只好叹了口气跟着宋老头一起下地。
王秀儿这天是早早就起床做好早饭,宋老四他们走后,她又把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干的这些完全没有让宋张氏开口。所以,就算宋张氏想找麻烦,也找不到。
可宋老四的病好了,不管王秀儿在能干,她都觉得这人配不上她儿子。再加上带带着一个拖油瓶,一见到她就觉得胀眼睛,所以她一直没有给两姐弟好眼色。刚开始的时候她为了儿子的命着想,她都忍了下来。可是现在看着宋老四活过来了,脾气就长出来了。
今天了不容易宋老头不在,宋张氏当然不会放过机会的,“柱子,家里没什么柴了,你帮我把这梱柴劈出来。”
王柱子还没有开口说话,宋小妹却反对了,“娘,四哥说了,这些活路等他回来做。”
“什么都等他回来做,咱们就莫想吃饭了。”宋张氏没好气道。“柱子,你既然跟着你姐姐来到宋家。我们宋家的人都要干活,要不然没有饭吃。”这话另一层的意思就是说,不干活就没有饭吃。
王柱子看了宋张氏一眼,根本就不理会她,直接进屋去把门从里面拴上,睡觉。
宋张氏见他是这个态度,气是不打一处来。想要上前教训他,却被宋小妹给拦了下来。而躺在床上的王柱子听了一会儿响动,见没有闹起来,便放心了。
他也知道他就这样跟着姐姐来到宋家,宋家的人肯定人不高兴。虽说宋姐妹再三跟姐姐保证过,不会让他受委屈。但他跟姐姐都明白,这个保证不能带给他什么。所以,在姐姐嫁来宋家之前,都交待过,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不要理会,把那些话当着耳旁风。
王秀儿洗好衣服回来的时候,没见到柱子,她也没在意,把衣服晾好,正准备回去房。宋张氏却出来拦着她说道:“老四家的,你要好好说说你弟弟,像咱们家这样的人家,那有不干活的。今天我叫他帮我干活,他理都不理我,还跑到屋里去睡磕睡......”宋张氏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
王秀儿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在宋张氏说完的时候,王秀儿只道:“我知道了。”然后就去找王柱子去了。
宋张氏原本以为会骂王柱子,在外面听了一会儿,却什么都没有听到。不但失望,对这两姐弟的意见更大。
之后几天,宋张氏找王柱子的麻烦,找多了,王秀儿索性就让宋老四带到地里帮着干活,宋老四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干,觉得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他去干活,心里怎么过意得去。王秀儿却说,她弟弟是男子,总有一天会长大的,不能永远跟着他们,现在让他跟着他们多学点,对他将来有好处。
听王秀儿这样说了,宋老四这才答应带着他一起。王柱子跟在宋老四身边干活后,也找不到他的麻烦。直接找王秀儿,可不管她指桑骂槐也好,直接找她麻烦也罢,全都选择无视。让宋张氏根本就奈活她不得。
本来李氏也想着要给弟妹一个下马威的,可是每当想着王秀儿八字硬,克死父母,她都不敢上前找麻烦。所以现在这个家,在外人看来相处都不错。
当六丫知道宋张氏找王秀儿麻烦后,无果后,笑了。觉得这人太聪明了,没嫁人之前,极品亲戚找上门,直接放狗咬人。现在对宋张氏,她就直接无视。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好了,就算宋张氏大吵大闹,人家根本就不理会你,你想吵想闹都闹不出来。
这边宋张氏在王秀儿手上讨不到便宜,六丫也就放心了。
********************************************
宋老二和何氏亲自看了地后,就把地买了下来。买了地,宋老二还是把这事告诉了宋老头,为的是想让宋老头高兴高兴。
其他人怎么想的,六丫不知道,但宋张氏知道宋老二家赚了钱,还闷声不吭的买了地后,脸色很不好看。
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宋老二一家是很高兴。可问题也来了,“下河村的那十亩地,都是种的小麦,眼看小麦就要收割了。咱们家人少,该如何是好。”
六丫听到这话,笑道,“娘,虽说咱们家人家,忙不过来。但可以到外面请人来帮着收呀。你只要出钱,多的是人来帮你。”
何氏听了有些不乐意,“咱们家刚买完地,那里有什么钱。”叹一口气继续道,“咱们应该让那家人把小麦收了,咱们不但可以少拿些银子出来,还省了好多事。”
“人家本来是着急卖地,要是能等着把小麦收了,咱们怕是也买不到。六丫说得对,这收获的事不能耽误,等小麦成熟了,咱们家就请些人帮着收。那样你和孩子们也不用跟着受累。”宋老二笑道。
众人听了直点头,何氏见他们都赞成花钱请人,也不好在反对,只好同意。
“爹,咱们有十来亩地了,你能不能拿点地出来,给我挖一个池堂。”
宋老二不解的问道,“你挖起池堂做什么?”
