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子兴奋地问:“苏兄你是说胡大人是喝了这个酒?”
苏大人点点头:“正是,沈兄,你知道这酒有多珍贵,酒是名扬天下的魏家神仙酒,里面泡着世间难寻的宝参,我不知道参的年头,但我老爷子喝过一小坛,老病根都除了,人见着年轻精神。沈兄,今天这三位老爷子拿这等宝物出来招待你。我也跟着沾了光啊,你可是贵人。”
沈公子非常有礼地起身对三位老爷子道:“多谢三位老爷子如此盛情款待,我来之前胡大人就对我说,到了桃村后就会知道是风水宝地呢。现在我算明白了,桃村不仅是风水宝地,还有三位老爷子坐镇,真可谓人杰地灵。”一番漂亮的马屁拍得三个老爷子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乐呵呵地喝酒,劝酒。
沈公子酒量比苏大人还差,三五杯下去就迷迷糊糊,看到闻着酒味跑来的大白道:“老爷子。你家的酒好喝,连狗都长得这么威风。这皮毛太漂亮了,比宁王的大黄还漂亮。”
苏大人大舌头地笑道:“沈公子。这不是狗,这是银狼。”
沈公子大悟:“这只狗叫银狼啊,真威风的名字。”
林家栋看着这两个身份尊贵的公子如此醉态,有些尴尬,三个老头却是高兴得直笑。
林小宁一觉醒来天已蒙蒙放光。起来洗漱,厨房里的婆子丫鬟们正在忙碌着准备早饭。看到林小宁晃到厨房,辛婆子问道:“二小姐,饿了是吧,我做了小米粥,给你端一碗吧。”
林小宁一听小米粥。肚子咕咕叫起来,说:“好的啊,我就在厨房吃。”辛婆子乐呵呵地盛了一碗。林小宁坐到一边的桌上,就着酸菜吃了起来。
辛婆子看林小宁吃得欢快,又从蒸笼里夹了二个包子过来,林小宁闻到肉馅香,称着热。吃得心满意足,打了个肉包子嗝。说道:“辛婆,你的小米粥与肉包子真香,吃得可舒服呢。”然后神清气爽地到后院去晨跑。
后院林小宁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湖边,她喜欢围着小湖边跑一圈,然后在亭子里坐一会儿,再跑一圈,就顺着后院跑回自己的院子。
林小宁跑到湖边,却看到湖中心亭子里坐着一个青白色的人影,应该是沈公子,于是便停住脚,往回跑了。
沈公子坐在亭子里,昨夜酒醉已醒,头不痛,却倍感精神,早早起来,逛着逛着就到了湖中,便让丫鬟给泡了一壶香茶送来,在初冬的清晨,品着热香茶,看着水面,览着园内青翠依然,真个滋味美!
看到林小宁一路跑来,到了湖边就又折身回了,忍不住微笑。胡大人来前对他道,这个丫头天纵之才,脑瓜子奇思妙想,无人能及。此番带着伤兵来桃村,也正可相看相看,昨日里倒也看到几眼,生得确是不错,只是有些邋遢,便失了兴趣,哪有大姑娘家这般衣着,就是林家的丫鬟穿得也比这个二小姐体面。只是这桃村风景如此之好,不禁想着多住上一阵子,看看这邋遢丫头如何用脑袋瓜子里的奇思妙想来安置这些个伤兵。
林小宁换了一件紫色碎花的外套,去了伤兵的屋子。
伤兵们正在吃早饭,是粥与馒头,配了酸菜,付奶奶带着一帮妇人忙得不可开交,孙氏娘亲也在里面。
林小宁是真的头大,这帮伤兵,缺胳膊少腿的,能干些什么呢?便问付奶奶:“伤兵们打头的是哪个?”付奶奶指着一个长得很黑的拐腿的中年汉子道:“好像是他,应该是打头的,看伤兵们都叫他什么什么长的。”
林小宁走到那黑汉子面前问:“你是他们的官儿对吧?”
黑汉子道:“现在不是了,你是林家二小姐是吧,二小姐你就叫我张年吧。”
林小宁看着黑汉子张年的表情,还有粗树枝做拐仗,撑拐仗的手又粗又糙,突然心中泛起酸楚。这些人,在兵营里摸爬滚打,生活环境艰苦不说,吃食难以下咽,生活餐风露宿。到头来,身体残缺,却无人奉养,都是年轻汉子,最老的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到头来却是这样下场辛酸。这是能落到自己这儿,还能好好安置,就算想不出什么活儿让他们做,也能养得了他们。可那些归家的伤兵们呢?他们拿着一次性的安置费就再也没有了将来的生活保障,如今这几个月米粮的价格已上涨了二文钱,这说明边境的战争一直没断过。
林小宁心一下就软了,轻声道:“张年好汉,我们去你屋里聊聊行吗?”
