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来福微笑道:“爹爹放心,孩儿当时见到此物时,便已仔细询问相干匠人,并已牢记水车制作方法!”
黄来福说的那大水车,就是筒车的一种了,特别是以黄河大水车为参考,他昨晚谋划时,知道此后大明朝几十年都会严重缺水,就查看了相关的电脑资料,这水车筒车之类的引水工具,自然也在他的思考之中。当然,那水车的具体制作细节,等闲下来时,他还要再去找电脑看看。
其实这筒车,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并从人力畜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这黄河大水车,更是筒车应用的精华表现。据记载,最早黄河大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创造的。
段续在游览西南各地时,发现那里多用筒车汲水灌田,利用水力将低处的河流溪水提往高处灌田,很感兴趣,想起自己家乡人民虽然倚水而居,但因黄河河岸太高,水面与农田的垂直距离较高,守着黄河喝不上水,便命人绘图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创造成功。
段续是兰州人,所以又叫兰州大水车。兰州大水车气魄古朴宏大,在世界中,与荷兰的大风车并列双绝,荣登国家名片。
其实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各种发明不绝,不说筒车,单说以人力或畜生为动力的龙骨水车,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车。西方迟至1500年后才能制造这种以链轮传动、翻板提升为工作原理的水车。
只是在古代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时代,交通封闭,科技推广一向缓慢,再加上很多科技,往往需要高投入,这是自然小农户所不能承受的。所以虽然古代发明众多,但很多科技往往只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使用,很难推广到全国,为其它地方所用。再加上战乱等原因,古代很多技术往往失传。
筒车在唐时就出现,但一直到明朝段续出现,才使用于黄河沿岸。在没制成水车前的家乡,几百年中,一直守着黄河水奔流东去,而岸上大片的农田却无法浇灌。
不要说古代,就是在21世纪机械科技非常发达的时候,在中国一些地区还是坚持着几千年来一人一牛一犁的耕作方式,可见自然经济的顽强。
此时的五寨堡也是面临同样的情况,堡中没人知道关于筒车,黄河兰州大水车的知识,和段续以前的家乡一样,同样是守着清涟河水奔流西去,而岸上大片的农田却无法浇灌。
不过黄来福来了,事情将会很快得到改变。
第12章 养兵所需费用
说了一会大水车的事,桌边众人都很欢喜,黄思豪道:“如此就好,有了这水车,引水成功,堡中沿河田地就可无忧了。”
黄家在五寨堡占有的田地,大部分是在清涟河边,水车制作成功后引水上岸,有水灌溉,明年田地中的收成当然会大大不同。
顾千户也说道:“贤侄,等这水车制作成功后,你可不要忘了你顾伯伯。”顾千户在镇西卫也有不少田地,因缺水面临和黄家一样的问题,现今有了黄来福这大水车利器,他自然不会放过。
黄来福道:“当然,侄儿怎么可能会忘了顾世伯。”
众人都笑了起来,连顾云娘也笑了起来,看向黄来福的眼神有了些不同。
杨氏道:“福儿,河边可用大水车,不过我们堡中还有许多不靠近河边的田地,这些田地大多无水灌溉。你方才说引用地下水,如何引用,是凿井吗?据为娘所知,那些田地旁也有一些水井,不过大多干涸了,你又到哪去引水呢?”
