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来个人都是渔民,对海上讨生活十分熟悉,由这些人带着,他们也能在近海捕鱼了。
今个就由这二十来人带着城堡的人去海边捡海货。还有一部分去拉盐泥,剩下一些有木工手艺的,就准备造船。
锦溪看姜宸正跟几个人研究怎么收拾海港基地,他也没兴趣,干脆带着锦鑫和锦麟一起去海边,这俩人是姜宸让他们跟着的,姜宸对锦溪的安全很放在心上,如果可以姜宸是不希望锦溪离开他身边的,事情就是那么怪,只要锦溪一离开他身边,锦溪就能遇到事,姜宸对锦溪的这种运气已经不抱希望了,只要求锦溪甭管去哪里都带着人。从这两次战斗来看,锦溪的重要性已经不是躲避灾难了。他对于人祸同样能预防。这两次战斗胜利的原因,城堡里大部分人都是心知肚明,如果没有锦溪的预测城堡可能已经不在了。这使得知道真相的人看锦溪的目光都带着崇拜敬重,甚至有几个迷信的都把锦溪当成神灵的化身。最有趣的是,有两个厨房帮厨的妇女竟然给锦溪立个牌位,天天早上起来拜一拜,锦溪看到了哭笑不得。让她们赶紧撤了。那牌位看着有些瘆的慌。
锦溪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了,只要能让他在乎的人幸福的生活下去,当神明也好,当妖孽也好,一切都可以接受。
三人来到海边,没有看到人,他们有顺着海岸线四处看看,才发现一些身影,正在东边的海边工作。
他们这处海岸线很像一个海湾,东西都有山直接深入海内,将这块沙滩跟其他沙滩隔绝开来,海岸线也不短,按照那些俘虏的说法,从这里往前十几公里就是那些巨型乌贼聚集地,所以他们完全放弃了这里,没有谁往这里来。
锦溪他们也观察过,这里退潮的时候不太深入,也就几里地的样子,之后就是很深的海沟,那个海沟又或者是个巨型的深坑,他们昨个趁着大退潮观察了一下,那块海域明显能看到深蓝色的阴影,都不知道那里有多深。
锦溪他们也不敢冒险,直接将那个地方划成禁区,活动范围限制在海边的这一块距离。其实这里的海物也十分丰厚的。
来到东边的沙滩,这里海石礁岩林立,海水深深浅浅的,是一处海产丰富的礁石区。
不会游泳的就在浅海寻找螃蟹,牡蛎,长在礁岩上或者石头下的海物,会游泳的那些就往里一些,到水底下去摸海螺等海物。
现在的大海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有规律的分布,或许是海啸将一些海物从这边卷到另一边,这些海物适应性强,落地生根,渐渐地海中的生物也分布混乱起来。锦溪就曾经捡到过热带的鱼。
锦溪他们到的时候,他们收获已经很多了,一筐筐的螃蟹蚬子牡蛎,个头还不小,岸边搭了个凉棚,有车来回送货,差不多就送回城堡,锦溪还看到很多海菜,裙带菜什么的,数量十分可观,而且他从这里就能看到一些人在海里捞着。
“送回去让顾妈看看,要是来得及中午做海菜饼子。”锦溪看这边又装了一车对着送东西回去的人说。
“好嘞。”那人高兴的应声。顾妈做的海菜饼子,用苞米面包上腊肉和海菜,烙出来金黄的味道可香了。看今天的收获,肯定还能做一份海鲜汤。
锦溪看了看自己也下海去抓螃蟹,现在的螃蟹个头都很大,以前螃蟹有七八两就已经很大了,现在一般的螃蟹也有一斤多,不过也凶,不小心就要被夹。
锦溪在海边翻着石头,一会就能抓到一个,这里大多数是花盖蟹,锦溪很喜欢吃,而且顾妈的香辣蟹做的也好吃。
说起螃蟹,锦溪想到之前去林边的河里找林蛙,结果发现一些河蟹,他们这里的河蟹还是当年学着别人养稻田蟹时弄得,结果效果不是很好,养了一两年就没再养了,很多蟹苗就顺着水进了河道,这回发现河蟹,他们也弄回一些准备放到村里的水塘里,也不知道养的怎么养了。他们这里的河蟹虽然不如南边大闸蟹,味道却也不错。
“哎呦——”锦溪想着美食都要流口水了,却不想一个不注意竟然被螃蟹给夹了。
好不容易将螃蟹弄下来,手上竟然被夹出一个口子。这螃蟹钳子可真强。
锦溪在海边待了一个多小时,十点半左右就带着人都回去了,现在太阳足,快到中午了也不能在外面晒着了。