林小宁与张年聊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
出来后请付奶奶与孙氏娘亲去作坊那儿拿来大量空间水煮过的棉纱布,再安排几个老妇给伤兵们重新包扎。
又吩咐这三百多人的饭菜要煮得精致些,顿顿要肉。而后准备了大量的药材交给付奶奶与孙氏娘亲,包扎伤口时捣碎敷上。又安排人煮了大锅的温补药给他们服用。林小宁安排与亲自做这些事情时,是极有诚意的,突然就明白了胡知音为何让她来安置这些人。胡知音啊胡知音,真是把她的秉性摸得一清二楚,就是一文钱不拨给她,她也会踏踏实实的把这些人安置得好好。
林小宁马不停蹄地叫来村长,要建一个食堂。现在单身汉多了,新村民中也有许多单身汉,这么多人得建个大食堂。又找到孙氏,问问她娘亲与爹爹愿意不愿意把这个食堂做起来。
很显然,孙氏娘亲这样的人精儿,听到林小宁大致说明了食堂的主要功能与作用,就一下子看到了其中商机,问道:“这个食堂是不是也不仅供应那些汉子们吃食,那个就是大锅饭菜,但可以做小炒,吃腻了大锅饭就可以点个小炒来尝尝。而且一些村民如果家里来客,或者哪天不愿意做饭,或者有什么事误了做饭,就可以来这儿吃,又便宜,又吃得饱不是,都是薄利多销的,不似酒楼那般花样众多。”
“正是正是,老夫人是一下子看到食堂的精髓了,与老夫人这样聪明智慧的人谈事真是开心,”林小宁由衷地赞美着,“食堂就是居家饭菜,干净,便宜,又吃得饱。您看,食堂每天至少要解决三百多伤兵的饭菜,如果加上新村民中的单身汉子,估计要四百人,哪怕一个人一顿只赚几文钱,那一顿下来,也不少钱呢。”
孙氏娘亲开心的说:“小宁啊,这食堂我做,可要怎么与你家算分成呢。”
“老夫人,食堂所挣的银银我一文不要,我还负责把食堂建好,您以后只管好好打理这个食堂,我只想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题,伤兵们每日的饭食我照价付您。现在天冷了,做大锅饭也不是个事,万一要是刮风下雨什么的,怎么吃啊。您要是能把这食堂给做起来,感谢您还来不及呢。”林小宁笑着。
孙氏娘亲听了乐呵呵:“放心,以我的手艺,还做不下这个食堂?那才是笑话。”
食堂在建时,孙氏娘亲就找好几个相熟又能帮手的妇人,孙氏老爹还还拉上了几个手脚比较完好伤兵,这几个人曾在兵营里做过伙夫,懂得厨房的事宜。
食堂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开张了!
伤兵们共计三百二十六人,他们的饭食每天晚上由林家结给孙氏爹娘。
沈公子第二天晚上吃饭时,看到望仔、火儿,大小白出现后,傻眼道,这不是狗,是银狼!三个老头子一听就哈哈大笑。
沈公子仿佛真的喜欢上了桃村,住在林家,一点走的意思也没有。与林家栋竟然极为要好。两个人每天一起去砖窑,瓷窑,还有地里,沈公子与苏大人是同一类人,温文而雅,遇上林家栋这样猎户出身的汉子,竟然就互补起来。有时应沈公子相求,林家栋会带着他上山,打一二只猎物回来,现做现吃。
第六十章 沈公子回京
魏家人于入冬二十天后的一个晚上来到了桃村超级生物帝国。
王刚提前到了一天,给林家报了信,林小宁让小香搬到自己院子,把小香的院子腾空,留给魏家人使用。
桃村如今与一年多前完全不同了,从一个只有几十户的灾民村变成了七百多口人的大村,如今又加上三百多伤兵,就是一千多口人啊!
由古到今,也没哪个村有这么多人!更不要说村里面那是卧虎藏龙。方老师傅不说了,那是远近闻名的烧砖师傅;郑老更不得了,民间烧瓷大师!还有一个正六品的安通大人驻守在桃村;更时时有官家或贵公子来访,苏大人与沈公子便是,听说沈公子是一品官的小公子!
桃村村民们从最初事事沸腾,到现在已镇定自若了。
桃村就是风水宝地,虽然地偏,可就是风水宝地!没得说的!
