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今天数了一下,有三四十个大西瓜快熟了。”杜九妹得意说道,这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只有自然风,吃点井水冰镇西瓜,一想就觉得舒畅。
“咔嚓!”声音非常响脆,西瓜炸裂的声音,让姐妹二人精神一振,西瓜绝对熟了。
家里的菜刀不大,杜七妹从两三个方位切西瓜,才把西瓜一分为二,然手切成一条条。
西瓜切开,红红的西瓜瓤子,黑黑的胖胖的西瓜籽,一股带着清凉气息的清香扑面而来。
第四十八章 大西瓜成熟
西瓜切开,红红的西瓜瓤子,黑黑的胖胖的西瓜籽,一股带着清凉气息的清香扑面而来。不说吃了,闻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这西瓜一定很好吃。”杜九妹咽咽口水,难道是太长时间没吃西瓜的缘故吗?
尽管杜七妹比杜九妹大,但对从来没有吃西瓜的杜七妹来说,诱惑更大。
“对,一定很好吃。”杜七妹道,虽然很想吃,但想着家里的长辈没有吃,只得忍着,把切好的西瓜放在木盆里面,端到在外面。
“姥姥,姥爷,舅舅,舅妈,表哥吃西瓜了。”杜九妹脆声道,之所以这么急切,是因为她也非常想吃。
杨富贵是知道闺女家后院种了西瓜,长得很好,抬头一看盆子里的西瓜,惊呼道:“哎呀,这可是好西瓜啊。”拿了一片吃了一口,“又凉又甜,非常好吃。”
正热的不想吃饭呢,见有凉的西瓜,众人纷纷拿了西瓜,吃了西瓜之后,纷纷称赞。这可比他们往年买的好吃,若是卖了,价钱一定很高。
吃完了,众人才想起来卖钱。
最后剩下两块,姐妹们一人一块,大口吃西瓜。嗯,味道果真和她们想象中那样好。
吃过西瓜,华氏称赞道:“哎呦,这西瓜可都是我们小九儿伺候的,真厉害。七妹和小九儿都是好姑娘,将来也不知道便宜哪家了!”
华氏的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杜七妹脸皮薄,害羞地进了屋。只是杜九妹这丫头,咧嘴跟着别人一起笑,根本不知道害羞为何物!
杨家大舅和杨家二舅京城去镇上,县城的大户人家找活干,曾经吃过几次西瓜,都是主家赏的,听说这西瓜很贵。平日里也有人在县城卖西瓜,但那东西太贵,舍不得买,所以家人也很少吃西瓜。
“小妹,这西瓜今天大家尝尝就行了,生下的那些西瓜,就别摘了,明日我抽空去一趟县城,看看能不能卖掉?”杨家大舅知道妹妹一家困难,一家人都指望妹妹绣花养活。
虽然妹妹做绣活可以杨家,但毕竟费眼睛,年轻时还好,等到年老了,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而且脖子疼,手疼,毛病会很多。既然西瓜这么贵,妹妹家的后院有上百大西瓜,估计可以卖不少钱。
杨氏诧异,从来没想着西瓜可以卖钱,原本种西瓜就是想给孩子们吃的,解解馋。
“大哥,大家都喜欢吃,别卖了。”杨氏拒绝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杨氏不仅疼孩子,疼家人,更是因为不知道这样的好西瓜能卖多少钱。
“胡闹!”杨家二舅训斥道,“这西瓜是金贵的玩意儿,尝尝就好,还能当饭吃啊。这样的好西瓜,一斤就能卖二十文,你家的西瓜一个十几二十几斤重,这就是四五钱银子。上百个西瓜,那就是四五十两,不比你绣花来钱快啊。”
杨富贵也赞成两个儿子的话,点头附和道:“玉儿啊,听你两个哥哥的,他们不会害你的。西瓜这东西尝尝就行了,毕竟不能填饱肚子。一斤西瓜就可以买两斤大米,四斤高粱面,一斤猪肉。”
“是啊,玉儿,听你和哥哥的话,毕竟你还要攒银子给儿子娶媳妇,给女儿赚嫁妆呢,不能糟蹋这些东西。”华氏一锤定音,这些西瓜只能卖,不准吃。
杜九妹虽然也想卖点西瓜赚钱钱,改善家里的情况,可却不希望全部卖掉啊。
杨氏见爹娘,哥哥们都这样劝说,便点头道:“那就麻烦哥哥了。”心里想着最后还得留几个吃,不能因为爹娘的疼爱,就不孝顺他们。
宜早不宜迟,第二天早上,杨家大舅便套了牛车去镇上和县城,找到以前干活的大户人家管家。
郑家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虽然不及柳家,但也在现成也能数得着。
郑管家对杨家大舅,杨家二舅印象不错,两人木匠活很好,每年都会让他们过来帮忙修缮家里的家具和房屋。
只是现在是夏天,还不到修葺房子的时候,现在过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杨家大舅带来一个西瓜,道:“郑管家,这是家里种的西瓜,您尝尝。”
这个西瓜足足二十斤重,大大的,圆滚滚的,看着喜庆。
郑管家一看就很喜欢,笑问道:“呵呵,这西瓜长得好啊,你不干木匠活,改种西瓜了。”
郑管家让人拿下去切了,一边跟杨家大舅聊天。
“还是干老本行,这是我妹妹家种的。觉得味道不错,所以想着送一个给郑管家尝尝,多谢这些年对我们兄弟二人的照顾。”杨家大舅笑呵呵说道,每年给郑家修缮房屋和家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人就可以赚三十两。虽然需要孝敬十两给郑管家,剩下二十两银子也不少了。
小厮切了西瓜,端了过来。
郑管家见多识广,吃了一口,眼睛一亮,问道:“哎呦,这西瓜味道好啊!”