黄来福说道:“是的,娘亲,是凿井引水,不过我这井可不比原先那些井。我这井深可达五、六丈,甚至可达六、七丈之多,如此深的井,保证井水远远不会干涸,而且孩儿也有办法将这井水引出。”
中国北方在秦汉时凿井灌田就比较普遍。唐代就开始应用水车提取井水。不过大多还是传统的“轱轳把”井。靠人工转动轱轳把水提上来。深度一般只有几米,属于浅水层的水井。这种井打水时费时费力,水质容易污染,而且水质较苦,最重要的是井水容易干枯。
五寨堡各处,自然也是这样的井。
而后世的一些深水井,深达十几米,数十米是很常见的,特别是那些机井,往往深达百米。就是后世的手压机井,俗称的洋井,最少也是水深十数米。
这手压机井黄来福可是记忆犹新,他小时候在农村老家中就常用,按住铁把,一压一压的,水就源源不断地出来。
这种手压机井好处很多,而且由于是从深处取水,水质良好,水味清冽甘甜,比那些浅井出的水好多了,据说是20世纪初外国侨民传入中国的新凿井法,当时就很受欢迎,目前这种手压机井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或一些农村中仍在使用。
不说水味如何,重要的是这种手压机井可以将地底更深处的水引上来,又取水方便,大可满足干涸田地的需求。
想必在五寨堡,这种深达十几米的手压机井已经能满足许多田地菜园或是民众的用水需求了。对于在一些地下水较深,连深达十几米的手压机井还不能从地下取水的话,黄来福准备开挖深达二、三十米的深水井。采用改进型的龙骨水车,利用畜力将深处的水引上来。
此时大明朝的龙骨水车,如果在整体上的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约可将河水提升到3-5米的高处。而黄来福电脑资料中有一种改进型的龙骨水车图纸和制作方法,乃是当时黄来福在后世一个科技网站上所见到的,作者是福建一民间科技者,结合古代和现代的科技制作成功,当时黄来福在网上见了相关图片后颇感兴趣,就下载到了自己电脑上。恰好黄来福昨天查看电脑时,就发现了这么一款水车,此时正好用上。
这种改进型的龙骨水车,利用畜力的话,可将深达二、三十米的井水汲引上来。足以满足所有干涸田地的需求。当然,那种深达百米的机井,在大明朝就不用想了,那种机井,就是在后世,也是用大功率的水泵将水抽上来的。
不过上面说的两种深水井,已经足以满足需求了,只要地下水不断,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取水使用,满足五寨堡军户们的需求。
而五寨堡的地下水,黄来福想起自己电脑中关于后世五寨县的资料,依他电脑中的资料看,这五寨堡的地下水资源可是非常丰富,地下水储量达7000多万吨,年允许开采量为3478.8万吨,地下水水质大都为重碳钙镁水,适用于饮用和灌溉。
这么多水,就算全堡有军民数万人,也足以满足数百年之用。虽然眼下大明朝是小冰河时期,地表缺水,到处赤地千里。不过此时地下水还是非常丰富的,没有经过后世大规模的工业用水,这地下水资源是再纯净不过了。
不说在五寨堡,就是大明其它地方也是一样。单靠地下水,整个北方就完全可以渡过难关,等几十年后小冰河时期过后,天气回转正常,自然可以快速充沛地补充足地下水。其实单只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并不似后世城市化和工业用水那么恐怖与需求量大。
听了黄来福这样说,杨氏笑道:“这样就好,这样就好,看来这个家啊,将来就要看孩儿的了。”
她喜盈盈地道:“我的孩儿出去游历一次,本事倒见涨了。”
黄来福笑道:“娘亲过奖了。”得到母亲及家人的肯定,他内心也很是欢喜。对面的顾云娘则是白了他一眼。
大姐嘴一撇道:“娘,你也不怕夸坏弟弟啊,您这两天,已经夸了他好多次了。”
杨氏笑道:“好啦,好啦,我知道你也很不错,不过你这么大的人了,还跟你弟弟争。”在她头上轻轻地敲了一下。
大姐大叫道:“娘,这么多人面前,你又打我。”
众人都笑了起来。
这顿饭大家吃得都很开心,饭后,黄思豪招来杨管家道:“杨叔,福儿要制作那水车诸物,需要什么,工匠钱粮的,你尽量配合他。”
他想了想,道:“这样吧,你到帐房那边支200两银子,以为福儿一干钱粮所用。”
杨管家神色异样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回首对黄思豪恭敬地道:“是,老爷。”
旁边众人听说黄思豪吩咐杨管家取200两银子与黄来福使用,同样是脸色有些异样。
明中叶后,白银广泛使用,不过相比于后来的天启,崇祯两朝,此时的万历初时,白银还没有大量流进大明境内,白银仍是贵重之物。此时的一两白银购买力约合后世的人民币六百元之多。此时的一个县官,年俸银不过45两,买8斤上等羊肉也不过白银1钱二分。
到了崇祯朝时,白银大量流入后,才贬值约合人民币三百元左右。其实白银的购买力在唐宋时更高,唐代银价一两的购买力约合2000元人民币左右,宋时也在1000多。
