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一向最知道分寸的,为何这次会这样魂不守舍。
谢谦之微闭了下眼,敛去眼底的阴暗,面上又是再谦和不过的笑容,拱手作拜,不急,他笃定的告诉自己,属于他的一切他都慢慢的,全部的,一点一点的拿回来。
“殿下千岁千千岁”
“左相免礼”楚颜亦是低头致意,可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只在谢谦之身上扫过一眼就像没看见他一样,任由他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势,只顾和谢文寒暄。
靖安静默的站在一旁,他躬着身子,分明再谦逊不过的姿态却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生不出半分轻贱之心,青色的发带上绣着竹叶暗纹,他的人也像那立根破岩的竹子一样,风骨傲立。
靖安暗自冷笑,是啊,他谢谦之可不就像那竹子,一样的无心,一样的冷情。她真的越发好奇谢谦之看到殿内的那一幕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了,此刻三皇兄和王婉应该是在跪求父皇成全吧。
谢谦之,你也应该会痛吧,会狠狠的痛吧。可是那点痛怎么平息得了我心中这日夜折磨着我的恨意和不甘,每每想起都恨得咬牙切齿,痛不欲生。
“还未问过公主伤势,都是犬子轻狂,才累的公主受此重伤”谢文低头道。
靖安一愣,侧身避开了他的礼,又半屈身还了个礼才道“左相言重了,令郎又无未卜先知之能,贼子猖狂,怨不得他。”
谢文本已做好被责难的准备,听靖安这样一说不禁侧目,这位公主,似乎真的变了许多“殿下大度,老臣替犬子拜谢了。”
谢谦之低头躬身仍是再恭顺不过的模样,仿佛一切的冷遇都不是对他一样,只是在他父亲问到靖安时,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细细的捕捉她说的每一个字。
靖安不全然是他记忆中的模样了,他能察觉到她打量他的目光,在她没嫁给他的一年里,在她嫁给他的八年之中那目光几乎是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或笑意盈盈、或忐忑不安、或窃喜、或悲伤。可是无论那一种都含着深深的眷恋和暖意,不像是她现在看他的目光。
审视,冷凝,甚至还有淡淡的讽刺,让他如坐针毡,芒刺在背。
原来的靖安,那个全心全意恋着他的靖安哪里舍得他被这样折辱,谢谦之的眼不由得沉了下来,是因为他的重生吗?因为他的重生,所以总会改变一些东西吗?
“谢公子也来了,身子可大好了”耳听得这一句,谢谦之才慢慢的收回手,直起身子来。眼前的少年半眯着眼看他,风情下藏着危险的痕迹,说出话却是再慵懒不过的口气。
“谢太子殿下关心,在下已无大碍。”
对楚颜,靖安的胞弟,谢谦之从未抱过任何一点愧疚之心。
从他在凌烟阁第一次见到这个王朝未来的主人开始,他就觉得这个少年并不是继承帝位的合适人选,无论是他的绝色容颜还是他那喜怒无常的性子,都无法符合世人对一个盛世明君的全部期望。
一个英明的君主,应当睿智,决断,有宏伟的抱负和洞察世事的观察力,有强健的体魄和海纳百川的心胸,有如太阳一般能把光和热带给万民,将勇气和力量给予将士。
而这个少年呢,他敏感而多疑,他将至尊的权利把握进手心,却冷眼看着旁人在其中挣扎,他洞察人心却在玩弄着人的*,他并不像那太阳反而会诱使人跌进黑暗,不断沉沦。而对于自己在意的人呢…
谢谦之的眼里一片沉黯,一个英明的君主是不会将自己的弱点暴露与人的,或者说根本不会容忍自己有弱点,而楚颜,他不信最后楚颜会不知道靖安端给他的一碗碗药都变成送他上路的虎狼之药,可他还是一碗碗的喝了下去。
不管是为了什么,一个明君的身上担负的是江山社稷,是黎民百姓,生死都不是个人的事情,所以哪怕最后楚颜没有被王婉害死,他也会反对拥立太子。
可是他死了啊,死在了靖安手里,从此在他和靖安之间划上了一条深深的伤,一碰就痛。谢谦之其实恨过,恨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死法,就算是误会,想把命交到靖安手里,让她“如愿以偿”,他也有无数的办法可以让靖安不去面对那样惨烈的死亡,说到底,他们其实都是自私至极的人啊。
那么一切重来呢,记忆中的帝王召见,宣告了王婉和太子的婚事,今生的楚颜是否还会死在王婉手里他并不在意,即便没有,他也依然不会拥立这样的君主,只是,不会让这少年再成为他和靖安之间不能言说的伤痕了。