六丫也不瞒他们,“我想养鱼。爹,我煮的鱼大家都好吃,咱们把鱼养大,肯定会有人来买的。到时候咱们家又有收入了。”
“会有人买吗?”宋老二还是有些迟疑问。
“肯定有的,要不然,你去问张叔,那些大户人家肯定有人吃鱼的。再说这鱼卖不出去,咱们自家人也是可以吃,同样可以省了买肉的钱。就算不养鱼,咱们也可以像石头像种些藕,同样也是可以卖钱的,这池堂挖好了,还可以在里面养鸭子。”六丫一气,说了好些这挖池堂的好处。最后宋老二想了想,同意了。
六丫见宋老二同意了,便欢欢喜喜的出去玩了。
晚上,何氏见八丫睡了,就跟宋老二抱怨道,“你也太惯六丫了,她让你挖池堂,你就同意,要是那一天她要天上的星星,你是不是也要去把那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她。”
宋老二听了何氏这话,呵呵直笑。“我晓得你怕咱们浪费了田地。可你想呀,六丫那次做的事浪费了,她想养蚯蚓,那蚯蚓也被她养活了,她折腾出来的猪下水这些,还帮我们赚了一百两银子,要不然咱们那里有钱来买地。”
“咱们女儿聪明,我还没看到有什么事能难得到她的。”说着,宋老二声音放小了很多,“你可知道老四的病为什么来得这么突然吗?”
“不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了吗?”
宋老二听了,呵呵笑了起来,何氏看着宋老二,觉得他笑得有些莫名其妙,过了好一会儿,宋老二才止住笑说道,“原本也是对那道士的话深信不疑的,可是昨天老四悄悄告诉我,他这病是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娶王秀儿。而这办法就是咱们的六丫想出来的。”
何氏听了张大嘴,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宋老二,“不会吧?”这事要是让宋张氏知道了,还不扒了六丫的皮。
“怎么不会,这事可是老四亲自告诉我的,还能有假。不过,这事你可别到处乱讲,要是被娘知道了,也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何氏听了自是点头,很是担心道,“这孩子胆子咋这么大呢?万一穿帮了怎么办?”