五寨堡穷困之地,黄家虽是世袭千户,百年积累,此时家中也不过有八百两银子的银钱,这时一下子拿出200两银子给黄来福,就是相当于一下子拿出后世人民币12万给黄来福,占了黄家可使用家财的四分之一,可见黄思豪对黄来福的宠爱。
黄来福自然明白这一点,他感激地道:“谢谢爹,孩儿一定会做好的。”
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相信自己会干出一番事业。
其实,黄来福搞水车搞屯田之类的,目前都是为了富堡,然后强兵。来自后世的他,当然明白军队的重要性,只有拥有一只强悍的军队,才能在将来的万历三大征中取得成绩,才能有更大影响,才能改变什么。
他当然想开始练兵,不过一是自己没开始替职。二重要的是自己手中没钱没粮。
没钱没粮时谈练兵,只是空想,就算黄来福有满肚子的打算,也只能按捺下来。这时的军户,以五寨堡的军户旗兵们为典型,普遍身体孱弱,因为平时吃饱都难,所以体能严重不足,你再和他们讲什么先进的东西,没有力气训练,也是和空气讲。
而黄来福心目中的强军,就是建立在严酷的训练上的,这就更需要非常充足的营养上。营养怎么来的?就是钱和粮堆出来的。
而养兵是非常不易的,需要支用的钱粮非常庞大。就以黄家那60个家丁来说,比起五寨堡的普通军户,这些家丁每人每月需支粮二石,每月还需银八钱,年又要支赏银八钱七分,每人还给马一匹。一年单需粮最少就在18万斤。还不算银钱,马料,额外的恩赏抚恤养老等支用。
这些人的钱粮所需已经让黄思豪竭尽全力了,而黄来福将来不能只靠这60个家丁打天下吧,在他的初步计划中,这五寨堡的1120名旗军,他将来都要编成足额强军的。以家丁的标准而言,这一千多人,一年又需要粮钱多少?如将来有五千人,一万人,一年又需要粮钱多少?
要干大事,就免不了钱粮,而如自己都不能养活五寨堡的军民,就谈不上改变五寨堡,进而改变天下了。就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道理。
第13章 大农庄计划
不过还有个问题,就算五寨堡的粮田恢复到以前风调雨顺时,粮食产量也是远远不能满足黄来福心目中的需求。
中国几千年来大部分实行的是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似的自然经济,五寨堡当然也不例外。
这种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种植粮食为主体,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以生产自给为目的,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年复一年重复简单劳动,所得很少,由此造成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缓慢。
这种自然经济不但生产力落后,而且在自然灾害面前往往无力,单人独户,个人力量总是小的。一遇天灾人祸,人民往往流离失所。
当然,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中国一向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想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只能在单位面积上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这就是精耕细作的由来。
五寨堡虽然有许多军户在为黄家种田,但事实上,也还是这种小农似的运作方式,以前风调雨顺时所得在黄来福看来就不多,眼下灾患频繁时就更少了。
不过见识过后世那种大农场,大农庄似的生产方式,黄来福当然不会再用这种自然经济似的生产方式,五寨堡一带地广人稀,正好实行大农庄计划,不说五寨堡,就在这北方九边各地,地广人稀,土地也多得是,而且由于小河时期的灾害,许多良田都废弃了,正好可以利用。
这种大规模农场似的生产方式,是那种小农似的生产方式不能比的,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粮食等作物产量,而且抗灾害能力远比那些小农似的生产方式强多了。好比后世那些大公司,大工厂,总比一些小家庭工作坊来得生产力强,抗压力大。
就拿不远后的英国来说,1633年时,贵族巴洛的庄园里有57户公簿持有农,耕种庄园土地的2/3以上。另有7名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不足1/3。但是,这7名资本家所缴的地租数额却接近巴洛庄园地租收入总数的近1/2。16年之后,在同一个庄园,租地农场主增加到10人,共租用庄园土地的42%,所缴地租却占总额的67%。而耕种近58%土地的46户农民,所纳贡赋只有地租总收入的29%。