“是很不错。”杨家大舅憨厚道。
吃了西瓜,郑管家人老成精,哪里猜不到什么事情,正好郑家在县城里有个酒楼。现在天气热,有上好的西瓜,必然会让酒楼锦上添花。
“你绝对不是单单给我送西瓜,是想卖西瓜吧?”郑管家轻声问道。
“大管家就是厉害,一看就知道小子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在县城里就认识您一个贵人,就想让您老给我们指条明路。”杨家大舅笑道,虽然需要给这个大管家一点好吃,但同样价格也能卖的高一点。
郑管家仔细想了一下,道:“家里的西瓜有多少,都是这样的味道吗?”这段时间,老爷正愁给县城里的亲朋友好送什么东西呢,趁西瓜还没有上市,他们早半个多月送了西瓜,抢占了先机。
毕竟西瓜这东西不当季,即使有钱也没不到。现在可没有大棚技术,种植反季节蔬果。只能吃当季的东西,若是可以早点吃到还没有上市的蔬果,在朋友间也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都四十九章 找买家
再者这西瓜的味道非常好,比他吃过的所有西瓜都好吃。即使比去年贵一些,但胜在上市时间早,味道好,多花一点钱,也是值得。
见郑管家这么说,杨家大舅便知道事情成了大半,价格也不可能低了。妹妹家真是困难的时候,若是卖西瓜可以得到一些收入,也可以让妹妹一家过得好一点。
妹妹的日子太苦了,现在从火坑里跳出来,只要撑过这段时间,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也是试着种的,没成想长得这么好,家里估计有一两百个,不算多。”杨家大舅回答道,早知道长得这么好,妹妹家门口的空地上就应该全部重种上西瓜。
郑管家点点头道:“嗯,既然你来找我了,我自然帮你,不能白吃你一个西瓜。你明日先送三十个过来,三十文一斤。”
三十文一斤,那一个二十斤重的大西瓜,就要六百文钱,两个就有一两银子了。这样算算,妹妹家的西瓜可以卖不少钱呢。
“多谢大管家提点。”杨家大舅连忙感谢道,等卖了钱,定要再给郑管家一点好处。
杨家大舅不是不想酒楼直接卖东西,高价卖西瓜。只是在古代做生意,并不简单,尤其是吃的东西,想要卖入酒楼等大的地方,需要保人的。这是为了防止,吃了东西出问题,可以找到负责人的。
就跟在现代,你东西再好,你在不认识五星级酒店的采购经理,就拿着一个一筐青菜,一筐西瓜往人家大堂上一放,被人不光不会不接受,而且还会叫保安。
杨家大舅高高兴兴回去了,剩下的半个西瓜,被郑管家切好,亲自给郑老爷,夫人送去。
这个时间,夫人和老爷定然会在凉亭里纳凉,夫人算账,老爷吟诗作赋。郑管家琢磨半刻,便决定现在就过去见夫人和老爷,说这西瓜的事情。
见郑管家端着西瓜过来,郑夫人很是诧异,甚至眼睛一亮,道:“哎呀,郑叔,这西瓜看样子不错,哪买的啊?”按照以前的经验,现在还不是西瓜上市的时候,郑管家是从哪里弄来的西瓜啊!