“你也别担心,她自己晓得在做些什么。”
六丫最近可是一直在自得帮了宋老四的忙,还没有人发现,谁成想,宋老二和何氏都知道了。要是她知道是宋老四讲出来的,肯定会怪宋老四不守信用。
正文5555
六丫的蚯蚓养殖很成功,四十来天,宋家就开始用蚯蚓喂鸡了。二十来只鸡,六丫觉得少了点,又让何氏找曾何氏抱了两窝出来,这样一来,家里差不多六十来只鸡。
想着每天有蛋吃,有鸡肉吃,心里就觉得舒服。可是,这六十来只鸡,这养大了些就有些烦人。每天早上,你刚起来把屋扫了,这人才转身,那边又有鸡屎了。每次都这样,气得人吐血,可没办法,每天要赶无数次的鸡,可那屋都是扫过不停。最后还是宋老二实在看不下去,喊上宋老四,两人去砍了一些竹子回来,编了些围墙,把所有的鸡围圏了起来养,这才变好。
鸡喂了蚯蚓长得快,何氏见了,那养蚯蚓的事也不用六丫再负责,让六丫教她,教会后,然后接过手,就不用六丫再操一点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都忙着收割麦子了。宋老二请的那四个短工,天还没亮就来找宋老二了,宋老二就直接把他们带到下河村去。而本村的因当初分家的时候,说了今年的活还是一起起,晒干后再才麦子。
所以,宋老二把人带去后,告诉在什么地方,让他们在田里收割,宋老二又急急忙忙的干回来,和大家一起收割本村的麦子。
李氏偷懒耍滑惯了,这才下田,就想着怎么占便宜了。“二嫂,听说你请了短工帮着收麦子,何不干脆让那短工帮咱家的麦子一起收了,免得大家累。”宋老二家买了地的事情,是在村里传开了,一时间羡慕妒忌恨的人都有,李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又听说宋老二花钱请短工麦子,心里又开始打起了算盘。
何氏老实,被李氏这么一说,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刚抬头又对上宋张氏的眼光,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李氏。
“三嫂,要请短工帮着收麦子,你打算拿多少钱出来请?”王秀儿突然问道。
“谁说我要拿钱了?”李氏一听要拿钱,立即咋了毛,大声嚷了起来。在别一边割麦子的男人也听见了,大家都站起身看着李氏。
“既然不出钱,那那里来的短工请。”王秀儿说道。王秀儿和宋老四能结合,六丫可是功不可没,眼见何氏被欺负,王秀儿说什么都不能袖手旁观的。
“二哥家买地都拿得出钱,给家里请一两个短工,难道那拿不出钱吗?有钱都舍不得拿点钱出来请短工,有事的时候就知道找兄弟,没事的时候屁都不放一个。”李氏说完冷哼一声。
“二嫂,你可别忘了,咱们已经分家了,就算二哥家有钱,他拿钱出来请短工,那是因为他好心,见不得大家受累。再说了,二哥也没有义务拿钱出来帮着大伙请短工收麦子,而让大家伙闲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王秀儿很看不惯李氏这种态度,很不客气的说道。
“老三家的,你一天胡说八道些什么?老二为啥要请短工,还不是因为就怕你这起小人说三道四,才会想着请短工。要是不请短工,咱们先把这里的麦收了,然后再到下河村去帮老二收,这样你还干不干?”宋老头白了一眼李氏,继续干活。
李氏听了有些讪讪然,见宋老三正瞪她,她也不敢再胡乱打注意,连忙腰□子割小麦。
田里的插曲,六丫她们自是不知道。她们在家里也是忙得很。今年虽说二丫几人没有下田,但是在家里也是忙得很。
短工们是很早就下地割麦子了,她们刚吃完早饭,把锅碗洗了,就有短工挑着整梱整梱的麦子回来了。院子早就扫得干干净净的,这麦子回来,直接放在院子里。
二丫几个就上前把那整梱整梱的麦子晒开,这样宋老二他们好用梿枷打,这样麦根上的麦穗才能脱落成小麦。而二丫她们现在还用不来梿枷,可也难不到她们。她们找来两根板凳,然后去搬了一块石头,把石头架在板凳上。一小把一小把的拿起刚割回来的麦根,使力的往那石板上打,每打一下,就有麦子从上面脱落下来,连续不断的用力打,直到上面干净了,再把表杆往一边仍了,再重复刚才的动作。
看着打麦子是一个轻松的活路,其实不然。这活是又脏又累,每打一下,那灰尘多得很,就算你全副武装了,那身上还是一样脏得不行。而且还要用力打,这小麦才能脱落,所以六丫才说这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
可不管这多脏多累,这活都得干,不能把这事全推给宋老二两口子,他们下地也累,回家又要忙家里的,她们也只能能打多少是多少,算是减轻两人的负担。
张家今年也是置办了地的,同样也是请了短工的,但他们家跟六丫家又不同,他们家是包干包净的,意思是说,割麦,打麦,晒麦全都包出去了,只等着交了锐,麦子进他家了。所以,全村都忙着热火朝天的,只有他家冷悄悄的。
六丫见到张皓轩没事干,只能在一旁羡慕的份。
张皓轩见六丫几姐妹在脱麦,好奇的问道,“六丫,你家不是请了短工的吗?你们为啥还要做事?”
