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约摸一刻钟的时间,二栓和二栓媳妇便上门来了。
几人商量了半天,又去具体测量了那块地的面积,说好等麦收时,就照与这块地面积一样大的另一块地的收成再折半算,毕竟这麦地还有小半年才能熟,这段时间里张家种点别的,也能弥补一些损失。两家商定,到时二栓赔粮赔钱都行。
二栓一家都是明理人,这件事并未破坏两家人的关系,反倒拉近了不少。
这事过了之后,安英才敢将今日刘潘氏的事情跟张赵氏说了。张赵氏气得直咬牙,又夸赞乐清跟安英机灵,没在她手上吃了亏,反而将她弄得灰溜溜的。为着这事,张赵氏晚上给安英和乐清每人一个白面馍馍作为奖赏。
至于刘潘氏说媒的事情,众人并未放在心上,她要是有那个脸,她尽可以上门来说,若是不好,自家断是不会答应的,若真是门好亲,那舍了这些粮也值得。只是料想刘潘氏是不会上门的,且不说她与张家结怨已深,她若真上门,那就真应了那天众人说的话,村里那些婆娘们的唾沫不淹死她才怪。
这件事张家众人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没想到初二送完年,没过几日,竟真有人上门来说媒,不过不是刘潘氏,是正经的媒婆,提的都是安英的婚事。
这可把张家一家人都乐坏了,安英今年已经十六了,十六的姑娘,只要没别的毛病,大多已经许好了人家,那些没许的,也是上门提亲的多,想要好好挑一挑的。可唯独安英,连个上门说媒的都没有,甚至张赵氏主动跑去托媒,都没有媒婆上门。
哪想到这次因祸得福,麦田虽被糟蹋了,却换来了给安英说媒的媒人,而且络绎不绝,几天里,张家已经迎来了三位媒人,他们说的人家儿都是跟张家差不多的,虽然穷些,但男方都是人品不错又肯下力干活儿的。
张赵氏虽对这些人家家境有些不满,但长期没有媒人上门说亲的恐惧已经彻底压倒了她,家境难一些也无所谓了,她只求安英能顺顺利利嫁出去,到时娘家多帮她一把也就是了。
但是不知为何,安英却迟迟没有给张赵氏准信儿。
第四十章 不如亲上加亲
第四十章 不如亲上加亲
“安英,前儿张媒婆来过了,我这么数数手指头,这几日来咱家的媒婆也有好几位了,你可有中意的?”蓝氏一边做着绣,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张赵氏怕安英害羞,又怕媒婆等不急,但是逼得急了又怕安英那边再胡乱选一个,等以后再过得不如意。心急之下,只好托吴氏跟蓝氏这两个嫂嫂悄悄的打探打探消息,看看安英心里是怎么个想法。
吴氏是个嘴快的,结果差点惹恼了安英,张赵氏不敢再叫她问,只好托给了蓝氏。蓝氏今儿寻了个由头让安英到西厢来坐,两人聊了一会儿天,才好不容易扯到这个话题上。
蓝氏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很仔细的观察着安英脸上的表情。只见安英微垂着头,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只能看见她微红的脸颊,眼珠转动。蓝氏不声不响的垂了垂视线,看见安英的手正下意识的不安的绞着衣角。
“我…我…”向来爽利的安英头一回这样结结巴巴
蓝氏也不急,也不追,低下头继续做着绣,等着安英的话。
“我…”安英慌了一会儿,发现蓝氏正在偷偷的观察她,顿时脸上更红了,脚下一跺:“哎呀,嫂子…”
“你呀,那么爽利英气的大姑娘,竟也这般害羞。”蓝氏温和的笑笑:“看中了哪家了?没关系,不好意思跟娘说,那就跟嫂嫂说,嫂嫂来给你传话儿。”
安英面有难色的垂下眼睑,轻叹一声,却不作声。
蓝氏略有疑惑,心下有些着急,可也只能慢慢的来:“可是柳家坡那位?”
安英摇摇头
“那可是靠山村那位?靠山村是个富村,他家虽穷些,但发展前景是好的,再说赶个集买个东西什么的也都方便。”
安英只是摇头。
“也不是这位?那便是周家埠子那位了?”蓝氏笑起来:“是了,周家埠子虽不比靠山村,但好在咱们大姐也嫁在那边,你过去了,也正好互相有个照应。再说我也是最满意周家埠子这位,穷是穷些,好在有一手不错的手艺,只要你能勤俭持家,哪有不过好日子的道理?”