收获不错回到城堡,大家也没闲着,将海货分类进行处理,现在阳光太足,海货也不能暴晒,院子里搭了架子,上面搭着芦苇帘子遮挡一下,天气炎热干燥加上海风徐徐,上午的收获等太阳下山就晒好了。
厨房里已经传来煮螃蟹的味道,其他海鲜晒成干都很容易,就像皮皮虾晒成干虽然麻烦可得到的肉却很多。可螃蟹做成干活就有些麻烦,所以收获的螃蟹能吃就吃掉。
锦溪想到昨个姜宸过来带来不少黄豆,去年他们种的黄豆除去榨油的,剩下的由集体制作豆腐或者豆干什么的,谁家要吃就用贡献点换,数量有限,不能敞开了吃。今年种的多,所以姜宸来的时候把村里剩下的带了几袋子来。
锦溪想了想拿了桶打了水,将一些豆子浸泡在里面。准备明个早上起来做豆腐,吃豆腐脑,还能做海鲜豆腐汤。味道绝对好吃。
正在刷磨盘的时候姜宸走了进来,“折腾什么呢,到处找你。”
“把磨盘刷刷,明天早上做豆腐。”锦溪拿着瓢冲着水。“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姜宸点点头“研究好了。这次必须将海港基地给打下去。不然咱们基地别想安稳了。”
“嗯,你拿主意就好。”锦溪觉着自己对打打杀杀一点也不喜欢,尤其这两次战斗,看着那些死去的人,锦溪心里特别不舒服。
姜宸帮着锦溪推了推磨盘,明白锦溪不想说这些事情,他也不再提。
“对了关着的那些人怎么办?总不能总关着吧。”锦溪也愁得慌,前后关了有三百多人了,每天耗费的粮食也不少,这么关下去也不是那么回事。
“治国已经将那些人审讯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分批放出去。不过不能让他们回去了,咱们旁边的两个小基地直接并过来,等收拾了海港基地我让叶秋过来,他搞内政是把好手。”姜宸说道这里眉头皱了皱,“哎,这两边就是离得远了,不然也不用顾忌那么多。”
“这样收来的人能行吗,别再让他们反咬咱们一口。”
姜宸摇了摇头“治国将这帮人都摸透了,这里人许是被海港基地压迫习惯了,一个个都听老师的,就像剑鱼基地,除去张帆和他手下亲近的,其他的人都挺老实的,在咱们这里住几日有吃有住,一个个安分极了,今天放出去的那些人,我刚才问了,下海时特别积极,他们的收获一点都不少。还有几个有媳妇的偷偷找人说让咱们帮着把他们媳妇从海港基地弄回来。其实现在的人除去那些有野心的,谁不想过安稳日子。”
锦溪点点头,想到那些在海港基地日夜劳作的人们,想必那些人对海港基地也没啥归属感吧。
其实锦溪对外面的情况不太了解,对于这些衣食无保障的人来说,安稳的日子才是他们追求的,如果叶城能给他们安稳日子他们会很老实的。就像姜宸带过来的那些人,明明不愿意离开叶城,可也怕他们将他们驱赶出去,所以愿意听从摆布。
而靠海的这些人,生活的也很苦,不说他们去海里讨生活多危险,就是这些人的饮食也是问题。他们平常吃的最多的就是海里的收获,海鲜少吃几次只会觉着新鲜,可让人天天吃顿顿吃就会觉着受不了,更别说海中出产,多数都是寒性食物,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尤其各基地女人身体都差的很,甚至附近一些基地孩子出生的都少。
如果能让他们摆脱这种日子,这些人是不会反抗的。就好像今天早上那些放出来的人跟大家一起吃饭,除了馒头等食物外,还能喝上一杯牛奶,就是这杯牛奶让这帮人喝的差点掉眼泪,个个的都喝的十分小心,甭管末世前喜不喜欢这种味道,可现在喝着只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好战的。
吃了午饭锦溪去看了看菜园子,昨个移栽的那些植物基本上都活了,只有三两株叶片发黄。看起来这些蔬菜的生命力还是很强的。
从菜园里回来,城堡里的人都开始午睡了,锦溪姜宸正坐在书桌后写着什么,锦溪也不去打扰他,早上起得晚了他也不午睡了,想了想去楼下拿了一卷芦苇帘子上了楼。
“准备做什么?”姜宸听见动静,一看赶紧站起来帮他抬着,这芦苇帘子很长,有两米五宽。
“想挂在楼台上边,现在阳光太热了,不遮挡一点露台都不能待人了。”他们露台跟下面两层连着的,有六根直径四十厘米的柱子支撑,上面有顶,不过现在阳光照射很厉害,照了之后热气很长时间都不散。