郑老爷也不作画了,走过来,称赞道:“这个时节就有西瓜了,真是难得,往年估计要过半个月,才能吃上西瓜。”
“这是以前在家里修缮家具和房屋的那杜家兄弟送来的,感念老爷,夫人善心。”郑管家笑着说道,“原本以为不会太好吃,老奴斗胆尝了一口,味道着实不错,赶紧拿来给夫人老爷尝尝。”
郑夫人一听,那对兄弟,她也知道,点点头道:“那我要尝尝,味道好的话,我们多买些,送给相熟的人家。”作为管家夫人,什么时节送什么礼物,心里门儿清。现在天热,有西瓜送,很妥当。
听了这话,正中郑管家下怀。
郑老爷先拿了一块,尝了一口,来不及称赞,几口吃完一块,道:“味道真好,夫人,你赶紧尝尝。”
郑夫人见一向对吃要求高的丈夫大声称赞,便拿起一块西瓜,吃了一块。
“哎呀,比我之前吃的西瓜都好,快快,郑管家,让那杜家兄弟多送一些过来,价格给的高点,让他全部给我们。若是不多,就留着自家吃或者送人;若是很多,可以放在我们酒楼里卖,也是头一份儿。”郑夫人交代说道,丈夫不管府里的庶务,她就只能多费心,看中了西瓜的商机。
郑管家欣喜,小心翼翼问道:“这西瓜比别人家早,价格几何啊?”
“看在西瓜早上市的份上,只卖给我们一家,就给四十文一斤,等到有其他西瓜上市了,就三十文钱一斤。”独门的生意价格高一点,但也可以给她带来巨大的好处和利润,最重要的打响酒楼的名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才是做生意赚钱的不败法则。
“夫人心善,那杜家兄弟明天送三十个西瓜过来,若是家里还有,我让他继续多送一些。”郑管家说道,抬高了十文钱,想必那杜家兄弟也会给他不少好处。
“郑叔就是想得周到,有你在啊,我管家也省心不少。”郑夫人称赞说道,对于家里的这个老管家称赞不已,而且这郑管家是忠于老夫人和丈夫,最好以安抚为主。
“郑叔在家里做了这么些年,对郑家的心,我都看到了。”郑老爷也跟着称赞,父亲早亡,当年若不是郑叔在外面周旋,家里的生意估计保不住。
郑管家见老爷夫人如此称赞,连连谦虚道:“哪里,哪里,这都是老奴本分。”
说了几句,郑管家还有其他事儿,告退下去。
郑夫人拿出一张纸,写了好几户人家,道:“老爷,儿子在府州读书,我们给儿子的老师几个西瓜啊?”
郑老爷仔细想想,道:“给儿子送去两个,再给儿子老师王先生送去两个西瓜。这西瓜很大,而且早熟,算是我们一片心意了。府州里我当年的同学周学政那里送四个,以后儿子中了举,需要他的举荐呢。还有几个亲近的好友,各送去两个,还又县城里的,县令那里多送去几个,其他人你自己看着办吧。”
“哎呀,这样算算,三十个西瓜真不够,明天那杜家兄弟过来,我要亲自问清楚。”郑夫人沉声道,送礼,自然要送别人喜欢的东西。现在天气干燥闷热,吃口西瓜,浑身舒坦,可不就是夏日做好的礼品了吗?
若是有求于人,偷偷送点重礼。现在只是平日里送点礼,几个西瓜,就算别人知道,也不会说贪污受贿。
杨家大舅从郑家出来,经过县城的学堂附近,根据杨氏从柳氏那里得来的地址,去了杜长顺的大儿子家里,送去两个西瓜。
之前杨氏没想起来,还是杨富贵提出来的。
现在的西瓜是很金贵,但也不能全部卖掉。杨富贵看出来了,那杜长和糊涂,可杜长顺是个能够拎得清的。有这样的哥哥在,杜长和不会乱来,会尽力管好家里人。那杜长顺和柳氏对闺女一家多加照顾,经常送些点心等等。
第五十章 杜清尘的愧疚
平日里杜五郎每天都去给杜长顺挑水,和大爷爷杜长顺家的关系很好。现在杜长顺的儿子杜清尘正好在县城教书,现在有了稀罕玩意儿,便给杜清尘送去两个,给他们尝尝鲜。
问了地址,杨家大舅找了过去,查看了门牌号正确之后才敲门。
开门的是杜清尘的媳妇周氏,小地主家的女儿,为人精明,但人并不势力,每次乡下有人过来,她都会热情招待,名声倒也很好。
正好杜清尘今日休沐在家,听说堂弟的大舅哥来了,以为是大山媳妇一家出事儿呢!