这就是许多领主热衷于圈地的原因。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就是由于资本家租地而直接促成的。几十年后的英国,大农场或大牧场似的生产方式,就取代了英国以前那种自然式的土地耕作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而且,大规模农场式的生产方式,由于实力雄厚,很容易采取先进的科技,使用新的耕作方法和耕作技术,扩大耕地面积,改良肥料等,提高粮食产量,形成良性循环。
其实在大明朝后期,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类似的大田庄式经营方式。
明末的一些江南地区,由于土地兼并,有些地主占地上万亩,乃至几十万亩,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刺激下和大量脱离土地的劳动力存在的基础上,一些地主的农业经营方式也出现变化,注意起大规模综合经营,以使土地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苏州常熟谭晓的经营方式颇具典型意义。他的经营规模很大,并且获得实际的成功。他雇佣百余名乡民为其劳动,他将部分土地出租,大部分土地雇工经营。从他数以万计的土地来看,从垦辟、种植到管理,需要的雇工数量是很多的。谭晓庄田中的大部分产物都是投放市场的,空间利用非常巧妙、合理。可以说,这是一处以商品性生产为目的的、立体化经营的农场。
又有万历年间的潘允端,在他田庄拥有的一、二千亩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雇工经营。种植的作物品种也是多样,包括稻、麦、豆、菜子、棉花、蔬菜,以及西瓜、枣、桃、柿、樱桃、桔、李、梅、香圆等果品,木樨、桂花、梅花、牡丹、蔷薇、竹、柏、松、冬青、桧、棕榈等花木。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部分产品投放市场。也是一处典型的大农场式经营。
不过这种大农场式经营现象只是少数,在当时的大明朝,自然经济还是占了决对地位,特别是在北方一带,更是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是主导,在几十年中的小冰河灾害中,被摧残得体无完肤。
…
说起来,在中国的几千年农业生产中,曾有很长时间远远领先于西方各国。
中国在战国时便实行了复种轮作,而欧洲,直到18世纪30年代,才在英国出现轮作制。
中国最早普遍使用的施肥技术是在战国时期。欧洲直到公元10~11世纪,才开始在农田施肥。
中国最迟在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采用分行栽培作物与精细除草的方法。但在欧洲,到公元18世纪才采用这些农耕方法。
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发明的多管种子条播机耧车,而西方直到公元16世纪还没有条播机,种子要用手来点播。
中国很早地摆脱了劣犁的束缚,而西方几千年来,一直使用一种效率极低,消耗体力极大的方式犁地,造成对人的时间与精力的最大浪费。
到中世纪晚期,欧洲才知道有犁壁这种东西,带有壁的中国犁在公元17世纪时由荷兰海员带回欧洲。到公元18世纪70年代,它是最便宜而又最好的犁。西方设计者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对这种犁进行了革新,产生了近代犁,它是对我国的犁进行多次改进的结果,也是导致欧洲农业革命的极重要因素。
当然,在古代西方,也有一些农业技术,是足以称道的,比如说马耕。
以牛马的特点,比较牛耕和马耕的投入成本及产出等,马耕的利益是远大于牛耕的。用马来作为耕种的畜力进行农作物种植的耕作方式在欧洲相当的普遍,但在中国却只是偶尔使用马耕,虽说在汉代时,中国便出现了马耕技术。
说起来,促使西方马耕流行的轭挽正是从中国传入,遗憾的是,在中国马耕却没有普及开来。这就好像壁犁源于中国,却传到欧洲后导致农业革命一样。
马耕在中国没有普及,原因很多。不过不管怎么说,马耕在大农场的经营上,在旱地的使用中,优势是明显的,黄来福要搞大农场,这马耕的使用,他当然不会放过。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都比西方发达,传入西方的科技无数,但最终还是西方产生了农业革命,进而促进了工业革命,使西方产生了众多的世界强国,而中国却没有。不管原因是什么,黄来福出现在这个时代,历史,将会不同。
黄来福拜别了堂屋中的一干人,回自己屋中查电脑准备去了。他准备在这农闲的时候,将一些准备工作做好,这样开了春,就好大显身手。
望着黄来福背影,黄思豪微微一笑,神情欣慰。顾千户也是抚须微笑,自己的女婿有才能,有上进心,他自然满意。
杨管家恭敬对黄思豪笑道:“少爷出去游历一趟后,人倒是变了不少,老奴这里要恭喜老爷了!”