姜宸看了看,“遮挡点也好。”说完就要帮他把帘子挂上。
锦溪点点头“行了你去忙你的吧,我自己弄。一会就弄好了。”
姜宸笑了笑,“我这也好了,就是有点事,等他们几个起来我跟他们开个小会就行了。”他说的就是锦麒几个带来的小队长,这帮人有经验,经历过几次战斗,很有主意。
锦溪听他这么说,嘿嘿的笑笑,想着不打扰他,还是给折腾起来了。
俩人一起不大一会就弄好了。姜宸看了看干脆又去去了几张帘子将露台遮挡上,还弄了抽拉的线绳,如果遇到大风雨,可以把帘子收起来系好,也不会吹掉。
弄好后锦溪将一个芦苇垫子铺在露台的地上,往上一坐,感觉挺好的,笑了笑,“晚上也可以在外面睡呀。”
姜宸也坐了过去,“嗯,今天晚上试试。”说完对锦溪挑了挑眉头。
锦溪白了他一眼。
两点钟左右城堡里又热闹起来,这个点太阳足,大家也不去外面工作,有的坐在城墙下面的回廊上编织芦苇物品。一些人将鲜嫩的芦苇切碎准备喂牲口,还有一些人将芦苇晒得半干打包等下次有车回去带着,去年冬天存的那些芦苇饲料牲口很喜欢,今年芦苇饲料需求更多,每次都要占一般以上的牛车。
顶楼的晾晒也有专门的人,顶楼已经搭了架子,海鲜也不能暴晒就用帘子遮挡,那些看管的人,观察晾晒情况翻转食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计。一阵忙碌的景象。
姜宸跟几个人出去了,锦溪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去打探消息,总觉着他挺胸有成竹的。
锦溪跟着一帮人一起坐在廊下编着放货物的筐,大家边工作边说着话,时不时的有人说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乐,他总觉着这样的下午时光十分安宁和幸福。
之后两个星期日子过的十分安宁平静,天长,大家早上起得很早,厨房的人也赶早起来做早饭,偶尔还会做一次豆腐,那样早上就能吃到香香滑滑的豆腐脑了,奶牛也适应了这里的情况,因为有了新鲜的芦苇吃,产的奶也多了起来,足够城堡内众人分配,剩下一些还能做些奶制品,提高大家的伙食。
吃过早餐很多人就去海里找海货或是去芦苇丛中弄盐泥割芦苇,忙碌的很,有了锦溪的预警,大家也不用担心海啸突然来袭,每次收获都很丰富,因为能准确的预测海啸,等船造好了后,那些渔民就出海了,现在的大海就是一个超级宝库,哪怕不遇到鱼群一网下去也收获颇丰。
品种众多的海鱼,被晒成鱼干,很快就堆满了一个库房,装满芦苇编织的草筐,已经运回去一次了。
那些新来的人和一些被抓的渔民已经没了刚加入时的忐忑,一个个看上去都有了精神。甚至锦溪还听说有几对中年男女已经确立了关系,准备组成新的家庭了。
与海货相比,晒盐一直在进行,每天收获也是极大的,原本还想等这边稳定后将晒盐的地点扩大,能晒更多的盐,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来看,锦溪觉着盐的数量已经足够了,除去他们自己用的,剩下的足够他们换取物资了,晒盐实在是太苦了,因为阳光充足,盐晶体化速度很快,一直有人看着,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就算有衣服遮挡,人在高温下也受不了。这几个星期下来因为轮换晒盐,整个城堡的人都晒得黑黢黢的,明明吃的很多却不张什么肉。最后锦溪还是没让扩展晒盐场。这已经够了。
姜宸这两个星期一直进进出出,锦溪忙着这边生产,也没怎么问他事情进展。只知道姜宸将一些狩猎队员带到山里训练,将附近的地形都勘探清楚,还去摸了摸海港基地的底。
原本姜宸还以为海港基地会来报复,结果去探查之后才知道海港基地现在也在弄海产品,或许这些人也想趁着天气暖和多收获一些物资。
他问过剑鱼基地的人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不过以前海港基地没像现在这样,好像要储存大量物资似的。