他所欠下的,他都会一一补偿回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原则。
至于靖安,明明她的身影就在眼前,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他却迟疑了好久才慢慢看向她。还是她喜爱的红衣,却再无当初的明艳了,绛红的大袖衫带着浓重的压抑。而那记忆里顾盼飞扬的眉眼是怎么了,全被收敛在一片不动声色的面孔之下,他唯一熟悉的还是她脊背笔挺的模样,一如既往的倔强。
如果此刻谢谦之面前有一面镜子,那么他一定会发现自己的神情是如此的熟悉,和当初痴痴恋着的靖安如出一辙。
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靖安陡然挑眉回望,锋利而尖刻,刺得谢谦之一愣。
“皇姐,该进去了”显然是讨厌她的目光过多的停留在那个人身上,楚颜半强硬的揽过她的腰“走吧。”
“好”靖安低低应了,衣袂在空中划过决然的弧度,她不知道谢谦之为何用那样的目光看着她,一开始甚至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他的目光极少停留在自己身上,即使是在不得不应付自己的时候,他的眼里其实也是没有她。
大殿里,王婉静静的跪着,等待着那高高在上的帝王给她最后的裁决,她名义上的姑母站在帝王的左手下侧,而帝王的右侧,珠帘垂下,只能看见那女子隐约的身影。
即便是早就知道靖安公主身系万千荣宠,却远远没有现在这一幕的冲击来得大。臣子静跪,贵妃侍立,皇子躬身,她却能端坐在帝王身侧,高高的俯视着她。
这才是一个父亲对待女儿的态度吧,娇宠爱怜,掌上明珠。此刻的王婉是真的开始嫉妒,为何她生在帝王家,有与生俱来的尊贵地位还不够,连那点少得可怜的天家亲情也给了她。依她看,就连太子的恩宠也未必大得过她去,可笑的是她的弟弟竟然还真心维护她。
帝王家,不是应当比世家更薄情寡性的吗?不是都应该像她身边的这位三皇子殿下一样,兄弟相残吗?
将王婉思绪拉回的是谢谦之那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皇帝的声音里隐隐含着怒气,而王婉和楚丰跪的地方更是溅了一地的白瓷碎片,一向在皇帝面前还说得上几句话的王贵妃也脸色难看的站在一边,谢谦之看见这场面,不禁暗暗皱眉,似乎又有什么事情超出控制了呢。
“来人,赐谢相座”谢文虽是不安,但见帝王的态度,面色也缓和了几分,起身谢恩。
“王贵妃,既是你王家的女儿就由你来说吧”皇帝这话说得极重,连正低着头的靖安都不禁侧目,王家女儿素以教养著称,王婉这次无论真假都狠狠甩了王家一记耳光。
在众人讶异的目光中,王贵妃脸色涨红,慢慢的走过来“这事原是件好事,可惜两个孩子不懂事,恐怕要委屈谢家公子了。”
谢文能坐上丞相的位子,闻弦音而知雅意的本事自然是不差的,故而王贵妃虽说的隐晦,但看这场面,再看看帝王的脸色,谢相也反应过来了。心中先是一愣,慢慢的看向帝王,可一触及那深沉却仿佛洞知一切的目光时,谢相就不由得一惊了。
再往下深想两层,他这侄儿一向稳重自持从来都不是为情爱所累之人,如今却不顾名声要娶一个小小的庶女,再想想那日的春宴,谢相只觉得中衣都要被冷汗浸湿。
“王贵妃言重了,两情相悦是好事,至于婚约之事,不过是口头所约做不得真。”
王婉不知道自己再等些什么,或许是想听谢谦之说句话,为那些青梅竹马的时光,为她曾经也想过做他的新嫁娘,可是令她讶异的是谢谦之竟然一直在沉默,她以为他一定会辩驳的,尽管知道这么做不合时宜,王婉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他。
她以为至少会看见他隐忍痛苦的模样,可是她却只看见他神情自若,仿若事不关己的云淡风轻。王婉满眼的不可置信,连手腕上传来的疼痛都被忽略了。
不是太子就是三皇子吗?王婉,你果然还是如同前世一般啊,永远会抓住一切机会不管不顾的往上爬。不过也好,虽然换了个人,但至少替我解决了这桩婚约。
为何在他的脸上她寻觅不到半点痛苦的模样,珠帘后,靖安神色冷凝而不甘,谢谦之,哪怕是你爱的人,你也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智自持吗?也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许给旁人,我还当真是高看了你一眼吗?