村民们手上有了余钱,也开始置上几亩宅地,想换新房子了々泥村里就有卖,村民们买要便宜许多。
魏家来到桃村时,村民们得知这是神仙酒的东家,都不再好奇打听了重生之政道风流x下载●仙酒嘛,喝了就像神仙一样,好酒呗,能酿这种酒的东家,也是了不起的。也来桃村了,其实也没啥,毕竟桃村的风水是不一样的!
没有任何疑问,魏家人就打算在桃村安居了。水!林小宁的水对一个酿酒世家来说,是绝对的杀伤力!
魏家进京面圣谢恩时。已主动交出了神仙酒方给朝廷的御酒坊♀个决定是听到了魏清凌说起了所酿清泉酒,先交了神仙酒方,清泉酒酿好后再献给圣上,能再得龙颜开怀,讨个赏,如:清泉酒专酿什么的,光明于天下,奸人就无可乘之机了。
魏老爷一尝到水,眉头就皱着,然后又舒展。又皱起,如此反复,最后慨然神伤道:“有这样的水,天下酒皆为神仙酒,我魏家又何苦遭此一难。”语毕,又展颜大笑:“这等水,何止能出神仙酒…”
“还能出清泉酒,”魏清凌笑着接道,“爹爹请尝女儿所酿清泉酒。”
魏老爷拿起一把勺子。舀起一勺,因为是新酒。酒味虽然极淡,先是嗅着,魏老爷眯着眼,一脸陶醉,酒一入口就呆住。
这便是外行人瞧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酒上回林家栋升官时,拿出二坛子给妇人及孩子们喝,只道爽口清甜,如今又过了这些时日。酒味比之前要更好一些,酒感就出来了。魏老爷不停让酒液在舌间流动着,一点点感受,最后红着眼睛道:“清凌啊,我们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祖宗啊,神仙酒只是想象,清泉酒却是返了璞归了真。已是神仙了,何必再强调神仙二字,如此境地,人间独有!”
魏老爷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当晚就与林小宁商谈关于水的事情。消林家源源不断提供优质水,魏家所酿清泉酒用魏家名头,但三成利交给林家。
林小宁二话不说就应了。还答应建个大宅子给魏家。魏老爷委婉拒绝,说只要提供地就好。银子他们有,这回撤罪把宅子、酒坊、小庄子都还回来了。卖掉可得不少银两,魏家自己盖便是网游之咆哮祭司x下载。
林小宁说:“那就依魏老爷,我提供地,不过再加上砖吧,反正我这砖窑的砖多得是。盖宅子的话得去县城找那种专门做大宅子的工人与绘图师傅,以前我们几家宅子找的那些个师傅可以叫来让您看看,行的话就马上动工,能赶在过年时住新宅子也是一件喜事。”
魏老爷显然很喜欢林家的宅子,尤其是那茅坑,开心道:“建你家这宅子的师傅?那太好了,可否明天就叫绘图师傅来,我与他好好合计合计这个宅子。”
“魏老爷,那王刚与清凌的宅子我来建吧。”林小宁笑着提醒。
魏老爷子又笑:“林小姐心真细,我都忘记清凌与刚子是另立门户了,不过我想女儿女婿都住在魏家,不知道刚子意下如何?”