“行啦,你就别担心啦,这事儿就包在嫂嫂身上”蓝氏笑着起身,正要去跟张赵氏复命,却被安英轻轻拉住。
“咋啦?”蓝氏疑惑回头。
安英盯着蓝氏,轻轻的摇摇头,声若蚊蝇:“嫂子,也不是他…”
“啊”蓝氏恍然大悟:“三个你都没看上??怪不得呢,我说你这么爽利的人哪会这般羞涩,原来是这你呀,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没看中就是没看中,直接跟娘说不就得了?娘自然会再托媒人。”
安英显然对二嫂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而又气又急,咬了咬牙:“二嫂我…我…媒婆寻来的那些人,我都看不上”
蓝氏闻言一顿,神色凝重起来,她转身坐回安英身边,软声和气:“英啊,你可是已经看中了什么人?你莫急,只要是门当户对的,嫂嫂代你去跟咱娘说”
安英脖子都红了,狠命摇头:“没有”
蓝氏也是个心思活泛的,见这样如何都探不到安英的意思,立马又转了一种说法:“那你跟嫂嫂说说,你看不中那些人哪儿,又觉得中意他们哪儿?”
安英红着脸,眼睛直直的盯着脚面,声音却不似刚才那般细弱:“他们都太软气,没有那股子英气,看着太不男人”
蓝氏心下暗惊,乖乖,那几个她可都知道,都是正经的农家汉子,整日下地做活儿,风吹日晒的,这样还嫌人家不男人?那要咋样才叫个男人么??
安英不知蓝氏心中所想,只径直的往下说:“靠山村那个我去赶集时见过,遇事只会回家问他娘,一点主见也没有,周家埠子那个做得一手好胭脂,可这是女人家的活儿,哪有男人做这个的?柳家坡的么,也是不成的…”
蓝氏听安英将三人都扁得一文不值,不由有些急:“我的姑奶奶,这又有主见又有英气,还比一般人更男人的,这世上哪有么?”
“咋就没有,咱家不就有一个…”
“嗯?”蓝氏将家里男人在心里过了一遍,没有附合安英要求的啊,赵大山家就一个儿子,已经成亲了,三山家大儿子娃都有了,二儿子腿不好,肯定不符条件,五山家只有两个女儿…
安英脸上更红,眼睛直直盯着脚面,像是要从脚上瞧出朵花来。
瞧着安英的模样,蓝氏蓦的有些恍然,带着几分急切的小心翼翼的试探:“难道是…可…可是我家文陵?”
安英脸色腾的更红,头深深的垂下去,羞得不知所措,嘴上嗔道:“二嫂…”
蓝氏心下又惊又喜,惊的是安英何时看中了自家弟弟?喜的是,安英竟然看中了文陵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蓝氏又开始细细的思量这件事,安英是个好姑娘,若自家弟弟能娶得她回家,那自然是好事,但是…自家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便是几个媒婆上门来提的这三家,也都比自家那破条件强了许多倍,这事情张赵氏怕是不能同意。
轻叹一声,蓝氏无奈的开口:“英啊,你跟文陵年纪相当,脾性也都差不多,这件事情嫂嫂以前也不是没思量过。只是…只是恐怕不能成啊…文陵现在连个住处都没有,做的又是白出力不赚钱的白役,这种条件,娘那里肯定是不会愿意的。若不是这样,我早就跟娘提这事儿了。”
蓝氏说的这些,安英岂会不知?若不然,凭她的胆魄,也就不会由着媒婆上门来说亲,早就跟娘亲说了,更不用把主意打到蓝氏身上。现下,她也知不是害羞的时候,咬咬牙,抬起头红着脸对蓝氏道:“二嫂,安英说句唐突的话,婚姻大事,我不想胡乱就把自己嫁了,将来糊涂的过日子。这件事只是不知文陵是个什么意思,他若愿意,这事情我就敢去跟咱娘说。他若不愿…那也就没有这么一回事了…”
蓝氏安抚的拍拍安英的手,神色凝重:“放心。我明儿就回趟娘家,若是能成,我来跟咱娘说,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
~~~~~~~~~~~~~
更新调整
今天起双更,一更上午九点半左右,二更下午两点左右,现在是一更.