“话虽如此,可谢公子呢,也对解除婚约毫无异议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珠帘后的女子冷冷开口,连一直一言未发的帝王也若有所思的看着她。
皇姐你当真这样在意他吗?楚颜的脸色也渐渐难看起来,谢谦之,他真的越来越讨厌这个名字了。
“与王姑娘的婚约是亡母所定,但我与王姑娘不过是兄妹照拂之情,如今见王姑娘有了更好的归宿,想来亡母九泉之下也是含笑的”不同于靖安的尖刻,低沉悦耳的声音缓缓在大殿响起,奇迹般的消弭了一室僵硬冷凝的气氛。
兄妹?又是兄妹?靖安刚想讽刺回去却又是一愣,他说兄妹之情,与王婉一模一样的说辞,他还在大殿外那样看着自己,那样的目光并不是她的错觉啊。
难道是,难道是王婉已经和谢谦之通过气,否则他怎么可能如此平静,他如前世一样又想算计于她,又开始利用她了吗?
谢谦之!你可真是好样的!

第十七章

兄妹?他竟然说的是兄妹,王婉整个身子都晃了晃,发间的金步摇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本以为自己根本就不会在乎,可地上的水迹里却映出一张煞白煞白的脸,他与自己是何其相似的人物,可是为什么还是会觉得失落呢?为什么还会有种被抛弃被背叛的痛呢?王婉愣愣的对上轮椅上那男子的目光,清冷、有礼、疏离。
王婉想过谢谦之知道这消息时无数的反应,可却没有一种是如自己现在所看见的一样。他这般模样任谁都会相信他们之间毫无儿女私情,可就在半月前,四月风暖花明,梁间燕子相戏,而他笑若春风,眼含宠溺“手,给我看看。”
她手上的疤痕还没有完全消失,可那个男子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再无以前的半分亲密。
手腕蓦地传来一阵钝痛,王婉陡然回神,蓝色的织锦广袖掩盖了所有的动作,楚丰警告的眼神尖利的扎进了她的眼睛,见她终于有了反应,他才松了手。王婉暗自活动了下手腕,只怕是要淤青的,想到这里,心里竟是一酸却不敢过多的表示在脸上。
路时她自己选的,是她王婉,先放弃谢谦之的。
大殿里突兀的静了下来,静的只能听到更漏一声声的响,滴答…滴答…
“谢相,这就是你家的二公子,崇德书院的第一人?”茶盖扣在茶碗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皇帝忽然出声道,低沉威严。
“正是小儿,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弱冠之年,岂敢与大儒相提并论”谢文起身回话道,他虽说得谦虚,可字里行间无不溢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骄傲与得意。谢家子侄众多,人才辈出,可即便如此老太爷在生之年,也赞道谦之是谢家百年来的不世之才,继承谢家书香世家的铮铮傲骨和谦谦风度,芝兰玉树生于庭院也不过如此,只可惜…
只可惜他一辈子都只能被束缚在轮椅之上,只可惜他的生母不是世家之女,否则,位极人臣也不过是指日可待,而谢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不是难事,着实可惜了…
谢文暗自叹息,却也深感无力。
“寡人看过你三试时的文章”未理会谢文的自谦,皇帝这句话却是直接对着谢谦之说的“寡人记得你说的是先贤的那篇《大学》。”
谢谦之低头应诺,神态自若,仿佛问话的人是他再熟识不过的师长而不是掌控天下的帝王,宠辱不惊,淡然自处。
“寡人记得最清楚的是你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者乃是修身,心思端正,修养品性。为官为臣,无欲则贿赂无所献,无癖则无人投其所好”皇帝打量着他的神色,那份镇定下并无半点伪装僵硬的痕迹,谢家子侄,芝兰玉树,还真是叫人艳羡。帝王的眼光缓缓的从还跪着的王婉身上转了一圈,王家的女儿,目光短浅了啊。
“回陛下,正是在下拙作”谢谦之拱手,亦是谦逊“舞象之年,见识浅薄。”
“十四岁便能有这样的见识已算是了不起了”皇帝笑道“虽不苛求人人都无欲无癖,可若百官都以此修养品性,则可引清流入朝堂啊。自去年冬月起,太子也开始南苑议书了吧,你可也是舞象之年呢。”
一直静立一旁的少年听得这样的问话,神色却还是平平,只回头看了谢谦之一眼,其中没有与庶子相比的恼怒,也没有半分讽刺,平静至极,宛如正估量着一件货品的价值一样。
只那一眼,谢谦之一直挂在脸上的温和浅笑便像是有了裂纹一样开始僵硬,他自然明白楚颜眼中的意思,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位尊贵的太子殿下是在告诉他,从一开始就他就没有与他相提并论的资格,而是这位殿下用或者不用的一件物品,他谢谦之的学识和能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待价而沽的货品。
“儿臣自议书以来受益颇多,谢公子才华横溢,儿臣亦为有这样的栋梁之才而高兴”楚颜的声音不见起伏,靖安在珠帘后都能想象得出他微挑眉眼,漠然陈述的模样。阿颜还是和记忆里一样不假辞色啊。
“嗯”皇帝应了声,忽然向珠帘后问道“那阿羲呢?阿羲以为如何?”