黄思豪满意地道:“这也是祖上有灵啊,看来以后黄家的光大,就要看福儿的了!”
只有顾云娘撇了撇嘴,心想:“这黄来福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
第14章 开始
黄来福回到自己房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笔记本电脑充电的问题。
他这个太阳能笔记本如要充电,需放在阳光下,而这就要放到屋外,千户宅内人来人往的,这样泄密可是分分钟的事,而关于他身世的秘密和电脑的秘密,可是关系他个人身家性命的严重问题,是绝对不许泄密出去的。
想来想去,黄来福想到上午时自己所去的那个清涟河边的黄家田庄,那田庄里有个院子,一向是家主视察时所居住的地方,倒是隐密。自己或许可以搬到那边去,还更容易集中精力做事。
打定主意后,在吃过晚饭后,黄来福就和黄思豪及杨氏说了自己的想法,二老同意了。
杨氏更是吩咐杨管家将那院子好好打扫打扫,好让自己儿子住得舒心,不过她嘱托黄来福至少要每二天回来一次,最好每天回来吃饭。因为黄来福几个姐姐这次一起回来较为难得,家人要好好团聚。再说,亲家和未过门媳妇儿还在千户宅呢。
黄来福答应了,反正那田庄离五寨堡也近,骑马回千户宅,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杨氏说话的时候,顾云娘依在她的怀里,看着黄来福,眼睛在转动着,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第二天中午,黄来福随便整理了一些衣物用品,带着父亲黄思豪给的二百两银子的启动资金,带着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骑着马,搬到了田庄去。
那个小院早已整理一新了,是个单门独户的院落,倒也清净,决对不会有人打搅。黄来福让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住在院外不远的两间房屋内,并且规定下去,没有他的亲自招呼,谁也不准进入自己那个院落内,而为了保险,平时他在院落内时,都将院落的大门扣上。
电脑的安全性问题总算解决了,黄来福的院落中也搞了个小小的书房,他为笔记本电脑充了电后,打开电脑,就为大水车的事情忙开了。他在电脑中查到了那个大水车的一些资料及图片,然后找来了一些纸,将一些图片及水车结构图尽量详细地画了下来。
三天后,图纸准备好,这天黄来福起了个大早。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看了看日期,这天是公元1589年11月17日。农历10月初十。乙丑年,乙亥月,甲申日。牛年。
回到这古代,有许多让黄来福不习惯的,这日期时间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每天要对算公元历和农历外,这时间的计算也让黄来福头痛。
中国古代一直用圭表、日晷和漏壶来计时,一直到明朝,大多还是用漏壶。比如明朝时的北京,有个钟鼓楼,就是通过钟鼓楼的铜刻漏,定时打鼓敲钟向全城报时。现在故宫交泰殿保存着一座明朝漏壶,根据实验,一小时内流入受水壶的水量约为3.5千克,一天24小时约84千克,一天的误差约为十分钟左右。
当然,一般漏壶只有富贵人家,或是大户人家才拥有,比如千户宅内就有一个。而普通小老百姓,大多是以看天时来计算时间,或是听打更,或是听城内的打鼓敲钟来计时。
习惯了后世准确的时间观念,对现在的计时方式,黄来福当然不习惯。好在他电脑中可以看到准确的时间,让他心中颇感安慰,只需将电脑日期从2008年调为1589年即可。
他的电脑中还有一个万年历,可以查看公元1583年一直到5582年公元历和农历的对照换算。所以黄来福查看日历,都习惯性地先看公元历,再看看农历是什么时间。
黄来福藏好电脑,打开院门,江大忠和杨小驴早已候在院外,见黄来福出来。杨小驴忙上前道:“少爷,您起来了?”明时,“您”这个词已经使用普遍,表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