这杜清尘跟四个堂兄弟,关系最好的就是杜大山。
大山去当兵,他当年拿了银子给大山,那大山好面子,说什么不要。这一当兵,就没回来,留下妻小。有时候听娘亲和媳妇聊天,知道大山妻小过得不好。除了平日里交代娘亲多多帮衬大山妻小,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杜清尘认识杨家大舅,连忙上前道:“杨大哥,外面热,赶紧喝口凉茶歇息一会儿,待会我们好好喝几杯。”
杨家大舅见杜清尘虽然是读书人,那和年轻没有考上秀才时候一样,并没有看不起他这样的泥腿子,呵呵笑道:“那我今天就叨扰了,今天来,没啥事儿,就是我妹妹家里的几个孩子种了西瓜,味道不错,便让我给你们夫妻送几个过来,消消暑。”
这些人际关系,或许现在用不上,但也以后总会用上。父亲说了,那杜长和非常敬重唯一的哥哥,所以杨富贵不止一次交代两个儿子要交好杜长和一家。
那两个筐子里上面盖了草,刚才周氏没看清里面是什么,听说是西瓜,很是诧异,这西瓜上市真早,早大半个月呢。
一边的一个六七岁的男娃子是杜清尘和周氏唯一的儿子杜欣武,一听西瓜,馋的差点流口水。
“娘,我要吃西瓜,我要吃西瓜。”杜欣武拽着娘亲的衣服,撒娇说道。
家里就一个孩子,有什么都会尽力满足孩子。只是客人还没走呢,她怎么好现在就吃客人送来的东西呢。
周氏为难,哪有当着客人的面,就让吃送来的东西的,可见儿子如此,又很心疼,一到夏天,儿子就吃不下饭,人也瘦很多。
杜清尘觉得都是自家人,没必要见外,道:“既然是杨大哥送来的,我们也不客气了,切割西瓜,我们大家一起吃。”
“是啊,送来就是给你们消暑呢,今天热,小孩想吃就吃,千万不要客气。”杨家大舅劝解道,小孩子嘛,都是这样。
周氏略带尴尬,道:“那多谢杨家大哥了。”
等周氏带孩子下去,杜清尘轻声道:“让杨家大哥见笑了,孩子小,不懂事。”
“就是孩子小,你们也别多在意。对了,昨天还见到杜家大伯,大娘,身子也好,你也不要担心家里。五郎这孩子,跟他爹一样孝顺,除了前段时间受伤,其他时候每天一早就去给大伯,大伯母挑满一大缸的水。”杨家大舅这次来可不是单单给送西瓜,更是来跟杜清尘叙叙旧,让他心里有数。
杜五郎经常给家里挑水,他知道,所以他更心疼大山的四个孩子。可受伤了,又是怎么回事儿?
“五郎怎么会受伤啊?”杜清尘关切问道,前几天家里捎信过来,说大山一家分家出来了,这段时间比较热,没有时间回去,只是往家里写信,还没收到回信呢。
杨家大舅轻声叹气,道:“还不是被人欺负的…”
杨家大舅原原本本告诉杜清尘杜婆子刘桂花,杜大海一家合谋想让七妹去替杜四妹做妾的事情,以及在杨氏家门口大人的事情讲了一遍。说到最后,杨家大舅七尺汉子,眼睛都红了。
杜清尘面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最后又变成铁青色。
“那杜大海,可真是好本事,不光想卖女儿,还想卖侄女!”杜清尘一拍桌子,恨恨说道。当年二叔来求他帮两个堂弟在城里找份工,他原本不想给自私的杜大海,杜大河找,想给杜大山找,可婶子坚决不同意杜大山到县城做事,让她两个儿子做泥腿子。
家里拗不过,他便给两个堂弟找了账房的活计,杜大海被安排在柳家的酒楼,杜大河被安排在周家的杂货铺子
以前还好,两兄弟还算勤恳,经常来家里坐坐。可自从大山去当兵之后,他训斥了两个堂弟铁公鸡的行为,从那之后,那两人一个也不来了。一想想,他就气得牙痒痒。
等到了农忙,学堂里会放假,他要回去一趟。
“是啊,我那妹妹没有别的心思,就想着好好教养五郎,八郎,七妹,九妹,一心一意在杜家过日子,可他们一个接一个坏招磋磨孤儿寡母的,良心真是坏透了。”杨家大舅恨声骂道,“五郎才十三岁,被他们打得下不了床,七妹被他们吓得差点疯了。”
杜清尘一听,很是难受,酸涩道:“杨大哥,对不住了,当年我答应大山,要照顾侄子侄女的,这些年没回去,也没帮上忙,等过半个月放假,我会好好找二叔说说,定不能让他们做出下作的事情。”
杨家大舅听杜清尘如此说话,微微放下心来,总算杜家还有明白人,哎,大山怎么没有这样的亲兄长呢?