这一问倒是多了些随意,没了方才的严肃,只是阿羲,在场的人却都是一怔,连带王贵妃也是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阿羲唤得是靖安公主。
侍奉帝王将近二十载,王贵妃对他的心也未能全然明白,他给后宫女人的是不偏不倚的恩宠,即便是王家女儿再玲珑的心思也摸不透到底这后宫之中谁更受宠一些。
皇子帝姬他自然也是宠的,例如对云儿也是有求必应,但帝王的宠爱永远都有着底线,一旦触及到那条底线,他即便不说也会有更多的人去提醒你,错了。唯独靖安,他给的是真正如慈父般的宠爱,她私心里猜想着,帝王心中真正爱重的,或许还是安宁宫中母仪天下的女子吧。
阿羲…谢谦之的手微微一紧,自进殿以来他尚且不曾抬头看那珠帘后端坐的女子一眼,他如今的身份并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情,而更令他顾虑的是那些未知的改变。殿前的那一眼,方才的那一句问话,她的尖锐就像掉进衣服里的一根针一样,虽然微小却让人忐忑不安,担心着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猝不及防的扎进血肉。
珠帘在面前晃动,闪烁着细碎的光芒,靖安却不知该怎样答这句话,或者说她不清楚父皇这句话的问意?说阿颜如何?还是说谢谦之如何呢?
“父皇,太子他年纪尚小”靖安想了想,还是轻描淡写的带过了。
年纪尚小吗?在众人不曾注意的暗处,楚颜眉梢微挑,轻轻一嗤,眼中似有光华流转,满是风情,看来的他的皇姐还把他当做小孩子呢,还不知道她的皇弟早对她生出了怎样的旖旎心思,那腰肢入手的绵软可尚且在指尖萦绕未去,她竟然说自己还小嘛?
“哦?那谢家公子呢,阿羲以为如何?”皇帝却难得的忽视了她面露难色,追问了一句“阿羲觉得谢家公子所言如何呢?”他可清楚的记得当初靖安的异常多半是因为这个人的,他视如明珠的女儿莫不是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如果是靖安真的想要,那么就算折了那个男子的骄傲与才华也是无妨的。
帝王这是打得什么主意,谢相也有些看不透了,难道是谦之得了帝王青眼,有意让…不会不会,即便是真得了帝王青眼,有心重用,也不会是帝后唯一的女儿。
除非是靖安公主…谢相不禁皱眉,难道真的是靖安公主垂青谦之?
想来其他人大约也抱着这样的心思,才对接下来的话越发的好奇起来。
“人无癖不可交也,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交也,以其无真气也。”
珠帘后,靖安一字一句,吐字清晰,如珠玉相撞般悦耳动听,可哪一句都不是他想听到的。谢谦之慢慢的抬起头,正是珠帘后那一双清冷的眼睛,在你的眼里,我竟真的成了这样的人吗?
是呢,我所看到的只有一个冷静的近乎冷血的谢谦之,这世间所有的事情在你这里都会被条条框框的分析,永远在爆发的前一刻掩藏好自己的感情,永远觉得这世间的每一份好都掺杂着利益关系,每一份感情都可以被分离肢解,而我的心也可以被你算计的分毫不差,拿捏的尺度永远都恰当得刚刚好。
不远不近的距离,在我每一次觉得已经走进你心底的时候,你不动声色的又拉开了距离,在每一次绝望到极致的时候又刚好看见你的示弱,所以谢谦之,我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你啊!