六丫白了一眼这大少爷,“我爹怕多花钱,只有叫他们把收割的麦子运回来就是了,这脱麦子的事还是靠我们。”六丫说完,见张皓轩一直盯着她们干活,眼睛眨了眨说道,“张哥哥,你从来没做过这种事吧,要不来试试看。”
“张皓轩别听六丫乱说,你是读书人,那里会做这些事。”二丫一听六丫这么说,连忙说道。在二丫眼里,张皓轩从回到村里,她就觉得这人跟他们一样,这人跟女孩子似的,长得白白静静的,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在知道他在镇上上学后,就更回确定了。
“二姐,你这话就不对了。读书人又咋了,读书人就不应该干活了吗?读书人就应该五谷不分吗?我说呀,就应该把那些读书人喊来干一下农活,要让他们这些人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知道了做农民的辛苦,就会少压榨咱们农民。要是这样的话,不知道会少多少贪官。”
“对对,六丫说得对,就应该这样做一下。要让那些官老爷知道,咱们这粮食不是这么好种出来的。”四丫站在一边,把草帽拿下来,一边扇着风说道。
“张哥哥,我四姐都这样说,你就来试试吧。”六丫笑着道。
张皓轩见六丫都这样说了,要是他再推三阻四,宋家姐妹肯定会认为他要是做了官,一定是那个贪官了。无法,他只好照着六丫教的做,打了一下,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可是连续打了几把过后,这手就开始酸了,灰尘往衣服里钻,身上痒了起来。
可要是他现在丢手,六丫她们一定会认为他吃不得苦。无法他只能忍受,果真像六丫说的那样,粒粒皆辛苦。
中午宋老二和何氏收活路回来,看到张皓轩在帮着打麦子,那是一阵欣慰,觉得这孩子是个好孩子,知道他家忙还来帮着做事。“轩子,你咋来我家干活了,快放下,这么热的天,莫累着了。”
“爹,你别劝,六丫说要让他知道什么是粒粒皆辛苦。”四丫笑着道。
“啥?”宋老二不解的问道。
“爹,你不知道就别问,你只要知道张大哥喜欢帮咱家干活就是了。张哥哥你说是不是?”
张皓轩硬着头皮点头。宋老二听了,觉得这孩子真是太不错了,不槐是张铁柱的儿子。
宋老二是不知道,张皓轩现在很是后悔,后悔不该来凑这份热闹。他要是好好在屋里头看书,怎么可能会来受这份罪。好不容易见宋老二回来了,以为可以收工了,那成想宋老二和何氏两人气都没歇一下,回家拿起梿咖开始打六丫她们晒在院子里的麦子。
何氏和宋老二在前面打,六丫七丫就在后面帮着翻,等他们第一遍打完了,回头就可以打第二遍。张皓轩见比他小的两个小姑娘都能坚持下来,他一个男子汉吃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咬着牙,继续埋头苦干。
过了一会儿,二丫把午饭煮好了,大家洗了手,便去吃饭。
“轩子,让你个读书人来干农活,肯定很累。下午的时候就别帮宋叔了,你还是回家看书。”张皓轩能来帮着干活,宋老二就很高兴。可这孩子不像村里其他孩子,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这样突然做上一天,这小身板肯定吃不消,万一累出个好歹来,他还不好跟铁柱交待。
“爹,为啥?你不会是认为他干活干得少,还在咱家吃饭,这买卖不划算吗?”六丫开玩笑的看着张皓轩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