“有杜家兄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毕竟是外家,有些事情,我们即使气愤也不能插手,只能帮帮小忙,以后五郎,八郎还要你多帮衬啊。”杨家大舅感慨说道,有这样的大伯拉扯,或许五郎以后会少走一些弯路。
“我是他们的大伯,自然不会不管五郎,八郎。”杜清尘保证说道,不单单是为了帮衬五郎和八郎,也是想着五郎,八郎和家里的儿子好好相处,将来也能有个照应。
这也是父亲杜长顺的意思,他们这一支日子是过得不错,可就是子嗣稀薄,家里没有其他同胞兄弟姐妹,人到中年才有一子,和八郎一样年纪,太过单薄了。
第五十一章 杜清尘夫妇
常言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兄弟帮衬,总比自己一个人要好得多。杜清尘也希望跟堂兄弟们的关系好一些,儿子也能和村子里的几个侄子处得好,以后也能够互相帮衬。
周氏吩咐厨房,多做几个菜,杨家大舅下午还要回去,只是小酌几杯,便不再多喝。
来的时候,杨家大舅筐子里装的四个大西瓜,走的时候,周氏也没让杨家大舅空着控制离开。
一个筐子里装了四十斤的大米,另一个筐子装了两匹棉布,还有七八斤的点心,让杨家大哥带回去。价值和杨家大舅送来的西瓜相当,不占别人便宜,而且还可以和来人相处得宜。
杜清尘就喜欢周氏这点,虽然心里有点小算计,但为人处世,人情来往从来不让他费心里,能够处理稳稳妥妥。
“大兄弟,你们也太客气了,我就给你们送几个西瓜,还让你们破费,哎!”杨家大舅苦着脸道,搓搓手,农家人的本分,让他心里过意不去,好像他是上门打秋风似的。
杜清尘看出杨家大舅的不自在,劝解道:“杨大哥莫要如此说,弟妹,五郎还能想起我这个做大哥,大伯的,我也不能亏着它们。再说了,村子里的人多眼杂,我也把不好直接送东西过去…”
先不说杜清尘还有两外三个堂兄弟,就冲妹妹是个寡妇,他一个大伯子也不好多去。
杜清尘说了这样的话,杨家大舅也不再拒绝了。那么远的路送西瓜过来,可不就是为了能够让杜清尘心里多想着五郎兄妹几个。有了这个大伯帮衬,不管是学手艺还是到县城找活干,都能简单些。
“既然大兄弟有这分心,我也不跟你客气了。”杨家大哥感激说道,拒绝杜清尘相送,一个人赶往城外,赶着牛车回去。
天没黑呢,已经到家了。
众人听说西瓜三十文一斤,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后院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西瓜上百个,能卖好几十两银子呢。
“大哥,你没开玩笑吧,西瓜哪有这样贵?”杨氏以前听在县城里做事的两个大伯子说过,西瓜也就十几文一斤,不好的,也就几文钱。
“没跟你开玩笑,我这次直接找得郑家的管家,明天让我送三十个西瓜过去。五郎,明天你跟着我去,见见世面。”杨家大舅让外甥跟着,到时候钱直接给五郎,他纯粹帮忙,不粘手。
杜五郎点点头道:“多谢大舅了。”
他要顶门立户,就要跟大人们多多出去,见得多了,就会知道很多,时间长了就可以独当一面。
“小妹,我跟你说说,那郑管家人不错,但比较爱钱,等明天卖了西瓜钱,到时候给他五两银子做茶钱。”杨家大舅跟妹妹交底,家里的西瓜估计会有一百多个,给郑管家一些好处,好继续后面的生意。
“大哥,你看着办就好。”杨氏虽然不会做生意,但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没好处,那郑管家也不会这么进行在郑老爷,郑夫人面前游说。杨氏相信大哥,反正大哥不会坑她的。
杨富贵见儿子闺女能够互相信任,很是高兴,想到刚才儿子带回来的东西,问道:“老大,那长顺兄弟家的儿子怎么样啊?”