是连黄泉路上都极力想避开的人,怕一旦沦陷,这一世的靖安也会死得连灰都不剩呢。
“谢相,阿羲快语,你莫要计较”帝王听她口气并无作假,便笑着接口,谢相连称不敢。
“王贵妃,你带老三和王姑娘下去吧,至于婚事,就听谢贵妃安排吧”皇子的正妃和侧妃都是要记录在册的,听皇帝的意思,竟是连个侧妃位子都不肯给王婉了,这对王家的女儿而言不亚于羞辱了。
果然闻言,王贵妃的脸色难看的厉害,身形也几不可见的晃了晃,看向王婉的眼神更是恨不能生啖其肉的模样。
有着这样一个开端,王婉往上爬的路会越来越艰难,她所走的每一步都会比前世花上更大的力气,付出更大的代价。靖安知道这种人的生命力就像草芥一样顽强,哪怕暂时被人踩在脚下,也懂得低下腰身求一时周全,然后等待着能够肆无忌惮伸出爪牙的一天。
想借着三皇子往上爬是吗?我倒要看看顶着这样的骂名你要如何立足于皇子府,我倒要看看没了一个得势的谢谦之帮你,你还能不能爬得那样高,爬得那样快。
就像你前世做的一样,终有一天,我会将你所引以为傲的一切都踩在脚下,一点一点的碾碎。
看着王贵妃领着那三皇子与王婉走出大殿,靖安才默默的垂下了头,只是一双眼睛越发的冰冷,敛去所有的悲欢。
“谢弘呢,带他进来吧”听得帝王这一句,谢相一直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了下来。

第十八章

或许是因为梳洗过,所以将近半个月的牢狱之灾并未在谢弘身上留下过多的痕迹。依旧是剑眉飞扬,星目明亮,一身藏青色直裾没有过多繁复的装饰,宛如他的人一样,干净利落。谢弘大步流星的走进殿中,撩起袍脚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谢弘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其模样并不像在狱中吃了什么苦头,谢相总算是心安了,如今只看陛下是否要追究当日之事了,如果当真要追究,弘儿只怕还是保不住的,对陛下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可连累靖安公主受伤这口气怕是不得不出的,他谢家的祸事自然得由谢家人来承担,如今只盼着陛下念着谢家的几分旧情,不要葬送了谢弘一生的前途。
“谢弘,寡人再问你一句,当晚你是否看见贼首模样?”翻了翻面前的供词,帝王挑眉。
谢弘竟看见了那个行刺的主谋吗?靖安颇为疑惑的看向他,也却又与她记忆中的不一样了,她只知道父皇因为行刺一事迁怒众人,谢弘不过是运气不好首当其冲,是另有隐情还是因为她的介入改变了一些事情呢?靖安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一旁的楚颜,她知道近来一直是阿颜是审问这些事情的。
“据禁卫军说,原本谢弘是可以将那人生擒的,剑甚至已经架在了颈边,可不知为何,之后便节节败退了,有人疑心他与刺客熟识,相互勾结。”
楚颜低声解释道,靖安眉头微皱,难道前世也是因为有这样的隐情她不知道,所以谢弘才在边关领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郁郁不得志。也正是因此,谢家才开始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谢谦之身上,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兴平十年八月,谢谦之在秋宴中再夺魁首,破例直接被荐举会试,而在之后的复试,殿试中更是过关斩将,几篇文章洋洋洒洒,针砭时弊,引得儒林震动,仕子侧目。帝王朝考上他侃侃而谈,经世致用,那样的风姿直到许多年后还令儒生仕子们神往赞叹。
兴平十一年八月,谢家庶子谢谦之尚靖安公主,十里红妆,冠盖京华!
她尚且记得她是抱着怎样的美好憧憬告别了残阳下的宫阙,拜别了父皇母后,阿颜送嫁。夜里满城都燃起了烟火,华灯布满了街道,喜饼几乎分发到每家每户,她甚至可以听到这座城市对这桩婚事的祝福,庆祝着帝后最疼爱的女儿终于嫁为人妇。
可是之后呢…靖安缓缓闭上了眼,手慢慢放开攥紧的衣袖,都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