王刚也笑:“岳父大人怎么说怎么办。”
魏家就这样在林家暂时安置下来。第二天王刚到清水县接来绘图师傅,在几栋宅子不远处,划了一块十二亩大小的地给魏家建宅,魏老爷与绘图师傅合计来合计去,总算是把图纸给定下来了。
林家因为魏家的入住,人口众多,不过魏家又去买了几个下人使用,倒也轻松◎公子却还是不嫌多自己一人,愣是没有回京的意思。
林小宁对沈公子极不感冒,暗道,这胡老头是怎么想的,这种只知道玩耍的纨绔子弟,竟然也想着说给她,除了顶着一个礼部尚书之子的称号,也不知道成天忙些什么,废人一个,哪一点能配得上她。
好在这亲事胡大人只是在信中与她说了,家里人并不知道,不然,又是个乱点鸳鸯谱。看那沈公子,对自己也是极为不屑,太好了,省得像牛皮糖似的,甩都甩不掉。
林小宁可没那功夫像这个礼部尚书家的少公子这样闲,魏家的事一安置好,就开始着手三百伤兵的安排了。
这三百伤兵,因为这阵子的轻闲与休养,加上孙氏娘亲食堂的伙食滋味好,又顿顿有肉有汤,吃得那是膘肥体壮,个个都长好了,伤口因为空间水煮的棉纱布重包扎过,又敷了空间草药,还喝了几天温补的汤药,全部都好了神农之妖孽人生。
这时再看三百二十六人,再不像之前那样令人心酸同情,伤势痊愈,一些手脚残缺的,虽然行为稍有不便,但也与常人没太多差别。他们的生活习惯给桃村的村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他们走的的姿态,说话的方式,全都体现着与庄户人家不同的地方,极有兵营的威风。倒是引吸了不少村民的视线。
张年是胸口重创,伤到了肺部,本以为治好后,也是个药罐子,做不了重活,可伤好后竟然与常人无异♀么神奇的结果,让他非常吃惊。
林小宁上回与他在屋里聊了那一个多时辰,正是聊着关于伤兵们的特长一事∨年当时并无觉得不妥,想着这帮人,无家无靠,如今到了桃村这儿,必须要挣一些钱才行。可现在一看,觉得真是不妥了,为何,因为他们的伤全好了,好得与正常人一样了。虽然他年近三十,兵营的生活过了十年,想找个地方好好过下半辈子,若是能娶个寡妇成家那就更好不过了。可其它年轻的兵可不这么想,大部分四肢没有残缺的兵伤势一好,就开始成天想回军营,尽管孙氏娘亲好滋味的食堂菜让他们极为不舍。
张年便找到沈公子,把这些情况说了♀些兵,都是功夫不错,有战场的经验,又有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想法,加上伤势已愈,四肢健全,何不让他们再回兵营呢,他们可比新征兵强太多了。
沈公子原本是想看看林家二丫头,那个老是穿旧布衣的邋遢丫头怎么来安排这些伤兵。又听苏大人说,那丫头不要1000两银子,只要青山头一座,便知道这丫头不是省油的灯。可看这个丫头这阵子,把伤兵们养得好好的,壮壮的,伤也治好了∧下称奇,这些兵的伤不是四肢残缺就是伤着内腑的重创,治好了也是要靠药长期养着,这些大麻烦,丢给林家这种清白百姓,他真觉得胡大人安排有些过份。
张年找他一谈,他突然明白胡大人有多重考虑啊,胡大人英明,胡大人到底是天才,这个称号不是白得的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x下载!胡大人这个三品官,那是实实在在的做得出彩!如果将来所有的伤兵们,只要四肢完好,给放桃村一调养,就全好了,这就是源源不断的兵力啊!说话这个邋遢的丫头到底是用了什么药,这么神?嗯,当然这丫头也不算邋遢,只是老是布衣旧衣,灰扑扑的,眼睛就觉得邋遢,又不是没银子买些好衣。
沈公子对张年道:“这是好事,说明我朝男子个个好汉,忠肝义胆哪!你把想要回兵营人的统计好,做好安排与准备,我不日就回京,带着他们一起回去。”
想要回军营的人有一百一十二个,林小宁为他们一一号脉,查看身体是否有其它隐疾。确定无恙后,用空间水加了一些人参须在里面,煮水给他们喝,连喝三天,每次也请沈公子来喝一碗,说是强身健体水。
沈公子暗地里对林小宁的神奇医术是服了的,那样重创的伤兵都给治好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奇。让他喝什么就喝什么,能强身健体谁不乐意啊。三天三碗水下去,竟然精神又好许多。在桃村呆的这阵子,身体是越来越好了,回去后,一定羡煞好友们。
---
沈公子终于要回京了,林家栋送了一把亲手做的小软弓给他,配了一些漂亮的箭;郑老是雷打不动的一对瓷瓶,林小宁就不明白,这个朝代的人怎么那么喜欢瓶子,皇家喜欢,官家喜欢,富人喜欢,瓶子这玩意,又不能当饭吃,又没有使用价值,就摆那儿好看,或可放放书画卷,哪就那么招人喜欢啊。但沈公子高兴得对郑老连连施大礼,把郑老自豪得不行。
苏大人那儿雇了十辆马车来接沈公子及一百多号兵,同时告诉林小宁,她想要山头一事已报去朝堂,这几日就应该有回信了,请她耐心候着。
苏大人说话时带着笑颜,面色极为舒服温暖。把沈公子看得愣住了,又看看林小宁,笑着上了马车。
第六十一章 宁王
林小宁拿出一封信道,沈公子,这封信请帮我捎给胡大人吗,有劳了。
沈公子接过信,便与众人辞别而去。
这次沈公子实在是满载而归,郑老的瓶子那是天下有名,林家栋亲手作的软弓与箭,又华丽又实用,深得他心,他虽不懂功夫,可喜欢狩猎,箭法还行。
众人不知道的是,林老爷子还偷偷给了他一小坛参酒,让他带回去给尚书大人喝。
他还带回了一个茅坑,十几种瓷片,一麻袋子方老师傅的秘方泥。付冠月送了十几套毛衣裤,有四套是给胡大人的,其它的请他带回去家中女眷与老爷子穿。
他还学会了这边的神奇算术。这些都是他来之前胡大人千般交待的,务必把桃村的新鲜事物带来京城,尤其是那个茅坑,一定要带回样品。当初胡大人回京时,提过到这个茅坑,他反正是想像不出来,到了林家才知道,胡大人口中的奇女子,那个丫头,竟然能想出这种法子,把茅坑建得如此富丽堂皇。清水县城及周边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可京城还没动静呢,哪能这样。这丫头的脑袋瓜子真是如胡大人所说那般奇思妙想。
那代泥是他留的心眼,目前边境正建防御,这些泥是方老师傅的秘方所配,说是粘合得相当牢固,他带了一大麻袋回京试试,若是真像他们所说比城墙还牢固,那可是大功一件!