这些人没办法预测海啸,他们只能在海啸之后下水,然后小心翼翼,等发现海啸来临后赶紧上岸躲藏。尽管因为海啸到来天气有些变化,这些人有些准备,可还有不少人被浪花卷走。
姜宸看过一次这海港基地将一些货物装上马车拉走,不知道送到哪里去,而且海港基地也开始晒盐,他们造了盐池。就在海边,因为时不时的海啸,他们的晒盐的数量不多,那些晒好的食盐也被一起运走。姜宸已经派人跟踪那马车,看他们将那些货物送去那里了。
探查过海港基地后姜宸心里有点数,海港基地的战斗人员也就剩下五百人了,这个数目还真不算多,剩下的也只是乌合之众,应该是各个基地集结的,这些人平日也要跟着一起劳动,从一些人口中也能听到他们不满的声音。
现在毕竟不是以前的冷兵器时代,末世到来时间也不是很长,很多人还记着以前,大家也没有太多的血性,如果不是压的实在狠了,反抗的人也不多,不过这次海港基地大量的准备物资,使得不少人下海死去,使得海港基地那些外基地的人全都心生不忿。姜宸想这些人不会在他们进攻的时候产生太大的抵抗。
不过还不到动手的时候,姜宸不希望手下有任何人因为战争死亡,这一点上他和锦溪意见一致,要知道叶城的人可都是相互联系的,损失任何一个都会让人难过,所以姜宸只希望能牺牲最小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去查探那些物资运送地点的人回来了,带回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那些人竟然将物资送到京西基地那边,姜宸听到这个消息就皱了皱眉头。
京西基地那边已经分化成一些小基地,现在情况混乱,很多逃难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如果不是叶城离京西基地远,或许他们早就战到一起了。
最让姜宸皱眉的是,他们输送物资的那个基地,就是想要抓锦溪的那人领导的。此时姜宸不得不多想,如果他们有联系,那么那帮人会不会将锦溪的事情跟这边海港基地的人说,那么海港基地停止了进攻跟这个有没有关系?这都是问题。
而且姜宸更在意的是,海港基地将那些海盐还有海产送过去后,换回来很多物资。其中包括一些弓弩。很显然海港基地准备袭击他们了。
他们不能让这批弓弩进入海港基地。
第109章
姜宸带着人离开了城堡,城堡内的众人继续劳作着,被晾晒成干的海鲜产品,装在芦苇编成的筐里,雪白的食盐也装入编织细密的袋子。一切井井有条。
这些日子,锦溪把心思都放在日常生活上面,城堡的生活也好了起来,原本城堡的食物都是有叶城送来的,海边很少有野猪鹿一类的大型动物,这片地区以前也是渔村城镇,并不接近森林,所以原本也没有什么动物存在,就算世界大变样,动物数量增多,这里也没有太多的动物。
有的只是一些兔子或者由家禽演变来的野生禽类。那些根本不够城堡内众人食用的,所以他们的肉食很多都是从叶城带来的,肉干或者腊肉等能长时间储存的。只是天气热这些肉食也不能存放太久。
海鲜是他们现在的重要食物来源,因为海产品丰富他们对肉食的需求也不那么高了,海鲜种类繁多,完全可以换着样的食用,怎么也不会腻,只是跟周边小基地一样,海鲜多是寒性吃多了对身体也有些妨碍。
所以锦溪觉着他们应该想一些办法让他们的食物来源更丰富些。
兔子的繁殖能力是很强的,甭管那里野兔都是十分多的,锦溪让人出去捕捉了一些活兔,希望能繁殖起来。鸡也要养,不过以叶城养鸡的经验,现在这个时间不适合养鸡,以前也在这个季节孵过一些小鸡,原本长得也极好,只是天气一冷,这些鸡不是生病就是冻死了,十不存一,损失十分巨大。所以养鸡的事情还要等到天气冷了。前个从叶城又过来一些补给队伍,拉来了四十只母鸡五只公鸡,暂时能供应城堡所需的鸡蛋。
除了养兔子,锦溪觉着他们这里可以开展畜牧业,原因就是这里的芦苇,在末世前,奶牛一天可产二十五公斤的牛奶,高峰期也可能达到四十公斤。末世后奶牛一天产奶数目达到平均四十公斤,明显比末世前有所提高。