推荐票子什么的,疯狂些吧~~~
第四十一章 搅局
第四十一章 搅局
第二日,蓝氏便回了一趟娘家。乐清乐云都没带,她独自去的,也并未在蓝家庄留饭,只赶在中午之前便回来了,这一趟只为悄悄的打探文陵的意思,她谁也没跟说,只悄悄把文陵拉在一旁,小声的提了这事。
对于蓝文陵来说,虽然家境贫寒,自己也没有什么正经的工作或是好手艺,但他却并不急于娶妻一事,并不因害怕到时娶不上媳妇而乱应亲事,在他眼里,亦是不想胡乱娶个妻,以后糊里糊涂的过日子。
安英为人做事向来爽气,又不拘于小节,文陵一直觉得她是个好的。现在叫蓝氏这么一提,他觉得若真要去寻那么个以后要一起生活的人,安英真的不错。他与安英认识很久了,也算是脾性相投,也能在一块儿说话。蓝文陵并不是个害羞的人,他想通之后直接应了蓝氏,不过蓝氏所想到的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情况毕竟太差,这事要张赵氏应下来恐怕不容易。
文陵担心的是,安英是个姑娘家,到时候这事万一不成以后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叫姐姐去张家提这事时,就当是男方主动提的,这样就算这事没成,以后也没什么。
蓝氏得了文陵的意思,便急匆匆的回来了。
张赵氏出去窜门没在家,蓝氏先去跟安英透了一下口信儿,好叫她心中有数,然后姑嫂两人便一边拉着话儿,一边等着张赵氏回来。
等张赵氏回来,趁着吴氏去做饭的空当儿,蓝氏先跟张赵氏说了关于那三门媒婆来提的亲事的事:“安英的意思,她一门也没看中。”
张赵氏不甚高兴:“小妮子,啥时候了眼眶还高着呢?”又对蓝氏叹口气:“这事儿不早早定下,我这心里总是不安。”
蓝氏趁机忙道:“娘,我看安英的意思,是嫌这几个不够有主张。唉,这农家汉子么,会种地,有力气就行了麻,要那么多主张来干麻?”
张赵氏也拧了拧眉:“就是说,这人要是真有心思,有主张,哪还能呆在咱农村乡下的破地方?要说人家镇上的人,也看不上咱安英啊。”
“娘,叫安英这么一提,我倒想起个人来…”蓝氏试探着,见张赵氏没有反对的意思,才继续道:“我家的文陵…”
“文陵不行”张赵氏想也不想的不客气的驳道:“乐云娘,你别嫌我说话直,你家文陵固然是个好的,可是你家那条件实在是不行。要说能有处屋院也可以,可他连自己住的地儿也没有。若是有门好手艺我也就不嫌弃了,可他做的是那白出力的白役,这见天日里的忙活,却不见几个大铜板儿,到时候还能叫安英养活他呀?”
蓝氏被张赵氏说得有些愤然,自己弟弟条件是不好,可也不是她说的那么不象啊他虽做的是白役,可家里的活儿顺手就能干了,哪能说要安英来养活这种话?她想开口反驳张赵氏,又有心想要成就这桩事,只好忍着气的:“要不,先看看安英的意思?”
张赵氏刚要反驳,正巧安英从里屋出来了,望着二人神色自然:“娘,你们说啥呢?”
“你二嫂提了她娘家的蓝三哥儿,非叫问问你的意思哩”张赵氏漫不经心,满以为安英会一口回绝,哪想到安英却面上一红,别过脸去:“娘的意思呢?”
“我自然是不愿意的。这蓝三哥儿的条件实在是不好。”
安英面色红润,轻轻咬着唇:“蓝三哥儿…人倒是不错…”
张赵氏浑不在意的脸色霍的一变,眼神扫向安英,心里暗暗的寻思起安英的意思。
安英见张赵氏不作应答,心下一横,又道:“听说白役也可以升正役,若是能做上正役,俸碌跟待遇叫人眼红不说,那也算是衙门里的人…”
张赵氏心下顿时明了,骇然的望着自己的小女儿,不能置信的暗道,她何时…这死妮子何时…她竟然…
安英红着脸立在一旁,张赵氏目光如炬的望着安英,蓝氏略带担忧的望着二人,三人一时都未说话,堂屋里的气氛凝结成了一块冰。
“啊哟说啥呢?”正当三人沉默时,吴氏跑了进来:“娘,饭做好了。我在那屋就听见你们在这文陵文陵的,文陵咋了?你们说啥呢?”