桃村真是不错。这么多人,却这么和谐,不吵不争,安居乐业。听林家栋说其实要他们不吵不争很简单,就是不断的给他们找活做,有钱挣,人都忙着挣钱了,哪有时间争吵啊,就是有些家长里短的口角,睡一觉起来也没事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余钱。与清水县城的百姓比,那是只上不下,大家丰衣足食,脾气也就平和了。
沈公子听到林家栋这番话,钦佩不已,改口称林家栋为林兄,至此后两人称兄道弟,极为要好。
后来又听到说这番道理也是那邋遢丫头提出来的。想起胡大人还说丫头辩症极为了得,下药还会下心法。胡大人对丫头的心法极为信服。对太医说过心法一事。更说丫头道天下事归根结底与瞧病辩症同一道理,就是直接找准主症。主症消除了,表症也就没了。
胡大人这席话让圣上与他老爹都沉思良久。瞧病辩症自古以来便是这个道理,但却没人想到医术与朝堂大事能联系在一起,一时间茅塞顿开。而太医们对心法一说则极有兴趣,一直不停追问。胡大人道,缘份至,心法到,天下万事万物都如此,不可强求。众太医们为了这句话。寝食难安,几乎魔怔了。
看来桃村的治理,正是找对了主症,主症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如果民众富庶,也就少了那些纷争,但又得掌握好度,得让他们一直对银子有欲望。不停的想挣,不然有了一点钱就犯懒,家宅中对财产的争斗又是没完没了。桃村啊桃村,真是风水宝地,这回来一趟实在是太值了,还带回一百多个精壮的兵,这回宁王一定高兴。回头与胡大人商量一下去,看看桃村能不能做成重伤兵治疗之地。
沈公子坐在马车上。心满意足地想着,看到林小宁给胡大人的信封上写得有些难看的毛笔字。不禁笑了,暗忖:“这个丫头实在有趣有神秘,容颜出色,却不好打扮,穿得破旧;出身低贱,有了银子,不是藏着掖着背地里发财,却广散银两修路收流民,让林兄做上了正六品安通大人;没读过书,知道修建学堂,还让女子们有一技之长,又能口出那些道理,更不要提那瞧病辩症与天下万事之说了。”
沈公子想着胡大人让他相看那丫头,那是不想肥水流入外人田啊,可是胡大人再神,却不知这丫头早被人相看上了,苏兄对那丫头,可不是一般的官员对百姓。
沈公子恶趣地笑了:“胡大人啊,这肥水到底还是流到外人田里去了。”
沈公子派随行人员提前进京报信,带着一百多号人,乐悠悠地不急不敢,十几天后才抵京。
才到城门口,宁王手下一个将就在那儿迎着,把一百多人交接完带走了。回了尚书府,卸下随车的货物,沈公子高兴的吩附人把郑老的瓶子摆到自己家老爹的书房。
沈尚书大人回府时看到郑老的瓷瓶,好生得意。连道那胡老头再也不能再自已面前得瑟了。然后又细细问了桃村的事情,最后沈公子把林小宁给胡大人的信拿出来,沈尚书一看信封的字就笑:“这是那丫头写的字?真是不太好看,我明天上朝就给老胡,你明天不要乱跑,六王爷应该会传你。”
第二天,宁王传沈公子过宁王府。
宁王书房,沈公子要行礼,宁王道:“常宇,不必客气,坐吧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