因为锦溪对家禽牲口养殖很在意所以也记录了一些数据,姜宸带来的几头奶牛他也精心照看,刚来的两天奶牛可能换了地方产奶降低每天也就三十六七公斤,可一个星期过后这些奶牛每天产奶量达到每天五十五公斤,这个数目属于产奶巅峰期的产量了,可明显的这几头奶牛不应该有这样的产量,而且数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增加。
他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些奶牛跟叶城奶牛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食用了新鲜的芦苇。
以前他们就知道这些芦苇富含很多牲口所需要的营养,可他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这么看来如果使用那些芦苇养殖,牛羊的产量和品质一定会更好。那片芦苇地足够大,就赛音估算,分片收割,足够供应上万头牲口。
锦溪看观察过,这片芦苇地随着海啸的入侵生长范围不断扩大着。
更让人觉着奇怪的是,生长芦苇的地方只有他们这处海湾。其他地方就算有也没有多少,锦溪觉着可能因为地形的关系,他们这处海湾是被两处群山围着的,或许就是因为如此海啸的冲击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散漫,又或者威力不大。还有就是海中那个奇怪的海沟,那里释放的热气是不是让这处海湾冬季的温度比其他地方更暖和些。
他不清楚那种解释靠谱些,他也不是什么学者,只要知道结果就好了。
他觉着他们也算是幸运去年来海边的时候竟然来到这里。如果去了别处就不会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就太可惜了,只是现在城堡地方有些小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的牲口,所以想要发展畜牧业还要进行扩张,这样一来问题不小,他们这处城堡建立的时候是为了安全,加上守护人数不多所以建立的不大,让人生活还行增加牲畜养殖就不够了,之前他跟姜宸提了一下,姜宸的意思是等一等,他可是听说那个海港基地建设的不错,地方也足够大,以现在情况看,他们和海港基地只能留下一个,他们除非放弃这里,否则海港基地必须消灭掉,这是有关存亡的事情。
锦溪对姜宸很自信,只要他想,海港基地覆灭是早晚的事,不过锦溪看了周遭的地形图,海港基地那里离他们这里不近,将来就算他们将重心挪到那里,养殖基地也要建设在这边,不然太耗费人力物力了。并且接收海港基地,还要安顿那些被压迫的人,很多事情都要重新考虑了,养殖基地这块最好还是抓在叶城人手中。
最后锦溪选了城堡西边的一处小山,这个小山比他们的城堡还高一些,山上长着一些红松。这个小山跟他们城堡一样处于被包围的状态,所以山上的树木并没有被风吹到,当初选择驻地的时候锦溪他们还考虑过那里,只是那个山上的树木太多,所以没有考虑,那个山成卧虎型,西高东底,挨着他们这里就有些低,中间有一处还算低洼的地方那里树木少一些,这个山上的树木应该是人工种植的,树龄都差不多,可能末世后长势好些一棵棵都有一人抱那么粗。看着真是不错。
锦溪想着只要将那个山用高墙围起来,然后在空地建一些牲畜棚,平常也可以将牲畜放在山上,那山上树木虽多,可也挺高的,不会有什么影响夏天还能遮挡阳光。那山东边高,他们完全可以将那边的围墙架的更高些,这样防御起来也简单,至于靠近城堡这边,可以连一处高墙,或者直接悬空建立一个通道,这样既相连又分开离的还不远,只是要看他们能不能建成。毕竟悬空的通道听起来有些困难。
锦溪思路一开,想到如果将来这里繁华了,那周围几座小山都可以利用起来。甚至他们东边那座树木不多的山也可以围起来种上粮食蔬菜。那块地不太好,不过等他们养殖场发展起来会有大量的肥料,好好养两年,肯定错不了。这附近的山包小山很多,离海边也有段不短的距离,如果再围上墙,海啸带来的风影响也不会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