张赵氏闭了闭眼,她犹不能平复心中的怒火,懒得说话。蓝氏自然保持沉默,安英也一动不动的立在那里,面上依然红着。
吴氏来回打量了几人,突的发现安英的面色出奇的红,脑子转几转顿时想到些什么,试探的:“乐云娘,你该不会是替你家文陵…”说到这儿,发现安英的脸腾的红了,心下顿时有了数,摇头道:“哎哟,还真是这事啊?乐云娘也不是我说你啊,你母亲家弟弟那破条件,你咋能来跟咱安英提呢?这婚姻大事最讲究的可是门当户对。”
听吴氏这么说,张赵氏心里终于好受了点,也点点头:“乐荣娘说得对”
安英瞪了吴氏一眼,心下大急,却知道自己不可以再逾越了,刚才的那几番话,已经是未嫁姑娘的大禁忌了。
吴氏见安英瞪她,奇道:“你瞪我干啥,这都是为你好呀,莫不是你心里…”吴氏忽然有些恍然大悟的:“哦~~我说呢,乐云娘突然跑来提这事,这该不会是安英你的意思吧?啊啊,安英啊,你是个姑娘家呀,怎可…怎可这般不知羞耻呢…这这这…”
这事蓝氏知道,张赵氏也早就猜出来了,两人都不挑明,就是为了给安英留面子,哪想到吴氏张嘴就说了出来,羞得安英转身进了里屋,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
吴氏还想说什么,被张赵氏喝断:“行啦你少说几句吧你这性子得好好收敛收敛,总是有风就是雨的,胡乱猜想也就罢了,竟然还当着安英的面儿说出来,你呀你呀,你看看你都说了些什么”
吴氏想要辩驳,又被张赵氏截断:“这事情不能乱猜,话儿不能乱说,今天你乱编排安英,当着自家人也就罢了。若是你把话儿传到外面去,我可不饶你快去摆饭吧”
吴氏灰溜溜的出了堂屋,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些什么。
蓝氏垂眸,心下惋惜,看来这事情是成不了了。
~~~~~~~~~~
二更到
第四十二章 主意
第四十二章 主意
安英的事情本来有些希望,但被吴氏大嘴巴这么一说,肯定是成不了了。幸好这事情也没有几人知道,过了几日也就风平浪静了。
蓝氏给文陵回了信儿,文陵虽早就料到这结果,心下也不由有些黯然。
安英病了几日,将那三门亲事吓跑了之后才好起来,只是人变得总是有些恍惚,不如以前那般爽朗利索,而且不知怎的,一有人上门提亲,就会病倒。
乐清并不知道安英跟文陵差一点就成了的婚事,她这几日正忙着拉着乐云到处去疯玩,立春之后,这天一里一里的暖和起来,眼看着就要惊蛰了,正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候,她得赶紧想点赚钱的法子。
现在从大生媳妇那弄来的细粮早就吃没了,一家人都是每天半饱饭的熬着,娘跟姐姐还好些,可爹爹每天要进镇里打短工,等开春了,在田里做的也都是重活,天天的半饱饭哪撑得住?他瘦得眼眶都陷下去…
还有,天气一天天暖起来,爹娘却还是那身破旧的薄袄,这一身在冬天穿着冷,在春天穿着做活儿却是嫌热了——他们根本就没有适合春天穿的衣裳,如果要换裳,就只能换那身夏裳,可这时候还冷着,哪敢换夏裳?若不是陈赵氏给的那两块布,她跟乐云恐怕也得穿着棉袄过春天。
弄吃的需要钱,买布做衣服需要钱,就算以后分家,另建一个新家也需要钱,所以,当下赚钱是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张家未分家,一大家子人种地,养禽蓄和外出打短工的钱都是要交给张赵氏,全家人在一只锅里搅稀汤的,凭自己现在这小身子小力量,想要改变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况且她也并没有那样的烂好心,叫张赵氏和吴氏也跟着一起得好处。
那么,要想改善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就只能从自家‘私产’上打主意了。
乐清仔细的盘算了一下自家这点可怜的‘私产’,也就有二亩肥地,然后娘亲拼着熬夜多做出的几个绣品卖的六十几个铜板,除了这些,别无它物。
铜板是要等开春后买小鸡崽儿的,乐清也觉得买鸡崽是个不错的主意,所以这钱她是打不了主意了。那么,就只剩下那二亩的肥地。
那二亩地确实是肥沃,地段又好,临水又向阳,如果种点金贵的蔬菜瓜果之类的,也能赚不少钱。可惜那地里现在已经种上了麦子,不到麦收那地是腾不出来的,想种别的农作物的主意是不用打了。
即然不能种别的,就只能在麦地的产量上打主意了。乐清揉揉脑袋,继续想,古代土地的产量她不知道,但按照那日安英跟二栓家要的粮量来看,应该差不多在一亩两百斤左右,而且还是就她家的这块肥地而论。
唉,果然是落后许多啊。乐清不由哀叹,前世的麦子产量早就实现了亩产千斤,若是那般,自家这二亩地最少可收两千斤麦子,那到时候干什么都可以了。只可惜现在亩产却只有两百斤,若是能风调顺,麦苗顺顺利利的成熟,等麦收时能收上四百斤粮来,还了赵大山家的十来斤种子麦,剩下的这点粮食连补充自己一家人口粮的都不够——要知道,自己一家四口人,如果在大锅上吃个半饱,回屋后再吃一点粮食凑个半饱的话,每天至少要两斤粮食,一年需要七百多斤,那卖布的钱哪来?做小生意的本钱哪来?建新房的钱哪来?
乐清思来想去,在古代想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有从种子和肥料上下手,现在麦苗子都这么大了,种子方面就不用想了,那么肥料…
乐清记得前世查过的资料讲,麦子的最佳施肥期有两次,一次是下种时,另一次是春分时。下种肥是保证麦苗的成活率和过冬率,春分肥则是用来提高麦地产量的,如果施的肥力足够,可以大大提高麦地的产量。
这麦子下种时,赵大山一家已经施过肥了,那么就需要在春分前后再施一次,这一次施的肥要足够厚,麦收时麦子才打得多。也就是说,得说服爹娘,叫他们把最好的肥用在麦地里。
当张乐清兴冲冲的去找蓝氏打着一个三岁小娃娃不懂事的晃子,以自己也想玩种地为由,想要缠着蓝氏多往地里施肥时,才得知一个叫人愕然的消息:自家根本就无肥可施,别说是厚厚的施肥了,哪怕是薄薄的一层都没有。
张赵氏是把那二亩的肥地划给了安平,也允许安平跟蓝氏在不耽误大田活计的情况下可以去忙活他们的小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里攒的那些粪肥也划给了安平。实际上,张家除了陈赵氏的这八亩肥田,以前佃来的十亩薄地也依然还种着,家里攒的那点粪肥连大田都不够用的,哪可能再划给安平?
而如果买的话,立春时粪肥是最贵的时候,要三文一桶,一车五桶,自家那二亩地,至少要用四五车才够,哪舍得这么多钱?哪来的这么多钱?
张乐清无计可施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农难为无肥之地呀,自家手里根本就没有肥料,谈何…如果春分这茬肥没有施上的话,无疑会大大影响麦地产量,本就不够吃的,这样一来,就更…
不行,得想法弄点肥料。
如果是在前世,缺肥的时候公共厕所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每年到春分时,各个地方的公共厕所都叫人掏得干干净净,可惜,现在哪有公共厕所…
乐清脑中忽的灵光一闪,要不,自家出力盖一个公共厕所?想到这,她又立即想到,即然想要攒粪肥,那么肯定要寻一处人多的地方,镇上寸土寸金的肯定不行了,靠山村那边或许可以。靠山村每逢五,十便有集,人山人海的,那么多人,免不了有个内急的,如果在集市附近盖个公厕,哪愁没有粪肥?
现在离春分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如果这事顺利的话,兴许就能攒起足够的粪肥。
~~~~~~~~~~~
一更到
第四十三章 地头聚宝盆
第四十三章 地头聚宝盆
这几日乐清跟乐云到处跑着去疯玩,倒是跟靠山村的美芽见过几次面,美芽家就住在集市附近,徐三没有兄弟,美芽娘又死得早,家中只剩父女二人。
美芽家田少,父女二人就靠卖红纸为生,年前那几个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赚的钱足可以养活二人,过完年之后生意则进入淡季,只有一些家中有喜事的人来买红纸,父女二人就腾出空儿来捣腾一下自家的几亩薄田。
乐清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如果要在靠山村弄个公厕,自家这外村人肯定是不行的,徐三或者可以帮帮忙。虽然公厕只需一小块地方,但也是块地皮,不要钱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花钱的话,那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